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国汽车及零部件工业的现状和特点.(DOC)

德国汽车及零部件工业的现状和特点.(DOC)

德国汽车及零部件工业的现状和特点.(DOC)
德国汽车及零部件工业的现状和特点.(DOC)

德国汽车及零部件工业的现状和特点[zt]

1、德国汽车工业现状:

德国汽车工业是德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德国七分之一的就业岗位、四分之一的税收收入依赖于汽车工业和相关产业。2004年全年销售再创新高,达2277.66亿欧元,比上年增长了9.1%;国内汽车生产连续第七年超过500万辆大关,巩固了其全球第三大汽车生产国的地位;在巩固国内生产的同时,德国各大汽车厂家继续加紧实施全球化战略,加大在全球尤其是汽车市场增长较快的亚洲和东欧地区的投资,扩大海外生产规模。中国是德国汽车工业海外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大众和奥迪公司早已扎根中国,宝马和戴姆勒-克莱斯勒也纷纷在中国投资生产高档系列轿车。2003年宝马公司在中国的工厂正式投产,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与中国合资生产高档轿车和商用车两个项目即将投产。目前中国生产的轿车中,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约占30%,居首位。

2004年全球汽车市场形势良好,但原材料价格飞涨,全年欧元持续走强,对德国汽车出口产生很大影响。德国汽车工业再次经受住了考验,出口再创新高,全年出口汽车392.4万辆,比上年增长了0.8%。其中,轿车出口366.65万辆,增长了0.3%;商用车出口25.75万辆,增长了8%。2004年德国汽车出口率为70.5%,比上年下降了0.7 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国内需求增加。

海外市场对德国汽车工业日益重要。欧洲,特别是西欧,仍是德国汽车最主要的销售市场。德国汽车在欧洲汽车市场的占有率将近一半,柴油汽车表现尤为突出。在竞争激烈的高档车领域,德国汽车占十分之七,大众公司在欧洲仍稳居第一。

2、中德汽车配件市场状况:

德国汽配行业在2004年一如既往,发展态势良好。德汽车工业海外布局强大,汽车配置越来越高,汽车电子配置不断增加,这些都使德汽配行业大受其益。2004年汽配行业实现销售收入654亿欧元,比上年增长了10%,也达到新的历史水平。其中,国内销售381亿欧元,增长8%,出口273亿欧元,增长11%,均明显超过上年的水平。2004年德汽配出口占行业销售总额的41.8%,为历史最好。

2004年德国汽车生产企业的加工深度进一步降低,更多的加工和研发任务转移给了汽配企业。过去6年里,德国汽配工业的销售增长幅度均超过汽车生产厂商,但销售额主要集中于少数大型或跨国汽配企业,如博世、大陆、ZF、蒂森?克虏伯、西门子VDO、巴斯夫、及Hella等。

2004年德汽配行业销售增长了9%,达654亿欧元,取得了新的最好成绩。其中,国内市场销售约381亿欧元,增8%;出口273亿欧元,增11%,占整个销售额的42%,比上年增加了1个百分点;汽配行业从业人员32.93万人,占整个汽车工业从业人员的40%;其中新增2000人,基本上平衡了汽车生产企业2004年裁减的人数。

德汽配行业成功的基础是企业不断的技术创新,灵活并注重实施全球化战略。特别是全球化战略方面,德国汽配行业扎根市场、贴近用户,全球布局,充分利用各地有利资源,提高了自身的竞争能力。

自1996年以来,德国汽车工业几乎在全球所有主要地区的生产基地都增加了一倍以上。至2004年底,汽配行业在全球74个国家设立了1758个生产厂和许可生产厂。西欧作为德国汽车工业的重点区域,始终保持在34%的比例。而中东欧(如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的

比重明显增加,自八十年代末以来,德国在这些国家的汽配企业数量增加了4倍。同时,德国汽车工业在北美地区设立了333个生产基地,汽配企业增加了3倍;在美洲其它地区的企业数量达到158家,增加了一倍。德国汽配企业在中国投资的势头最为迅猛,2004年共有137家德国汽配企业,与1990年相比,增长了440%。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近年来也得到长足发展,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出口额逐年上升,受到国际客商的青睐,汽车零部件的加工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加工能力强的特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中国汽车配件出口81.5639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73%。2005年1-9月出口总额135.6856亿美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42%。其中中国出口德国3.3267亿美元,而德国出口中国达到20.7928亿美元,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另外,巨大的转包市场也使中国汽车厂商可以获得许多加工及合作订单。

3、德国汽车配件工业的发展趋势

2004年,德汽车工业面对各种不利因素的冲击和挑战,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合作、创新和全球化战略是德国汽车工业长期以来面对挑战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同时也体现了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许多地方值得研究和借鉴。

汽车生产与汽配企业合作关系更加密切

由于竞争日益激烈,汽车生产企业与汽配企业合作更加紧密,建立研发、生产、物流协作等方面的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一种趋势。当前汽车工业价值链的结构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汽配企业在汽车工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研发和生产工作。汽车生产与汽配企业紧密合作,有利于提高各自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2004年原材料价格飞涨之所以未对德国汽车生产产生严重影响,主要是因为德国汽车生产企业和汽配企业紧密协作的结果。具体表现在汽车生产企业根据情况不同承担了原材料涨价的大部分,而汽配企业的成本体系更加透明化。

全球化布局向纵深发展

面对日益加剧的竞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及欧元汇率持续走强的压力,德国汽车生产和汽配企业均加快了实施全球化战略的步伐。欧美传统生产基地由于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将会逐渐萎缩,东欧和亚洲地区成为德国汽车企业扩大投资的重点地区。中国是全球汽车工业的未来市场,而印度等将成为亚洲另一新的热点。

德汽配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更是不堪逐渐加大的成本压力,向海外转移生产成为必然。中东欧地区及中国是德国汽车工业海外转移的主要区域。选择东欧主要是考虑当地劳动力成本比较优惠,而选择中国投资生产则更多是看中了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另外,贴近客户和市场也是德汽配企业积极实施全球化战略的主要原因之一。

汽配企业亟需调整,并购趋势增加

由于研发和生产任务由汽车生产企业大量向汽配企业转移,导致汽配企业从事研发项目的前期资金投入需求增加,而金融机构贷款条件的改变,使许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面临资金瓶颈。同时国际国内竞争加剧,创新要求加强,成本压力加大,汽配行业亟需进行调整,出售现有企业或购

买其他企业,实施并购、合资及战略合作,汽配行业将进一步趋向集中。

汽车电子技术比例不断增加,汽车价格攀升

目前汽车电子技术在整车的比例约为25%,预计2010年将提高至40%。现在高档汽车电子、电器已占汽车价值的一半。汽车电子技术比例的增加,满足了用户日益增加的个性化要求,促进了市场销售。目前德国高档系列轿车里,卫星定位导航系统逐渐成为标准配置。而且比例迅速上升。2003年德国已经有300多万辆汽车安装了卫星导航系统。

石油替代燃料决定未来汽车市场,柴油汽车将成为市场主力

德国汽车工业正重点进行新一代发动机技术和替代燃料的研究,旨在提高发动机性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放及噪音污染,适应环保、节能的大趋势和要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汽车生产厂家在“摆脱石油”的战略中首次走到一起,为共同的未来进行紧密合作,研究和开发石油替代燃料及相应的发动机,并在生物燃料、混合燃料及燃料电池技术及相应发动机技术方面取得一定突破。目前德国在巴西销售的汽车中49.5%使用生物醇和汽油两种燃料。

随着柴油发动机技术进一步成熟及新型微粒过滤器的使用,柴油汽车的生产和销售有进一步大幅增加的趋势,各大汽车生产厂家均提高了柴油汽车的生产比例。在一定时期内,发展柴油汽车将是大势所趋。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德国汽车工业质量标准

质量保证在技术和经济进步上决定着汽车制造及其配套工业的未来.必须从经济合理的观点去考虑由许多分过程组成的整个生产过程,以使质量、时间和成本达到最佳姿态。因此,VDA 提出了如下汽车工业质量指南: 在过程链中,用产品审核来反映内部/外部所生产产品的质量水平。 根据由产品审核了解到的有关质量水平的情况,可以对生产过程甚至是质量体系下结论。 产品审核得到的信息用于顾客和企业的质量持续改进过程(KVP )。 本标准的表达贴近实际,容易理解。 产品审核的策划者及进行产品审核的审核员可以本标准为操作指南. 本标准采纳了一些实例以完善对产品审核的论述。 德国汽车工业质量标准(VDA6) Quali ?ttsstandard der Deutschen Automobilindustrie(VDA6) VDA6 质量审核的 基本准则 Grundlagen f ür Qualit ?tsaudits 审核与认证 Auditierung und Zertifizierung VDA6 质量体系审核 第1部分 QM-Systemaudit VDA6 质量体系审核 第2部分 QM-Systemaudit 服务Dienstleistung VDA6 过程审核Proze ?audit 第3部分 VDA6 质量体系审核QM-Systemaudit 第4部分 生产设备Produktion VDA6 产品审核 第5部分 PRODUKTAUDIT VDA6 服务审核 第6部分 Dienstleistungsaudit

前言 1引言 2概念解释及产品审核的目的 2.1.概念解释 2。1.1质量审核(根据ISO8402:1994) 2。1。2产品(根据ISO8402:1994) 2。1。3产品审核 2.2目的 3 汽车制造厂及其供方的产品审核3.1 产品审核与其他审核方式及检验的区别3.2 产品审核流程 4 产品审核的筹备策划 4。1前提和职责 4.2审核大纲 4。3参考资料 4.4检验方法和检测器具 4.5审核员的资格 5产品审核提问表 5.1概述 5.2针对产品实体检验的提问 5.2.1研究所有资料 5.2。2随机抽样 6 产品审核的实施 6.1实施职责 6。2处理 6.3报告(纪要) 7 数据分析及缺陷原因调查 8 产品审核结果的评定 9 产品审核报告

汽车发展史论文

汽车发展史论文

————————————————————————————————作者:————————————————————————————————日期:

汽车发展史论文 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年级 2014级 学号 20145044036 姓名王慧 论文题目汽车发展史论文

汽车自19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驶过了100多年风雨路程。从卡尔·本茨造出第一辆三轮汽车到现在的100多年间,汽车发展速度如此惊人!同时,汽车工业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们一手创建了通用、福特、丰田、本田这样一些在各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著名公司。让我们一起来回望这段历史,品味其中的辛酸与喜悦,体会汽车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欢乐与梦想…… 汽车发展史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总的说来,可分为蒸汽机发明前、蒸汽汽车问世、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汽车三个阶段。 蒸汽机发明前人类最初的劳动完全由人本身来完成,根本没有什么汽车和发动机,如果说有的话,在未使用牛和马之前,使用的也是“人体”这台发动机。奴隶就是一种“生物发动机”。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人们不仅使用人力、畜力,而且知道使用水力、风力。 蒸汽汽车问世1705年,纽可门首次发明了不依靠人和动物来作功而是靠机械来作功的实用化蒸汽机。这种蒸汽机用于驱动机械,便产生了划时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蒸汽驱动的机械即汽车的诞生,人类社会便车海钮互)眸拉开了永无休止的汽车发展的序幕。1769年,法国人N.J.古诺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到了1804年,托威迪克设计并制造出一辆蒸汽汽车,这辆汽车还拉着10吨重的货物行驶了15.7公里。1831年,美国的哥德史沃奇·勒将一辆蒸汽汽车投人运营,相距巧公里的格斯特夏和切罗腾哈姆之间便出现了有规律的运输服务,这辆运输车走完全程约需45分钟。此

德国汽车及零部件工业的现状和特点.(DOC)

德国汽车及零部件工业的现状和特点[zt]

1、德国汽车工业现状: 德国汽车工业是德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德国七分之一的就业岗位、四分之一的税收收入依赖于汽车工业和相关产业。2004年全年销售再创新高,达2277.66亿欧元,比上年增长了9.1%;国内汽车生产连续第七年超过500万辆大关,巩固了其全球第三大汽车生产国的地位;在巩固国内生产的同时,德国各大汽车厂家继续加紧实施全球化战略,加大在全球尤其是汽车市场增长较快的亚洲和东欧地区的投资,扩大海外生产规模。中国是德国汽车工业海外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大众和奥迪公司早已扎根中国,宝马和戴姆勒-克莱斯勒也纷纷在中国投资生产高档系列轿车。2003年宝马公司在中国的工厂正式投产,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与中国合资生产高档轿车和商用车两个项目即将投产。目前中国生产的轿车中,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约占30%,居首位。 2004年全球汽车市场形势良好,但原材料价格飞涨,全年欧元持续走强,对德国汽车出口产生很大影响。德国汽车工业再次经受住了考验,出口再创新高,全年出口汽车392.4万辆,比上年增长了0.8%。其中,轿车出口366.65万辆,增长了0.3%;商用车出口25.75万辆,增长了8%。2004年德国汽车出口率为70.5%,比上年下降了0.7 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国内需求增加。 海外市场对德国汽车工业日益重要。欧洲,特别是西欧,仍是德国汽车最主要的销售市场。德国汽车在欧洲汽车市场的占有率将近一半,柴油汽车表现尤为突出。在竞争激烈的高档车领域,德国汽车占十分之七,大众公司在欧洲仍稳居第一。 2、中德汽车配件市场状况: 德国汽配行业在2004年一如既往,发展态势良好。德汽车工业海外布局强大,汽车配置越来越高,汽车电子配置不断增加,这些都使德汽配行业大受其益。2004年汽配行业实现销售收入654亿欧元,比上年增长了10%,也达到新的历史水平。其中,国内销售381亿欧元,增长8%,出口273亿欧元,增长11%,均明显超过上年的水平。2004年德汽配出口占行业销售总额的41.8%,为历史最好。 2004年德国汽车生产企业的加工深度进一步降低,更多的加工和研发任务转移给了汽配企业。过去6年里,德国汽配工业的销售增长幅度均超过汽车生产厂商,但销售额主要集中于少数大型或跨国汽配企业,如博世、大陆、ZF、蒂森?克虏伯、西门子VDO、巴斯夫、及Hella等。 2004年德汽配行业销售增长了9%,达654亿欧元,取得了新的最好成绩。其中,国内市场销售约381亿欧元,增8%;出口273亿欧元,增11%,占整个销售额的42%,比上年增加了1个百分点;汽配行业从业人员32.93万人,占整个汽车工业从业人员的40%;其中新增2000人,基本上平衡了汽车生产企业2004年裁减的人数。 德汽配行业成功的基础是企业不断的技术创新,灵活并注重实施全球化战略。特别是全球化战略方面,德国汽配行业扎根市场、贴近用户,全球布局,充分利用各地有利资源,提高了自身的竞争能力。 自1996年以来,德国汽车工业几乎在全球所有主要地区的生产基地都增加了一倍以上。至2004年底,汽配行业在全球74个国家设立了1758个生产厂和许可生产厂。西欧作为德国汽车工业的重点区域,始终保持在34%的比例。而中东欧(如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的

汽车发展历史

汽车发展史 汽车历史 1.汽车的远祖 2.汽车发明家时代 3.汽车发展史——未来汽车4.法国汽车发展史 5.德国汽车发展史 6.美国汽车工业史 7.韩国汽车发展史 8.日本汽车发展史 汽车企业的辉煌 1.昨日奔驰 2.今日奔驰 3.奔驰“星光”灿烂 4.菲亚特百年史 5.丰田的发展史 6.雪铁龙自传 7.雷诺的发展历程 8.大众汽车发展史 9.奥迪的曲折发展史

10.福特汽车发展史 11.绅宝汽车之世纪梦回 12.宝马历史 13.劳斯莱斯天使的传奇 14.通用--庞蒂亚克发展史 15.捷豹传奇 16.越小越精神——“mini”的迷人故事 17.狂野不羁林宝坚尼 18.克莱斯勒家族史 19.法拉利之历史 20.甲壳虫的传奇神话 21.通用--奥兹莫比尔的历史 22.通用--卡迪拉克的百年传奇 23.保时捷的发展历史 24.开启“车器”时代的日产 25.东方车坛的菱钻―三菱汽车 26.朝鲜半岛的黑马―现代汽车 汽车发展历程拾零 1.汽车:对20世纪人类影响最大的产业2.越野车的历史 3.吉普车的诞生 4.消防汽车的发展史 5.楔形汽车

6.船型汽车 7.鱼型汽车 8.箱型汽车 9.子弹头型汽车 10.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史11.汽车灯的发展史12.汽车轮胎发展史13.汽车牌照趣史 汽车百年历程 历程回顾1886——1896 1897——1907 1908——1918 1919——1929 1930——1940 1941——1951 1952——1962 1963——1973 1974——1984 1985——1990 汽车行业精英轶事 1.卡尔·本茨

浅谈德国的汽车工业布局

学术探讨 浅谈德国的汽车工业布局 李广聪 (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辽宁 锦州 121000) 摘 要:大众汽车集团作为世界十大汽车集团之一,在进入中国汽车市场20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从兴盛、衰退、复兴过程。通过研究其在中国的品牌布局策略得失,我们发现它所具有的独特产品策略是其成功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就探讨分析其品牌策略,并为现今激烈的汽车市场指出它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大众汽车、品牌布局、汽车市场、营销 目前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已初步完成了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力量。而在2008年第一季度,德国大众汽车各项销售指标都名列榜首,大众在中国市场开始了“全面复兴”。所以,研究其发展进程,揭示其复兴的谜团对当今汽车行业有这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汽车品牌营销 品牌是汽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在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过程中,品牌的概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品牌意味着市场定位;意味着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意味着汽车产品的质量、性能、技术,并最终体现汽车企业的经营理念。 品牌策略是汽车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支柱和基础,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其他营销策略,对于汽车市场营销的成败关系重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汽车企业都应致力于汽车品牌的开发、汽车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以更好地满足汽车市场的需求,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世界汽车巨头无一例外的采取了品牌扩展和多品牌策略。所谓品牌扩展是指企业利用其成功品牌名称,推出改进或换代产品;多品牌策略一直是世界汽车市场采用的重要策略,指汽车生产企业同时生产经营多个汽车品牌,根据品牌的特性,进入不同的细分市场。 品牌定位要准确。品牌定位是指在消费者心中确立产品及品牌与众不同的有价值的地位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德国的经验,就意味着学习行业最先进的经验。”厦门金龙汽车座椅有限公司总经理方真群如是说。德国是世界上主要汽车品牌集中的国家。据德国一位参加展会的业内人士介绍,2005年德国前20位最有价值的品牌中,戴姆勒-克莱斯勒、奔驰、宝马、大众、奥迪等汽车品牌都榜上有名。德国的一家研究所从十几年前开始对汽车品牌进行专门评估。主要评估依据是市场占有率、产品形象和企业经营状况等。 作为全球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德国各大汽车厂商无一不重视品牌价值。这使得德国汽车在竞争激烈的全球高档车市场中占据7/10的份额。 同样,德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也有自己的品牌,如博世、大陆、ZF、蒂森?克虏伯、西门子VDO、巴斯夫等。在过去六年里,德国汽 配工业的销售增幅均超过整车工业,但市场主要被少数大型汽配企业占据。 二、德国大众(中国)多品牌布局成败分析 1.品牌产品开发重视其深度和宽度。德国大众进入中国市场表现了先驱者的勇气和睿智,并有着清晰的指导战略。与上汽合资,大众选择了专心制造,解决生产环节的大量问题,把市场的重任与风险留给了中方合作者。 这一时期,德国大众在中国投放的汽车品牌有:大众、奥迪。品牌产品由:桑塔纳、捷达和奥迪100组成。德国大众在中国轿车市场的份额高达90%以上,赢得了丰厚的市场回报和中国消费者的感情。 但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德国大众并没有巩固自己市场领导者地位,通过引入更多的汽车品牌,像最早进入中国汽车市场一样,率先占领中国汽车的细分市场。而仅仅依靠三个品牌产品,在那个汽车市场竞争不饱和的大好环境下,玩弄南北大众之间的博弈。所采取的品牌扩展策略和多品牌策略,在深度和宽度都不够,在如此长的时间里,热衷于对老车型的技术改进。然而,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又被德国大众牢牢控制,中方并没有在“以市场换技术”的指导思想下,占到任何便宜。 2.分析市场需求,重视品牌布局。在竞争不饱和的前提下,德国大众采取的两家公司的品牌错位布局使得大众享受了在华十多年的繁华。 德国大众汽车中国市场份额的急剧滑坡,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大众本身品牌策略的失误。首先在品牌布局上,一汽大众的奥迪、开迪、宝来、高尔夫、捷达都分别与上汽大众的帕萨特、途安、桑塔纳3000、POLO和桑塔纳交错重叠,在市场竞争中左右互搏。其次在引进新品牌缺乏市场调查。欧洲热销的高尔夫,到了中国水土不服,两门版的高尔,市场定位不准的开迪,这些车型的滞销,让德国大众更加难以抑制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有率的下滑。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变化,通用、丰田、福特等世界汽车工业巨头陆续进入中国,中国汽车升温并且“井喷”,新车倍增,价格日低,而德国大众汽车车型冲突与品牌分布矛盾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之前的成功也令德国大众产生了市场错觉,对引进新产品、研发本土化、分析中国消费者需求等方面重视不足,这种市场错觉导致了大众近年来在市场策略上的进退失据。 客观的分析,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细分,单一品牌市场保有量会有所下降,但是如果自身内部的品牌协调好,采取宽度差异化战略、品牌深度战术,可以起到减缓下滑的作用。 3.品牌分布同企业形象联系起来,优化结构组合。在引入德国大众旗下另一个品牌———斯柯达后,并将其交由上海大众生产,我们可以看到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的功能有了重新定位,即一汽大众未来将生产典雅型和精英型的车型,而上海大众的定位是经典型和时尚型的车型。也可理解为:一汽大众将生产高端车型,上海大众将生产大众化的车型。 德国汽车行业注重贴近市场,全球布局,利用各地有利资源,提高竞争力。自1996年以来,德国汽车厂商几乎在全球所有主要地区的产量都增加了一倍以上。至2004年底,该国汽配行业也在全球74个国家设立了1758个生产厂和许可生产厂。 德国汽车业在“老家”西欧始终保持着30%以上的占有率,其在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家的市场比重也明显上升。同时,德国汽车厂商在北美地区设立了333个生产基地,汽配企业数量大幅增加。 德国汽车业近年还特别关注亚洲市场,中国是不少厂商海外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大众和奥迪公司早已在中国扎根,宝马和戴姆勒-克莱斯勒也在中国投资设厂。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生产的轿车中,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车型占30%左右,居首位。对于大众、奥迪、斯柯达三个品牌,德国大众巧妙的采用了:“双塔”战略,即“奥迪+大众”形成一汽大众,“大众+斯柯达”构造上海大众。在未来的大众(中国)格局中,上海大众将形成:高尔、法比亚、波罗、朗逸、明锐、帕萨特领驭及速派的布局,产品价格主要覆盖6万~30万元之内。 一汽大众则日益成为中国汽车制造商中产品最完备的合资公司,除了现有的A级车新宝来、速腾、高尔夫(六代),豪华车奥迪系列,全新上市的帕萨特B6(迈腾),还有即将在一汽大众生产的帕萨特CC。由此,一汽大众将实现A级车到C级车的全线覆盖,实现15万~60万元的价格区间。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是汽车制造企业的必思课程。通过德国大众(中国)的复兴之路,我们可以得出:第一,应该在全局意识指导下规划其品牌布局,品牌定位应该是互补而不是互斥。第二,品牌布局应该与市场细分相结合,适当的调整其产品线。第三,任何时间都应该具有一种居安思危的意识,准确把握市场发展的脉搏。 参考文献: [1] 菲利浦.科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0[2] 刘志迎:市场营销十八讲[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5[3] 王宁.市场管理与营销[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 ?335?

2021年[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状况和趋势分析5] 德国汽车工业发展状况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状况和趋势分析5] 德国汽车工业发展 状况 目录第一章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状况和趋势分析 5 一、世界汽车整车产业竞争格局 5 (一) 整车产品结构 5 (二)主要国家生产格局 6 (三)厂商生产格局 7 (四)主要国家消费格局 8 二、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特点 9 (一)汽车产业高度全球化 9 (二)市场成为决定汽车工业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 10 (三)世界汽车销售市场的重心逐渐东移 10 (四)生产经营集团化及跨国公司、寡头垄断格局已经形成 11 (五)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矛盾突出 11 (六)跨区域、跨国界的企业兼并与联合 11 三、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趋势12 (一)产品发展趋势 12 (二)产品更新周期越来越短 12 (三)大力采用通用底盘 12 (四)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选购零部件来降低成本 13 (五)广泛采用新技术 13 (六)零部件向模块化供给方向发展 14 (七)生产方式向“柔性化”方向发展 14 四、结语 14 第二章中国轿车整车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15 一、中国轿车整车产业发展现状 15 二、中国轿车整车竞争格局 16 (一)上汽集团 17 (二)一汽集团 18 (三)东风集团 18 三、中国轿车市场发展前景 19 四、中国轿车整车行业利用外资分析 20 (一)跨国公司在中国轿车整车产业中的地位 20 (二)跨国公司的进入历程 21 (三)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一般规律 24 五、结语 25 第三章中国加入WTO对汽车产业的影响 26 一、汽车产业与WTO的相关条款 26 (一)关税方面 26 (二)进口配额和进口许可证 26

(三)外商投资管理方面 26 (四)服务贸易方面 27 (五)加入WTO协议中没有承诺的保护措施 27 二、入世后的主要影响 27 (一)对整车制造厂商的影响 27 (二)对零部件业的影响 29 (三)对汽车服务贸易业的影响 31 (四)对外资开放的影响 32 三、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33 (一)产业集中度和规模经济水平 33 (二)生产效率及生产经营成本 34 (三)研究与 ___ 34 四、结语 35 第四章汽车产业链及配套模式分析 36 一、汽车产业的产业链概述 36 (一)整车制造业 36 (二)汽车零部件制造业 37 (三)汽车相关工业 39 二、国外汽车生产配套模式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39 (一)几种典型配套模式介绍 39 (二)国外汽车产业配套模式的发展趋势 42 三、国内汽车产业配套模式现状分析(轿车) 44 (一)上汽配套模式 45 (二)一汽的配套模式45 (三)东风汽车公司的配套模式 46 四、结语 46 第五章国内外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48 一、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48 (一)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现状 48 (二)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趋势 49 二、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52 (一)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现状 52 (二)国外汽车公司进入中国情况 57 (三)未来几年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走势分析 60 三、结语 61 第六章天津 ___区及环渤海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62 一、天津 ___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62 (一)天津 ___区汽车零部件产业总体状况 62 (二)天津 ___区汽车零部件产品配套能力分析 62 二、天津汽车

德国汽车工业 英文

Relocation, Offshoring and Labour Market Repercussions: The Case of the German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entral Europe By Peter Nunnenkamp* Abstract: The paper raises the proposition that Central Europe’s integration into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has added significantly to competitive pressure in the German automobile industry. Based on production and trade data, we trace two dimensions of competitive pressure: relocation of assembly operations and offshoring of automotive parts production. The knowledge-capital model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provides the analytical basis for the discussion of labour market repercussions. Vertical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entral Europe may have helped the relatively favourable employment and earnings record of the German automobile industry, compared to other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Yet recent industrial disputes can be attributed, though not exclusively, to the emergence of Central Europe as an attractive location for assembly operations and autoparts production. Employment and wages diverged considerably within the German automobile industry. Relative to skilled workers, the labour market situation of less skilled workers deteriorated significantly. JEL codes: F14, F23, L62 Keywords: vertical FDI, trade in intermediates, relative wages, employment * The 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 Kiel, Germany. E-mail address: peter.nunnenkamp@ifw-kiel.de. This paper is a substantially revised and updated version of Nunnenkamp (2005). Comments by Joergen Ulff-Moeller Nielsen and Konrad Pawlik from the Aarhus School of Business are gratefully acknowledged. The author also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discussant, PD Dr. André Jungmittag, and the participants of the 69th Annual ARGE Meeting for critical comments and useful suggestions. The usual disclaimer applies.

世界汽车发展史

世界汽车发展史 ●从轮到车——人类交通的第一次革命 ●自走车辆的探索——人类奔驰的梦想与追求 ●现代汽车的形成与发展——汽车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的融合推动了汽车工业与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现代汽车的发展——和谐、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主体 马车时代 自从人类发明了车轮并制造出车后,就用驯化了的马、牛拉车。马车是运输、代步和打仗最主要的工具。 由于没有其他合适的动力取代马,马车时代一直延续了约3000~4000年。 第一台实用蒸汽机 1757年,木匠出身的技工詹姆斯·瓦特被英国格拉斯戈大学聘为实验技师,有机会接触纽科门蒸汽机,并对纽科门蒸汽机产生了兴趣。 1769年,瓦特与博尔顿合作,发明了装有冷凝器的蒸汽机。 1774年11月,他俩又合作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动力机械——蒸汽机。瓦特发明的高效率蒸汽机一出现立即用到采矿、纺织、冶金、机械加工、运输业,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掀起了18世纪轰轰烈烈的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的诞生,无疑是人类利用动力机械的一大突破。从此,人们靠燃料的燃烧就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动力。 蒸汽汽车的盛衰内燃机的诞生 古诺的尝试给后来者以极大的启发和激励,在欧洲各国和美国出现了研究和制造蒸汽汽车的热潮。各种用途的蒸汽汽车相继问世,到了19世纪中叶,出现了一个蒸汽汽车的全盛时期。

内燃机的先驱 蒸汽机的燃料在锅炉中燃烧把水烧开,将蒸汽送进气缸,推动活塞和曲柄连杆机构工作,所以蒸汽机也称为外燃机。它的热量损失大,热效率低,仅10%左右,能源浪费严重。 如果让燃料在气缸里直接燃烧产生的气体膨胀力推动活塞作功,就可大大提高气缸压力和热效率,这就是所谓的内燃机。1862年,法国铁路工程师罗彻斯,发表了等容燃烧的四冲程发动机理论,即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并指出压缩混合气是提高热效率的重要措施。1862年1月16日他的发明获得法国专利,他并没有造出实物来说明他的理论。 内燃机的诞生 奥托内燃机 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托,22岁时弃商,开始从事煤气发动机的试验工作。 1866年,奥托研制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立式活塞式四冲程奥托内燃机。翌年,此物荣获巴黎博览会金质奖章。 1876年,奥托对四冲程内燃机又作了改进,试制出第一台实用活塞式四冲程内燃机。 1877年8月4日取得专利,并成批投入生产。 戴姆勒的小型内燃机 1881年,戴姆勒辞去道依茨公司的一切职务,同他的同事威廉·迈巴赫合作开办了当时第一家汽车工厂,开始研究一种“轻便快速”发动机的设计方案。 1883年8月15日,戴姆勒和迈巴赫在奥托四冲程发动机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开发出了第一台卧式汽油机。 内燃机的诞生 戴姆勒的小型内燃机 他们再接再厉,把发动机的体积尽可能缩小,终于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轻便小巧的化油器式、电点火的小型汽油机,转速达到了当时创记录的750r/min。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立式发动机,取名为“立钟”。他们在1885年4月3日取得德国专利。

德国汽车工业成汽车强国的七大战略特征

?德国汽车工业成汽车强国的七大战略特征 ?德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成就和战略特征,在整个欧洲最为突出和典型。从一定意义上讲,探讨德国汽车发展战略,就是探讨欧洲汽车发展战略。德国既是世界汽车的发源地之一,也是目前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 根据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德国汽车企业全球产量共1210万辆,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16.9%。其销量占西欧汽车销售份额的47%。在汽车消费日益增加的新欧盟国家,德产车以超过44%的市场份额占主导地位。如果德国汽车业衰落了,欧洲汽车业在全球的优势地位也将丧失。因此,我认为,德国汽车的发展战略主导了欧洲的汽车发展战略,也代表了欧洲的汽车发展战略。面临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德国汽车业的一举一动不仅影响着欧洲,也影响着世界。同时,危机也将考验德国汽车发展战略的正确性、适应性。下面我从七个方面归纳其战略特征。 [ 转自汽车连论坛 https://www.doczj.com/doc/359116269.html,/ ] 战略特征1 支柱产业地位突出

德国汽车工业为德国创造了74.4万个工作岗位;汽车工业实现的增加值约占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 美国是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德国则是制造汽车的国家。造世界一流的汽车几乎成为德国人的精神追求。汽车在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成为德国科技实力的主要载体。精致一流的汽车成为德国的名片。截至2007年底的数字,可以反映出德国汽车工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德国汽车工业为德国创造了74.4万个工作岗位,占德国工业岗位的1/7;德国国内1/4的税收来源于汽车工业;围绕着汽车开发、制造、销售和使用等环节,汽车工业实现的增加值约占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来自于汽车工业的科技创新投入,占德国所有工业科技总投入的1/3,并由此带动了德国其他领域的技术发展。这些数字彰显出,汽车工业是德国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它为德国创造了最多的就业、税收和技术创新成果。 战略特征2 技术领先战略突出 [ 转自汽车连论坛 https://www.doczj.com/doc/359116269.html,/ ]

世界汽车工业百年发展史启示录

世界汽车工业百年发展史启示录 2004-4-1 10:50:00 来源:责编:车天下 1886年真是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德国人卡尔·奔驰研制的0.9马力的三轮汽车取得了帝国专利证书,同年,另一名德国人戴姆勒也试驾了他发明的四轮汽油汽车,从此,汽车开始改变这个世界。从卡尔·奔驰制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到现在加速到时速100公里只需要三秒钟的超级跑车,一百年来,汽车业经历了三次变革:1914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安装汽车装配流水线,带来了汽车工业史上的第一次变革;50年代战后的经济繁荣使汽车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给汽车带来了第二次变革;到60年代末,日本汽车工业出现奇迹,物美价廉的汽车使汽车工业发生了第三次变革。那么值此中国汽车工业50周年之际,中国汽车是否能从百年汽车的三次变革寻找到一些值借鉴的“法宝”呢? [B]大众化之路[/B] 1908年,亨利·福特开始出售著名的“T”型车,这种车产量增长惊人,最重要的是,这种车简单实用,材料出众,用钒合金钢制造,轻巧结实,脚踏变速器操作十分方便,大大提高了汽车驾驶者的舒适度。与汽车本身同样不同凡响的是它的生产方式。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首次推出了流水装配线的大量作业方式,使汽车成本大跌,汽车价格比当时欧洲所产的汽车便宜了1/2到1/3,不再仅仅是贵族和有钱人的豪华奢侈品了,它开始逐渐成为大众化的商品。当时,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V-8型汽车每辆售价仅为465美元,而一名教师的年薪是800美元以上。亨利·福特的宗旨是:“薄利多销总会比少买多赚好得多,这能够使更多的人找到工作。”他的梦想是,让所有的人都能拥有汽车。 [B]设计推陈出新[/B]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欧美各国的民用汽车业几乎完全停顿下来。直到50年代,汽车业才终于又活跃起来了。最早的变化出现在汽车外形设计上,50年代的汽车变矮了、变宽了,似乎是紧紧地趴在了地面上。给后人印象更为深刻甚至引为笑谈的还有那种50年代特有的尾翼。尽管只是微微地隆起,并不十分引入注目,但在用户或设计师的眼里,它似乎给人以高速的感觉,爱赶时髦的克菜斯勒还对此大力发挥,竟把喷气战斗机的三角形垂直尾翼移植到车尾。各大汽车公司纷纷加入这场尾巴之战,比赛谁的尾巴翘得更高,结果弄得后翼几乎延伸到车顶之上。这些夸张的车体设计尽管在技术上毫无意义,但却性格鲜明,成为50年代的经典之作。比外形变化更深刻的是体制的变化。1945年9月21日,亨利·福特二世正式接替祖父担任福特汽车公司的董事长,随即便对旧体制进行大清洗,有千余人被辞退。面对每月1000万美元的巨额亏损,亨利·福特二世大胆地引进了以查尔斯·桑顿为首的10位青年军官。这批不懂汽车的高级职员整天在公司各部门东游西荡地到处发问颇有点令人讨厌,然而正是这些人给公司带来了成本核算、市场统计以及计划编制等一系列财务制度。此外,他又从通用挖来了欧内斯特·布里奇等“血管里流着汽油”的老手,直接取竞争对手所长。[B]丰田汽车模式[/B] 1933年,丰田纺织厂设立汽车分部,并决定在三年后开始制造汽车。在汽车制造方面,丰田实在没有多少经验。但聪明的丰田坚守一个信条:模仿比创造更简单。如果能在模仿的同时给予改进,那就更好。丰田认为,首先必须生产安全、牢固、经济、传统的汽车,而不是创新性的产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所有的丰田车都具有这样的特点。1955年,丰田推出一款设计精巧、排量1.5升的小轿车。命名为皇冠(报价参数图片论坛)RS,两年后又以Toyopet的名称将其出口到美国。其实该车极为传统,没有使用任何现代技术,但是做得十分精巧而已,价格也不贵。价廉物美的丰田车就此风行(报价参数图片论坛)全球市场,1961年,丰田的汽车产量还只有20万辆,10年后便猛增至200万辆,翻了10倍。 "丰田"成长的故事 2004-4-1 10:50:00 来源:责编:车天下 丰田佐吉可以说是丰田汽车的开山鼻祖,1876年出生于远江国敷知郡山口村(现静岗县湖西市)的一个木匠之家。他年轻时代就酷爱发明创造,1896年发明了日本国内第一台动力织机。1910年5月,佐吉对欧美进行了考察。回国后,佐吉开始了对自动织机更高水准的工作。通过此次的旅行,欧美各国日益普及

德国汽车工业质量标准-VDA6.5产品审核标准

前言 质量保证在技术和经济进步上决定着汽车制造及其配套工业的未来。必须从经济合理的观点去考虑由许多分过程组成的整个生产过程,以使质量、时间和成本达到最佳姿态。因此,VDA提出了如下汽车工业质量指南: 在过程链中,用产品审核来反映内部/外部所生产产品的质量水平。 根据由产品审核了解到的有关质量水平的情况,可以对生产过程甚至是质量体系下结论。 产品审核得到的信息用于顾客和企业的质量持续改进过程(KVP)。 本标准的表达贴近实际,容易理解。 产品审核的策划者及进行产品审核的审核员可以本标准为操作指南。 本标准采纳了一些实例以完善对产品审核的论述。

目录前言 1引言 2概念解释及产品审核的目的 2.1.概念解释 2.1.1质量审核(根据ISO8402:1994) 2.1.2产品(根据ISO8402:1994) 2.1.3产品审核 2.2目的 3 汽车制造厂及其供方的产品审核 3.1 产品审核与其他审核方式及检验的区别 3.2 产品审核流程 4 产品审核的筹备策划 4.1前提和职责 4.2审核大纲 4.3参考资料 4.4检验方法和检测器具 4.5审核员的资格 5产品审核提问表 5.1概述 5.2针对产品实体检验的提问 5.2.1研究所有资料 5.2.2随机抽样 6 产品审核的实施 6.1实施职责 6.2处理 6.3报告(纪要) 7 数据分析及缺陷原因调查 8 产品审核结果的评定

9 产品审核报告 10 根据产品审核结果制订纠正措施 10.1概述 10.1.1针对主要缺陷的措施 10.1.2针对次要缺陷的措施 10.2纠正措施的监控 11 实例 11.1实例:换挡轴Müller+公司 11.2 实例:原材料(薄钢板)Thyssen钢铁股份公司11.3实例:激光和挤压缝焊接钢板Thyssen钢铁股份公司11.3.1 抽样 11.3.2 检验范围 11.3.3 工作流程 11.3.4 产品审核报告 11.3.5 缺陷处理方法 11.3.6 发货审核 11.3.7 责任 11.4 实例:轴瓦Kühnle,Kopp&kausch股份公司11.4.1 说明:SQFE(生产和采购的系统化质量评定) 11.4.2 SQFE方法的特征值 11.4.3轴瓦实例中的方法步骤 11.5 实例:气门德国TRW股份有限公司,发动机部件11.6实例:轮胎 Continental股份公司 11.6.1检验范围,检验频次 11.6.2技术规范,检验方法 11.6.3实施 11.6.3.1审核员 11.6.3.2目检 11.6.3.3用检测设备检验 11.6.4 记录存档 11.6.5评定 11.6.6表格 11.6.6.1目检 11.6.6.2均衡试验 11.7实例:整车福特股份公司 11.7.1 符合性检验 11.7.2 整车

500家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零部件企业

德国VDA汽车零部件企业(Manufacturer Group III) More than 500 members supply parts and accessories. 1. ABC Umformtechnik GmbH & Co. KG 2. Abt Sportsline GmbH 3. ACTS GmbH & Co. KG 4. AFT Atlas Fahrzeugtechnik GmbH 5. AGC Glass Germany GmbH 6. Akkumulatorenfabrik Moll GmbH + Co. KG 7. Gebrüder Ahle GmbH & Co. KG 8. Manfred Albrecht GmbH 9. Alcan Singen GmbH 10. ALFMEIER Pr?zision AG Baugruppen und Systeml?sungen 11. ALLEVARD FEDERN GmbH 12. ALLGAIER WERKE GmbH 13. ALLIGATOR Ventilfabrik GmbH 14. Altran Holding Deutschland GmbH 15. AMK Automotive GmbH & Co. KG 16. Amphenol-Tuchel Electronics GmbH 17. Amtek Tekfor Holding GmbH 18. Antennentechnik ABB Bad Blankenburg GmbH 19. anvis Group anvis Deutschland GmbH 20. Apparatebau Kirchheim -Teck GmbH & Co. 21. Argillon GmbH 22. ArvinMeritor GmbH 23. Assmus Metallveredelung GmbH 24. ATERA GmbH 25. AURORA Konrad G. Schulz GmbH & Co. KG 26. AUTOLIV B.V. & Co. KG 27. Automobil und Kunststofftechnik AKTec GmbH 28. Automotive Lighting Reutlingen GmbH 29. Autoneum Germany GmbH 30. Autotest Iggingen GmbH 31. AVL Schrick GmbH 32. Axalta Coating Systems 33. baier & michels GmbH & Co. KG 34. BALO MOTORTEX GMBH 35. BASF Catalysts Germany GmbH 36. BASF Polyurethanes GmbH 37. Baumgarten automotive technics GmbH

国内外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国内外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现状 当前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大体分为四种类型: (1)西欧:汽车零部件工业相当发达,超过汽车制造业而走在前面; (2)美国、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工业与汽车制造业力量基本相当,平起平坐; (3)日本、韩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相当强大,但仍受主机厂制约; (4)中国、俄罗斯: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基本上依附或从属于汽车制造业,没有相对独立地位。 2001年,世界上最大的5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美国有20家,日本12家,德国9家,法国5家,英国、瑞典、意大利、加拿大各有一家;50家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至少有一半在某种程度上依赖汽车电子产品。 表17 2001年全球最大20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情况 名次公司名称国别销售总额 (百万美元) 主要产品 2001 2000 1 德尔福汽车系统Delphi Automotive Systems 美国24188 26480 转向系统、底盘、电动系统、引擎控 制、内饰件、电子零件 2 罗伯特-博世 Robert Bosch GmbH 德国18000 17800 车辆安全系统、喷油系统、刹车系统、 电动和电子系统 3 伟世通公司 Visteon Corp. 美国16945 18569 底盘、空调、电子零件、车身内饰、 燃油供给、引擎控制、仪表系统、传 动系统 4 日本电装美国国际公司 Denso Corp. 日本16250 16392 热能通风、电子零件、过滤器、燃油 管理系统 5 李尔公司 Lear Corp. 美国14625 14073 内饰件、座椅、仪表盘和门内饰塑料 件、车内地板和隔声系统电子线路分 布系统 6 江森公司 Johnson Controls Inc. 美国13620 12738 内饰件、座椅、电池、车门系统、照 明系统、电子零件、仪表盘 7 曼格纳国际公司Magna International Inc. 加拿大10500 10100 内饰件、外饰件、车身和底盘系统、 座椅、后视镜、发动机、变速箱 8 天合公司 TRW Inc. 美国9600 10200 转向系统、悬挂系统、刹车系统、发 动机零件、扣紧固件、乘客安全保护

VDA标准简介

一、概况汽车工业是一个典型的全球化产业,现在世界上大的整车厂都实行全球采购。中国进入 WTO 以后,外国的汽配企业一定会大批涌入,而同时也能使中国的汽配企业进入国际竞争的行列,关键看谁的质量好、价格优,谁就能生存。为此,中国的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必须要走出去,到全世界去找自己的市场生存支点。现在每家整车厂都有自己的采购标准,同时,也有国家规定的标准,如在德国,联邦政府对每年上路的汽车都有统一的标准,只有先达到了国家行政规定的标准,才能在这个基础和范围内突出自己品牌的特点。所以汽配企业也要先了解这些规定,才能进入这个国家和地区去给整车厂配套。VDA6.1 标准是德国汽车工业制定的一个统一的标准。只有达到了这个标准的企业和产品才能有资格进入德国汽配市场。由于德国在欧洲汽车业中的地位和欧盟的统一性,达到这个标准也就可以进入欧洲的市场了,这是一个准入证,是一张门票。有了这个准入证,才有资格凭借自己的质量、价格优势去争取整车厂的供货权。发布于 1991 年的 VDA 6.1 是德国汽车制造业的质量体系标准,它是由德国汽车制造业协会和其主要生产商与供应商发展出的汽车标准。 VDA 6.1 的主要内容乃是源源于 ISO 9000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分成管理以及产品与过程二个大类。它的要素主要有 ISO 9001 质量体系的模式和 ISO 9004-1 质量体系指南加上顾客特殊要求。 VDA 6.1 也取材部分 QS-9000 的条文和部分法国汽车工业质量标准(EAQF)。其中规定凡有设计功能的供应商,必须符合德国道路交通法的规定。VDA 6.1 的标准直接影响德国汽车工业的主要制造商与供应商,包括大众汽车、奥迪、奔驰、Porsche, Adam Opel 和 Ford-Were。大众汽车集团(包括大众、奥迪、Seat 和 Skoda)规定它的所有产品和零配件供应商必须通过 VDA 认证注册。VDA6 标准认证在我国已经开始。VDA 是德国汽车联合会的德文缩写,VDA6 标准是德国汽车行业用于质量审核的基本准则,这是德国汽车工业的主机厂对供方的要求。VDA6 标准同 QS9000 标准一样都是在ISO9001:1994 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本国汽车行业特殊要求后形成的。因同属大量生产的汽车工业质量体系要求范畴,故两者无大的区别,但在编写格式和细节方面也不尽相同。获得认证的条件一个按照 VDA6.1 要求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以 ISO9001/ISO9002 及 ISO9004-1 为基础同时加上VDA 手册以及汽车待业相关的特殊要求.适用范围:VDA 中的要求主要适用于那些汽车部件的供诮商(包括直接供商和分供方),当然也推荐并适用于制造业中的其他方面。建立 VDA 的优点1、为汽车行业及其他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