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第二次作业上课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5
《土木工程材料教案》PPT课件第一章:土木工程材料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应用领域。
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和选择原则。
1.2 教学内容土木工程材料的定义和分类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土木工程材料的选择原则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应用领域。
互动法:讨论土木工程材料的选择原则及实际应用案例。
1.4 教学目标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应用领域。
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和选择原则。
第二章: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2.1 课程介绍学习土木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质、耐久性质和工程性质。
2.2 教学内容土木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质:强度、弹性、塑性、韧性等土木工程材料的耐久性质:抗渗性、抗碳化性、抗侵蚀性等土木工程材料的工程性质:密度、吸水率、导热性等2.3 教学方法实验法:通过实验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讲授法:讲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质、耐久性质和工程性质2.4 教学目标学习土木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质、耐久性质和工程性质能够理解并应用这些性质来选择合适的土木工程材料第三章:土木工程材料的选择原则3.1 课程介绍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土木工程材料,并了解选择原则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选择原则的定义和重要性选择原则的具体内容: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环境友好性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选择原则的定义和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选择原则的具体应用3.4 教学目标了解选择原则的定义和重要性学习选择原则的具体内容,并能够应用到实际工程中第四章:土木工程材料的测试方法4.1 课程介绍学习土木工程材料的常用测试方法,并了解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2 教学内容常用测试方法的介绍: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等测试方法的实际应用案例4.3 教学方法实验法:进行土木工程材料的测试实验讲授法:讲解常用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4.4 教学目标学习常用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能够理解并应用这些测试方法来评估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能第五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应用案例5.1 课程介绍通过实际案例来学习土木工程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类别(必修/选修):必修课程英文名称: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总学时/周学时/学分:45/3/2.5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9先修课程:房屋建筑学、工程力学(一)授课时间:星期二5-7节/1-15周授课地点:6D204授课对象:2017级工程管理专业开课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任课教师姓名/职称:王晓璐高级工程师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课堂答疑-每次课前、课间及课后答疑;2、网络答疑-通过微信、邮件及QQ等方式实时答疑;3.每次发放作业时,采用集中讲解方式;4、考前答疑-考试前集中在12G304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使用教材:《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 杨杨,钱晓倩.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教学参考资料:1.《土木工程材料》.林建好,刘陈平.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2.《土木工程材料》(上册).梁松、程从密、王绍怀、秦怀泉.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课程简介:土木工程材料是工程管理专业必修课,为学科基础课程,处于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地位,目的使学生掌握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用途、制备、使用方法及检测和质量控制方法,了解材料性质与材料结构的关系,了解材料工程性能改善的途径,了解材料与设计、施工的关系,掌握工程材料的合理选用,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通过对常用建筑材料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使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会正确科学地使用建筑材料。
课程教学目标理论课部分:1. 通过对各种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用途、制备、使用方法、检测和质量控制有关的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选择和运用工程材料的能力。
2. 理解并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物理参数;胶凝材料的性质和主要用途;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和水化凝结硬化与强度形成机理;混凝土和易性、强度、变形性能、耐久性;砂浆种类与应用;沥青混合料基本技术性能;钢材的技术性质;墙体与屋面材料;防水和保温材料、隔声材料、装饰性材料等。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成绩(第一次作业)1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性质1.现将碎石磨细后烘干,称取50.0g,用比重瓶测定其体积为18.9cm3。
另外将碎石直接烘干后称取1000g,再用1000ml的量筒,盛水500ml,然后将碎石装入静置24h,水面升高至884ml。
试问该碎石的近似密度和密度各为多少(精确至0.02g/ cm3)?密度2.65g/m3近似密度2.60 g/m32.现有一容器重6.20kg,其体积为10.10×10-3m3,内装满卵石后,称得总重为21.32 kg,若再往该容器内注水至满,称得重量为25.92 kg。
求该卵石的近似密度(化成10kg/m3)。
2750kg/m33.现有砂子1500 kg,测得含水率为3.4%,问此砂烘干后重多少(精确至1 kg)?1451 kg4.一块岩石的体积为5⨯5⨯5cm3,干燥状态时重325g,已知其密度为2.63 g/cm3,求其孔隙率(精确至0.1%)。
若吸水饱和后重327g,求其质量吸水率(精确至0.1%)。
0.6%; 1.1%5.普通粘土砖进行抗压实验,浸水饱和后的破坏荷载为183kN,干燥状态的破坏荷载为207kN(受压面积为115mm⨯120mm),问此砖是否宜用于建筑物中常与水接触的部位?K=0.88,可用于与水接触的部位6.当某一建筑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下表内其他性质将如何变化(用符号填写:↑增大,↓减小,―不变,?不定)?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成绩7.解释名词术语(思考题):材料的亲水性:材料表面分子与水分子简则引力,大于水分子之间的引力时,材料对水可产生亲和作用。
称之为材料的亲水性。
材料的韧性:材料在受力达到极限状态时,不产生变形而呈突然破坏的性质。
材料的近似密度:包含材料闭口孔体积在内的单位提及的质量。
空隙率:材料堆积体积中孔隙体积所占的百分率。
孔隙率:材料体积中孔隙体积所占的百分率。
3气硬性胶凝材料1.从石灰的水化硬化原理说明石灰为什么属于气硬性胶凝材料?2.工地上使用石灰为什么要提前进行“陈伏”?3.建筑石膏、高强度石膏、和无水石膏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它们的性质有何不同(思考题)?4.为什么建筑石膏的耐水性和抗冻性差?(第二次作业)3水泥1.解释下列问题:(1)制造硅酸盐水泥为什么必须掺入一定量的石膏?(2)水泥细度为什么有一定要求?(3)水泥体积安定性不合格的原因是什么?(4)测定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的目的何在?2.简述水泥的化学成分、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2009学年第二学期09级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土木工程材料》学习辅导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安徽函授站编印二〇〇九年八月第一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一、学习要点(一)、内容:土木工程材料的定义、分类、作用及发展趋势,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力学性质,与水有关性质,热工性质,耐久性以及材料组成、结构及其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土木工程材料的技术标准。
(二)、基本要求:1.了解土木工程材料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2.掌握土木工程材料各种性质的基本概念、各种性能指标的数量关系。
3.理解各种因素对材料性质变化的影响及作用。
(三)、重点:材料各种性质的概念,计算及分析。
(四)、难点: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其对性质的影响。
二、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材料的空隙率2、堆积密度(二)、填空题1、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在__的性质。
2、材料的抗冻性以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能抵抗的__来表示。
3、水可以在材料表面展开,即材料表面可以被水浸润,这种性质称为__。
(三)、选择题1、孔隙率增大,材料的__降低。
A 密度B 表观密度C 憎水性D 抗冻性2、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__。
A 吸水性B 吸湿性C 耐水性D 渗透性(四)、判断题1、某些材料虽然在受力初期表现为弹性,达到一定程度后表现出塑性特征,这类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2、材料吸水饱和状态时水占的体积可视为开口孔隙体积。
3、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水性。
(五)、问答题1、生产材料时,在组成一定的情况下,可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2、决定材料耐腐蚀性的内在因素是什么?(六)、计算题某岩石在气干、绝干、水饱和状态下测得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72、MPa、178、MPa、168、MPa。
该岩石可否用于水下工程。
三、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材料空隙率是指散粒状材料在堆积体积状态下颗粒固体物质间空隙体积(开口孔隙与间隙之和)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绪论本章主要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和土木工程材料技术标准、建筑材料特点。
一、 目的要求:让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概念、轮点、组成;熟练掌握建材的国家标准二、 重点、难点:建材的国家标准讲授2016.2.292课时导入新课-新课内容-课后小结-作业导入新课:小时候玩的—身边的—房屋一、 土木工程材料的定义和分类人类赖以生存的总环境中,所有构筑物或建筑物所用材料及制品统称为建筑材料。
本课程的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建 筑物地基、基础、地面、墙体、梁、板、柱、屋顶和建筑装饰的所有材料。
建筑材料的分类:1、 按材料的化学成分分类,可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无机材料又分为金属材料(钢、铁、铝、铜、各类合金等)、非金属材料(天然石材、水泥、混凝土、玻璃、烧土 制品等)、金属一非金属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等);有机材料有木材、塑料、合成橡胶、石油沥青等;复合材料又分为无机非金属一有机复合材料(聚合物混凝土、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金属一有机复合材料(轻质 金属夹芯板等)。
2、 按材料的使用功能,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结构材料一一用作承重构件的材料,如梁、板、柱所用材料;功能材料一一所用材料在建筑上具有某些特殊功能,如防水、装饰、隔热等功能。
二、 土木工程材料的特点土木工程材料在工程中的使用必须有以下特点:具有工程要求的使用功能;具有与使用环境条件相适应的耐久性; 具有丰富的资源,满足建筑工程对材料量的需求;材料价廉。
建筑环境中,理想的建筑材料应具有轻质、高强、美观、保温、吸声、防水、防震、防火、无毒和高效节能等特 点。
三、 技术材料的类型我国常用的标准有如下三大类:1、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有强制性标准(代号GB )、推荐性标准(代号GB/T )O2、 行业标准如建筑工程行业标准(代号JGJ )、建筑材料行业标准(代号JC )等。
3、 地方标准(代号DBJ )和企业标准(代号QB )。
标准的表示方法为:标准名称、部门代号、编号和批准年份。
土木工程材料第二次
作业
第二题:试述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成分及其对水泥性质的影响。
答:主要矿物成分为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C2S)、铝酸三钙
(C3A)、铁铝酸四钙(C4AF),以及少量有害的游离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与三氧化硫等成分;C3S的水化硬化快,早期强度高,水化热高凝结快;C2S水化和硬化慢,水化热低,后期强度高;C3A水化反应迅速,水化热大,对早期强度贡献大,低的C3A能抗硫酸盐的腐蚀。
C4AF对强度几乎无贡献,降低烧结温度,控制水泥的颜色。
第三题:简述硅酸盐水泥的水化过程和它的主要水化产物。
答:
1.水泥熟料中的C3S和C2S与水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和氢氧化钙;
2.C3A和C4AF与水反应,生成水化铝酸钙;
3.水化铝酸钙与氢氧化钙还能进一步反应生成水化铝酸四钙;
4.水化铝酸钙与石膏反应,生成钙矾石;
5.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碳化反应;
水化产物:水化硅铝酸钙、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和水化硫铝酸钙晶体等。
第四题:水泥石的结构如何?
答:水泥石是水泥水化后的水泥浆体经过凝结硬化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强度的石状体。
先是形成凝胶体膜层,然后膜层开始增厚,破裂,和修复,最后凝胶体填充剩余的毛细孔。
水泥石的孔隙率减小,强度增强。
第五题:硅酸盐水泥有哪些主要技术指标?这些技术指标在工程应用上有何意义?
答:分别有细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碱的质量分数,碱的质量分数等。
1.细度:水泥的颗粒越细,与水起反应的表面积就越大,水化就越充分,早期和后期强度都较高,但在空气中硬化收缩大,使混凝土发生裂缝的可能性增加,成本也较高。
2.凝结时间:为使混凝土和砂浆有充分时间进行搅拌,运输,浇捣和砌筑,水泥的初凝时间不能过短,当施工完毕后,则要求尽快硬化,具有强度,因此终凝时间不能太长。
3.体积安定性:如果体积安定性不良,会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会使结构构件产生膨胀性裂缝,降低建筑物质量,甚至引起严重事故。
4.强度:如果强度不够,就无法承重,会导致建筑物坍塌等事故。
5.碱的质量分数:碱的质量分数不得大于0.6%,如果过高,会降低水泥的强度,减少流动性,增加变形,发生碱硅酸反应等等。
6.水化热:对于大型基础,水坝,桥墩等大体积混凝土构筑物,水化热积聚在内部不容易散失,内外温度差会产生应力,可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第八题:硅酸盐水泥石腐蚀的类型主要有哪几种?产生腐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防止腐蚀的措施有哪些?
答:1.软水的腐蚀:当水泥石长时间与软水接触,氢氧化钙会慢慢溶出,在静水无压的情况下,危害不大,在流水及压力水的作用下,氢氧化钙会不断的溶解流失,而且,由于石灰的浓度继续降低,还会引起其他水化物的分解溶蚀。
2.盐类腐蚀:
a.硫酸盐的腐蚀硫酸盐与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起置换作用,生成硫酸钙,硫酸钙与水泥石中的固态水化铝酸钙作用生成钙矾石,这个反应会使产生体积膨胀,导致水泥石被破坏。
b.镁盐的腐蚀主要是硫酸镁和氯化镁与水泥是中的氢氧化钙起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松软而无凝胶能力,氯化钙溶于水,二水石膏引起硫酸盐的破坏作用。
3.酸类腐蚀:
a.碳酸腐蚀过量的二氧化碳与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作用产生重碳酸钙,易溶于水,氢氧化钙流失,会导致其他水化物分解。
b.一般酸类的腐蚀与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作用产生的化合物,或者易溶于水,或者体积膨胀,在水泥石中造成内应力而导致破坏。
4.强碱的腐蚀:强碱与水泥石中为水化的铝酸钙作用,生成易溶的铝酸盐,且强碱浸透后的水泥石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盐,在水泥石的毛细孔中结晶沉淀,而使水泥石胀裂。
防腐措施:1.合理选择水泥品种;2.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3.表面加做保护层。
第十一题:与普通水泥比较,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性能有哪些不同?分析这四种水泥的适用和禁用范围。
答:
1.普通水泥:主要适用于一般土建工程中钢筋混泥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受反复冰冻作用的结构,配置高强度混凝土。
不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受化学及海水侵蚀的工程。
2.矿渣水泥:终凝时间延长,标号更广,三氧化硫和氧化镁的含量放宽,早期强度低,对环境的温湿度条件较为敏感,具有一定的耐热性,抗硫酸盐腐蚀能力强,保持水分的能力较差,干缩性较大,抗冻性,抗渗性和抵抗干湿交替循环的性能都不及普通水泥。
适用于水工和海港工程,冶炼车间,锅炉房等。
不能用于寒冷地区,或者温差较大,空气湿度差异较大的地区,或者对抗渗性有要求的工程中。
3.火山灰水泥:抗冻性和耐磨性比矿渣水泥差,干燥收缩较大,在干热条件下会产生起粉现象,具有较高的密实度和抗渗性。
适用于抗渗要求较高的工程。
不宜用于有抗冻,耐磨和干热环境使用的工程。
4.粉煤灰水泥:干燥收缩性较小,抗裂性好,拌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较为致密,吸水性小。
适用于高湿度的环境中或永远处在水下的混凝土。
不适用于干燥环境中或者要求快硬的混凝土或有耐磨性要求的混凝土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