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合理用药
- 格式:ppt
- 大小:167.00 KB
- 文档页数:37
妊娠期合理用药知识妊娠期合理用药是妇女在怀孕期间所需关注的重要问题。
由于怀孕期间胎儿的发育和母体的变化,药物的安全性成为了关键的考虑因素。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妊娠期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包括药物分类、注意事项以及常见药物的使用情况,旨在提供给孕妇和医护人员有关妊娠期用药的准确信息。
一、妊娠期药物分类根据药物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经验,医学界将药物分为以下几个分类:1. A类药物:经过大量研究证明对人体和胎儿都没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这类药物在妊娠期间可安全使用。
2. B类药物:在动物实验中对胎儿无不良影响,但在人类研究中尚无足够数据支持其安全性。
因此,在使用这类药物时需要权衡利弊,谨慎使用。
3. C类药物:动物实验显示对胎儿有不良影响,但在人类研究中尚无足够数据支持其安全性。
使用这类药物时需要慎重,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监测。
4. D类药物:有潜在的胎儿风险,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为孕妇提供一定的益处,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5. X类药物:已经证实对胎儿有明显的危险,禁止在妊娠期间使用。
二、妊娠期用药的注意事项1. 咨询医生:在怀孕期间,如果需要用药,一定要事先咨询医生。
医生会权衡利弊,并根据具体情况为孕妇提供个体化的用药建议。
2. 避免自我用药:除非在医生指导下,孕妇应避免自行用药。
不同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因个体差异而异,自行用药可能存在不可预测的风险。
3. 注意药物剂量:即使是安全的药物,在妊娠期间也需要注意剂量的控制。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指导剂量使用药物。
4. 整合替代治疗:在部分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替代治疗方式来缓解症状,而不是依赖药物治疗。
例如,孕妇可以通过饮食调整、身体活动和物理疗法等方式来改善不适症状。
三、常见药物的使用情况1. 铁剂:由于妊娠期造血需求增加,铁剂是准妈妈常用的补充品。
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和血液检测结果来确定所需的补充剂量。
2. 抗生素:在某些情况下,孕妇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
妊娠期、哺乳期合理药物使用指导(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妊娠期、哺乳期合理药物使用指导介绍本文档旨在为执业药师提供一份关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合理药物使用的指导。
在妊娠和哺乳期间,药物的使用需要特别注意,以保护母婴的健康和安全。
本指导旨在帮助药师更好地辅助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提供必要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妊娠期合理药物使用指导妊娠期是孕妇和胎儿发育的关键时期,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母婴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妊娠期合理药物使用的指导:1. 尽量避免药物使用:在妊娠初期尤其是前三个月,应尽量避免使用药物。
如果非常必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选择经过充分研究并被证明相对安全的药物。
2. 选择合适的药物:在妊娠期间,应选择对母婴风险最小的药物。
药物的选择应基于已有的临床试验数据、药理学性质和药物的使用经验。
3. 谨慎使用非处方药:非处方药在妊娠期间的使用应格外谨慎。
药师应向患者明确指出哪些非处方药在孕妇中使用是安全的,并提供合理的替代选择。
4. 个体化指导:每个孕妇的情况都有所不同,药师应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药物使用指导。
注意妊娠期的生理和代谢变化,以及任何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
5. 注意特殊病症:一些特殊病症可能需要特定的药物治疗,药师应在综合考虑疾病的严重性和药物的风险后,为孕妇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哺乳期合理药物使用指导哺乳期是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母乳喂养的过程中,药物可能经由乳汁传递给婴儿。
以下是一些关于哺乳期合理药物使用的指导:1. 选择低风险药物:哺乳期间,药物的选择应尽量避免对婴儿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应优先选择已经研究证明对婴儿安全的药物,并避免使用潜在有害的药物。
2. 谨慎使用潜在有害药物:某些药物可能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对其产生有害影响。
药师应对患者提供关于这些药物的信息,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和替代选择。
3. 个体化建议:每位母亲的哺乳情况各不相同,药师应根据哺乳时间、婴儿健康状况和药物的特性,为母亲提供个体化的药物使用建议。
妊娠期合理用药的指导妊娠期是对一个孕妇来说十分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不仅要注意饮食和身体健康,还需要谨慎对待药物的使用。
合理用药是保障母婴健康的关键,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妊娠期合理用药的指导。
一、妊娠期用药的原则在妊娠期,药物的使用必须慎重考虑。
原则上,应严格遵循以下几点:1. 遵医嘱:在妊娠期用药前,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
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药物的安全性,给出正确的用药建议。
2. 少用为妙: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是最佳原则。
如果孕妇没有明确的症状或疾病,最好避免使用药物,尽量采取非药物治疗方法。
3. 安全性优先:如果药物必须使用,应优先选择对胎儿无害的药物,特别是那些在大规模研究中被证明对胎儿安全的药物。
二、常见情况下的用药指导1. 荨麻疹和过敏反应在妊娠期,荨麻疹和过敏反应是常见的问题。
如果出现轻度症状,可以采用非药物治疗,如冷敷、避免过敏原等。
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可以咨询医生使用一些安全的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
2. 感冒和咳嗽感冒和咳嗽是妊娠期常见的疾病。
在治疗上,首选是非药物疗法,如多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等。
如果病情严重且持续,可以咨询医生使用一些安全的药物,如对胎儿无害的维生素C和温和的止咳药。
3. 消化不良和胃灼热妊娠期常伴随着消化不良和胃灼热等不适症状。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合理饮食和规律作息。
如果症状无法缓解,可以咨询医生使用一些安全的抗酸药和胃药。
4. 腹泻和便秘腹泻和便秘也是妊娠期常见的问题。
对于轻微的腹泻和便秘,可以通过饮食调节和适量运动来缓解。
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可以咨询医生使用一些安全的止泻药和缓解便秘的药物。
5. 治疗特定疾病对于妊娠期患有特定疾病的孕妇,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并按照医嘱服用。
三、潜在风险与注意事项在用药过程中,孕妇和医生都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避免自行用药:在自我感觉不适时,不要随便使用药物,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
妊娠期哺乳期合理用药原则
妊娠期和哺乳期是女性生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妊娠期是指从受
孕到分娩的这段时间,哺乳期是指分娩后母乳喂养期间。
在这两个阶段,
母亲需要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因为她们的身体会直接影响到胎儿和婴儿
的健康。
因此,在妊娠期和哺乳期时合理用药至关重要。
1.最好避免用药:妊娠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胎儿的发育非常重要。
尽量避免用药可以减少胎儿受到药物的影响。
如果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尽量避免用药是最安全的选择。
3.选择安全的药物:如果妇女确实需要用药,应选择安全的药物。
一
般来说,一些常见的感冒药、止痛药和抗生素在妊娠期也是相对安全的,
但是也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用药说明书。
4.避免自用药物:妊娠期的药物使用应遵循医嘱,在专业人员指导下
使用。
不要随意自用药物,特别是一些未经医生推荐的药品和中药。
2.选择安全的药物:在哺乳期间,尽量选择安全的药物。
在选择药物时,应注意是否对婴儿产生负面影响,尽量选择对婴儿的影响较小的药物。
3.避免影响乳汁分泌: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乳汁分泌,影响哺乳的效果。
在选择药物时,应注意避免对乳汁分泌产生不良影响。
妊娠期、哺乳期合理用药原则妊娠期、哺乳期合理用药原则妊娠期、哺乳期合理用药已日益受到重视。
妊娠期、哺乳期如何选择药物,已成为临床药师关注的问题。
妊娠期用药要特别注意的是,药物能够通过胎盘,因此,妊娠期用药等同于母婴同时治疗。
由于胎儿处于生长发肓期,其生理特点有异于成人,如果用药不当,对胎儿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包括致死、致畸、胎儿脏器损伤或功能障碍。
哺乳期妇女服用的药物通过乳腺转运到乳汁中,乳母服药剂量大小及疗程的长短都直接关系到乳汁中的药物浓度,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一、妊娠期药物代谢动力学变化在整个妊娠过程中,母体、胎盘、胎儿组成一个生物学和药动学整体。
因此,妊娠期妇女用药后,药物不仅存在于母体,也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从而对胎儿产生影响。
(一)妊娠母体的药物代谢动力学1. 药物的吸收药物口服时,生物利用度与其吸收相关。
妊娠期间胃酸分泌减少,胃排空时间延长、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减退,肠蠕动减慢、减弱,使口服药物的吸收延缓,吸收峰值后推且峰值常偏低。
另外,早孕时有些呕吐频繁的孕妇其口服药物的效果更受影响。
妊娠期心输出量和潮气量增加,导致通气量和肺血流量增加,这些变化可促进肺吸收,因此吸入给药时要考虑这些因素。
2. 药物的分布妊娠期孕妇血容量约增加35%~50%,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血液稀释,心排出量增加,体液总量平均增加8000m1,故妊娠期药物分布容积明显增加,血药浓度要低于非妊娠期。
妊娠期白蛋白减少。
妊娠期很多蛋白结合部位被内源性皮质激素和胎盘激素所占据,导致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能力下降,游离型药物比例增加,使孕妇用药效力增高。
体外试验表明妊娠期药物游离型增加的常用药物有:地西泮,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多卡因,哌替啶,地塞米松,普萘洛尔,水杨酸等。
3. 药物的代谢妊娠期肝微粒体酶活性有较大的变化。
妊娠期高雌激素水平的影响,使胆汁郁积,药物从肝清除速度减慢;妊娠期苯妥英钠等药物羟化过程加快,可能与妊娠期间胎盘分泌的孕酮的影响有关。
第十五节妊娠期及哺乳期合理用药答案:隐藏字体:大中小打印:省纸版>> 清晰版>> 自定义>>单元细目要点妊娠期及哺乳期合理用药1.妊娠期合理用药(1)妊娠期药动学特点(2)药物通过胎盘的影响因素(3)药物对妊娠期不同阶段胎儿的影响(4)药物妊娠毒性分级(5)妊娠期用药原则2.哺乳期合理用药原则(1)药物的乳汁分泌(2)哺乳期合理用药原则一、妊娠期合理用药(一)妊娠期药动学特点(表格不用记忆,用于理解)(理解并记忆5句话,可出1分 A型题)吸收:口服减慢吸入多分布:血药浓度会降低结合:游离增加药效强代谢:廓清减慢易蓄积排泄:侧卧促排清除快1.药物的吸收:口服减慢,(胃酸少、胃肠运动慢→达峰推迟、生物利用低;早孕呕吐)吸入多(心输出高,肺通气大,肺容量加)例题(A型题)妊娠期口服药物吸收减慢的原因是A.胃酸分泌增加B.胃肠蠕动增加C.生物利用度下降D.消化能力减弱E.食物影响『正确答案』C2.药物的分布:血药浓度会降低(药物分布容积增加,可向胎儿扩散)3.与蛋白结合:游离增加,药效强(单位体积血浆蛋白下降,蛋白被内源性物质结合)如:地西泮,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多卡因,哌替啶,地塞米松,普萘洛尔,水杨酸,磺胺异嗯唑等。
4.药物的代谢:廓清减慢易蓄积(不同药物有不同效果)5.药物的排泄:侧卧促排清除快(肾血流量、率过滤增加;肾功能不全时半衰期延长)肾排出的药物:注射用硫酸镁、地高辛及碳酸锂。
例题(A型题)妊娠晚期药物适当的给药方式是A.口服给药B.透皮给药C.静脉给药D.肌肉给药E.皮下给药[答疑编号111150102: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C(二)药物通过胎盘的影响因素(不用记忆,留有印象即可,考试几率不大)1.胎盘药物转运在妊娠的整个过程中,母体-胎盘-胎儿形成一个生物学和药代动力学的单位,其中胎盘这一胎儿的特殊器官起着重要的传送作用。
母体内的药物需要通过胎盘才能到达胎儿,胎儿体内的药物或代谢物亦须经过胎盘到母体而排出。
妊娠期合理用药的禁忌与注意事项在妊娠期间,女性的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母体和胎儿的健康都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怀孕期间,合理用药尤为重要。
一些药物可能对胎儿造成潜在的危害,甚至引发畸形、流产等严重后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妊娠期合理用药的禁忌与注意事项,帮助准妈妈们在妊娠期间正确用药。
一、妊娠期合理用药的禁忌1. 非处方药禁忌:大部分非处方药虽然可以缓解一些妊娠期不适,但它们并非绝对安全,仍有一定风险。
准妈妈们应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未经医生指导的非处方药。
常见的非处方药禁忌包括感冒药、解热镇痛药和咳嗽药等。
这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的神经发育和器官发育造成损害。
2. 孕期禁用的药物:在妊娠期间,一些药物被严格禁止使用,包括某些抗生素、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
这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并增加流产和先兆早产的风险。
3. 老年妇女的药物禁忌:对于年长的准妈妈来说,妊娠期合理用药尤为重要。
因为她们可能携带着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在怀孕期间,某些药物可能会加重这些疾病或增加胎儿的风险。
二、妊娠期合理用药的注意事项1. 咨询医生:在怀孕期间,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准妈妈们都应该咨询医生。
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并给出合适的用药建议。
2. 定期产检:定期产检是保障母体和胎儿健康的重要措施。
通过产检,医生可以随时关注准妈妈的身体状况,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3. 避免自行用药:准妈妈们应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未经医生指导的药物。
即使是一些看似无害的保健品,也可能对胎儿造成潜在风险。
4. 注意药物剂量:在用药过程中,准妈妈们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并注意遵循药物的剂量,不可随意减少或增大剂量。
5. 了解药物副作用:不同药物会有不同的副作用,准妈妈们需要了解药物的副作用信息,以便在用药过程中及时发现异常反应。
结语:在妊娠期合理用药中,遵守禁忌与注意事项是至关重要的。
准妈妈们应该重视用药安全,并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
妊娠期、哺乳期的合理用药胎儿处于发育过程,各器官发育未完善,孕期如用药不当,对孕妇、胎儿,新生儿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国外孕产妇平均每人用药3.3~4.1种,最常用的处方药物是抗生素、解热镇痛药。
目前存在的问题1.孕期患各种疾病需用药物治疗时亦不肯用药,以致病情加重。
2.孕期患疾病需用药物治疗,药物选择不合理。
3. 药物与白蛋白结合少,血中游离增加。
4. 孕期排泄增加、药物半衰期缩短。
5.妊娠高血压疾病或慢性肾炎等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对所用药物的半衰期应重新估计。
胎儿药理特点药物进入胎儿体内主要通过胎盘,也可通过吞咽羊水,自胃肠道吸收少量药物,药物分布至脑和肝脏较多。
缺氧时,由于血流的再分配,分配至脑血流增加,药物就更集中在脑组织中。
药物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的主要因素有:药物本身的性质,药物剂量、用药时间、用药途径,胎儿对药物的亲和性,而最重要的是用药时的胎龄。
受精后2周内药物对胚胎的影响是“全”或“无”。
受精后2~8周以内称为“致畸高度敏感期”。
胎儿的神经组织、心脏、肢体的发育分别于受精后15~25日、20~40日、24~46日易受药物的影响。
受到某些药物作用后,由于肝酶结合功能差及血脑通透性高,易使胎儿受损,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还可表现为胎儿生长受限,远期功能行为异常。
小贴士美国食品药物局(FDA)将药物分类如下:A类药:凡人类实验已证明在早孕期至晚孕期对胎儿无害的药物。
B类药:动物实验证明无害,未经人类早孕期实验证实的药物。
C类药:动物实验证实有致畸或致胚胎死亡,而在人类未作对照实验;或在动物或人类均未作实验,此类药物应权衡利弊,慎重选用。
D类药:证实对人类胎儿有害,在无其他良好有效的治疗指导下,不得不冒险使用的药物。
X类药:人类或动物试验均显示可致胎儿畸形,或对胎儿有害,孕妇应禁用的药物。
孕前合理用药的咨询及指导大部分妇女要等到月经过期才知道可能妊娠,但此时受精卵已开始进入胚胎期,也即进入器官形成期或致畸敏感期,因此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对早期胚胎造成忽略性伤害,因此从保健角度应提倡孕前咨询与指导,在有计划的情况下妊娠。
妊娠期用药的基本原则【关键词】妊娠妊娠期用药时,大多药物都能通过胎盘,由于胎儿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其生理情况有异于成人,如孕妇用药不当,可能对胎儿和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包括致死、致畸,或致胎儿脏器损伤和功能异常。
然而,若不加分析,对患病的孕妇一概不用药,也可能因此直接或间接影响胎儿,所以要提倡合理用药。
现将妊娠期的药物使用问题介绍如下。
1 妊娠期的用药原则(1)妊娠期要避免不必要的用药,包括保健药品。
(2)根据孕周大小即胎儿所需发育时期考虑用药,如怀孕3个月以内是胎儿器官发育重要时期,用药要特别慎重,可以推迟治疗的尽量推迟到这时期以后。
(3)根据药物可能对胎儿影响程度不同,从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起用,如妊娠合并甲亢,选用先后程序可为:镇静剂(安定)、β受体阻滞剂(可替洛贝)、抗甲状腺代谢药(丙硫氧嘧啶)。
(4)新药和老药同时有效时,能用效果肯定的老药,就避免使用尚未确定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新药,能用小剂量药物就避免用大剂量药物。
(5)孕妇出现紧急情况必须用药时,也应该尽量选用确经临床多年验证无致畸作用的A、B类药物。
美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孕期用药完全性分为5级。
A级药物对孕妇完全,对胚胎、胎儿无危害,如适量维生素A、B1、B2、C、D、E等;B级药物对孕妇比较安全,对胎儿基本无危害,如青霉素、红霉素、地高辛、胰岛素等;C级药物仅在动物实验研究时证明对胎儿致畸或可杀死胚胎未在人类研究证实,孕妇用药需权衡利弊,确认利大于弊方能应用;D级药物对胎儿危害有确切证据,除非孕妇用药后有绝对效果,否则不考虑应用;X级药物可使胎儿异常,在妊娠期间禁止使用。
(6)为防止药物诱发胎儿畸形,在妊娠前3个月,不宜用C、D类药物(动物C和人体D有危害的证据)。
(7)孕妇在抢救等特殊情况下使用C、D类药时,应给予真实、确切的说明。
如血清制品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给予葡萄糖酸钙(A类)、扑尔敏(B类)无效时,只好使用氟丙嗪(C类)、地塞米松(D类)等药物,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孕妈妈看过来,妊娠期合理用药小知识当前,国家仍然将优生优育作为十分关注的问题。
当然,作为父母,为了让自己的下一代健康聪明,在怀孕期间合理用药就尤为谨慎了。
而且,在整个孕期,孕妇不慎用药将会对胎儿造成一定的损害。
所以,孕妇更应该掌握一些妊娠期合理用药知识,减少药物对胎儿造成的影响。
一、妊娠期孕妇合理用药合理用药这一个理论根据是医生根据患者疾病种类以及患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用药指导,制定出合理的用药方案。
首先,合理用药就得具备基本要素为安全性,安全用药是有效的治疗疾病,诊断疾病和预防疾病的首要关键,由于药理和生理上的功能反应等等,使得安全用药具有双重性,即为有效性和不安全性,不安全性主要是指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等等。
药物的有效性也就是达到药到病除的治疗目的。
经济性,也就是用最少的钱来换取较大的治疗效果。
合理用药需要知道:①药物。
用药是否为合理和治疗的成败是有直接的关系的。
所以,在对药物进行选择的时候,就要考虑以下几点,首先,是否必须要用药。
如果说药物在可用和不可用之间的话,那么最好就不用药了。
其次,如果一定要用药的情况下,则要先看药物的疗效如何,在同类药物之间,选择药效最好的使用。
再次,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是否为平衡。
大多数药物多少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会让患者产生不良反应、耐药性以及成瘾性等等。
所以,这种情况下,孕妇则要选择尽量对自己无害的药物。
一定要掌握药物的适应症,从而预防滥用药物的情况出现。
最后,合并用药的问题。
药物进行组合使用会增加药效,也就是协同作用。
也有些会产生拮抗作用,减弱效果。
②制剂。
对于同一种药物如果不同的制剂也会引起不同疗效。
制造过程如果不同,那么利用度就会不同。
所以,选择合适的制剂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③剂量。
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般都是采用最小剂量作为有效剂量,可以达到最大疗效但是不会产生毒性反应这一个剂量之间为常用剂量。
临床上常用的剂量一般是指成人的平均剂量。
但是药物往往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