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材料热工基础课件第三章 燃料及其燃烧
- 格式:ppt
- 大小:2.36 MB
- 文档页数:71
教学章节燃料及燃烧第一篇:教学章节燃料及燃烧教学章节:第二章 2.1 燃料的特性教学内容:燃烧特性教学要求:1、了解燃烧的化学组成及其成分换算;2、掌握燃料的发热量;重点难点:掌握燃烧的原理和成分换算、发热量的计算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1.燃料的定义凡是在燃烧时能够放出大量的热,并且此热量能有效地被利用在工业或其他方面的物质,统称为燃料。
有效地被利用:在技术上是可能的,在经济上是合理的。
2.对燃料的要求(1)在当前技术条件下,燃料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能有效地加以利用。
(2)燃烧生成物呈气体状态,燃烧后的热量绝大部分含于其气体生成物之中。
(3)燃烧产物(烟气)对熔炼(加热)设备不起破坏作用,无毒、无腐蚀作用。
(4)燃烧过程易于控制。
(5)资源丰富,便于开采。
有机物为主要组成的物质:1)C、H热效应高,产物呈气态(CO2、H2O、…);2)CO2、H2O浓度不太大,一般无害;3)资源丰富。
3.燃料的种类(1)按物态分:固体燃料煤、焦炭、粉煤… 液体燃料汽油、煤油、重油、焦油… 气体燃料天然气、高炉煤气、焦炉煤气…(2)按来源分:天然燃料煤、石油…人造燃料焦炭、重油、高炉煤气…为了保证产品产量、质量、降低燃耗、提高炉子寿命、防止环境污染,必须:熟悉各种燃料的性质、燃料机理和燃烧计算,会正确选择燃料,并能合理组织燃烧过程4、燃料的特性包括1、燃料的化学组成2、燃料的发热能力2.1.1 燃料的化学组成及其成分换算(1)固(液)体燃料的基本组成组成物:呈各种化合物形式存在的有机物质,组成元素有C、H、O、N、S,由SiO2、Al2O3、Fe2Ο3、CaO、MgO、Na2O等矿物杂质组成的灰分A,一部分水分W。
CHS14243可燃组成ONAW1442443不可燃组成CH123有益组成↑ SONAW144424443有害组成↓成分分析方法:工业分析法:测定燃料中的水分W、灰分A、挥发分产率V及固定碳F的含量及性质,作为评价燃料的指标。
第1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主要内容☐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定义:从燃料燃烧中得到热能,并利用热能得到动力的设备。
热能机械能化学能分类燃气动力装置蒸汽动力装置内燃机燃气轮机喷气动力装置热力设备工作物质: 燃气燃气热能机械能燃料化学能排入大气3. 燃烧、膨胀; 4. 排气1. 吸气;2. 压缩;工作过程:能量转换:内燃机☐膨胀做功☐ 排气☐压缩☐燃烧、吸热工作过程:燃气轮机蒸汽动力装置不同点:构造和工作特性不同。
结论:各种形式的热机都存在以下几个相同的热力过程: 吸热、膨胀作功、放热两种热机的异同相同点:☐存在某一种媒介物质以获得能量;(如内燃机中混合气,蒸汽机中的水)☐存在能提供热能的能量源;☐余下的热能排向环境介质。
名词定义工质: 实现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媒介物质。
热源温度高低温度变化高温热源低温热源(冷源)恒温热源 变温热源热源: 工质从中吸取或向之排放热能的物质系统。
膨胀性; 流动性; 热容量; 稳定性、安全性;环保性能;价格。
常见工质:蒸汽、燃气、空气等。
制冷装置:实现热量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的转移。
放热耗功吸热蒸气压缩制冷循环装置示意图热动装置原理E'T 1T 2Q 1Q 2W 0E'T 1T 2Q 1Q 2W 0制冷装置原理热力设备工作(能量转换)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