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级生命支持及心脏骤停后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22.71 MB
- 文档页数:60
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标注)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要点(一)作者:AHA相关专家组来源:急诊医学资讯日期:2015-10-16为方便中国医师阅读习惯,本平台(急诊医学资讯)现提取AHA心肺复苏指南中的以下部分进行文字发布:1.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非专业施救者心肺复苏2.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医护人员BLS3.心肺复苏的替代技术和辅助装置4.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5.心脏骤停后救治第一部分非专业施救者心肺复苏1、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的总结《2015指南》建议中,有关非专业施救者实施成人心肺复苏的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包括下列内容:1.院外成人生存链的关键环节和2010年相同,继续强调简化后的通用成人基础生命支持 (BLS)流程。
2.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有所改变,反映了施救者可以在不离开患者身边的情况下启动紧急反应(即通过手机)的现实情况。
3.建议在有心脏骤停风险人群的社区执行公共场所除颤(PAD)方案。
4.鼓励迅速识别无反应情况,启动紧急反应系统,及鼓励非专业施救者在发现患者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如喘息)时开始心肺复苏的建议得到强化。
5.进一步强调了调度人员需快速识别可能的心脏骤停,并立即向呼叫者提供心肺复苏指导(即调度员指导下的心肺复苏)。
6.确定了单一施救者的施救顺序的建议:单一施救者应先开始胸外按压再进行人工呼吸(C-A-B而非 A-B-C),以减少首次按压的时间延迟。
单一施救者开始心肺复苏时应进行 30次胸外按压后做 2次人工呼吸。
7.继续强调了高质量心肺复苏的特点: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
8.建议的胸外按压速率是 100至120次/分钟(此前为“至少”100次/分钟)。
9.建议的成人胸外按压幅度是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即:5-6cm10.如果有疑似危及生命的、与阿片类药物相关的紧急情况,可以考虑由旁观者给予纳洛酮。
2015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解读——儿童高级生命支持部分原创2016-01-06 程晔等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文章来源: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2015,22(11): 752-757作者:程晔刘小娥陆国平2015 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颁布了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及心血管急救新指南。
2010 版指南是对危重症患儿特别是存在呼吸和( 或) 心脏骤停高风险患儿的综合管理与处理,其中包括了与儿童高级生命支持(pediatric advanced life support ,PALS)相关的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内容、危重症患儿监护与监管、急救药物与液体给予、心脏骤停处理( 包括除颤) 、特殊情况的复苏( 例如脓毒性休克等) 、复苏后处理以及院内转运等方面的内容。
2015 版新指南主要关注了儿童复苏的关键问题,并非是对2010 版指南的全面修订。
更新的领域由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International Liais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 ,ILCOR)的一组儿科复苏专家进行选择,围绕着复苏的主题及心脏骤停之前、期间及之后的处理。
ILCOR儿科生命支持工作组的专家系统审查了2010版PALS指南,深入了解新的研究进展,制定了18 个问题以进一步系统审查。
本文将对更新内容进行解读。
(1) 医疗应急团队或快速反应团队对于提高预后的有(2) 儿童早期预警效性;评分 (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 ,PEWS) 对于提高预后的有效性;(3) 脓毒性休克复苏时等渗晶体液用量的限制;(4) 婴儿和儿童快速紧急气管内插管时使用阿托品为前期用药; (5) 存在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或即将心脏骤停婴儿和儿童的治疗。
2015新版心肺复苏指南:儿童基础及高级生命支持要点015年10月15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了最新版的心肺复苏指南。
上周,小编已经对新版指南中“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医护人员BLS)”部分与2010版进行了对比,而本文将对此次指南中儿科基础及高级生命支持部分的要点进行总结。
首先是2015 AHA心肺复苏指南儿科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CPR)部分要点:1.院外心脏骤停儿童患者的存活情况不容乐观,各年龄组存活率约为8%。
2.由于窒息性心脏骤停在儿童中更为常见,因此通气设备对儿童患者至关重要。
但儿童心肺复苏中胸部按压、开放气道及人工呼吸顺序与成人治疗内容一致。
3.高质量心肺复苏(CPR)包括:充分的胸部按压频率(100~120 bpm)及深度(胸廓前后径1/3);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次数;避免过度通气(可见胸廓充分回弹,12~20次/分钟);4.胸部按压/人工呼吸效果优于单纯按压,若施救者不愿进行人工呼吸,也可单纯进行胸部按压。
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儿科高级生命支持的内容要点:1.儿科院内心脏骤停存活率已增加至43%左右。
2.延长CPR并非毫无作用,接受CPR治疗35分钟以上者的存活率达12%,60%患者的神经预后有所改善。
3.心脏骤停前治疗儿科快速反应治疗团队及儿科预警评分可降低非ICU患者及普通患者的死亡率,但研究结论并不一致,这些方案可用于普通病房的高危儿童患者;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可进行输液推注治疗(剂量可达20 cc/kg),但后续推治疗注应视个体评估情况而定;存在心脏骤停风险的急性爆发性心膜炎患者可考虑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
4.骤停期间治疗ECMO心肺复苏(ECPR)可用于心外科诊断异常的患者,此类患者经ECPR治疗后的预后优于其他患者;应用呼气末CO2及介入性血流动力学监测以评估CPR治疗质量,但目前尚无具体参考值;除颤能量:2 J/kg,4 J/kg,>4 J/kg,最大能量10 J/kg或成人剂量;对于电击难治性室颤或无脉室速的患者,考虑胺碘酮或利多卡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