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概论课程论文12
- 格式:doc
- 大小:3.65 MB
- 文档页数:19
建筑工程论文范文「优秀」建筑工程论文大家会写了吗,需要参考一些范文的朋友就阅读下文吧,下面为你分享建筑工程论文范文,仅供参考!在建筑工程建立的过程中,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重点和难点。
因为建筑工程自身的特点,使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和质量监视工作具有重要性,同时,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还要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建筑工程实际中,合理应对突发事件。
下面,笔者就探讨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我国是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的文明古国,早在公元前403年,就已经提出了产品的质量要求,在《周礼考工记》中,提出“审曲面势,以饰五材”这样的产品质量要求。
而在20世纪的50年代中,我国提出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一工程建立质量方针,通过精心设计和施工,大力组织和科学管理,在我国涌现出一大批质量优秀的工程。
例如:在建筑初期建立的156项重点工程,革命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等诸多建筑物。
而在1979年,我国逐渐从西方国家引进了TQM的方法以及理论,虽然我国已经全面实施质量管理很多年,但是,大多数企业仍然还在初级阶段中开展。
在20世纪的90年代中,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逐渐涌现了ISO标准热潮。
虽然我国的建立工程质量管理的体制已经经过了多年的改革和开展,并且建立起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例如:质量保修索赔、施工图纸审查制度、质量监视监理制度、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领导责任制度等。
但是,当前实施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仍然处于破旧立新的过程里,整体水平并不能让人们满意。
伴随着不断改革和不断深化,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民群众对于建筑产品使用功能和质量均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通过不断整顿和治理,我国的建筑市场中,已经根本抑制住建筑工程质量下降的趋势。
总体来说,建筑工程质量有所提升,但是,影响到使用寿命、经济效益以及投资效果等问题仍然存在,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治理质量通病。
关于建筑工程优秀论文3篇一、(1)结构形式当今的建筑主要采用的是框架结构或者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砖混结构也采用但用的比较少。
我们所参观的两个施工工地都采用的是框架---剪力结构。
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
这种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样又有足够的剪力墙,有相当大的刚度,框剪结构的受力特点,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于纯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在框剪结构中也不同于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
a砖混结构设计中,为了加强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使建筑物在地震中避免或减轻破坏,根据抗震规范,我们设置一定数量的圈梁和构造柱,来增强和提高建筑物的抗拉、抗裂性能构造柱的设置位置的规定:规范规定无论房屋的层数和地震烈度是多少,均应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纵墙交界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外墙和内横墙交接处。
.楼梯间四角最好设置。
上人屋面的女儿墙也应设置构造柱。
.跨度比较大的梁,如果不设置墙垛或垫块,也应有构造柱。
而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为了加强砌块隔墙的整体性,应在砌块隔墙的适当位置设置构造柱或圈梁,具体设置位置和砖混结构的一样。
二、施工缝、变形缝和后浇带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
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
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
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他们的作用是保证房屋在正常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地震时有一些自由伸缩,以防止墙体开裂,结构破坏。
而后浇带是在高层建筑中来代替变形缝的做法。
房屋建筑学概论论文推荐文章房屋建筑概论论文热度:房屋建筑学论文题目热度:房屋建筑学结课论文热度:房屋建筑构造论文热度:1000字建筑学论文热度:建筑是人类利用所掌握的结构技术手段与物质生产资料,在科学规律与美观艺术的指导下,通过对空间的组织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生产环境。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房屋建筑学概论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房屋建筑学概论论文篇1试论房屋建筑学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论文关键词] 房屋建筑学改革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论文摘要] 房屋建筑学课程在教学中已遇到瓶颈,教材中许多内容是陈旧的,构造做法和技术处理也相对落后。
教师和学生不知如何取舍,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不好。
本文介绍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实践。
一、教学内容改革1.删除陈旧的内容保持教材内容的先进性是培养面向21世纪要求的技术人才的基础。
教材中许多内容是陈旧的,构造做法和技术处理也相对落后。
对一些过时的构造做法,要大胆删除,应用很少的做法,可以仅提一提。
如工业化建筑中的大板装配建筑、楼板中的砖拱楼板、木窗构造等,这些内容在实际工程中极少采用,且有淘汰之势,没有必要仍在课堂上花力气讲解。
2.补充新的内容当今社会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
为了跟上时代步伐,适应社会发展,教学内容也应及时更新和补充。
因此除了要学生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外,还要介绍一些建筑业的最新发展状况,如技术比较成熟的隔热构造技术、覆土种植屋面、智能建筑、生态建筑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其视野,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其学习热情,也利于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
因此,深化教学改革,改进、完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要根据房屋建筑学课程的特点,尝试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建筑与材料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建筑工程概论课使我对于建筑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基本认识了建筑基本的结构分类,对于建筑行业中的一些术语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别是老师能够根据我们所学专业,给我们着重讲了建筑与材料的关系,使我们不但对于这门课程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更是告诉了我们,材料对于建筑对于环境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因此,我将在所学课程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学专业从材料的角度谈谈自己的所感所悟。
建筑离不开其所处的环境,环境是建筑所依存的条件。
建筑是空间构筑物的艺术,作为城市景观的一种形式也包含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和地域特征,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和人们的生活水平。
建筑艺术美的最根本精神功能在于陶冶人的心灵,激发人的聪明才智。
当然,它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因此,要求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
协调并不是单单只求形式表面的相同或相近,建筑环境美的奥妙在于结合,协调是一种结合,对比也是一种结合。
不但妥创造和谐统一,两且要创造丰富多彩的建筑环境艺术的宗旨。
美国建筑大师路易斯·康曾归纳出一个全面性的建筑理论,即“建筑存在的意志”(the building’s wiⅡto exiSt),并且认为作为构筑建筑的物质基础,建筑材料也存在意志,这种意志体现在材料与建筑形式之间的关系上。
康在一次谈话中用与砖对话的口吻谈了他处理建材的方式,以“砖爱拱券”为结论形象地阐明材料具有“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子”的意志,得出要了解材料的原则与本质,了解材料能够作什么,并且在设计中对材料的意志给予尊重的启示。
而传统建筑材料包括水泥玻璃陶瓷,在现代建筑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
在不断增大的总能耗之中,建筑能耗约占30%,建筑节能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而建筑材料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现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开发研制及应用节能材料是建筑节能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我国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建筑概论论文班级:09建二XX:高国伟学号:1090703243绿色风行——建筑发展趋势题记:21世纪人类共同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对于建筑来说亦必须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绿色建筑正是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一)中国政府对绿色建筑高度重视。
(二)社会对绿色建筑也越来越关注。
(三)绿色建筑在中国的挑战和机遇。
(四)绿色建筑是今后建筑发展的主导方向。
世界各国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信息、智能、节能、生态的绿色建筑,也就倍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建筑界的许多专家也已将心血倾注于绿色建筑,在中国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共建和谐社会的不断深入,绿色建筑也必将在中国一展风采。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信息、智能、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谐社会。
听了老师的课之后,我对我所学的专业又有了新的认识.土木,大土木,港口码头、桥梁涵洞、铁路公路、房屋机场等等,等等.土木从海底到山头,从大漠到大洋,世界屋脊有我们的青藏铁路,滚滚大河有我们的长虹飞架,汹涌海洋有我们的隧道相通.从草房石屋发展到高楼大厦;从独木成桥发展到钢铁横跨。
人类已将土木从简单土和木,发展到了现在多种材料共用,智能信息并存的时代,长城故宫,金字塔,太阳城,金门大桥,西尔斯大厦,人类的昨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可思议.现在人们的目光更宽更广,在聚焦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同时又放眼节能和生态.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建筑必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节能型和生态型又何尝不是土木的方向呢?我们要施行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共建和谐社会,我们又怎能将目光保守在简单的材料和技术上呢?未来建筑,应该是集信息、智能、节能、生态等为一身的绿色建筑。
(一)中国政府对绿色建筑高度重视现代建筑对环境问题的响应是从20世纪60~70年代的太阳能建筑、节能建筑开始的。
随着人们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普遍关注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广泛深入,“绿色建筑”的概念被提出来。
工程导论论文城市规划的定义:城市规划是一门自古就有的学问,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知识组成。
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
一、城市设计、城市规划1、城市十大用地:公共设施C居住用地:R公园:G对外道路:T道路广场用地S仓蓄用地:W工业用地:M水域及其他:E特殊用地:D市政设施:U2、规范:小学跑道200-250米中学跑道400米且操场长边一都是南北向3、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2,绿地率应不低于30%。
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计算公式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规划用地面积.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各个地区或城市有各自相关规定)容积率越高,居民的舒适度越低,反之则舒适度越高4、楼房的分类>=100属于超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7-9层为高层4-6层为多层1-3层为低层5、城市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1)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2、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3、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位置、体型、色彩等要求;4、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座标和标高;5、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6、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建筑工程类毕业论文最新12篇建筑工程毕业论文篇一《建筑施工技术探究》摘要:在建筑施工中,需要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建筑施工技术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还影响到工程施工成本的高低。
本文结合自己通过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对建筑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建筑施工规模也是越来越大。
技术管理对预期的施工目标起到保障作用。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对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一过程中包含很多不同的环节,加强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是尤为重要。
对建设项目运行全过程要给予相应的监督管理,增强施工安全,避免出现技术上的失误。
为建筑施工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抓好技术管理工作,是本文重点探讨的话题一、建筑施工技术的制度管理措施1、确定建筑目标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是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推行层层落实责任,确保整个工民建施工工程的全面推进。
对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决定了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
由于建筑施工具有其特殊性。
建筑样式和施工作业复杂,交叉施工环节多,因此,生产过程中都必须下大力气抓好落实。
针对整个工民建施工各个环节的技术和难易程度,实现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点范围,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
2、建筑施工中的安全制度建设。
由于建筑市场管理的不完善,使得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拿到工程大量节省经费,造成施工中没有安全设备。
建筑企业缺乏用于安全教育培训,建筑施工中的安全技术素质普遍较低,安全意识差,施工的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现场的监督人员只着重安全表象,无法深入地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
所以必须坚强安全制度建设与人员培训,注重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使工程人员制定详细的详细的培训,对工程质量实施个人负责制,有效提升施工人员自身信誉,增强施工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二、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措施1、建立施工技术监督站。
浅谈中国古代建筑摘要:中国古代建筑在几千年的历史衍变过程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明显地打上了中国传统思想的烙印。
同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结构、布局、空间及环境的选择和处理上都体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古代建筑;传统思想;民族特色;表现特征建筑是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历史沧桑的见证,更是文化和思想的外现。
综观中国的古代建筑,在几千年的历史衍变过程中,无论是宏伟的宫殿、庄严的寺庙、幽静的园林,还是丰富多彩的民宅,都以其独特的形式语言,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表述出了丰富而深刻的中国传统思想观念。
1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时期中国古代建筑溯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从现有的考古材料来看,大致可以可以归为以下几类:一、上古或原始时期(公元前200年以前),自上古以至秦。
此期间文献与实物双方资料皆缺乏。
殷周战国以来城廓宫室遗址虽已有多处确经认定,但尚有待于考古家之发掘。
殷以前则尚无实物可考证。
二、两汉时期(公元前204年至公元220年),此四百余年间为中国建筑成年时期,建筑事业极为活跃,史籍中关于建筑之记载颇为丰富,建筑之结构形状则有遗物可考其大略。
但现存真正之建筑遗物,则仅墓室、墓墓阙数处,他为间接之材料,如冥器汉刻之类。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至公元290年),虽在五胡扰攘之破碎河山下,宫殿与佛寺之建筑活动极为澎湃。
而佛教之兴盛则为建筑活动之一大动力。
实物之在工艺表现上吸收有“希腊佛教式”之种种圆和生动雕刻,饰纹、花草、鸟兽、人物之表现,乃脱汉时格调,创新作风。
遗存至今者有石窟、佛塔、陵墓等。
四、隋唐时期(公元590年至906年),隋再一统中国,定都长安,大兴土木,为唐代之序幕。
唐为中国工艺之全盛及成熟时期。
因政治安定,佛道两教兴盛。
宫殿寺观之建筑均为活跃。
天宝乱后,及会昌后周两次灭法,建筑精华毁灭殆尽,现存实物除石窟寺及陵墓外,砖石佛塔最多。
隋代一石桥,唐末一木构佛殿,则为此期间最可贵之遗物。
环境工程学院课程论文课程名称___建筑工程概论_______论文名称课程论文专业____ 环境工程___年级班别2005级工程(3)班学号_____3105008733_______学生姓名____刘______聪_________ 任课教师孙南屏(老师)2008年09 月11 日目录一、建筑物的分类、分等级方法和目的 (2)1.1、建筑物的分类 (2)1.2、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3)1.3、相关资料 (4)二、建筑工程设计 (5)2.1、建筑工程设计主要步骤 (5)2.2、施工设计图纸 (6)三、广东工业大学教学楼的概况 (7)3.1、大学城校区教学楼简介 (7)3.2、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建筑图 (8)四、描述教学楼的平、剖面布置 (12)4.1、教学楼简介 (12)4.2、教学楼的平、剖面布置 (12)4.3、广东工业大学教学六号楼二层平面布置图 (14)五、教学楼建筑的材料使用和装饰特点 (15)5.1、教学楼建筑的材料使用 (15)5.2、教学楼建筑的装饰特点 (15)六、学校教学楼建筑的构造 (16)6.1、教学楼主要组成部分 (16)6.2、我校教学楼主体建筑结构 (16)6.3、我校教学楼附属结构 (17)七、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和装饰工程施工的主要内容 (18)7、1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 (18)7、2 装饰工程施工 (18)八、我对图书馆建筑的点评 (19)8.1、现代图书馆设计原则 (19)8.2、我对图书馆建筑点评 (19)8.3、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图书馆建筑图 (20)九、心得体会 (22)建筑是人们用石材,木材等建筑材料搭建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物体,如住宅,桥梁,体育馆等等。
广义上来讲,园林也是建筑的一部分。
有人说过:上帝一次性给出了木头.石头.泥土和茅草,其他的一切都是人的劳作...这就是建筑。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一部石头史书。
一、建筑物的分类、分等级方法和目的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一些建筑类型正在消失,同时也有各种各样新兴的建筑类型不断地涌现出来,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建筑工程课程论文15篇院校建筑工程技能系统化课程的改革建筑工程课程论文摘要:建筑工程课程在职业教育中,是相对比较专业和基础的一门课程之一。
课程的扎实程度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能力,能否胜任本职工作岗位。
该文正是基于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工作过程导向的原则进行课程的改革和优化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通过该文简单的阐述和教学设计思想,从而根本上,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去分析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课程建筑论文建筑建筑工程课程论文:院校建筑工程技能系统化课程的改革山西省是我国煤炭、焦碳、冶金、重化工基地,作为区域性建设需要山西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大量具有新形势下人才关键能力(个人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的、从事工业建筑施工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
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始建于1956年,在多年的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中,初步形成了以冶金建筑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以冶金建筑施工为专业服务方向的专业特色。
2007年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示范专业,通过企业调研、学习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论,进行了基于施工生产工作过程系统化新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邀请企业专家座谈,企业调研,分析职业(执业)岗位任务,明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范围,主要涉及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中施工现场技术与管理领域、建筑专业化公司(地基与基础、土石方、建筑装修装饰、混凝土、钢结构、工业构筑物、工业炉窑砌筑工程等)生产与管理领域、房地产开发及建设工程咨询等领域,而且50%以上的毕业生将从事施工员岗位的现场技术服务工作。
二、当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存在的问题1.专业能力培养不全面山西省设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技术学院,绝大多数专业培养均以民用建筑施工为主,涉及工业建筑施工的院校寥寥无几。
而作为煤炭、焦碳、冶金、重化工基地的山西省,工业建筑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较大,需要大量从事工业建筑施工的技术人员。
建筑工程概论班级:建工09-3 姓名:苗锦学号:21号目录一、建筑物的分类、分等级方法和目的 (1)1.1、建筑物的分类 (1)1.2、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2)1.3、相关资料 (3)二、建筑工程设计 (4)2.1、建筑工程设计主要步骤 (4)2.2、施工设计图纸 (5)三、广东工业大学教学楼的概况 (6)3.1、大学城校区教学楼简介 (6)3.2、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建筑图 (7)四、描述教学楼的平、剖面布置 (11)4.1、教学楼简介 (11)4.2、教学楼的平、剖面布置 (12)4.3、广东工业大学教学六号楼二层平面布置图 (13)五、教学楼建筑的材料使用和装饰特点 (14)5.1、教学楼建筑的材料使用 (14)5.2、教学楼建筑的装饰特点 (15)六、学校教学楼建筑的构造 (15)6.1、教学楼主要组成部分 (15)6.2、我校教学楼主体建筑结构 (16)6.3、我校教学楼附属结构 (16)七、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和装饰工程施工的主要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装饰工程施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我对图书馆建筑的点评................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现代图书馆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我对图书馆建筑点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图书馆建筑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心得体会 (17)建筑是人们用石材,木材等建筑材料搭建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物体,如住宅,桥梁,体育馆等等。
广义上来讲,园林也是建筑的一部分。
有人说过:上帝一次性给出了木头.石头.泥土和茅草,其他的一切都是人的劳作...这就是建筑。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一部石头史书。
一、建筑物的分类、分等级方法和目的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一些建筑类型正在消失,同时也有各种各样新兴的建筑类型不断地涌现出来,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到目前为止,建筑物的类型已经有许许多多,而各种各样的建筑物都有不同的使用要求和特点,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诸多的建筑物进行分类和分等。
对建筑物进行分类和分等的目的主要在于:①便于总结各种类型建筑设计的特殊规律,以提高设计水平;②便于研究由于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新的功能要求,了解建筑类型发展的远景,以保证建筑设计更符合实际要求;③便于根据不同类型的建筑特点,提出明确的任务,制定规范、定额、指标,以指导设计和施工;④便于分析研究同类型建筑的共性,以进行标准设计和工业化建造体系的设计⑤便于掌握建筑标准,合理控制投资,等等。
由于上述的诸多优点,对建筑物进行分类和分等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下是对建筑物进行分等和分类的介绍。
1.1、建筑物的分类按建筑物的用途,大致可以分为:生产性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三类。
生产性建筑主要指提供工农业生产用的建筑物,包括各种工业建筑和农牧业建筑。
由于工业部门繁多,如冶金、机械、食品、纺织等等,各类中又有许多不同的工厂,如钢铁厂、造船厂、糖果厂、毛纺厂等等,而在一个工厂中,又可以按照其在生产中的用途分为:生产类建筑、仓储类建筑、动力类建筑、辅助类建筑。
而对于农牧业建筑主要包括谷物及种子仓库、牧畜厩舍、蘑菇房、粮食与饲料加工站、拖拉机站等等。
居住建筑则主要指的是提供家庭和集体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包括各种类型的住宅、公寓和宿舍等等。
建筑分类方法很多,以上只是其中的一种。
其实,建筑物分类有时还按建筑层数、规模、以及主要承重机构的材料来分。
1.2、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物按照其性质和耐久程度可以分为不同的建筑等级,在设计时是不同建筑物采用不同标准和定额,选择相应的材料和结构的标准。
通常建筑物可以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程度和性质及耐久年限进行分等。
建筑物的耐火性能标准,主要是有建筑物的重要性和使用中的火灾危险性来确定的。
而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一般是由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和建筑构件最低的耐火极限决定的。
划分建筑物耐火等级的方法,一般是以楼板为基准,再按构件在结构安全上所处的地位,分级选定适宜的耐火极限。
但是,仅仅提出构件的耐火极限,还不能安全满足对结构防火安全的要求,因为构件材料还有燃烧体、难燃烧体、非燃烧体的区别。
因此,一般规定一级的房屋构件都应该是非燃烧体;二级除顶棚为难燃烧体之外,其他都是非燃烧体;三级除屋顶、隔墙用难燃烧体之外,其他的也都是非燃烧体;四级除防火墙为非燃烧体之外,其余构件按其部位不同有难燃烧体,也有燃烧体。
按建筑物性质及耐久年限分等,可细分为耐久年限在100年以上,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国家性和国际性的高级建筑为Ⅰ等耐久年限在50~100年,耐火等级不低于三级的较高级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为Ⅱ等。
耐久年限在25~50年,耐火等级不低于三~四级的一般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为Ⅲ等。
耐久年限在5~20年的称为简易房屋。
耐久年限在5年以下的叫作临时建筑。
根据上述建筑物耐火等级的划分方法对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教学楼的耐火材料进行评定,其结果为:分析教学楼的各个构件,包括承重墙和楼梯间的墙、支承多层的柱、支承单层的柱、梁、楼板、吊顶、屋顶的承重构件、疏散楼梯、框架填充墙、防火墙、隔墙等等均为非燃烧体,是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屋顶、砌体墙组成的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由此可以评定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教学楼的耐火等级是一级。
1.3、相关资料附表一:建筑物主要结构耐火等级附表二: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二、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设计分为民用建筑设计和工业建筑设计。
民用建筑设计是指根据用户对功能的要求,具体确定建筑标准、结构形式、建筑物的空间和平面布置以及建筑物群体的合理安排的设计。
工业建筑设计是指按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置的要求,完善地表达建筑物的外形、空间布置、结构类型及建筑群体的合理组成的设计。
根据建设项目的不同情况,设计过程一般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重大项目和技术复杂项目,可以根据其特点和需要按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
2.1、建筑工程设计主要步骤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
大型和重要的民用建筑工程,在初步设计前,应进行设计方案优选。
小型和简单的建筑工程,可由方案设计代替初步设计。
技术复杂的建设项目,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可以按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进行。
三个设计阶段介绍:(1)初步设计阶段(2)初步设计阶段任务是提出设计方案。
初步设计的内容包括设计说明、设计图纸、主要设备材料和工程概算。
(3)技术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批准的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初步设计,为各专业工种之间提供资料,提出要求,最后确定方案。
技术设计的各种图纸和设计文件与初步设计大致相同,但每一部分要求更具体、详细。
要求建筑图标注有关的详细尺寸,并编制建筑部分的技术说明。
要求结构图绘出房屋的结构布置方案,并附初步设计说明。
其他专业也要提供相应的设备图纸及说明书。
施工图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最后阶段,它的任务是绘制满足施工要求的全套图纸。
施工图设计的内容为:确定全部工程尺寸和材料,绘制建筑、结构、设备等全部施工图纸,编制工程说明书、结构计算书和工程预算书。
2.2、施工设计图纸施工设计图纸有一下内容:①设计说明:包括建设地点,建筑规模、建筑面积、抗震设计烈度、人防工程等级,主要结构类型,建筑总图绝对标高与相对标高的关系,建筑室内外各部分装饰做法,用料的说明等。
②总平面图:标明基地上建筑物、道路、绿化等位置的尺寸、标高,注明指北针及风玫瑰图。
常用比例为1∶500、1∶1000或1∶2000。
③各层平面图:包括底层平面图、楼层平面图、屋顶平面图。
常用比例为1∶50、1∶100或1∶200。
④立面图:立面图上画出两端轴线及其编号,建筑物各部分建筑材料与色彩或节点详图索引,标注各剖面图上表示不出的各部位标高和高度,常用比例同平面图。
⑤剖面图:剖面图的剖切位置要选择在层高不同、层数不同,内外空间比较复杂,具有代表性的部位,要注明墙柱轴线及编号,剖视方向可见的所有建筑物配件的内容,标明建筑物配件的高度尺寸、相应标高。
常用比例同平面图。
⑥详图:在建筑详图、立面图、剖面图中未能表示清楚的一些局部构造、建筑装饰做法应绘制详图,表明该局部构造尺寸及详细做法。
主要有墙身、檐口、楼梯、门窗以及各构件的连接节点和各部分的装饰等详图。
常用比例为1∶1、1∶2、1∶5、1∶10、1∶20或1∶50。
三、广东工业大学教学楼的概况3.1、大学城校区教学楼简介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是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中占地面积最大的高校,其面积达到了近2400亩,规划容纳的学生大约有28000人次。
其中建筑物的总面积达80余万平方米,教学区分为六栋教学楼,分别从教学一号楼至教学六号楼,单双号教学楼颜色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强烈的层次感。
教学楼大概占总建筑面积的三分之一,即大约占地25万平方米。
大面积的教学楼充分地保证了同学们学习的场所,同时也可以满足同学们平时开展各种交流活动所需要的用地,而并不因为学生人数的庞大而应接不暇。
教学楼位于学校的东南部,毗邻与试验楼与图书馆,是学校第二大面积的建筑群(宿舍楼第一)。
每一栋的设计楼数不一,教学一、二号楼层数为5层,并且课室均为容纳100人的小课室,而教学三~六号楼层数为3层,课室的规模均为容纳200人次的大课室。
通过不同规模的课室,十分巧妙地配合了合班制度的规模。
整个教学楼的框架结构是通过梁、柱组成的结构体系作为建筑的竖向承重结构,并同时承受水平荷载,它适用于多层及高度不大的高层建筑。
框架结构平面布置灵活,能形成较大的空间。
通过合理设计,框架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较好,能承受较大的变形,由于框架梁柱整体现浇,进一步增强了结构的水平刚度和竖向刚度,同时提高了结构的整体工作性能,进而实现了结构的大跨度。
本文通过大量的计算分析,确定框架柱的高度、截面尺寸以及框架梁的跨度和截面尺寸,使结构达到最佳承载状态,分析表明:通过合理的框架结构设计,可以有效的提高结构的竖向刚度和水平刚度,以及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并可以使结构破坏时发生塑性变形,这有利于结构内力的重分布,增加结构的延性性能,充分发挥构件的极限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