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第一次作业讲评
- 格式:docx
- 大小:31.90 KB
- 文档页数:10
商品学说课稿各位评委好:非常感谢各位评委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的说课,在此我向各位评委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感谢。
我说课的课程名称是:商品学,课程类型是:专业基础课,授课专业和班级是:物流、连锁、营销,现授课班级:650910,现讲授轮次:第三轮,我是本课程的教师:顾峰。
下面我将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教材和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及课程改革、教学设计示例、课程后续建设思路等8个方面来对商品学进行说课。
第一部分:是课程定位商品学在课程定位是专业基础课,下面我们来看看它在物流、连锁管理专业工作任务课程1.1商品学在课程中的位置:经济学基础与应用、管理学基础2门课程是公共专业基础课而仓储与配送管理、连锁企业门店营运管理、连锁经营门店开发与设计、供应链管理是专业课。
而商品学的课程是起承上启下的专业基础课。
1.2商品学课程目标商品学的专业能力目标:能够树立现代商品营销及物流管理观念;能够运用商品储运与养护知识(物流专业)商品分类与编码(连锁专业)分析实际的问题;能够运用商品学的分类(连锁专业)及养护(物流专业)理论指导实践工作。
方法能力目标: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商品整理能力、商品技术应用能力社会能力目标:具备辩别是非的能力、具有热爱科学,的能力加强职业道德培养。
第二部分:是课程定位2.1 教学设计本课程采取的倒推法,首先根据物流连锁岗位国家职业标准中的能够了解客户的购物需求、能够合理摆放商品、能够准确无误地介绍商品、能够鉴定商品的质量等级、能够牢固快捷包装商品、能够合理选择运输方式、能进行库存期间的商品养护的各项要求,然后来确定商品与商品学、商品分类、商品质量及管理商品标准及标准化、商品质量认证、商品检验、商品包装、商品储运和养护等章节,最后这就是商品学教学内容体系。
2.2课程理念与思路根据物流连锁岗位国家职业标准到上课选取典型案例到理实一体课堂教学安排课后自主学习配合模拟仿真实验最后达到培养职业应用能力的目标。
商品学课件第一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商品学课件第一章,主要涵盖了商品的分类、商品的属性、商品的包装和商标等知识点。
具体内容包括:1. 商品的分类:根据商品的性质、用途、生产部门等进行分类。
2. 商品的属性:商品的质量、规格、价格、商标等。
3. 商品的包装:商品包装的作用、包装材料、包装设计等。
4. 商标:商标的定义、商标的作用、商标的注册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商品的基本分类,认识到不同类别商品的特点。
2. 让学生了解商品的属性,认识到商品属性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
3. 让学生了解商品包装的作用,提高学生对商品包装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商品的分类、商品的属性、商品的包装和商标等知识点。
难点:商品属性的深入理解和商品包装设计的创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商品实物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各种商品,引导学生发现商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和黑板,讲解商品的分类、商品的属性、商品的包装和商标等知识点。
3. 例题讲解:举出实例,让学生理解商品分类和商品属性的实际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款商品包装,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6. 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不同类别的商品,观察并分析它们的属性和包装特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商品的分类2. 商品的属性3. 商品的包装4. 商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举例说明商品的分类,并分析不同类别商品的特点。
答案:商品的分类可以按照性质、用途、生产部门等进行分类。
例如,日用品、食品、服装、家电等。
不同类别商品的特点不同,如日用品注重实用性和价格,食品注重口感和保质期,服装注重款式和质量,家电注重性能和耐用性。
2. 作业题目:请分析一款你喜欢的商品的属性,并说明这些属性对你购买决策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物、讲解知识点、举例分析和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商品的分类、商品的属性、商品的包装和商标等知识点。
商品学实训总结范文精选3篇XX:1006-4311(20XX)04-0175-010引言商品学实训是商品学理论课程的重要补充,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实践环节。
在历年的教学中,商品学实训教学对理论课的教学影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和重要。
1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历的阶段1.1 初次尝试商品学实训教学模式20XX年,学院面临省级示范院校验收,实训室和实训开展情况是一个重要指标,而商务治理专业又是新专业,面临教改和专业建设,大胆提出了商品学实训方案,根据当时的教学条件设计了;饮料识别、酒类识别、乳制品识别、茶叶识别、纺织品识别和POS机操作演练。
在短短两天,教研室的4位老师不辞辛苦,采购了近万元的各类商品,力求商品判别准确,正规采购,商品齐全,总类尽可能涵盖比较全面,满足实训要求。
我把学生分成8各小组,利用一周时间由学生小组长带领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圆满完成实训任务,交出了出色的实训作品,学生自我总结中用的做多的词汇,希望老师多多安排此类的教学活动,教学效果非常突出,学生中意度达到满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1.2 启动校外实训基地在上一阶段实训教学的基础上又增设了毛皮识别项目。
鉴于当时教师对此类商品也难于识别,教研室大胆与红云皮革接触成为商务治理专业首个校外实训基地并签约。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淡季学生亲自去车间,有周总亲自为大家讲授毛皮识别,旺季企业代表亲自到学校利用一天时间传授技艺,经过几轮实践教学,毛皮识别大大提高,同时周总以切身经历教育学生要自强自立自尊自爱,只有具备了真才实学,才能实现理想和抱负,光有文凭是没有用的。
学生深受教育,激励了学生脚踏实地。
1.3 实训教改进一步深化在原有实训项目的基础上,各种样本制备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在教学理念上,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不断地开展和深入,德育教学与实训教学如何紧密结合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从茶叶识别大家找到了突破口,通过讲座的方式,请资深茶艺方面的专家为我们的学生作报告,从品茶、识别、做人角度为学生讲述了饮茶与做人微妙的关系,让学生初步领会茶文化的魅力与渊博。
商品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商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明确商品学在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2.使学生掌握商品分类的方法和原则,能够对商品进行合理的分类。
3.培养学生对商品质量的认识,了解商品质量标准体系,提高对商品质量的判断能力。
4.培养学生了解商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的作用,能够正确使用和解读这些信息。
5.提高学生对商品售后服务政策的理解,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增强消费者权益意识。
二、教学内容1.商品学概述(1)商品学的定义:商品学是研究商品的产生、发展、流通、消费和回收再利用的全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规律和方法的学科。
(2)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商品、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商品消费和商品回收再利用等。
(3)商品学的内容:商品分类、商品质量、商品包装、商品标签、商品说明书、商品售后服务等。
2.商品分类(1)商品分类的意义:便于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便于消费者选购商品,便于政府对市场进行监管。
(2)商品分类的方法:按照商品的用途、原材料、生产方法、产地、品牌等进行分类。
(3)商品分类的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稳定性等。
3.商品质量(1)商品质量的定义:商品质量是指商品在使用过程中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
(2)商品质量标准体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
(3)商品质量检测方法:感官检测、理化检测、微生物检测等。
4.商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1)商品包装的作用:保护商品、便于运输、促进销售、提高商品价值等。
(2)商品标签的内容:商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生产地质、联系方式等。
(3)商品说明书的作用:指导消费者正确使用商品,提供商品的相关信息。
5.商品售后服务(1)商品售后服务的内容:商品退换货、维修、保养、咨询等。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商品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商品分类、商品质量、商品包装等实际问题。
商品学个人实训总结第一篇:商品学个人实训总结商品学个人实训总结为期一周的市场营销实训已接近尾声,在这次实训过程中,我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做得不足之处。
实训中的任务大部分都需要由各自团队来共同完成的。
从团队上说,我自认团队意识是比较薄弱的,很多时候都宁愿自己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忽略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现在,面对这么多的团队项目工作。
我不得不慢慢地去适应与他人合作,从而改变自己不合群的缺点。
实训中我知道了菌的分类:金针菇又名金钱菇、朴菇、冬菇、构菌、冻菌、青刚菌、黄耳蕈、毛柄金钱菌等。
因其柄金黄细嫩如金针而名。
主要产地有河北、浙江、山西、江苏、四川、云南、湖南、湖北、内蒙古等省、区。
它不但色艳形美,风味高雅,而且营养成分十分丰富,据研究每100克干品含蛋白质31克,脂肪6克,糖类60克,粗纤维3克,还含有锌、硒、镁等微量元素,以及精氨酸和赖氨酸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其味咸,性寒而滑润,中医认为它入肝、胃、大肠三经,有养肝阴、益胃肠、降淤浊、平肝降压等功能。
它还能升高血红蛋白,故女性服食有增光添彩的作用。
鸡脚菇又名鸡腿蘑菇、鸡肉丝菇、伞把菇、豆鸡菇、白蚁菇、鸡菌、鸡棕、桐菇、三堆菌等。
为担子菌纲伞菌科植物。
我国四川、福建、广东、台湾均有栽培,各地有不同的称谓。
鸡脚菇营养丰富,每100克干品中,含蛋白质29克,糖类43克,磷750毫克,钙23毫克,维生素B212毫克,另外还有铁、尼克酸和人体必需氨基酸等。
味甘,性平,无毒,具有脆、嫩、香、鲜的特点,能益脾胃,养心神,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养血润燥,泽肤美容。
口蘑即蘑菇,又名双孢蘑菇、洋蘑菇、蘑孤、白蘑菇、肉菌、蘑菇菌、杏香、青腿子、黑蘑、水晶蕈、水银盘等。
为真菌植物白蘑科口蘑属或杯伞属的野生蘑菇。
主要产地为河北、内蒙古、江苏、浙江、福建、四川等地,当年因河北塞外张家口产者为佳而被列为贡品,故名为“口蘑”。
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有“味之美者,越骆之菌”的说法,所谓“越骆之菌”就是指因为蒙古草原产菇,古代时运输蘑菇干品靠骆驼驮运之典故。
《商品学基础》教案第一章:商品概述1.1 课程介绍解释商品的概念和特性探讨商品的分类和作用1.2 教学目标了解商品的基本概念和特性掌握商品的分类和作用能够分析商品的属性和价值1.3 教学内容商品的定义和特性商品的分类和作用商品的价值和价格1.4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商品的概念和特性,讲解商品的分类和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商品的属性和价值1.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小组讨论:学生合作分析商品案例的表现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商品分析的练习第二章:商品质量2.1 课程介绍解释商品质量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商品质量的评估和控制方法2.2 教学目标了解商品质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商品质量的评估和控制方法能够分析商品质量的影响因素2.3 教学内容商品质量的定义和重要性商品质量的评估方法商品质量的控制和改善措施2.4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商品质量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商品质量的评估和控制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商品质量评估的实践操作2.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实践报告:学生完成商品质量评估的报告质量小组讨论:学生合作分析商品质量控制的方法第三章:商品包装3.1 课程介绍解释商品包装的概念和作用探讨商品包装的设计和评价方法3.2 教学目标了解商品包装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商品包装的设计和评价方法能够分析商品包装的影响因素3.3 教学内容商品包装的定义和作用商品包装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商品包装的评价和改善措施3.4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商品包装的概念和作用,讲解商品包装的设计和评价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商品包装的设计和评价3.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小组讨论:学生合作分析商品包装的改进方法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商品包装设计的练习第四章:商品品牌4.1 课程介绍解释商品品牌的概念和作用探讨商品品牌的设计和推广方法4.2 教学目标了解商品品牌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商品品牌的设计和推广方法能够分析商品品牌的影响因素4.3 教学内容商品品牌的定义和作用商品品牌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商品品牌的推广策略和评估4.4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商品品牌的概念和作用,讲解商品品牌的设计和推广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商品品牌的成功案例4.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小组讨论:学生合作分析商品品牌的推广策略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商品品牌设计的练习第五章:商品营销5.1 课程介绍解释商品营销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商品营销的策略和方法5.2 教学目标了解商品营销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商品营销的策略和方法能够分析商品营销的影响因素5.3 教学内容商品营销的定义和重要性商品营销的策略和方法商品营销的评估和改善措施5.4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商品营销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商品营销的策略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商品营销的成功案例5.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小组讨论:学生合作分析商品营销的策略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商品营销设计的练习第六章:商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6.1 课程介绍解释商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探讨商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6.2 教学目标了解商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商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流程和策略能够分析商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6.3 教学内容商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商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流程商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策略和优化方法6.4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商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基本流程和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商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成功案例6.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小组讨论:学生合作分析商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优化策略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商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练习第七章:商品储存与养护7.1 课程介绍解释商品储存和养护的重要性探讨商品储存和养护的基本方法和措施7.2 教学目标了解商品储存和养护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商品储存和养护的基本方法和措施能够分析商品储存和养护的影响因素7.3 教学内容商品储存和养护的定义和重要性商品储存和养护的基本方法商品储存和养护的措施和注意事项7.4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商品储存和养护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基本方法和措施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商品储存和养护的实际操作7.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实践报告:学生完成商品储存和养护的实际操作报告小组讨论:学生合作分析商品储存和养护的改进方法第八章:商品安全与合规8.1 课程介绍解释商品安全和合规的重要性探讨商品安全和合规的基本要求和措施8.2 教学目标了解商品安全和合规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商品安全和合规的基本要求和措施能够分析商品安全和合规的影响因素8.3 教学内容商品安全和合规的定义和重要性商品安全和合规的基本要求商品安全和合规的措施和注意事项8.4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商品安全和合规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基本要求和措施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商品安全和合规的成功案例8.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小组讨论:学生合作分析商品安全和合规的改进方法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商品安全和合规的练习第九章:商品生命周期管理9.1 课程介绍解释商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商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9.2 教学目标了解商品生命周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商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分析商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9.3 教学内容商品生命周期的定义和重要性商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商品生命周期管理的方法和策略9.4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商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各个阶段和管理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商品生命周期管理的成功案例9.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小组讨论:学生合作分析商品生命周期管理的改进方法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商品生命周期管理的练习第十章:商品趋势与创新10.1 课程介绍解释商品趋势和商品创新的重要性探讨商品趋势分析和商品创新的基本方法10.2 教学目标了解商品趋势和商品创新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商品趋势分析和商品创新的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商品趋势和商品创新的影响因素10.3 教学内容商品趋势和商品创新的定义和重要性商品趋势分析的方法商品创新的基本方法10.4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商品趋势和商品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趋势分析和创新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商品趋势分析和创新的案例10.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重点和难点解析1. 商品概述:理解商品的基本概念和特性,以及商品的分类和作用。
商品学第一次作业讲评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3C”标志:名称为“中国强制认证”,是对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中的产品实施强制性的检测和审核后,证明符合国家强制标准、技术法规的合格评定制度,准许出厂销售、进口和使用的证明标记。
2.充气包装:是将商品置于气密性好的包装容器中,用氮、二氧化碳等不活泼气体置换容器中原有空气的一种包装方法。
这种包装多用于水果、蔬菜等鲜活商品3.出入境动植物检疫: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了防止危险性病、虫害扩散,针对进出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装载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装载容器、包装物以及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运输工具实施的检疫。
4.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
5.防御商标:指非驰名商标的所有人将自己的同一商标在各种不同类别的商品上分别予以注册的商标。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商品包装要根据内装饰商品的特性确定其属性和功能,既不要发生“不良包装”,也不要避免出现“(过分包装)”现象。
2.商品分类标志按其适用性可分为(普通适用)和(局部适用)两类两类。
3.EAN系统处理期刊和图书时,常采用的编码方法是利用原有期刊号和(国际标准书号)号。
4.标准化经济效果=(标准化有用效果)÷(标准化劳动耗费)。
5钢按照化学成分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6.建立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分类的国际协议,简称(尼斯协定)。
7.国际物品编码协会规定,只有当标准版条码所占面积超过总印刷面积的(25 )%时,申请使用缩短版条码才是合理的。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国际标准ISO 8410—1994中对质量的定义是()。
A.反映实体满足明确的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B.国家的有关法规、质量标准以及合同规定的对产品适用、安全和其他特性的要求C.为确定某种物品或某种服务是否满足了自己的目的而作为评价对象的所有特性和性能的总和正确答案:A2.区分红茶、绿茶、乌龙茶的分类标志是()A.商品的原料B.加工程度C.加工制造方法正确答案:C3.中国从1992年起全部采用并实施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的简称是().CNB.HSC.SITC正确答案:B4.下面的标准号中,属于地方标准的是()。
A.GB4694B.QB2218C.DB31/0013正确答案:C5.下列商品中,需要制作实物(样品)的标准是().A.羊毛B.鞋面用皮革C.自镇流荧光灯正确答案:A6.中国消费者协会根据消费者投诉,从市场取样,进行监督检验,并将结果通过媒介向社会公布,促进生产企业改进商品质量,这种活动形式属于()。
A.国家质量监督B社会质量监督C.消费者质量监督正确答案:B7.欧盟实行的强制性安全认证制度是()A.BSI认证B.UL认证C.CE认证正确答案:C8.在商品运输包装标志中,习惯上称为“唛头”的是()A.收发货标志B.包装储运图示标志C.警告性标志正确答案:A9.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广泛的单件运输包装是()A.集装箱B.木箱C.纸箱正确答案:C10.按照《标准化法》的规定,中国的商品标准分为()A.3个等级B.4个等级C.5个等级正确答案:B11.对商品的色、香、味、形、外观疵点、包装的结构和装潢等内容进行的检查,属于(B)A.物理检查B.感官检验C.实用性检验正确答案:B12.商品体抵抗外力作用而保持其体态完整的能力成为(B)A.弹性B.强度C.塑性正确答案:B13.对原油品质极为不利的有害物质主要是()A.硫B.磷C.硫和磷正确答案:A14.在一项商品标准的内容当中,最重要的部分应当是(B)A.标准的适用范围B.各项技术要求C.商品的检验方法正确答案:B15.商品使用价值实质上是人的需要和商品属性之间的(B)A.交换关系B.满足关系C.从属关系正确答案:B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对的打√错的打X )1.(√)“国际危规”规定,三类危险品包装适用于盛装轻度危险性物质。
2.(√)“纺织品”、“商品”、“玩具”、“机械”等,都是按商品用途组成的类目名称。
3.(X)《协调制度》中类此及同类内的章次多依照动物性商品在先,矿物性商品其次,植物性商品再次的顺序排列。
4.(√)证明商品完全不涉及商品提供者的信息,其实用全转让也被完全禁止。
5.(√)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商品具有一定的用途和功能。
6.(√)商品目录有时被看成是一种粗的商品分类体系。
7.(×)强调商品包装的增值供功能与商品包装的经济性要求不存在互相冲突情况。
8.(√)国际上的“纯羊毛标志”、中国的“绿色食品”标志和“真皮标志”都是证明商标9.(√)《协调制度》基本上以商品所属的生产行业作为分类的划分依据。
10.(√)1976年,国际商品学会在奥地利成立,实现了国际商品学学术交流活动一体化。
11.(×)低端产品,常用来指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
12.(×)施加于商品上,可引起商品发生变形或运动的作用力称为内力。
13.(√)《出入境检验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是我国国家商检部门根据对外贸易发展以及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需要而新调整的商品目录。
14.(×)中国将商品质量认证分为不同的等级,如世界先进水平级别、国际一般水平级别、国家级别等,并分别使用不同的认证标志。
15 (×)经济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已享有“事实上的国家标准”的地位。
16.(×)环境标志最早创立于德国,称“风筝”标志。
17.(√)中国的茶叶之所以闻名于世,也与茶叶商品学专著《茶经》的传播与密切关系。
18.(×)质量的概念总是出自某些权威组织和机构在有关质量文件当中或有关法律法规作出的统一规定。
19.(×任何商品标准都是统一规定,并且这种统一规定排斥多样性。
20.(×)商品包装附属于内装商品,包装本身不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五、简答题1.举例说明商品包装的安全性。
(8分)答题思路:(1)食品、药品等直接入口的或直接用于人体上的化妆品的包装应具有安全性和卫生性。
这其中有两个含义:一是包装容器能有效阻隔各种不卫生、不安全因素、如灰尘、病菌、人为事故等对内装商品的污染;二是包装材料本身在与内装商品接触时不污染商品。
(2)(药品等)包装在开启使用过程中应符合儿童安全防护要求,如美国就有关于“儿童防护盖”的包装要求。
对有些可能危及儿童安全的包装物,应明确表明安全警句,如对于某些塑料袋,应标明“此塑料袋不是玩具,为避免窒息,切忌远离婴幼儿”。
(3)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应避免包装废弃物污染环境,即满足环境安全要求或“绿色包装”要求。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包装废弃物能回收再利用;二是如果不能再利用,包装废弃物在大自然中能自然降解。
举例来说,一吨废纸可回收再利用0.75吨,即使没有回收回来,在自然界也能被微生物分解,因此纸材料属于绿色包装材料。
2.决定和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有哪些?(8分)答题思路:决定和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很多,排除人的因素,从商品质量的形成过程看,如果是加工制造的产品,其质量取决于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的质量;如果是自然生长的产品,其质量高低取决于饲养、栽培方法、生长条件。
从商品流通过程看,影响质量的因素贯穿于商品运输、储存、包装甚至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中。
3.简述《尼斯协定》建立的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
(9分)答题思路:①制成品原则上按其功能、用途进行分类。
②原料、未加工品或半成品原则上按其组成的原材料进行分类。
③商品构成其他商品某一部分,原则上与其他商品分在同一类。
但这种同类商品在正常情况下不能用于其他用途。
其他所有情况均按上述标准进行分类。
④成品或半成品按其组成的原材料分类时,如果它们是由几种不同原材料制成,原则上按其主要原材料进行分类。
⑤用于盛放商品的盒、箱之类的容器,原则上与该商品分在同一类。
商品学第二次作业讲评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商品的分类标志:是指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方面的一些本质性特征和特性,人们依据这些特征能将商品唯一地、稳定地、明显地区分开。
2·过分包装: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包装的有效容积大大超过内装商品的实际体积,外形尺寸被故意扩大;二是指包装质量和内装商品的质量不匹配,包装被过分的装饰装潢。
3·(有机体商品的)呼吸作用:是指有机体的商品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呼吸,分解体内有机物,产生热能,维持其本身的生命活动的现象。
4·品质公差:是指由于科技水平或生产水平所限而产生的、国际上公认的工业制成品的质量误差,即品质规格的上下限度之差。
5·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
我国《标准化法》规定,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它的制定和实施,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对国家的经济和技术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标准化的目的是获得在企业中建立起最佳的生产秩序、技术秩序、安全秩序、管理秩序和获得最佳社会效益。
2.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广泛的单件运输包装是纸箱。
3.英国、联邦德国、法国等12个国家开发出的与UPC条形码兼容的欧洲物品编码系统简称EAN码。
4.按照商品的用途构成的许多类目名称,如玩具、医药品等,都已成为固定下来的专有名词。
5.按照标准化的对象,可将标准区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类。
6.化学肥料按照主要化学成分分类,可以分为氮肥、钾肥和磷肥。
7.标准化组织CAC的中文全称是食品法典委员会。
8.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习惯上把其中的第0~4类商品称为初级产品,而把第5~8类商品称为制成品。
9.商品质量监督的实施方式有抽查型质量监督、评价型质量监督和仲裁型质量监督三种。
10.商品包装应达到“科学、经济、牢固、美观、适销”的基本要求。
11.集合运输包装常见的形式有集装箱、集装袋、托盘三大类。
12.UPC码共有5种版本,常用的是UPC-A和UPC-E两种版本。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协调制度》中类次及同类内的章次多依照()的顺序排列。
A. 动物性商品在先,矿物性商品其次,植物性商品再次B. 植物性商品在先,动物性商品其次,矿物性商品再次C. 动物性商品在先,植物性商品其次,矿物性商品再次正确答案:C2·丝织品有绫罗绸缎等14大类,这是按照()进行分类的结果。
A. 商品的加工制造方法B. 商品的性质C. 商品的外观形态正确答案:A3. 某种面包执行了轻工行业标准生产,其可能的标准代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