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部护理_共2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43 MB
- 文档页数:20
新生婴儿脐部护理:1.胎儿出生后1-2分钟内应将脐带剪断结扎消毒。
如剪扎后未消毒,应在24小时内,到医院重新剪断结扎消毒,并注射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2.应准备数根脐带布,以便及时更换;3.脐部应保持干燥、清洁,3-7天后将自行脱落;4.脐部受湿时,应先用消毒棉签从脐部中心呈螺旋形向四周擦拭干;然后再取消毒棉签醮75%的酒精从脐部中心呈螺旋形向四周擦拭;继续取消毒棉签从脐部中心呈螺旋形向四周擦拭。
5.脐根脱落后,脐端痂皮自行脱落后,会有潮湿或米汤样液体流出,可用消毒棉签醮75%的酒精从脐部中心呈螺旋形向四周擦拭;继续取消毒棉签从脐部中心呈螺旋形向四周擦拭。
6.如发现脐根有肉芽、脓性分泌物、红肿及臭味,是脐炎或脐带感染,应送医院治疗;7.脐带脱落后,腹腔压力增高时,腹腔内肠子从脐部凸显出来,形成脐疝。
小脐疝5-10mm,可慢慢消失;大的20-30mm,可用脐疝贴。
8.尽可能避免婴儿的过度哭闹,大脐疝时应注意婴儿是否消化不良。
新生婴儿皮肤护理:1.寒冷季节注意保温;2.温暖季节,注意不可保温过度或室内温度过高,注意多饮水;3.室温22°C-30°C;湿度约60%为宜;4.应使用无刺激性药膏,应避免用任何化妆品;5.不应用母乳涂擦婴儿的面部;6.洗浴时可适量使用婴儿皂;7.经常给婴儿洗头洗澡;8.头部形成“乳痂”时,可用消毒棉球醮好友2%的水杨酸花生油(或熟的食用油),每日擦数次,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数日后即可痊愈。
9.新生儿有时在颜面部、躯干出现水疱样的疹子,多见于夏季,应注意清洁卫生,不需治疗,会自然好转。
10.新生儿出生后1-2周内,全身皮肤会出现干燥或鱼鳞状纹路,之后会脱皮,是一种生理性脱水,可涂抹一些新生儿专用的护肤膏,不需特别处理。
11.认真做好脐部护理和臀部护理。
12.新生儿睡眠禁用电热毯。
新生婴儿黄疸护理:1.由于体内间接和或直接胆红素升高,而应起的皮肤和巩膜黄染,被称之为黄疸;2.新生儿黄疸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3.新生儿出生2-3天内,其脸部和胸部皮肤开始发黄,有的眼白(巩膜)也发黄,4-5天时明显,但四肢、手心、足心不黄,全身情况良好,精神佳,睡眠好,大便不白,小便不黄,为“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脐部的护理
脐带是胎儿时期母亲供给胎儿营养物质,运走胎儿排泄废物的必经之道。
胎儿出生后,脐带便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医生在离新生儿脐部1~2厘米处结扎后剪断,并逐渐干枯成黑色。
一般在生后3~7天内脱落形成脐窝,通常称为“肚脐眼”。
新生儿脐带未脱落以前,注意不要弄湿脐部,以免受到污染。
每天洗澡后,用75%酒精将脐带根部擦净消毒。
凡与脐带接触的内衣、尿布都要保持清洁、干燥,湿了要马上更换,特别要注意不能让大小便污染了脐部。
脐带脱落后,新形成的肚脐奶发红而湿润,这是正常现象,可以擦上一点龙胆紫(1%),以帮助肚脐眼的愈合。
肚脐眼的痂皮,千万不要揭,务必等它自行脱落。
痂皮脱落以后,如果脐窝潮湿,并有少许浆液状分泌物,用75%的酒精擦拭后涂上龙胆紫,再撒点消炎粉(或用复方新诺明片压成细粉);一般9天后即可痊愈。
不要用棉花灰、草纸灰或其他东西按敷剂,也不要贴暖脐膏之类的东西,以免引起感染。
如果肚脐眼长出颗粒状的嫩肉芽,可到医院去处理。
若在家自行处理的话,可用5%~10%硝酸银液烧灼一下,千万不要涂到正常皮肤上。
新生儿时期,肚脐眼是细菌侵入的主要门户。
若脐部护理不当,细菌大量繁殖,可造成脐部化脓,严重的引起败血
症,危及生命。
一旦发现肚脐眼有脓,有臭味,周围皮肤发红,脐部纱布带血,应立即送医院进行处理。
间出生婴儿的脐部如何护理?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脐带在出生后3-7天脱落。
但在脐带脱落前,脐部易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
因此,脐带断端的护理是很重要的脐带的常见护理办法:一、每天清洁小肚脐刚出生的婴儿,脐窝里经常有分泌物,分泌物干燥后,会使脐窝和脐带的根部发生粘连,不容易清洁,脐窝里可能会出现脓液。
所以,要彻底清洁小脐窝。
方法是:每天用棉签蘸上75%的酒精,一只手轻轻提起脐带的结扎线,另一只手用酒精棉签仔细在脐窝和脐带根部细细擦拭,使脐带不再与脐窝粘连。
随后,再用新的酒精棉签从脐窝中心向外转圈擦拭。
清洁后别忘记把提过的结扎线也用酒精消消毒。
二、保持肚脐干爽婴儿的脐带脱落前或刚脱落脐窝还没干燥时,一定要保证脐带和脐窝的干燥,因为即将脱落的脐带是一种坏死组织,很容易感染上细菌。
所以,脐带一旦被水或被尿液浸湿,要马上应用干棉球或干净柔软的纱布擦干,然后用酒精棉签消毒。
脐带脱落之前,不能让婴儿泡在浴盆里洗澡。
可以先洗上半身,擦干后再洗下半身。
三、不要让纸尿裤或衣服摩擦脐带残端脐带未脱或刚脱落时,要避免衣服和纸尿裤对婴儿脐部的刺激。
可以将尿布前面的上端往下翻一些,以减少纸尿裤对脐带残端的摩擦。
脐带异常的处理办法一、如果脐带不脱落一般情况下,婴儿的脐带会慢慢变黑、变硬,1~ 2周脱落。
如果婴儿的脐带2周后仍未脱落,要仔细观察脐带的情况,只要没有感染迹象,如没有红肿或化脓,没有大量液体从脐窝中渗出,就不用担心。
另外,可以用酒精给婴儿擦拭脐窝,使脐带残端保持干燥,加速脐带残端脱落和肚脐愈合。
二、如果脐带有分泌物愈合中的脐带残端经常会渗出清亮的或淡黄色黏稠的液体。
这是愈合中的脐带残端渗出的液体,属于正常现象。
脐带自然脱落后,脐窝会有些潮湿,并有少许米汤样液体渗出,这是由于脐带脱落的表面还没有完全长好,肉芽组织里的液体渗出所致,用75%的酒精轻轻擦干净即可。
一般一天1~2 次即可,2 ~3天后脐窝就会干燥。
用干纱布轻轻擦拭脐带残端,也能加速肚脐的愈合。
新生儿肚脐护理大全婴儿肚脐怎样护理新生儿脐带的直径约1厘米左右,剪断后对新生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伤口,如护理不当,将成为病原菌侵入机体的重要途径,引起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败血症等疾病,因此必须做好新生儿脐部的护理。
那么新生儿脐带应该如何护理呢?新生儿脐带护理方法:刚出生的小宝宝,脐窝里经常有分泌物,分泌物干燥后,会使脐窝和脐带的根部发生粘连,不轻易清洁,脐窝里可能会出现脓液。
所以,要彻底清洁小脐窝。
替宝宝的肚脐来消毒吧!洗澡后把宝宝身上的水分都擦干,就开始消毒。
帮宝宝换完衣服,也可以只露出肚子的部分来消毒。
(1)将药用酒精滴数滴在棉花棒上。
(2)沿着肚脐沟沟来消毒。
(3)容易忽略的上缘,也要确实消毒。
新生儿脐带护理的注意事项:1、清理肚脐每天在宝宝洗澡的同时也要清理宝宝的肚脐,有些妈妈担心宝宝的肚脐伤口没有长好,不敢清洗,这是不对的。
清洗后,以棉花棒沾95%的酒精于肚脐处擦拭,由脐带根部(或凹处)开始向外擦至皮肤后停止;并可于每次更换尿布时,检查脐部是否干燥,若脐部潮溼,则重覆以上的动作(以95%的酒精再次擦拭)。
2、防止尿液污染肚脐第一,尿布不宜过长,避免尿湿后污染伤口。
第二,最好选择可以留出脐部空间的尿不湿,为了防止尿液污染脐部,做好隔离措施。
第三,及时观察宝宝的排便情况,尿布勤更换。
3、保持干燥脐带周围的干燥清洁是帮助痊愈的重中之重,一旦脐部潮湿,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甚至引发脐炎。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保持干燥是护理的首要原则。
4、让肚脐通风在保持干燥的同时,还要注意肚脐的通风,不要盖得过厚,防止产生水气;一旦发现肚脐有潮湿状况,应立即用棉布轻轻吸干。
还应选择质地柔软、透气的衣裤减少局部摩擦。
5、擦爽身粉千万不要把爽身粉撒在肚脐周围,不利于脐部的正常呼吸,不利于肚脐干燥,而且有感染的危险。
新生儿肚脐脱落后怎么护理新生儿脐带的护理是很重要的,脐带护理并不复杂,只要准备好浓度为75%的酒精和经过消毒处理的医用棉签这两样东西,以保持脐部的清洁卫生和干燥,以免细菌入侵。
妇产科新生儿脐部护理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
1、护士准备婴儿用的相关护理用品和用药用品;
2、检查母亲的黄色护照,查看婴儿出生日期、体重等情况,以及婴
儿出生的几维脊柱等情况;
3、查阅与婴儿和母亲情况相关的一些医学文献;
4、查看婴儿的随访卡,如果是第一次护理,要准备婴儿的护理记录卡,记录婴儿的情况,便于日后护理;
5、准备护理场所,注意保持护理环境清洁;
二、护理步骤
1、婴儿脐部清洁
(1)将婴儿轻轻取出,将婴儿放在母亲的肩上,准备清洗婴儿脐部;
(2)用刷子、清水和纱布,将婴儿的脐部清洁;
(3)用棉球蘸取维生素K液,在婴儿脐部处涂抹;
(4)将婴儿装回原处,并用纱布绑住脱衣服。
2、脐部绑扎
(1)将婴儿轻轻取出,让婴儿舒适地坐在母亲的肩上;
(2)用医用纱布将婴儿脐部的表皮及内皮夹住,以防止表皮及内皮
空隙,确保婴儿脐部的正常发育,防止感染;
(3)绑扎时须注意,不能太紧以免损伤婴儿脐部,以及不能太松,否则可能造成失效;
(4)当绑好时,将婴儿装回原处,和绑扎一起,拉扯一下,观察是否牢固;
3、脐带处理。
新生儿护理科普之脐部护理发布时间:2021-09-23T03:25:24.217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5期作者:邓影[导读] 在新生儿的日常护理中,脐部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没有对新生儿的脐部进行良好的护理,就很容易造邓影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四川内江 641100在新生儿的日常护理中,脐部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没有对新生儿的脐部进行良好的护理,就很容易造成新生儿脐部感染,甚至增大患败血症的风险。
因此,在新生儿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重新生儿脐部的护理。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护理新生儿的脐部呢?下面针对新生儿脐部护理的重要性、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新生儿脐部的注意事项展开综述。
1.新生儿脐部护理的重要性肚脐,中医学把它叫做“神阙( shen que)”。
当胎儿还在母亲肚子里时,新生儿主要通过脐带来吸取母亲身上的氧气以及含有氧气的血液。
当母亲分娩的时候,医生会剪开连着母亲和胎儿的脐带,等到脐部伤口的结痂脱落,就会留下痕迹,这个痕迹就是人们说的肚脐。
正常的脐带一般含有二条脐动脉和一条脐静脉,脐肾动静脉、脐门静脉以及脐膀胱动静脉等形成脐肠管丛,将脐肠管丛作为母体与胎儿之间的联络网。
当胎儿出生以后,这些动静脉会逐渐退化萎缩成细小韧带。
一般在新生儿出生二十天以后,新生儿的脐部就不再和体内的各器官相通。
而脐部的残端一般会在小儿出生的3-7天左右脱落。
脐带是细菌侵入的主要门户,如果新生儿脐部没有得到良好的护理,就会造成细菌的繁殖,从而使得脐部化脓,甚至会导致细菌进入血液使得新生儿患上败血症。
在新生儿的脐部残端完全脱落之前,护理人员要注意不要沾湿和污染脐部。
2.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脐部会在出生后3~7天内脱落。
但在新生儿的脐带脱落之前,脐带很容易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
在医生对新生儿进行脐带结扎以后会留有脐带血管断口。
如果新生儿的脐部出现感染,细菌和毒素会进入脐带血管的断口处并且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引起患者产生菌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