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各种各样的矿物》 青岛版
- 格式:doc
- 大小:34.04 KB
- 文档页数:5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备课教案(总7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备课教案各单元板块主体: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地层.化石.卵石.地震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接触到的本单元由〈〈地球内部有什么〉〉.〈〈火山〉〉.〈〈地震〉〉.〈〈做一块卵石〉〉.〈〈各种各样的矿物〉〉.〈〈地表的变化〉〉六课组成。
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本单元以声音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让学生经历各种探究活动,理解和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要通过一定的物质,知道影响声音大小和声调高低的因素以及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第三单元秋冬星空;本单元从学生刚入新年级的秋季入手,依据〈〈课程标准〉〉中“让学生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构建了这一研究体系。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本单元通过对常见材料特点的一系列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常见的性能及其用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第五单元水循环本单元遵循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展需要,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有关的内容标准构建了〈〈水循环〉〉这一单元。
由《蒸发》〈〈沸腾〉〉〈〈.凝结〉〉.〈〈水的三态变化〉〉.和〈〈小水滴的旅行〉〉五课组成。
课时安排: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1.地球内部有什么 2课时2.火山 1课时3.地震 1课时4.做一块卵石 1课时5.各种各样的矿物 1课时6.地表的变化 1课时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7. 声音的产生 1课时8. 谁能传播声音 1课时9. 怎样听到声音 1课时10. 各种各样的声音 1课时11. 噪声声的危害与防治1课时第三单元秋冬星空12. 秋季星空 2课时13. 冬季星空 2课时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14. 木材 1课时15. 纸 1课时16. 陶瓷 1课时17. 金属 1课时18. 玻璃与塑料 1课时19 . 材料的分类 2课时第五单元水循环20. 蒸发 1课时21. 沸腾 1课时22 凝结 1课时23. 水的三态变化1课时24. 小水滴的旅行 1课时活动安排:1.活动主题:纸与我们的生活;活动内容:纸在生活中的应用,造纸业的负面影响。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备课授课设计各单元板块主体: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地层 .化石 .卵石 .地震是学一世时生活中比较简单接触到的本单元由〈〈地球内部有什么〉〉 .〈〈火山〉〉 .〈〈地震〉〉 .〈〈做一块卵石〉〉 .〈〈各样各样的矿物〉〉 .〈〈地表的变化〉〉六课组成。
第二单元声音的神奇:本单元以声音为主要研究对象,经过让学生经历各样研究活动,理解和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流传要经过必定的物质,知道影响声音大小和声调高低的因素以及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第三单元秋冬星空;本单元从学生刚入新年级的秋季下手,依照〈〈课程标准〉〉中“让学生参加中长远科学研究活动”,成立了这一研究系统。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资料:本单元经过对常有资料特点的一系列研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常有的性能及其用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第五单元水循环本单元依照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展需要,依照《科学课程标准》中相关的内容标准成立了〈〈水循环〉〉这一单元。
由《蒸发》〈〈沸腾〉〉〈〈 .凝固〉〉 .〈〈水的三态变化〉〉 .和〈〈小水滴的旅行〉〉五课组成。
课时安排: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1.地球内部有什么 2 课时2.火山1课时3.地震1课时4.做一块卵石1 课时5.各样各样的矿物 1 课时6.地表的变化 1 课时第二单元声音的神奇7.声音的产生 1 课时8.谁能流传声音 1 课时9.怎样听到声音 1 课时10.各样各样的声音 1 课时11.噪声声的危害与防治 1 课时第三单元秋冬星空12.秋季星空2 课时13.冬天星空 2 课时第四单元生活中的资料14.木材1课时15.纸1 课时16.陶瓷1课时17.金属1课时18.玻璃与塑料 1 课时19 . 资料的分类2课时第五单元水循环20.蒸发1 课时21.沸腾1 课时22凝固1课时23.水的三态变化 1 课时24.小水滴的旅行 1 课时活动安排: 1.活动主题:纸与我们的生活;活动内容:纸在生活中的应用,造纸业的负面影响。
2019年五年级科学上册各种各样的矿物教案3 青岛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以及探究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认识能源与人类的关系。
4、意识到合理开发、利用能源矿产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以及探究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了解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煤、石油、天然气开采图片或制成的课件、录像;煤、石油提炼物的图片制成的课件;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课件;能生产"石油"的植物图片。
学生准备: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每天要吃饭、喝水,用什么来煮饭、烧水呢?(学生根据经验交流。
)师小结:把生米做成熟饭、把生水烧开都需要能量。
煤、煤气、柴火、天然气等在燃烧时都能提供能量。
提问:开动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需要消耗什么呢?(学生根据经验交流。
)师小结:汽油、柴油燃烧时也能提供能量,它们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像煤、天然气、汽油等等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我们把它们都叫作能源。
人们的生活、生产、科研都离不开能源。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能源矿产方面的知识。
二、师生互动学新课活动一:认识能源矿产教师设疑:同学们应该都见过煤吧?现在请你们谈谈对煤的印象和它有哪些用途?(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查阅资料相互交流)教师小结:是的,煤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使用的燃料,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用途,例如制取燃料、提取杀虫剂为原料。
所以,把煤单独作为燃料,实际上是对能源的一种浪费,现在世界各个国家都要对煤进行综合利用。
教师提问:同学们对煤用途已经有了初步了解,那么你们对石油和天然气又了解多少?(学生交流各自资料,讨论石油和天然气用途)活动二:能源矿产的形成1、教师引导谈话:人类之所以是"万物之灵",最重要的是因为人类懂得运用工具,因为人类懂得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能够运用智慧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一、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声音的秘密》、《秋冬星空》、《生活中的材料》、《水循环》、《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
本教材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以地球内外的不断运动变化、声音的秘密、神秘的秋冬星空、生活中离不开的各种材料、水循环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待科学学习: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2.对待自然: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
(二)知识目标1.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知道火山地震的成因。
2.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以及噪音的危害与防治。
3.了解秋冬季节的星空。
4.知道各种材料特点与用途。
5.认识水的三态变化及相关知识。
(三)能力培养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分析、采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比如: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相关资料。
3.培养学生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并做记录;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
4.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5.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三、教学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探究水平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
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教学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
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
四、教学措施: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
五年级科学上册各种各样的矿物教案2青岛版5、《各种各样的矿物》授课时间教学(学习)目标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运用简单的工具对常见矿物进行观察研究,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
2、愿意合作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提炼物的名称,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提炼物的名称,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方法与手段实验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法小黑板挂图板书设计5、各种各样的矿物一、认识各种各样的矿物二、矿产和人类的关系1、人类对矿产的开采、加工和提炼2、矿产的利用达标检测1、什么叫矿石?2、矿产分哪几类?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我的个性化修改一、设疑引入提出问题:同学们每天要吃饭、喝水用什么来煮饭、烧水呢?教师小结:把生米做成熟饭,把水烧开都需要能量,这些能量从哪里来呢?从而导入新课。
二、明确目标关于矿产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问题?从而确定本课目标1、认识矿物概念及分类2、知道矿物和人类的关系三、探究达标1、认识各种各样的矿物。
(1)教科书中提供了部分常见矿物的图片:硫磺、石墨、石英、石膏、黄铁矿、正长石、方解石、白云母,又通过卡通人物的语言“我们来观察、认识这些矿物”,提示学生利用标本或图片认识一些矿物。
”(2)师生共同认识矿物(3)学生明确什么是矿物2、矿产和人类的关系。
(1)首先利用两幅组图,引导学生了解矿产与人类的关系。
(2)教科书先展现了以铁矿石为主题的组图,以铁矿石为中以,周边分别展示了一些图片:飞机,钢精锅,钢精勺、叉、刀,钢笔,轮船,汽车,自行车。
让学生认识到汽车、轮船、飞机及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原材料都来源于铁矿石。
说明矿物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矿产在生活是不可缺少的资源。
(3)第二幅组图,是认识能源矿产与人类的关系。
以煤为中心,周围一系列图片让学生了解煤在作为燃料及原材料方面的应用。
全册备课教材简说:本册教材共分五个单元:一〈〈地球和地表的变化〉〉;二〈〈声音秘密〉〉;三〈〈秋冬星空〉〉;四〈〈生活中的材料〉〉;五〈〈水循环〉〉各单元板块主体: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地层.化石.卵石.地震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接触到的本单元由〈〈地球内部有什么〉〉.〈〈火山〉〉.〈〈地震〉〉.〈〈做一块卵石〉〉.〈〈各种各样的矿物〉〉.〈〈地表的变化〉〉六课组成。
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本单元以声音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让学生经历各种探究活动,理解和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要通过一定的物质,知道影响声音大小和声调高低的因素以及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第三单元秋冬星空;本单元从学生刚入新年级的秋季入手,依据〈〈课程标准〉〉中“让学生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构建了这一研究体系。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本单元通过对常见材料特点的一系列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常见的性能及其用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第五单元水循环本单元遵循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展需要,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有关的内容标准构建了〈〈水循环〉〉这一单元。
由《蒸发》〈〈沸腾〉〉〈〈.凝结〉〉.〈〈水的三态变化〉〉.和〈〈小水滴的旅行〉〉五课组成。
课时安排: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1.地球内部有什么 2课时2.火山 1课时3.地震 1课时4.做一块卵石 1课时5.各种各样的矿物 1课时6.地表的变化 1课时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7. 声音的产生 1课时8. 谁能传播声音 1课时9. 怎样听到声音 1课时10. 各种各样的声音 1课时11. 噪声声的危害与防治1课时第三单元秋冬星空12. 秋季星空 2课时13. 冬季星空 2课时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14. 木材 1课时15. 纸 1课时16. 陶瓷 1课时17. 金属 1课时18. 玻璃与塑料 1课时19 . 材料的分类 2课时第五单元水循环20. 蒸发 1课时21. 沸腾 1课时22 凝结 1课时23. 水的三态变化1课时24. 小水滴的旅行 1课时活动安排:1.活动主题:纸与我们的生活;活动内容:纸在生活中的应用,造纸业的负面影响。
全册备课教材简说:本册教材共分五个单元:一〈〈地球和地表的变化〉〉;二〈〈声音秘密〉〉;三〈〈秋冬星空〉〉;四〈〈生活中的材料〉〉;五〈〈水循环〉〉各单元板块主体: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地层.化石.卵石.地震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接触到的本单元由〈〈地球内部有什么〉〉.〈〈火山〉〉.〈〈地震〉〉.〈〈做一块卵石〉〉.〈〈各种各样的矿物〉〉.〈〈地表的变化〉〉六课组成。
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本单元以声音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让学生经历各种探究活动,理解和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要通过一定的物质,知道影响声音大小和声调高低的因素以及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第三单元秋冬星空;本单元从学生刚入新年级的秋季入手,依据〈〈课程标准〉〉中“让学生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构建了这一研究体系。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本单元通过对常见材料特点的一系列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常见的性能及其用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第五单元水循环本单元遵循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展需要,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有关的内容标准构建了〈〈水循环〉〉这一单元。
由《蒸发》〈〈沸腾〉〉〈〈.凝结〉〉.〈〈水的三态变化〉〉.和〈〈小水滴的旅行〉〉五课组成。
课时安排: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1.地球内部有什么 2课时2.火山 1课时3.地震 1课时4.做一块卵石 1课时5.各种各样的矿物 1课时6.地表的变化 1课时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7. 声音的产生 1课时8. 谁能传播声音 1课时9. 怎样听到声音 1课时10. 各种各样的声音 1课时11. 噪声声的危害与防治1课时第三单元秋冬星空12. 秋季星空 2课时13. 冬季星空 2课时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14. 木材 1课时15. 纸 1课时16. 陶瓷 1课时17. 金属 1课时18. 玻璃与塑料 1课时19 . 材料的分类 2课时第五单元水循环20. 蒸发 1课时21. 沸腾 1课时22 凝结 1课时23. 水的三态变化1课时24. 小水滴的旅行 1课时活动安排:1.活动主题:纸与我们的生活;活动内容:纸在生活中的应用,造纸业的负面影响。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学计划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它对于激发儿童的科学志趣,培养儿童的科学能力,提高儿童的科学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以下实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我校五年级2个班,他们经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学目标:1、加大实验教学力度伴随着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我校的实验教学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新的配备标准补充了仪器,保证了科学课的充分开展,在教学领导小组的组织下,切实把精力放在指导实验教学研究上。
2、扎实开展实验教学《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教育要真正作到面向全体,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机会。
实验教学在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学过程中学校定期组织实验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活动,组织举行实验教学公开课,经验交流、技术培训等教研活动。
抓好实验的备课,课前仪器准备和实验,课堂实验组织与实施、课后反思四个环节,不断优化实验教学。
根据教学要求填好实验通知单和实验教学记录,保证实验的开出率,实验教师要明确几种类型实验的基本要求:(1)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目的明确、准备充分、重点突出、操作规范、准备安全。
(2)学生分组实验:A准备阶段:制定实验计划;B实验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正确操作,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了解实验反馈和动态,检查实验效果;C总结阶段写出实验报告,整理仪器,课外实验加强引导,提高兴趣。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矿物》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矿物的基本概念,了解矿物的分类和性质。
2.理解矿物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3.初步掌握某些矿物的区分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态度。
二、教学内容《各种各样的矿物》三、教学重难点1.矿物的定义和分类。
2.矿物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让学生观察、比较、分类、描述等方法,了解矿物的外观、颜色、质地等性质。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刻理解矿物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探究的能力。
3.讨论法:通过现实问题和学生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五、教学流程安排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第一课时矿物的定义和特点。
引入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矿物,哪些不是。
演示法观察: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宝石和岩石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探讨矿物的基本特征。
实验法第二课时矿物的分类。
引入分组: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分别讨论一类物质是不是矿物,并给出判断依据。
讨论法实验:让学生运用实验方法,观察各种矿物的外观,形成简单的矿物分类。
实验法第三、四课时矿物的应用。
引入话题:通过讨论,了解矿物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讨论法观察:让学生观察并使用矿物的性质,在实验中探究矿物的应用。
实验法第五课时矿物的区分方法。
引入观察:让学生观察并比较石英和方解石的外形及颜色差异,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矿物区分方法。
实验法实验:让学生运用实验方法,通过矿物硬度测试的方法区分不同的矿物物质。
实验法第六课时课程总结和展示。
引入结束:通过小组展示的形式,总结之前学过的知识。
讨论法六、教学评价标准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矿物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
2.能够进行简单的矿物分类,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3.能够理解矿物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展现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态度。
七、教学资料准备1.展示用的石英和方解石。
2.硬度表和硝酸等实验工具及材料。
导学案(卡一)ﻬ小学—---—年级—-—-—册--—-—---—单元课型:设---—-—--——-—-—--—-——导学案(卡一)小学--—-—年级---—-册———-——---单元课型:——---—---——---———-—-导学案(卡一)小学---——年级——--—册-—-——--——单元课型:-—----—-—--—————----导学案(卡一)小学—--——年级-———-册—----—--—单元课型:-——--------—-—-—-—--导学案(卡一)小学—-——-年级——---册—-——-——--单元课型:第二单元备课————----年级-——-—册设计者:—-—-—-—--——-———--——-导学案 (卡一)设计者:-----—-—--—-—--—-—--导学案(卡一)小学--—--年级——-—-册——-—----—单元课型:—----—-——---—--——-——导学案 (卡一)小学——-——年级 —-——-册 —-—--——--单元 课型:-----——-—---——-——--—导学案(卡一)小学---—-年级——---册———---—--单元课型: 设计者:ﻬ—-—---—---——-—-—---—导学案(卡一)小学-----年级 -—-——册-—-——---—单元课型: 设计者:ﻬﻬ第三单元备课——--—--—年级—---—册设计者:---———-—-——-—--———--导学案(卡一)小学-———-年级-———-册--——----—单元课型:设计者:-——----—-—-—------——导学案(卡一)小学——-—-年级—--——册—————-—--单元课型:。
---------------------------------------------------------------最新资料推荐------------------------------------------------------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矿物》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矿物》教案 PPT 课件教学设计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矿物》教案 PPT 课件教学设计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矿物》教案PPT 课件教学设计全册 PPT 课件下载页面:http:/// 5、各种各样的矿物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以及探究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2、了解能源矿产的开发方法。
3、认识能源与人类的关系。
4、意识到合理开发、利用能源矿产的重要性。
5、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和寥社会带来的好处。
二、侄教学重难点:认识煤、石油呜、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柱,探究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休三、教学准备:1、石淬油、天然气的开采图片或制济成的课件、录像;煤、石油箩提炼物的图片制成的课件;绩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略程的课件;能生产石油馁的植物图片。
2、学生搜集鞭的相关资料。
1 / 5四、教学过程蝉:、导入:提问:同学沦们每天要吃饭、喝水,用什迷么来煮饭、烧水呢?师吹小结:把生米做成熟饭、把氰生水烧开都需要能量。
煤、航煤气、柴禾、天然气等等在纫燃烧时都能提供能量。
勋提问:开动汽车、火车、飞促机等交通工具需要消耗什麽始呢?师小结:汽油、柴盈油燃烧时也能提供能量,它壹们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放像煤、天然气、汽油等能够卯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我们娶把它们都叫做能源。
人们的读生活、生产、科研都离不开矾能源。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川能源矿产方面的知识。
、提星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要研施究的问题。
师:关于能却源矿产,你想了解哪些方面磕的问题?生 1:能源矿产是寞怎样形成的?生 2:能源矿辛产怎样开发?生 3:---------------------------------------------------------------最新资料推荐------------------------------------------------------ 能源矿缺产能不能开采完?生 4:煤蔗、石油、天然气有没有其他颖的用途?猜想假设邀A、教师引导谈话:人类之驶所以是万物之灵,最重圭要的是因为人类懂得运用工北具,因为人类懂得追求更美蔷好的生活,能够运用智慧从波事各种各样的活动。
各种各样的矿物【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5课【教学目标】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运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小刀等)对常见矿物进行观察研究;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2.愿意合作与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3.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有关矿物方面的资料、各种矿物标本【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望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喝水,那我们用什么来烧水、煮饭呢?(学生说出煤气、煤球炉、木炭等)2所有的这些都属于能源矿产。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各种各样的矿产》.(师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深入学习了解1关于能源矿产,你们想了解哪些问题?生:能源矿产是怎样形成的?能源矿产怎样开发?能源矿产能不能开采完?煤、石油、天然气有没有其他的用途?……2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依次来研究好吗?你们打算怎样研究?生:查资料;上网。
……3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始研究吧!汇报研究结果,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4哪个小组研究了能源矿产怎样开发?生汇报。
5师播放课件:煤井下的今天与昨天。
6看完课件,你有什么想说的?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
7能源矿产是怎样形成的?先看视频,然后讨论煤的形成过程。
由此推想,石油和天然气是怎样形成的?8煤和石油除了可做燃料外,还能做什么?生查资料,小组讨论和交流。
生汇报。
9我国人口众多,对煤炭、石油的需求量很大,我们该怎么办?生汇报。
三收获与总结1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对你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对大家的表现满意吗?2课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研究其他方面的知识.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备课教案一、教材分析:地层、化石、卵石这些名词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接触到的,学生对此也非常感兴趣。
对于地球及地层运动的知识,科学课程有责任使小学生对此获得更完整的印象,这包括地层运动的一些典型例子,如:火山、地震和风化现象等。
让小学生用探究的方法研究地层的运动现象,不仅可以使他们学习有关的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还可以使他们意识到地层变化运动的价值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密切性。
为此,教科书在遵循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知道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了解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了解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的改变作用;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等相关内容编写了《地球与变化的地表》单元。
特别指出的是《科学课程标准》增加了“了解地表是在不断变化的”和“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两条新内容。
增加“了解地表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一内容标准的理由在于地表的变化可分剧烈的和缓慢的两种。
缓慢的地表变化不易察觉,以致各年龄阶段的学生都会持有“世界始终如今天这个样子”的观点,因此有必要让儿童了解这些缓慢的地表变化,渗透唯物辨证法思想。
这一内容标准的增加还有助于儿童学习地理的兴趣。
“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这一标准内容的增加是想让儿童了解,除了各种自然力量在影响地表的变化外,人类的自身活动也是影响地表变化的重要力量。
有必要让未来的公民从小关注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不良影响,提高对这一问题的敏感性。
本单元课与课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地球的内部有什么》主要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内部构造,知道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
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火山和地震》一课,目的是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认识火山和地震现象发生是如何发生的。
通过《卵石的自述》,初步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的改变作用。
《各种各样的矿物》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认识它们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五年级科学上册各种各样的矿物教案3青岛版5、各种各样的矿物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以及探究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认识能源与人类的关系。
4、意识到合理开发、利用能源矿产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以及探究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了解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煤、石油、天然气开采图片或制成的课件、录像;煤、石油提炼物的图片制成的课件;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课件;能生产"石油"的植物图片。
学生准备: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每天要吃饭、喝水,用什么来煮饭、烧水呢?(学生根据经验交流。
)师小结:把生米做成熟饭、把生水烧开都需要能量。
煤、煤气、柴火、天然气等在燃烧时都能提供能量。
提问:开动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需要消耗什么呢?(学生根据经验交流。
)师小结:汽油、柴油燃烧时也能提供能量,它们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像煤、天然气、汽油等等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我们把它们都叫作能源。
人们的生活、生产、科研都离不开能源。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能源矿产方面的知识。
二、师生互动学新课活动一:认识能源矿产教师设疑:同学们应该都见过煤吧?现在请你们谈谈对煤的印象和它有哪些用途?(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查阅资料相互交流)教师小结:是的,煤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使用的燃料,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用途,例如制取燃料、提取杀虫剂为原料。
所以,把煤单独作为燃料,实际上是对能源的一种浪费,现在世界各个国家都要对煤进行综合利用。
教师提问:同学们对煤用途已经有了初步了解,那么你们对石油和天然气又了解多少?(学生交流各自资料,讨论石油和天然气用途)活动二:能源矿产的形成1、教师引导谈话:人类之所以是"万物之灵",最重要的是因为人类懂得运用工具,因为人类懂得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能够运用智慧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实验操作一、主题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实验分析:本单元主题共4个实验。
1、第2课—《火山》。
实验名称:火山成因的模拟实验。
实验情境的营造建议:用大量的火山图片或视频感染学生,激发出学生研究火山的愿望。
实验一:器材及材料:番茄浆、土豆泥、三角架、酒精灯(火柴)、盛土豆泥的铁盒或铜片。
实验二:器材及材料:水槽、冷水、热水、线、废旧药瓶、红墨水。
火山的成因: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裂缝向上升,在地壳比较薄的部位或者地壳裂缝距地面较近处,上升的岩浆在巨大压力下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喷发。
(小药品瓶中是热水和红墨水的溶液、水槽中是冷水)。
现象:是将药品放入冷水槽中,药品中的红墨水立即喷出。
2、第3课《地震》。
实验名称:地震的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一:器材及材料:毛巾操作要领:将桌上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到桌子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入挤压,观察毛巾发生的变化。
现象:毛巾成了褶皱状。
实验二:器材及材料:木棍操作要领:用手握住木棍的两端,用力将它折弯、直至折断。
现象:木棍折断时会发出“啪”的声音;同时手有强烈的振感。
(上面两个实验中的毛巾和木棍两种材料相当于地壳中的岩层。
)地震的成因:第8页下面的一段话。
3、第4课——《做一块卵石》实验一:实验名称:水的磨圆作用实验。
器材及材料:酒精灯、大口玻璃瓶(有盖)、手锤、砖块、水。
操作要领:(1)用手锤将砖块打碎。
(2)往瓶中装入适量的水,把棱角分明的碎砖块放进瓶子里,拧紧盖子。
(3)同组同学互换用力摇晃瓶子。
(时间要长一下,也可以安排学生课后完成)现象:原来棱角分明的碎砖块,由于水的冲刷、相互摩擦碰撞,棱角慢慢地消失,变成了表面光滑的近似球形的“卵石”。
(制作前要让学生观察砖块的棱角,可以用手摸一摸;做后再摸一摸。
)实验二:实验名称:温度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实验。
器材及材料:镊子、酒精灯、烧杯、冷水。
操作要领:用镊子夹住一小块岩石,放到酒精灯上加热,然后放到烧杯的冷水中,反复多次。
《5 各种各样的矿物》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矿物的特性决定了它们的用途。
2、矿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用途很广,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岩石和矿产资源。
3、矿物是地球上宝贵的资源,我们要很好地保护和利用。
(二)过程与方法1、在回顾中、加深对身边的岩石和矿物的认识。
2、让同学在经历阅读活动过程中,增加对岩石、矿物用途的进一步了解。
3、引导学生初步树立起保护、利用岩石和矿物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举例说明矿物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
2、能感受到与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的好处。
二、教学重点理解岩石和矿物对人类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会整理自己调查研究活动的资料。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我们人类开采的矿产资源,同学们了解什么是矿物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各种各样的矿物。
新课讲解:一、认识矿物质岩石和矿物特性决定了它们的用途,岩石和矿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用途很广。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岩石和矿产资源。
按岩石和矿物的主要用途分类如金属矿可以冶炼金属,坚固的岩石可作建筑材料,下面看一看同学们掌握了多少。
(师适当提示)二、保护我们的岩石与矿物你知道岩石与矿物是怎么开采出来的吗?尽可能让学生多说说,教师适当也可以出示矿石开采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
矿物开采完后,还有可能再产生出来吗?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提供一些由于乱开采而带来生态破坏的场景图片或录像,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保护岩石和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开采后还能再生吗?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从矿产资源种类和数量说我国是资源大国。
但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贫矿多富矿少。
我国岩石和矿产资源还是比较紧缺的所以更要保护、利用矿产资源。
为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国家采取了那些措施?请学生再阅读保护岩石和矿产资源。
生回答。
师讲解矿产资源属于国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自开采,将保护矿产资源纳入法制化管理,还专门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5.各种各样的矿物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
【教学目标】
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运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小刀)对常见矿物进行观察研究;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
2.愿意合作与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矿产,认识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
教学难点:了解矿产在生活中的应用及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每组准备小刀、放大镜、未上釉的瓷片、矿物标本和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有关矿物方面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各种矿物标本,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猜谜语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谜语:南边来了个黑大哥,炉里钻来火里坐,只要火里坐一阵,黑大哥变成红大哥。
猜一物)
2.学生猜谜语。
3.教师引导:同学们猜的很准确是“煤”。
煤可以把生米做成熟饭、把生水烧开。
煤是各种各样矿物中的一种。
关于“矿物”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4.学生提出问题。
5.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和研究各种各样的矿物,共同揭开矿物神秘的面纱。
(板书课题5.各种各样的矿物)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问题和教师的总结,自然过渡到这节课的研究主题——各种各样的矿物】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矿物
(1)师生谈话: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几种常见的矿物,(课件出示常见的矿物图片)咱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认识这些矿物呢?
(2)各小组讨论、交流。
)
(3)学生汇报认识矿物的方法。
预设: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探究经验汇报,从矿物的颜色、硬度、用途方面研究。
(2)教师总结研究矿物的方法。
(出示课件:研究矿物从颜色、硬度、光泽、条痕等方面进行研究。
课件展示什么是矿物的颜色、光泽、硬度和条痕等。
)用眼睛看形状、大小(可用尺子量)、颜色、光泽、花纹(可利用放大镜);用指甲、小刀测硬度等。
可以用矿物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划擦留下的粉末颜色来测矿物的条痕。
【设计意图:对矿物特征的了解,学生是首次接触,所以教师要加以提示,使学生明确:认识矿物可以从颜色、色泽、硬度、矿物的条痕等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和研究。
】
(3)教师引导:同学们,那么我们在研究时还要注意什么呢?
预设:用小刀时不要划着手,观察要仔细等等。
(4)教师补充探究注意事项。
(课件出示:仔细观察,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互相合作,合理分工,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
(5)教师讲述:现在就请同学们开始研究这些矿物的特征,并将研究成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教师给各小组分发矿物标本)
(6)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研究,并填写记录表。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进行评价。
(1)教师讲述:现在同学们对矿物的研究基本完成,下面就请你们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
(2)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探究成果。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教师对学生有争议或把握不准的内容,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使其形成正确的认识。
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描述矿物特征的方法。
】
(3)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已经认识了几种矿物,其实这些矿物,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我们称为矿产。
矿产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三类。
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能源矿产,铁矿石、铜矿石等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课件出示什么是矿产及矿产的分类。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展示矿产的定义和矿产的分类,主要想给学生一个科学的矿产概念,明确矿产的分类。
】
2.了解人类对矿产的开采、加工和提炼。
(1)教师提问:你知道矿产是怎样被人类开采、加工和提炼的吗?现在请大家将自己所知道的相互交流。
(2)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我国的矿产资源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完整与连贯。
】(3)教师小结:同学们对矿产的开采、加工和提炼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师这儿也收集了一些资料,请看大屏幕(播放课件:石油的开采、加工和利用视频资料)我国是世界上开发和利用矿物原料最早的民族之一。
除了视频资料以外我们的祖先利用磁铁矿发明了指南针;利用硫磺发明了火药;利用磷锌矿发明了火法炼锌。
我国的冶铁和制铜工艺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3.矿产的利用。
(1)教师提问:这些矿产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煤、石油除了可以做燃料外,还能干什么?
(2)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我们的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离不开矿产。
(出示课件矿物与人类的关系)例如:炼铁时,主要用煤作燃料,并可起到一定的催化作
用;煤的提取成分能制成杀虫剂、消毒剂、燃料、药品,以及作为制作电话的合成材料中的一部分。
所以煤不仅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煤的全身都是宝。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汽车、轮船、飞机及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原材料都来源于铁矿石,意在通过一个实际例子,让学生把我们的生活与金属矿产联系起来,说明矿物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合理开发,保护矿产资源。
(1)教师提问:矿物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人的生活离不开矿产。
这些矿产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呢?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这些矿产资源呢?
(2)学生交流各自搜集的资料。
(3)学生汇报交流并提出建议。
预设:利用法律,例如《矿产资源法》强制性的方法保护矿产资源。
寻找并开发新能源。
(4)教师总结: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矿产资源,必须科学合理的开采利用。
过度开采会造成能源的枯竭。
煤和石油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条件,不可再生,为了保护矿产资源,我国颁布了《矿产资源法》。
节约使用,不浪费,寻找并开发新能源,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师生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2.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
3.为了检测你的学习效率,请来连一连。
(课件出示连线题)
4.教师引导评价。
5.播放课件,出示煤形成示意图片。
提出问题:课后结合我们学到的知识想一想,煤是怎样形成的呢?写一份倡议书或办一份小报,倡导保护能源矿产。
六、板书设计
5.各种各样的矿物
定义: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
矿产能源矿产
分类:金属矿产
非金属矿产
与人类的关系
【使用说明】
⒈教学反思
(1)本节课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各种各样的矿物,学生平日不太常见,因此教学时提供了各种矿物的标本,学生认识起来直观、兴趣浓厚,利于学生掌握各种矿物的特征。
在课的设计上注重让学生亲历探究矿物特征的过程,培养了尊重实验结果的科学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2)矿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或直接、或间接应用于我们的生活。
面对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我们应该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在讲授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屏展示各种各样的矿产以及矿产的开发和利用。
使学生深刻的意识到保护矿产资源的重要性。
明白矿产资源不得随意开采,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进行科学合理地开采和利用。
(3)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教师可以适当补充《矿产资源法》的有关条文。
2.使用建议:课上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矿物标本,充足的探究时间。
3.需破解的问题:如何调动学生课前收集资料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