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长拳第三路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553.96 KB
- 文档页数:47
硝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体育学科进度科目体育教学班级九年级 3、4班教科书名及册数九年级上课8.27每周节次3总授课节数45时间周次时间教材内容节次起止18.26--8.30制定教学计划,学习初级长拳第一节3 29.02--9.06学习初级长拳第二节3 39.09--9.13学习初级长拳第三节3 49.16--9.20学习初级长拳第四节3 59.23--9.27复习考核初级长拳3 69.30--10.04国庆放假0 710.07--10.11学习八式太极拳3 810.14--10.18学习八式太极拳3 910.21--10.25复习考试0 1010.28--11.01期中考试0 1111.04--11.08复习八式太极拳3 1211.11--11.15考核八式太极拳3 1311.18--11.22学习立定跳远3 1411.25--11.29学习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3 1512.02--12.06游戏篮球3 1612.09--12.13学习前滚翻3 1712.16--12.20越野3 1812.23--12.27达标测试3 1912.30--01.03复习考试0 2001.06--01.10期末考试0体育教学(教案)班级九.3 班人数32日期8.26课次第 1 次一、复习基本手型、手法、步型、目1 、使学生初步了解武术的基本练习功课的步法等法,并掌握练习的技术要领。
的基本二、学习三路长拳第一段1-4 动2、通过长拳学习,了解套路动作结构、任内容路线及特点。
务3、提高学生柔韧、灵敏、平衡素质。
重点重点:手型、步型、手法、腿法难点难点:三路长拳中的虚步亮掌课的时部分间开始5'部分准备8'部分36'基本部分课的内容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及要求4、安排见习生1、绕武术馆慢跑六圈2、徒手操( 4× 8 拍)(1)头部运动( 2)四肢运动(3)俯背运动( 4)弓步运动(5 )仆步压腿( 6)正压腿( 7)膝关节运动( 8)踝、腕关节运动一、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等1、手型:拳:拳握紧,拳面平、直腕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屈紧扣于虎口处勾:五指第一指节捏拢在一起,屈腕步型:弓、马、仆、虚、歇、丁步,坐盘,插步,盖步组织教法队形:△△教师×学生××××××××××××××值日生××××××××××××××教法:宣讲法组织: 1、成两列纵对慢跑,队伍整齐 ,速度适中2、成广播体操队形散开教法:教师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初级三路长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
2. 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初级三路长拳的基本动作:起势、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双劈拳、拗弓步冲拳、蹬腿冲拳等。
2. 初级三路长拳套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常规1. 学生集合,点名报数。
2. 教师检查学生着装,纠正不良姿势。
二、热身活动1.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关节活动,如肩关节、腕关节、踝关节等。
2. 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
三、基本动作教学1. 教师讲解并示范初级三路长拳的基本动作,如起势、弓步冲拳、弹腿冲拳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基本动作,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四、套路教学1. 教师讲解并示范初级三路长拳套路。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套路,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动作要领。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课时一、课堂常规1. 学生集合,点名报数。
2. 教师检查学生着装,纠正不良姿势。
二、复习上节课内容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基本动作和套路。
2.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提高动作质量1. 教师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个别指导,提高动作质量。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动作要领。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五、放松活动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活动,如瑜伽、拉伸等。
2. 学生进行自由活动,整理器材。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初级三路长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团队合作精神。
3. 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课时计划基本部分一.学习武术的基本动作:1.讲解手型:(3个)图1 图2 图31)拳:五指并拢卷握,拳面要平,拇指屈于食指和中指第二指节处,为拳(图1)。
2)掌:拇指弯曲扣在虎口处,其余四指伸直向后伸张,为掌(图2)。
3)勾:五指尖捏拢屈腕,为勾(图3)。
2.讲解步型:(4个)1)弓步:(如图)两腿前后开立,前腿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膝盖向前与脚尖垂直,后腿挺膝伸直,两脚间的距离是身高的二分之一,脚尖内扣,两脚全掌着地,两手抱拳置于腰间。
2)仆步:(如图)两脚左右开立,右腿屈膝全蹲,大小腿靠紧,臀部靠近小腿,脚尖和膝外展。
左腿伸直平铺接近地面。
两脚全掌着地。
挺胸,塌腰,两手抱拳置于腰间。
15`一.组织:全班同学成四列横队集体练习。
×××××××××××××××××××××××××××××××××××××××××△二.教法:1.手型练习:1)教师讲解示范拳、掌、勾的要领。
学生按要求进行练习。
2) 做拳、掌、勾组合变换练习。
2.弓型练习:1) 教师示范,学生按要求进行步型练习。
2)练习方法:弓步冲拳练习,马步冲拳练习,左、右仆步练习,左、右虚步练习。
三.要求:仔细观察,认真练习,动作协调、有力。
基本部分3)马步:(如图)两脚左右开立,距离约为脚长的三倍,脚尖正对前方,两腿屈膝半蹲,大腿近水平,膝部与脚尖垂直,两脚全掌着地。
上体正直,收跨敛臀。
两手抱拳置于腰间。
4)虚步:(如图)两脚前后开立,后脚外展45度,屈膝半蹲,大腿近水平,全脚掌着地。
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初级长拳三路的基本动作和套路。
2. 培养学生的柔韧性、力量、速度、灵敏性和协调性。
3. 提高学生的武术兴趣,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教学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教学课时:8课时教学器材:武术场地、拳套、护具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课程导入:介绍武术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内容:a. 基本手型:拳、掌、勾、指。
b. 基本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丁步、坐盘、插步、盖步。
c. 基本手法:冲拳、推掌、亮掌、劈拳、砸拳、挂拳、扫腿等。
3.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法、分解教学法、模仿练习法。
第二课时1. 课程导入: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基本动作。
2. 教学内容:a. 套路动作:起势、进步、退步、转身、跳跃等。
b. 套路动作练习:按照套路顺序进行动作练习。
3.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法、分解教学法、模仿练习法。
第三课时1. 课程导入: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高动作质量。
2. 教学内容:a. 套路动作:起势、进步、退步、转身、跳跃等。
b. 套路动作练习:加强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3.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法、分解教学法、模仿练习法。
第四课时1. 课程导入: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高动作质量。
2. 教学内容:a. 套路动作:起势、进步、退步、转身、跳跃等。
b. 套路动作练习:加强动作的力度和速度。
3.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法、分解教学法、模仿练习法。
第五课时1. 课程导入: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高动作质量。
2. 教学内容:a. 套路动作:起势、进步、退步、转身、跳跃等。
b. 套路动作练习:加强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法、分解教学法、模仿练习法。
第六课时1. 课程导入: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高动作质量。
2. 教学内容:a. 套路动作:起势、进步、退步、转身、跳跃等。
b. 套路动作练习:加强动作的观赏性和表现力。
3.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法、分解教学法、模仿练习法。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初级长拳电子版教案( 3)级学院第学期人数教师1. 基本功:复习压腿,踢腿教2. 基本动作:学习仆步穿掌材 3. 初级三路长拳:第一段5— 8 动和第二段1—4动内4. 素质练习:容①步型组合练习②俯卧撑,冲刺跑教 1.了解保健体育基本内容及本学期教学需知学2.初步了解武术基本功3.学习初级三路长拳动作任4.提高身体素质,培养体育习惯务教学大跃步前穿教学跃步、前穿的连安全重点难点贯性提示部教学内容练习组织教法分时间组织:全班学生成二列横队站立XXXXXXXXXXXX 开一、集合整队,清点人数XXXXXXXXXXXX始二、师生问好3′▲部三、宣布本次课任务(图一)分四、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要求: 1.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和要求2.上课要求运动服、鞋3.见习生认真观摩,进行适当活动一、放松跑2-3 圈(篮球场)两路纵队,慢跑队形:二、武术基本功:(柔韧活动)××××××××××准1、阔胸运动××××××××××备2、正压腿17′▲部3、侧压腿要求:分4、弓步压腿活动开各关节韧带,动作规范。
5、压肩6、仆步压腿组织教法:7、膝关节运动1、先示范,再带学生从松渐进地压。
8、腕踝关节运动2、压腿、肩等随口令而动,力求从整齐中体现良好的课风。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一、复习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1、正踢腿2、侧踢腿3、外摆腿4、里合腿5、大跃步前穿6、仆步穿掌 7、复习三路长拳 1— 4 动二、学习三路长拳:第一段 5—8 动和第一段 5— 8 动(一)、分解动作名称:5、弹腿冲拳6、大跃步前穿7、弓步击掌8、马步架掌1、虚步栽拳2、提膝穿掌3、仆步穿掌4、虚步挑掌(二)、图解:基本部分三、素质练习1、步型组合练习①弓,马②虚,仆,歇2、俯卧撑6+ 10+ 1215′45′队形:××××××××××→×××××→×××××←▲←组织:1、教师每组领练一遍。
初级长拳(三路)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教学计划设计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贯彻新课标理念的教学行为进行探索,在发挥教师主导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传授课程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理解武术运动的传统与特点,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初级长拳的基本动作、路线、名称和顺序及特点。
提高学生灵敏、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等优良品质。
二、教材分析初级长拳全套动作除起势和收势外,共分为四段。
套路结构简短,动作精炼,起伏转折、快慢停顿过渡衔接自然,有利于教师教,也有利于学生学习领会。
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体现武术的基础动作。
以基本功为例,如基本手型(拳、掌、勾),基本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基本腿法(蹬腿、弹腿)等,都是从武术的基础动作和技击的角度编排的。
再以手型为例,如套路中的马步冲拳,抡臂砸拳等,要完成这些动作不仅要发力完整,步法灵活,而且手、眼、身、法、步、神、气均要协调配合。
三、学情分析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至八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没有上过武术课,武术基本功和素质比较差。
因此在开始阶段要注意学生兴趣的激发,学习内容的安排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教师在教学要特别注重示范的质量,以及示范点和示范面的有效选择,提高直观效果。
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不能控制动作而做不好动作。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耐心示范,分解动作或放慢速度,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多数学生能掌握动作,同时关注个体差异,对于较差的同学要耐心辅导,多加鼓励,使学生逐步完成动作。
对于套路中的重点动作,可分别安排在准备活动中,或安排在套路教学前作为辅导练习,为套路教学打下基础。
套路中的较难动作可采用慢速、分解、口诀、重复强化等方法予以解决。
四、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三路长拳教案第1次课结构时间课的内容强度组织与教法基本部分40虚步:后脚外展45度,重心落在后脚,前脚绷直稍内扣,脚尖虚点地面。
两膝半蹲,直腰.,挺胸抱拳。
左脚在前为左虚步,右脚在前为又虚步。
歇步:两脚交叉全蹲。
前脚全掌着地,脚尖外粘,后脚前掌着地,膝部贴近前腿外侧,臂部贴于后脚跟,拧腰,挺胸抱拳。
左脚在前为左虚步,右脚在前为右虚步。
三、初级长拳第三路1预备式:并步直立。
头正、挺胸、收腹,全神贯注。
虚步亮掌:后撤右脚成左虚步,同时右臂由后向前上划弧一周亮掌,左掌前穿右掌向左划弧至体后勾手。
并步对拳:左、右脚向前连上三步成并步,同时两臂由前向后划弧至额前对拳下按于腹前。
2第一段(1-4动)1.弓步冲拳:左脚向左跨一步成左弓步。
左臂向左格打,收至腰间,冲右拳拳眼向上。
2.弹腿冲拳:重心前移至左腿,右腿弹出伸直,左拳自腰间向前冲出;3.马步冲拳:右脚向前落步,上体左转900,两腿下蹲成马步;左拳收至腰间,右拳向前冲出拳4.弓步冲拳:上体右转900,成右弓步。
右臂屈肘向右格打,收到腰间;左拳向前冲出;目视左拳大组织:体操队形□□□□□□□□□□□□□□□□□□□□□□□□◇◇◇◇◇◇◇◇★教法:1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2老师施口令统一练习;3 学生自己练习,巩固;4 强化练习。
三路长拳教案第2次课结构时间课的内容强度组织与教法基本部分151540一、复习武术基本功:基本手型、步型练习;踢腿二、学习初级长拳第三路第一段5-8动5.弹踢冲拳:重心前移至右腿,左腿弹出伸直,右拳自腰间向前冲出;6.大跃步前穿:左脚向前落步,蹬地向前跃出,右腿屈膝向前提起;两掌向前,向上划弧;右腿落地全蹲;左腿随即落地向前铲出成仆步。
7.弓步击拳:右腿蹬直成左弓步。
左臂伸直左掌成勾手,指尖向上;右拳向前击出成立掌。
8.马步架掌:左脚脚尖内转成马步,体右转900。
同时左掌向前上穿出亮掌于头左上方,右掌立于左胸前。
三、体适能1实心球练习2连续性蛙跳练习中中组织:体操队形□□□□□□□□□□□□□□□□□□□□□□□□◇◇◇◇◇◇◇◇★教法及练习步骤:1、老师讲解示范武术基本功2、学习基本功3、老师讲解示范三路长拳第一段5-8动,学生模仿练习4、老师统一口令集体练习5 、学生自己练习老师巡视指导6、集体强化练习组织:体操队形教法及练习步骤:1、教师讲解动作要求及动作要领2、学生分组练习3、教师巡视指导结束部分51、整队集合;2、清理并归还器材;3、放松运动;4、总结上课情况;5、布置作业;6、师生再见,宣布下课。
武术理论课教案(一)武术概况介绍•武术的起源及发展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的规律编成徒手或器械的各种套路.武术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1、武术起源于生产武术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
武术起源于生产和生产劳动。
早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人们为了生存,用些石器、木棍等打猎、捕鱼,又同野兽相斗,这样,人们逐渐获得了使用武器和格斗技能,它是武术格斗技术的萌芽。
随着原始生产工具的进化,尤其是它的实际效用,为后来的武术技术“劈、刺、砍、扎、等奠定了基础。
人们把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中获得的一切知识、技术,不断地加以总结,传授给青年一代。
2、原始战争的出现,促进武术向军事战斗技能发展原始部落战争的实践,使武术在已有了狩猎的格斗和捕杀技能的同时,又有了军事战斗技能的发展,后来的武术运动,其内容就大都近于军事战斗技能而远于狩猎技能了。
3、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减少疾病,逐渐就有了对体育的要求,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已创造了一种唤作“舞”的运动形式来进行锻炼筋骨,活动关节。
唐、宋朝时,才开始有简朴的武术套路.例:李白的剑舞。
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4、解放后武术运动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怀人民的健康,重视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一九五六年国家体委把武术列为竞赛项目同时整理出版了《简化太极拳》,《初级长拳》,《初级剑术》,《初级刀术》,《初级枪术》,《初级棍术》等书籍和挂图.并有了全国武术统编教材.1982年召开了全国武术会议,1990年将武术列入全运会的竞赛项目.并多次举办国际武术邀请赛.从此,国内外武术发展的更快.武术集体项目的比赛场地为16*14。
当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开始动作时比赛开始计时。
武术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攻击技艺美。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初级长拳第三路的基本动作和步型。
2.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增强学生的武术兴趣,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对象大学生三、教学时间共8课时四、教学场地操场五、教学内容1. 正侧压腿、正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2. 初级长拳第三路动作(大跃步前穿、弓步击掌等)3. 步型、踢腿、五步拳、初级长拳(虚步亮掌弓步冲拳)六、教学过程第1课时:1. 热身运动:慢跑、关节活动等。
2. 教学内容:正侧压腿、正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
3. 教学方法:教师示范,学生跟练,逐步提高难度。
4. 课堂小结: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出不足之处。
第2课时:1. 热身运动:慢跑、关节活动等。
2. 教学内容:初级长拳第三路动作(大跃步前穿、弓步击掌等)。
3. 教学方法:教师示范,学生跟练,逐步提高难度。
4. 课堂小结: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出不足之处。
第3课时:1. 热身运动:慢跑、关节活动等。
2. 教学内容:步型、踢腿。
3. 教学方法:教师示范,学生跟练,逐步提高难度。
4. 课堂小结: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出不足之处。
第4课时:1. 热身运动:慢跑、关节活动等。
2. 教学内容:五步拳、初级长拳(虚步亮掌弓步冲拳)。
3. 教学方法:教师示范,学生跟练,逐步提高难度。
4. 课堂小结: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出不足之处。
第5课时:1. 热身运动:慢跑、关节活动等。
2. 教学内容:复习前四课时的内容。
3.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小结: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出不足之处。
第6课时:1. 热身运动:慢跑、关节活动等。
2. 教学内容:初级长拳第三路动作连贯练习。
3. 教学方法:教师示范,学生跟练,逐步提高难度。
4. 课堂小结: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出不足之处。
第7课时:1. 热身运动:慢跑、关节活动等。
2. 教学内容:初级长拳第三路动作连贯练习。
3.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初级长拳(三路)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教学计划设计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贯彻新课标理念的教学行为进行探索,在发挥教师主导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传授课程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理解武术运动的传统与特点,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初级长拳的基本动作、路线、名称和顺序及特点。
提高学生灵敏、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等优良品质。
二、教材分析初级长拳全套动作除起势和收势外,共分为四段。
套路结构简短,动作精炼,起伏转折、快慢停顿过渡衔接自然,有利于教师教,也有利于学生学习领会。
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体现武术的基础动作。
以基本功为例,如基本手型(拳、掌、勾),基本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基本腿法(蹬腿、弹腿)等,都是从武术的基础动作和技击的角度编排的。
再以手型为例,如套路中的马步冲拳,抡臂砸拳等,要完成这些动作不仅要发力完整,步法灵活,而且手、眼、身、法、步、神、气均要协调配合。
三、学情分析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至八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没有上过武术课,武术基本功和素质比较差。
因此在开始阶段要注意学生兴趣的激发,学习内容的安排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教师在教学要特别注重示范的质量,以及示范点和示范面的有效选择,提高直观效果。
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不能控制动作而做不好动作。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耐心示范,分解动作或放慢速度,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多数学生能掌握动作,同时关注个体差异,对于较差的同学要耐心辅导,多加鼓励,使学生逐步完成动作。
对于套路中的重点动作,可分别安排在准备活动中,或安排在套路教学前作为辅导练习,为套路教学打下基础。
套路中的较难动作可采用慢速、分解、口诀、重复强化等方法予以解决。
四、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武术教案20篇可以提供20份武术教案供您参考。
初级长拳第三路(第一篇)教学目标:了解初级长拳第三路的基本动作,初步掌握上肢动作的连贯性,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度。
教学内容:1.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动作。
2.学习拳、掌、钩三种手型,并掌握其基本动作要领。
3.学习上肢动作,包括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搂膝拗步三式。
4.练习上肢动作的连贯性,配合呼吸,做到动作规范、节奏分明。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模仿、纠错、练习。
教学步骤:1.教师首先对上节课学过的动作进行复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2.教师分别讲解拳、掌、钩三种手型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3.教师分别教授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搂膝拗步三式,并进行示范。
4.学生分组练习上肢动作的连贯性,教师进行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5.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并给予反馈和指导。
注意事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强调动作规范和节奏分明。
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学生因动作不规范而受伤。
初级剑术(第二篇)教学目标:掌握初级剑术的基本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度,培养身体的平衡感和节奏感。
教学内容:1.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动作。
2.学习剑术的基本步伐,包括弓步、虚步、歇步等。
3.学习剑术的基本动作,包括刺剑、劈剑、撩剑等。
4.练习剑术的组合动作,包括两个基本动作的组合和三个基本动作的组合。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模仿、纠错、练习。
教学步骤:1.教师首先对上节课学过的动作进行复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2.教师讲解剑术的基本步伐,并进行示范。
3.教师分别教授刺剑、劈剑、撩剑等基本动作,并进行示范。
4.学生分组练习剑术的组合动作,教师进行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5.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并给予反馈和指导。
注意事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强调动作规范和节奏分明。
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学生因动作不规范而受伤。
以下是两份武术教案,分别教授太极拳和形意拳的基本动作和要领。
《武术》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初级长拳第三路第二段1—5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学习武术基本功,提高腰部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三路长拳新动作并复习已学的。
(2)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及腰的柔韧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能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学习,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谦虚好学、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学习能力。
培养崇尚武德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套路学习的虚步栽拳、提膝穿掌的方向路线。
2、教学难点:
(1)动作力度,手形、步形正确到位。
四、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