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的构成形式及题材
- 格式:doc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12
平面构成的八种形式1、重复构成形式重复构成形式就是用一个基本的元素在一定的形式下重复排列,排列对方向和疏密会产生一种秩序的美感。
谈起重复构成,我想顺便介绍一下重复构成的两种方式:第一种:二方连续。
二方连续是图案的一种组织方法。
二方连续是由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反复连续而形成的纹样。
第二种:四方连续,是由几个纹样组成一个单位向四周重复地连续和延伸扩展而成的图案形式。
2、近似构成形式近似构成形式是使用相似的元素进行构成的一种方式。
近似构成讲求在统一中带有变化。
设计上采用基本形状之间相加相减求得近似的基本形。
基本形类似的构成形式就是近似构成形式。
总结来说就是看着一样实则要有变化。
3、渐变构成形式渐变构成形式是把基本元素的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
渐变可以是通过颜色、方向、虚实的变化也可以是通过外形的变化来完成,不一定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颜色渐变。
4、发射构成形式发射构成形式是以一个点或多个点为中心向周围发射扩散等效果,就会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
首先我们需要有骨骼线。
骨骼线就是我们画面走向的一个看不见的线索。
其次我们可以选择使用离心式、向心式、同心式几种发射方法来设计。
5、特异构成形式特异构成形式是在整体画面都有规律有固定形态的状况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单调画面的形式。
特异构成的部分可以用颜色、形状、线条等方法来做。
很多运营类设计也会应用到特异构成形式。
6、密集构成形式密集构成就是在画面中使用大量重复密集的元素来给观察者一种压迫感和与留白的对比,密集构成很容易给观察者造成震撼和心理压力。
7、对比构成形式我们做对比构成的时候,可以使用元素的形状、大小、方向、位置、色彩、肌理等进行对比,以及重心、空间、有与无、虚与实的关系元素的对比。
对比会产生强烈的反差和感官刺激。
8、肌理构成形式视觉可理解的物体表面图案的纹理,我们就叫做肌理,以肌理为构成的设计,就是肌理构成。
图案设计(第一章图案概论)教案第一章图案的概述第一节图案的概念图案:顾名思义,即:图,图形;案,方案,图形设计的方案。
生活中具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都可称之为图案。
第二节图案的起源及发展一、图案的起源1、装饰说起源于人类爱美的天性2、图腾意识促进了装饰的发展3、服饰说二、图案的发展1、中国传统图案(1)新石器时期的彩陶装饰图案彩陶装饰纹样的特点:简洁、概括、充满活力彩陶装饰纹样的内容:动物、植物、人物、几何(较普遍)(2)商周时期青铜器装饰图案商周两代是青铜器艺术的鼎盛时期,它是权利的象征。
(欣赏图片)青铜器装饰纹样的特点:庄重、严肃、神秘、结构严谨青铜器装饰的图案有: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象纹(3)战国时期的装饰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交替时代,政治体制变动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战国时期装饰图案特点:风格:日渐活跃内容:不再是凶狠的神秘怪兽,而是贴近生活,自然中动物或生活场景运用于不同的装饰造型构图:严肃对称结构变得活泼(4)汉代装饰图案汉代时期,建筑装饰得到发展,遗留下大量的画像砖、画像石、瓦当。
风格朴实画像砖、画像石:题材与形式丰富多彩的现实生和生活,反映墓主人生前的身份经历或垂教后世的历史故事。
瓦当:云纹瓦当、文字瓦当、动物瓦当(5)魏晋南北朝装饰图案南北朝时期,盛行佛教,,随着佛教的传播,佛像、壁画、石窟寺空前发展。
石刻装饰图案:飞天、忍冬草、莲花图案石刻装饰图案特点:以线条为主,反映生活,超越生活,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6)唐代装饰图案特点:丰满、华贵、富丽、饱满有张力内容:唐三彩、织锦、宝相花、团花、卷草、折枝花(7)宋元时期特点:写实、自然、平淡、雅装饰题材:花鸟为主装饰图案:莲花图案、牡丹图案、花鸟画有折枝花式、穿枝花式、喜相逢式(8)明清时期是一个从昌盛到没落的时期,而在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国外的一些技术传入我国,出现了新的工艺品种:雕漆、景泰蓝、琉璃、珐琅。
民间图案(1)民间图案多与民俗活动相关(2)民间图案的寓意、联想(3)种类:剪纸、蓝印花布、蜡染、刺绣、泥玩具、不版年画第三节图案的分类空间形态类1.平面图案(二维空间)2.立体图案(三位空间)3.综合图案(二维、三维结合)时间状态类1.静态图案:建筑、器皿2.动态图案:礼花、霓虹灯第四节形态构成类自然形态构成:以自然界生物等自然形态(花卉)抽象形态构成:标志、广告(图形)纯形态构成:纺织品、门窗(花卉)偶发形态构成:木头纹、肌理(表现技法)图案的应用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室内空间设计图案的学习方法1、设计创意有主题2、收集资料3、制定草图4、草图的修改5、设计效果图6、编写设计说明7、装订、装裱第二章图案的写生与变化一、花卉植物的写生(作业)1、花、叶的结构2、表现方法:线描、明暗二、图案变化的方法(作业)修饰法简化法夸张法添加法巧合法几何法反复法文字构成法三、花卉植物图案的变形练习(作业)第三章图案的审美与构成一、图案形式美的法则1、变化统一2、对称均衡3、条理与反复4、节奏与韵律5、对比与调和二、图案的构成形式(重点)1、单独纹样:单独纹样有均齐式和均衡式两种。
我国古代传统图案纹样来源大致可分三个部分。
其一,来自民间工艺:陶瓷、刺绣、窗花、蓝印花布,蜡染、剪纸、雕刻、编织等,这是劳动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发挥创造的,一般比较朴实、粗犷、乡土气息浓郁。
其二来自宗教艺术,如宗教传说和神话传说,庙宇、石窟中的壁画、藻井、龛楣、塑像服饰、基座、建筑、雕刻以及各种供器装饰。
最典型的敦煌图案,是佛教传统图案的精华部分。
它是我国的能工巧匠吸收外来文化所发挥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些图案构图严谨,富于理想。
其三是来源于封建帝王、王公贵族、富豪商贾等所占用的陈设品、日用品、服饰、首饰、建筑……这些工艺品图案是为了满足奢侈者的物质生活和空虚的精神生活而精心设计的,并没有专门的作坊由专人监督制作的,所以图案非常精细,色彩富丽豪华。
除了如前所说的那些传统图案外,相当一部分是福、寿、禄及文人字画、诗歌为题材的装饰图案。
多数采用了“米”字格和“九宫”格等格律形式。
以上三部分纹样,组成了我国传统图案的主流。
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个流程,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反映出不同时期的风俗习惯。
从原始社会简单的纹样到奴隶社会简洁、粗犷的青铜器纹饰,再到封建社会精美繁复的花鸟虫鱼、飞鸟走兽、吉祥图案纹样,都凝聚着相应时期独特的艺术审美观。
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个流程,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反映出不同时期的风俗习惯。
从原始社会简单的纹样到奴隶社会简洁、粗犷的青铜器纹饰,再到封建社会精美繁复的花鸟虫鱼、飞鸟走兽、吉祥图案纹样,都凝聚着相应时期独特的艺术审美观。
1、连珠纹连珠纹尤其连珠圈纹是古波斯萨珊王朝最为流行的花纹;在萨珊风格织物中,以对兽或对鸟图案母题为主,而以各种圆和椭圆的连珠作为图案装饰主题。
连珠纹图案于5~7世纪间沿丝绸之路从西亚、中亚传入我国,但在这一时期基本是作为器型排列的边饰。
连珠纹在中国的唐锦中成为数量最多,而且具有时代特色的纹饰。
吉祥图案大体有四种形式,即谐音、谐意、象形、组合,其中谐音最为普遍。
例如:事事如意在雕刻图案中,以丰满成熟的柿子为形体,借喻柿与事谐音,再配以宝物如意,构成主题。
寓意心想事成,图取吉利。
岁岁平安借双穗形图案,穗与岁同音,取意年年祥和。
福庆安康借喻蝠与福同音,馨与庆谐音,设计出蝙蝠口衔乐器古馨图案,寓意生活幸福,家人健康。
连年有余有荷叶莲花,配以鲤鱼组成图案,借喻莲与连,鱼与余谐音,取意每年生活富足。
四季平安以枝干上有四朵盛开的月季花安插在花瓶中,象征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喜在眼前以喜鹊和古钱币组成图案,寓意喜鹊叫,喜事到。
转自365知识网http://www.zh / ]谐意图案即以汉字取意,如:福禄寿喜,把汉字图形化,巧设穿插于多种图案中,点缀吉祥含意。
例如:一幅图形图案,图中以长有仙桃的枝干盘折成象形寿字,枝干长有7个8个桃,代表七十大寿,八十大寿,点名祝寿主题,喜庆吉祥,跃然图上。
还有把多个吉祥汉字,合成一个组成字形,作为图案。
例如:招财进宝,日进斗金,福禄寿喜,黄金万两等等。
以物体象征含意的吉祥图案有:龙凤呈祥借龙凤祥瑞之气,寓意夫妻和睦,婚姻美满。
螭虎闹灵芝螭虎龙口衔灵芝,爪擎叶蔓,追逐嬉戏,活灵活现;灵芝自古被称为仙草,可以去除百病,寓意瑞兽献灵,保健安康。
松鹤延年以不老松,童颜鹤比喻老人高寿,企望长生。
琴棋书画把古琴,棋子,卷书,轴画绘于图案,取意才华横溢无所不通。
一本万利用一大串葡萄为主题图案,葡萄称为棵也称为本,葡萄珠很多,以万字概括多,葡萄粒与利谐音,含意一本万利,此图多见于商家,图个生意兴隆红火。
指日高升以大座屏为背景,图案中一轮太阳,在海面上徐徐升起,取意官运亨通。
海水礁崖图案中,海浪如潮,崖石挺立,潮与朝谐音,崖石形状与朝臣手握的笏板相似,寓意在朝为官。
知识网选自:365喜鹊登梅图案中,俏美的喜鹊,登攀在梅花枝梢上,比喻儿女婚姻攀登高枝。
富甲天下图案中牡丹盛开,寓意国色天香,艳冠群芳,富贵荣华甲天下。
图案设计的方法,流程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及创新点
一、以形式为主的表现方法
⒈黑、白构成法
此法通常是指在装饰图案的设计中运用平面构成的造型因素来表现的方法,有以黑白色块转换的形式.有以线为主的形式,有以点为主的表现形式等。
总之是利用点、线、面等造型元素使图案更丰富、更具形式美感和现代气息。
2.色彩透叠法
这种表现方法会使画面丰富而梦幻、浪漫而传奇。
二、以技法为主的表现方法
1.平涂法
此法是运用水粉色均匀地涂在纹样的形象上.使形象整洁、单纯、直观、醒目,是最为常用的表现方法。
2.晕染法
此法又称渲染法.主要用来描绘图案形象明暗、冷暖或纯灰层次中间的,它能使画面柔和、滋润。
3.退晕法
把物象的深浅变化分出若干个明显的色阶,山内到外不断变化,其色阶的变化可以是明度色阶,也可以是色相变化。
4.接染法
接染法是种颜色有深浅、浓淡变化的画法,类似工笔工笔重彩中的接染法,方法是在需要着色的部位两边,用两枝蘸有不同颜色的毛笔从两边向中间涂色相接,使两种未干的颜色相互渗化,自然衔接。
图案的构成形式及题材
一、图案的构成形式
㈠、单独图案
具有独立性质的图案纹样。
能独立存在,独立装饰器物或成为连续纹样的一个基本单位。
对称式(均齐式)均衡式
㈡、适合图案
为适合形体而装饰的图案纹样。
日常生活中,你在哪里看到过适合图案?
适合图案主要形式:①对称式、②放射式、③旋转式
㈢连续图案
用一个基本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链接,或向四方无限伸展,使它连续呈大面积的图案设计。
特点:
①适合工艺条件,对生产有利。
②节约劳动和时间,符合多快好省的原则。
③利用一个单位纹样反复连续,无论多大面积都能整齐统一。
④简单纹样连续以后,可以产生丰富复杂的变化。
⑤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无限量的延长和扩展。
形式有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两类。
⑴二方连续
①散点式
②垂直式
③倾斜式
④折线式⑵四方连续
①散点排列法
平排法:单位纹样中的主纹样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反复出现。
设计时可以根据单位中所含散点数量等分单位各边,分格后依据一行一列一散点的原则填入各散点即可。
还可以用四切排列或对角线斜开刀的方法剪切单位纹样后,各部分互换位置并在连续位处添加补充纹样,重复两次后再复位.即可得到一个完整的平排式四方连续单位纹样。
②连缀排列法
a.2/1开刀连缀(学生动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10分钟)
b.几何形连缀
以几何形(方形、圆形、梯形、菱形、三角形、多边形等)为基础构成的连续性骨架,若单独作装饰,显得简明有力、齐整端庄,再配以对比强烈的鲜明色彩,则更具现代感;若在骨架基础上添加一些适合纹样,会丰富装饰效果,细腻含蓄、耐人寻味。
c.波形连缀
d.阶梯连缀
③重叠排列法
㈣综合图案
将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连续纹样中的两种或三种纹样组织形式综合在一起的图案构成方法。
这种图案的构成一般都是严格按照几何形骨骼进行艺术创作,因此,也有“格律体”之誉。
格律体骨式:
格律体构图步骤:求中心,分面积,取骨式,配纹样。
综合图案应用广泛,我国传统图案中的青铜器、瓷器、藻井图案等都无一例外地属于这种类型的图案形式。
二、图案的表现题材
㈠植物图案
㈡动物图案
㈢人物图案
㈣风景图案
总结
1、二方连续纹样是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反复连续循环排列的纹样。
2、二方连续的基本排列骨式可分为散点式、直立式、倾斜式、波浪式、旋转式等。
3、四方连续纹样是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反复连续循环排列所产生的纹样。
4、四方连续纹样主要有以下三种骨式组织形式散点式、连缀式、重叠式。
作业:用格律体构图形式设计装饰图案1幅。
(黑白彩色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