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 格式:docx
  • 大小:16.63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一、求真的文学

(一)文学中的求真

1.“真”的含义

(1)文学创造首先是理解、反映和阐释对象世界的认识活动。

(2)认识活动的价值取向是以“理性”求“真知”。

(3)“真”乃是文学的审美价鱼追求的基础。

2.文学求真的特点

(1)文学对“真”的探求不同于自然科学,后者更注重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而文学则是通过语言来表现处于审美价值之中的人的世界。

(2)文学创造要求的“真实”是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既非生活真实亦非科学真实,而是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

(二)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1.与生活真实相比

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1)内蕴的真实

文学创造是在既有理智体察又有直觉把握的心理机制和思维活动中,透过生活真实的表层对社会生活的内蕴作出艺术的揭示和表现。

(2)假定的真实

如果说表现社会生活中某些本质性东西的价值取同是艺术真实的内在要求,那么艺术情境的假定性则是艺术真实的外部特征。

2.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

(1)主观的真实

文学创造是站在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生活给予人文关怀的立场上,因而其对客体世界的认识、感悟与表现带有浓厚的主体性或主观性。

(2)诗艺性

文学按照主观化方式把握客体世界、以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为目的的价值取向,使它必然要讲究“诗艺”,即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运用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创造的艺术真实,能够使其价值取向得到理想的表现,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三)真实的发掘与表现

通过个别来表现普遍和一般的手段是艺术概括,其所发掘和表现的普遍性能创造巨大的

艺术效应。

1.艺术概括的含义

艺术概括是指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的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2.艺术概括的具体规定

(1)从个别到一般

艺术概括是以对特殊的即富有特征的事物的观照和描述为途径的。

(2)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要让“特殊”在“个别”与“一般”的统一中真正地成为真实而完整的“小世界”,则有赖于作家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经验,对其所观照和描述的“特殊”进行开掘、提炼、补充和改造。

二、善的判断与人的情感

(一)对善的追求

1.文学与伦理

文学创造既以艺术真实反映生活,又以伦理的态度观察和评判生活,实现其价值功能。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客观反映,伦理则是基于人的需要、观念等思想意识而对事物所采取的主观态度和评价。

2文学与情感

善与恶的形象会引发不同的情感,而创造艺术形象永远是文学创造的中心课题。因伦理评价所引发的情感表现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隐含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

(二)善与“诗意的裁判”

它既是对情感评价的价值品格的规定,也说明了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

1.情感与善的价值追求

情感的价值取向,体现为真、善、美。

(1)高尚的品格

①含义

品格高尚,蕴涵着对美好事物、美好情操、美好生活和美好理想的守望与追求,以及对

丑恶、腐朽和阴暗事物的拒斥。

②文学与高尚品格的关系

a.文学创造能否以高尚的情感态度去“裁判”社会生活,最终取决于创造主体的人格。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或基本精神面貌,它是为人的各种需要决定的。b.文学创造中对社会生活的伦理判断和情感表现,实际就是作家的人格投放,是在其

创造的艺术世界中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人格的过程。

(2)利他的取向

①概述

人的实践活动是有功利性的,文学作品常常会表现社会中的人面对功利的种种态度。善的功利性恰好是与自私的功利性相对立,是利他而非利我,体现在克服自我欲望,成就他人和群体。

②文学与利他性

对社会生活的情感评价所隐含的功利性质,是文学审美价值创造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说,“美”不仅根植于“真”,它还源于“善”,而“善”是对社会人生有着实际意义的价值取向。

2.善与情感表现方式

(1)诚挚的情态

①情感诚挚的意义

情感诚挚,作品才会动人,其尚“善”的价值取向就能在富于感染力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为读者所认同和接受,产生共鸣。

②文学与情感的诚挚性

情感的诚挚性与反映生活的真实性是联系在一起的。真实与真诚融为一体,文学创造才能实现其审美价值追求。

③诚挚情感的产生

真情或者说诚挚的情态,不是由艺术技巧造就的,而是来自作家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体验是情感产生的根基,没有对生活的真切体验便没有情感的诚挚状态。

(2)艺术的呈现

“善”的价值与情感的表达,在文学作品里是艺术方式的呈现,即把情感寄寓于具体形象的创造之中,并与理性的思索和反省相交融。艺术的呈现,是文学审美价值实现的方式,其情与境的融合,让读者从中获取的不仅是思想上的教益,同时还有精神上的享受。

(三)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

1.人文关怀:“善”的终极价值体现

(1)人文关怀是指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

(2)人文关怀从来就是也应该是文学创造的永恒主题,是其尚“善”的终极价值追求。

2.人文与历史:文学价值取向的交合

(1)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作为“真”与“善”的精神价值,两者在文学作品中的关系:作家是在对社会生活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描述中寄寓人文关怀的,因而其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生存状态及未来命运的深情关注,同历史理性血肉般地联系在一起。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文学作为审美创造的自由空间,作家完全有权利而且能够在不同的历史理性视点上去展现人文精神。

(3)单一的历史视点的强调,不仅违背艺术规律,有时还会导致对人文精神的伤害。

三、美的创造

(一)审美理想的烛照

1.审美理想的含义

(1)审美理想也称美的理想,是指审美主体在长期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中形成的、由个人审美经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融合了特定历史文化传统的关于美的理想观念或范型。(2)审美理想的形成深受文化传统、社会语境和阶级身份的影响,因此具有鲜明的民族和阶级特征;审美理想又与个体的秉性、经历和修养密切相关,因此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

2.审美理想的特征

(1)审美理想是以理念形式存在的鉴赏的原型和最高典范。

(2)审美理想是直观形象与理性观念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