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宗谱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3
李氏世系考(1至99代)(李仁贵珍藏版)《李氏世系考》第一代,黄帝公孙轩辕,生子二十有五,长子玄嚣,次子昌意,其母皆为元妃嫘祖西陵氏。
第二代,玄嚣,少昊氏,己姓。
东夷部落首领。
第三代,娇极,少昊氏,己姓。
东夷部落首领,第四代,帝喾,高辛氏,姬姓。
东夷部落首领,五帝之一。
第五代,皋陶父亲,非嫡子,未知,娶颛顼高阳氏女,女修,生皋陶。
第六代,皋陶,偃姓,又称大业,庭坚。
娶少典氏女华,生伯益。
东夷部落首领。
第七代,伯益,赢姓,佐大禹治水,娶舜女。
大廉,若木,恩成(伯益少子,世袭理官,其后世为理氏)第八代,理恩成,任夏大理之职,生理仲岷,理季安。
第九代,理季安,生理江惠,次子理仲秋。
第十代,理仲秋,娶黄氏,生理父。
第十一代,理父,娶有虞氏,生理公。
第十二代,理公,生理安,第十三代,理安,娶刘氏,生理终。
第十四代,理终,娶吕氏,生理寿。
第十五代,理寿,生理方。
第十六代,理方,娶姜氏,生理睬。
第十七代,理睬,娶曾氏,生理由。
第十八代,理由,娶高氏,生理顺。
第十九代,理顺,娶张氏,生理信。
第二十代,理信,生理庸。
第二十一代,理庸,娶江氏,生理商。
第二十二代,理商,娶修鱼氏,生理珑。
第二十三代,理珑,娶谢氏,生理侯。
第二是四代,理侯,娶商氏,生理叔。
第二十五代,理叔,娶姒氏,生理相。
第二十六代,理相,娶虞氏,生理极。
第二十七代,理极,娶苏氏,生理阳。
第二十八代,理阳,娶连氏,生理敬。
第二十九代,理敬,娶伊氏,生理宜。
第三十代,理宜,娶舒氏,生理庸。
第三十一代,理庸,娶高氏,生理穆。
第三十二代,理穆,娶江氏,生理蓭第三十三代,理蓭,娶方氏,生理途。
第三十四代,理途,娶张氏,生理梁。
第三十五代,理梁,娶阮氏,生理健。
第三十六代,李建,娶柏氏,生理旺。
第三十七代,理旺,娶姒氏,生理修。
第三十八代,理修,娶姚氏,生理幂。
第三十九代,理幂,生理徵,为冀隶中吴伯。
第四十代,理徵,娶妻契和氏,由于得罪商纣王,理氏被灭族,独契合氏带其子理利贞逃脱。
李氏家族族谱字辈大全,最全的李氏家族族谱【完整版】广东篇1.台山李氏:本毓裔联英,金枝向日荣;奕世逢春茂,参天曜日明。
2. 广东廉江:炳耀尚辉庭,均逢秀振星;巨华经克定,冯赞世宗兴。
3. 潮州李氏:秉、忠、乃、汉、泽。
4. 广东仁化:才华治国,威武刚强;家声丕振,祖毓荫祥。
5. 南海李氏:昌超邦安,定国太平。
6. 广东花都:崇礼贻谋远,棠开日永昌;嘉笙钊伟学,庭训昭诗香。
7. 广东河源:成、才、建、拔、大。
8. 广东李氏:成、开、子、德、启。
9. 广东湛江:承时启,太永裕,振家乓。
10. 广东镇平:春灵开国秀,瑞仕耀霆方。
11. 广东连山:春、时、沾、雨、育(毓)、书(舒)、??。
12. 广东清远:达、德、有、常、中、公、启、百、扬。
13.广东南雄:道、德、加、祥、集、英、贤。
14. 广东猎德:道君贤哲千秋著,柱史经纶百代锦。
15. 广东南海:道一公正,子孙万世,昌隆宗法,统…16. 广东英德:德绩世昌,奕业番衍,祖武克承。
17. 广东连州:发达久棉传,芳徽早著先。
18. 广东鹤山:凤象文云集胜,永庆振少昌。
19. 连州元壁:富贵荣华永乐昌,世代兴隆万寿长,钦成孝裕达玉堂。
20. 广东新会:夫宜奕正,履秩秉睿,允昌会成;修道立德,象贤希圣,学家孔孟;儒绍周程;扬名上国,建积大延,联芳济美,世祚诒荣。
21. 广东李氏:高第开基,广衍云礽,伟烈始兴(或丰),树绩文章(或允章),家国宏猷。
22.广东连州:高增文明秀,喜光福德兴;旺家其财显,贤章寿万年。
23. 广东阳春:光宗耀祖,奕世传扬。
24. 广州李氏:广上日……廷家世永,昌茂明全卫秀,湛江徐闻海边。
25. 廣東李氏:國、相、朝、宗。
26. 广东乳原:国正朝元庆,开宗可万春;仕子安云茂,明纪赞光先;德传文武用,世代永毕兴。
27. 广东李氏:洪、廷、荣、志、旭、展、平。
28. 广东李氏:富、贵、昌、盛、长、远。
29. 广东珠玑:火三四千念,万子吉宗时,仲若元伍礼,应承炳文明,群贤志道宏,世传先祖德,超英振家兴。
1、连云港李:爱国家宜,世德怀忠,作善兴宗。
2、某地李氏:安帮定国尊文武,永佐朝廷世代兴。
3、四川川东:安、邦、定、乾、坤。
4、贵州毕节:安邦正国友,崇碧发万春。
5、某地李氏:安、邦、定、太、平。
6、山东东营:安、长、道、德、传、先、进。
7、湖南桃源:安凤应之文,世学大登元;邦国朝廷启,逢仁必耀宗;自任开丕显,含芳继景明。
8、某地李氏:安、芳、君、贵、宝。
9、四川绵阳:定、国、安、邦、遵、文、武。
10、重庆李氏:安吉星,广华永,远出达。
11、某地李氏:安、居、端、详、传。
12、湖北钟祥:安居乐业,玉合同情;炳忠执正,开国盛家;后世称明,得必有邻;龙光燕喜,康祥云集。
13、山东济宁:安、庆、祥(洪)、云、兴、秀。
14、嵩浦李氏:安然定立,发达明尚;世从卿良,士民文崇;帮家丕治,允伯叔宗;圣君有庆,万国时雍。
15、江苏李氏:安、永、怀、瑞、兴、启。
16、某地李氏:保长朝承存,定东福公冠;广国翰弘华,嘉建锦康钟;明兴强青全,江瑞润尚韶;首天维文祥,贺学周彦应。
17、某地李氏:保、公、同、维。
18、江苏泗洪:保开培长怀,青修光祖德,自如永定玉。
19、山东蓬莱:宝、树、世、业。
20、缙云李氏:保义廉千万少迁,仁次连洪入云边;英芳茂盛荣华显,广大安康福寿昌;道德崇高元敬让,慈祥敦厚本温良;贤明忠肃宽和裕,信义贞诚俊哲光。
21、吉林长春:保兆长子景玉。
22、某地李氏:宝、玉、凤、振。
23、某地李氏:宝元世大,庭基效尤,宏毅四海,---方正。
24、湖南桃源:邦国朝廷启,逢仁必耀中。
25、某地李氏:帮国振香树,东风雨润芳。
26、湖北李氏:帮、国、之、贞。
27、某地李氏:邦、国、永、宗、传。
28、重庆万州:邦家必达,龙诚飞将。
29、湖南浏阳:邦家延炳运,经业式培基,锡晋昭芳泽,荣因兆代期。
30、合肥撮镇:邦家有道,廷应朝承;功崇惟志,业广在勤。
31、湘潭高塘:邦家之光,大宗维翰;克广德心,介尔景福;皇恩多士,文武是宪;昭格列祖,永钖祚胤。
李氏家谱全部的字辈常见李姓家谱中的常见字辈有:“启、延、宗、庆、统、承、宏、绪、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德、广、扬、昌、远、支、蕃、启、吉、良、根、本、植、伦、常、基、贤、继、盛、显、扬、先、业、崇、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志、奉、正、宗、祖、方、应、兆、龙、荣、华、发、达、茂、国、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等,在古代,不少家谱中的字辈都会采用类似诗句的诗体来记录排辈,同时字辈也是中国传承千年的一种取名形式。
全国李姓辈分口诀大全陇西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东山一支李氏家谱字派世、开、国、运,文、士、宏、兴,正、心、诚、意,盛、德、日、新,英、才、应、遇,克、建、功、勋,荣、华、继、美,光、宗、显、亲。
高桥一支李氏三修族谱字派世、德、相、承、远,扬、泽、锡、恒、光,文、明、是、明、昭、裕、启,家、声、庆、福、长。
善邑曲江李氏一支家谱字派本、曰、守、承、先、世、逢,绍、廷、政、学、安、邦、国,书、田、基、业、振、家、声,景、运、文、明、光、祖、泽。
云湖李氏一支家族谱字派义、根、思、远,荣、秉、丹、良,应、开、永、世,枝、芳、助、茂。
今定十六字:瑞、集、星、垣,祥、徵、齐、宇,德、绍、前、徽,光、昭、祖、绪。
锦潇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子、民、享、盛、世,国、祚、自、长、春,祖、德、周、贤、士,宗、功、汉、彦、臣,贻、谋、宏、远、大,文、允、启、开、新。
宁乡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崇、志、奉、正、宗、祖、方、应、兆、龙、荣、华、发、达、茂、永、远、曜、先、公。
一修原派:文、光、恢、世、绪、良、泽、启、廷、封、长、振、家、声、大、祯、祥、国、祚、雍。
三修新派:忠、孝、功、名、显、诗、书、道、业、隆。
李氏家族族谱字辈大全李氏家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大家族之一,其族谱字辈繁多,记录着家族世代的兴衰荣辱。
以下是李氏家族族谱字辈的大全:一世,李氏(始祖)。
二世,李大伯(长子)、李二伯(次子)、李三伯(三子)。
三世,李大伯之子,李大伯长子、李大伯次子、李大伯三子。
李二伯之子,李二伯长子、李二伯次子、李二伯三子。
李三伯之子,李三伯长子、李三伯次子、李三伯三子。
四世,依次类推,记录每一世的子孙后代。
李氏家族族谱字辈的记录十分详细,包括每一世的长子、次子、三子,以及他们的子孙后代。
这些记录不仅是家族血脉的延续,更是家族历史的见证。
通过族谱字辈的记载,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李氏家族世世代代的兴衰荣辱,以及家族成员的贤能才德。
在李氏家族族谱字辈中,不仅有李氏家族的直系子孙,还包括了嫁入李氏家族的女子及其后代。
这些女子的名字和后代也被一一记录,体现了中国传统家族观念中男女平等、重视家族血脉延续的特点。
李氏家族族谱字辈的编制需要严格的规范和认真的态度,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份家族的族谱,更是家族的根和灵魂。
族谱字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家族的传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家族开始将族谱字辈数字化保存,以便更好地传承和管理。
数字化的族谱字辈不仅方便存储和检索,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与更多的家族成员共享和交流,促进家族的团结和发展。
总的来说,李氏家族族谱字辈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记录了家族世世代代的血脉传承和家族历史的发展。
通过族谱字辈的研究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弘扬家族的精神文化,为家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希望李氏家族的族谱字辈能够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1、陇西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部分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2、东山一支李氏家谱字派部分世、开、国、运文、士、宏、兴正、心、诚、意盛、德、日、新英、才、应、遇克、建、功、勋荣、华、继、美光、宗、显、亲。
3、高桥一支李氏三修族谱字派部分世、德、相、承、远扬、泽、锡、恒、光文、明、是、明、昭、裕、启家、声、庆、福、长。
4、陇西堂李氏七修族谱字派部分山老派起语派、纪、长、相、承续、祖、义、秋、均。
同汉庚午增派语太、官、人、讳、义司、千、两、派、承更、增、君、应、万秋、、林、傅、均。
黑山原派卫、嗣、瑛、耀、玉立、志、潮、添、荣光、辉、廷、秀、美隆、盛、遇、先、春。
井山原派文、景、荣、人、金胜、绍、木、太、雍学、高、邦、大、美隆、盛、遇、先、春。
续修改正派语卓、武、宏、忠、俊贤、良、佑、上、宾善、能、崇、祖、绪阅、代、益、昌、兴、恢、声、源、自、远后、启、象、全、新蠨、范、开、元、运咸、恒、垂、泽、清。
续修新增派语南、雅、其、祥、合西、都、本、度、呈。
和、敦、现、左、有富、有、庆、安、平。
5、善邑曲江李氏一支家谱字派部分本、曰、守、承、先、世、逢绍、廷、政、学、安、邦、国书、田、基、业、振、家、声景、运、文、明、光、祖、泽。
6、云湖李氏一支家族谱字派部分义、根、思、远荣、秉、丹、良应、开、永、世枝、芳、助、茂。
今定十六字瑞、集、星、垣祥、徵、齐、宇德、绍、前、徽光、昭、祖、绪。
7、锦潇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部分子、民、享、盛、世国、祚、自、长、春祖、德、周、贤、士宗、功、汉、彦、臣贻、谋、宏、远、大文、允、启、开、新。
8、宁乡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部分崇、志、奉、正、宗、祖、方、应、兆、龙、荣、华、发、达、茂、永、远、曜、先、公。
一修原派文、光、恢、世、绪、良、泽、启、廷、封、长、振、家、声、大、祯、祥、国、祚、雍。
李氏家谱字辈大全李氏家谱源远流长,家族繁衍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家谱中记载了世世代代的先祖和后裔,以及他们的字辈排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字辈代表了家族的尊严和传承,也反映了家族的兴衰荣辱。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李氏家谱字辈大全。
一、宗族字辈。
1. 起辈,开辈、发辈、发祥、发源、发祖、发宗。
2. 二辈,承辈、承祖、承宗、承家、承基。
3. 三辈,继辈、继祖、继宗、继基。
4. 四辈,昭辈、昭祖、昭宗、昭基。
5. 五辈,道辈、道祖、道宗、道基。
6. 六辈,德辈、德祖、德宗、德基。
7. 七辈,文辈、文祖、文宗、文基。
8. 八辈,景辈、景祖、景宗、景基。
9. 九辈,元辈、元祖、元宗、元基。
10. 十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二、子辈字辈。
1. 十一辈,安辈、安祖、安宗、安基。
2. 十二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3. 十三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4. 十四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5. 十五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6. 十六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7. 十七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8. 十八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9. 十九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10. 二十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三、后人字辈。
1. 二十一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2. 二十二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3. 二十三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4. 二十四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5. 二十五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6. 二十六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7. 二十七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8. 二十八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9. 二十九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10. 三十辈,定辈、定祖、定宗、定基。
以上便是李氏家谱字辈大全的内容,通过家谱字辈,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李氏家族的世系传承和家族规模。
字辈代代相传,承载着家族的传统和文化,也是家族凝聚力的象征。
希望家族的后人能够继承和发扬家族的优良传统,共同传承家族的文化基因,使家族的辉煌延续下去。
李姓辈分表李姓是汉族百家姓之一,其起源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人数众多,分布广泛,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和贤士。
李姓辈分表是对李姓族人进行分类的一种方式,其目的是维系家族血脉,传承先祖文化,加强家族间的联系和团结。
以下是李姓辈分表及其涵义:一、李氏辈分1. 太公2. 仲父3. 大父4. 其氏5. 仲昆6. 仲兄7. 大昆8. 大兄9. 仲弟10. 大弟11. 堂显12. 堂实13. 堂光14. 堂尹15. 堂坤16. 堂文17. 堂康18. 堂定19. 堂林20. 堂平21. 堂君22. 李安23. 李敖24. 李白二、李氏辈分说明1. 太公:太公表示最早的祖先或始祖,是家族的重要象征和文化符号,家族成员以太公为始祖,共同向往、崇拜。
2. 仲父、大父、其氏:这三个辈分是李氏族人在太公之后的第一代,其次是嫡孙即太公的儿子们的孩子们。
3. 仲兄、大兄、仲昆、大昆:这四个辈分指的是太公的儿子们的兄弟,也就是李氏族人的伯叔辈。
4. 仲弟、大弟:这两个辈分指的是太公的儿子们的弟弟,也就是李氏族人的叔伯辈。
5. 堂显、堂实、堂光、堂尹、堂坤、堂文、堂康、堂定、堂林、堂平、堂君:这11个辈分分别指代太公的孙子们的儿子们,也就是族人们的表兄弟辈。
6. 李安、李敖、李白:这三个辈分通常被视为李氏族人中杰出人物的辈分,在家族中享有声望和地位。
三、李氏族人传统文化李氏族人历来重视传统文化,特别是祖先崇拜和家族亲情。
李氏族人有着严格的家族规矩和道德准则,在家庭生活中注重信义、孝顺、勤俭和乐群等美德,这些德行也被传承于辈分表之中。
李氏族人还注重家族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定期的家族宴会、祭祖活动等形式,弘扬家族的文化和荣耀感,增强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现代社会,李氏族人的辈分表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传承,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的瑰宝之一。
以上就是李氏辈分表及其涵义的详细介绍,相信能够对李氏族人有所帮助。
李氏各地家谱字辈(分支较多仅供参考)李氏家谱字派1、陇西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部分)……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2、东山一支李氏家谱字派(部分)……世、开、国、运,文、士、宏、兴,正、心、诚、意,盛、德、日、新,英、才、应、遇,克、建、功、勋,荣、华、继、美,光、宗、显、亲。
……3、高桥一支李氏三修族谱字派(部分)……世、德、相、承、远,扬、泽、锡、恒、光,文、明、是、明、昭、裕、啟,家、声、庆、福、长。
……4、陇西堂李氏七修族谱字派(部分)……山老派起语:派、纪、长、相、承,续、祖、义、秋、均。
同汉庚午增派语:太、官、人、讳、义,司、千、两、派、承,更、增、君、应、万,秋、、林、傅、均。
黑山原派:卫、嗣、瑛、耀、玉,立、志、潮、添、荣,光、辉、廷、秀、美,隆、盛、遇、先、春。
井山原派:文、景、荣、人、金,勝、绍、木、太、雍,学、高、邦、大、美,隆、盛、遇、先、春。
续修改正派语:卓、武、宏、忠、俊,贤、良、佑、上、宾,善、能、崇、祖、绪,阅、代、益、昌、兴、恢、声、源、自、远,后、啓、象、全、新,蠨、范、开、元、运,咸、恒、垂、泽、清。
续修新增派语:南、雅、其、祥、合,西、都、本、度、呈。
和、敦、现、左、有,富、有、庆、安、平。
……5、善邑曲江李氏一支家谱字派(部分)……本、曰、守、承、先、世、逢,绍、廷、政、学、安、邦、国,书、田、基、业、振、家、声,景、运、文、明、光、祖、泽。
……6、云湖李氏一支家族谱字派(部分)……义、根、思、远,荣、秉、丹、良,应、开、永、世,枝、芳、助、茂。
今定十六字:瑞、集、星、垣,祥、徵、齐、宇,德、绍、前、徽,光、昭、祖、绪。
……7、锦潇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部分)……子、民、享、盛、世,国、祚、自、长、春,祖、德、周、贤、士,宗、功、汉、彦、臣,贻、谋、宏、远、大,文、允、啟、开、新。
李⽒各地家谱字辈(分⽀较多仅供参考)李⽒家谱字派1、陇西堂李⽒⼀⽀五修族谱字派(部分)……国、正、添、必、茂,⾼、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
……2、东⼭⼀⽀李⽒家谱字派(部分)……世、开、国、运,⽂、⼠、宏、兴,正、⼼、诚、意,盛、德、⽇、新,英、才、应、遇,克、建、功、勋,荣、华、继、美,光、宗、显、亲。
……3、⾼桥⼀⽀李⽒三修族谱字派(部分)……世、德、相、承、远,扬、泽、锡、恒、光,⽂、明、是、明、昭、裕、啟,家、声、庆、福、长。
……4、陇西堂李⽒七修族谱字派(部分)……⼭⽼派起语:派、纪、长、相、承,续、祖、义、秋、均。
同汉庚午增派语:太、官、⼈、讳、义,司、千、两、派、承,更、增、君、应、万,秋、、林、傅、均。
⿊⼭原派:卫、嗣、瑛、耀、⽟,⽴、志、潮、添、荣,光、辉、廷、秀、美,隆、盛、遇、先、春。
井⼭原派:⽂、景、荣、⼈、⾦,勝、绍、⽊、太、雍,学、⾼、邦、⼤、美,隆、盛、遇、先、春。
续修改正派语:卓、武、宏、忠、俊,贤、良、佑、上、宾,善、能、崇、祖、绪,阅、代、益、昌、兴、恢、声、源、⾃、远,后、啓、象、全、新,蠨、范、开、元、运,咸、恒、垂、泽、清。
续修新增派语:南、雅、其、祥、合,西、都、本、度、呈。
和、敦、现、左、有,富、有、庆、安、平。
……5、善⾢曲江李⽒⼀⽀家谱字派(部分)……本、⽈、守、承、先、世、逢,绍、廷、政、学、安、邦、国,书、⽥、基、业、振、家、声,景、运、⽂、明、光、祖、泽。
……6、云湖李⽒⼀⽀家族谱字派(部分)……义、根、思、远,荣、秉、丹、良,应、开、永、世,枝、芳、助、茂。
今定⼗六字:瑞、集、星、垣,祥、徵、齐、宇,德、绍、前、徽,光、昭、祖、绪。
……7、锦潇堂李⽒⼀⽀五修族谱字派(部分)……⼦、民、享、盛、世,国、祚、⾃、长、春,祖、德、周、贤、⼠,宗、功、汉、彦、⾂,贻、谋、宏、远、⼤,⽂、允、啟、开、新。
李姓辈分字谱1、陇西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2、东山一支李氏家谱字派世、开、国、运,文、士、宏、兴,正、心、诚、意,盛、德、日、新,英、才、应、遇,克、建、功、勋,荣、华、继、美,光、宗、显、亲。
3、高桥一支李氏三修族谱字派世、德、相、承、远,扬、泽、锡、恒、光,文、明、是、明、昭、裕、启,家、声、庆、福、长。
4、善邑曲江李氏一支家谱字派本、曰、守、承、先、世、逢,绍、廷、政、学、安、邦、国,书、田、基、业、振、家、声,景、运、文、明、光、祖、泽。
5、云湖李氏一支家族谱字派义、根、思、远,荣、秉、丹、良,应、开、永、世,枝、芳、助、茂。
今定十六字:瑞、集、星、垣,祥、徵、齐、宇,德、绍、前、徽,光、昭、祖、绪。
6、锦潇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子、民、享、盛、世,国、祚、自、长、春,祖、德、周、贤、士,宗、功、汉、彦、臣,贻、谋、宏、远、大,文、允、启、开、新。
7、宁乡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崇、志、奉、正、宗、祖、方、应、兆、龙、荣、华、发、达、茂、永、远、曜、先、公。
一修原派:文、光、恢、世、绪、良、泽、启、廷、封、长、振、家、声、大、祯、祥、国、祚、雍。
三修新派:忠、孝、功、名、显、诗、书、道、业、隆。
派次:宏、开、景、象,家、世、克、昌,承、宜、祖、德,永、锡、贤、良。
8、沅江李氏一支四续宗谱字派景、继、修、凤、玉、应,春、世、时、之、成,大、学、文、名、显,鸿、勋、泰、运、新,克、勤、功、益、懋,遵、道、治、常、隆,守、训、承、先、志,敦、行、尚、本、真,有、恒、斯、建、业,能、立、定、增、荣。
9、叙乐堂李氏一支宗谱字派森、堂、惟、思、永,珠、仕、忠、正、春,良、善、惟、思、永,兴、隆、福、寿、昌。
英霍六太三支合议新增派:孝、友、傅、家、学,诗、书、显、国、长。
李氏族谱目录1、中华古今大姓——李姓的来历二——三2、族谱源流叙四——六3、李氏辈序谱七——九4、李氏宗族简章十5、取名艺术十一——十三6、关于五行方位、相生、相克、属相时辰的规定十四——十六7、编辑说明十八——二二8、李氏族谱整理编辑筹备组成员名单二三9、李氏家族坟墓所在地(一)(二)(三)二四10、李氏宗族繁衍图(一)(二)(三)(四)二七——三三11、宪彦家修庆各辈所生之女图(一)(二)三四——三七12、从尚修到已故的宪字辈的生死时地三八——七四13、彦勋彦奎彦辉彦才彦光彦桂彦翼各房人员生庚处所七五——九一14、彦彰彦华彦美彦均各房人员生庚处所九二——九八15、彦鼎彦德彦友彦霖彦福各房人员生庚处所九九——一一三16、彦梁彦荣各房人员生庚处所一一四——一一五17、宪忠宪伦宪洲宪泽宪贵宪超宪德各房人员生庚处所一一六——一二六18、彦奎彦龙彦魁各房人员生庚处所一二七——一三五19、彦祥彦刚彦常彦恩彦昌各房人员生庚处所一三六——一五四20、彦海彦镕彦铠彦铸各房人员生庚处所一三五——一七十中华古今大姓——李姓的来历李姓是当今中国第一大姓在全国汉族姓氏中李姓人口约占十分之一在世界上李姓人口中已超过一亿人。
李姓的来历上古时有个叫皋陶的人,在帝尧时期任大理,即司法长官,他的子孙世袭大理之职历虞夏至商代后以官命族,称为理氏,商朝末年理氏裔孙理征,因直言规纣王改焉错误,为纣王所不容而被杀害。
理征的儿子利贞随母契和氏出逃,至伊侯之墟,即今河南西部,饥饿不堪靠采食木子即李子保全性命,为感激李子的保命之功及躲避纣王追缉,又因理李同音通用,自利贞起改理氏为李氏。
李利贞的儿子李昌祖,其十四孙李耳,即老子。
李耳的裔孙李昙有四子,长子李崇为陇西(甘肃临洮县)房始宜,四子李玑之子李牧为赵郡(河北邯郸市西南)房始祖,后来陇西房又分为三十九房,赵郡房又分为东南西三组,有许多支都发展成名门望族,唐代是李姓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王室子孙众多繁衍昌盛,加之赐给许多有功的文臣武将以李姓,因而极大地扩充了李姓人口,历唐代的大发展后李姓支庶蕃盛播迁频繁,流向广泛,至宋明时期已基本上遍布全国大陆各省,从明代起陆续有人迁至台湾,同时有人移居海外。
李姓排辈家谱
李姓是中国最为常见的姓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庞大的族群。
根据传统家谱的排辈方式,李姓家谱一般按照辈分和世系来排列。
下面是一个简化的例子,展示了李姓家族的一个可能的排辈家谱:
- 第一世:始祖李氏
- 第二世:李先生
- 第三世:李老爷
- 第四世:李大爷
- 第五世:李伯父(或李叔父)
- 第六世:李父亲
- 第七世:你的本代(若你为第七世)
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家族的具体情况和辈分继续延伸下去。
家谱的编写和排列方式在不同家族和地区可能有所差异,这只是一个简化的示例。
如果你想要了解你个人家族的详细家谱,最好联系你的父辈或长辈,他们可能会给予更准确和详细的信息。
李氏家谱字派1、陇西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部分)……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2、东山一支李氏家谱字派(部分)……世、开、国、运,文、士、宏、兴,正、心、诚、意,盛、德、日、新,英、才、应、遇,克、建、功、勋,荣、华、继、美,光、宗、显、亲。
……3、高桥一支李氏三修族谱字派(部分)……世、德、相、承、远,扬、泽、锡、恒、光,文、明、是、明、昭、裕、啟,家、声、庆、福、长。
……4、陇西堂李氏七修族谱字派(部分)……山老派起语:派、纪、长、相、承,续、祖、义、秋、均。
同汉庚午增派语:太、官、人、讳、义,司、千、两、派、承,更、增、君、应、万,秋、、林、傅、均。
黑山原派:卫、嗣、瑛、耀、玉,立、志、潮、添、荣,光、辉、廷、秀、美,隆、盛、遇、先、春。
井山原派:文、景、荣、人、金,勝、绍、木、太、雍,学、高、邦、大、美,隆、盛、遇、先、春。
续修改正派语:卓、武、宏、忠、俊,贤、良、佑、上、宾,善、能、崇、祖、绪,阅、代、益、昌、兴、恢、声、源、自、远,后、啓、象、全、新,蠨、范、开、元、运,咸、恒、垂、泽、清。
续修新增派语:南、雅、其、祥、合,西、都、本、度、呈。
和、敦、现、左、有,富、有、庆、安、平。
……5、善邑曲江李氏一支家谱字派(部分)……本、曰、守、承、先、世、逢,绍、廷、政、学、安、邦、国,书、田、基、业、振、家、声,景、运、文、明、光、祖、泽。
……6、云湖李氏一支家族谱字派(部分)……义、根、思、远,荣、秉、丹、良,应、开、永、世,枝、芳、助、茂。
今定十六字:瑞、集、星、垣,祥、徵、齐、宇,德、绍、前、徽,光、昭、祖、绪。
……7、锦潇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部分)……子、民、享、盛、世,国、祚、自、长、春,祖、德、周、贤、士,宗、功、汉、彦、臣,贻、谋、宏、远、大,文、允、啟、开、新。
李姓排辈家谱
李姓排辈家谱是一个按照辈分和祖先关系排列的家族族谱。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李姓排辈家谱示例:
第一世:李氏(始祖)
第二世:李一(长子)
第三世:李二、李三(李一的儿子)
第四世:李四、李五、李六(李二的儿子)、李七(李三的儿子)
第五世:李八、李九、李十(李四的儿子)、李十一(李五的儿子)、李十二(李六的儿子)、李十三(李七的儿子)
依此类推,以此排列下去。
家谱通常会记录每一代的姓名、出生年份、配偶、子女等基本信息。
家族成员可以通过阅读家谱了解自己的祖先和家族的发展历程,感受家族的传承和凝聚力。
全国李氏字辈对照表1、陇西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2、东山一支李氏家谱字派世、开、国、运,文、士、宏、兴,正、心、诚、意,盛、德、日、新,英、才、应、遇,克、建、功、勋,荣、华、继、美,光、宗、显、亲。
3、高桥一支李氏三修族谱字派世、德、相、承、远,扬、泽、锡、恒、光,文、明、是、明、昭、裕、启,家、声、庆、福、长。
4、善邑曲江李氏一支家谱字派本、曰、守、承、先、世、逢,绍、廷、政、学、安、邦、国,书、田、基、业、振、家、声,景、运、文、明、光、祖、泽。
5、云湖李氏一支家族谱字派义、根、思、远,荣、秉、丹、良,应、开、永、世,枝、芳、助、茂。
今定十六字:瑞、集、星、垣,祥、徵、齐、宇,德、绍、前、徽,光、昭、祖、绪。
6、锦潇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子、民、享、盛、世,国、祚、自、长、春,祖、德、周、贤、士,宗、功、汉、彦、臣,贻、谋、宏、远、大,文、允、启、开、新。
7、宁乡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崇、志、奉、正、宗、祖、方、应、兆、龙、荣、华、发、达、茂、永、远、曜、先、公。
一修原派:文、光、恢、世、绪、良、泽、启、廷、封、长、振、家、声、大、祯、祥、国、祚、雍。
三修新派:忠、孝、功、名、显、诗、书、道、业、隆。
派次:宏、开、景、象,家、世、克、昌,承、宜、祖、德,永、锡、贤、良。
8、沅江李氏一支四续宗谱字派景、继、修、凤、玉、应,春、世、时、之、成,大、学、文、名、显,鸿、勋、泰、运、新,克、勤、功、益、懋,遵、道、治、常、隆,守、训、承、先、志,敦、行、尚、本、真,有、恒、斯、建、业,能、立、定、增、荣。
9、叙乐堂李氏一支宗谱字派森、堂、惟、思、永,珠、仕、忠、正、春,良、善、惟、思、永,兴、隆、福、寿、昌。
英霍六太三支合议新增派:孝、友、傅、家、学,诗、书、显、国、长。
李氏宗谱江苏泗阳李氏网络上传,山东莒南东团林李兴校点李氏宗谱原序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夫家之有谱,所以明世次,别尊卑,辩疏戚也。
豈以之示誇祤,侈榮贵,而於族纇之奇哉。
每见世人不察作谱本旨,故加文饰。
见太始公之自叙,推本黄農,遂尤而效之,務援古昔。
動则曰:吾某帝王之苗裔也。
吾某圣贤之後昆也。
呜呼,何甚謬妄哉!亦大異於狄枢密之不祖梁公者矣。
余生长淮楚。
缘冯夷肆虐,稽天襄陵者,十有数年。
物产湮沉,生计断绝。
难籍明经,而铨無期。
不得已。
流离转徙,浪跡东国。
因得纳交於栱翁桥抒○1。
栱翁世居沂郡之东潘○2,以孝友传家者也。
少负雄才,抱大志,博览群书,尤好孙吴之言,慕衞霍之烈。
杨誉黌序间数十年,数奇不偶,未遂厥志。
年逾古稀。
乃退守先人之遗業,而楽意田园焉。
燕閒晤聚,握手言心,興余竟成莫逆。
余極羡其族姓繁衍,人文蔚起。
因询及所徙来。
栱翁出一帙相示,乃其籑修之家谱也。
余捧览之餘,见其世次分明,尊卑疏戚,秩然不紊。
固云善矣,且又直叙本支,绝不攀援古昔聖贤帝王枝叶以为光榮,真得作谱本旨,而有狄枢密不受梁公告身之高义者也。
爰極叹服之,谓其逺出世俗之见,不啻萬萬。
因僭書数行於谱端,以志景慕之私焉尔。
宗谱弁言吾宗李氏,明代之先,世系无考。
兹欲追续,其请自有明代始乎。
常闻建文时,有祖居燕京西华门大木厂○3。
曾興修皇極殿○4。
後缘靖难兵起○5,隐居沂郡苍山○6之阳庙前村○7,传及四世。
正德间,復罹刘六刘七之乱○8。
由北直寇山东,流毒郡邑,巢穴苍山,庙前一带蹂躏殆尽。
四世祖兄弟五人,各寻生地。
继而贼平,长祖復归庙前。
二祖北往居河北安新县三台村——今三台镇。
顺治间,有庠生静。
一公名曰衷繍者,乃其苗裔也。
常一晤叙,因識其宗派焉。
三祖南行居江南之桃园县——即今江苏泗阳县。
四祖创居东潘○9,即余之高祖。
是为东潘之始祖也。
五祖卜居日照县马庄——今涛雒,亦尚有遗踪可考。
但诸祖睽隔,音问久疏。
世次名讳,多不可稽。
所可稽者,惟有东潘一脉耳。
蓋比盧聚處,相延難及九世,皆可考而知之也。
近因树大枝蕃,流逺派别,且有离群散處者。
余恐日久人玩事逺易忘,或失先世之遗传,或紊後来之名分。
乃录所见闻,述而谱之,令後人識祖德之绵逺,世代之源流,而罔敢陨越焉。
但愧陋劣。
故存此以俟有大通明者,文而广之,庶不失李氏之宗谱云。
始祖五世孙煋记重修宗谱序念自栱辰祖修谱,以迄於今六十余年。
相传又三世,而未入谱者,共五世矣。
使非重修,则先世之遗传,或失者有之。
後来之名分,或紊者有之。
欲後人識祖德之绵逺,世代之源流,不亦難乎?是以余等心甚爱焉,欲叙之。
然又非可以一人叙,一时叙。
苟且叙也,於是敬约族众。
先立一会为祀祖之资,再相与纠合,共为密查。
如是者有日。
然後世次相承,支派皆有所统,復如昔日之秩然有序焉。
顾今日之叙法,与昔稍異。
蓋树大者枝自分,流逺者派亦别。
与其总叙,甚難分明。
何若分修,转觉清晰。
今以长支四世,次支二世,分为十数支。
一支自为一小卷,又合众小卷而为一大卷。
是一本散为数支,固可展卷了然。
而数支復总为一本,難分亦犹不分也。
此系余等迂拙之见,聊为承先啓後之计尔。
後有識者,变而通之,自不拘乎此也,更有望於後者。
相传愈久,支派愈繁。
若稍有敦倫笃本之思,和宗睦族之意。
观世代当叙即叙,而不迟留。
是即我栱辰祖之意也,是即我会众继我栱辰祖修谱之本意也。
云而。
时乾隆九年岁次甲子春月穀旦始祖七世孙大廷大宗八世孙廷魁廷进廷逊九世孙振民闻谅十世孙斌公成八世孙济川氏溱谨记於青莲堂注释:○1栱翁桥抒,李栱辰,字桥抒,应是较早家谱的修撰人,生平无考。
○2沂郡东潘,东潘,古地名,指明朝沂州东部近海的区域,应包含现在的日照、莒南临沭、江苏赣榆等地。
沂阳观音院《创塑观音罗汉之记》碑碑文有:“沂治之东,去州百里有聚落曰东潘,地秀人淑。
俨有梵宫,乃古之名刹,额曰资庆释迦□院。
”(元朝至正年间——1355年11月,由沂州佛教界和该寺僧人化缘得资创塑观音罗汉法相,立石记之。
该碑原立于东盘村南沂阳观音院内,20世纪50年代寺庙被拆除,碑石今存东盘村东玉圣园内。
)○3西华门大木厂,西华门是紫禁城西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连接皇城与宫城的重要枢纽。
大木厂,即今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位于紫禁城和中南海以西,西城区政府以东,南临西单商业区,北面是国家教育部。
这里最早叫打磨厂,在明代和清代的老地图上,标的都是打磨厂的名称。
后来,打磨厂逐渐被叫成了大木厂、大木仓。
现在,狭窄的胡同已变成了宽阔的大街,惟有35号的郑王府还能提示人们历史深处的记忆。
早在明代,这里就是明成祖朱棣的心腹姚广孝的府第。
在清代,这里又成为顺治皇帝的堂叔郑亲王济尔哈朗的王府;民国时期,孙中山曾在这里建立中国大学。
原中国大学操场,今建起国家敎育部办公大楼。
○4皇極殿,皇极殿本名奉天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
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名太和殿(俗称“金銮殿”)。
○5靖难兵起,史称“靖难之役”,民间俗称“燕王扫北(扫碑)”。
明太祖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
他死后,孙子建文帝即位。
建文帝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坐镇北平的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
1402年,朱棣攻破明朝京城南京,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
同年,朱棣即位,就是明成祖。
第二年,改元永乐,改北平为北京。
1421年,迁都北京。
○6苍山,即苍马山,位于临沭县城东北3公里处,属马陵山系。
由苍山、马山、草山、冠山、演武山组成,总面积30平方公里,现为国家AAA级景区。
境内松青、草绿、水蓝、云翠,历史文化传说甚多,是从古至今在鲁南苏北,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道教圣地。
主峰苍山,从八个方向看去,有“犀牛望月”、“出水芙蓉”、“书圣笔架”、“骆驼饮水”、“老君乘龙”、“青嶂列戟”、“卷帘诰轴”等“七景八观”之说。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称,立于苍山之巅,“东望沧海、汪洋无际,因名。
”据《沂州志》记载:“苍山在州东八十里,上可望东海,前有窦王坟,后有秦王柱,中有石室,世传安期生、徐则升仙处。
”○7庙前村,现临沭县临沭镇庙前村。
1940年以前,临沭镇一带属临沂县第五区东潘乡,1941年置临沭县后设夏庄区。
1958年成立夏庄人民公社。
1984年5月,改名临沭镇。
庙前村位于临沭镇红云寺遗址前一公里处,故名。
○8刘六刘七之乱,指明中叶爆发于北直隶(今河北地区)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文安人刘六、刘七在霸州发动起义,数千农民响应。
次年,起义军由河北攻入山东,以后又由山东回攻京畿,迅速发展到数万人。
正德七年(1512年),在明政府各路军的强势围攻下失败,刘六刘七战死。
○9东潘,应为“东盘”,即东盘村。
因前言“长祖復归庙前”,此言“四祖创居东潘”。
“庙前”亦属东潘,言“创居”于理不通。
现查实,庙前与东盘两地相去不远,东盘李姓乃庙前李姓析出,每有祭祀,东盘李姓皆前往庙前墓地祭祖。
东盘村,位于北纬34°55′,东经118°44′,苍马山脉的冠山脚下。
相传唐初因罗成在演武山上设演武场,山南设东西营盘各一座,因称东盘、西盘。
据《临沭县地名志》记载“东盘,明朝初年李氏来此建村……在东侧安营盘的地方立村居住,始称东营盘,后沿称东盘。
”民国年间,属临沂县五区东潘乡,建国后属临沭县蛟龙公社,现属朱仓乡。
新发掘的东盘遗址位于东盘村西北,面积数万平方米,文化遗存非常丰富,有龙山文化、北辛文化、岳石文化和西周、春秋、西汉、东汉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
2013年10月,东盘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宗谱小记莒南东团林李氏,系清末民初自临沭东盘迁出,迄今已历九世。
一世祖李玉德,是为本支始祖,史迹无考。
二世祖三支,长支李楷,未娶无后,三支李牧十八岁死于匪乱,唯次支李烈瓜瓞绵绵,门户兴旺。
三世祖三支,长支李文和,次支李文竹,三支李文友。
四世祖四支,李相府,出自长支;李相城,出自次支;三支李相县,四支李相州,出自三支。
五世祖九支,李凤雨,李凤武,李凤忠,李凤密,出自长支;李凤文,李凤春,李凤德,出自次支;李凤义出自三支,李凤管出自四支。
五世以下支脉渐蕃,不能尽述。
现将各支派世次延展、迁徙踪迹制成Exel表格,以分流别派,追本溯源,方便音问,和睦宗亲。
本支始祖八世孙兴谨记2013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