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5-2016学年度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3.08 MB
- 文档页数:6
七年级英语试题第一部分听力(共三大题,满分15分)一、听对话,回答问题(共5小题,计10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5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 ) 1. What is Tom’s telephone number?A. 21838467.B. 2183-2467.C. 2183-8476( ) 2. What are on Linda’s pencil box?A. A girl and a cat.B. A dog and a cat.C. A girl and a dog.( ) 3. Why does the girl like music?A. It’s boring.B. It’s not difficult.C. The teacher is interesting . ( ) 4. What does the boy think is boring?A. Watching TV.B. Playing basketb all.C. Playing volleyball. ( ) 5. Where is the boy’s soccer ball?A. On the desk.B. Under the desk.C. Behind the desk.二、听长对话,回答问题(共5小题,计10分)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7两个小题,现在你有10秒钟的时间阅读这两个小题。
对话连读两遍。
( ) 6. What color does the man want?A. Blue.B. Black.C. Green.( ) 7. How much are the shoes?A.$15.B. $20.C. $25.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至10三个小题。
现在你有15秒钟时间阅读这三个小题。
2015-2016学年度三年级护理班第三次月考病理学试题班级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下列哪项最符合炎症的定义A.是机体血管系统对致炎因子的反应B.是致炎因子诱发的机体的血管反应C.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发生的防御反应D.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的损伤反应E.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的防御反应2.炎症发生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首先出现在A.细静脉B.细动脉C.毛细血管D.小动脉E.小静脉3.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是A.血管扩张B.血浆渗出C.纤维蛋白(纤维素渗出)D.白细胞游出E.红细胞漏出4.下列哪个部位形成的假膜性炎对人的危险性最大A.咽喉B.气管C.结肠D.直肠E.回盲部5.下列肠道疾病中哪种属假膜性炎A.肠伤寒B.肠结核C.急性细菌性痢疾D.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E 阿米巴痢疾6.关于化脓性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表面化脓是指发生在浆膜、粘膜的化脓性炎B.粘膜和浆膜的化脓性炎又可称为脓性卡他C.痈不是多个疖的融合D.蜂窝织炎是指局限性化脓性炎E.当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自然管腔中积聚时称为积脓7.下列哪项最能反映脓肿的本质A.是局限性化脓性炎,局部有组织坏死液化和脓腔形成B.发病部位为皮下和肌肉C.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D.愈合后局部常有瘢痕形成E.弥漫性化脓性炎,有组织坏死液化8.嗜酸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及降解组胺B.吞噬细菌、细胞碎片C.释放内源性致热源D.产生抗体E.产生补体9.炎症时B淋巴细胞的功能是A.吞噬B.释放溶酶体酶C.释放内源性致热源D.转变为浆细胞,产生抗体E.递呈抗原10.脓细胞是指变性、坏死的A.淋巴细胞B.浆细胞C.中性粒细胞D.嗜酸粒细胞E.单核-吞噬细胞11.关于炎症经血道扩散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细菌的毒素进入血液后称为毒血症B.细菌进入血液后称为败血症C.脓血症时可形成迁徙性脓肿D.脓血症是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E.菌血症的病人常无中毒症状12.肉芽肿主要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增生形成A.成纤维细胞B.巨噬细胞C.淋巴细胞D.浆细胞E.血管内皮细胞13.下列哪种病变中有Langhans巨细胞存在A.新月体B.伤寒小体小体 D.结核结节E.硅结节14.炎症的变质是指局部发生A.萎缩和变性B.萎缩和坏死C.变性和坏死D.变性和再生E.坏死和再生15.下列哪项不属于渗出性炎A.浆液性炎B.纤维蛋白性炎C.化脓性炎D.肉芽肿性炎E.出血性炎16.常可发生蜂窝织炎的部位是A.心B.肝、脾C.肺D.肾E.阑尾17.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常可引起A.脓肿B.蜂窝织炎C.假膜性炎D.增生性炎E.出血性炎18.炎症时血管内的血液成分经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的过程称为A.渗出B.转移 C 漏出 D.浸润 E.游出19.下列哪项是恶性瘤的主要特征A.核分裂象多见B.细胞多、间质少C.瘤巨细胞形成D.浸润性生长和转移E.出血坏死20.下列哪项是诊断恶性瘤的主要根据A.肿瘤有出血B.肿瘤有坏死C.肿瘤的异型性明显或瘤细胞原始、幼稚D.肿瘤有溃疡形成E.老年人、进行性消瘦21.癌与肉瘤的最主要区别是A.瘤细胞的分布方式不同B.组织来源不同C.肿瘤内血管多少不同D.转移的途径不同E.发生的年龄不同22.胃癌的晚期经血道易转移到A.脑B.脾C.骨D.肺E.肝23.原位癌的概念是A.没有发生转移的癌B.光镜下才能见到的微小癌C.无症状和体征的癌D.不典型增生累及上皮全层,但未突破基膜E.早期浸润癌24.肺转移性肾癌指的是A.肾癌和肺癌同时转移到它处B.肺癌转移到肾C.肾癌和肺癌互相转移D.它处的癌转移到肺和肾E.肾癌转移到肺25.下列哪项属于癌前疾病A.纤维囊性乳腺病B.慢性浅表性胃炎C.皮肤瘢痕D.肺结核球E.乳腺纤维腺病菌26.血道转移的确切根据是A.在远隔器官形成了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B.血液中发现了瘤细胞C.瘤细胞栓塞于远隔器官D.瘤细胞进入了静脉E.瘤细胞进入了动脉27.肿瘤性增生与炎性增生的根本区别是A.有肿块形成B.细胞生长活跃C.有核分裂象D.生长快E.细胞不同程度地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28.某成年女性一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病理活体组织检查见乳头状结构的病变,异型性不大。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航天高中高一(上)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是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A={x|x﹣1>0},B={x|2x>0},则A∩B=()A.{x|x>1} B.{x|x>0} C.{x|x<﹣1} D.{x|x<﹣1或x>1}2.若,且α是第二象限角,则cosα的值等于()A. B. C.D.3.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把函数y=sin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A.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B.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C.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D.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4.下列四个函数中,既是(0,)上的增函数,又是以π为周期的偶函数的是()A.y=tanx B.y=|sinx| C.y=cosx D.y=|cosx|5.幂函数y=x m(m∈Z)的图象如图所示,则m的值可以为()A.1 B.﹣1 C.﹣2 D.26.函数y=ax2+bx+3在(﹣∞,﹣1]上是增函数,在[﹣1,+∞)上是减函数,则()A.b>0且a<0 B.b=2a<0C.b=2a>0 D.a,b的符号不确定7.根据表格内的数据,可以断定方程e x﹣x﹣2=0的一个根所在的区间是()x ﹣1 0 1 2 3e x0.37 1 2.72 7.39 20.08x+2 1 2 3 4 5A.(﹣1,0)B.(0,1)C.(1,2)D.(2,3)8.将下列各式按大小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A.cos0<cos<cos1<cos30°B.cos0<cos<cos30°<cos1C.cos0>cos>cos1>cos30°D.cos0>cos>cos30°>cos19.若lgx﹣lgy=a,则=()A.3a B.C.a D.10.若sinα,cosα是关于x的方程4x2+2x+3m=0的两根,则m的值为()A.B. C.D.11.设函数f(x)=,若方程f(x)=m有三个不同的实数解,则m的取值X围是()A.m>0或m<﹣1 B.m>﹣1 C.﹣1<m<0 D.m<012.已知a是实数,则函数f(x)=1+asinax的图象不可能是()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3.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4,3),则cosα=.14.已知扇形的周长等于它所在圆的周长的一半,则这个扇形的圆心角是.15.函数,则=.16.当x>0时,不等式(a2﹣3)x>(2a)x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X围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及演算步骤.)17.已知(1)求tanα的值;(2)求的值.18.设,(1)在下列直角坐标系中画出f(x)的图象;(2)若f(t)=3,求t值.19.已知x∈[﹣,],(1)求函数y=cosx的值域;(2)求函数y=﹣3(1﹣cos2x)﹣4cosx+4的值域.20.函数y=Asin(ωx+φ)(A>0,ω>0,|φ|<)在x∈(0,7π)内取到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且当x=π时,y有最大值3;当x=6π时,y有最小值﹣3.(1)求此函数的解析式;(2)求此函数的单调区间.21.已知二次函数f(x)=x2﹣16x+q+3(1)若函数在区间[﹣1,1]上存在零点,某某数q的取值X围;(2)问:是否存在常数q(0<q<10),使得当x∈[q,10]时,f(x)的最小值为﹣51?若存在,求出q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2.已知函数.(1)当a=1时,求函数f(x)在(﹣∞,0)上的值域;(2)若对任意x∈[0,+∞),总有f(x)<3成立,某某数a的取值X围.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航天高中高一(上)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是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A={x|x﹣1>0},B={x|2x>0},则A∩B=()A.{x|x>1} B.{x|x>0} C.{x|x<﹣1} D.{x|x<﹣1或x>1}【考点】交集及其运算.【专题】计算题;集合思想;定义法;集合.【分析】求出A与B中不等式的解集确定出A与B,找出两集合的交集即可.【解答】解:由A中不等式解得:x>1,即A={x|x>1},由B中不等式变形得:2x>0,得到B=R,∴A∩B={x|x>1},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交集及其运算,熟练掌握交集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若,且α是第二象限角,则cosα的值等于()A. B. C.D.【考点】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专题】计算题;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由sinα的值,以及α的X围,利用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求出cosα的值即可.【解答】解:∵sinα=,α是第二象限角,∴cosα=﹣=﹣.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熟练掌握基本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3.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把函数y=sin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A.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B.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C.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D.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考点】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专题】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直接利用函数图象的平移法则逐一核对四个选项得答案.【解答】解:∵由y=sinx到y=sin(x﹣),只是横坐标由x变为x﹣,∴要得到函数y=sin(x﹣)的图象,只需把函数y=sin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平移.三角函数的平移原则为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是基础题.4.下列四个函数中,既是(0,)上的增函数,又是以π为周期的偶函数的是()A.y=tanx B.y=|sinx| C.y=cosx D.y=|cosx|【考点】正弦函数的图象;余弦函数的图象.【专题】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根据函数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分别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A.函数y=tanx为奇函数,不满足条件.B.函数y=|sinx|满足既是(0,)上的增函数,又是以π为周期的偶函数.C.y=cosx的周期为2π,不满足条件.D.y=|cosx|在(0,)上是减函数,不满足条件.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要求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奇偶性和单调性.5.幂函数y=x m(m∈Z)的图象如图所示,则m的值可以为()A.1 B.﹣1 C.﹣2 D.2【考点】幂函数的性质.【专题】应用题;函数思想;定义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给出的幂函数的图象,得到幂指数小于0,且幂函数为偶函数,即可判断答案.【解答】解:根据幂函数的图象可知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单调递减,且为偶函数.则m<0且为偶数,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要求熟练掌握幂函数的性质的应用.6.函数y=ax2+bx+3在(﹣∞,﹣1]上是增函数,在[﹣1,+∞)上是减函数,则()A.b>0且a<0 B.b=2a<0C.b=2a>0 D.a,b的符号不确定【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对称轴的公式求出对称轴,根据二次函数的单调区间得到,得到选项.【解答】解:∵函数y=ax2+bx+3的对称轴为∵函数y=ax2+bx+3在(﹣∞,﹣1]上是增函数,在[﹣1,+∞)上是减函数∴∴b=2a<0故选B【点评】解决与二次函数有关的单调性问题,一般要考虑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7.根据表格内的数据,可以断定方程e x﹣x﹣2=0的一个根所在的区间是()x ﹣1 0 1 2 3e x0.37 1 2.72 7.39 20.08x+2 1 2 3 4 5A.(﹣1,0)B.(0,1)C.(1,2)D.(2,3)【考点】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专题】计算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令f(x)=e x﹣x﹣2,求出选项中的端点函数值,从而由根的存在性定理判断根的位置.【解答】解:由上表可知,令f(x)=e x﹣x﹣2,则f(﹣1)≈0.37+1﹣2<0,f(0)=1﹣0﹣2=﹣1<0,f(1)≈2.72﹣1﹣2<0,f(2)≈7.39﹣2﹣2>0,f(3)≈20.09﹣3﹣2>0.故f(1)f(2)<0,故选:C.【点评】考查了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步骤,属于基础题.8.将下列各式按大小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A.cos0<cos<cos1<cos30°B.cos0<cos<cos30°<cos1C.cos0>cos>cos1>cos30°D.cos0>cos>cos30°>cos1【考点】余弦函数的单调性.【专题】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先将1和化为角度,再根据余弦函数的单调性,判断出四个余弦值的大小关系.【解答】解:∵1≈57.30°,∴≈28.56°,则0<<30°<1,∵y=cosx在(0°,180°)上是减函数,∴cos0>cos>cos30°>cos1,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弧度与角度之间的转化,属于基础题.9.若lgx﹣lgy=a,则=()A.3a B.C.a D.【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直接利用对数的性质化简表达式,然后把lgx﹣lgy2a代入即可.【解答】解: =3(lgx﹣lg2)﹣3(lgy﹣lg2)=3(lgx﹣lgy)=3a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对数的运算性质,考查计算能力,是基础题.10.若sinα,cosα是关于x的方程4x2+2x+3m=0的两根,则m的值为()A.B. C.D.【考点】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运用.【专题】转化思想;综合法;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由条件利用韦达定理求得sinα+cosα=﹣,sinα•cosα=,再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得sinα•cosα=﹣,从而求得 m的值.【解答】解:∵sinα,cosα是关于x的方程4x2+2x+3m=0的两根,∴sinα+cosα=﹣,sinα•cosα=,再根据1+2sinαcosα=,∴sinα•cosα=﹣,∴m=﹣,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韦达定理、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属于基础题.11.设函数f(x)=,若方程f(x)=m有三个不同的实数解,则m的取值X围是()A.m>0或m<﹣1 B.m>﹣1 C.﹣1<m<0 D.m<0【考点】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题意可得函数y=f(x)和直线y=m有3个不同的交点,数形结合可得m的取值X 围.【解答】解:由题意可得函数y=f(x)和直线y=m有3个不同的交点,如图所示:当﹣1<m<0时,函数y=f(x)和直线y=m有3个不同的交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方程的根的存在性及个数判断,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属于中档题.12.已知a是实数,则函数f(x)=1+asinax的图象不可能是()A.B.C.D.【考点】正弦函数的图象.【专题】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函数f(x)=1+asinax的图象是一个正弦曲线型的图,其振幅为|a|,周期为,周期与振幅成反比,从这个方向观察四个图象.【解答】解:对于振幅大于1时,三角函数的周期为:,∵|a|>1,∴T<2π,而D不符合要求,它的振幅大于1,但周期反而大于了2π.对于选项A,a<1,T>2π,满足函数与图象的对应关系,故选D.【点评】由于函数的解析式中只含有一个参数,这个参数影响振幅和周期,故振幅与周期相互制约,这是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3.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4,3),则cosα=.【考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求出角α的终边上的点P(﹣4,3)到原点的距离为 r,再利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cosα=求出结果.【解答】解:角α的终边上的点P(﹣4,3)到原点的距离为 r=5,由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得cosα==.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14.已知扇形的周长等于它所在圆的周长的一半,则这个扇形的圆心角是(π﹣2)rad .【考点】弧长公式.【专题】计算题.【分析】由题意,本题中的等量关系是扇形的周长等于弧所在的圆的半周长,可令圆心角为θ,半径为r,弧长为l,建立方程,求得弧长与半径的关系,再求扇形的圆心角.【解答】解:令圆心角为θ,半径为r,弧长为l由题意得2r+l=πr∴l=(π﹣2)r∴θ==π﹣2故答案为:(π﹣2)rad.【点评】本题考查弧长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弧长公式,且能利用公式建立方程进行运算,本题考查对公式的准确记忆能力15.函数,则= ﹣.【考点】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综合法;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利用诱导公式先求出f(x)=,再把cos=代入,能求出结果.【解答】解:∵===,∵cos=,∴==.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函数值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诱导公式的合理运用.16.当x>0时,不等式(a2﹣3)x>(2a)x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X围是a>3 .【考点】函数恒成立问题.【专题】计算题;函数思想;综合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题意结合幂函数的单调性列关于a的不等式组得答案.【解答】解:∵x>0时,不等式(a2﹣3)x>(2a)x恒成立,∴,解得:a>3.故答案为:a>3.【点评】本题考查函数恒成立问题,应用了幂函数的单调性,同时注意指数式的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是中档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及演算步骤.)17.已知(1)求tanα的值;(2)求的值.【考点】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运用.【专题】综合题;方程思想;综合法;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1)直接弦化切,即可求tanα的值;(2)法一:求出sinα,cosα,分类讨论求的值.法二:原式分子分母同除以cos2α,弦化切,即可求的值.【解答】解:(1)∵,∴tanα=﹣tanα+1(2)法一:由(1)知:,∴或当,时,原式=当,时,原式=综上:原式=法二:原式分子分母同除以cos2α得:原式==【点评】本题考查同角三角函数关系,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属于中档题.18.设,(1)在下列直角坐标系中画出f(x)的图象;(2)若f(t)=3,求t值.【考点】分段函数的解析式求法及其图象的作法.【专题】计算题;作图题.【分析】由分段函数,按照基本函数作图,第一段一次函数,第二次二次函数,第三次为一次函数,要注意每段的定义域.【解答】解:(1)如图(2)由函数的图象可得:f(t)=3即t2=3且﹣1<t<2.∴t=【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段函数的作图和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段函数知识点容量大且灵活,是高考的热点,在解决中要注意部分与整体的关系.19.已知x∈[﹣,],(1)求函数y=cosx的值域;(2)求函数y=﹣3(1﹣cos2x)﹣4cosx+4的值域.【考点】余弦函数的图象.【专题】转化思想;综合法;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1)由条件利用余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求得函数y=cosx的值域.(2)把函数y的解析式化为y=3(cosx﹣)2﹣,结合cosx∈[﹣,1],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得y的值域.【解答】解:(1)∵y=cosx在[﹣,0]上为增函数,在[0,]上为减函数,∴当x=0时,y取最大值1;x=时,y取最小值﹣,∴y=cosx的值域为[﹣,1].(2)原函数化为:y=3cos2x﹣4cosx+1,即y=3(cosx﹣)2﹣,由(1)知,cosx∈[﹣,1],故y的值域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函数的值域,二次函数的性质,属于基础题.20.函数y=Asin(ωx+φ)(A>0,ω>0,|φ|<)在x∈(0,7π)内取到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且当x=π时,y有最大值3;当x=6π时,y有最小值﹣3.(1)求此函数的解析式;(2)求此函数的单调区间.【考点】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由y=Asin(ωx+φ)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专题】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1)由题意得到A和周期,代入周期公式求ω,在由点(π,3)在此函数图象上结合φ的X围求得φ,则函数解析式可求;(2)直接由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单调区间.【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A=3,,∴T=10π,则,∴y=3sin(φ),∵点(π,3)在此函数图象上,∴,.φ=.∵|φ|<,∴φ=.∴y=3sin();(2)当,即﹣4π+10kπ≤x≤π+10kπ,k∈Z时,函数y=3sin()单调递增,∴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4π+10kπ,π+10kπ](k∈Z);当,即π+10kπ≤x≤6π+10kπ,k∈Z时,函数单调递减,∴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π+10kπ,6π+10kπ](k∈Z).【点评】本题考查y=Asin(ωx+φ)型函数图象的求法,考查了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的求法,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满足“同增异减”的原则,是中档题.21.已知二次函数f(x)=x2﹣16x+q+3(1)若函数在区间[﹣1,1]上存在零点,某某数q的取值X围;(2)问:是否存在常数q(0<q<10),使得当x∈[q,10]时,f(x)的最小值为﹣51?若存在,求出q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专题】存在型;分类讨论;转化思想;分类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1)若函数在区间[﹣1,1]上存在零点,则,即,解得实数q的取值X围;(2)假定存在满足条件的q值,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对q进行分类讨论,最后综合讨论结果,可得答案.【解答】解:(1)若二次函数f(x)=x2﹣16x+q+3的图象是开口朝上,且以直线x=8为对称轴的抛物线,故函数在区间[﹣1,1]上为减函数,若函数在区间[﹣1,1]上存在零点,则,即,解得:q∈[﹣20,12];(2)若存在常数q(0<q<10),使得当x∈[q,10]时,f(x)的最小值为﹣51,当0<q≤8时,f(8)=q﹣61=﹣51,解得:q=10(舍去),当8<q<10时,f(q)=q2﹣15q+3=﹣51,解得:q=9,或q=6(舍去),综上所述,存在q=9,使得当x∈[q,10]时,f(x)的最小值为﹣51.【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答的关键.22.已知函数.(1)当a=1时,求函数f(x)在(﹣∞,0)上的值域;(2)若对任意x∈[0,+∞),总有f(x)<3成立,某某数a的取值X围.【考点】函数恒成立问题.【专题】综合题;函数思想;综合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1)法一、把a=1代入函数解析式,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求得f(x)在(﹣∞,0)上的值域;法二、令换元,由x的X围求出t的X围,转化为二次函数求值域;(2)由f(x)<3,即,分离参数a,然后利用换元法求函数的最小值得答案.【解答】解:(1)法一、当a=1时,,由指数函数单调性知f(x)在(﹣∞,0)上为减函数,∴f(x)>f(0)=3,即f(x)在(﹣∞,1)的值域为(3,+∞);法二、令,由x∈(﹣∞,0)知:t∈(1,+∞),∴y=g(t)=t2+t+1(t>1),其对称轴为直线,∴函数g(t)在区间(1,+∞)上为增函数,∴g(t)>g(1)=3,∴函数f(x)在(﹣∞,1)的值域为(3,+∞);(2)由题意知,f(x)<3,即,由于,在[0,+∞)上恒成立.若令2x=t,,则:t≥1且a≤h min(t).由函数h(t)在[1,+∞)上为增函数,故φmin(t)=φ(1)=1.∴实数a的取值X围是(﹣∞,1].【点评】本题考查函数恒成立问题,考查了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训练了分离变量法,是中档题.。
某某省于都县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1.唐代,皇帝诏书由中书省详拟定稿,皇帝批览后降出奉行。
宋初,则先草拟,送交皇帝后再照其意见正式拟旨。
这一变化使得A.决策机制更加完善 B.政务处理更为快捷C.皇帝权威有所加强 D.官僚机构急剧膨胀【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唐代由中书省拟定皇帝诏书,此种拟稿叫做熟拟;票拟是内阁大学生批阅各地奏章的建议。
不管是熟拟还是票拟,最后都需要皇帝的批示、裁决才能执行,可见皇帝拥有最终的决策权。
故选C。
A不符材料的主旨,排除;B由材料不能体现,排除;D由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故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体制的演变﹒君主专制的加强2.近人《世载堂杂忆》记载:“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
”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
”此事造成了A.太平军内部自相残杀B.干王洪仁玕被黜去位C.天王洪秀全不理朝政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之句可以看出北王韦昌辉杀死了东王杨秀清,故题干所述是太平天国的天京变乱,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内部的一场浩劫,引发了内部互相残杀,A正确;干王正是在天京变乱后被任命挑起重担的,B错误;C项早在此事爆发前就发生了,排除;D和题干所述没有关系,排除。
答案A。
考点:近代中国的某某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天京变乱3.中国近代的两首竹枝词写道:“都城一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任脚跟。
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某某门”、“政局纷纷类弈棋,本来约法尚临时。
四番总理曾更替,内阁从新组短期。
”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的主要特点是A.八国联军侵华与政局动荡B.帝制倾覆与人民当家作主C.帝制复辟与政府更替频繁D.帝制倾覆与某某政体飘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某某门、四番总理曾更替,内阁从新组短期。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创新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一、(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剔.透(tì)孟陬.(zhōu)庇.护(bì)骷.(kū)髅.(lǒu)B.趿.拉(tā)攥(zhuàn)住潜.在(qiǎn)憎.恨(zēng)C.如法炮.制(páo)脑髓.(suǐ)绯.闻(fēi)取缔.(dì)D.依偎.(wēi)惶(huáng)恐氛.围(fèn)巷.道(hàng)2.下列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座落一蹋糊涂至高无上浮想联翩B.倾泻别出心裁云蒸霞尉层峦叠嶂C.宣泄茕茕孑立命运多桀心安理得D.安详按步就班震耳欲聋金榜题名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的组成部分。
②股票市场风云变幻令人难以和把握,因而也就成了某些投资大师表演的舞台。
③这时候,反观其与的同异,虽然未必面目全非,却让人觉得很陌生。
A.质疑琢磨原型 B.置疑捉摸原型C.质疑捉摸原形 D.置疑琢磨原形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调研座谈时指出,要使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
B.比赛继续持平,这时教练对队员说道:现在关键时刻切勿起内讧,反弹琵琶....,要齐心协力拿下这场比赛的胜利。
C.医院有关人员不是采取积极措施救人,而是欲置患者于死地,掩盖事故真相,干下了伤天害理,耸人听闻....的事。
D.部分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作文产生了冲击,学生常不自觉地模仿,写些内容空泛、文体模糊的“异文”,令人不忍卒读....。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而学习所取、交流所得,仍需经过自己文化传统这个“有机体”的消化、咀嚼和吸收。
某某市巫溪中学2016届九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方程x2=1的解是()A.x=1B.x=﹣1C.x1=1 x2=0D.x1=﹣1 x2=1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B.(π﹣3.14)0=1C.()﹣1=﹣2D.3.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但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等边三角形B.矩形C.菱形D.平行四边形4.方程2x2+3x+2=0的根的情况是()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有两个实数根D.沒有实数根5.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和(2,0).月牙①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月牙②,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A.(2,2)B.(2,4)C.(4,2)D.(1,2)6.半径分别为5和8的两个圆的圆心距为d,若3<d≤13,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一定是()A.相交B.相切C.内切或相交D.外切或相交7.如图,P为正三角形ABC外接圆上一点,则∠APB=()A.150°B.135°C.115°D.120°8.为执行“两免一补”政策,某地区2006年投入教育经费2500万元,预计2008年投入3600万元.设这两年投入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百分率为x,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2500x2=3600B.2500(1+x)2=3600C.2500(1+x%)2=3600D.2500(1+x)+2500(1+x)2=36009.根据如图所示的三个图所表示的规律,依次下去第n个图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是()A.3nB.3n(n+1)C.6nD.6n(n+1)10.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2m﹣1=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是x1、x2,且x12+x22=7,则(x1﹣x2)2的值是()A.1B.12C.13D.25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11.化简的结果是.12.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X围是.13.若|a﹣2|++(c﹣4)2=0,则a﹣b+c=.14.若实数a满足a2﹣2a=3,则3a2﹣6a﹣8的值为.15.如图,量角器外沿上有A、B两点,它们的读数分别是70°、40°,则∠1的度数为度.16.如图,⊙O与AB相切于点A,BO与⊙O交于点C,∠B=26°,则∠OCA=度.17.如图,在△ABC中,已知∠C=90°,BC=6,AC=8,则它的内切圆半径是.18.目前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全球已有蔓延趋势,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各国要严加防控,因为曾经有一种流感病毒,若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81人患流感.如果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x个人,那么可列方程为.19.把一个半径为8cm的圆形纸片,剪去一个圆心角为90°的扇形后,用剩下的部分做成一个圆锥的侧面,那么这个圆锥的高为cm.20.如图1是某公司的图标,它是由一个扇环形和圆组成,其设计方法如图2所示,ABCD 是正方形,⊙O是该正方形的内切圆,E为切点,以B为圆心,分别以BA、BE为半径画扇形,得到如图所示的扇环形,图1中的圆与扇环的面积比为.三.解答题(共80分)21.计算:+.2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23.观察下列方程及其解的特征:(1)x+=2的解为x1=x2=1;(2)x+=的解为x1=2,x2=;(3)x+=的解为x1=3,x2=;…解答下列问题:(1)请猜想:方程x+=的解为;(2)请猜想:关于x的方程x+=的解为x1=a,x2=(a≠0);(3)下面以解方程x+=为例,验证(1)中猜想结论的正确性.解:原方程可化为5x2﹣26x=﹣5.(下面请大家用配方法写出解此方程的详细过程)24.已知△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分别写出图中点A和点C的坐标;(2)画出△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A′B′C′;(3)求点A旋转到点A′所经过的路线长(结果保留π).25.如图AB是⊙O的直径,⊙O过BC的中点D,且DE⊥AC于点E.(1)求证:DE是⊙O的切线;(2)若∠C=30°,,求⊙O的半径.26.如图,形如三角板的△ABC中,∠ACB=90°,∠ABC=30°,BC=10cm.点O以2cm/s的速度在直线BC上从左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当t=0s时,点O在△ABC的左侧,OC=5cm.以点O为圆心、cm长度为半径r的半圆O与直线BC交于D、E两点(1)当t为何值时,△ABC的一边所在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2)当△ABC的一边所在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时,如果半圆O与直线DE围成的区域与△ABC三边围成的区域有重叠部分,求重叠部分的面积.27.已知Rt△ABC中,AC=BC,∠C=90°,D为AB边的中点,∠EDF=90°,∠EDF绕D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AC、CB(或它们的延长线)于E、F.(1)当∠EDF绕D点旋转到DE⊥AC于E时(如图1),易证S△DEF+S△CEF=S△ABC;(2)当∠EDF绕D点旋转到DE和AC不垂直时,在图2和图3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S△DEF、S△C EF、S△ABC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2015-2016学年某某市巫溪中学九年级(下)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方程x2=1的解是()A.x=1B.x=﹣1C.x1=1 x2=0D.x1=﹣1 x2=1【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分析】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即可.【解答】解:x2=1,x1=﹣1,x2=1.故选D.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B.(π﹣3.14)0=1C.()﹣1=﹣2D.【考点】负整数指数幂;算术平方根;立方根;零指数幂.【分析】根据数的开方、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计算.【解答】解:A、,故A错误;B、(π﹣3.14)0=1,故B正确;C、()﹣1=2,故C错误;D、,故D错误.故选:B.3.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但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等边三角形B.矩形C.菱形D.平行四边形【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及中心对称的概念,结合选项进行判断.【解答】解:A、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4.方程2x2+3x+2=0的根的情况是()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有两个实数根D.沒有实数根【考点】根的判别式.【分析】把a=2,b=3,c=2代入△=b2﹣4ac进行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方程根的情况.【解答】解:∵a=2,b=3,c=2,∴△=b2﹣4ac=32﹣4×2×2=﹣7<0,∴方程没有实数根.故选D.5.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和(2,0).月牙①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月牙②,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A.(2,2)B.(2,4)C.(4,2)D.(1,2)【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及相对位置.【解答】解:连接A′B,由月牙①顺时针旋转90°得月牙②,可知A′B⊥AB,且A′B=AB,由A(﹣2,0)、B(2,0)得AB=4,于是可得A′的坐标为(2,4).故选B.6.半径分别为5和8的两个圆的圆心距为d,若3<d≤13,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一定是()A.相交B.相切C.内切或相交D.外切或相交【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设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和r,且R≥r,圆心距为P:外离,则P>R+r;外切,则P=R+r;相交,则R﹣r<P<R+r;内切,则P=R﹣r;内含,则P<R﹣r.【解答】解:当8﹣5<d<8+5时,可知⊙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相交;当d=8+5=13时,可知⊙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外切.故选D.7.如图,P为正三角形ABC外接圆上一点,则∠APB=()A.150°B.135°C.115°D.120°【考点】正多边形和圆;圆周角定理.【分析】利用同圆中相等的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可知.【解答】解:△ABC是正三角形,∴∠ACB=60°,∵∠APB+∠ACB=180°,∴∠APB=120°.故选D.8.为执行“两免一补”政策,某地区2006年投入教育经费2500万元,预计2008年投入3600万元.设这两年投入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百分率为x,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2500x2=3600B.2500(1+x)2=3600C.2500(1+x%)2=3600D.2500(1+x)+2500(1+x)2=3600【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分析】本题为增长率问题,一般用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1+增长率),如果设这两年投入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百分率为x,然后用x表示2008年的投入,再根据“2008年投入3600万元”可得出方程.【解答】解:依题意得2008年的投入为2500(1+x)2,∴2500(1+x)2=3600.故选:B.9.根据如图所示的三个图所表示的规律,依次下去第n个图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是()A.3nB.3n(n+1)C.6nD.6n(n+1)【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从图中这三个图形中找出规律,可以先找出这三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分析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从而求出第n个图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解答】解:从图中我们发现(1)中有6个平行四边形,6=1×6,(2)中有18个平行四边形,18=(1+2)×6,(3)中有36个平行四边形,36=(1+2+3)×6,∴第n个中有3n(n+1)个平行四边形.故选B.10.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2m﹣1=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是x1、x2,且x12+x22=7,则(x1﹣x2)2的值是()A.1B.12C.13D.25【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x1x2=,根据x12+x22=7,将(x1+x2)2﹣2x1x2=7,可求出m的值,再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得出m的值,再将(x1﹣x2)2=x12+x22﹣2x1x2求出即可.【解答】解:∵x12+x22=7,∴(x1+x2)2﹣2x1x2=7,∴m2﹣2(2m﹣1)=7,∴整理得:m2﹣4m﹣5=0,解得:m=﹣1或m=5,∵△=m2﹣4(2m﹣1)≥0,当m=﹣1时,△=1﹣4×(﹣3)=13>0,当m=5时,△=25﹣4×9=﹣11<0,∴m=﹣1,∴一元二次方程x2﹣mx+2m﹣1=0为:x2+x﹣3=0,∴(x1﹣x2)2=x12+x22﹣2x1x2=7﹣2×(﹣3)=13.故选C.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11.化简的结果是2\sqrt{2} .【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解答.【解答】解:==.12.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X围是x≥3.【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X围.【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a≥0,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3≥0,解得:x≥3.故答案是:x≥3.13.若|a﹣2|++(c﹣4)2=0,则a﹣b+c= 3 .【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c的值,再代入所求代数式计算即可.【解答】解:∵|a﹣2|++(c﹣4)2=0,∴a﹣2=0,b﹣3=0,c﹣4=0,∴a=2,b=3,c=4.∴a﹣b+c=2﹣3+4=3.故答案为:314.若实数a满足a2﹣2a=3,则3a2﹣6a﹣8的值为 1 .【考点】代数式求值.【分析】先对已知进行变形,所求代数式化成已知的形式,再利用整体代入法即可求解.【解答】解:∵a2﹣2a=3,∴3a2﹣6a﹣8=3(a2﹣2a)﹣8=3×3﹣8=1,∴3a2﹣6a﹣8的值为1.15.如图,量角器外沿上有A、B两点,它们的读数分别是70°、40°,则∠1的度数为15 度.【考点】圆周角定理.【分析】根据量角器的读数,可求得圆心角∠AOB的度数,然后利用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可求出∠1的度数.【解答】解:∵∠AOB=70°﹣40°=30°;∴∠1=∠AOB=15°(圆周角定理).故答案为:15°.16.如图,⊙O与AB相切于点A,BO与⊙O交于点C,∠B=26°,则∠OCA=58 度.【考点】切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连接OA;根据切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解答】解:连接OA.∵⊙O与AB相切于点A,∴∠OAB=90°.∵∠B=26°,∴∠AOB=180°﹣∠OAB﹣∠B=180°﹣90°﹣26°=64°.∵OA=OC,∴∠1=∠2===58°.故∠2=58°,即∠OCA=58°.17.如图,在△ABC中,已知∠C=90°,BC=6,AC=8,则它的内切圆半径是 2 .【考点】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勾股定理;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切线长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根据圆O是直角三角形ABC的内切圆,推出OD=OE,BF=BD,CD=CE,AE=AF,∠ODC=∠C=∠OEC=90°,证四边形ODCE是正方形,推出CE=CD=r,根据切线长定理得到AC﹣r+BC﹣r=AB,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根据勾股定理得:AB==10,设三角形ABC的内切圆O的半径是r,∵圆O是直角三角形ABC的内切圆,∴OD=OE,BF=BD,CD=CE,AE=AF,∠ODC=∠C=∠OEC=90°,∴四边形ODCE是正方形,∴OD=OE=CD=CE=r,∴AC﹣r+BC﹣r=AB,8﹣r+6﹣r=10,∴r=2,故答案为:2.18.目前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全球已有蔓延趋势,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各国要严加防控,因为曾经有一种流感病毒,若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81人患流感.如果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x个人,那么可列方程为(1+x)2=81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分析】本题可先列出一轮传染的人数,再根据一轮传染的人数写出二轮传染的人数的方程,令其等于81即可.【解答】解:设一轮过后传染的人数为1+x,则二轮传染的人数为:(1+x)(1+x)=(1+x)2=81.故答案为:(1+x)2=81.19.把一个半径为8cm的圆形纸片,剪去一个圆心角为90°的扇形后,用剩下的部分做成一个圆锥的侧面,那么这个圆锥的高为2\sqrt{7} cm.【考点】弧长的计算;勾股定理.【分析】根据题目叙述的作法得到:扇形的弧长,即圆锥的母线长是:8cm,弧长即圆锥底面周长是:=12π,则底面半径是6,圆锥的高线,底面半径,锥高正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根据勾股定理得到.【解答】解: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则=2πr,解得r=6,根据勾股定理得到:锥高==2cm.故答案为:2.20.如图1是某公司的图标,它是由一个扇环形和圆组成,其设计方法如图2所示,ABCD是正方形,⊙O是该正方形的内切圆,E为切点,以B为圆心,分别以BA、BE为半径画扇形,得到如图所示的扇环形,图1中的圆与扇环的面积比为4:9 .【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分析】要求图1中的圆与扇环的面积比,就要先根据面积公式先计算出面积.再计算比.【解答】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圆的面积为π,扇环的面积为(4π﹣π)=π,所以图1中的圆与扇环的面积比为4:9.三.解答题(共80分)21.计算:+.【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分析】把第一项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1,分母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后,与分子约分得到结果,第二项根据底数不为0,利用零指数的公式化简,第三项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化简,第四项利用负指数的公式化简,最后一项不变,把其中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后,利用加法的运算律把同类二次根式结合,整数与整数结合,合并后即可求出值.【解答】解:+=﹣1﹣++=﹣1﹣++=+1﹣1﹣2++=(﹣2+)+(1﹣1)+=.2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考点】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先化简再合并同类项,最后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a2﹣3﹣a2+6a=6a﹣3,∵,∴原式=6(﹣)﹣3=6﹣6.23.观察下列方程及其解的特征:(1)x+=2的解为x1=x2=1;(2)x+=的解为x1=2,x2=;(3)x+=的解为x1=3,x2=;…解答下列问题:(1)请猜想:方程x+=的解为x1=5,{x_2}=\frac{1}{5} ;(2)请猜想:关于x的方程x+= \frac{{{a^2}+1}}{a}(或a+\frac{1}{a})的解为x1=a,x2=(a≠0);(3)下面以解方程x+=为例,验证(1)中猜想结论的正确性.解:原方程可化为5x2﹣26x=﹣5.(下面请大家用配方法写出解此方程的详细过程)【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分析】解此题首先要认真审题,寻找规律,依据规律解题.解题的规律是将分式方程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再采用配方法即可求得.而且方程的两根互为倒数,其中一根为分母,另一根为分母的倒数.【解答】解:(1)x1=5,;(2)(或);(3)方程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配方得,,即,开方得,,解得x1=5,.经检验,x1=5,都是原方程的解.24.已知△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分别写出图中点A和点C的坐标;(2)画出△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A′B′C′;(3)求点A旋转到点A′所经过的路线长(结果保留π).【考点】弧长的计算;作图-旋转变换.【分析】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读取点的坐标、会根据要求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并会根据旋转的性质正确计算,第(3)小问要注意点A的旋转轨迹是一段圆弧.【解答】解:(1)A(0,4)、C(3,1);(2)如图;(3)=.25.如图AB是⊙O的直径,⊙O过BC的中点D,且DE⊥AC于点E.(1)求证:DE是⊙O的切线;(2)若∠C=30°,,求⊙O的半径.【考点】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圆周角定理;解直角三角形.【分析】(1)连接OD,AD只要证明OD⊥DE即可.此题可运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证OD∥AC,因为DE⊥AC,所以OD⊥DE.(2)连接AD,从而得到∠ADB=90°,根据已知条件可得出∠ODB=30°,∠ADO=60°,则△OAD 为等边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D的长,从而得出OA.【解答】(1)证明:连接OD.因为D是BC的中点,O是AB的中点,∴OD∥AC,∴∠CED=∠ODE.∵DE⊥AC,∴∠CED=∠ODE=90°.∴OD⊥DE,OD是圆的半径,∴DE是⊙O的切线.(2)证明:连接AD,∵OD∥AC,∴∠C=∠ODB=30°,∵AB是⊙O的直径,∴∠ADB=90°,∴∠ADC=90°,∵,∴∠ADO=60°,AD=1,∴AD=OD=OA=1.26.如图,形如三角板的△ABC中,∠ACB=90°,∠ABC=30°,BC=10cm.点O以2cm/s的速度在直线BC上从左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当t=0s时,点O在△ABC的左侧,OC=5cm.以点O为圆心、cm长度为半径r的半圆O与直线BC交于D、E两点(1)当t为何值时,△ABC的一边所在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2)当△ABC的一边所在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时,如果半圆O与直线DE围成的区域与△ABC三边围成的区域有重叠部分,求重叠部分的面积.【考点】切线的性质;扇形面积的计算.【分析】(1)随着半圆的运动分四种情况:①当点E与点C重合时,AC与半圆相切,②当点O运动到点C时,AB与半圆相切,③当点O运动到BC的中点时,AC再次与半圆相切,④当点O运动到B点的右侧时,AB的延长线与半圆所在的圆相切.分别求得半圆的圆心移动的距离后,再求得运动的时间.(2)在1中的②,③中半圆与三角形有重合部分.在②图中重叠部分是圆心角为90°,半径为6cm的扇形,故可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在③图中,所求重叠部分面积为=S△POB+S 扇形DOP.【解答】解:(1)①如图1,当点E与点C重合时,∵AC⊥DE,OC=OE=cm,∴AC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原来OC=5,∴点O运动了(5﹣)cm,∵点O以2cm/s的速度在直线BC上从左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t=,t=2(秒),∴当t=2时,△ABC的边AC所在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②如图2,经过t秒后,动圆圆心移动的为2t,而原来OB=OC+BC=15,此时动圆圆心到B的距离为(15﹣2t),此时动圆圆心到AB的距离为(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而此时圆的半径是t,则可得:=t,解得:t=5.③如图3,当圆与AC相切时,2t﹣5=t,解得:t=秒;④如图4,当点O运动到B点的右侧,OB=2t﹣5﹣BC=2t﹣15,∵在Rt△QOB中,∠OBQ=30°,∴OQ=OB=(2t﹣15)=t﹣,圆O的半径是t,则t﹣=,解得:t=15.总之,当t为2s,10s,s,15s时,△ABC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与半圆O所在圆相切.(2)当△ABC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时,半圆O与直径DE围成的区域与△ABC三边围成的区域有重叠部分的只有如图②与③所示的两种情形.①如图②,设OA与半圆O的交点为M,易知重叠部分是圆心角为90°,半径为5cm的扇形,所求重叠部分面积为:S扇形EOM=π×52=π(cm2)②图③,当圆O与AC相切时,半径长是×=,则半圆O在△ABC的内部,因而重合部分就是半圆O,则面积是:π()2=.27.已知Rt△ABC中,AC=BC,∠C=90°,D为AB边的中点,∠EDF=90°,∠EDF绕D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AC、CB(或它们的延长线)于E、F.(1)当∠EDF绕D点旋转到DE⊥AC于E时(如图1),易证S△DEF+S△CEF=S△ABC;(2)当∠EDF绕D点旋转到DE和AC不垂直时,在图2和图3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S△DEF、S△CEF、S△ABC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考点】旋转的性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分析】先作出恰当的辅助线,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解答.【解答】解:(1)显然△AED,△DEF,△ECF,△BDF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全等,则S△DEF+S△CEF=S△ABC;(2)图2成立;图3不成立.图2证明:过点D作DM⊥AC,DN⊥BC,则∠DME=∠DNF=∠MDN=90°,又∵∠C=90°,∴DM∥BC,DN∥AC,∵D为AB边的中点,由中位线定理可知:DN=AC,MD=BC,∵AC=BC,∴MD=ND,∵∠EDF=90°,∴∠MDE+∠EDN=90°,∠NDF+∠EDN=90°,∴∠MDE=∠NDF,在△DME与△DNF中,∵,∴△DME≌△DNF(ASA),∴S△DME=S△DNF,∴S四边形DM=S四边形DECF=S△DEF+S△CEF,由以上可知S四边形DM=S△ABC,∴S△DEF+S△CEF=S△ABC.图3不成立,连接DC,证明:△DEC≌△DBF(ASA,∠DCE=∠DBF=135°)∴S△DEF=S五边形DBFEC,=S△CFE+S△DBC,=S△CFE+,∴S△DEF﹣S△CFE=.故S△DEF、S△CEF、S△ABC的关系是:S△DEF﹣S△CEF=S△ABC.。
安徽省合肥市第168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17题每题6分共102分1.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说法正确的是A.纯碱、烧碱都属于碱B.漂白粉、小苏打都属于纯净物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电解质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化学概念。
A、纯碱为碳酸钠,属于盐类,错误;B、漂白粉是由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形成的混合物,错误;C、氯化铵、次氯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都属于电解质,正确;D、合成纤维是有机物,错误。
答案选C。
【备注】无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焰火的五彩缤纷是某些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的展现B.将煤气化后再作为能源,可减少PM2.5引起的危害C.用激光笔分到照射盛有蓝墨水、FeCl3溶液的玻璃杯均出现光亮的通路D.氨气液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常用来做冷冻剂【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生产与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A、焰火的五彩缤纷是金属的物理性质,错误;B、将煤气化后再燃烧,不会产生固体颗粒可以减少PM2.5引起的危害,正确;C、FeCl3溶液不是胶体,用激光笔照射时不会出现光亮的通路,错误;D、氨气液化时放热,液氨汽化时吸热,错误。
答案选B。
【备注】无3.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含1mol FeCl3的饱和溶液最多可形成胶体粒子数为N AB.4.6g Na与稀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0.2N AC.10.6g Na2CO3晶体中含CO32−数目为0.1 N AD.常温下,22g CO2含碳氧双键数目为N A【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及有关计算。
A、许多Fe(OH)3微粒才能形成一个胶体粒子,错误;B、4.6g Na为0.2mol,钠原子只能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0.2mol Na 与稀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0.2N A,正确;C、10.6g Na2CO3为0.1mol,晶体中含CO32−数目为0.1N A,正确;D、1mol CO2含2mol碳氧双键,22g CO2是0.5mol,含碳氧双键数目为N A,正确。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石泉县饶峰学校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B卷)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表(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到或熟悉的一些物体,是生物的是()A.机器人B.钟乳石C.塑料花D.冬眠的青蛙2.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牛吃草B.蝌蚪长成青蛙C.北风吹,雁南飞D.铁生锈3.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D.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4.下列各种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特征的是()A.人出汗B.蜻蜓点水 C.机器人弹钢琴 D.猫捉老鼠5.下列哪项能说明人类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物学()A.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B.现在利用的煤、石油也来源于远古的生物C.征服疾病,治理环境污染需要生物学D.A、B、C、都是6.如果离开了其他生物,人类的生活是难以维持下去的.下列各项都是来自生物的是()①奶制品②肉类③棉纱④水泥⑤毛皮⑥木材.A.①②④⑤⑥B.①②③④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⑥7.在使用显微镜时,如果要使镜筒升降的X围比较大,应调节()A.转换器B.细准焦螺旋C.粗准焦螺旋D.镜臂8.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主要步骤可以依次简化为()A.擦片→滴水→取材→入水→观察 B.擦片→滴水→取材→盖片→观察C.擦片→滴水→取材→入水→盖片 D.擦片→取材→入水→盖片→观察9.在组织形成过程中,细胞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A.细胞分化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裂 D.液泡增大10.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B.动物和植物组成的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D.所有生物组成的1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同一部位,要想在视野内所看到物象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A.目镜20×物镜20×B.目镜10×物镜20×C.目镜40×物镜10×D.目镜10×物镜40×1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要先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A.给口腔上皮细胞染色B.保持细胞生活形态C.使观察时物像清晰 D.使细胞分散,不聚团1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相互影响,毫无作用B.相互影响,毫无影响C.毫无关系 D.相互影响,相互作用14.小亮调查完公园的生物种类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动物、植物和其它生物三类.他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A.生活环境 B.形态结构 C.生物用途 D.个体大小15.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时,视野内的污点始终不动,则污点可能在()A.装片上B.目镜上C.物镜上D.反光镜上16.下列哪项不是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A.细胞小、壁薄、核大、细胞质浓B.能够不断产生新细胞C.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D.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17.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A.叶绿体B.线粒体C.叶绿体或线粒体D.叶绿体和线粒体18.在显微镜视野右上角发现一个物像,欲将它移向视野中央,需要向什么方向移动玻片()A.右上 B.右下 C.左上 D.左下19.组成染色体的物质是()①蛋白质②碱性染料③糖类④无机盐⑤水⑥脂类⑦DNA.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①⑦20.使用显微镜时,正确的对光方法是()①左眼注视目镜;②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④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⑤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A.①②③④⑤B.⑤④③②①C.③④①⑤②D.②④①③⑤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21.生物的生命现象主要有、、、、、六个方面.人出汗、呼气和排尿,反映的生物的生命现象是.2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它分为和.23.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24.组织是由、和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25.如果将细胞比做汽车的话,就相当于发动机,它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它可以将细胞中的当作燃料,使之与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成和水,同时将其中储存的的释放出来.26.观察如图的显微镜结构图,并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② ③④ ⑨(2)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是[⑤]和[⑦](3)能大X围升降镜筒的是[],能反射光线的是[],能调节光线强弱的是[].三、分析题(每空1分,共30分)27.填写如图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并思考回答问题:①②③④⑤(1)结构①的功能是作用和控制的进出.(2)结构②里面含有物质.(3)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4)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在于:没有[],并且细胞质里没有[]和.28.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设置对照实验,能够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所研究的变量引起的.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中,研究的变量是,设置了和两种环境.(4)在完成实验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a.把10只鼠妇放在培养皿中央,在培养皿的左侧盖上黑纸板,5min后会出现的结果是.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b.在(a)中,若房间的光线很暗,5min后观察,出现(a)中的结果(填“能”或“不能”)c.小露同学在完成探究(a)时,发现10只鼠妇均躲在了黑纸板下,她轻轻地将培养皿的右侧放入潮土,在慢慢的取下黑纸板,5min后会出现的结果是.由此又能够得出的结论是:.d.假设的提出不是凭空臆造的,需要有较丰富的.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应该怎么做A、放弃实验不再探讨此问题 B、修正实验结果以符合假设C、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D、不再做此实验直接提出结论(5)实验中用了10只鼠妇而不用1只是为了.(6)实验完毕后,用过的鼠妇应怎样处理?.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石泉县饶峰学校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B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表(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到或熟悉的一些物体,是生物的是()A.机器人B.钟乳石C.塑料花D.冬眠的青蛙【考点】生物的特征.【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题干中的A、B、C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D青蛙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2.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牛吃草B.蝌蚪长成青蛙C.北风吹,雁南飞D.铁生锈【考点】生物的特征.【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时可以从生物的特征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牛吃草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属于生物的六大特征之一,不符合题意.B、蝌蚪长成青蛙说明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的六大特征之一,不符合题意.C、北风吹,雁南飞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生物的六大特征之一,不符合题意.D、铁皮不是生物,故铁生锈不属于生命现象,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的基本特征,要明确凡是有生命的物体才属于生物,只有生物才具有生命现象.3.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D.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考点】生物的特征.【专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写了天气现象;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只.描写的是生物生长发育和生殖.(红豆的枝条是由叶芽发育形成的)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了鸟类会因为觅食、防御、繁殖等原因而生活在一起的动物群聚现象;D、“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写了鸟类的繁殖现象.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4.下列各种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特征的是()A.人出汗B.蜻蜓点水 C.机器人弹钢琴 D.猫捉老鼠【考点】生物的特征.【分析】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A、人出汗体现了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A正确;B、蜻蜓点水体现生物能繁殖,B正确;C、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C错误;D、猫捉老鼠体现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正确故选C【点评】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特征.5.下列哪项能说明人类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物学()A.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B.现在利用的煤、石油也来源于远古的生物C.征服疾病,治理环境污染需要生物学D.A、B、C、都是【考点】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物学,解答时联系生活实际问题的原理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生物与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生物学对于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帮助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都非常重要;现在利用的煤、石油也来源于远古的生物;征服疾病,治理环境污染需要生物学.都说明人类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物学.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生物学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以及应用.6.如果离开了其他生物,人类的生活是难以维持下去的.下列各项都是来自生物的是()①奶制品②肉类③棉纱④水泥⑤毛皮⑥木材.A.①②④⑤⑥B.①②③④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⑥【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解答】解: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水泥不具有生物的特征,是非生物.①②⑤来自动物③⑥来自植物,而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7.在使用显微镜时,如果要使镜筒升降的X围比较大,应调节()A.转换器B.细准焦螺旋C.粗准焦螺旋D.镜臂【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首先明确各部分结构的作用.【解答】解:A、转换器上有放大倍数大小不一的物镜,所以转换器的作用是转换物镜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B、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故不符合题意.C、粗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故符合题意.D、镜臂是握镜的部位,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显微镜的使用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掌握,难度一般.8.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主要步骤可以依次简化为()A.擦片→滴水→取材→入水→观察 B.擦片→滴水→取材→盖片→观察C.擦片→滴水→取材→入水→盖片 D.擦片→取材→入水→盖片→观察【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临时玻片标本制作的步骤,首先明确各步骤的含义,然后按先后顺序排列.【解答】解:临时玻片标本制作的步骤,可概括为:擦片→滴水→取材→入水→盖片→染色等几步,擦片﹣﹣擦净载玻片滴水﹣﹣滴一滴生理盐水或清水于载玻片上取材﹣﹣取样品入水﹣﹣将样品展于滴了生理盐水或清水的载玻片上盖片﹣﹣盖上盖玻片染色﹣﹣将染液滴于盖玻片一侧,用滤纸从另一侧吸去染液故选:C.【点评】制作和观察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是较为重要的实验,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每一步骤和注意事项,做到熟能生巧.9.在组织形成过程中,细胞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A.细胞分化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裂 D.液泡增大【考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细胞的生长、细胞分裂和液泡的生长.据此解答.【解答】解: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一些差异叫作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所以,在组织形成过程中,细胞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细胞的分化.而细胞的生长的结果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的分裂结果使细胞的数目增多、液泡的长大是细胞生长的结果,都不是组织的形成过程中细胞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细胞的生长、细胞分裂和液泡的生长的实质的理解.10.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B.动物和植物组成的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D.所有生物组成的【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X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它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等).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等,据此解答.【解答】解: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生物成分,缺少非生物成分.A错误;B、动物属于消费者,植物属于生产者,要想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B 错误;C、一个生态系统都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缺一不可.C正确;D、所有生物是生物成分,缺少非生物成分,不是完整的生态系统.D错误.故选:C【点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1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同一部位,要想在视野内所看到物象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A.目镜20×物镜20×B.目镜10×物镜20×C.目镜40×物镜10×D.目镜10×物镜40×【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专题】类比推理;显微镜的使用专题.【分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视野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视野越亮.【解答】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20×20═400(倍);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20═200(倍);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40×10═400(倍);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四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目镜10×物镜20×.所以,“要想在视野内所看到物象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目镜10×物镜20×”.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是放大倍数最小的.1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要先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A.给口腔上皮细胞染色B.保持细胞生活形态C.使观察时物像清晰 D.使细胞分散,不聚团【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分析】此题是一个有关实验操作步骤的题目,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步骤包括:擦、滴、刮、涂、盖、染.【解答】解: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的步骤应是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漱口后再取口腔上皮细胞,然后把细胞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接着盖盖玻片,要防止气泡的产生,然后染色.故选:B【点评】有关实验步骤的题是生物考试中的重点题型,要注意熟悉实验步骤正确,操作规X,这就要求平时在实验课中要勤于动手,勤于动脑,在实验中培养学习兴趣并注意实验的严谨.1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相互影响,毫无作用B.相互影响,毫无影响C.毫无关系 D.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来回答.【解答】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如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温度影响植物的分布如橘子主要分布在南方;生物影响环境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此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影响环境.如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14.小亮调查完公园的生物种类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动物、植物和其它生物三类.他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A.生活环境 B.形态结构 C.生物用途 D.个体大小【考点】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比较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据此答题.【解答】解: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它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等特征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方面的特征.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做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分类的重要依据.15.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时,视野内的污点始终不动,则污点可能在()A.装片上B.目镜上C.物镜上D.反光镜上【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1)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里出现了污点,污点可能在出现在物镜、目镜和玻片标本(装片)上,不可能出现在反光镜上.因为如果反光镜被污染,只会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不会出现污点.(2)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解答】解: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时,视野内的污点始终不动,表明污点不在目镜和玻片上,则污点可能在物镜上.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16.下列哪项不是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A.细胞小、壁薄、核大、细胞质浓B.能够不断产生新细胞C.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D.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考点】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分析】植物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等,各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据此答题.【解答】解:A、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故A正确;B、分生组织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故B正确;C、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故C正确;D、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属于营养组织,不是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故D错误.故选:D【点评】知道分生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即可解答.17.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A.叶绿体B.线粒体C.叶绿体或线粒体D.叶绿体和线粒体【考点】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两种能量转换器;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据此解答.【解答】解: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即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故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动物是异养的,其细胞中不含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叶绿体.动物细胞中只有一种能量转换器,即线粒体.18.在显微镜视野右上角发现一个物像,欲将它移向视野中央,需要向什么方向移动玻片()A.右上 B.右下 C.左上 D.左下【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装片朝着物像相同的方向移动.【解答】解: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不但上下倒,左右也倒,所以如果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装片朝着物像相同的方向移动.即:物像在视野的右上角,应把玻片向着右上角移动才能到达视野的中央.故选:A.【点评】关于显微镜中实物的成像特点,是中考的重点,可找出规律,即移动的方向与题目中的一致.19.组成染色体的物质是()①蛋白质②碱性染料③糖类④无机盐⑤水⑥脂类⑦DNA.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①⑦【考点】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分析】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解答】解: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染色质);染色体是细胞核中载有遗传信息(基因)的物质,在显微镜下呈丝状或棒状,主要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组成,如图: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20.使用显微镜时,正确的对光方法是()①左眼注视目镜;②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④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⑤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A.①②③④⑤B.⑤④③②①C.③④①⑤②D.②④①③⑤【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对光的方法.【解答】解:对光时有四转: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二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四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故选:C【点评】显微镜的使用是考查的重点,我们要多操作,多思考,就能顺利地回答此类题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21.生物的生命现象主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六个方面.人出汗、呼气和排尿,反映的生物的生命现象是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考点】生物的特征.【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人的出汗、排尿、呼吸,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故答案为: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常青藤学校联盟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度联考九 年 级 化 学 试 题(考试时间:分钟,满分:分) 成绩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 —14;O-16;C-12;Zn —65;Ag —108;Cu-64;H —1;Cl-35。
5第I 卷(选择题 共20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10分)1A 。
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B.久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一层白膜 C.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 D 。
夏天车胎爆胎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下列实验操作或设计中正确的是A 。
用50mL 量筒B 。
收集CO 2 C.验证质量 D 。
分离出水中的 量取8。
2mL 水 守恒定律 二氧化锰 3.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A .冰水 B .铁钉C .矿泉水D .加碘食盐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的水中,石蕊会变红B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C .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正极气体体积的2倍D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5.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防止事故发生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A .到煤窖中挖煤用火把照明 B.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 C .油锅中着火用锅盖盖灭 D .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 67A .Mg B .Al C .Zn D .Ag 8。
小敏同学的化学复习笔记本上有如下记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
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一定温度下某个物质的溶解度 B.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知道金属活泼性的强弱 C.一定温度下,向溶液中加入溶质都会使其浓度增大 D 。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9。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 .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 C .均一、稳定液体都是溶液 D .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10.一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4H 2═X+H 2O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班级 姓名 学号_________ 试场号_________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卷……………………………………………………装………………订…………………线…………………………………………………………A.X与CO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6 B.X中只含C、H元素C.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D.X中C、H元素质量比为4:1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XXX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又到了丰收的季节,沉甸甸的果实躲在树丛后面笑吟吟地望着你。
愿你努力攀爬,细心采摘,那最美、最甜的硕果肯定会让你感受到收获的喜悦!本次考试满分为100分,时间为90分钟。
第一部分:基础积累与运用(50分)一、写一写,把你的字写得漂亮些、工整些,好吗?快动手吧!(10分)二、我能辨字组词。
(10分)隔()峡()蹲()彼()仗()融()狭()遵()披()杖()三、我能用横线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3分)名(dì)姓(xìng)堤(dī).岸(àn)骨髓(suǐsuí)惟妙惟肖(wéimiàowéixiào)客舍(shè).给(gěi)予(yǔ)战车千乘(shèngchéng)四、读一读,连一连。
(4分)修筑级长城决心班明媚的花园漫长的寒风校欣赏思念美景亲人刺骨的严冬学才英阳光五、我会补充下列成语。
(6分)学富五车(车前草)无双一(骑)不(挂)南(辕)北(辙)神气十足(神采奕奕)(气吞山河)披靡(风光旖旎)(欲壑难填)六、我能选词填空。
(6分)1.巨大的不幸使他变得更加坚强。
2.通过这件事,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
果然、仍然、居然、忽然、虽然1.天气仍然寒冷,人们果然不敢把棉被拿出去晒。
2.早晨,天气预报说下午有雨,刚吃过饭一会儿,忽然下起了大雨。
3.刚才还晴空万里,虽然飘来几朵乌云,要下雷阵雨了。
4.天气预报没说下雨,现在居然下起来,真奇怪!七、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5分)1、一径竹阴云满地,疏影横斜水清浅。
2、近水遥山皆有情,春风桃李花开日。
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八、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6分)1、它屏息凝视,一等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沭河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6章)一、选择题:(每题所列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1.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之路上,众多科学巨人给后人留下的财宝是()A.有关运动的三大规律B.物理公式、物理定律和实验设备C.经典物理学理论D.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方法、科学精神2.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一个鸡蛋质量约为500g D.学生用文具盒长40cm3.如图所示为流传千百年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闽南拍胸舞,舞者用力拍击自己的胸膛是为了使拍击声的()A.音调升高 B.响度增大 C.音色改变 D.音调降低4.2007年2月3日,我国成功地将第四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该定位卫星是一种地球同步卫星,地球上的人觉得它在空中是静止的,人们这时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流星5.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两侧设有3~4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A.保护车辆安全行驶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C.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D.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污染6.一块体积是200cm3的金属块,质量为540g,把它切掉后,余下部分金属的密度是()×103kg/cm33C.1.8 kg/m3×103g/m3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反射的是()A.人影形成 B.水中倒影 C.凿壁借光 D.傍晚落日8.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9.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发现在右盘中加上1g的砝码时,指针偏右;减去这个1g的砝码时,指针偏左,若这时砝码盘中已无更小的砝码,则应该()A.调节横梁右边的螺母,使天平平衡后读数B.移动游码到适当的位置使天平平衡后读数C.在左盘上加1g的砝码,设法使天平平衡后读数D.将被测物体移到天平右盘,再测其质量10.在浴室里,为了防止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A.浴室地面应铺上带有凹凸不平花纹的地砖B.脚底下垫一条毛巾C.穿着带有凹凸不平花纹的拖鞋D.穿着平底塑料拖鞋11.一弹簧测力计,两个人用水平拉力拉它的两端,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0N,那么这两个人用力的情况是()A.两个人分别用10N的力B.两个人分别用20N的力C.一个人用20N的力,另一个人不用力D.一个人用5N的力,另一个人用15N的力12.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水桶受到的力有()A.重力、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B.重力和手的拉力C.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D.重力和绳子的拉力13.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A.大于10cm B.小于10cm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14.一个物理学习小组的四位同学,学完速度后,对速度的理解错误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的路程越长B.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得越快C.物体的速度越大,通过一定的路程用的时间就越少D.物体的速度越大,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就越大15.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熟透的苹果从树上竖直下落 B.小孩沿直滑梯上匀速滑下C.嫦娥一号围绕月球运动 D.钟摆来回摆动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10分.)16.撑杆跳高运动员跳高时把撑杆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而撑杆对运动员的力使运动员越过横杆,这说明力可以______.17.一块冰重49N,它的质量是______kg,冰化成水后,质量为______kg.18.《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______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______的.19.如下两幅图片展示的是福娃小运动健将在进行奥运比赛.射出的箭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这是因为箭具有______;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而人就前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20.一般教室的长为90______;骑自行车的一般速度是5______.三、实验探究题(作图4分,每空1分,16分,共20分)21.(1)完成图1中的光路.(2)小球悬挂在细绳下来回摆动,请画出小球在图2所示位置时所受绳子拉力F和重力G 的示意图.22.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实验中:(1)图1所示的是小华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的实验,在这个测量中,小华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图1中这块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2)图2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N.23.小倩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______cm.(2)应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调节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______、______的______像.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或“幻灯机”或“放大镜”).(4)若要将凸透镜作放大镜用,应将蜡烛放在______,这种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在光屏上.(5)小倩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_(填“上”或“下”)调节.24.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常选用一块______作为平面镜,将其竖立在铺有白纸的桌面上.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前,另选一只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后进行观察.选用两只相同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如图所示,S′是蜡烛S在平面镜中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25.某物理实验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做如下数据记录.见表:实验次数接触面的材料压力(牛)滑动摩擦力1 木块与木板 42 木块与木板 63 木块与毛巾 6(1)实验研究中,要使测量滑动摩擦力较准确,应保持木块在水平面上做______运动.(2)比较序号1与2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3)比较序号______与______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五、计算题:(共23分)×104N的拉力,用它能把质量为2.5t的钢材直接吊起吗?(g取10N/kg)27.有一个质量是1560g、体积是210cm3的铁球,问:这个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若往空心部分注满水银后,整个球的质量是多少?28.有一空瓶子质量是50克,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250克,装满另一种液体称得总质量为200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沭河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6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所列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1.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之路上,众多科学巨人给后人留下的财宝是()A.有关运动的三大规律B.物理公式、物理定律和实验设备C.经典物理学理论D.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方法、科学精神【考点】物理常识.【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探索财富的理解.人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既有知识结晶又有探究方法和高昂的探索精神.【解答】解:在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之路上,科学家不仅发现并总结了科学知识,还总结了有效的探究方法和为真理而奋斗的科学精神.所以选项A、B、C的说法都不全面.故选D.2.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一个鸡蛋质量约为500g D.学生用文具盒长40cm【考点】长度的估测;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支铅笔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学生用文具盒长度略大于18cm,在20c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3.如图所示为流传千百年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闽南拍胸舞,舞者用力拍击自己的胸膛是为了使拍击声的()A.音调升高 B.响度增大 C.音色改变 D.音调降低【考点】响度.【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声源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解答】解:当用力拍击胸膛时,胸膛振动的幅度加大,这样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会增大;故选B.4.2007年2月3日,我国成功地将第四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该定位卫星是一种地球同步卫星,地球上的人觉得它在空中是静止的,人们这时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流星【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地球同步卫星是人为发射的一种卫星,它相对于地球静止于赤道上空.从地面上看,卫星保持不动,故也称静止卫星;从地球之外看,卫星与地球共同转动,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故称地球同步卫星.【解答】解:A、同步卫星绕着地球转动,地球绕着太阳转.以太阳为参照物,同步卫星到太阳的距离是变化的,相对于太阳的位置也是变化的,所以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B、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于赤道上空,符合题意;C、同步卫星到月亮的距离是变化的,相对于月亮的位置也是变化的,所以如果以月亮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D、如果以流星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也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5.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两侧设有3~4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A.保护车辆安全行驶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C.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D.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污染【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解答】解:道路两侧设有3米至4米高的透明板墙是用来反射道路上的过往车辆所发出的噪声,其作用相当于一个隔音板,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道路两侧设置的是透明板墙,就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以减弱噪声对道路两旁住宅和办公楼的噪声污染,它并不能保护车辆安全行驶,也不能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和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故选D.6.一块体积是200cm3的金属块,质量为540g,把它切掉后,余下部分金属的密度是()×103kg/cm33C.1.8 kg/m3×103g/m3【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及其特性.【分析】已知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金属块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解答】解:金属块的密度:ρ==3×103kg/m3,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把它切掉3.故选B.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反射的是()A.人影形成 B.水中倒影 C.凿壁借光 D.傍晚落日【考点】光的反射.【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反射解释.【解答】解:人影形成、凿壁借光、傍晚落日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水中倒影是反射形成的.故选B.8.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成等大正立的虚像.但人眼观察到当人向镜前走近时,人像变大了.那是因为人的眼睛相当于凸透镜,当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人和像之间距离变小,人像对于人的眼睛是物,当物距变小时,像变大,这是指的平面镜中人像通过人眼这个凸透镜在眼的视网膜上成的倒立缩小实像变大.所以人的视觉认为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变大了.二者问题的实质必须弄清楚.【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和像大小相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所成的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故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故选C.9.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发现在右盘中加上1g的砝码时,指针偏右;减去这个1g的砝码时,指针偏左,若这时砝码盘中已无更小的砝码,则应该()A.调节横梁右边的螺母,使天平平衡后读数B.移动游码到适当的位置使天平平衡后读数C.在左盘上加1g的砝码,设法使天平平衡后读数D.将被测物体移到天平右盘,再测其质量【考点】天平的使用.【分析】在右盘中加上1g的砝码时,指针偏右;减去这个1g的砝码时,指针偏左,若这时砝码盘中已无更小的砝码,说明砝码盒中最小砝码是1g,在增大最小砝码太大,去掉最小砝码太小的情况下,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解答】解:A、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调节横梁的平衡螺母.不符合题意.B、在增大最小砝码太大,去掉最小砝码太小的情况下,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符合题意.C、在左盘上加1g的砝码,整数值一下的质量还是无法解决.不符合题意.D、物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不能任意调换.不符合题意.故选B.10.在浴室里,为了防止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A.浴室地面应铺上带有凹凸不平花纹的地砖B.脚底下垫一条毛巾C.穿着带有凹凸不平花纹的拖鞋D.穿着平底塑料拖鞋【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浴室里防止滑倒,要增大摩擦,根据实际情况,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解答】解:A、地面铺凹凸不平的地砖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防止滑倒.不符合题意.B、脚底下垫一条毛巾,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防止滑倒.不符合题意.C、穿着带有凹凸不平花纹的拖鞋,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防止滑倒.不符合题意.D、穿着平底塑料拖鞋,接触面比较光滑,摩擦力较小,容易滑倒.符合题意.故选D.11.一弹簧测力计,两个人用水平拉力拉它的两端,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0N,那么这两个人用力的情况是()A.两个人分别用10N的力B.两个人分别用20N的力C.一个人用20N的力,另一个人不用力D.一个人用5N的力,另一个人用15N的力【考点】弹簧测力计在力的相互性方面的应用.【分析】弹簧测力计使用时总是在平衡状态下使用的,即弹簧测力计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工作的,此时弹簧测力计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解答】解:两个人同时用水平方向的力拉吊环和秤钩,测力计静止时,说明两个人是沿水平方向向相反的方向拉它,此时弹簧测力计受到了水平方向上的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故两人各用20N的力.故选B.12.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水桶受到的力有()A.重力、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B.重力和手的拉力C.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D.重力和绳子的拉力【考点】力的概念.【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解答】解:用绳子提水过程中,绳子与水桶接触,对水桶有向上的拉力;水桶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水桶受到的力是重力和绳子的拉力.故选D.13.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A.大于10cm B.小于10cm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焦距的定义,可知所测的10cm正好为此凸透镜的焦距,而用放大镜可观察物体的细微之处,正好运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解答】解:当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焦点,并且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则f=10cm,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所成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而放大镜正是如此,所以邮票到透镜的距离正好为物距,即物距小于f.故选B.14.一个物理学习小组的四位同学,学完速度后,对速度的理解错误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的路程越长B.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得越快C.物体的速度越大,通过一定的路程用的时间就越少D.物体的速度越大,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就越大【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①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由v=可知,速度的大小是由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决定的.②物体通过路程与速度和时间成正比;物体运动时间与路程成正比,与速度成反比.【解答】解:A、由s=vt可知,物体运动的路程由速度和时间决定,物体速度大,运动的路程不一定大,故A错;B、速度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故B正确;C、由t=知,在路程一定时,速度越大、运动时间越小,故C正确;D、由v=可知,速度的大小是由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决定,速度越大也就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越大,故D正确.本题是选错误的,故选:A.15.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熟透的苹果从树上竖直下落 B.小孩沿直滑梯上匀速滑下C.嫦娥一号围绕月球运动 D.钟摆来回摆动【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运动状态改变是指速度大小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或者二者同时改变.【解答】解:A、熟透的苹果从树上竖直下落,这一过程中速度会越来越快,运动状态改变了.不符合题意.B、小孩从滑梯上匀速下滑,其速度和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运动状态没变,符合题意.C、嫦娥一号围绕月球运动,其方向不是直线,速度也是变化的,不符合题意.D、钟表来回摆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改变了,运动状态改变了,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10分.)16.撑杆跳高运动员跳高时把撑杆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而撑杆对运动员的力使运动员越过横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改变和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解答】解:(1)撑杆压弯,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撑杆对运动员的力使运动员越过横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答案为: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7.一块冰重49N,它的质量是 5 kg,冰化成水后,质量为 5 kg.【考点】重力的计算.【分析】根据G=mg求出水的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解答】解:∵G=mg∴冰的质量m冰===5kg;冰熔化成水后,状态改变,但是其质量不变,所以水的质量m水=m冰=5kg.故答案为:5;5.18.《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静止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答】解:以河岸为参照物,船与河岸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船是运动的;而剑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剑是静止的,所以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故答案为:运动;静止.19.如下两幅图片展示的是福娃小运动健将在进行奥运比赛.射出的箭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这是因为箭具有惯性;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而人就前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考点】惯性;力作用的相互性.【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任何物体都有惯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答】解:射出的箭能继续飞,是因为箭具有惯性能保持离开弦时的速度;运动员向后划水时,水同时产生对手向前的反作用力,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答案为:惯性,相互.20.一般教室的长为90 dm ;骑自行车的一般速度是5 m/s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速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速度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解答】解:一般教室的长度在9m=90dm左右;一般骑自行车的速度在18km/h=18×m/s=5m/s左右.故答案为:dm;m/s.三、实验探究题(作图4分,每空1分,16分,共20分)21.(1)完成图1中的光路.(2)小球悬挂在细绳下来回摆动,请画出小球在图2所示位置时所受绳子拉力F和重力G 的示意图.【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力的示意图.【分析】(1)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2)根据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然后过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和拉力的方向.【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如图所示:(2)过球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沿绳子斜向上的拉力F,如图所示:22.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实验中:(1)图1所示的是小华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的实验,在这个测量中,小华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图1中这块木块的长度为 1.45 cm.(2)图2测力计的读数为 2.8 N.【考点】长度的测量;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线相垂直.【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最小刻度值即分度值为1mm;物体起始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末端在1.4与1.5之间,估读为1.45cm;(2)由图知: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指针指在“2”以下第4条刻度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4×0.2N=2.8N.故答案为:(1)1mm;1.45;(2)2.8.23.小倩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10 cm.(2)应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调节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或“幻灯机”或“放大镜”).(4)若要将凸透镜作放大镜用,应将蜡烛放在1倍焦距之内,这种像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在光屏上.(5)小倩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上(填“上”或“下”)调节.【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焦距是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2)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光屏、烛焰、凸透镜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3)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或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4)当物距小于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5)像在光屏的上方,可将烛焰向上移动、或将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将光屏向上移动.。
2015—2016学年下学期三月月考高一英语试卷第I卷(选择题)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五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man doing now?A. Checking in.B. Paying money.C. Buying tickets.2. What day is the woman’s birthday ?A. March 28.B. March 29.C. April 1.3. Why is the woman so angry?A. Her friend has broken his word.B.Her friend has broken the ball.C. Her friend made a promise.4. What will the woman do at the weekend ?A. Have a picture.B. Play computer games.C.Play table tennis.5. What assistant does the man need ?A. A secretary typing very fast.B. A secretary going to work on time.C. A secretary helping him with letters.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2013-2014学年度???学校12月月考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选择题(题型注释) 1.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为 F .若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大为原来2倍,带电量都增大为原来的4倍,则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大小变为( )A .4FB .2FC .FD .2.如图1所示,匀强电场场强为E ,A 与B 两点间的距离为d ,AB 与电场线夹角为,则A 与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A .EdB .EdcosC .EdsinD .Edtan3.一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A 点运动到B 点,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
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则( )A .粒子带正电B .粒子加速度逐渐减小C .A 点的速度大于B 点的速度D .粒子在A 点的初速度为零4.示波管是一种多功能电学仪器,它的工作原理可以等效成下列情况:如图所示,真空室中电极K 发出电子(初速度不计),经过电压为U 1的加速电场后,由小孔S 沿水平金属板A 、B 间的中心线射入板中.金属板长为L ,相距为d ,当A 、B 间电压为U 2时电子偏离中心线飞出电场打到荧光屏上而显示亮点.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计电子重力,下列情况中一定能使亮点偏离中心距离变大的是A.U1变小,U2变大B.U1变大,U2变大C.U1变大,U2变小D.U1变小,U2变小5.如图所示,图中三个电阻的阻值分为R1=1Ω、R2=3Ω、R3=5Ω,则流过R1、R2、R3的电流之比为A.5∶3∶1 B.3∶1∶4 C.3∶1∶5 D.15∶5∶36.用电压表检查图示电路中的故障,测得U ad=5.0 V,U cd=0 V,U bc=0 V,U ab=5.0 V,则此故障可能是A.L断路B.R断路C.R′断路D.S断路7.某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的电阻率为ρ,电阻为R,现将它均匀拉长到长度为原来的2倍,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则该导线的电阻率和电阻分别变为A.ρ和4R B.ρ和16RC.4ρ和4R D.16ρ和16R8.一个直流电动机所加电压为U,电流为I,线圈内阻为R,当它工作时,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热功率为I2R B.输出功率为U2/RC.输出功率为IU-I2R D.功率可写作IU=I2R=U2/R9.在如图电路中,E、r为电源电动势和内阻,R1 和R3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
2015-2016学年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马坝小学六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每空1分,共27分,第3小题7分,第10小题2分)1.表示________,表示________.2.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________,最小假分数是________,最小带分数是________.3.立方厘米________升立方米________立方米________立方分米立方米________立方分米立方分米________升________毫升小时________分米________厘米吨________千克.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倍,它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________倍.一个长方体的长和宽都扩大原来的倍,高不变,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________倍.5.将的分子加上,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加上________.6.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厘米、厘米和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________ 厘米.做这样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需要________平方厘米材料.7.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分米,宽是分米,高是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8.在横线里填上适当的单位旗杆高________;一个教室大约占地________;油箱容积________;一本数学书的体积约是________.9.与________互为倒数;________的倒数是;的倒数是________.10.根据条件,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女生人数是男生的.________的人数________的人数女生人数比男生少.________的人数________的人数.二、判断对错.(每题1分,6分)11.真分数的倒数一定大于.________.(判断对错)12.因为,所以和互为倒数.________.(判断对错)13.大于而小于的最简分数只有一个________.(判断对错)14.约分后的分数,大小不变,但分数单位变大了.________.(判断对错)15.棱长是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________.(判断对错)16.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________.(判断对错)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题2分,共10分).17.我们在画长方体时一般只画出三个面,这是因为长方体()A.只有三个面B.只能看到三个面C.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18.小明做道数学题,已完成了道,还需完成全部题目的()A. B. C.19.的与的相等、不为,那么与的关系是()A. B. C.无法确定20.一个油箱可以装油升,这个油箱的体积可能是()立方分米.A. B. C.21.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用去了,另一根用去了米,剩下的铁丝相比,()A.第一根长B.第二根长C.同样长D.无法比较哪根长四、计算(共23分)22.直接写出得数23.解方程.24.脱式计算.五、动手实践,操作应用.(5分)25.根据算式涂一涂,画一画,再计算.________.26.请将下面的长方形分成三部分,使每一部分都能折成一个无盖的正方体.六、运用知识,灵活解题.(每题4分共29分;第1题4分,其余每题5分)27.商店运来千克的紫菜,每袋千克,一共装了多少袋?28.修一条水渠,每天修全长的,几天可以修完?29.做一个长方体的浴缸(无盖),长分米,宽分米,高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如果每平方分米玻璃元钱,至少需要多少钱买玻璃?30.永新面粉厂小时可以加工面粉吨.照这样计算,吨面粉要加工多少小时?31.一个长方体高减少厘米之后变成正方体,表面积减少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2.一根电话线,第一次用去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两次共用去米.第一次用去后还剩下多少米?答案1. 【答案】个是多少,的是多少【解析】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解答】解:表示个是多少,表示的是多少.故答案为:个是多少,的是多少.2. 【答案】,,【解析】真分数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是假分数.最小的假分数是分子等于分母.故单位是的最小假分数是;最小带分数是.【解答】解;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最小带分数是.故答案为:;;.3. 【答案】,,,,,,,,【解析】低级单位立方厘米化高级单位升除以进率.立方米看作立方米与立方米之和,把立方米乘进率化成立方分米.高级单位立方米化低级单位立方分米乘进率.立方分米与升是等量关系二者互化数值不变,立方分米升,升看作升与升之和,把升乘进率化成毫升.高级单位小时化低级单位分乘进率.高级单位米化低级单位厘米乘进率.高级单位吨化低级单位千克乘进率.【解答】解:立方厘米升;立方米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分米升毫升;小时分;米厘米;吨千克.故答案为:,,,,,,,,.4. 【答案】,【解析】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再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积扩大的倍数等于因数扩大倍数的乘积.据此解答.【解答】解: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倍,它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倍,一个长方体的长和宽都扩大原来的倍,高不变,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倍.故答案为:,.5. 【答案】【解析】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从而可以正确进行作答.【解答】解:的分子加上,变成了,扩大了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也应扩大倍,变成,因此分母应加上;故答案为:.6. 【答案】,【解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条棱分为互相平行的组,每组条棱的长度相等,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由于盒子无盖,所以只求个面的面积,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解答.【解答】解:,,(厘米);,,,,(平方厘米);答:它的棱长总和是厘米,需要平方厘米的材料.故答案为:,.7. 【答案】【解析】前面的面积是长乘高,求出这个面的面积即可.【解答】解:(平方分米);答: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故答案为:.8. 【答案】米,平方米,升,立方厘米.; ; ;【解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旗杆高米,一个教室大约占地平方米,油箱容积升,一本数学书的体积约是立方厘米,据此解答即可.; ; ;【解答】解:旗杆高米; ; 一个教室大约占地平方米;; 油箱容积升; ;一本数学书的体积约是立方厘米;9. 【答案】,,【解析】先把小数化为分数,再运用倒数的求法解答.【解答】解:与互为倒数;的倒数是;,的倒数是.故答案为:;;.10. 【答案】男生,女生; 男生,女生人数比男生少【解析】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 ”,根据题意,等量关系式为:男生的人数女生的人数;; 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 ”,它的对应的具体的数量是女生人数比男生少的人数;等量关系式为:女生比男生少的人数男生的人数.【解答】解: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 ”,男生人数女生的人数;; 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 ”,男生人数女生的人数比男生少的人数.11. 【答案】正确【解析】根据真分数的意义:真分数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分子分母互换位置即可得到它的倒数,这时分子大于分母,分数值大于,据此可判断.【解答】解:因为真分数小于,所以真分数的倒数一定大于.因此,真分数的倒数一定大于.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正确.12. 【答案】√【解析】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据出判断即可.【解答】解:因为,所以和互为倒数.此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3. 【答案】错误【解析】大于而小于的最简分数,如果规定分数单位不变,则只有一个,否则,有无数个如:、,因此得解.【解答】解:大于而小于的最简分数只有一个…是错误的,有无数个如:、,、、……;故答案为:错误.14. 【答案】√【解析】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据此可知:一个分数约分后,它的大小不变,分母变小了,分母变小分数单位就变大了,举例说明更好理解.【解答】解:,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所以一个分数约分后,它的大小不变,但分数单位却变大了这是正确的;故答案为:√.15. 【答案】【解析】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不相同,没法比较它们的大小,由此就解决即可.【解答】解:因为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不相同,没法比较它们的大小,所以原题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16. 【答案】正确【解析】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长方体的长宽长方体的底面积;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正方体的底面积;由此解答.【解答】解: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因此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以高来进行计算,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正确.17. 【答案】C【解析】长方体的特征是: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同.再根据观察物体的方法,从某个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看到它的个面.由此解答.【解答】解: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和观察物体的角度及观察的范围,最多能看长方体的个面.答:这是因为长方体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个面.故选:.18. 【答案】A【解析】先求出没有完成的数学题的道数,再除以数学题的总道数就是要求的答案.【解答】解:,,,答:还需完成全部题目.故选:.19. 【答案】B【解析】由“ 的与的相等”可得:,两两相乘的数的积相等,乘较大数的数较小,据此判断后选择.【解答】解:因为,乘较大数的数较小,所以.故选:.20. 【答案】C【解析】根据邮箱的容积与体积的测量方法不同,测量邮箱的容积时,从里面测量,测量邮箱的体积时,从外面测量,所以邮箱的体积要比容积大一些,所以这个油箱的体积可能是立方分米.【解答】解:因为邮箱的体积要比容积大一些,所以这个油箱的体积可能是立方分米.故选:.21. 【答案】D【解析】可以分三种情况考虑:总长小于米时,第一根铁丝剩下:全长,第二根剩的:总长,第一根剩的长;总长等于米时,第一根剩的长度为:(米);第二根剩的是:(米),两根一样长;大于米时,第一根剩的长度:全长;第二根剩的;全长,第二根剩的长.【解答】解:分三种情况:总长小于米时,假设全长为米,则第一根剩:(米),第二根剩的:(米),,第一根剩的长;总长等于米时,第一根剩的长度为:(米);第二根剩的是:(米),两根一样长;总长大于米时,假设为米时,第一根剩的长度为:(米);第二根剩的:(米),,第二根剩的长.所以无法比较.故选:.22. 【答案】解:【解析】约分计算;把除法变为乘法,能约分的约分计算;把变为分母为的分数,再相减;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解答】解:23. 【答案】解:①②③【解析】①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乘求解;②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乘求解;③先计算左边,,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解答】解:①②③24. 【答案】解:;;.【解析】只含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解答】解:;;.25. 【答案】【解析】根据乘法算式,把长方形看作单位“ ”,平均分成份,表示其中的份是,再把看作单位“ ”,平均分成份,表示其中的份,就是求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解答】解:根据分数的意义可得,故答案为:.26. 【答案】解:将下面的长方形分成三部分,使每一部分都能折成一个无盖的正方体(每种颜色的都能折成一个无盖的正方体):【解析】每个无盖的正方体都由个相连的小正方形组成,长个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了个小正方形,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把这个小正方形分成三部分,使每部分都是正方体展开图的“ ”型,且少一个正方形即可.【解答】解:将下面的长方形分成三部分,使每一部分都能折成一个无盖的正方体(每种颜色的都能折成一个无盖的正方体):27. 【答案】一共装了袋.【解析】根据分数除法意义,用运来的紫菜总量除以每袋的数量即可解答.【解答】解:(袋)28. 【答案】天可以修完.【解析】把这条水渠的全长看成单位“ ”,用全长除以每天修的分率,即可求出需要的天数.【解答】解:(天)29. 【答案】至少需要平方分米的玻璃,至少需要元钱买玻璃.【解析】首先搞清这道题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其次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由五个长方形组成,缺少上面,计算出这个面的总面积;然后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需要的钱数即可.【解答】解:,(平方分米);(元);30. 【答案】吨面粉要加工小时.【解析】“小时可以加工面粉吨”,用加工的总质量除以加工的时间,求出每小时加工多少吨,再用吨除以每小时加工的质量即可求解.【解答】解:(小时)31. 【答案】原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解析】根据高减少厘米,就剩下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比原长方体表面积减少的个面是相同的,根据已知表面积减少平方厘米,厘米,求出减少面的宽,也就是剩下的正方体的棱长,然后厘米求出原长方体的高,再计算原长方体的体积即可.【解答】解:减少的面的宽(剩下正方体的棱长)(厘米)原长方体的高(厘米)原长方体体积为:(立方厘米)32. 【答案】第一次用去后还剩下米.【解析】先用“米”计算出第二次用去的长度,第二次用去余下的,把第一次用去后还剩下的长度看作单位“ ”,进而根据“对应数对应分率单位“ ”的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