法学院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及参考书目
- 格式:pdf
- 大小:229.21 KB
- 文档页数:4
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知识产权法)专业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一、专业的设置北京大学法学院共招生52人,其中拟招本院硕博连读生约10名。
均为全日制脱产学习,不提供参考书目和往年试题。
今年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招生专业及人数系所名称法学院招生总数52系所说明其中拟招本院硕博连读生约10名。
各专业拟招生名额见备注。
均为全日制脱产学习,不提供参考书目和往年试题。
今年实行申请考核制,详见法学院网站公布的招生方案。
招生专业:法学(知识产权法)(030120)研究方向指导教师考试科目备注01.知识产权法学张平易继明刘银良面试本专业拟招生4人左右,其中02、03方向共用一个调控计划名额。
考生须具备法律学专业学位。
02.互联网法同等学力者须在法学核心期刊上发表四篇以上论文。
03.传媒法与知识产权报名时需同时填报专业、导师及导师一栏是否接受调剂等信息。
专业间不进行调剂。
三、导师介绍张平,女,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91年至今兼任北大专利事务所专利代理人,中国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秘书长,第三届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中国科技法学会常务理事。
著作:《知识产权法详论》、《网络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问题透析》、《域名与知识产权保护》、《网络法律评论》(主编)、《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合著)、《共享智慧开源软件知识产权问题解析》(合著)等。
易继明:男,1968年2月出生,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私法一般理论方向学科带头人。
200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同年在华中科技大学破格晋升教授。
兼任《私法》主编、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科技法学年刊》编辑部主编。
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及其英文版《China Legal Law》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撰写、翻译和校订著作《私法精神与制度选择――大陆法私法古典模式的历史含义》等10余部。
易继明教授已于2011年3月调往北京大学法学院任教。
北外考博辅导班:2019北外法语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北京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北外”)是首批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距今已有77年办学历史,是我国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开设语种最多的外国语大学。
经过几十年的创业与奋斗、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北外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多语种、多学科、多层次,以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一流外语人才及外语类复合型优秀拔尖人才为目标的国际一流外国语大学。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BFSULAW)的前身系北外英语学院法律系,2001年9月开始招生,2006年9月正式组建成立法学院。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我院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等方面均有显著的提升与发展。
目前我院共有专业教师35名,其中33名拥有博士学位,32名具有在海外院校留学的经历;在读本科生238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17名,在读博士研究生4名,多语种第二学位本科生45名,在读留学生8人;拥有法学硕士一级学科点,目前主要招生方向为国际商法、国际法、知识产权法和民商法。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罗豪才教授担任名誉院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大法官担任首席教授。
紧密依托北外的外语教学优势,契合法律人才市场需求,以法律职业为导向,以培养复合型、实践型、国际化法律人才为核心办学目标加强对法学教学各环节的改革和创新,力争实现法律专业教学和外语教学互动互补,积极扩大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将北外法学院建设成为国内培养卓越的国际化法律人才的重要基地及开展国际法学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为中国全方位”走出去”提供多语种法律人员储备,为推动当代中国法学教育国际化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二、招生信息北京外国语大学学院博士招生专业有2个:050203法语语言文学研究方向:法语国家文学研究中法比较文学研究考试科目:法国文学研究方向:法语语言文化教学法研究考试科目:外语教学法研究方向: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法国外交政策考试科目: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0502Z5国际法律与区域治理研究方向:国际法律制度与区域法律制度考试科目:国际法律与区域治理三、报考条件2019年参加普通招考的考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法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理论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2018-2019年法学理论专业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武汉大学,排名第二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中国政法大学。
作为中国政法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法学院的法学理论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三。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理论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法学理论专业培养以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为指导,具有扎实的哲学、社会科学和法学理论基础,特别是法理学专业功底(包括法哲学、法社会学、法实证论、比较法学等),符合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需要的、从事法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有广博的基础理论知识,因此具有广阔的就业面,包括法学教学和研究机构,人大、政府等部门,公检法司等国家司法机关,新闻、出版和宣传部门,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的法学理论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3个研究方向30101法学理论研究方向:01法哲学02法学方法论03法社会学二、考核内容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综合考核内容为:时间:2019年4月中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请关注学校及各学院通知)。
报到时须携带复试通知书及所提交申请材料相关复印件的原件,具体安排见后续通知。
复试内容:(1)外语考核;(2)专业考核,包括专业笔试和综合面试;(3)同等学力考生还需加试政治理论和2门专业课程。
各专业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情况及专业课考试科目见招生专业目录,政治理论考试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三、申请材料(1)“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政审表”、“专家推荐信”(通过网上报名系统下载后打印填写),专家推荐信由推荐专家亲自封入单独信封并在封口处骑缝签字;(2)有效期内的二代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复印在同一页中;(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习成绩单(应届生须加盖教务或培养部门公章;往届生可从个人档案中复印,加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4)已获硕士学位者,提交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同等学力考生提交本科毕业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学生证复印件,在国外或港、澳、台地区获得学位者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复印件;拟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必须提交由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出具的可以提前毕业的证明;(5)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硕士论文开题报告);(6)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计划书(研究计划应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包括研究主题、已有基础、基本思路、预期目标等),字数不少于5000字;(7)申请人认为能够代表自身学术能力的代表性中外文专著、论文、调研报告等材料和能够证明自身外语水平的材料;(8)同等学力考生提交2篇所报考学科(或相近研究领域)全国核心期刊上独立发表的学术论文。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研究生参考书目030101法学理论①《法理学通论》,苏晓宏著,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②《西方法律思想史》,徐爱国、李桂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③《法律原理与技术》,胡玉鸿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④《法律解释学》,陈金钊等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⑤《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马长山著,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⑥《法社会学》〔第二版〕,朱景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030102法律史中国法学史》〔三卷本〕,何勤华著,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②《西方法学史》,何勤华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③《外国法制史》,何勤华主编,法律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④《法律思想与法律制度》,王立民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⑤《唐律新探》,王立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⑥《古代东方法研究》,王立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⑦近三年内重要法学期刊上的主要法律史论文。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宪法:1.外国宪法:①介绍和研究英、美、法、德、俄、日等国宪法的宪法学读本,自选;②《外国宪法判例》,韩大元、莫纪宏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中国宪法:①《宪法学》,童之伟、殷啸虎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北大出版社联合出版,2010年版;最近几年来出版的中国宪法事例集;②张友渔、肖蔚云、许崇德、李步云、韩大元、童之伟的有代表性著作或论文;③《中国宪法文献通编》,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07年版;④国内主流法学杂志15年来发表的研究中国宪法问题的论文。
行政法:1.外国行政法:①《世界著名法典选编》行政法卷,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②近10年来出版的英、美、法、德、日行政法著作或教材各一部,相关判例,自选。
2.其他参考材料:①罗豪才、应松年、姜明安、胡建淼、马怀德等教授的有代表性著作〔或论文集、教材〕各一本〔套〕;②最近几年来出版的行政法案例集、司法解释集;③主流法学杂志和行政法专业性杂志15年来发表的研究中国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问题的论文。
法学院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及参考书目
我院不招收在职方式攻读的博士生,仅招收全日制博士生,除国民教育序列高校的专职教师外,所有被录取的考生须将档案迁入我校。
报考考生必须在本科或硕士阶段通过修读法学专业获取至少一个法学学位。
一、招生目录(拟招生计划中标注*为已招收一名硕博连读考生)
二、对第二阶段考试(复试)的说明
法学院各博士招生专业的“2204专业基础课考核”的方式为笔试,考核范围按招生的二级学科单独出卷,包括: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
主要涵盖各二级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前沿问题等内容,仅限于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不考本专业之外的法学理论和知识。
主要题型包括但不限于:术语解释、简答题、分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等(前述题型包含法律专业英语)。
笔试时间与1101英语同一天,具体时间地点详见准考证。
“3301二阶段专业综合课考核”的方式为面试,考生应在考试之前准备一份2万字字左右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计划书(research proposal, 为博士期间研究论文的预开题研究,见《附件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关于研究计划书的说明》参考样本,用中文写作)。
重要报考提示:各专业考生在决定报考前务必通过各种方式(面谈、电话、电邮等)与拟报考导师联系(法学院办公室可提供帮助),在与导
师沟通后,在相互了解导师的专业领域和学生的学术兴趣基础上,就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书写作和修改进行充分沟通。
面试专家组将以考生准备的2万字左右研究计划书为基础,综合考查考生的学术潜力、专业背景、外语水平和综合能力等。
三、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