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5.4 从三个方向看教案(1)
- 格式:pdf
- 大小:664.28 KB
- 文档页数:3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4 从三个方向看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4节主要介绍了从三个方向看立体图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从正面、侧面、上面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的方法,并能正确描述所看到的图形。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三维空间中的观察和描述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维空间中的立体图形,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并能够从三个方向观察和描述立体图形。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从正面、侧面、上面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并能正确描述所看到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并能正确描述所看到的图形。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理解和掌握从三个方向观察和描述立体图形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的方法。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分享观察和描述立体图形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立体图形模型、图片、幻灯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立体图形模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如建筑物、家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这些物体,能看到哪些图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三个方向看立体图形。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一些立体图形的图片,让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三个方向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图形。
§5.4 从三个方向看(第1课时)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七年级学生2.学科:苏科版初中数学3.课题:从三个方向看4.课时:第1课时5.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内容,教师准备几何体模型、课件、查询百度网站收集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发展空间观念,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2.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个视图,体会物体三个视图的合理性与现实意义;3.会画一些简单物体的三个视图,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4.渗透图形的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的转换,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体会从不同方向看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
2.难点:能画一些简单物体的三个视图。
四、教学内容1.本课为苏科版七年级上册5.4 从三个方向看(第1课时),2.在本节课中,学生主要了解三视图的有关概念,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简单物体的三视图3.内容分析:本节课使学生能够了解三视图的有关概念、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并能够画出简单物体的三视图。
在小学四年级学生学过从三个方向看一些几何组合体,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知识的延续,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也难以理解的,学生在今后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又会经常接触到有关三视图的内容。
如何识别三视图,如何运用三视图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学生学会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加深对三视图的了解,对今后参加社会生活有极其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我们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丰富的图形世界,现实生活中处处有图形,处处有数学。
情境1:比萨斜塔的图片:/view/74a642a6f524ccbff12184bb.html中的第二张幻灯片,让学生体会为什么两幅图片的倾斜度给人的感觉不一样?设计意图:创设引人入胜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2:链接一些生活中的事物(汽车、飞机、茶杯等)图片/i?ct=201326592&cl=2&lm=-1&tn=baidui mage&fr=ala0&pv=&word=%C8%FD%CA%D3%CD%BC&istype=2&z=0&fm=rs 1,让学生感受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图片。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4.1《从三个方向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4.1》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三视图的概念,学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从现实空间到平面图形的转化。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
但学生在观察物体时,往往只注意到物体的某一个部分,缺乏全面观察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视图的概念,学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能顺利地完成从现实空间到平面图形的转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视图的概念,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
2.难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实例和练习题。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3.学具:学生准备一些小物体,如文具、玩具等,用于观察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房屋、汽车等,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从三个方向看。
§5.4 从三个方向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简单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视图。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活动经验,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激发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初步形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
难点:能画简单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视图.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 看一看:(出示下图)提问:这是两幅意大利比萨斜塔的照片,你知道为什么第二幅照片中的斜塔不斜呢?2.想一想:(出示一组泥娃娃和四个画面)提问:(1)为什么同是这一个水壶,拍出来的照片会不同?(2)你知道每张照片分别是站在哪个方向拍的吗?3.悟一悟提问:(1)通过以上的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事物,可能会看到不同的结果。
(2)你能用一句诗概括这个结论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用实物按上图放好,由学生从不同方向看,验证自己的想法;(3)请同学们讨论上面的三幅图分别从什么方向看到的?5.学习新知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事物,可能会看到不同的结果,其中我们重点研究以上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即: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形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统称为“三视图”二、实践应用,认识新知1.画一画(1) 分别画出圆柱、圆锥、四棱柱的三视图(课本135页的填表)(2) 如右图所示的礼品盒,你知道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吗请填出这三幅视图的名称。
2.试一试(1)从三个方向看左图,得到以下三个图形,请同学们说出哪一个是主视图?哪一个是左视图?哪一个是俯视图?(2) 你能画出下列几何体的三视图(用flash动画演示)3.做一做用3个小立方块搭建几何体(小立方块间要相互平齐),然后根据你搭建的几何体,通过观察画出几何体的三视图,并且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一个小组搭建的几何体最多.画出的三视图最标准. 三、回顾总结,升华新知请同学们思考,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知识:(1)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2)三视图的含义,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5.4.1从三个方向看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教学目标1. 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简单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视图。
2. 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活动经验;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3.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教学数学的积极情感,激发对空间与图形教学的好奇心,初步形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教学难点:画简单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视图二、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了解诗人苏轼,庐山,并能说出课本诗句的含义,想想生活中你有类似的体验吗?2.准备几个实物模型或制作几个几何体,如球体、圆柱、圆锥、长方体等。
3.完成课本想一想与试一试,体会三视图的含义。
(二)探索活动1.情境引入出示一组泥娃娃和四个画面提问:(1)为什么同是这几个娃娃,拍出来的照片会不同?(2)你知道每张照片分别是站在哪个方向拍的吗?悟一悟提问:(1)通过以上的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2)你能用一句诗概括这个结论吗?2.新授(1)请同学们观察上图,想一想,从不同方向看到的是什么?(2)用自己的实物按上图放好,从不同方向看,验证自己的想法;?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事物,可能会看到不同的结果,其中我们重点研究以上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即: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形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统称为“三视图”例1(1).举例说明俯视图是圆的几何体有等。
(2).举例说明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矩形的几何体有等。
例2.图是由五块积木搭成,这几块积木都是相同的正方体,请画出这个图形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3.练一练课本136页(三)课堂小结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在画图时,运用形体分析法,就可将复杂的形体,简化成若干个基本体来完成。
看图时,运用形体分析法,就能从简单基本体着手,看懂复杂的形体。
三、自我检测1.(1)用5块正方体的木块搭出如图所示的图形,画出它的三视图。
《5.4从三个方向看》教学案(1)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体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可能看到的不一样的结果,,由三视图描绘物体的形状过程与方法:掌握有立体图形画出该物体的三视图,反过来,给出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说出该立体图形的名称,画出该立体图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由立方体图形画出该物体的三视图,由一个立方体的三视图说出该立方体的名称教学难点:从观察实物入手,逐步过渡到讨论立方体及其简单的三视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作业:1.人们从不同方向观察某个物体时,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从左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从看到的图形,称为俯视图.2.如图,桌子上放着一个长方体、一个棱锥和一个圆柱,说出下图所示的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一个方向看到的?()()()3.指出左边三个平面图形是右边这个物体的三视图中的哪个视图.4. 如图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则它是()A.六棱柱 B.六棱锥C.六面体 D.不能确定二、情境创设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明确:从不同的方向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图形往往是不同的。
三、探究归纳1.如图是由五块积木搭成的,这几块积木都是相同的正方体,请画出这个图形的三视图.2.用6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如图所示,试画出它的三视图.检测预习作业完成情况。
说明: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称为_____ 从左面看到的图形,称为________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称为_______ 小组讨论交流完成。
当堂检测3.画出如图所示的螺帽的三视图.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五、作业(一)课堂检测:1.一个立体图形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它是()A.圆锥 B.圆柱 C.三棱锥 D.四棱锥2.下图中几何体的左视图为()3.画出下列几何体的三种视图.4.如图,这是一个由小立方块塔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
第50课时:§5.4.1从三个方向看主 备: 课 型:新 授 审核人: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三视图的意义,会画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2、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画物体的三视图。
难点:正确画出物体的三视图以及在视图中体现物体的“棱”、“顶点”。
【课前预习】1.准备正方体、长方体、圆锥、球等立体图形几何体实物。
2.试试看 请将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圆柱的图形画出来:从正面(前面)看: 从左边看:从上面看:【课堂助学】1.大家在小学的时候都学过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请与同学交流一下诗人是如何从不同角度欣赏如诗如画的庐山的。
2.图片欣赏请指出以上三幅图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观察的:答、图(a ): ; 图(b ): ; 图(c ): ;3.三视图: 下面的三种视图统称为三视图。
从正面所看到的图形,称为 ;从上面所看到的图形,称为 ;次数 家长 签字 教师评价(a ) (b ) (c ) 从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从前面看从左面所看到的图形,称为;4.指出右面三个平面图形是左面这个物体的什么视图?交流:三个视图与原图的大小有何关系?。
活动与研究1.指出右面三个平面图形是左面这个物体的哪个方向观察到结果2.下面的立体图形是有 个小正方体组成,请画出它的三个视图3.画出水管三通的三视图:( )( ) ( ) ( ) ( ) ( )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从正面4.如图是几个小立方体所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立方体的个数,请画出相应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课堂检测】1.三棱柱的三个视图分别为主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 .2.几何体的三个视图分别为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
3.如图,粗线表示嵌在玻璃正方体内的一根铁丝,请画出该正方体的三视图。
【课后作业】1.球体的三视图是( )A 、三个圆B 、三个圆其中一个圆包括圆心C 、两个圆和一个半圆弧2.如图所示的三棱柱的三视图是( )A 、三个三角形B 、两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C 、两个长方形,且长方形内有一条连接对边的点的线段和一个三角形A B C D3.请你用五个小立方体搭出图示的几何体,再在方格纸上将它的三个视图画出来.312 a b c b4.画出下列立体图形的三视图:5图中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请你先搭出这个几何体,再画出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教师 评价 家长 签字 俯视图1122。
七年级数学上册 5.4 从三个方向看(1)(教师版)
教案 (新版)苏科版
课题:5.4从三个方向看(1) 姓名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
2.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简单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视图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激发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初 步形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
难点:能画简单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视图。
【教学过程】
一 课前检测
三视图按(主,左同行,主俯同列)画。
二 合作探究
活动一:
1、 新课引入:通过两幅意大利比萨斜塔的照片,一组泥娃娃和四个画面引入新课。
2、 想一想: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你能举出一些吗?
活动二:
在下图中每幅图的下面写上视图的名称。
活动三 (小组合作)
画出如下几何体的三视图
(改变正方体的位置,画三视图。
) 从左面
看 从正面
看
从上面看
( ) ( ) ( ) 个性化备课
课堂小结
1)三视图的画法(注意长,宽,高相等)
课堂反馈
经典例题批注分析
观察左图,并在右边的三视图中标出几何体中的相应字母的位置。
教学反思:A
B
C
D。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5.4《从三个方向看(1)》教案苏科版姓名班级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画出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并能识别不同观察角度视图的细微变化。
能画出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不一样的结果。
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注意所画图形的科学性和美观。
二、重、难点:能画出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并能识别不同观察角度视图的细微变化。
能画出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
三、教学过程:(一)、学前探究1、猜谜语:一个物体,前看后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来看去都一样,这个物体可能是什么几何体?例1、画一画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图中的圆柱看到的图形?正面左面上面例2、猜一猜图的右边三个图形,分别是从哪些方向看左图中物体得到的?(1)从看(2)从看(3)从看例3、练一练画出下列两物体的三视图。
4、做一做:说说下边的5幅图分别是从哪一个方向看到的?(二)、新知研讨:1、试一试:画出下列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2、如图,桌上放着一个物体:你能说出下面三个视图的名称吗?(1)(2)(3)(三)拓展提高:1、如图,这是用四个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你能画出这个物体的三个视图吗?2、如图一个几何体是由五个正方体组合而成.1)、请画出它的三视图(2)、在保证主视图不变的情况下,请改变其中一个正方体的位置,组成一个新的几何体,试一试你有哪些办法.(3)、在保证主视图与左视图均不变的情况下,请改变其中一个正方体的位置,组成一个新的几何体,试一试你又有哪些办法.(4)、你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既改变了一个正方体的位置,组成一个新的几何体,但又能保证三幅视图都不发生变化?(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你还有那些疑惑?(五)课堂练习:1、如右图所示的礼品盒,你知道 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 看到的吗?你能说出这三幅视图 的名称吗?(1) (2) (3) 2、如图,桌子上放着一个长方体、一个棱锥和一个圆柱(如左图所示),说出右图所示的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一个方向看到的?3、如图:你能说出下面三个视图的名称吗?4、下图是某个圆锥的三视图,请根据主视图中所标尺寸,求出左视图中的线段AB 的长和俯视图中圆的面积.205.4从三个方向看⑴作业 班级 姓名1、画出下列各物体的三视图。
数学:5.4《从三个方向看(1)》学案(苏教版七年级上)
【课前预习】
1.人们从不同方向观察某个物体时,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从左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从看到的图形,称为俯视图.
2.如图,桌子上放着一个长方体、一个棱锥和一个圆柱,说出下图所示的
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一个方向看到的?
3.指出左边三个平面图形是右边这个物体的三视图中的哪个视图.
4. 如图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则它是()
A.六棱柱 B.六棱锥
C.六面体 D.不能确定
【课堂重点】
1.如图是由五块积木搭成的,这几块积木都是相同的正方体,请画出这个图形的三视图.
2.用6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如图所示,试画出它的三视图.
3.画出如图所示的螺帽的三视图.
【课后巩固】
1
.一个立体图形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它是
()
A.圆锥 B.圆柱 C.三棱锥 D.四棱锥
2.下图中几何体的左视图为()
3.画出下列几何体的三种视图.
4.如图,这是一个由小立方块塔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
请你画出它的主视图与左视图。
主视图左视图
俯视图。
从三个方向看
一、课题:从三个方向看(1)
二、教课目的
目的与要求掌握由立体图形画出该物体的三视图。
反过来,给出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说出该立体图形的名称,画出该立体图形
知识与技术领会从不同方向察看同一个物体可能看到的不同样的结果,由三视图描述物体的形状。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空间观点,培育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课重难点
1、由立方体图形画出该物体的三视图
2、由一个立方体的三视图说出该立方体图形的名称
四、教课过程
1、情境引入
横当作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1)(2)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3)
从不同的方向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图形常常是不同的。
二、新授
如图,桌子上放着 1 个长方体和 1 个圆柱。
谈谈以下 3 幅图分别是从哪一个方向看到的?
在平时生活中,你注意到近似上边的现象吗?请举例说明人们从不同的方向察看某个物体时,能够看到不同的图形,
从上边
看
从左面
看
从正面主视图
俯视图
看
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主视图
从左面看到的图形,称为左视图;
从上边看到的图形,称为俯视图。
思虑题:
如图,地一块木板上有一个圆形和方形的洞,若要既能堵住圆洞也能堵住方洞,以下的图( )。
A
B C D
练一练
课本 P136 页试一试
五、讲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六、讲堂练习
P137 页练一练1、 2
七、讲堂作业
P1391、 2、
八、教课反省
左视图你应当采用。
5 4从三个方向看(1)【教学目标】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看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往往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个视图.【教学重点、难点】识别简单物体的三个视图.【问题导学】问题1.画一画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图中的圆柱看到的图形?正面左面上面问题2.猜一猜图的右边三个图形,分别是从哪些方向看左图中物体得到的?(1)从看(2)从看(3)从看问题3.自学书p、136页:并完成填空:从不同方向看同一个物体,常常看到不同的图形.如下图,从正面看是图 ,叫做视图;从左边看是图 ,叫做视图;从上边看是图,叫做视图.(1) 视图(2)视图 (3) 视图【问题探究】问题1.画出下列三物体的三视图.问题2.下图是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这个图形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这些小正方体的个数是______________.左视图俯视图【问题评价】1.如右图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则它是( )A.六棱柱B.六棱锥C.六面体D.不能确定2.桌上放着一个圆柱形茶叶盒与一盒餐巾纸(如下图所示),它们的俯视图应是()A B C D3.从不同方向观察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不可能看到的是()A B C DA B C D4.一个全透明的玻璃正方体,上面嵌有一根黑色的金属丝,如图金属丝在俯视图中的形状是()5.小华和小芳分别画一个圆柱体的三视图如下,他们画的都很正确,但为什么不同呢?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从三个方向看》教案设计一、引言本单元的主题为“从三个方向看”,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理解其在实际生活和数学问题中的应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掌握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物体的视图绘制技巧。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会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增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意识,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三、课时计划第一课时:导入与基本概念●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拍照时选择不同角度的效果。
●讲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其意义。
第二课时:从正面观察物体●教授绘制从正面观察物体的视图方法。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正面视图绘制的掌握。
第三课时:从侧面和上面观察物体●教授绘制从侧面和上面观察物体的视图方法。
●结合实例,让学生练习绘制侧面和上面视图。
第四课时:综合运用与实践●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与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相关的实际问题。
●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五课时:复习与总结●回顾本单元的知识点,巩固学习效果。
●引导学生总结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计划。
四、问题情境创设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建筑设计、摄影等领域中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应用,创设具有趣味性和针对性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提出问题。
例如:“如果我们从正面、侧面和上面分别观察这个建筑物,会看到怎样的形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系统讲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实践操作法:通过绘制视图和实际操作,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5.4从三个方向看(1)【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往往是不同的2、能力目标: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个视图,会画一些简单物体的三个视图,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思维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体会,建立自信心,增强团队合作精神二、教学重点: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往往是不同的,识别简单物体的三个视图图三、教学难点:画一些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四、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大家去过庐山吗?如果没有的话,建议你去看看,因为庐山的风景真的很美丽,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庐山的照片。
(屏幕投影从不同方向拍摄的庐山照片,师生一起欣赏照片)师:我国宋代诗人苏轼也去过庐山,并且在西林壁上写下了一首很有名的绝句《题西林壁》,还记得吗?生:横看成岭侧成峰……(学生一起背诵,屏幕上同时放印庐山照片)师:你知道苏轼是哪几个方向来观察庐山的吗?生:横看,侧看,远看,近看……师:这首诗中还隐藏着一些数学知识,它教会我们该怎样去观察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内容《从三个方向看》。
(板书课题)【设计说明】本节课由“大家去过庐山吗?”这个问题开始,先吸引学生注意力,接着一起欣赏照片,一起背诵古诗,这样就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生动活泼的,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
(二)探索活动活动1师:下面我们来一起做个小游戏,请两位同学站到讲台两边来,并先背对着大家。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一个乒乓球,一个长方体纸盒,一个小玻璃瓶依次在讲台上排成一排)师:请两位同学转过身来,告诉大家你看到讲台上有什么?生1:我看到一个乒乓球和一个长方体纸盒。
生2:我看到的和他不一样,我看到一个玻璃瓶和一个长方体纸盒。
师:下面的同学你们看到什么?生3:一个乒乓球,一个长方体纸盒,一个小玻璃瓶。
长安中学 5.4从三个方向看⑴教案姓名班级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画出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并能识别不同观察角度视图的细微变化。
能画出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不一样的结果。
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注意所画图形的科学性和美观。
二、重、难点:能画出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并能识别不同观察角度视图的细微变化。
能画出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
三、教学过程:(一)、学前探究1、猜谜语:一个物体,前看后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来看去都一样,这个物体可能是什么几何体?例1、画一画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图中的圆柱看到的图形?正面左面上面例2、猜一猜图的右边三个图形,分别是从哪些方向看左图中物体得到的?(1)从看(2)从看(3)从看例3、练一练画出下列两物体的三视图。
4、做一做:说说下边的5幅图分别是从哪一个方向看到的?2、如图,桌上放着一个物体:你能说出下面三个视图的名称吗?(1) (2) (3)(三)拓展提高:1、如图,这是用四个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你能画出这个物体的三个视图吗?2、如图一个几何体是由五个正方体组合而成.1)、请画出它的三视图(2)、在保证主视图不变的情况下,请改变其中一个正方体的位置,组成一个新的几何体,试一试你有哪些办法.(3)、在保证主视图与左视图均不变的情况下,请改变其中一个正方体的位置,组成一个新的几何体,试一试你又有哪些办法.(4)、你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既改变了一个正方体的位置,组成一个新的几何体,但又能保证三幅视图都不发生变化?(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你还有那些疑惑?(五)课堂练习:1、如右图所示的礼品盒,你知道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吗?你能说出这三幅视图的名称吗?(1) (2) (3)2、如图,桌子上放着一个长方体、一个棱锥和一个圆柱(如左图所示),说出右图所示的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一个方向看到的?3、如图:你能说出下面三个视图的名称吗?4、下图是某个圆锥的三视图,请根据主视图中所标尺寸,求出左视图中的线段AB 的长和俯视图中圆的面积.205.4从三个方向看⑴作业 班级 姓名1(1(2)(3)2、分别写出下列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名称:(1)(2)ABCD3、如果一个几何体的视图之一是三角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写出3个即可)4、写出两个三视图形状都一样的几何体: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科版初中数学
重点知识精选
掌握知识点,多做练习题,基础知识很重要!苏科版初中数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
5.4从三个方向看(1)
教学目标
1、掌握由立体图形画出该物体的三视图。
反过来,给出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说出该立体图形的名称,画出该立体图形
2、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可能看到的不一样的结果,由三视图描绘物体的形状。
3、发展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正确画出三视图
一、预习展示
⑴小华看见了什么?小彬呢?
⑵如果想同时看到杯子和乒乓球,那么他们应该站
在什么位置?
二、探究学习
1、议一议上述问题中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你还能举例说明日常
生活中遇到的上述现象吗?
2、想一想如图,桌子上放着一个长方体、一个棱锥和一个圆柱
(如左图所示),说出右图所示的三幅
图分别是从哪一个方向看到的?
3、读一读阅读教科书,然后在上图中
每幅图的下面写上视图的名称。
三、当堂盘点
1、指出左边三个平面图形是右边这个物体的三视图中的哪个视图。
2、画出下列物体的三视图。
四、反馈练习
1、小明观察六棱柱所画的主视图如图所示,你认为正确吗?若不
正确请改正。
小华和小芳分别画一个圆柱体的三视图如下,他们画的都很正确,但为什么不同呢?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数学思维可以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