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鼓》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63 MB
- 文档页数:29
8、小花鼓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背儿歌《小花鼓》,会读生字“面、在、哭、哥”。
二、预习跟读《漱口》(在儿歌中圈出生字),《稀奇歌》。
三、读“拼音练习”第6条。
四、读一读
哥哥、 大哭、 里面、 在家、 大哥、 上面、 正面、 东面、 北面、 老虎、 弟弟、 画画、 地上、 你们、 花鼓、 敲鼓 五、数笔画。
例:“白”一共有( 5 )笔。
第三笔是( )。
“面”一共有( )笔,第四笔是( )。
“哭”一共有( )笔,第二笔是( )。
“地”一共有( )笔,第四笔是( )。
“山”一共有( )笔,第一笔是( )。
“火”一共有( )笔,第二笔是( )。
“方”一共有( )笔,第三笔是( )。
六、写一写。
请认真看字样,按田字格的位置写。
家长评价
在 正正
面 在四不 哭 大草 哭 面正。
8 小花鼓教学目标: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面、在、哭、哥4个生字。
2、会拼读课文中出现的音节。
3、能正确朗读儿歌。
1、在阅读儿歌中认识生字:面、在、哭、哥4个生字。
2、能认读声母:g k h,会拼读音节:gu ku hu hua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课文插图2、小朋友,你们能说一说这幅图上画了些什么吗?3、大家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新的儿歌板书:小花鼓指名读齐读二、整体感知,学习儿歌、生字1 听课文录音,听一听儿歌里说了什么。
2 第二遍听录音,轻声跟读。
3 指名读。
4 小老师带读。
5 师生配合读。
(1)教师领读:一面小花鼓。
鼓上画什么?学生读:一面小花鼓,鼓上画老虎。
(出示生字“面”)(2)教师领读:弟弟敲破了鼓。
怎么样了?学生读:弟弟敲破鼓,坐在地上哭。
(出示生字“在、哭”)(3)教师领读:哥哥看了怎么说?学生读:弟弟你别哭,哥哥帮你补。
(出示生字“哥”)6 出示生字,想一想,谁能用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7 巩固生字(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小组比赛读。
8 送字宝宝回家,表演读。
三、学习声母;g k h1、认读声母:g k h (师范读、学生大面积练读)2、学唱儿歌:9字打弯g g g;象把手枪k k k ;象把椅子h h h3、拼读ge ke he4、学生练习读左右同学相互打分。
5、出示生字,今天学过的生字中有哪几个带有我们刚才学的声母。
6、出示:哭kū哥gē7、课文中还有一个字鼓8、学生练习拼读9、开小火车小组比赛拼读。
10、完成我会选。
四、复习笔画,练习写字1、出示笔画横折,指名读2、教师示范,学生书空3、出示:面哭4、学生练习描一描。
五、绕口令。
1、大家发现没有,今天学的这首儿歌,每一行的最后一个字读音都委相近,如果不专心的话,很可能会读错。
2、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一口气读得又多又准。
3、学生赛读4、学生自由上台表演自己会读。
绕口令小花鼓1.要求幼儿正确发出鼓(gǔ) 、虎(hǔ)、布(b )、补(bǔ) 等字母音,区别g、h、b等字音。
2.帮助幼儿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提高对指令组语音的倾听水平。
3.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听说应变能力。
活动准备:小花鼓与鼓棒、图片。
活动过程: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
1.出示老虎图片: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小朋友们看看它是谁?(跟老师念老虎、虎、虎、虎hǔ)出示画有布料的图片: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小老虎也要过六一儿童节,我们人类妈妈想送一件漂亮的新衣服给老虎,作为六一的礼物,人类妈妈就到商店里去选什么东西来做新衣服呢?(指图片问,跟老师念:布料、布、布、布b )。
出示小花鼓的图片:小老虎高兴极了,它穿着新衣服,拿着什么东西去玩耍呀?(指着图片;小花鼓、鼓、鼓、鼓gǔ)。
出示补衣服的图片:小老虎玩着玩着,一不小心,把衣服给弄破了,小老虎伤心极了,人类妈妈看见了,就帮小老虎把衣服给怎么样呢?图片上人类妈妈正在做什么呀?(如幼儿回答:缝衣服,老师给予引导:缝衣服,我们了可以叫做补衣服,因为,补衣服和缝衣服的意思一样,都是把破旧的衣服补好,跟老师一起念:补衣服,补、补、补bǔ)。
2.巩固师:这些图片每个图片上的图案老师现在只用一个字表示它,比如像:老虎,老师就只用虎字表示,补衣服这张,我们可以用补字来表示,那么其它的图片呢?我们可以用哪些字来表示呢?(幼儿回答,给予表扬)3.引入主题:师: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学一个新的本领,这个本领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绕口令,我们的绕口令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小花鼓》。
请小朋友们先听听老师是怎样绕口令的。
绕口令《小花鼓》一面小花鼓,鼓上画老虎,宝宝敲破鼓,妈妈拿布补,不知道是布补鼓,还是布补虎。
(绕口令的`同时,口令中念到与图片相应的字,就指出图片给孩子看)师:老师绕完口令了,口令里都有了些什么东西呀?4.教师教学。
师:绕口令这个本领学起来比较难,所以小朋友们要认真的学。
幼儿园小花鼓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小花鼓教材的第四章《认识节奏与音高》的详细内容。
通过学习,让孩子们了解并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音高概念,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模仿简单的音乐节奏和音高。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演奏。
3. 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热情,激发他们的音乐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音乐节奏和音高的辨识与模仿。
重点: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花鼓、音响设备、音乐CD、卡片等。
学具:幼儿用小花鼓、彩色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节奏游戏,引导他们感受音乐的韵律。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教材中的音乐,让幼儿跟随音乐敲击小花鼓,认识并模仿音乐节奏和音高。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幼儿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节奏和音高的敲击表演。
4.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敲击成果,其他幼儿给予掌声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认识节奏与音高2. 内容:基本节奏: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基本音高:C、D、E、F、G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小花鼓模仿教材中的音乐节奏和音高,录制一段表演视频。
2. 答案:无固定答案,以幼儿的表演为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针对不同水平进行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完成课后作业,增进亲子关系。
组织小花鼓音乐会,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互动性;3.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和亲子互动;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针对性和多样性。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1. 使用直观的教具,如卡片、彩色笔等,将抽象的节奏和音高概念具体化。
2. 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如身体节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感受和模仿音乐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