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大学 过程控制专业实验考试资料1
- 格式:pdf
- 大小:912.60 KB
- 文档页数:11
过程控制总题库简答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1. 简述PID 调节器c K 、i T 和d T 的作用是什么?2.答案:在PID 调节器中,c K 越大,表示调节作用越强,i T 值越大,表示积分作用减弱,d T 值越大表示微分作用增强。
3. 有一流量调节系统,信号传输管线很长,因此,系统产生较大的传送滞后。
有人设想给调节器后加微分器来改善系统特性,试问这种设想合理否为什么若不合理,应采取什么措施合理答案:这种设想不合理,因为信号传送滞后是纯滞后,而微分作用不能克服纯滞后。
解决这一问题合理的措施是采用1:1继动器加在信号传输线之间,以增大信号流速,从而减小传输滞后,改善系统特性。
4. 利用微分作用来克服控制系统的信号传递滞后的设想是否合理与正确?答案:这种设想不合理,因为信号传送滞后是纯滞后,而微分作用不能克服纯滞后。
合理的措施是采用1:1继动器加在信号传输线之间,以增大信号流速,从而减小传输滞后,改善系统特性。
5. 通常在什么场合下选用比例(P ),比例积 (PI ),比例积分微分(PID )调节规律?6.答案:比例调节规律适用于负载变化较小,纯滞后不太大而工艺要求不高又允许有余差的调节系统。
比例积分调节规律适用于对象调节通道时间常数较小,系统负载变化不大(需要消除干扰引起的余差),纯滞后不大(时间常数不是太大)而被调参数不允许与给定值有偏差的调节系统。
比例积分调节规律适用于容量滞后较大,纯滞后不太大,不允许有余差的对象。
7. 简述热电偶温度计组成部分及各部件的功能。
(本题每写出1个组成部分得1分,每写出1个组成部分功能得1分)答案:热电偶温度计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热电偶、测量仪表、连接热电偶和测量仪表的导线。
如下图所示图题4(2)热电偶是系统中的测温元件,测量仪表是用来检测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信号的,可以采用动圈式仪表或电位差计,导线用来连接热电偶与测量仪表。
过程控制期末考试题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请在每题后的括号内选择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写在答题纸上。
1. 过程控制的目标是()。
A. 使过程控制系统更稳定B. 提高生产效率C. 提高产品质量D. 所有选项都正确2. 下列哪项不是过程控制的主要步骤()。
A. 建立数学模型B. 采集过程数据C. 制定控制策略D. 评估控制效果3. 过程控制中的反馈控制是指()。
A. 控制器根据误差信号对过程进行调节B. 控制器根据过程输出信号进行调节C. 控制器通过传感器采集过程数据进行调节D. 控制器根据控制策略进行调节4. 在过程控制中,传感器的作用是()。
A. 实时监测过程变量B. 收集过程数据C. 发送控制信号D. 都是5. PID控制器中的D表示()。
A. 比例项B. 积分项C. 微分项D. 都不是6. 过程控制中的SOPC代表()。
A. Stock-Other-Production-ControlB. Structure-Operate-Produce-ControlC. Structured-Operated-Process-ControlD. Structure-Operate-Produce-Calculate7. 过程控制中,哪种控制策略常用于对连续变量进行控制()。
A. 分段控制B. 比例控制C. 二值控制D. 都可以8. 在过程控制中,哪种控制策略常用于对离散变量进行控制()。
A. 分段控制B. 比例控制C. 二值控制D. 都可以9. 控制系统稳定性是指系统()。
A. 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B. 对控制命令的响应速度C. 对过程参数的适应能力D. 传感器的精度和灵敏度10. 过程控制中的开环控制指的是()。
A. 控制器不考虑过程输出信号而进行调节B. 控制器根据过程输出信号进行调节C. 控制器根据误差信号对过程进行调节D. 控制器根据控制策略进行调节(以下题目略)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请简述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将其写在答题纸上。
过程控制期末考试题
在过程控制领域,期末考试是对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检验,也是一个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总结。
以下是关于过程控制期末考试题的一些内容要点:
一、选择题部分
1. 下列关于过程控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过程控制是一种实时监测和调整生产过程的技术
B. PID控制器是过程控制中常用的控制器
C. PLC是过程控制中常用的控制设备
D. HMI是过程控制中常用的传感器
2. 在过程控制中,常用的控制策略包括:
A. 开环控制
B. 闭环控制
C. 自适应控制
D. 全自动控制
3. 以下哪种控制模式不属于PID控制器的控制模式?
A. 比例控制
B. 积分控制
C. 比例积分控制
D. 微分控制
二、填空题部分
1. 过程控制中,PID控制器中的P代表。
2. PLC全称为。
3. 在过程控制中,HMI的作用是。
三、简答题部分
1. 请简要说明过程控制的概念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请解释PID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并说明其在工业控制中的作用。
3. 请简要描述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的功能和优势。
以上就是关于过程控制期末考试题的一部分内容要点。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备考,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各位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中国计量学院20~20学年第2学期《过程控制》课程考试试卷开课二级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考试时间:年____月____日时考试形式:闭卷□、开卷□,允许带___入场考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过程控制系统是以自动控制理论为依据,以表征生产过程主要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等为被控参数,通过测量变送器、显示调节器和操作控制器,调节控制参数,使被控参数按照预定的要求规律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
2、比例积分调节规律的显著特点是积分调节结束时无余差。
3、建立过程对象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有机理分析法建模和试验法建模两种。
4、被调参数为温度的对象,其时间常数和滞后时间都比较大。
5、简单均匀控制系统中的调节器一般采用PI调节规律。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分程控制中,阀门A和阀门B的控制信号范围分段由(C)来完成。
A、调节器B、电—气转换器C、阀门定位器D、变送器2、化工过程中,控制系统大部分是(D)。
A、定值控制系统B、随动控制系统C、程序控制系统D、比值控制系统3、一种前馈作用一般能够克服(A)种干扰。
A、一B、二C、三D、四4、通常,串级控制系统中主调节器的正反作用的选择取决于(D)。
A、调节阀B、副调节器C、副对象D、主对象5、K是反映对象(C)的参数。
A、控制能力B、动态特性C、静态特性D、抗干扰能力6、控制系统的反馈信号使得原来信号增强的叫做(B)。
A、负反馈B、正反馈C、前馈D、回馈7、下列表达式中,(B)表示比例积分调节规律。
A、P=K p eB、P=K p e+K pT I⎰edtC、P=K p e+K p T I⎰edtD、P=K p e+T D de dt8、二阶对象可用(C)来近似描述。
A、积分对象加一阶对象B、带滞后的一阶对象C、滞后时间为τ,时间常数为T的一阶对象D、微分对象9、下列哪些不是过程控制系统常用的参数整定方法(D)。
A、衰减曲线法B、临界比例度法C、经验试凑法D、频率特性法10、选择性控制系统中,防止积分饱和的方法有(B)。
《过程控制》课程考试试题A
年学期班级
时量:120分钟总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15分)
1、零点迁移3、飞升曲线3、串级调节4、调节阀的固有流量特性5、PI-D 算法
二、简答题(20分)
1、什么是两线制变送器?它与传统的四线制变送器相比有什么优点?
2、什么是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为什么工业现场常会出现很强的共模干扰?
3、调节器中为什么必须有自动/手动切换电路?
4、为什么工程上不用数学上理想的微分算式?
三、简要计算题(15分)
写出如下电路的传递函数。
四、简要分析题(50分)
1、为什么单纯的比例作用不能消除余差,而积分作用能消除余差?
2、临界比例度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工程上所采用的比例度要大于临界比例度?
3、为什么在差压流量变送器中,欲实现线性输出,必须进行开方运算?
4、试分析下图所示阀门定位器的工作原理。
5、说明下图电路的功能,分析其基本原理?。
一、填空题1.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是指过程在各输入量〔包括控制量及扰动量〕作用下,其相应输出量〔被控量〕变化函数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p102.过程的数学模型有两种,非参数模型和参数模型。
p10,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粘度、湿度和 pH〔酸碱度或氢离子浓度〕等这样的一些过程变量的系统。
p44.表示过程控制系统控制关系的方框图,两个框之间的带箭头连线表示其相互关系和信号传递方向,但是不表示方框之间的物料关系。
p55.一种测量体及被测介质接触,测量体将被测参数成比例转换成另一种便于计量的物理量,再用仪表加以显示,通常把前一种过程叫做一次测量,所用的仪表称为一次仪表,后面的计量显示仪表称为二次仪表。
p32 6.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接入第三种导体时,只要接入第三种导体的两个接点温度一样,回路中总电动势值不变。
p36DC 4~20mA统一标准信号的仪表。
p42当输入气压信号增加时,阀杆向下移动。
p114反作用执行构造是指当输入气压信号增加时,阀杆向上移动。
p114C定义为 pa、流体密度为1g/cm3时,每小时流过阀门的流体流量。
〔体积(m3)或质量〔kg〕〕。
p115被控介质流过阀门的相对流量及阀门的相对开度之间的关系。
p11611.接触式测温时,应保证测温仪表及被测介质充分接触,要求仪表及介质成逆流状态,至少是正交,切勿及介质成顺流安装。
p4012.干扰通道存在纯时间滞后,理论上不影响控制质量。
p14613.扰动通道离被控参数越近,那么对被控过程影响越大。
p14614.正作用调节器的测量值增加时,调节器的输出亦增加,其静态放大倍数K C取负值。
反作用调节器的测量值增加时,调节器的输出减小,其静态放大倍数K C取正值。
p154 〔﹙给定值-测量值﹚的信号给调节器〕15.气开式调节阀,其静态放大倍数K V取正,气关式调节阀,其静态放大倍数K V取负。
p154串级控制、补偿控制、比值控制、分程及选择控制和多变量解耦控制等。
u ou i u iR 3∞ -+ N 4S b1S a2K 2 - + N 2∞ - + N 3S b2S a1u oR 2K 1- + N 1 C 1一、选择题 (1空2分,共52分)1、在测量放大电路中,误差的主要来源是 。
A. 噪声、干扰和漂移;B. 非线性和失真;C. 输入输出阻抗不匹配。
2、运算放大器的缩写是 。
A .PID ; B. OPA ; C. A/D ; D. D/A 。
3、如右图所示是一个 。
A. 反相放大电路;B. 同相放大电路。
其中R 2>>R 4 ,R 2>>R 5,则该电路的增益为: 。
A. 12R R-;B. 5142R R RR - ;C. (54121R R R R +-; D. (45121R R R R+-。
4、如右下图所示是一个 电路。
A. 电荷放大电路;B. 隔离放大电路;C. 自动调零放大电路;D. 高输入阻抗放大电路。
该电路的设计是为了 。
A. 获得高共模抑制比;B. 减小失调和漂移;C. 提高输入阻抗;D. 便于调整增益。
其中电容C1的作用是 。
A. 寄存失调电压;B. 阻隔直流信号;C. 低通滤波。
u o5、如下图所示的数字式可编程增益放大电路,若要实现1,8,64的八进制放大,R 1、R 2、R 3的电阻值应选择: 。
A. R ,9R ,90R ; B. R ,7R ,56R ; C. R ,8R ,64R ; D. R ,(56/9)R ,(520/9)R 。
6、关于变压器耦合隔离和光电耦合隔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变压器耦合隔离技术较成熟,线性度和隔离性能较好,但带宽较窄;B. 光电耦合隔离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带宽较宽;C. 变压器耦合隔离经过了电-磁-电的信号变化过程;D. 光电耦合隔离经过了光-电-光的信号变化过程。
7、以下关于包络检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线性检波电路无法解决二极管包络检波电路的导通电压损失问题;B. 使用二极管和三极管都可以实现包络检波;C. 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的非线性是影响包络检波性能的主要来源;D. 峰值检波和平均值检波都可以通过包络检波实现。
2-1 某一标尺为0~ 1000℃的温度计出厂前经校验获得以下数据:标准表读数 /℃02004006008001000被校表读数 /℃02014026048061001求: 1)该表最大绝对误差;=6该表精度;基本误差 =6/1000=0.6% ,为 1.0级。
3)若是工艺赞同最大测量误差为±5℃,该表可否能用?最大绝对误差为6 度,不能够2-5有两块直流电流表,它们的精度和量程分别为1) 1.0 级, 0~250mA2)2.5 级, 0~75mA现要测量 50mA 的直流电流,从正确性、经济性考虑哪块表更合适?解答:解析它们的最大误差:1)?max;2.5=250× 1%= 2.5mA50100%5%2) ?max=75×2.5%= 1.875mA; 1.875 100% 3.75%50选择 2.5 级, 0~75mA 的表。
2-7 用一支 K 型热电偶测某设备的温度测得热电动势为 20.3mV冷端温度为 30 度求设备温度若是改用 S 型热电偶来测相同条件下S 型测得热电动势应为多少E(t,0)=E(t,to)+E(to,0)=20.3+1.203=21.503(mV)E(t,to)=E(t,0)-E(to,0)=4.432-0.173=4.295(mV) SO 设备温度为 520 度。
书后查表2-11某 DDZ- Ⅲ型温度变送器输入量程为200~1000℃,输出为 4~ 20mA。
当变送器输出电流为 10mA 时,对应的被测温度是多少?解答:1000200T ;T=500 C。
204103-7 比率控制器的比率度对控制过程有什么影响?调整比率度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解答:P741)控制器的比率度 P 越小,它的放大倍数Kp就越大,它将误差放大的能力越强,控制力也越强,反之亦然,比率控制作用的强弱经过调整比率度 P 实现。
2)比率度不仅表示控制器输入输出间的放大倍数,还表示吻合这个比率关系的有效输入区间。
过程控制工程课程一单选题 (共39题,总分值39分 )1. 测量门的厚度,前10次测量得到平均值为9.5,第11次测量值为9.3,则第11次测量的误差为()(1 分)A. -0.2B. 0.2C. 0.1D. 以上都不是2. 把一个BCD码转换为一个整数值的梯形图指令的操作码是()(1 分)A. B-IB. I-BCDC. BCD-ID. I-R3. 差压流量计把差压转换成流量依据了()(1 分)A. 波努利方程B. 流体连续行方程C. 以上都是D. 以上都不是4. 在管道上安装孔板时,如果将方向装反将会造成()(1 分)A. 差压计倒指示B. 差压计指示变小C. 差压计指示变大D. 对差压计指示无影响5. 带相敏整流器交流电桥测量电感时,电源极性改变后,输出极性()(1 分)A. 跟着改变B. 不会改变C. 由电感的变化方向决定D. 以上都不是6. 利用相邻双臂桥检测的应变式传感器,为使其灵敏度高、非线性误差小()(1 分)A. 两个桥臂都应当用大电阻值工作应变片B. 两个桥臂都应当用两个工作应变片串联C. 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反的工作应变片D. 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同的工作应变片7. 光栅零点一般用来()(1 分)A. 对光栅计数清零B. 标定绝对位置C. 运动方向识别D. 运动超程保护8. DS18B20是()传感器。
(1 分)A. 温度B. 压力C. PH值D. 湿度9. OR指令的作用是()(1 分)A. 用于单个常开触点与前面的触点串联连接B. 用于单个常闭触点与上面的触点并联连接C. 用于单个常闭触点与前面的触点串联连接D. 用于单个常开触点与上面的触点并联连接10. 若被测介质的实际温度为500℃,仪表的示值为495℃,则仪表的相对误差为()(1 分)A. ±1%B. 1%C. ±111. 下列具有非线性输出特性的传感器是()(1 分)A. 光电编码器B. 光栅C. 变面积时自感变压器D. 变间隙时自感变压器12. 用超声波测物位,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衰减程度与()(1 分)A. 声频高低无关B. 只与传播距离有关C. 声频高低、传播距离及介质中的粉尘多少等有关13. 根据工作原理,PLC储存空间一般包括系统程序存储区、()存储区和用户程序存储区。
1.(5分)某控制系统用稳定边界法分别整定控制器参数,已知临界比例度%25=k δ,min 5.4=k T ,试分别确定用PI 和PID 作用时的控制器参数。
稳定边界法计算表如下。
解:对于PI 控制器查表得:55.0%252.22.2=⨯==k P δ 825.35.485.085.0=⨯==k I T T对于PI D 控制器查表得:55.0%252.22.2=⨯==k P δ 825.35.485.085.0=⨯==k I T T 585.05.413.013.0=⨯==k D T T2.(5分)某控制系统用4:1衰减曲线法分别整定控制器参数。
将积分时间调至最大,微分时间调至最小,对系统施加阶跃信号,经过调节后系统的衰减比为4:1,此时记录下来的比例度56%s δ=和时间参数 5.1min s T =。
试分别确定用PI 和PID 作用时的控制器参数。
4:1衰减曲线整定经验参数表如下。
解:对于PI 控制器查表得:1.2 1.256%0.67s P δ==⨯= 0.50.5 5.12.55I k T T ==⨯=对于PI D 控制器查表得:0.80.856%0.48s P δ==⨯= 0.30.3 5.1 1.53I k T T ==⨯= 0.10.1 5.10.51D s T T ==⨯=3.(10分)一个流量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如题5.2图所示。
其比值用DDZ-Ⅲ型乘法器实现。
已知31max 26500/Q m h =,32max 32000/Q m h =。
求:a) 画出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b) 当016I mA =时,比值控制系统的比值K 及比值系数'K 分别为多少。
c) 待比值系统稳定时,测得116I mA =,试计算此时的2I 为多大。
题5.2图 流量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原理图解: 1)由于 4160+⨯'=K I 得 ()04/16(164)/160.75K I '=-=-=②所以1max2maxQ K KQ '=① 2max 1max 320000.750.926500Q K K Q '==⨯=② 2)由仪表的比例系数定义,214'4I mA K I mA-=- ①得:21'(4)4I K I mA mA =-+②即:20.9(104)49.4I mA =⨯-+=②4.一个比值流量控制系统用DDZ-Ⅲ型乘法器来进行比值运算,其原理图如题3图所示。
过程控制工程题库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某生产工艺要求两种物料的流量比值维持在0.4,已知Q1max=3200kg/h,Q2max=800kg/h,流量采用孔板配压差变送器进行测量,并在变送器后加开方器。
试分析采用何种控制方案最合理?仪表比值系数( )A、开环比值控制系统,K’=0.4B、变比值控制系统,K’=4C、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K’=1.6D、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K’=1正确答案:C2、既发挥了前馈对主要干扰克服的及时性,又保持了反馈控制能克服多种干扰,保持被控变量稳定性的控制是( )。
A、静态前馈B、动态前馈C、前馈串级D、前馈反馈正确答案:D3、串级调节系统中,主.副参数要求都较高时,主.副调节器的调节规律应选( )。
A、主调节器PI.副调节器PB、副调节器PC、主调节器P.副调节器PID、主调节器PI或PIE、主调节器PI.副调节器PI正确答案:E4、串级调节系统利用主.副两个调节器串在一起来稳定( )。
A、副对象B、副参数C、主参数D、主对象正确答案:C5、在扰动作用下,前馈控制在补偿过程中不考虑动态响应,扰动和校正之间与时间变量无关的前馈是( )。
A、前馈反馈B、前馈串级C、静态前馈D、动态前馈正确答案:C6、串级调节系级统中,主调节器的作用方式的选择与( )无关。
A、副调节器作用方式B、调节阀C、主对象D、主测量装置正确答案:B7、在合成纤维锦纶生产中,熟化罐的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其期望值是一已知的时间函数,则熟化罐的温度控制系统属于( )。
A、定值控制系统B、随动控制系统C、程序控制系统D、均匀控制系统正确答案:B8、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的速度( )。
A、无法区分B、一样C、慢D、快正确答案:D9、调节阀的作用方向为“正”方向的是( )。
A、反作用执行机构B、正作用执行机构C、气关阀D、气开阀正确答案:D10、锅炉液位的双冲量控制系统是( )。
过程控制工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执行器、被控过程或被控对象、测量变送器等环节组成。
2、调节阀按能源不同分为三类: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液动调节阀。
3、自动控制系统按工作原理可分为三类: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按给定值特点分类可分为三类: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
4、过程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安全、稳定、经济。
5、过程数学模型的求取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机理法建模、系统辨别法建模、混合法(机理分析+系统辨别)建模。
6、理想流量特性有四类,分别是直线、对数、抛物线、快开。
7、定比值控制系统包括:开环比值控制系统、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和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8、控制器参数整定法有:经验法、临界比例度法、衰减振荡法、响应曲线法。
9、根据实践经验的总结发现,除少数无自平衡的对象以外,大多数对象均可用一阶、二阶、一阶加纯滞后、二阶加纯滞后这四种典型的动态特性来加以近似描述。
为进一步简化,也可以将所有的对象的动态特性都简化为一阶加纯滞后的形式,用传递函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K表示对象的静态放大系数,T表示对象的时间常数,表示纯滞后时间。
10、调节器的比例度δ越大,则放大倍数Kc越小,比例调节作用就越弱,过渡过程曲线就越平稳,但余差也越大。
积分时间T i越小,则积分速度越大,积分特性曲线的斜率越大,积分作用越强,消除余差越快,微分时间T d越大,微分作用越强。
11、定值控制系统是按测量与给定偏差大小进行调节的,而前馈调节是按扰动量大小进行调节的;前者是闭环调节,后者是开环调节。
采用前馈-反馈调节的优点是利用前馈调节的及时性和反馈调节的静态准确性。
12、防止几分饱和有哪三种方法:限幅法、外反馈法、积分切除法。
13、测量变送器的要求:准确、快速、可靠。
14、在串级控制系统中,调节器参数的整定方法有:逐次逼近法、两步整定法、一步整定法。
二、选择题1、下列控制系统中,哪些是开环控制(C),哪些是闭环控制(ABD)A、定值控制B、随动控制C、前馈控制D、程序控制2、对某PI控制系统,为了防止积分饱和,采取下列措施,问哪一条是不起作用的(D)C、采用高低阻幅器 B、采用调节器外部积分反馈法C、采用PI-P调节器D、采用PI-D调节器3、如果甲乙两个广义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完全相同(如均为二阶对象),甲采用PI作用调节器,乙采用P作用调节器。
求传递函数及对角形1. 已知系统方程为求系统传递函数矩阵(设系统初始松弛)。
解:由题意,有:2,系统齐次状态方程为要求将矩阵化为对角形。
解:由题意,矩阵A的特征方程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以特征值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得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选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则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则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极点配置及观测器设计1. 系统状态方程为 u x x ⎥⎦⎤⎢⎣⎡+⎥⎦⎤⎢⎣⎡-=211112采用状态反馈,使状态反馈系统具有-1,-2特征值。
要求计算状态反馈矩阵,画出状态图。
解:[][]()()()()()()010101010101201012K k k 21211k k 121211221det det 1221235332K K K K k k A bK k k s k k s sI A bK k s k s k k s k k s s s s s k =--⎡⎤⎡⎤⎡⎤-=-=⎢⎥⎢⎥⎢⎥----⎣⎦⎣⎦⎣⎦-+-⎡⎤∆=--=⎡⎤⎢⎥⎣⎦++-⎣⎦=++-+-+∆*=++∆∆*设反馈矩阵为则状态反馈系统的特征多项式希望的状态反馈系统特征式为由于和的同次幂系数应相等,得到[]0101012335324, 1.41.k k k k k K +-=-+====,,即得:即状态反馈系统的状态图如下:2. 系统方程为122201101011x x u ---⎡⎤⎡⎤⎢⎥⎢⎥=-+⎢⎥⎢⎥⎢⎥⎢⎥-⎣⎦⎣⎦, []110y x = 要求设计具有特征值为-1,-2,-3的同维状态观测器。
2⎰⎰1 -11 4解:()1检验系统的能观测性[]()()()[][][]2202112122142110,0111121012211101313,050122211001101011110C A C rankQ rank CA rank n CA s y s g s C sI A b s u s s s ------⎡⎤⎡⎤⎢⎥⎢⎥==-=-⎢⎥⎢⎥⎢⎥⎢⎥----⎣⎦⎣⎦⎡⎤⎡⎤⎢⎥⎢⎥==---==⎢⎥⎢⎥⎢⎥⎢⎥⎣⎦⎣⎦+⎡⎤⎡⎤⎢⎥⎢⎥==-=+-⎢⎥⎢⎥⎢⎥⎢⎥-+⎣⎦⎣⎦+=故该系统能观测。
过程控制复习题(1)过程控制复习题(1)一、填空A.定值控制系统B.伺服控制系统C.前馈控制系统D.程序控制1。
DDZ-II 仪表仅由220V交流电压供电,DDZ-III仪表由系统供电统一供电。
2.对于PID调节器,当积分时间ti???时??,差分时间TD?0时,调节器显示调节特性。
3.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同一仪表对某一工艺参数进行正反行程的测量,相同的被测量值得到的正反行程测量值的最大差值称为。
4.由于需要克服系统中材料或能量传输中的某些阻力而导致的滞后称为。
5.在被控对象的输入中,______应该比干扰变量对被控变量的影响更大。
6.根据给定值对控制系统进行分类。
如果给定值根据预设程序发生变化,则控制系统为。
7.当系统的最大超调量与最大偏差相等时,系统的余差值等于___________。
8.在确定调节阀的空气开启和关闭类型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应为。
9.常见的反积分饱和措施:有限振幅法和。
10.与反馈控制能够克服所有干扰不同,前馈控制能够克服_________种干扰。
二、单选题(从下面每个子问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记填入题干的括号中。
每个子问题得2分,共计30分)11。
以下()不是测量仪器的技术性能指标。
a、仪器精度B.灵敏度C.响应时间D.测量方法12。
对于起点为0℃的电子电位器,当输入端短路时,仪表指针应指向()。
a.始点b.室温c.终点d.原位置13.下列利用热电效应测温的温度计是()温度计。
a.双金属b、压力型c.热电偶d、热阻14..ddzcⅲ型仪表现场传输信号为4~20madc,而控制室的联络信号为电压,那么电流与电压之间的转换电阻为()。
a.200ωb.250ωc.500ωd.750ω15.一般认为,多次测量中任何一次的极限误差为()。
a、±δb.±2δc.±3δd.±4δ16。
过渡过程通常采取以下形式:① 非振荡衰减过程② 衰减蒸汽振荡过程③ 等幅振荡过程④ 发散振荡过程⑤ 非振荡流体发散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