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及标准意义-王君
- 格式:pdf
- 大小:685.60 KB
- 文档页数:16
引言概述:环境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环境污染治理的过程中,指示微生物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继续探讨环境污染的指示微生物,包括其种类、分布、鉴定方法以及其在环境监测和评估中的应用。
正文内容:一、指示微生物的种类1.多样性与丰度:指示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藻类等,其多样性和丰度与环境污染程度密切相关。
2.指示微生物的生物标志物:某些微生物被广泛用作环境污染的生物标志物,如大肠杆菌、厌氧菌等。
二、指示微生物的分布1.水环境:指示微生物在水体中的分布和变化与水质污染密切相关,如肠道菌群的存在可以指示水体受到了人类或动物粪便的污染。
2.土壤环境: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作为指示环境污染的重要生物指标,如硫氧还原菌能指示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
三、指示微生物的鉴定方法1.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PCR、DNA测序等分子技术可以对指示微生物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和定量。
2.培养基方法:传统的培养基方法可以用于分离和鉴定某些指示微生物,如大肠杆菌可以利用免疫学和生理学方法进行鉴定。
四、指示微生物在环境监测和评估中的应用1.污水处理厂:指示微生物可以用于评估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如通过测定大肠杆菌和厌氧菌的存在来判断处理系统的健康状况。
2.水源地保护:指示微生物可以用于水源地环境质量的评估,如鉴定肠道菌群指示水源受到了污染。
3.空气质量监测:某些微生物可以用于评估空气中的有机物和细菌污染,如通过检测真菌的存在来判断室内空气质量。
五、指示微生物的意义与挑战1.意义:指示微生物可以为环境监测和评估提供重要的信息,帮助我们了解和控制环境污染程度。
2.挑战:指示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分布复杂,其鉴定和定量方法仍存在一定的挑战,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
总结:环境污染的指示微生物是环境监测和评估的重要工具,其种类多样且分布广泛。
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培养基方法可以对指示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定量。
指示微生物在污水处理厂、水源地保护和空气质量监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微生物的指示作用1 指示活性污泥性质(1)污泥恶化。
活性污泥絮凝体较小,往往在0.1~0.2 mm以下。
主要出现以下优势原生动物:豆形虫属、肾形虫属、草履虫属、瞬目虫属、波豆虫属、尾滴虫属、滴虫属等。
这些都属于快速游泳型的种属。
污泥严重恶化时,微型动物几乎不出现,细菌大量分散,活性污泥的凝聚、沉降能力下降,处理能力差。
(2)污泥解体。
絮凝体细小,有些似针状分散。
主要的优势原生动物有:变形虫属、简便虫属等肉足类。
(3)污泥膨胀。
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差,SVI值高。
由于丝状菌的大量生长,出现能摄食丝状菌的裸口目旋毛科、全毛类原生动物及拟轮毛虫等。
(4)污泥从恶化恢复到正常。
通过反应参数和环境的改变,活性污泥从恶化状态恢复到正常的过渡期常常有下列原生动物出现:漫游虫属、斜叶虫属、管叶虫属等,这些都属于慢速游泳或匍匐行进的生物。
(5)污泥良好。
易成絮体,活性高,沉降性能好。
出现的优势原生动物为:钟虫属、累枝虫属、盖虫属、有肋盾纤虫属、独缩虫属、各种吸管虫类、轮虫类、寡毛类等这些均属于固着性种属或者匍匐性种属。
2 指示反应操作环境(1)优势种属。
Modoni在1988年对污水处理厂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总结出:高负荷、曝气量相对不足时,小鞭毛虫占优势;过短的水力停留时间,造成小的游泳型纤毛虫占优势;非常高的负荷或存在难降解的物质时,出现小的裸变形虫和鞭毛虫;大量出现匍匐性和固着性纤毛虫或有壳变形虫时,表明运行环境良好,处理效果好。
另外有研究证明,溶解氧不足易出现阿托氏菌属、扭头虫属和新态虫属等;而过分曝气则出现肉足类及轮虫类;有机负荷很低,出现硝化作用时,能观察到游仆虫属、旋口虫属、表壳虫属、鳞壳虫属及轮虫等;在除氮污水厂,低负荷,长水力停留时间及高溶解氧的场合,有壳变形虫是最好的指示生物[4]。
(2)形态变化。
在一定条件下,原生动物能分泌胶质并形成膜将虫体包围起来,形成孢囊。
大多数孢囊用以保护虫体免受不利的环境因素(如温度不适,pH值变化,食料短缺等)的影响。
废水处理指示微生物一、活性污泥镜检分析要点1、样品采集位置采集的活性污泥样本位置和监测活性污泥沉降比一样都是来自曝气池末端的混合液。
2、检测液采集的方法当我们在曝气池末端采集到待测的混合液后,需要选取一滴到载玻片上,以备检测。
就这一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所取活性污泥混合液在检测前,要不停的缓慢摇动来避免发生絮凝沉淀。
②用胶头滴管伸入到被采集的活性污泥混合液前需要进行充分搅拌,使活性污泥悬浮于混合液中,同时胶头滴管伸入到混合液中的深度也要控制好,一般到混合液的中部为宜。
采集后,再将活性污泥混合液移动到载玻片前,可以将胶头滴管内的混合液挤掉几滴,然后将一滴活性污泥混合液置于载玻片上。
在盖上盖玻片时会有部分溢出而需要擦拭掉,同时被采集的这一滴获悉功能的污泥混合液也会在高差、温度等作用下发生内部流动或移动。
3、进行活性污泥镜检需要注意的问题①避免高温镜检;②避免阳光直射;③避免振动;④避免光线不足;⑤避免光线异常(如周围的光线是彩色光线,那么在显微镜内观察到的视野色彩通常也是彩色的,这对观察活性污泥性状有干扰作用。
)二、活性污泥性状分析活性污泥是生化处理系统中的主体作用物质。
正常的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的外观为黄褐色的絮绒颗粒状。
在活性污泥上栖息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微生物群体。
这些微生物群体主要由细菌和原生动物组成,也有真菌和以轮虫为主的后生动物。
许多细菌的荚膜物质融合成团块,内含很多细菌,称为菌胶团。
菌胶团是污水处理中,细菌的主要存在形式,在一些不适宜原生动物生长的污泥中,则通过看菌胶团的大小以及数量来判断处理效果。
菌胶团在废水处理中具有重要意义:(1)可以防止细菌被动物吞噬;(2)可以增强细菌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如干旱等;(3)菌胶团具有指示作用:新生的菌胶团,具有良好的废水处理性能,主要表现在其结构紧密,吸附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强,具有良好的沉降性。
老化的菌胶团,结构松散,吸附和分解有机物能力差,沉降性差。
(1)活性污泥净化性能良好时出现的微生物有钟虫、等枝虫、楯纤虫、盖纤虫、聚缩虫及各种后生动物及吸管虫类等固着性生物或匍匐型生物,当这些生物的隔数达到1000个/mL 以上,占整个生物个体数80%以上时,可以断定这种活性污泥具有较高的净化效果。
(2)活性污泥净化性能恶化时出现的生物有多波虫、侧滴虫、屋滴虫、豆形虫等快速游泳的生物。
这时絮体很碎约100um大笑。
严重恶化时只出现多波虫、屋滴虫。
极端恶化时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都不出现。
(3)活性污泥由恶化状态进行恢复时出现的生物为漫泳虫、斜叶虫、斜管虫、尖毛虫等缓慢游泳型或匍匐型生物。
曾观察到这些微生物成为优势生物继续一个月左右。
(4)活性污泥分数解体时出现的生物为蛞蝓简变虫、辐射变形虫等肉足类。
这些生物出现数万个以上时絮体变小,使处理水浑浊。
当发现这些生物剧增时可通过减少回流污泥量和送气量,能在某种程度上抑制这种现象。
(5)活性污泥膨胀时出现的微生物为球衣菌、各种霉菌等,这些丝状微生物引起污泥膨胀,当SVI在200以上时,这些丝状微生物呈丝屑状。
膨胀污泥中的微型动物比正常污泥少。
(6)溶解氧不足时出现的微生物为贝氏硫黄细菌等。
这些微生物适于溶解氧浓度低时生存。
这些微生物出现是],活性污泥呈黑色、腐败发臭。
(7)曝气过量时出现的微生物,若过曝气时间持续很长时,各种变形虫和轮虫为优势生物。
(8)废水浓度过低时大量出现的微生物为游仆虫等。
(9)BOD负荷低时出现的微生物。
表壳虫、鳞壳虫、轮虫、寡毛虫等为优势生物,这些生物多时也是硝化进行的指标。
(10)冲击负荷和毒物流入时出现的生物。
因为原生动物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反应比细菌为快,所以可通过观察原生动物的变化情况来看冲击负荷和毒物对活性污泥的影响。
原生动物中对冲击负荷和毒物反映最灵敏的楯纤虫,当楯纤虫急剧减少时,说明发生了冲击负荷和流入少量毒物。
标题: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的指示作用着生的缘毛目多时,处理效果良好,出水BOD5和浊度低。
环氧乙烷灭菌生物指示物选择、应用与缩短培养时间(RIT)的验证生物指示物是指一类特定的微生物和载体结合,经过特定方法制备的生物制品,这些特定微生物比普通微生物对相应的灭菌模式具有更强的耐受性,用于指示微生物的死亡情况,以反映灭菌效果。
由于生物指示物可以真实可靠的反映灭菌过程中有关时间、温度和湿度等多个因素的关系,因此广泛应用于环氧乙烷等灭菌工艺的验证与日常监控。
验证时应确认所选择的生物指示物的抗力的适宜性,否则将影响灭菌验证的效果与可靠性。
生物指示物的原理是通过检测其中的细菌芽孢是否存活来判断产品是否达到完全灭菌的效果。
产品上的微生物无法经过肉眼观察,而且无法通过灭菌后的抽样检测来确定该批次产品是否合格,是一个特殊过程。
我们只能通过生物指示物中的细菌芽孢模拟产品上带菌的最坏的情况。
生物指示物中的细菌芽孢也是微生物的一种,而且所有对灭菌效果有影响的因素都对其有作用。
同时,由于采用环氧乙烷等最终灭菌的产品,其生产过程中初始污染菌的数量是受控的,其数量远远低于生物指示物所含的菌体数量。
BI中选择的菌株比生产过程中自然环境下所发现的菌株是更难杀灭的菌株,具有更高的抗力。
如果生物指示物中的细菌芽孢全部被杀死,就等同于产品中的微生物全部被杀死。
故此,在环氧乙烷灭菌工艺里面,要确认灭菌是否合格,必须使用生物指示物,没有可以替代的手段或方法。
但是应当注意,生物指示物并不是用来指示与证实灭菌后的物品确实无菌。
也就是说即使生物指示物培养无菌生长,并不能证实或保证灭菌物品100%无菌。
生物指示物只是用来测试某一个已确认的灭菌过程和采用的的灭菌设备的有效性,这种测试的实施原理是:按照无菌保证水平对微生物致死性进行评估,以确定灭菌物品中微生物存活的概率足够低。
1生物指示物(Biological Indicators,BI)生物指示物是一类特定微生物经过确定制备方法制造的生物试剂。
生物指示物对于某种灭菌工艺具有特定的耐受性(USPS1035《Biological indicators for Sterilization》)。
污水处理指示性微生物大全本文从活性污泥样品的采集、性状分析、微生物的指示作用、微生物图谱以及案例分析等五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微生物与污水处理之间的关系;从镜检和专业角度考虑,将菌胶团作为一个单独的对象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针对性。
1活性污泥镜检样品采集样品采集对镜检结果影响比较明显,采样不当,得出的镜检结果会误导我们对活性污泥进行参数的调控。
为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遵循规范的采样方法、明晰采样点显得更为重要。
01样品采集位置采集的活性污泥样本位置和监测活性污泥沉降比一样都是来自曝气池末端的混合液,此位置的活性污泥混合液不论从活性污泥的稳定性、絮凝性、种群数量还是原生动物代表性来讲都是最佳的。
(1)稳定性方面在曝气末端,活性污泥处于减速增长期,活性污泥活性降低,稳定性就变得更加可靠了。
(2)絮凝性方面因为活性污泥处于减速增长期,表现的活性污泥沉降性就更明显,自然絮凝性就更佳。
(3)微生物种群方面这里指的还是原后生动物种群,微生物的主体细菌种群不在讨论之列。
活性污泥中原后生动物种群在曝气池前端是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占优势,在曝气池中段是中间性活性污泥原生动物占优势,而曝气池末端占优势的原生动物种类决定了活性污泥生物相所处的功能性状。
在此位置采集的活性污泥混合液进行生物相显微镜观察,其结果更具代表性。
02检测液采集的方法当我们在曝气池末端采集到待测的混合液后,需要选取一滴到载玻片上,以备检测。
就这一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所取活性污泥混合液在检测前,要不停的缓慢摇动来避免发生絮凝沉淀。
活性污泥发生絮凝沉淀后,如再次被搅匀,其随后发生的絮凝效果将会略有减弱,上清液的细小絮体悬浮物将会增多,对观察会造成一定的误导(如观察到的活性污泥结构松散、细小、不密实、颜色偏淡等)。
(2)通常采集活性污泥样本到载玻片上所用的工具是胶头滴管。
胶头滴管伸入到被采集的活性污泥混合液前需要进行充分搅拌,使活性污泥悬浮于混合液中,同时胶头滴管伸入到混合液中的深度也要控制好,一般到混合液的中部为宜。
环氧乙烷灭菌生物指示物检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环氧乙烷灭菌生物指示物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对环氧乙烷灭菌生物指示物的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281-2000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GB/T 24628-2009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与化学指示物测试设备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卫生部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生物指示物 biological indicator,BI对指定条件下的特定灭菌程序具有一定抗力,并装在内层包装中可供使用的染菌载体。
包含菌片和自含式生物指示物。
3.2载体 carrier试验微生物的支持物。
3.3指示微生物test organism用于制备染菌载体的微生物。
3.4活菌计数 viable test organism count在规定的培养条件下,测定细菌悬液、染菌载体等样本中含有的活菌数量。
通过计算长成的单个菌落数,而得到单位体积菌悬液中或染菌载体上的存活试验菌菌数。
3.5D值 D value在设定的条件下,杀灭微生物数量达90%所需的时间(min)。
3.6存活曲线 survivor curve在设定的条件下,微生物的存活情况与对灭菌介质暴露变化的关系曲线。
3.7菌落形成单位 colony-forming unit,CFU在活菌培养计数时,由单个菌体或聚集成团的多个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所形成的集落,称为菌落形成单位,以其表达活菌的数量。
3.8存活-杀灭区间survival-kill window在规定的条件下灭菌处理时,生物指示物从全部长菌(存活暴露)过渡到全部不长菌(杀灭暴露)的暴露程序。
3.9自含式生物指示物self-contained biological indicator内层包装中含有细菌复苏生长所需培养基的生物指示物。
(1)活性污泥净化性能良好时浮现的微生物有钟虫、等枝虫、楯纤虫、盖纤虫、聚缩虫及各种后生动物及吸管虫类等固着性生物或者匍伏型生物,当这些生物的隔数达到1000 个/mL 以上,占整个生物个体数80%以上时,可以断定这种活性污泥具有较高的净化效果。
(2)活性污泥净化性能恶化时浮现的生物有多波虫、侧滴虫、屋滴虫、豆形虫等快速游泳的生物。
这时絮体很碎约100um 大笑。
严重恶化时只浮现多波虫、屋滴虫。
极端恶化时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都不浮现。
(3)活性污泥由恶化状态进行恢复时浮现的生物为漫泳虫、斜叶虫、斜管虫、尖毛虫等缓慢游泳型或者匍伏型生物。
曾经观察到这些微生物成为优势生物继续一个月摆布。
(4)活性污泥分数解体时浮现的生物为蛞蝓简变虫、辐射变形虫等肉足类。
这些生物浮现数万个以上时絮体变小,使处理水浑浊。
当发现这些生物剧增时可通过减少回流污泥量和送气量,能在某种程度上抑制这种现象。
(5) 活性污泥膨胀时浮现的微生物为球衣菌、各种霉菌等,这些丝状微生物引起污泥膨胀,当SVI 在200 以上时,这些丝状微生物呈丝屑状。
膨胀污泥中的微型动物比正常污泥少。
(6) 溶解氧不足时浮现的微生物为贝氏硫黄细菌等。
这些微生物适于溶解氧浓度低时生存。
这些微生物浮现是],活性污泥呈黑色、腐败发臭。
(7) 曝气过量时浮现的微生物,若过曝气时间持续很长时,各种变形虫和轮虫为优势生物。
(8)废水浓度过低时大量浮现的微生物为游仆虫等。
(9) BOD 负荷低时浮现的微生物。
表壳虫、鳞壳虫、轮虫、寡毛虫等为优势生物,这些生物多时也是硝化进行的指标。
(10)冲击负荷和毒物流入时浮现的生物。
因为原生动物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反应比细菌为快,所以可通过观察原生动物的变化情况来看冲击负荷和毒物对活性污泥的影响。
原生动物中对冲击负荷和毒物反映最灵敏的楯纤虫,当楯纤虫急剧减少时,说明发生了冲击负荷和流入少量毒物。
标题: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的指示作用着生的缘毛目多时,处理效果良好,出水BOD5 和浊度低。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生物指示作用研究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研究人员越来越关注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生物指示作用。
微生物是一类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微小生物体,它们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和生态学作用。
微生物不仅参与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还可以作为环境质量的指示器,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和评估。
本文将从微生物的多样性、功能以及在不同环境中的应用等方面,探讨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生物指示作用的研究。
一、微生物的多样性与功能微生物是一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小生物体的总称,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和广泛的分布。
仅细菌的数量就可以达到每立方厘米水体数十亿个,其种类甚至可以超过数千个。
微生物的多样性不仅体现在物种和数量上,还体现在其生理功能的多样性上。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们是物质循环的关键参与者。
例如,腐生细菌能够降解有机物质,促进腐败物的分解和循环利用;而硝化细菌则参与了氮的循环过程,将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氮。
其次,微生物还参与了环境的净化和修复。
许多微生物可以降解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
此外,微生物还参与了植物营养和健康的维护,如根际微生物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通过固氮和提供养分等方式促进植物的生长。
二、微生物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1. 水环境监测:水是生命之源,对水环境的监测尤为重要。
微生物可以在水环境中广泛分布,往往是水质变化的早期指示器。
例如,大肠杆菌的检测可以判断水体是否受到粪便污染;蓝藻的大量繁殖则意味着水体富营养化。
同时,微生物还可以通过其特定的代谢产物,如藻胆蛋白和类固醇等,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评估。
2. 土壤环境监测: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对植物生长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微生物在土壤中起着关键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研究,了解土壤的生物学特征和质量。
例如,土壤酸化会导致酸性土壤细菌的丰度和多样性的减少,而土壤中真菌的种类和数量则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相关。
附录Ⅺ J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
检查项目包括细菌数、霉菌数、酵母菌数及控制菌检查。
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
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
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
供试品检查时,如果使用了表面活性剂、中和剂或灭活剂,应证明其有效性及对微生物无毒性。
除另有规定外,本检查法中细菌及控制菌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23℃~28℃。
检验结果以1g、1ml、10g、10ml、10cm2为单位报告,特殊品种可以最小包装单位报告。
检验量检验量即一次试验所用的供试品量(g、ml或cm2)。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供试品的检验量为10g或10ml;膜剂为100cm2;贵重药品、微量包装药品的检验量可以酌减。
要求检查沙门菌的供试品,其检验量应增加20g或20ml(其中10g用于阳性对照试验)。
检验时,应从2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中抽取供试品,膜剂还不得少于4片。
一般应随机抽取不少于检验用量(两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的3倍量供试品。
供试液的制备根据供试品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特性,采取适宜的方法制备供试液。
供试液制备若需加温时,应均匀加热,且温度不应超过45℃。
供试液从制备至加入检验用培养基,不得超过1小时。
除另有规定外,常用的供试液制备方法如下。
1.液体供试品取供试品10ml,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混匀,作为1∶10的供试液。
油剂可加入适量的无菌聚山梨酯80使供试品分散均匀。
水溶性液体制剂也可用混合的供试品原液作为供试液。
2.固体、半固体或黏稠性供试品取供试品10g,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用匀浆仪或其他适宜的方法,混匀,作为1∶10的供试液。
简述食品中微生物的卫生检测指标及其食品卫生学意义食品中微生物的卫生检测指标是用来评估食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的一系列微生物指标。
这些指标通常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程度,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常见的食品微生物卫生检测指标包括:1. 总大肠菌群:这是一类细菌,常用来评估食品中可能存在的粪便污染情况。
其检测结果能够提供食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的重要信息。
2.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类常见的肠道细菌,其存在于食品中可能表明潜在的粪便污染。
某些大肠杆菌的菌株还可以引起食源性疾病,因此对其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食品卫生学意义。
3.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存在于被污染的食品中。
检测沙门氏菌可以评估食品是否存在食源性疾病的潜在风险。
4. 霉菌:霉菌是一类真菌,某些霉菌产生的毒素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
因此,在食品中检测霉菌的存在和毒素含量对食品卫生至关重要。
食品中微生物的卫生检测指标具有重要的食品卫生学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食品安全评估:微生物的卫生检测指标提供了评估食品是否安全和符合卫生标准的依据。
高水平的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因此检测指标的合格与否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2. 卫生管理与监管:食品生产和加工环节中的微生物污染控制是卫生管理和监管的重要内容。
通过检测微生物指标,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污染问题,保证食品的卫生质量。
3. 食品质量保证:微生物指标检测也对食品的质量保证起着重要作用。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食品的变质和质量下降,通过对微生物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食品的质量。
综上所述,食品中微生物的卫生检测指标是评估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依据,它们对食品安全评估、卫生管理与监管以及食品质量保证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保护公众健康。
指示性生物监测和分析在水质净化过程中的特性与作用黄超; 漆新华; 曹文平; 衡强强; 李泽兵; 江成; 曹建平【期刊名称】《《环境科技》》【年(卷),期】2019(032)005【总页数】4页(P67-70)【关键词】水质净化; 微生物降解; 指示性微生物; 微生物镜检; 微生物监测【作者】黄超; 漆新华; 曹文平; 衡强强; 李泽兵; 江成; 曹建平【作者单位】邳州市环境监测站江苏徐州 221300; 江苏莲洋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徐州 2211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0 引言污水生物处理和水体生态修复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污染生态学过程,其中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过程,通常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是水质净化的主要力量,而物理的、化学的过程为辅助力量[1]。
水质净化情况的好坏常常需要进行水质监测,偶尔也会辅以表观观察估测,但是有的水质分析过程较长(如:BOD)、有的测试费用较昂贵(如:COD和氨氮)、有的测试结果较片面(硝化菌和反硝化菌数量)。
而且不能很好的、及时了解水质净化系统水质变化情况,给污水处理厂运维和水体生态修复过程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2-3]。
污水处理方法中的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是应用最广泛的生物处理工艺,其净化原理是:活性污泥(膜状或悬浮状)内种类繁多的微生物(细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等)交互协作、相互牵制,在环境条件相对适合的情况下对污水中的污染物吸附固定和氧化分解,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4-5]。
水质净化过程中都是群体微生物相互协同、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群体中有的生物对生态系统变化(如:水温、pH值、溶解氧和进出水水质等)有着敏锐的察觉和响应,群体微生物会随着水质净化生态系统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或出现新的种群、或生物种群分布位置改变和生物种群间各微生物丰度变化等,只要选择一些容易观察且具有很好表征作用的微生物来监测,即可获得目标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这种容易观察且具有很好表征作用的微生物称为指示性微生物[6-8]。
指示菌名词解释
指示菌(Indicator bacteria),也被称为微生物指示物,是一
类常见的微生物群体,生活在水体、土壤、食品和其他环境中。
它们是环境卫生及食品卫生检测中的重要指标,能够指示环境的卫生状况和食品的卫生质量。
指示菌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 普遍分布:指示菌存在于许多环境中,包括自然水体(如河流、湖泊)、废水、土壤以及动物和人体内部。
它们的广泛分布使得其成为评估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质量的良好指标。
2. 容易检测:指示菌通常具有较高的生长速度和较低的检测限度,使得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检测结果。
常见的指示菌包括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肠球菌(Enterococcus)。
3. 与病原菌相关:指示菌的存在与病原菌污染相关,病原菌的存在通常意味着环境或食品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
例如,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当其数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可能存在引发肠道疾病的风险。
4. 监测和控制:通过检测和监测指示菌的数量,可以评估环境和食品的卫生质量,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这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和食品中的细菌污染。
总结起来,指示菌是一类普遍分布于环境中的微生物,其存在与病原菌污染相关,并可作为评估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质量的指标。
通过对指示菌的检测和监测,可以了解环境和食品安全状况,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