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植物油
- 格式:ppt
- 大小:2.43 MB
- 文档页数:35
各种植物油的功效和作用1、花生油花生油呈淡黄色,透明,色泽清晰,气味芳香。
它是一种易于消化的食用油。
花生油含有80%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包括41.2%的油酸和37.6%的亚油酸。
此外,它还含有19.9%的饱和脂肪酸,如棕榈酸、硬脂酸和花生酸。
花生油的脂肪酸构成是比较好的,易于人体消化吸收。
花生油可以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宝宝如果缺锌,就会出现发育不良,智力缺陷等症状,而花生油中所含有的脑磷脂、卵磷脂和胆碱也可以有效地改善记忆力,对宝宝的智力开发益处多多。
烹饪方法:油炸,200℃以下高温。
2、橄榄油在低温下,油是温和的、黄色的,但接近10℃时仍有特殊的味道。
因此,低压先冷榨橄榄油是一种理想的冷榨混合油和食用油。
橄榄油在生产过程中未经任何化学处理,所含维生素a原、维生素d、维生素e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的总量达到80%以上。
其中油酸占86%,亚油酸占1%~5%,花生酸占0.9%,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到94%左右。
与谷物油脂相比,它的亚油酸含量较低,维生素e的含量也较低。
橄榄油含有一种叫做多酚的抗氧化剂,可以抵抗心脏病和癌症,并与一种叫做角鲨烯的物质聚合,从而减缓结肠癌和皮肤癌细胞的生长。
因此,橄榄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3、茶籽油山茶籽油是我国传统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
它被称为“东方橄榄油”,因为茶花籽油的油成分和营养成分与橄榄油非常相似。
它不仅能降低胆固醇,还能提高婴儿免疫力,增强胃肠消化功能,促进钙的吸收。
这对成长中的婴儿尤为重要。
另外,山茶油还是比较接近人奶的自然脂肪,是较适合婴儿的优秀食品,而其中的维生素e和抗氧化成分,不但可以预防疾病,还有养颜护肤的美容效果。
4.菜籽油菜子油一般呈深黄色或棕色。
菜子油中含花生酸0.4%~l.0%,油酸14%~19%,亚油酸12%~24%,芥酸31%~55%,亚麻酸1%~10%。
从营养价值方面看,人体对菜子油消化吸收率高达99%,并且有利胆功能。
在肝脏处于病理状态下,菜子油也能被人体正常代谢。
茶油与其他几种主要使用油的区别一、菜籽油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是用油菜籽加工出来的一种食用油,其色泽金黄或棕黄,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
菜籽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并且有利胆功能。
然而,菜籽油中含有一定量的芥酸和芥子苷,一般认为这些物质对人体生长发育不利。
二、花生油花生油色泽淡黄、透明、清亮,气味芬芳,富含油酸、白芦藜醇,营养丰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用油之一。
但是花生在生长〔包括开花、结果、成熟、收获〕和加工过程〔包括原料收购、加工、仓储、运输过程〕中易感染黄曲霉素,如果处理不当,可导致油品质量下降。
因此,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对其品质加以严格控制。
三、大豆油大豆油含有丰富的卵磷脂植物甾醇、生育酚和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对人体健康有益。
同样,大豆油也是我国重要的食用植物油。
但是,大豆油热稳定性差,加热时会产生较多的泡沫。
因其富含亚油酸,较易氧化变质而产生“豆腐味〞。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大局部大豆油由进口转基因大豆制取而成。
四、棕榈油棕榈油是由油棕树上的棕果榨取而来的。
棕榈油富含生育酚和类萝卜素,稳定性好,不易氧化变质,适用于煎炸、烧烤食品,且价格廉价,很适合在食品加工中应用。
但是,棕榈油主要依赖于进口,且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到达50%以上。
五、橄榄油橄榄油是公认的对人体心血管健康有益的食用油。
其脂肪酸组成合理,富含角鲨烯及酚类物质,营养成分丰富,有“液体黄金〞的美誉,在改善人体血液1/2循环、促进消化系统功能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但是这种受公众欢送的油主要产于希腊、西班牙、意大利、法国,我国产量很少,主要从西班牙等地中海国家进口,橄榄油主要适用于菜肴的凉拌。
六、核桃油核桃油富含磷脂和人体必需脂肪酸——亚麻酸和亚油酸,有增强记忆、健脑益智的成效。
但正因其富含亚麻酸和亚油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加工和储藏的过程中易氧化变质,因此,在储运和加工过程中需要质量控制。
另外,核桃及山核桃坚果价格高,主要用于坚果炒制和食品原料。
目录第一章:植物油的定义与种类: (2)第二章如何科学在选用植物油 (2)1、花生油 (3)2、橄榄油 (3)3、茶籽油 (3)4、菜子油 (4)5、芝麻油(香油) (4)6、棉子油 (4)7、葵花子油 (4)8、亚麻油 (5)9、红花子油 (5)10、大豆油 (5)11、米糠油 (5)12、核桃油 (6)第三章冷榨取油与热榨取油的区别 (6)第四章:我们产品能做到什么 (8)⑴传统高温榨油的螺杆榨油机机理 (8)(2)存在的缺点 (9)(3)产品技术优势 (9)(4)服务优势 (11)第一章:植物油的定义与种类:植物油是由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从植物的果实、种子、胚芽中得到的油脂。
如花生油、豆油、亚麻油、蓖麻油、菜子油等。
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直链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脂肪酸除软脂酸、硬脂酸和油酸外,还含有多种不饱和酸,如芥酸、桐油酸、蓖麻油酸等。
因此,植物油中不饱和酸的含量一般比动物脂肪多,碘值高于70。
常见的几种食用植物油:1、花生油:花生油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
2、菜籽油:菜籽油一般呈深黄色或棕色。
3、芝麻油:芝麻油有普通芝麻油和小磨香油,它们都是以芝麻油为原料所制取的油品。
4、棉籽油:精炼棉籽油一般呈橙黄色或棕色。
5、葵花籽油:精炼后的葵花籽油呈清亮好看的淡黄色或青黄色,其气味芬芳,滋味纯正。
6、亚麻油:亚麻籽油又称为胡麻油。
7、红花籽油:红花籽油含饱和脂肪酸6%,油酸21%,亚油酸73%。
8、大豆油:大豆油的色泽较深,有特殊的豆腥味;热稳定性较差,加热时会产生较多的泡沫。
9、玉米油:含有50%以上的亚油酸,并含有谷固醇、卵磷脂、维生素E等高级营养素。
10、橄榄油:油脂呈淡黄绿色,具有令人喜爱的香味,温和而特殊的口味。
第二章如何科学在选用植物油我国将食用油按品质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级为最低等级),分别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高级烹调油、一级油和二级油,食用油外包装上仅标注“烹调油”、“色拉油”等含糊词汇的将被禁止。
几种食用植物油的营养特点1、花生油花生油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
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
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
从上述含量来看,花生油的脂肪酸构成是比较好的,易于人体消化吸收。
据国外资料介绍,使用花生油,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
另外上,花生油中还含有甾醇、麦胚酚、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
经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肤皱裂老化,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花生油中的胆碱,还可改善人脑的记忆力,延缓脑功能衰退。
2、菜籽油菜籽油一般呈深黄色或棕色。
菜籽油中含花生酸0.4-1.0%,油酸14-19%,亚油酸12-24%,芥酸31-55%,亚麻酸1-10%。
从营养价值方面看,人体对菜籽油消化吸收率可高达99%,并且有利胆功能。
在肝脏处于病理状态下,菜籽同也能被人体正常代谢。
不过菜籽油中缺少亚油酸等人体必须脂肪酸,且其中脂肪酸构成不平衡,所以营养价值比一般植物油低。
另外,菜籽油中含有大量芥酸和芥子甙等物质,一般认为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不利。
如能在食用时与富含有亚油酸的优良食用油配合食用,其营养价值将得到提高。
3、芝麻油芝麻油有普通芝麻油和小磨香油,它们都是以芝麻油为原料所制取的油品。
从芝麻中提取出的油脂,无论是芝麻油还是小磨香油,其脂肪酸大体含油酸35.0-49.4%,亚油酸37.7- 48.4%,花生酸0.4-1.2%。
芝麻油的消化吸收率达98%。
芝麻油中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而含有特别丰富的维生素e和比较丰富的亚油酸。
经常食用芝麻油可调节毛细血管的渗透作用,加强人体组织对氧的吸收能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性腺发育,延缓衰老保持春青。
所以芝麻油是食用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的优良食用油。
4、棉籽油精炼棉籽油一般呈橙黄色或棕色,脂肪酸中含有棕榈酸21.6-24.8%,硬脂酸1.9 -2.4%,花生酸0-0.1%,油酸18.0-30.7%,亚油酸44.9-55.0%,精炼后的棉清油清除了棉酚等有毒物质,可供人食用。
各种植物油的功效和作用植物油是由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从植物的果实、种子、胚芽中得到的油脂。
如花生油、豆油、亚麻油、蓖麻油、菜子油等。
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介绍下各种植物油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各种植物油的功效和作用1、花生油花生油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
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
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
花生油的脂肪酸构成是比较好的,易于人体消化吸收。
花生油可以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宝宝如果缺锌,就会出现发育不良,智力缺陷等症状,而花生油中所含有的脑磷脂、卵磷脂和胆碱也可以有效地改善记忆力,对宝宝的智力开发益处多多。
烹调方式:煎炒烹炸,200℃以下的高温皆可。
2、橄榄油油脂呈淡黄绿色,具有令人喜爱的香味,温和而特殊的口味,在低温(接近于10℃)时仍然透明。
因此低压头道冷榨橄榄油是理想的凉拌用油和烹饪用油。
橄榄油在生产过程中未经任何化学处理,所含维生素A原、维生素D、维生素E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的总量达到80%以上。
其中油酸占86%,亚油酸占1%~5 %,花生酸占0.9%,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到94%左右。
与谷物油脂相比,它的亚油酸含量较低,维生素E的含量也较低。
橄榄油中含有一种名叫多酚的抗氧化剂,它可以抵御心脏病和癌症,并能与一种名叫鲨烯的物质聚合,从而减缓结肠癌和皮肤癌细胞的生长。
因此,橄榄油的营养价值较高。
3、茶籽油山茶籽油是我国传统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之所以称其为“东方橄榄油”是因为山茶籽油的油脂组成及营养成分都与橄榄油极其相似,不但可以降低胆固醇,还可以使宝宝提高免疫力,增强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促进钙的吸收,对生长期的宝宝尤其重要。
另外,山茶油还是比较接近人奶的自然脂肪,是较适合婴儿的优秀食品,而其中的维生素E和抗氧化成分,不但可以预防疾病,还有养颜护肤的美容效果。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引言食用植物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之一。
为了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食用植物油必须符合一定的卫生标准。
本文将介绍食用植物油的卫生标准,以及相关的检测方法和监管措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选择安全的食用植物油。
一、食用植物油的基本要求食用植物油的卫生标准首先要求油品必须是来自于合格的原料,例如优质的植物种子或果实。
同时,食用植物油的生产过程应当遵循严格的卫生要求,确保在生产、包装、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到污染。
二、食用植物油的化学指标食用植物油的化学指标是评估其卫生安全性的重要依据。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化学指标:1. 温度指标食用植物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质和变化情况对其品质和安全性有一定影响。
常用的温度指标包括冷榨指数和烟点。
•冷榨指数衡量植物油在低温下的稳定性,较低的数值表明油品在低温下不易变质。
•烟点指植物油在高温下开始燃烧的温度,较高的烟点代表油品的稳定性较好。
2. 酸价和过氧化值酸价和过氧化值是评估植物油是否发生酸败和氧化变质的指标。
较高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可能表明油品受到了污染或保存时间过长。
3. 清净度指标食用植物油的清净度指标包括杂质含量和游离脂肪酸含量。
杂质含量高和游离脂肪酸含量高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三、食用植物油的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是评估食用植物油是否受到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微生物指标包括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的数量。
过高的微生物数量可能表明油品受到了污染,不符合卫生标准。
四、食用植物油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指标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是评估食用植物油卫生安全性的重要参数。
常见的重金属包括铅、镉和汞等,过高的含量可能对人体造成中毒风险。
农药残留是指油品中残留的农药成分,应保持在安全水平以防止对人健康的不良影响。
五、食用植物油的质量监管食用植物油的质量监管是保障公众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政府、食品监管机构及相关企业应加强对食用植物油的质量监测和控制,并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等措施,确保食用植物油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食用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植物油、坚果与籽类食品以及其他油脂含量较高的食品的酸价和过氧化值的限量指标。
1.食用植物油
食用植物油的酸价(以脂肪计)应不超过5mg KOH/g,过氧化值(以脂肪计)应不超过0.25g/100g。
对于煎炸用植物油,其酸价应不超过6.0mg KOH/g,过氧化值应不超过0.30g/100g。
2.坚果与籽类食品
坚果与籽类食品的酸价(以脂肪计)应不超过3mg KOH/g,过氧化值(以脂肪计)应不超过0.25g/100g。
对于经过烘焙、炒制等加工工艺的坚果与籽类食品,其酸价应不超过5mg KOH/g,过氧化值应不超过0.30g/100g。
3.其他油脂含量较高的食品
其他油脂含量较高的食品,如膨化食品、蛋糕、面包、饼干、酥饼等,其酸价和过氧化值的限量指标可参照食用植物油的标准执行。
4.检测方法
食用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可采用GB 5009.22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和GB 5009.22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进行检测。
5.判定标准
若食品的酸价或过氧化值超过限量指标,则判定该食品为不合格产品。
鉴别食用植物油(1)观察油的透明度。
质量好的植物油透明度高,水分、杂质少。
静置24小时以后,清晰透明、不混浊、无沉淀、无悬浮物。
反之,则质量差。
(2)观察油的色泽。
质量好的花生油呈淡黄色或澄黄色;豆油为深黄色;菜籽油为黄中稍绿或金黄色;棉籽油为淡黄色。
(3)闻油的香味。
用手指沾少许油,抹在手掌心,搓后闻其气味。
如有异味,说明油质量不好或发生变质。
(4)品尝。
用筷子沾上一点油,抹在舌头上辩其味。
质量正常的油无异味。
如油有苦、辣、酸、麻等味说明油已变质,有焦糊味的油质量也不好。
(5)加热鉴别。
水分大的食用植物油加热时会出现大量泡沫,且发出“吱、吱”声。
油烟有呛人的苦辣味,说明油已酸败。
质量好的油应泡沫少且消失快。
食用油伪劣品鉴别一看色泽:一般高品位油色浅,低品位色深(香油除外),油的色泽深浅也因其品种不同而使同品位油色略有差异。
二看透明度:一般商品位油透明度好,无浑浊。
三看有无沉淀物:高品位油无沉淀和悬浮物,粘度小。
四看有无分层现象:若有分层同很可能是掺假的混杂油(芝麻油掺假较多)。
五闻:各品种油有其正常的独特气味,而无酸臭异味。
六查:对小包装油要认真查其商标,特别要注意保质期和出厂期,无厂名、无厂址、无质量标准代号的,千万要特别注意,不要上当。
棕榈油:仅次于大豆油的世界第二大食用油。
棕榈油含不饱和脂肪酸为40%,含饱和脂肪酸为44%。
两者均衡,这在植物油中不多见,是其它植物油不能取代的优点。
棕榈油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E,高出一般植物油;它还是胡萝卜素最丰富的天然来源,其含量超过胡萝卜15倍,番茄300倍。
常食棕榈油可降低胆固醇,还可抗血栓,防治心血管病,抑制癌症。
橄榄油:不需精炼就可食用,既可热炒,又适合作凉拌食品的调味油。
溶点低,易消化,含有80%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每100克中含有鱼鲨烯700毫克,这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
食用此油既无引起高血脂、血管硬化的危害,又没有在体内氧化、产生过氧化物影响健康之虑,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能滋润干燥的皮肤,防止起皱;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代谢,保护及强化皮肤,预防皱纹产生;维生素E能促进血液循环,抑制皮肤老化和弹性下降,能软化血管;维生素K能使皮肤有弹性,吸收皮下脂肪。
配料表中的食用植物油是反式脂肪酸吗
不是。
但食品标签配料表中标注食用植物油、精炼植物油、植物油脂、氢化植物油、起酥油、植物奶油的,都含反式脂肪酸,一般存在于饼干、起酥面包、方便面、麻花、油条、汉堡、月饼、膨化食品、薯条等食物中,因为植物油在高温加热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对人的危害】
反式脂肪酸是属于脂肪当中的一种,但是和普通的脂肪完全不相同,反式脂肪酸对人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一般来说,人体需要吸收的脂肪是含饱和脂肪酸的,这些饱和脂肪酸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够为人体提供热量。
而反式脂肪酸所含有的则是对健康不利的不饱和脂肪酸,这些不饱和脂肪对人体没有任何的好处,反而可能会加速疾病的产生。
配料表中的食用植物油
食用植物油简单来说就是可食用的植物油,具体来说是以食用植物油料或者植物原油为原料所制成的食用油脂。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的食用植物油有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芝麻油和葵花籽油。
1、花生油:是中国普遍食用的植物油,一般用来煎炸,其油颜色淡黄,油沫呈现出白色,具有独特且浓厚的花生味道。
主要含有亚油酸、硬脂酸和少量非甘油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2、菜籽油:其油颜色稍微偏绿,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传统菜籽油主要含有芥酸,会对心肌造成伤害,所以食用菜籽油一般选择不含芥酸或者低芥酸的菜籽油。
3、大豆油:大豆油是将大豆毛油提炼而成,没有提炼过得不能直接食用,其油颜色比较黄,放入口中微尝有点点辣,不过很香。
主要含有亚油酸、油酸、棕榈酸和亚麻酸等。
4、芝麻油:这是我国最古老的的食用油之一,产量世界第一,不过这类油一般用来调配凉拌菜食用油量,并非拿来烹饪。
主要含有花生酸、脂肪酸和亚油酸。
5、葵花籽油:这是最保健的食用油,食用可有效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其油颜色比较清澈透亮,香味浓郁,炒出来的菜特别可口且不油腻。
主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
各种植物食用油的功效及用途植物油是从植物种子、果肉及其它部分提取所得的脂肪脂,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
植物食用油是我们每天必吃的重要食物,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时下,市面上食用油品类繁多,由于大多数消费者对食用油的脂肪酸构成比例及其对人体的作用都不甚了解,加上商家的各种概念油炒作,使很多人在购买食用油时显得不知所措。
为了帮助大家识别各种食用油的功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健康油品,中国食品药品监管信息查询平台将生活中我们最常遇到的几类食用油,为大家一一介绍!一、关键指标1、过氧化值。
食用植物油中的过氧化值增高,表明植物油的氧化程度增加,将导致油脂氧化劣质,产生大量人体有害的低分子醛酮物质,降低植物油的营养价值。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规定过氧化值应小于0.25g/100g。
2、酸价。
酸价是食物植物油的一项重要卫生指标,食物植物油中酸价的增高,可导致油脂裂变,降低营养价值影响人体正常的消化功能,严重劣质的植物油将产生对人体有害物质。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规定酸价应小于3mg/g。
3、浸出油溶剂残留。
采用浸出法工艺生产的食用植物油中含有微量的浸出油溶剂,主要是六碳为主的烷烃类物质,其中一些成分(如苯类等)对白血病有促发作用。
浸出油溶剂残留是食用植物油的一项重要卫生指标,《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规定应小于50mg/kg,而一、二级大豆油要求不得检出。
4、加热试验。
加热试验是鉴别食用植物油精炼程度的一种简便方法。
该项目不合格,表明植物油可能是原油(毛油),也可能是精炼程度不高,尚未达到卫生标准要求的植物油是不可食用不得处于市场。
二、营养成分、食用功效及禁忌1、火麻油火麻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卵磷脂、亚麻酸、铁矿物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经常吃它有润肠胃、滋阴补虚、助消化、明目保肝、去病益寿的功效,且对老人便秘、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等疾病有特殊的疗效,是巴马百岁老人长期食用得以健康长寿的原因之一,当地群众称之为“长寿麻”或“长寿油”。
食用油标准
一、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1988)规定:
1、酸价--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葵花油、胡麻油、茶油、麻油、玉米胚芽油、米糠油≤4;棉籽油≤1
2、过氧化值(meq/kg)--花生油、葵花油、米糠油≤20;菜籽油、大豆油、胡麻油、玉米胚芽油、棉籽油、茶油、麻油≤12
3、浸出油溶剂残留量(mg/kg)≤50
二、色拉油卫生标准(GB 13103-1991)规定:
1、酸价≤0.3
2、过氧化值(meq/kg)≤10
三、精炼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15197-1994)规定:
1、酸价≤0.5
2、过氧化值(meq/kg)≤10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食用油按照其精炼程度,一般分为四个等级,四级到一级,级别越高,其精炼程度越高。
一级油和二级油的精炼程度较高,经过了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过程,具有无味、色浅、烟点高、炒菜油烟少、低温下不易
凝固等特点。
精炼后,一、二级油有害成分的含量较低,但同时也流失了很多营养成分。
三级油和四级油的精炼程度较低,只经过了简单脱胶、脱酸等程序。
其色泽较深,烟点较低,在烹调过程中油烟大。
由于精炼程度低,三、四级食用油中杂质的含量较高,但同时也保留了部分营养。
欢迎阅读如何辨别食用油的优劣(一)、食用植物油的品质特性1、胡麻油胡麻油是以本地生产的胡麻籽为原料压榨制成。
胡麻油按加工精炼程度不同,分为毛油和精炼油二种。
毛油为褐黄色,精炼油为浅黄色。
食用纯正胡麻油颜色红褐黄,透明清亮,有胡麻籽固有的特殊清香气味和滋味,富含亚麻油酸,无异味。
油液颜色发黑、绿青的或有异味的,为掺人其它油脂。
2、花生油优质花生油以花生仁为原料榨取而成。
依精炼程度不同,颜色分为浅黄色、乳白色或淡橙黄色,油液清亮透明,具有花生的清香气味和滋味。
温度低于摄氏12度以下时,花生油会发生凝固或半凝固现象,但稍加热即可溶化,油液清亮而透明。
这是花生油的特性,也是区别花生油是否纯正的重要标志。
选购桶装花生油时,应注意察看包装说明、保质期和质量安全认证标志等。
次质花生油一般呈黄色至橙黄色,油色暗淡稍混浊,有少量悬浮物,香味平淡,微有异味。
掺假花生油,透明度较差。
快速倒入杯中泛起的油花泡沫略带绿黄色或棕褐色,有时能闻到掺人油的气味。
3、芝麻油芝麻油,又称麻油或香油。
是以芝麻为原料压榨制成。
依加工方式不同,分为机榨芝麻油和小磨香油两个品种。
机榨芝麻油颜色为浅黄色、黄色和棕红色。
小磨香油颜色深红,是炒熟的芝麻,经过研磨振荡而制成,油中保留有芝麻酚等呈香物质,有一种令人爽心的特殊香气。
(1)观其色:纯香油呈淡棕红色或红中带黄色,机榨香油比小磨香油颜色淡,在阳光下看纯香油,可见清澈透明。
掺有菜籽油,则颜色发青,掺人棉籽油颜色呈黑红色。
掺有酱油或其它杂质,会有油水分离或沉淀、混浊现象。
(2)闻其味:小磨香油香味醇厚、浓郁、独特;掺花生油加热后会起白色泡沫,有花生油味。
掺豆油油花泡沫呈块状,类似肥皂沫,有豆腥味。
掺菜籽油发粘,有菜籽油味。
(3)辨油花:用筷子蘸一滴香油,滴到平静的凉水面上,纯香油会呈现出薄薄的一层无色透明的大油花,而后凝成若干个细小的油珠。
掺假香油的油花较小而且厚,不易扩散。
(4)降温法:将香油放在冰箱里,一10℃冷冻观察。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食用植物油的卫生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食用植物油应该呈现清澈透明的状态,没有浑浊、悬浮物、沉淀物等。
2. 味道:食用植物油应该没有异味或臭味,符合正常的植
物油香味。
3. 理化指标:食用植物油的酸价、过氧化值、水分和杂质
等指标应该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4. 不含有害物质:食用植物油中不应该含有重金属、农药
残留、致癌物质等有害物质,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限量
要求。
5. 包装和标识:食用植物油的包装应该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无漏气、漏油现象。
标识上应有准确的产品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这些卫生标准的制定和监督由国家相关部门负责,并通过
抽检等方式严格监控食用植物油的质量。
消费者在购买时
也应该仔细查看产品的标识信息,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产品。
配料表中的食用植物油是什么油
配料表中的“食用植物油”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它指的是以各种食用植物油料或植物原油为原料,通过物理压榨、化学萃取或精炼等方法制得的可供人类食用的油脂。
这些油脂通常包括但不限于:
1. 花生油:从花生种子中提取的,味道香浓,适用于中式烹饪。
2. 菜籽油(也称芥花油):主要来自油菜籽,口感较轻,适合炒菜和凉拌菜。
3. 大豆油:由大豆提炼而成,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家庭烹饪。
4. 芝麻油(也称香油):芝麻压榨得到,具有浓郁香味,常用于凉拌菜和调味。
5. 葵花籽油:从葵花籽中提炼,色泽清亮,口味清爽,耐高温烹调。
6. 玉米油:源自玉米胚芽,营养价值较高,适合日常烹饪使用。
7. 棉籽油、棕榈油、橄榄油、亚麻籽油、核桃油、火麻油等也是常见的食用植物油。
在食品工业中,有时为了降低成本或者改善食品口感、稳定性等目的,可能会采用氢化植物油,这是一种经过氢化处理的植物油,可以提高其饱和度并增加食品的保质期,但部分氢化过程中可能产生反式脂肪酸,对健康不利,因此近年来已逐渐受到限制或被更健康的替代品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