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实务 周瑞琪 课后题 名词解释 简答题

国际贸易实务 周瑞琪 课后题 名词解释 简答题

国际贸易实务 周瑞琪 课后题 名词解释 简答题
国际贸易实务 周瑞琪 课后题 名词解释 简答题

第二章

1 appropriation

划拨:货物正式划归合同项下的行为。

2 shipment contract

装运合同:利用贸易术语表示交货发生在装运时间前或装运时间的合同。

3 symbolic delivery

象征性交货:是指卖方按合同规定装运货物后,向买方提交包括物权凭证在内的有关单证,就算完成交货义务,无需保证到货。

4 arrival contract

到岸合同:利用贸易术语表示交货发生在货物到达目的地时的合同。

5 actual delivery

实际性交货:是指卖方按合同规定将货物实际交给买方

第三章

1 inquiry

An inquiry is the act of a potential client asking for information from the counterpart to his intention in buying or selling a certain commodity

询盘:是指为了试探对方对交易的诚意和了解其对交易条件的意见。因多数是询问价格,故通常称之为询价。

2 offer

An offer is a sufficiently definite proposal addressed to one or more specific persons for concluding a contract,necessarily indicating the intention of the offeror to be bound in case of acceptance

发盘:是指交易一方即发盘人向另一方即受盘人提出购买或出售某种商品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表示愿意按这种条件与对方达成交易订立合同的行为。

3 counter-offer

A counteroffer is a reply to an offer which contains additions,limitations or other Modifications

还盘:是指受盘人不同意或不完全同意发盘人在发盘中提出的条件,为进一步协商对发盘提出修改意见。

4 acceptance

An acceptance is a statement made by or other conduct of the offeree indicating assent to an offer

接受:是指受盘人接到对方的发盘或还盘后,同意对方提出的条件,愿意与对方达成交易并及时以声明或行为表示出来。这在法律上称作承诺。

第四章

1 quality latitude

品质机动幅度:是买卖双方针对买卖商品品质不稳定的客观状况,在规定其品质指标的同时,所订立的允许卖方所交货物的品质指标在一定幅度内有灵活性。

2 quality tolerance

品质公差:是指在工业制成品中,国际同行业公认的产品品质误差。

3 sale by counter sample

对等样品的含义是:当买卖双方采用凭样成交时,卖方为了减少交货时的风险可根据买方提供的样品,加工复制出一个类似的商品交买方确认,这种经确认后的样品,称为对等样品,

也有的称其为确认样品或回样。

4 gross for net

In the case of “gross for net”,the goods are priced by their gross weight instead of the net畅The “gross for net” practice will be adopted when the packing may become an indivisible part of the product,such as tobacco flakes;or the packing material is almost of the same value as that of the goods,like grain and fodder 以毛作净:指的是以毛重作为计算价格和交付货物的计量基础,这种计重方法在国际贸易中被称为“以毛作净”。

5 standard regain

标准回潮率:纤维材料及其制品在标准温度、湿度条件下达到吸湿平衡时的回潮率。

6 conditioned weight

公量:是指用科学方法抽干商品中所含水分,然后再加上一定标准的水分所得出的重量。适用于价值较高而水分含量不稳定的商品。

7 more or less clause

溢短装条款——卖方在交货时,可按合同中的数量多交或少交一定的百分比,他一般是在数量条款中加订的。(散装货:粮食、矿砂等)

8 shipping marks

运输标志又称唛头,它通常是由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和一些英文字母、数字及简单的文字组成

9 F.A.Q

FAQ是Far Average Quality的简称,它表示一定时期内某地出口货物的平均品质水平,习称“良好平均品质”,一般是指中等货或大路货而言。

10 neutral packing

中性包装——即不标明生产国别、地名、厂商名称,也不标明商标或者品牌的包装。

第五章

1 liner service

班轮运输:是指按照规定的时间,在一定的航线上,以既定的港口顺序,经常地从事航线上港口间运输的船舶。

2 F.I.O

Free In and Out,指船方不负担对货物的装、卸费

3 demurrage

滞期费:是指在规定的装卸期限内,租船人未完成装卸作业,给船方造成经济损失,租船人对超过的时间向船方支付一定的罚金。

4 dispatch money

速遣费:如果按约定的装卸时间和装卸率提前完成装卸任务,使船方节省了船舶在港的费用开支,船方将其获利的一部分给租船人作为奖励,叫速遣费。

5 containerization

集装箱化:

集装箱货物运输(container transport):是以集装箱作为运输单位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现代化的运输方式,它适用于海洋运输、铁路运输及国际多式联运等。

Containerization is a method of distributing merchandise in a unitized form adopting

an inter-modal system which provides a possible combination of sea,road and other modes of transportation畅For the sake of containerization, containers, as a very special form of transportation,are widely used in different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6 FCL

Full Container Load,

整柜定单:is one type of the two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services畅If the goods are of a container load,FCL service shall be adopted畅Under FCL service,the freight is calculated based on container capacity and the origin and destination of the goods,not on the quantity of the goods involved asin the case of LCL,the other type of the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7 time of delivery

交货期:指卖方将货物装上运往目的地(港)的运输工具或交付承运人的日期。

对于装运合同,time of shipment(装运期) = time of delivery (交货期)

对于到岸合同,time of shipment 不等于 time of delivery ,装运发生在出口港(地),而交货发生在进口港(地)

8 optional ports

选择港:允许收货人根据买方在不能确定货物运往哪个市场的情况下,预先提出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卸货港。

第六章

1 insurable interest 可保利益

2 utmost good faith principle 最大诚信原则

3 indemnity principle 赔偿原则

4 proximate cause principle 近因原则

5 cargo transportation insurance

货物运输保险

6 marine cargo insurance contract 海洋货物运输保险合同

7 general average contribution

共同海损分摊

共同海损general average-在海运中,船舶、货物或其他财产遭遇共同危险,为了解除共同危险,有意采取合理的救难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和支付的特殊费用。可通过共同海损理算,由各获救受益方按获救价值比例分摊G.A. Contribution

8 extraneous risks

9 warehouse to warehouse clause 仓至仓条款

10 franchise

(1)相对免赔率(或“特许经营”):当损失数超过免赔率时,不扣除免赔率,予以全部赔偿。当损失数超过允许的百分比时,保险公司只赔偿超过的部分给被保险人。

(2)相对免赔率,如果货损小于免赔率,保险公司不予赔偿;但如果货损大于免赔率,则保险公司按实际货损进行赔偿。

国际贸易u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国际贸易 2. 国际分工 3. 世界市场 4. 总贸易 5. 专门贸易 6. 复出口 7. 过境贸易 8. 直接贸易 9. 转口贸易10. 包销11. 代理12. 寄售13. 招标14. 拍卖15. 来料加工16. 进料加工17. 租赁贸易18. 贸易条件19. 对外贸易依存度20.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21.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22. 国际收支23. 生产可能性曲线24. 国民预算线25. 社会元差异曲线26. 机会成本27. 相对价格28. 绝对优势29. 比较优势30. 李嘉图理论模型31. 贸易收益32. 贸易方式33. 贸易条件34.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35. 要素禀赋36. 相对要素充裕度37. 相对要素密度38. 斯托尔帕一萨缪尔森命题39. 雷布任斯基命题40. 要素价格均等化命题41. 专用要素模型42.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43. 里昂惕夫之谜44. 人力资本45. 要素密度逆转46. 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47. 琼斯扩大效应48. 贫困化增长49. 部门间贸易50. 部门内贸易51. 规模经济52. 规模报酬递增53. 外部经济54. 内部经济55. 需求相似理论56. 规模经济理论57.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58. 引力模型59. 部门内贸易指数60. 战略性贸易政策 61. 重商主义 62.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63. 贸易乘数理论 64.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外部经济分支理论 65.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利润转移分支理论66. 幼稚产业选择的外部经济标准 67. 幼稚产业选择的潜在竞争力标准 68. 幼稚产业选择的现值标准 69. 早期重商主义 70. 晚期重商主义71. 自由贸易政策 72. 保护贸易政策 73. 国际商品协定 74. 普遍优惠制度(GSP) 75. 关税税则或海关税则 76. 完税价格和海关估价 77. 非关税壁垒措施 78. 进口配额制 79. 自动出口限制 80. 进口许可证制 81. 技术性贸易壁垒 82.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83. 贸易开放度84. 进口渗透率85. 出口率86. NTMs的覆盖面指数87. 关税等值88. 关税有效保护率89. 关税的生产扭曲损失90. 关税的消费扭曲损失91. 进口配额92. 自愿出口限制93. 出口补贴94. 倾销。95. 国际收支96. 外汇 97. 汇率98. 直接标价法99. 间接标价法100. 贴水101. 升水102. 汇率制度103. 固定汇率104. 浮动汇率105. 单—汇率106. 复汇率107. 实际汇率108. 外汇市场109. 外汇风险110. 资源开发型跨国公司111. 加工制造型跨国公司112. 服务提供型跨国公司113. 横向型跨国公司114. 垂直型跨国公司115. 混合型跨国公司116. 民族中心型公司117. 多元中心型公司118. 全球中心型公司119.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20. 世界贸易组织121. 乌拉圭回合122. 非歧视原则123. 最惠国待遇124. 国民待遇125. 关税保护原则126. 透明度原则127. 公平贸易原则128. 互惠贸易原则129. 市场准入原则130. 贸易便利化131. 政府采购132. 竞争政策133. 国际服务贸易134. 跨境提供式服务(cross-border supply)135. 境外消费式服务(consumption abroad)136. 商业存在式服务(commercial presence)137. 自然人流动式服务(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138. 政府公共职能性服务139. 旅游设施140. 国际旅游服务141. 旅游公司142. 旅游代理商143. 国际金融服务144. 基础电信服务145. 增值电信服务146. 现代咨询服务147. 国际教育服务148. 服务贸易总协定149. GA TS的一般性义务150. GATS的具体承诺义务151. GATS的透明度原则152. GATS的最惠国待遇原则153. GATS的国民待遇原则154. GA TS的市场准入原则155. 国际技术贸易156. 专利157. 商标158. 专有技术159. 国际工程承包160. 总包161. 转包162. 联合承包163. 国际直接投资164. 国际信贷165. 政府贷款16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67. 世界银行168. 国际开发协会169. 对外加工装配业务170. 进料加工171. 补偿贸易172. 直接补偿173. 间接补偿174. 劳务补偿175. 国际租赁176. 融资性租赁177. 经营性租赁178. 衡平租赁179. 区域经济一体化180. 优惠贸易安排181. 自由贸易区182. 关税同盟183. 共同市场184. 经济联盟185. 完全经济一体化186. 贸易创造187. 贸易转向188. 贸易偏转189. 功能一体化190. 制度一体化191. 进口替代战略192. 出口替代战略

国际贸易实务习题及答案-免费

国际贸易实务习题及答案-免费

国际贸易实务习题及答案 选择/判断 合同的商定与履行: 一、判断以下说法正确与否: 1. 在国际贸易中,达成一项交易的两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发盘和接受。()√ 2. 发盘必须明确规定有效期限,未规定有效期的发盘无效。()× 3. 一项有效的发盘,一旦被受盘人无条件地全部接受,合同即告成立。()√ 4. 在交易磋商过程中,发盘是卖方作出的行为,接受是由买方作出的行为。()× 5. 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一项发盘发出后,发盘人可以随时将其撤销。()× 6. 还盘是对发盘的拒绝,还盘一经作出,原发盘即失去效力,发盘人不再受其约束。()√ 7. 一项接受,可以由受盘人作出,也可由发盘人作出。()√ 8. 国际货物买卖交易磋商中的接受,应以声明或行动表示,但在特定条件下,缄默也可以构成接受。(√)9. 逾期送达发盘人的接受,只要发盘人默认,合同即成立。()× 10. 因传递原因造成逾期接受,如发盘人未及时表示同意

间为()。BD A.发盘发出后 B.发盘生效前 C.发盘生效后 D.发盘到达受盘人的同时 E.受盘人表示接受前 6.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受盘人对以下哪些内容提出添加或更改,均视为实质性变更发盘条件()。ABCD A.价格 B.付款 C.品质 D.交货时间与地点 E.不可抗力 贸易术语价格 判断以下说法正确与否: 1.按CIF贸易术语成交,卖方的责任应在目的港交货。× 2.我国按CIF条件出口某项商品,合同规定按信用证付款方式成交,买方在约定时间内未开来信用证,但约定的装运期已到,为了重合同和守信用,我方仍应按期发运货物,以免影响我国对外信誉。× 3.我国从日本进口货物,如按FOB条件成交,需由我方派船到日本口岸接运货物;如按CIF条件成交,则由日方租船舶将货物运往中国港口。可见,我方按FOB进口承担的货物运输风险,比按CIF进口承担的风险大。× 4. 按DES 术语成交,卖方是否投保,由其自便,按CIF 术语成交,卖方则必须投保。√

国贸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是不同国家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溢短装条款卖方在交货时,可按合同中的数量多交或少交一定的百分比,他一般是在数量条款中加订的。(散装货:粮食、矿砂等) 中性包装即不标明生产国别、地名、厂商名称,也不标明商标或者品牌的包装。(无牌中性包装、定牌中性包装) 班轮运输是指按照预定的时间,在固定的航线上,以既定的港口顺序,经常地从事航线上各港口间的往返载货的船舶。 贸易术语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用来表明商品的价格构成,说明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的风险、责任、费用划分问题的专门术语。 推定全损指实际全损已不可避免,或受损货物残值,如果加上施救、整理、修复、续运至目的地的费用之和超过其抵达目的地的价值时,视为已经全损。 信用证银行开立的有条件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也是开证行对受益人的一种保证,只要受益人履行信用证所规定的条件,即受益人只要提交符合信用证所规定的各种单据,开证行就保证付款。(银行信用)汇票指由付款人或存款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被收人支付款项的一种票据。 要素密集度指生产一个单位某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 转口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品的生意,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易手进行的买卖。 自由贸易政策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也就是说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或少加干预,任凭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 新贸易保护主义是20实际70年代中期以来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 商品检验是指对商品的品质和数量所进行的鉴定工作 品质公差国际上公认的产品品质的误差。在工业制成品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指标出现一定的误差有时是难以避免的。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试题及答案 (1)

一单项选择题 1、我方出口大宗商品,按CIF Singapore 成交,运输方式为Voyage Charter,,我方不愿承担卸货费用,则我方应选择的贸易术语的变形是( C )。 A、CIF Liner Terms Singapore B、CIF Landed Singapore C、CIF E x Ship’s Hold Singapore D、CIF Ex Tackle Singapore 2、按照《INCOTERMS2000》的解释,以FOBST成交,则买卖双方风险的划分界限是(B以船舷为界)。 4、在CIF条件下,Bill of Lading对运费的表示应为( A )。 A.Freight Prepaid B.Freight Collect C.Freight Pre-payable D.Freight Unpaid 5、在进出口业务中,能够作为物权凭证的运输单据有( B )。 A.Rail Waybill B.Bill of Lading C.Air Waybill D.Parcel Post Receipt 6、预约保险以( B )代替投保单,说明投保的一方已办理了投保手续。 A、B/L B、Shipping advise from abroad C、Mate,s receipt D、Sales contract 7、我某公司与外商签订一份CIF出口合同,以L/C为支付方式。国外银行开 来的信用证中规定:“Latest shipment 31st, May, L/C validity till 10th, June.”我方加紧备货出运,于5月21日取得大副收据,并换回正本已装船清洁提单,我方应不迟于( C )向银行提交单据。 A.5月21日 B.5月31日 C.6月10日 D.6月11日8、某批出口货物投保了CIC 的WPA,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雨淋致使货物遭受部分损失,这样的损失保险公司将( C )。 A、负责赔偿整批货物 B、负责赔偿被雨淋湿的部分 C、不给于赔偿 D、在被保险人同意的情况下,保险公司负责赔偿被雨淋湿的部分 9.在短卸情况下,通常向( B )提出索赔。 A. the seller B. the carrier - 1 - (共7页)

经济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法条分析重点总结

经济法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法条分析题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 1、经济法:经济法是调整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实现国家意志所预期的目标的法律规范总称。 p32) 2、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 该协议可以以口头、书面或者以其他协同行为作出。(P89)3、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P 95)4、经营者集中: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经营者相互合并,或者个或多个经营者通过收购以及其他方式对其他经营者进行控制,从而导致相互关系上的持久变迁的行为(p101) 行政垄断:是指政府或者政府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P104) 注意: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行政垄断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限制或者变相限制竞争的行为,所以说我国反垄断法上规定的行政垄断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机关,也包括法律、法规规定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5、不正当竞争:是指市场主体之间为了争夺商品生产、销售的有利地位,采取不符合法律、商业道德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手段,违背自愿、平等、公开、诚实信用的原则,谋取不法利益的市场竞争行为。(p115) 6、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行贿的主体是经营者,受贿的主体是交易对方,贿赂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交易机会,手段是通过回扣、软回扣的形式。(P125) 7、诋毁商誉:或称商业诋毁、商业诽谤,是指在交易过程中,捏造、散步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业声誉,削弱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的行为(P129) 8、产品质量:是指产品性能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满足人们合理需要所必须具备的各种物质、技术、心理和社会特性的总和。主要有适用 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可维修性。(P152)9、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他对产品质量负有义务者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义务应受到的法律制裁,包括产品质量的 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P158)10、产品责任:又称为产品缺陷损害赔偿责任,是指因缺陷产品损害 了他人的人身、财产权,依法应当追究的民事责任。(P159)11、企业国有资产: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出资所形成的权益,出资形式分为两种:

《经济法学》名词解释

1.经济关系: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上所产生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种关系的总称。 2.经济法:中国经济法是有关确立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体的经济法律地位,以及调整它们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和经营协调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总称)。 3.国家经济管理关系:经济管理关系即纵向经济关系。包括国家(国家机关及其授权组织)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宏观经济管理关系以及企业等社会组织自身的微观经济管理关系。 4.经济联合关系:是指企业等组织进行合并、兼并(归并)改组经济实体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5.经济协作关系:是指各组织之间进行生产协作,业务往来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6.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对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及对经济法制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 7.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体在参加经济管理过程中和经营协调活动中发生的,由经济法律、法规确认和调整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存在和运行的经济权利、经济义务相统一的关系。8.经济法主体:经济法主体即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依法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组织和个人。 9.原生权利:是指经济权利主体依照经济法律、法规、命令等直接取得的,不必依赖特定义务主体的行为即可行使和实现的权利。 10.取得权利:是指经济权利主体必须通过参加经济法律关系,通过特定义务主体为特定行为,才能获得的权利。 11.经济职权: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以及它们的领导人员、法定代表人等在组织管理经济活动中所依法享有的与本身职务相连的一种特殊的经济权利。这种权利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力性质,故亦称经济权力。 12.经济法律关系客体:一般指经济法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和目的。 13.经济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事实。经济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两类,事件是指不依经济法主体意志为转移,与其主观意志、行为无关的那些可以引发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行为是由组织或个人所为的、受其主观意志支配的那些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活动。 14.经济法律行为:是能够引起经济 法律关系产生并依法运行的最主要的 经济行为。 15.经营协调关系:专指经济法所调整 的那部分横向经济关系。 16、组织内部经济关系:指在企业等 组织之间所发生的一些重要的经济关 系 17、涉外经济关系:是指具有涉外因 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经营协调关系。 18、中国经济法:中国经济法是有关确 立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 体的经济法律地位,以及调整它们在 经济管理过程中和经营协调活动中所 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 (总称)。 19、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经济法 所调整的经济关系的各方面和全过 程,以及经济法制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指导思想和基本 准则。 20、经济法的体系:是指经济法律(法 规)体系,有时也指经济法学体系, 是在经济法规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各 种经济法规性质的异同、关系的亲疏, 按一定的标准和序列,分层次、分系 统排列组合而成的统一体。 21、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国家机关、 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体在参加经济 管理和经营协调过程中,由经济法律、 法规确认和调整的,并由国家强制力 保证存在和运行的经济权利、经济义 务相统一的关系。 22、广义上的经济法主体:是指经济 法律关系的主体,即参加经济法律关 系,依法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 务的组织和个人。 23、狭义上的经济法主体:是指根据 经济法律、法规获得的主体资格和主 体制度。 24、权力机关: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机器常务委员会。 25、管理机关:是指经济管理机关, 包括国务院、各部委及各级人民政府 等。 26、社会组织:是指具有独立地位、 实行独立核算或独立预算,从事经营、 管理活动的组织,亦即企业单位、事 业单位、农村经济组织、社会团体等。 27、内部组织:是指企业、公司和其 他经济组织的内部组织。 28、工业产权:指人们依法对应用于 商品生产的流通中的创造发明和显著 标记等智力成果,在一定地区和期限 内享有的专利权。 29、财物:是指经济法主体能够控制、 支配的,经济法允许其进入经济法律 关系运行过程的,具有一定的经济价 值的实物形态的物品,以及可充当一 般等价物的货币和有价证券。 30、经济行为:是指经济主体通过经 济法律关系进行一定的经济活动,以 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或效用目的的行 为。 31、智力成果:是指人们用脑力劳动 创造的非物质财富。 32、企业:企业是由一定的生产要素 有机结合而成,依法从事生产、流通 和服务性活动,进行独立核算的经营 性的经济主体。 33、个人独资企业:是指由一个自然 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 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承担无限责 任的经营实体。 34、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 其他组织依法设立的普通合伙和有限 合伙企业。 35、合作社:是指不以盈利为经营宗 旨,以成员的互助合作为要旨,决议 事项时贯彻“一人一票”的平等和民 主原则,限制资金分红,实行按劳动 或按贡献分配的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企 业。 36、国有企业:是指企业的资金全部 或部分属于国家所有,并为国家直接 或间接控制的企业。 37、社会企业:是指通过经营获得盈 余,并将其用于扶助弱势群体或促进 社区发展等公益性企业。 38、全民所有制企业:指由中央或地 方的一个财政主体或一个国有企事业 单位设立的,利用全民所有的财产从 事经营活动,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全 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及其相关法规 规制的企业。 39、集体所有制企业:指企业的财产 归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集体所有, 由集体投资或社员入股集资设立的企 业。 40、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指财产属 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实行共同劳动, 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 会主义经济组织。 41、乡镇企业:指以农村集体经济组 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 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 各类企业。 42、外商投资企业:是指全部或部分 由境外投资者投资,依中国法律在中 国境内设立的企业。 43、企业国有资产:是由国家对企业 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 44、关联方:指本企业的董事、监事、 高级管理人员及其近亲属,以及这些 人员所有或者实际控制的企业。 45、资产评估:指由经授权的评估机 构按照合法的程序和专业规程,运用 科学的方法对自产某一时点的价值进 行评估和估算。 46、国有资产转让:指依法将国家对 企业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转移给其他

国贸习题集名词解释(仅供参考)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一国(地区)同别国(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它是世界各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的总和,反映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3.国际贸易额:又称国际贸易值,是指以货币表示现行世界市场价格计算的各国(地区)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之和,它能够反映某一时期内的贸易总额。5.贸易顺差:当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时,其差额称为贸易顺差,或称贸易黑字,我国也称之为出超。 8.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对外贸易密度,是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对外贸易总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对外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开放程度的基本指标。 9.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对其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10.总贸易: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的贸易活动。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即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入出口,即总出口。总出口额与总进口额之和即为总贸易额。 11.专门贸易:以进出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的贸易活动,从外国进入关境和从保税仓库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称专门进口。离开关境的商品称专门出口。 但从关境外国境内出口到其他国家的商品,则不被统计为出口。专门出口额与专门进口额之和,即为专门贸易额。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一、名词解释: 2.绝对优势:是指如果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的效率,则称该国在这一产品上有绝对优势。 5.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指出,各国应该按照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分工和交换,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绝对劣势的产品,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并使各国从贸易中获益。在贸易理论上,这一学说被称为“绝对优势理论”。 6.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7.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指出,国家之间应按照“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各国都应该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在贸易理论上,这一学说被称为“比较优势理论”。 第三章新古典贸易理论 一、名词解释: 2.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可利用的经济资源的总量。它既包括自然存在的资源(如土地和矿产),也包括“获得性”资源(如技术和资本)。这是一个绝对量的概念。 5.要素禀赋理论:即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简称H-O模型。在国际贸易中,一

国际贸易实务简答题题库(含答题)

简答题 《国际贸易实务》简答题题库(含答题) 1.导致发盘失效的原因有哪些? 回答:导致发盘失效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受盘人拒绝发盘的条件。 ⑵受盘人作出还盘。 ⑶发盘人依法撤销。。 ⑷发盘人规定的有效期已到。 ⑸不可抗力的事件发生。 4.共同海损的含义和构成条件是什么? 答:共同海损是指载货的船舶在海上遇到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威胁到船、货等各方安全的共同安全,船方为了解除这种威胁,维护船货共同安全,或者使航程得以继续完成,由船方有意识地、合理地采取措施,所做出的某些特殊牺牲或支出某些额外费用。 构成条件: (1)危险必须是实际存在的,或者是不可避免将要发生的,而不是主观臆断的。 (2)必须是自动、有意采取的行为 (3)必须是为船货共同安全,采取的措施是谨慎、合理的。 (4)必须是属于非常性质的损失。 6.什么是交易磋商中的‘发盘’和“接受”?构成一项有效接受的条件有哪些? 答:发盘又叫发价、报盘、报价,是交易的一方向另一方提出各项交易条件,并愿意按照这些条件达成交易、签订合同买卖某种商品的表示。 接受是交易的一方无条件地同意对方在发盘或还盘中所提出的交易条件,并以声明或行为表示愿意按照这些条件与对方成交、签订合同。 一般情况下,发盘一经接受,合同即告成立,对买卖双方都有约束力,但约束力并不等于有法律效力,因而 构成一项有效接受的条件: (1)接受人必须是发盘人指定的受盘人。 (2)接受必须由受盘人以一定份数表示出来。 (3)接受必须在发盘人所要求的有效期内传达到发盘人。 10.什么是信用证?简述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收付货款一般流程。 答:信用证是以开证行根据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开证行以自身的名义向受益人开立的、在一定金额和一定期限内凭规定的单据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 信用证支付流程为:

经济法名词解释答案

经济法学名词解释 作业2 1.中国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和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一个独立的、重要的法律部门。 2.经济关系: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多种关系的总称。 3.经济法律关系客体:一般是指经济法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和目的,是经济法主体参与经济法律关系所追求的目标。 4.合伙企业: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 5.财政法:指调整财政分配和财政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作业3 1.广义上的经济法主体: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即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依法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组织和个人。 2.外资企业:即外商独资企业,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 3.两合公司:指一部分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另一部分股东对公司债务仅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的公司。

4.税收抵免: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企业来自国内外的所得一律汇总征税,但允许抵扣该居民企业在国内外已缴纳的税额,从而避免国际重复征税。 5.金融法:是调整金融关系及其金融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作业4 1.我国《证券法》所称证券公司:指依照《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定设立的经营证券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2.对外贸易法:指确认对外贸易主管机关和对外贸易经营者的法律地位,调整它们之间形成的对外贸易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系统。 3.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调整在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产品质量责任:指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对产品质量负有直接责任的主体违反产品质量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5.政府定价:指依照价格法的规定,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制定的价格。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1.象征性交货:是指卖方按合同规定装运货物后,向买方提交包括物权凭证在内的有关单证, 就算完成交货义务,无需保证到货。实际交货:是指卖方按合同规定将货物实际交给买方2.询盘:是指为了试探对方对交易的诚意和了解其对交易条件的意见。因多数是询问价格,故 通常称之为询价。 3.发盘:是指交易一方即发盘人向另一方即受盘人提出购买或出售某种商品的各项交易条件, 并表示愿意按这种条件与对方达成交易订立合同的行为。 4.还盘:是指受盘人不同意或不完全同意发盘人在发盘中提出的条件,为进一步协商对发盘提 出修改意见。 5.接受:是指受盘人接到对方的发盘或还盘后,同意对方提出的条件,愿意与对方达成交易并 及时以声明或行为表示出来。这在法律上称作承诺。 6.品质机动幅度:是指允许卖方所交货物的质量指标在一定的幅度内有所机动。 7.品质公差:是指在工业制成品中,国际同行业公认的产品品质误差。 8.对等样品的含义是:当买卖双方采用凭样成交时,卖方为了减少交货时的风险可根据买方提 供的样品,加工复制出一个类似的商品交买方确认,这种经确认后的样品,称为对等样品,也有的称其为确认样品或回样。 9.以毛作净:指的是以毛重作为计算价格和交付货物的计量基础,这种计重方法在国际贸易中 被称为“以毛作净”。 10.标准回潮率:纤维材料及其制品在标准温度、湿度条件下达到吸湿平衡时的回潮率。 11.公量:是指用科学方法抽干商品中所含水分,然后再上一定标准的水分所得出的重量。 12.溢短装条款——卖方在交货时,可按合同中的数量多交或少交一定的百分比,他一般是在数 量条款中加订的。(散装货:粮食、矿砂等) 13.运输标志又称唛头(Shipping Mark),它通常是由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和一些英文字母、数 字及简单的文字组成 14.FAQ是FarAverageQuality的简称,它表示一定时期内某地出口货物的平均品质水平,习称“良 好平均品质”,一般是指中等货或大路货而言。 15.中性包装——即不标明生产国别、地名、厂商名称,也不标明商标或者品牌的包装。(无牌 中性包装、定牌中性包装) 16.滞期费:是指在规定的装卸期限内,租船人未完成装卸作业,给船方造成经济损失,租船 人对超过的时间向船方支付一定的罚金。 17.速遣费:如果按约定的装卸时间和装卸率提前完成装卸任务,使船方节省了船舶在港的费用

国际贸易实务试卷及答案

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国际贸易实务》试卷A 班级:学号:姓名: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常见的面积单位有()。 A 、平方米 B 、公升 C 、立方米 D 、斤 2、如果物价下降,固定价格对()有利。 A、卖方 B 、双方 C 、买方 D 、船方 3、在信用证付款的情况下,发票抬头应填()。 A 、开证申请人 B 、受益人 C 、出口商 D 、保险商 4、下列关于销售代理人说法正确的是()。 A、代理人取得商品所有权 B、代理人没有取得商品所有权 C、代理人可能取得商品所有权 D、代理人主要通过货物买卖价差来获利 5、下列哪种术语经常被我国进口商采用()。 A、EXW B、DDP C、FOB D、DDU 6、本票有()个当事人。 A、2 B、3 C、4 D、5 7、我国合同法规定:收取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应当()倍返还定金。 A、1 B、2 C、3 D、4 8、“我方购大米1000吨,如降价5%”。这是()。 A 、发盘 B 、还盘 C 、邀请发盘 D 、承诺 9、常见的集合运输包装有()。 A 、集装箱 B 条 C 、箱 D 、捆 10 、对于接受生效,英美法采取()原则。 A、到达生效 B 、自然生效 C 、投邮生效 D 、中途生效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在FOB术语下,下列属于卖方义务的是()。 A 、出口报关 B 、保险 C 、国内运费 D 、国外运费 2 、下列哪些贸易术语较常用()。 A 、CIF B 、DDP C 、EXW D 、CFR 3、下列属于以说明表示品质的是()。 A 、凭规格 B 凭样品 C 、凭标准 D 、看货买卖 4 、一切险不承保以下风险()。 A 、战争 B 、罢工 C 、海啸 D 、台风 5、《公约》将违约分为()违约。 A 、根本性 B 、违反担保 C 、违反要件D非根本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汇票 2 、CFR Ex Ship’s Hold 3 、出口收汇核销 4 、卖期保值

经济法名词解释和简答

经济法 第一章:经济法概论 名词解释: ①经济法:是指广泛调整公共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的法律部门。 ②公共经济管理关系:是调整公共经济管理关系或公共经济管理中形成的有关经济关系,在经济法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③维护公平竞争关系:是指国家为了维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及其活动,采取相关措施维护、促进或限制竞争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 简答题: 1简要说明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我国经济法调整的对象包括公共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等三类,之所以成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在于它们直接体现国家意志,可谓意志经济关系,对经济法调整的意志经济关系应当有所限定,将其限定为直接物质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流通、服务、消费等直接体现国家意志的经济关系 3经济法的功能:经济法的功能是指经济法对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关系的机制作用。主要有:(1)通过法律规范,组建企业、公司及其内部机构,全面确立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和组织体系。 (2)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立法制化市场经济。 (3)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系统的宏观调控,保护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保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保证其他经济成分的地位和发展,使国民经济能够管而不死、活而有序地运行。 (4)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4我国经济法有哪些基本原则: 1)平衡协调原则:这是指经济法的立法和执法要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整体利益出发,来调整具体经济关系,协调经济利益关系,以促进、引导或强制实现社会整体目标与个体利益目标的统一。 2)维护公平竞争原则:这是经济法反映社会化市场经济之内在要求和理念的一项核心的基础性的原则。

国际经济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重点

国际经济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重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国际经济法是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调整和规范国家、国际组织、不同国籍法人和自然人之间以及它们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各种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的总称 或企业、知识产权所有者或持有者等在内的与贸易有关的主体和客体。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以及国民待遇原则 3、国际技术贸易的含义(p219—p220):是指技术提供方将其技术跨越国境转让给技术受让方的技术贸易,详言之,国际技术贸易指不同国家的企业、组织或者个人之间,按照商业条件,将其技术的使用权或者所有权授予、出售或者购买的一种贸易活动,其包括技术输出和技术引进两个方面。 4、BIT保护伞条款的含义:将特许协议升格为两国之间的投资争端,从而直接适用BIT的争端解决程序。在一些BIT中规定,缔约任何一方均应该恪守双方就投资所做的承诺。该条款旨在将外国投资者从与东道国签订的特许承诺至于BIT的保护之下,因此,被称为保护伞条款。 5、国际商业贷款合同中的限制事项条款 是指为了减少在国际商业贷款的风险,贷款人所设定的,不予相对方商议的,可以重复适用的条款。包括以下三种:【1】先决条件【2】

陈述与保证【3】非法行为 6专利进出口(p220):所谓技术进出口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或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通过贸易、投资或者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转移技术的行为 7、技术进出口许可合同(p220):又称为技术贸易合同,包括专利权转让合同、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技术秘密许可合同、技术服务合同和含有技术进出口的其他合同。 二简答题 1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1)国际经济主权原则,是国际公法上的国家主权原则在经济领域和经济事务方面的体现。体现在五个方面:1、各国对本国的一切经济事务,享有完全、充分的独立自主的权利,不受任何外来干涉2、各国对其境内的一切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3、各的国有权对其境内的外国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的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4、各国对其境内的外国资产有权归国有或征收5、各国对世界性经济事务享有平等的参与权和决策权 (2)公平互利原则,是主权平等原则和平等互利原则在现代国际法上的进一步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平等互利原则,强调的是形式上的平等互利。现代意义上的平等互利原则强调的是实质上的平等互利。(3)国际合作发展原则,是发展权与国际合作义务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项富有时代特点的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此项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在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B出口的贫困化增长(或悲惨增长)是指一国生产要素增加使产品出口增加时,该国的出口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就是国际比价贸易条件的恶化。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根源在于出口量随着生产能力提高而增加,引起国际市场价格下跌,进而造成贸易条件恶化。 B比较优势理论:比较贸易理论者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B边际进口倾向:指每一单位增量国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通常在公式中用m来表示。边际进口倾向越大,则每单位国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越大,乘数效应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就越小,反之则较大。 B 比较利益:由托伦斯提出、李嘉图发展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具有最高生产率,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只要它们的劳动生产率在不同产品上存在区别,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便能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得利益。 B外汇倾销:利用本币对外贬值机会,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市场的行为成为外汇倾销。这是因为本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用外国货币表示价格降低,提高了该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出口;而因本国货币贬值,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削弱了进口商品的竞争力,限制了进口。外汇倾销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是本国货币对外贬值速度要快于对内贬值速度以及对方不报复。 B边际要素生产率: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即要素的边际产量。边际要素生产率跟要素的投入量有关。一般来说,当一种要素不变时,另一种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会随着其投入量的不断增加而下降,即“边际要素生产率递减规律”。 C出口补贴:为了刺激出口政府采用的一种经济政策。直接补贴包括价格补贴和收入补贴,政府按照商品出口的数量或价值给与补贴是一种价格补贴,整部设立保证价格,保证支付出口产品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差价也是一种价格补贴。收入补贴则包括对企业的出口亏损进行补偿等。间接补贴的办法包括低息贷款、外销退税、免费或低费为本国出口产品提供服务等。 C出口扩张性增长:指的是出口行业生产能力的增长超过了其他行业,使得生产和出口都得到了进一步扩张。 C出口关税:是针对某些特殊商品出口征收的税赋。出口关税限制产品出口,但同时会对本国的生产、消费和社会福利带来影响,其影响也会因各国在世界上地位的不同而不同。 C出口禁运:禁止向被制裁国出口商品。 C产品生命周期:产品周期理论认为,一个新产品的技术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在第一阶段,产品仍属新颖,技术上市新发明,除了发明国外,其他国家对这一新技术知之不多。而且生产者对于新产品生产技术根据市场反应还在不断摸索和改进。在这一阶段,发明国垄断该产品的生产,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在第二阶段,技术已经成熟,生产过程已经比较标准化,成熟的生产技术也随着产品的出口而转移。与此同时,国外的生产也已增加,发明国的出口开始下降,一些产品进口国能够迅速的模仿掌握技术进而开始在本国生产该产品并出口到其他国家。到了第三阶段,技术已不再是什么新颖的和秘密的了,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扩散。许多技术都已包含在生产该商品的机器中了。任何国家只要购买了这些机器也就购买了该技术,技术本身的重要性已经逐渐消失。至此,新产品的技术也完成了其生命周期。 C重叠需求:不同国家收入水平相近的消费者有相似的需求,本国产品在收入水平接近的国

经济法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经济法》期末考试名词解释与简答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是自己得到某种利益,并同时使得他人受到损害。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指中国合营者与外国合营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并按出资比例分享利润、分担风险与亏损的股权式企业。 提存:是指在合同履行中,由于合同债权人的原因,债务人无法向其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标的物提交给提存机关而使合同终止的一种法律制度。 不安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合同债务的当事人,在有确切证据证明后序履行合同债务的当事人在缔约后出现足以影响其对待给付的情形下,可以终止履行合同债务的权利。 先诉抗辩权:指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最高额抵押:是指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协议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以抵押物对一定期间内连续发生的债权作担保。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不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律上的根据而为他人管理财产或事务,使他人受益的行为。因无因管理所生之债为无因管理之债。 个人独资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者个人所有,投资者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经营实体。 独立董事:指不在公司担任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受聘的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关系的董事。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指中国合作者与外国合作者依据中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共同举办的,按合作企业合同的约定分配收益或产品、分担风险或亏损的契约式企业。 破产制度:是指当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由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将其全部财产公平的清偿给全体债权人的法律制度。 破产债权:指基于破产程序开始前成立的,依破产程序申报确认,并通过破产财产分配获得公平清偿的债权。 善意第三人:是指特定法律关系当事人以外的任何对有关无权交易因不知情而支

国贸 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2.幼稚工业(infant industry ):经济落后的国家中处于成长阶段尚未发展成熟但却具有潜在发展优势的产业。 3.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也称对外贸易地理分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世界上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商品在该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4.对外贸易依存度它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5.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6.H-O定理: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7.要素禀赋要素密集度与要素丰裕度 8.要素密集度指生产一定量的某种产品时两种要素的投入比例 9.昂惕夫之谜(The Leontief Paradox):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这一结果与H-O理论恰恰相反。 10.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自由贸易不仅使两国的商品价格相等,而且使两国生产要素的价格相等,以致两国的所有工人都能获得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资本(或土地)都能获得同样的利润(或租金)报酬,而不管两国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模式如何。 11.差异产品,指在设计、品牌明显不同于同质产品,且被消费者认可的产品。 12.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指一国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或某些同类产品,它是相对于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而言的。产业间贸易是指一国进口与出口的产品属于不同的产业部门。 13.倾销以低于“正常价格”的价格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的行为称为倾销 14.示范效应: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要受周围人们消费水准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示范效应”。 15.雷布津斯定理: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将导致密集使用该所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增加,同时导致另外一种产品产量下降 16.关税:是一种对商品进出关境征收的税 17.非关税壁垒:是关税以外的其他对国际贸易构成障碍的政府干预措施 18.关税同盟(Customsunion):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协定,建立统一的关境,在统一关境内缔约国相互间减让或取消关税,对从关境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进口则实行共同的关税税率和外贸政策。 19.出口导向:是指以生产出口产品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国际市场来推动。 20.进口替代: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某些外国工业品进口,促进国内有关工业品的生产,逐渐在国内市场上以本国产品替代进口品,为本国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工业化。(以本国替代外国进口) 21.关贸总协定:是一个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 22.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