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纪律审查时如何精心、准确选择谈话的“突破口”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审查调查中的几点谈话技巧审查调查是一项关键的工作,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收集信息。
在进行谈话时,有几点谈话技巧可以帮助审查员顺利完成工作。
首先,审查员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
在谈话开始之前,审查员应该向被调查者介绍自己,并解释调查的目的和程序。
同时,审查员应该保持友善和专业的态度,以建立信任和合作的氛围。
这样可以帮助被调查者放松并主动提供信息。
其次,审查员需要运用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是指那些无需简单“是”或“否”回答的问题。
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审查员可以促使被调查者详细地描述事件或情况,并提供更多的信息。
这样可以帮助审查员全面了解情况,并有助于发现潜在的问题。
此外,审查员还应该运用有效的听取技巧。
听取是一项高度重要的技巧,可以帮助审查员获取准确的信息并理解被调查者的观点。
审查员应该保持专注,并用眼神、肢体语言和回应来展示他们正在认真听取。
他们还可以通过确认理解或询问更多问题来澄清模糊或不清楚的信息。
最后,审查员应该遵循合适的话语和行为准则。
他们应该尊重被调查者的权益,并避免使用侮辱性或威胁性的语言。
审查员应该保持客观和中立,不带有个人偏见。
此外,审查员还应该注意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并确保谈话过程和收集到的信息得到妥善处理和保密。
总体而言,审查调查中的几点谈话技巧对于获得准确和全面的信息至关重要。
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使用开放性问题,运用有效的听取技巧和遵循合适的话语行为准则,都可以帮助审查员更好地完成工作,并取得成功的调查结果。
当谈及审查调查中的谈话技巧时,还有一些其他方面也需要考虑。
在高效地进行审查调查时,以下几点也是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
首先,审查员需要确保谈话的机密性和隐私保护。
被调查者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敏感信息,包括个人隐私或商业机密等。
因此,在进行谈话时,审查员应该向被调查者明确解释信息的收集和使用目的,并保证其信息将严格保密。
此外,为了确保机密性,审查员应该选择一个适当的场所进行面谈,避免有其他人在场,尽量保证谈话的私密性。
执纪审查的谈话技巧2018-03-19执纪审查的谈话技巧和执纪监督的情报分析方法(摘要刊载)谈话是指在纪委监委在查办案件的特定条件下,调查人和被调查人之间的心理交锋活动。
在查办案件实践中,成功的谈话可以把小案件办成大案件,也可以深挖办成窝案和串案;相反,如果我们不注意这方面的技巧,就会适得其反,查办案件就会寸步难行,甚至会造成所谓的案件最终不了了之。
因此,讲究谈话的策略和技巧,对突破案件至关重要。
一、谈话初期要消除对象心里抵触情绪在执纪审查人员与被审查人进行谈话初期,被审查人一般主要存在恐慌心理、揣测心理和戒备心理,一方面担心自己的违纪问题彻底暴露,急于了解被审查人员的提问,对个人得失考虑较多。
在谈话时他们往往注意察言观色,显得紧张、谨慎,回答问题常常以虚代实,或避重就轻,或避而不答,以观执纪审查人员的反应。
针对被审查人此时的心理特点,执纪审查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先端正其思想,同时可以通过拉拉家常或聊聊天等较为宽松的谈话,尽可能消除其紧张、戒备心理,以利于下一步谈话工作的开展。
审查人员切忌刚开始谈话时就以教训人的口气问话,以免引起被审查人的反感和抵触,另外,还应注意自己的谈话内容,防止漏底。
同时,要努力去发现可以唤起被审查人道德感和自尊心的积极因素,促使其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
二、掌握主动,不说“没有气势”的话谈话取证中,常有一些被调查人自恃职务高、关系广、手段高明,气焰嚣张,不配合调查。
纪律审查人员切不可在气势上输给对方,审查人员应时刻铭记自己代表纪检监察机关与被调查人谈话所肩负的使命,在谈话中牢牢把握主动,莫失正义之势。
如某市纪委在对该市经信委原副主任邵某进行纪律审查时,邵某临近退休,曾长期担任过基层要职,阅历丰富。
谈话初期,邵某大谈任职经历、工作成绩、领导表扬、付出的辛苦,等等。
对此,纪律审查人员采取两种方法,有效地突破了被调查人负隅顽抗的心理防线。
一是及时打断其“自我展示”式的表说,严肃地提醒当事人,谈话不是听他汇报工作、讲成绩,而是要他向党组织交代问题,正告当事人认清形势。
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要注重三个谈话技巧谈话是指在纪*检监*察部门查办案件的特定条件下,调查人和被调查人之间的心理交锋活动。
在查办案件实践中,成功的谈话可以把小案件办成大案件,也可以深挖办成窝案和串案;相反,如果我们不注意这方面的技巧,就会适得其反,查办案件就会寸步难行,甚至会造成所谓的案件最终不了了之。
因此,讲究谈话的策略和技巧,对突破案件至关重要。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认为查办贪污腐败案件谈话应把握好三个技巧。
一、谈话攻心要“巧”贪污腐败、违纪违规的被调查对象多数都是拥有一定实权、具有从政经历的领导干部。
在调查谈话期间,要注重察言观色,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把握好谈话的时机和策略。
(一)试探阶段要“心定”谈话开始,谈话对象大都表现为心理紧张,往往百般试探、避重就轻。
对此,调查人员应沉着冷静,充分运用党的政策、规定,使其端正态度,正确对待组织的调查,实事求是的讲清问题,但切记不要暴露办案意图。
(二)相持阶段要“心细”在谈话相持阶段,被调查人、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证人的抗拒心理较强,他们都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考虑如何应对、回避调查人员的提问,以不使问题暴露,幻想侥幸过关。
因此,我们这时仍应冷静对待,细心观察被调查人的言行,分析其心理,把握时机,抓矛盾症结,趁热打铁。
对被调查人的错*误言行,条分缕析,结合党纪国法,提出针对性的严肃批评;对其矛盾心理表现出的不安和为难,要情理齐下,促其矛盾心理向正确方面转化;对其故意回避事实,兜圈子有意推脱责任的行为,帮助其分析故意回避问题、隐瞒事实的后果,促使其配合调查。
(三)攻坚阶段要“心直”这里的“直”,含有正直无私和直截了当的双重含义。
当被调查人动摇犹豫,就是我们攻坚的关键阶段。
由于被调查人、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证人所编制的谎言被揭穿,并受到了相应的政策和道理的感召,抗拒心理会被弱化。
这时我们应及时把握这一时机,直击要害,运用政策结合实例进行教育、攻心,促其彻底放下包袱,摒弃幻想,突破其最后防线。
浅谈审查调查中的几点谈话技巧审查调查是指对其中一事件或情况进行调查和审核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谈话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采访者获取有用的信息,提高调查的效果和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在审查调查中常用的谈话技巧。
第一,倾听和发问。
“倾听是最好的交谈”,在与被调查者沟通时,应积极倾听其陈述,尊重对方的意见和观点,不要打断对方的发言。
通过倾听,可以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况。
同时,在倾听的基础上合理地发问。
发问是获取信息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来引导被调查者回答。
开放性问题可以使被调查者自由发表观点和看法,封闭性问题则能够更好地获取具体的细节和答案。
第二,尊重和关怀。
审查调查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敏感的话题和事实,所以在与被调查者交谈时,应尊重对方的感受和隐私,不要给对方带来压力和伤害。
同时,在交谈中表现出对对方的关怀和理解,使对方感受到安全和信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与对方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第三,观察和揣摩。
在审查调查中,观察和揣摩也是谈话技巧中的重要环节。
观察对方的肢体语言、表情和表态,可以辅助判断其真实意图和情感状态。
通过揣摩对方的行为和言辞,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和背景。
这能够帮助调查者更准确地判断被调查者的真实意图和动机。
第四,排除干扰和压力。
审查调查可能会面临各种干扰和压力,调查者必须学会排除这些干扰和压力,保持冷静和专注。
在调查中,可能面临的干扰包括对方的情绪化表达、不合时宜的干扰等,而压力可能来自于对方的强硬态度或对调查结果的一厢情愿的期望。
调查者需要通过提醒自己专注于核心任务,沉着应对各种干扰和压力。
最后,要注意记录和整理。
在审查调查过程中,调查者应及时记录和整理相关信息,以便后续分析和判断。
记录能够帮助调查者回顾和总结所获取的信息,防止遗漏和错误。
整理则是将各个片段的信息进行分类和组织,使其更加有条理和系统。
同时,整理也可以帮助调查者更好地理清思路和制定下一步的调查计划。
纪检问话回答技巧纪检问话回答技巧第一部分:前言纪检工作中,问话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问话环节既是获取重要信息的手段,也是发现被调查人不当行为的关键步骤。
然而,如果不掌握一定的回答技巧,被调查人极有可能会因为在问话过程中失言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本文将介绍纪检问话回答技巧,旨在帮助被调查人保护自己的权益。
第二部分:回答方式1.冷静回答在被纪律检查机关问询时,情绪的控制非常重要。
如果回答时仍陷入情绪波动,容易影响回答效果,导致被问话人说出不实话或不恰当的话语。
因此,在被纪检工作人员问话的时候,首先应保持冷静。
2.逐一回答回答问题的时候,必须逐一回答。
不要随意跳过某些问题或者把问题撇开。
如果有特别的原因不能回答,也应及时说明原因,并主动提供其他可行的解决方案。
3.简明扼要回答回答问题的时候,应注意回答简明扼要、精准准确。
不要说太多的废话,讲得太多会影响问话的效率,并且有时会不必要地涉及到一些敏感的信息。
4.实事求是回答回答问题必须实事求是,不要说谎、隐瞒或者歪曲事实,这只会让被问话人的情况更加恶劣。
纪检工作人员有丰富的调查手段,很容易就能通过其他途径查出谎言。
所以,实事求是的回答最为重要。
第三部分:绝对原则1.不说谎不遮盖在做出关键决策之前,应该谨慎思考,不要随意拿出不实情况或者隐瞒关键信息。
在问话的过程中,也不能说谎或者遮盖真相。
2.不离原则不改口如果之前有交代的内容对被查人的利益有损害,当然可以请求对已交代的内容修改或撤回。
但是,在不破坏初衷的前提下,不能修改口供,这是问话的绝对原则。
第四部分:表述方式1.有原则有说明回答问题,要学会有原则有说明。
有原则就是坚守道德底线,有说明就是能够将复杂的情况清晰简洁地表述。
2.有远见有定夺回答问题千万不能看浅,要有远见有定夺。
不能因为短期的利益忽视问题的根本要求,因而导致自己在更高的层次上受到追责惩处。
第五部分:结语纪检工作的问话环节是防止腐败的重要一环。
掌握好回答技巧,对于被查人而言,是一项重要的自我保护措施。
纪检监察案件谈话的方法和技巧纪检监察案件中涉及的谈话有很多种,包括与证人的谈话、与举报人的谈话、与被调查人的谈话等,我们这里主要介绍的是与被调查人的谈话。
被调查人接受审查调查时的心理状态及应对原则被调查人在接受审查调查时,由于他们的文化素质、职业、职务、阅历、脾气性格及所涉及问题的大小不一样,所表现出的心态都不一样。
认真研究、准确掌握调查对象的心理活动,区分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谈话,对突破案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积极配合主动承认型这是一种争取从宽处理的心理。
这种心理常表现在问题不太严重的被调查人,难以隐瞒或没有必要隐瞒,争取主动可能对个人免于处理或减轻处理。
另一方面,他们知道知情人多,自己不讲,别人也会讲,调查人员从其他方面也可能查出来,倒不如自己主动讲清争取从轻处理。
办案人员在查办这类案件时,一般应速战速决,鼓励当事人对组织的信任和配合,从轻或减轻处理。
2、负隅顽抗坚持抵抗型这种心理往往表现在作案人员少,自以为手段高明、隐蔽、他人不知,或者是受人恩惠、代人受过不肯讲;自以为后台硬趾高气扬不想讲;案发前立有攻守同盟不能讲;由于领导压力或他人威胁不敢讲等。
除此之处,涉案人员性格刚直、脾气倔强也容易表现出这种情绪,这种心理多表现在受审时的初期阶段。
调查开始就遇到这种情况,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必须要认真细致、扎扎实实地做好外围调查取证工作,充分掌握有关的物证、书证、人证等有效的证据材料。
调查人员与这些人谈话时除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党纪法规及典型案例教育外,要采取出其不意的方法适时使用证据对他进行心里攻击,使对方紧张起来,一旦打开缺口应连续扩大战果,不给其喘息的机会。
对个别自以为后台硬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趾高气扬目无组织的人,应及时采取组织措施,压制他的气焰。
绝不能让邪气占据上风。
3、作贼心虚心神不定型作贼者都心虚,心虚必然造成心理恐慌,其表现为外强内虚故作镇静。
查办这类案件首先要造成一种严肃的办案气氛,给其施加压力造成紧张,促使其加剧心理恐慌,放弃掩饰,并抓住其交待问题时不能自圆其说的谎话,穷追不舍,使其自己知道说假话已授人以柄,迫使其讲真话,也可在适当时机抛出我们已掌握的情况和证据,让其放弃幻想,如实交待。
谈话是指在纪*检监*察部门查办案件的特定条件下,调查人和被调查人之间的心理交锋活动。
在查办案件实践中,成功的谈话可以把小案件办成大案件,也可以深挖办成窝案和串案;相反,如果我们不注意这方面的技巧,就会适得其反,查办案件就会寸步难行,甚至会造成所谓的案件最终不了了之。
因此,讲究谈话的策略和技巧,对突破案件至关重要。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认为查办贪污腐败案件谈话应把握好三个技巧。
一、谈话攻心要“巧”贪污腐败、违纪违规的被调查对象多数都是拥有一定实权、具有从政经历的领导干部。
在调查谈话期间,要注重察言观色,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把握好谈话的时机和策略。
(一)试探阶段要“心定”谈话开始,谈话对象大都表现为心理紧张,往往百般试探、避重就轻。
对此,调查人员应沉着冷静,充分运用党的政策、规定,使其端正态度,正确对待组织的调查,实事求是的讲清问题,但切记不要暴露办案意图。
(二)相持阶段要“心细”在谈话相持阶段,被调查人、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证人的抗拒心理较强,他们都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考虑如何应对、回避调查人员的提问,以不使问题暴露,幻想侥幸过关。
因此,我们这时仍应冷静对待,细心观察被调查人的言行,分析其心理,把握时机,抓矛盾症结,趁热打铁。
对被调查人的错*误言行,条分缕析,结合党纪国法,提出针对性的严肃批评;对其矛盾心理表现出的不安和为难,要情理齐下,促其矛盾心理向正确方面转化;对其故意回避事实,兜圈子有意推脱责任的行为,帮助其分析故意回避问题、隐瞒事实的后果,促使其配合调查。
(三)攻坚阶段要“心直”这里的“直”,含有正直无私和直截了当的双重含义。
当被调查人动摇犹豫,就是我们攻坚的关键阶段。
由于被调查人、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证人所编制的谎言被揭穿,并受到了相应的政策和道理的感召,抗拒心理会被弱化。
这时我们应及时把握这一时机,直击要害,运用政策结合实例进行教育、攻心,促其彻底放下包袱,摒弃幻想,突破其最后防线。
(四)收官阶段要“心稳”在这个阶段,谈话对象对问题的事实经过能够开口陈述,但是其内心畏惧感强烈,在陈述问题的事实过程中,会存在颠三倒四,遗漏环节的情况,不利于我们掌握笔录。
纪检办案谈话调查方法和技巧
商铺合同简单一句话:商铺出租方与承租方就商铺租赁等相关事项达成协议的书面合同。
纪检办案谈话调查方法和技巧:
1. 保持冷静和客观:在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要始终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不要被个人情感或其他因素影响调查结果。
2. 深入调查前作好准备:在进行谈话调查之前,要对相关人员和事项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研究,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3. 注意沟通技巧:调查人员要注意沟通技巧,尊重当事人的感受和权利,以问题为导向,追问事实,让对方自述真相。
4. 确保证据无误:在调查过程中,要确保所获取的证据和信息准确无误,并进行多方核实。
5. 注意保密工作:调查涉及到的信息和证据都是机密,调查人员需要妥善保管,确保不被泄露。
6. 对待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策略:针对不同性质的问题和当事人,采取不同的谈话调查策略和技巧,确保调查效果和结果。
7. 着重分析细节:对于不同的情况,在谈话调查中着重分析细节,挖掘相关人员的潜在动机和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事实真相。
纪委案件查办中应该注重的谈话技巧纪委案件查办过程中,谈话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
谈话的目的是获取被调查人的证言,从而了解事实真相,查清问题责任。
但是,在谈话过程中,如果掌握不好谈话的技巧,容易引起被调查人的抵触情绪,甚至影响案件的查办。
因此,在纪委案件查办中,应该注重以下几点谈话技巧:一、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谈话地点和时间的选择非常重要。
谈话应该在相对安静、私密的环境中进行,让被调查人感到舒适。
避免在公共场所或关键时刻进行谈话,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二、采用开放式问题引导被调查人自述情况在谈话中,应该采用开放式问题,让被调查人自述情况,不断深入了解案件的细节,从而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同时,也要注意控制好谈话的节奏,避免让被调查人话题跑偏。
三、耐心倾听被调查人的讲述在谈话中,要做到耐心倾听被调查人的讲述。
通过倾听,能更好地了解被调查人的心理状态和思想问题,从而更好地引导被调查人。
同时,也要表现出尊重和信任的态度,让被调查人感到舒适和放心,有助于问题查清。
四、保持冷静和客观在谈话中,要保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不受情绪干扰。
不应该对被调查人有任何偏见和偏执,避免给被调查人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恐惧。
同时,也要注意言辞的选择和控制,避免在言语上造成伤害和误解。
五、密切观察被调查人的言语和动态在谈话中,应该密切观察被调查人的言语和动态,从中寻找深层次的信息和线索。
要注意被调查人的表情、动作和声音,看其是否有矛盾和疑虑。
同时,也要注意被调查人的沉默和回避,看其是否有隐瞒和欺骗的情况。
六、在谈话结束时做好总结和回顾在谈话结束时,应该做好总结和回顾工作,让被调查人对谈话的结果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同时,也要让被调查人知道自己的言行和证言已被记录,避免后续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可以通过保密承诺和谨慎的态度,让被调查人撤回隐瞒和欺骗的情况,有助于案件的查清和查处。
总之,在纪委案件查办中,谈话技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谈话过程中,应该注重细节,把握好尺度,以客观、公正、严肃的态度处理案件,做到查实问题,依法处理。
浅谈执纪审查中的谈话技巧发布时间:2021-06-17T09:37:03.36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月第6期作者:王洪明[导读] 谈话是查办案件时的一种重要的工作方式或者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查办案件离不开谈话,王洪明中铁建工集团,北京市丰台区, 100160摘要:谈话是查办案件时的一种重要的工作方式或者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查办案件离不开谈话,谈话技巧和策略运用是否得当对顺利完成案件查办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在执纪审查谈话中促使被谈话人如实陈述情况,还原事情真相,取得谈话的预期效果是检验案件查办工作是否圆满完成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执纪审查;谈话技巧;案件查办一、执纪审查与谈话的关系执纪审查工作是对涉及到违纪违法行为对象进行相关核查的工作,对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查,为执纪审查机关提供违纪违法问题的相关线索[1]。
谈话是查办案件时的一种重要的工作方式或者方法,在执纪审查过程中,谈话主要是通过讲事实、摆道理的方式让被谈话对象的思想发生转变,还原事情真相,对被谈话对象进行心理疏导,能让审查调查对象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是考验执纪审查工作人员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
二、执纪审查谈话的目的(一)还原事情真相依纪依规深入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将执纪安全放在工作首位,才能保障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突出执纪特色,顺利完成案件查办任务。
近几年,针对违纪违法问题,需要严格执纪,规范执纪程序,每年针对公务用车违规使用、以操办宴席敛财、以不法途径套取资金等问题成为严厉查处的重点,有效运用执纪审查谈话技巧,最大限度还原事情真相。
(二)完善证据链近年来,各级纪检组织都定期做好相关文件制度的学习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相关执纪人员的工作素质和工作水平。
执纪审查工作需要做好相关的工作部署,并且重视讲政策、摆证据、讲道理,促使被审查对象深刻认识到自己思想上的错误,才能有效保障整体工作的合规性。
浅谈纪律审查时如何精心、准确选择谈话的“突破口”
作者:米书征
来源:《企业文化》2017年第15期
选准案件突破口,是决定调查工作进展快慢、效果大小、能否尽快突破案件的关键环节,在案件调查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谈话突破口,是指在与被调查人正面谈话取证工作中,具有关键意义而又易于攻破的薄弱环节或薄弱对象。
所谓薄弱环节,一是指被调查人多项违纪事实中比较容易攻破的某一项错误事实;二是指违纪事实中比较容易突破的关键性情节;三是指被调查人心理方面比较容易攻破的心理弱项。
这三层含义都强调必须具有关键性,即对全案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局的作用。
被调查人交代了这一事实或情节,或此项心理弱点被攻破,就会在其整体防御体系中形成一个缺口,导致其整个防御体系动摇甚至崩溃,为迅速查清全案创造良好的条件。
所谓薄弱对象,是指共同违纪违法案件的多个被调查人中,较为脆弱,易于突破,又对全案有突破作用的被调查人。
在谈话中,要使被调查人从不认错转变为承认错误,从不如实供述到如实供述,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谈话突破情节和突破人选择得是否准确。
突破情节选得准,能迅速攻破被调查人的防线,取得势如破竹的效果。
突破情节选不准,会出现旷日持久、突破不了案情的被动局面。
突破人选得准,就能在短期撕开口子,突破共同违纪违法案件。
一、如何选择突破口
概括地讲,要抓住“四个”关键。
(一)抓关键环节
关键环节也就是薄弱情节。
一个被调查人也许有多项违纪事实,一项违纪事实又由许多个情节构成,要使被调查人做出如实供述,必须认真研究证据材料,认真研究被调查人的心理状况,找出一项或几项易于突破的薄弱情节进行突破。
薄弱情节应从下列六个方面去考虑和选择:(1)证据比较确实、充分的违纪违法事实或情节;(2)与主要违纪违法事实有关联的事实或情节;(3)较为公开暴露的违纪违法事实
或情节;(4)被调查人防守薄弱的违纪违法事实或情节;(5)能触发被调查人心理向良性转变的事实或道理;(6)被调查人为掩盖违纪违法事实而暴露的矛盾心态。
在一个案子中,总有些部位是关键环节,比较容易入手调查,进而查清事实真相。
办案人员要避开被调查人精心设置的防线,从其防守最薄弱的地方入手予以突破。
(二)抓关键人物
关键人物不一定是该案的主角,而是和案件有密切联系、对突破案件起关键作用的人物。
这样的人物一旦突破,往往事关全局,使整个案情真相大白,或使本来错综复杂的案情水落石出,呈现柳暗花明的转机。
在办案中,要先易后难,抓住容易突破的人物,为打击主要目标服务。
选择关键人物的考虑范围是:(1)已经掌握其违纪事实且证据材料较为确实、充分的;(2)对全案或主要违纪违法人情况或某一项重大违纪违法事实了解较多的;(3)与主要违纪违法人或其他共同违纪违法人有矛盾冲突的;(4)性格脆弱或者是有悔改和立功愿望的;(5)经验不足或被胁迫参与实施违纪违法的。
现在的案子,大多是串案窝案,一个案件往往涉及几人,几十人。
在一个案件中,涉案人员的出身、年龄、性格、背景各异,涉案深浅、情节轻重、与主要涉案人的利害关系也各不相同。
调查过程中,选择涉案人中阅历较浅、年纪较轻、职务较低、社会背景较为简单、与主要违纪违法人没有根本利害关系、案中涉足较浅、态度明确、争取主动的人进行调查,这样案件就容易突破。
(三)抓关键证据
证据是突破案件的主要因素。
能否掌握证据,对能否突破案件至关重要。
在办案实践中,经常发现案件当事人串供,作伪证和毁坏有效证据的行为。
因此,能否把案件办成铁案,掌握关键证据至关重要。
(四)抓关键问题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处。
在一个案件线索中,往往涉及各方面的问题。
既包括政治问题、人事问题,又包括经济问题或生活作风问题,这些问题相互之间有交叉,又有联系,线索纷繁,涉及面广。
因此,选择案件的关键问题,是寻找案件突破口的重心。
抓住这个重心,既能推动案件的进展,又能抓住被调查人的违纪违法问题。
在办案实践中,经常遇到涉案人员避重就轻,对吃喝玩乐、生活作风、收受礼品礼金等“小节”问题供认不讳,对贪污受贿等重大经济问题却三缄其口,使尽浑身解数,顽固地对付调查,甚至采取非正
当手段干扰案件的查处。
面对这种情况,就要采取适时透漏关键证据,让其既感觉到违纪事实的证据证明力强,证据扎实,又感觉到事有必至,无法狡辩,从而迫使其就范。
二、选择突破口应注意的问题
(一)把握案件特点,有的放矢
不同案件具有不同的特点,其突破口的选择也不同。
对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件,首先要考虑消除不良的政治影响,围绕可能造成不良政治影响的有关问题,先行突破;对违纪违法事实明显,证据掌握充分的案件,可采取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方法,直接提出实质性的问题进行突破;对案情复杂,被调查人已经构筑较为完备的防御体系的案件,则宜抓住关键性问题,稳扎稳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外围到核心,逐步突破。
(二)列出多种方案,择优选用
每个案件中,能被选为突破口的事实和情节有若干个,一定要列出多种方案,多方挑选,认真对比,以获胜把握最大者为原则。
突破口一经确定,要坚定信心和决心,集中全力连续工作,进行突破,切忌举棋不定,力求旗开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