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与中国对外贸易 第一章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42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一、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间的商品、服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区别:前者是以一国(地区)为主体,从一个国家(地区)的角度来看这些交换活动;后者是从整个国际范围或从全球角度来看。
二、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货物贸易(Commodity Trade)是指物质性商品的进出口,也称有形贸易(Tangible Trade)。
服务贸易(Service Trade)是指一国(地区)劳动者向另一国(地区)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并相应获取外汇收入的过程。
也称无形贸易(Intangible Trade)。
注:按WTO的分类,国际服务贸易有四大类:过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
具体可分为商业、通讯、建筑及工程、销售、教育、环境、金融、健康与社会、旅游、文化与体育、运输及其他等12类155个项目。
技术贸易(Technology Trade)是指纯技术知识以及与技术转让相关的机器设备的贸易。
主要内容是专利、商标和专有技术。
货物贸易需要经过海关手续,反映在一国海关的贸易统计上;服务贸易则不需要经过海关手续,在国际收支表中只得到部分反映。
三、出口贸易、进口贸易与过境贸易出口贸易(Export Trade)是指一国把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运往国外市场销售。
进口贸易(Import Trade)是指将外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输入国内市场销售。
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凡甲国经过丙国向乙国运送商品,对丙国来说是过境贸易。
另:复出口(Re- Export Trade )、复进口(Re- Import Trade )、净出口(Net Export)、净进口(Net Import)四、直接贸易、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直接贸易(Direct Trade)是指货物生产国(地区)A与货物消费国(地区)B直接买卖商品的贸易行为。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讲解中国是一个以出口驱动的经济体,对外贸易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是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历程、政策和运作机制的理论系统性讲解。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定义、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定义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活动。
中国对外贸易的定义主要包括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
出口是指中国将商品和服务卖给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是指中国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购买商品和服务。
中国对外贸易的范围广泛,包括农产品、工业品、服务等各个领域。
二、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对外贸易可以追溯到古代丝绸之路时期。
在古代,中国的丝绸、陶瓷和茶叶等产品通过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了世界各地。
然而,在20世纪初期,由于中国的国内政治动荡和外部侵略,中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了很大的干扰。
开放以后,中国对外贸易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1978年,中国宣布实行开放政策,推动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中国开始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出口和进口贸易逐渐增加。
此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了重要的全球贸易参与者,对外贸易规模逐年增长。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贸易国和第二大服务贸易国。
三、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性首先,对外贸易使中国能够利用自身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分工。
中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通过对外贸易,中国能够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其次,对外贸易可以为中国带来外汇收入。
出口贸易可以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金融保障。
同时,外汇收入还可以用于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设备,提高中国的产业水平和竞争力。
再次,对外贸易可以促进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中国能够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自身产业的升级和结构的调整,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最后,对外贸易可以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
进出口贸易第一章知识点总结进出口贸易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一、进出口贸易概述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商品交流和资金结算的一种经济活动。
它是国际经济交流的重要形式,通过进出口贸易,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
二、贸易壁垒贸易壁垒是指国家为保护本国产业利益而采取的措施,阻碍或限制其他国家的进口。
主要包括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和贸易限制措施等。
中美贸易摩擦中,双方都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壁垒,如关税的提高和非关税壁垒的设置,严重影响了两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
三、国际贸易规则国际贸易规则主要是由世界贸易组织(WTO)制定和监督执行的。
WTO是一个全球性的组织,致力于促进自由贸易和解决贸易争端。
国际贸易的进行需要遵守WTO的规定和协议,例如最惠国待遇、关税减让和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等。
四、进出口贸易方式进出口贸易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特殊贸易。
一般贸易是指直接购销商品,货物的买卖以货币结算为主要形式。
加工贸易是指根据国际分工原则,通过跨国公司将生产流程分散到不同国家或地区完成生产加工。
特殊贸易是指根据特定地区或行业的特殊规定进行的贸易,如保税区内的进出口贸易等。
五、进出口贸易合同进出口贸易合同是一种经济法律关系,明确了进出口双方在商品交易中的权利义务。
贸易合同通常包括买卖双方的基本信息、货物的数量和质量、价格和支付方式、交货和装运方式、保险和索赔等条款。
六、国际贸易支付方式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主要有进口信用证、出口信用证、托收和电汇等形式。
进口信用证是指进口商通过银行开立信用证,通知出口商按照信用证的规定交货和装运。
出口信用证是指出口商通过银行开立信用证,保证买方按照信用证的规定支付货款。
托收是指进口商通过银行委托收款行向出口商收取货款。
电汇是指买卖双方通过银行直接汇款的方式进行支付。
七、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关税是指政府对进口货物或出口货物征收的税费。
关税壁垒可以降低国际竞争,保护本国产业。
罗勇_20100017 2019-01-17 00:18:371、世界上的三大组织是哪些?2、GATT的宗旨是什么?3、GATT的基本原则有哪些?4、什么是倾销?什么是补贴?征收反倾销税或反补贴税的三个要件是什么?5、WTO的宗旨是什么?参考答案1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 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2宗旨。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序言部分阐述了缔结该协定的目的和宗旨。
序言申明:缔约各方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在贸易和经济事务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生产与交换为目的。
为此,必须作出互利互惠的安排,大幅度削减关税和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对上述目的作出贡献。
3.1.非歧视原则2.关税保护原则3.取消数量限制原则4.透明度原则5.公平贸易原则6.互惠原则7.贸易争端的磋商解决原则8.对发展中国家特别优惠的原则9.区域性贸易安排原则10.合理保障原则4.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
对倾销的调查和确定,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负责。
补贴,是指一成员方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向某些企业提供的财政捐助以及对价格或收入的支持,以直接或间接增加从其领土输出某种产品或减少向其领土内输入某种产品,或者对其他成员方利益形成损害的政府性措施。
反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或国际社会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公平竞争的秩序,或者为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发展,针对补贴行为而采取必要的限制性措施。
包括临时措施、承诺征收反补贴税。
反倾销(Anti-Dumping)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
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5在提高生活水平和保证充分就业的前提下,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佳配置;作业标题:作业三罗勇_20100017 2019-01-17 00:23:111、什么是国民待遇原则?2、国民待遇定义中“不低于”的含义是什么?3、货物贸易领域国民待遇的例外规定有哪些?4、什么是原产地原则?5、国民待遇原则中的产品使用范围是什么?参考答案1. 是指在民事权利方面一个国家给予在其国境内的外国公民和企业与其国内公民、企业同等待遇,而非政治方面的待遇。
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概述首先,WTO规则为我国对外贸易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WTO的成立旨在建立一个公平、开放和透明的贸易体制,使各成员国在相互交往中遵守规则,维护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
在WTO多边贸易体制下,我国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受到了明确的规则约束,有效保护了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其次,WTO规则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体制,WTO的规则推动了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在WTO框架下,我国的商品和服务能够以更加公平的条件进入国际市场,同时我们也更容易获取其他成员国提供的贸易便利措施。
这为我国的出口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也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
WTO规则还鼓励和支持了我国的对外投资发展。
在WTO框架下,成员国有义务对其他成员国的投资进行公平和公正的待遇。
这意味着我国的企业在海外投资时,享受着与其他成员国企业相同的待遇。
同时,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也为我国企业提供了保护机制,可以维护其在海外投资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另外,WTO规则还推动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与交流。
WTO作为一个平台,为各个成员国提供了广泛的合作机会和协商框架。
通过参与WTO的会议和磋商,我国与其他成员国得以开展深入的合作与交流,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问题解决和贸易规则的制定。
这为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机会。
然而,虽然WTO规则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有些发达国家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我国的商品和服务实施了不合理的贸易壁垒和限制措施,这严重违反了WTO规则,影响了我国的出口。
其次,我国在WTO谈判中的发言权和议程设置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在WTO的决策过程中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我国应有的地位和权力,这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参与权。
WTO与中国对外贸易一、名词解释1、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是一个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增强商品的竞争能力,通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外国进口厂商提供的贷款。
2、超保护贸易政策理论:超保护贸易政策是指西方发达国家为维护国内市场的垄断价格和夺取国外市场而采取的一种侵略的对外贸易政策,又称侵略性保护贸易政策(aggressive protective trade policy)。
主要内容有:对进出口贸易实行许可证制及外汇管制;对进出口商品规定进口限额,征收高额关税或禁止进口;对出口商品予以补贴或关税减免。
3、自由贸易区战略:自由贸易区战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达成某种协定或条约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
促进区内国家之间贸易的发展同时又共同应对区外国家竞争与挑战的战略。
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
4、海关估价:海关估价是指海关为征收关税等目的,对进口货物价格进行估计,并以此价格计算关税。
5、大经贸战略:大经贸战略是指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拓宽对外经贸的深度和广度,实行以进出口贸易为基础,商品、资金、技术、服务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外经贸、生产、科研、金融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对外经贸发展战略。
(大开放、大融合、功能大转变)二、简答题1、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一)技术差距论(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三)偏好相似说(四)产业内贸易理论(五)国家竞争优势论2、我国技术引进的发展方向与原则?引进技术的方向: 1、高新技术及产业化。
2、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3、引进国外先进的核心技术,引进我国目前不能开发或者开发难度较大、耗费巨额资金的技术。
引进技术的原则:实行有管理的自由进出口原则;对进出口技术实行分类管理;将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和创新相结合原则;坚持有限制的进口技术管理原则。
要把技术引进的重点放在消化吸收与发展创新上,按照"一学、二用、三改、四创"的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与中国对外贸易概述首先,WTO规则为中国对外贸易提供了一个稳定、透明和可预测的环境。
WTO规则的基本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和公平竞争等,这些原则确保了国际贸易的公正和平等。
在WTO框架下,中国参与了许多多边贸易谈判,积极推动了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改革。
此外,WTO还设立了争端解决机制,解决了国际贸易争端,维护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益,保护了中国的贸易利益。
其次,WTO规则对中国的对外贸易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中国加入WTO后,降低了许多商品的关税水平,并逐步取消了非关税壁垒。
这使得中国的出口产品更具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更多的机会。
同时,中国还积极履行加入WTO时的承诺,进一步开放自己的服务业市场,提供更多的服务贸易机会。
这些举措为中国的对外贸易提供了更多的市场准入和发展空间。
第三,WTO规则为中国外商投资提供了保障。
WTO的外国投资规则(WTO政府采购协议、贸易相关投资措施协议等)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来参与国际市场。
中国也通过与其他成员达成双边和多边的投资协定,进一步促进了外商在中国的投资和合作。
这些规则和机制为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提供了一个公平、透明的环境。
然而,中国在参与WTO规则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中国的经济体量庞大,市场规模巨大,这使得中国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话语权增加。
然而,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经济结构和市场环境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中国在某些贸易争端中需要面临较大的压力和挑战。
另一方面,WTO的一些规则对中国的外贸也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例如,WTO的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的一些出口产品造成了负面影响。
此外,WTO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对中国的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中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了一定的挑战。
总的来说,WTO规则为中国的对外贸易提供了一个稳定、透明和可预测的环境,并为中国的对外贸易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投资机会。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学大纲开课对象:2005级国际商务(专科)学时:36一、课程性质《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是我国经济学科中的一门将外贸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课程。
对于国际商务的学生来说,《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作为国际商务理论的四门课程之一,成为其取得国际商务的执业资格,从事国际商务专业工作岗位的必备条件。
二、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以下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使学生掌握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方针政策和实际问题,使其了解并熟悉我国对外贸易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了解并掌握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知识,方针政策和运用的外贸战略;2、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观察了解、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了解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工作的具体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外贸理论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分析研究我国外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章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1、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与对外开放格局2、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3、对外贸易的作用4、中国对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第二章中国发展外贸的理论依据1、西方传统贸易理论2、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3、新贸易理论第三章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1、出口商品战略2、以质取胜战略3、科技兴贸战略4、进口市场多元化战略5、进口商品战略第四章中国对外贸易管理1、对外贸易的立法管理2、对外贸易的经济调节手段3、对外贸易的行政管理第五章对外贸易价格与经济效益1、进出口商品的国内外市场价格2、进出口商品的国内外作价原则3、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形成4、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因素5、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途径第六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1、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2、中国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第七章中国货物贸易1、中国货物贸易概述2、中国货物贸易结构3、中国货物贸易方式第八章中国技术贸易1、中国技术贸易概述2、技术引进3、技术出口第九章中国服务贸易1、服务贸易概述2、中国服务贸易出口3、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第十章中国与WTO1、入世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2、WTO进出口公平制度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3、WTO技术性贸易措施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第十一章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1、中国与日本的经贸关系2、中国与美国的经贸关系3、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4、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5、中国与其单独关系区的经贸关系四、课程的重点、难点第一章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重点部分:1、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2、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开放格局3、中国各阶段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状况和效果难点部分:1、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内涵2、外贸依存度、外贸代理制等有关概念第二章中国发展外贸的理论依据重点部分:1、西方传统贸易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比较成本论、要素禀赋论2、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观点:国际分工、国际价值3、新贸易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技术差距论、需求重叠论难点部分:结合我国国情,运用相关理论来解释我们发展对外贸易的动因第三章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重点部分:1、出口商品战略、以质取胜战略、科技兴贸战略、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基本概念2、中国各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和主要内容难点部分:1、科技兴贸战略、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含义2、实施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战略的必要性第四章中国对外贸易管理重点部分:1、外贸立法管理手段、行政管理手段、经济调控手段的含义2、对外贸易管理模式、关税配额管理、出口主动配额、WTO基本原则等概念3、对外贸易管理的经济调控手段;难点部分:1、经济调控手段相对与其他管理手段的特点2、实施外贸行政管理的必要性第五章对外贸易价格与经济效益重点部分:1、对外贸易价格的概念2、影响对外贸易价格的主要因素3、进出口商品对外作价原则4、外贸宏、微观经济效益的概念及提高宏、微观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途径难点部分:1、进出口商品国内外市场价格的区别和联系4、进出口商品的国内外作价原则与做法3、影响外贸价格因素的供求弹性;4、影响外贸经济效益的货币因素;第六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重点部分:1、外商在我国投资的主要形式;2、我国利用外资——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3、出口引致效应、出口替代效应、反向进口效应和进口转移效益的概念4、我国“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内容与必要性难点部分:1、出口引致效应、出口替代效应、反向进口效应和进口转移效益的概念2、直接投资国对资本输出国和东道国的贸易效应3、相互替代税、互补共存税、“走出去”战略等有关概念第七章中国货物贸易重点部分:1、出口依存度、产业内贸易、货物贸易结构、加工贸易等基本概念2、改革开放后中国货物贸易发展的特点、货物结构和贸易方式的变化难点部分:1、贸易大国和贸易强国的概念应用2、加工贸易的特点及来料加工等概念的掌握第八章中国技术贸易重点部分:1、技术贸易、专利权、专业技术、技术引进、技术出口等基本概念2、技术贸易的主要内容和贸易方式以及中国技术贸易在不同时期的特点难点部分:1、专有技术和专利技术的联系和区别2、中国技术出口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第九章中国服务贸易重点部分:1、国际服务贸易、跨境交付、商业存在、境外消费等基本概念2、市场开放和服务贸易自由化观念的理解难点部分:1、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及迅速发展的原因2、中国对服务业开放所作承诺的阶段性原因和主要内容第十章中国与WTO重点部分:1、世界贸易组织、倾销、补贴、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基本概念2、反倾销、反补贴观念的理解及案例分析3、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外贸的影响难点部分:反倾销、反补贴观念的理解及案例分析第十一章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重点部分:1、配额限制、贸易摩擦、市场经济地位等概念的理解2、中国对外贸易国别关系的基本政策和主要原则3、中国与主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的贸易关系的发展情况、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4、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中的主要贸易伙伴的对外贸易关系状况以及对外贸易中的有利和不利条件难点部分:1、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美国、欧盟)经贸关系发展前景2、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发生贸易摩擦的原因及现象分析五、学时分配六、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占70%,平时成绩(出勤、作业、课堂)占30%七、教材及参考书:1、《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邹忠全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王绍熙、王寿椿编著,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目录一、我国出口贸易的状况(一)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历程(二)我国出口贸易存在的弊端(三)我国出口贸易的前景二、补贴与反补贴协议(一)协议产生背景(二)补贴与反补贴协议的主要内容三、补贴与反补贴协议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一)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二)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摘要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着起步晚,发展落后等一系列问题。
但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出口贸易也突飞猛进,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各条协议都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产生着影响。
补贴与反补贴协议——为了扩大出口,世界各国(地区)纷纷对出口实行补贴,而进口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和产业的发展,以反补贴措施拒之。
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中,经过艰苦的谈判,达成了较“守则”更为明确、更易操作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从而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确立了更为完善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的约束机制。
补贴与反补贴协议有利于我国正式出口贸易的竞争,让我们不断的发展本国的经济,增强竞争能力,在出口贸易中脱颖而出。
关键词出口贸易补贴反补贴interaction. In short, through solid a nd effective w ork initiatives WTO 规则与中国对外贸易 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roken probl em, fill the short Board, so that t he majority of party member s and fully qualified, compre hensive skill s of grass-r oots party organizati ons, grass -root s party level upgrade. Comrade s, do a "two" learning e 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 cance, responsi bilities, carry signifi cant impli cations. Cit y levels party and general member s cadre s, to deep awar eness "two learn a do" lear ning educati on of importance and ne ed, to height of politica l consciously and full of political e nthusiasm, put "two lear n a do" learning e ducation carrie d out g ood, for coor di nation advance "four a full" strategy layout, and a chieve d "Thirtee n-Five" good start, a nd spee d up construction more hig h ecologi cal vitality ha ppi ness of City provi des strong powerful guarantee. Two, starting from the revered Constituti on respe cted the party Constituti on wa s XI Jinping , General Secretary to the party's request, 18 six ple nary session of the Central Commission for discipline i nspecti on report "five experience" first.Full strictly admini stering the party, first of all, to exalt the party Constituti on, a nd pipe t he whole party, the r uling party of the party Constitution. Revered Constitution reflected i n awe. Party a party of ideals a nd beliefs purpose, summed up the party's fine traditi on a nd style ; a clear party members and w hat ca n be done and what must be done, what cannot be done. Ea ch Communi st Party Constituti on to aw e and wary eye enhancing t he sa cred se nse of responsibility a nd missi on. Hearts filled with party Constit ution, hold the party line , BA obligations unconditionally carry out par ty members, accordi ng to the Constitution of dire ction towards standards efforts. Respe ct reflected i n the study the party Constituti on mea ns. Some party members joine d the party Constitution on the shelf, not to lear n, some long-term party a ccor ding to t he Constit ution of the party's organizati on, the party is not required to pay membershi p dues, l oose concept, party organizati ons of the party orga nization,and tur ned a blind eye on the tasks a ssigne d by the Organi zation, were forgotten, forgotte n vows performance the party Constituti on. Constitution is the fundamental standard of our Communi sts are slim, the party Co nstituti on t o repeate dly learn, practi ce, thi nking, l earni ng and t hinki ng, t hinki ng and r ow, r ow, ever -spiraling increase in the le arni ng process. Respe ct party line s reflected i n practi ce. Tw o to learn a basi c Constituti on Party rules, series of spee che s, the key to be qualified party member s. To be qualified party members, sta ndar ds are not hig h, but if he doe s take a ruler of the party Constitution to "car d", truly it is not ea sy. Carry out st udy a nd e ducati on, every party must control t he party's e ight obligations, ask, l ook for gaps, ide ntify problems, cl ear dire ction, work to solve specifi c problems. Actively practi cing i n the producti on life of the eig ht obligations, to pl ay a vanguard a nd exemplary rol e, truly a party banner. "Two" fight to hig hlight grass-roots partysummaryChina's export trade facing late start, the development behind a series of problems. But along with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s export trade also advance by leaps and bounds, especially after China's entry into WTO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later, every main agreement to China's export trade influence.Subsidies and countervailing agreement-in order to expand exports,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region) have to export subsidies, and importing countries in order to protect domestic market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to countervailing measures out. In gatt "Uruguay round" of multilateral trade negotiations, after hard negotiation, reached a "code" is clear, and easier to operate "subsidies and countervailing measures agreement", and in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established in a more perfect subsidies and countervailing measures constraint mechanism.Subsidies and countervailing agreement for China formally export trade competition, let us continue to develop their economies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on ability, in export trade stand out.Key wordsExport trade subsidies countervailinginteraction. In short, through solid a nd effective w ork initiatives补贴与反补贴协议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一、我国出口贸易的状况(一)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历程具体来说,1989年(特别是1986年)以前,由于国内经济落后,所处的国际环境恶劣,我国实际出口额长期低于正常值,出口不稳定性指数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