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Ficat 分期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5
股骨头坏死的分期和治疗手段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髋关节疾病,临床上常常根据股骨头坏死的病程、病变程度和病变部位进行分期。
常见的分期方法包括法国学派(Ficat)分期、Steinberg分期和ARCO分期。
Ficat分期:Ficat分期是股骨头坏死最早的分期方法,根据X线和CT等影像学表现,将股骨头坏死分为四期。
Ⅰ期:股骨头坏死前期,无症状或轻微症状,X线检查正常。
Ⅱ期:股骨头坏死早期,轻度疼痛,X线检查出现局部硬化和骨小梁消失。
Ⅲ期:股骨头坏死中期,疼痛加重,X线检查出现股骨头塌陷、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变窄。
Ⅳ期:股骨头坏死晚期,疼痛严重,X线检查出现骨性关节炎、关节破坏和骨性强直。
Steinberg分期:Steinberg分期主要依据股骨头坏死的病变程度和病变部位,将股骨头坏死分为五期。
Ⅰ期:股骨头坏死前期,症状轻微,影像学表现未见异常。
Ⅱ期:股骨头坏死初期,症状轻度,影像学表现股骨头局限性骨质疏松或骨小梁消失。
Ⅲa期:股骨头坏死进展期,症状加重,影像学表现股骨头局限性坍塌或裂隙。
Ⅲb期:股骨头坏死进展期,症状加重,影像学表现股骨头广泛性坍塌或裂隙。
Ⅳ期:股骨头坏死晚期,出现严重关节破坏和骨性强直。
ARCO分期:ARCO分期也是一种常用的股骨头坏死分期方法,与Steinberg分期相似,也是根据股骨头坏死的病变程度和病变部位,将股骨头坏死分为五期。
Ⅰ期:股骨头坏死前期,影像学表现正常。
Ⅱa期:股骨头坏死早期,影像学表现股骨头骨小梁消失、局限性骨质疏松和股骨头局限性坍塌程度小于2mm。
Ⅱb期:股骨头坏死早期,影像学表现股骨头局限性坍塌程度大于等于2mm。
Ⅲa期:股骨头坏死中期,影像学表现股骨头广泛性坍塌程度小于2mm。
Ⅲb期:股骨头坏死中期,影像学表现股骨头广泛性坍塌程度大于等于2mm。
Ⅳ期:股骨头坏死晚期,影像学表现关节破坏和骨性强直。
股骨头坏死的分期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在早期(Ⅰ-Ⅱ期),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较高,预后较好;在晚期(Ⅲ-Ⅳ期),骨关节保留手术效果不佳,常常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宫颈癌-FIGO分期宫颈癌分期及临床实践指南前言: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和国际妇科肿瘤协会(IGCS)共同制定的《妇科恶性肿瘤分期及临床实践指南》以循征医学为依据,完整介绍了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的分期,简明扼要介绍了各种妇科恶性肿瘤的处理原则和治疗方案,对广大妇科肿瘤医师的临床实践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同时,FIGO和IGCS 依据临床诊治的进展对指南进行更新。
中山大学的林仲秋教授等人将目前FIGO和IGCS推广的指南第三版翻译成中文,现摘取宫颈癌分期及临床实践指南的主要内容刊登于中国医学论坛报,希望能更好地推广该指南,促进我国妇科肿瘤诊治水平并和国际相接轨。
最后,感谢FIGO、FIGO妇科肿瘤委员会、IGCS和FIGO妇科肿瘤委员会主席HYS Ngan(颜婉嫦)教授的支持。
曹泽毅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宫颈癌分期临床-诊断分期宫颈癌的分期根据临床估计,因此必须对所有病人进行仔细的临床检查,最好由有经验的医生在麻醉下进行。
临床分期一定不能因为后来的发现而改变。
如果某一特定患者的分期存在疑问时,必须归于较早的分期。
可以进行以下检查:触诊、视诊、阴道镜、宫颈内膜诊刮、子宫镜、膀胱镜、直肠镜、静脉尿路造影以及肺和骨骼的X线检查。
可疑的膀胱或直肠受累应该通过活检和组织学证据证实。
宫颈锥切或部分切除也被认为是一项临床检查,经此确定的浸润癌也包括在报告中。
可选择的其他检查有:腹腔镜、超声、CT扫描、MRI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PET),这些检查对于确定治疗方案是有价值的,但这些检查一般不易做得,而且结果多变,因而这些检查结果不能作为改变临床分期的依据。
在CT扫描引导下对可疑淋巴结进行细针穿刺抽吸(FNA)有助于确定治疗计划。
术后病理分期经过手术治疗的病例,病理专家可以根据切除组织中的病理改变更精确地描述疾病范围。
这些结果不能改变临床分期,但可以以疾病的病理分期描述方式记录下来。
TNM的分期正适合此目的。
带肌蒂骨瓣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目的:探讨和总结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方案。
方法: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5例51髋,均行头颈开窗、死骨清除、带血供骨瓣并松质骨髓植入术。
结果:45例患者经过1.5~6年的随访,以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提出的疗效标准(百分法)评价治疗效果,优18髋、良23髋、可5髋、差5髋,优良率80.4%,总有效率90.2%。
结论:带肌蒂骨瓣并松质骨髓移植,彻底清除死骨和减压,可恢复股骨头血运及股骨头外形,适宜于FicatⅠ~Ⅲ期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and summarize the treatment plan for the adult ischemic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Methods:51 hips in 45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fenestration operation on the neck of the femoral head,scavenging sequestra,implanting blood supplying bone flap and spony bone marrow. Results: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5 ~6 years.According to evaluating standard of curative effect set b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excellent result was achieved in 18 hips,good in 23 hips,fair in 5 hips and poor in 5 hips.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80.4%,and effective rate was 90.2%. Conclusion:The myo-peduncle bone flap and the spony bone marrow transplant can clearing sequestra completely,decompress and recover blood supply and the shape of femoral head.It’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adolescent and post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ischemic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at Ficat StagingⅠ~Ⅲ.[Key Words] Ischemic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The myo-peduncle bone flap; Transplantation.股骨頭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好发于青壮年的疾病,发病率高,病程长,疗效差,致残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股骨头坏死的分期:1、Ficat和Arlet法分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分期2、Steinberg分期-即宾夕法尼亚大学分期:0期平片、骨扫描与磁共振正常I期平片正常,骨扫描或/和磁共振出现异常A-轻度股骨头病变范围<15%B-中度 15-30%C-重度: >30%II期股骨头出现透光和硬化改变A 轻度: <15%B 中度: 15-30%C 重度: >30%III期软骨下塌陷(新月征),股骨头没有变扁A 轻度: <关节面长度15%B 中度: 关节面长度15-30%C 重度: >关节面长度30%IV期股骨头变扁A 轻度: <15% 关节面或塌陷 <2-mmB 中度: 15-30% 关节面或塌陷 2- 4-mmC 重度: >30% 关节面或塌陷 >4-mmV期关节狭窄或髋臼病变A 轻度B 中度C 重度VI期严重退行性改变或用表:Steinberg分期(宾夕法尼亚大学分期)3、股骨头骨坏死的ARCO分期:国际骨循环研究会(theassociationresearchcircu-lationosseuse,ARCO)成立于1989年。
委员会主席为GardeniersJWM,成员为欧美日本等国专门从事骨坏死研究的专家。
1990年,在意大利举行了第二次会议,对股骨头骨坏死的分期与术语提出建议〔1〕。
1992年进行了修订〔2〕。
1989年讨论的分期为0至Ⅵ期,见附表〔1〕。
1992年发表时分为0~Ⅳ期〔2〕。
0期:骨活检结果与缺血性坏死一致,但其它所有检查均正常。
I期:骨扫描阳性或MRI阳性或两者均呈阳性,依赖股骨头累及的位置,病变再分为内侧、中央及外侧。
IA:股骨头受累<15%IB:股骨头受累~30%IC:股骨头受累>30%Ⅱ期:X线片异常(股骨头斑点状表现,骨硬化,囊肿形成及骨质稀疏),在X线片及CT片上无股骨头塌陷,骨扫描及MRI呈阳性,髋臼无改变,依赖股骨头受累的位置,病变细分为内侧、中央及外侧。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介入治疗效果。
方法:对44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其中ⅰ期28例、ⅱ期12例、ⅲ期4例,采用介入治疗的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研。
结果:治疗后患侧髋关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者89%,减轻者11%,关节功能恢复至正常或一级者为85%,活动行走改善,达到了预期效果。
结论: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血管再通率高,能有效的改善股骨头的血管,临床症状和髋关节活动功能改善明显。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中图分类号】r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384-02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又称为无菌性坏死、骨软骨病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发病率高。
目前主要有非手术疗法、姑息性手术治疗及人工关节置换术三类治疗方法[1]。
介入治疗即是基于非手术疗法而开展的一种微创治疗手段。
针对股骨头坏死的原因通过介入治疗,即局部高浓度注射溶栓、解痉、扩血管等药物,促进股骨头静脉回流,增加血运,降低骨内压,其疗效比较确切。
本研究采用seldinger 穿刺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至旋股内外侧动脉及闭孔动脉直接给药,治疗成人anfh44例,以此探讨成人anfh的影像诊断、临床治疗时机、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44例,其中男32例、女12例、单侧34例、双侧10例,病史6个月-3年不等,其中ⅰ期28例、ⅱ期12例、ⅲ期4例,所有患者均有髋关节疼痛伴肢体障碍要求治疗。
44例中有20例有激素类药物治疗史,占47.6%,7例有酗酒史,占16.7%,10例有外伤史,占23%,其余病例无明确原因。
1.2 分期标准:本组病例采用了ficat等的标准进行分期。
ⅰ期:x线表现正常,mr检查发现股骨头异常信号;ⅱ期:股骨头外形正常,可见囊性和骨硬化表现;ⅲ期:可见一定程度的软骨下榻陷或股骨头变形;ⅳ期:关节间隙及髋臼继发退行性变。
股骨头坏死mri分级标准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是指股骨头血液供应不足或缺血性坏死的病变。
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检查手段,对于ANFH的诊断和分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以下是常用的MRI分级标准以及相关参考内容。
MRI可以在早期诊断ANFH,并非常有助于分级。
当前常用的ANFH MRI分级标准为宫口氲出血内的Ficat分期和Steinberg分期。
1. Ficat分期:- Ficat I期:股骨头坏死尚未引起骨撞针索性改变。
MRI结果显示股骨头主体仍然具有正常信号。
- Ficat II期:股骨头出现囊样水肿改变,信号强度增加。
中央坏死区域的信号与正常骨质相似。
- Ficat III期:坏死部分的信号明显增强,出现多发裂隙。
- Ficat IV期:股骨头出现萎缩,骨小梁破坏,坏死区域扩大。
2. Steinberg分期:- Steinberg I期:股骨头出现近端的亚克分区轻度骨髓水肿和信号强度改变。
- Steinberg II期:坏死区域增大,信号异常更明显,并且开始向远端扩展。
- Steinberg III期:坏死区域进一步扩大,近端坏死区域有时出现局限性支撑不足。
- Steinberg IV期:股骨头坏死面积较大,近端和远端的坏死区域均出现支撑不足。
除了Ficat和Steinberg分期,MRI还可以进一步评估ANFH的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如以下指标:- ANFH病变部位:股骨头的不同区域的受累情况,如容易发生坏死的上外侧区域。
- 信号强度改变的范围:通过比较坏死区与健康骨骼相比的信号强度。
- 坏死区的分布:包括单个坏死灶、多个坏死灶的分布情况以及坏死灶之间的连续性。
- 关节腔内软骨和滑膜的损害程度。
总之,MRI在ANFH的诊断和分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评估Ficat或Steinberg分期以及其他影像学指标,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病变的严重程度,并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成人股骨头坏死临床诊疗指南概述成人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通常表现为股骨头骨质破坏、骨骺塌陷和关节功能损害。
该疾病主要由于股骨头供血不足导致的骨组织坏死引起。
本文档旨在提供成人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
诊断临床表现成人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表现可以包括:•髋关节疼痛,可放射到大腿前面和膝盖内侧•活动受限,行走困难•步态异常,瘸行•髋关节活动度减少•髋关节僵硬和炎症影像学检查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可显示股骨头骨质破坏、骨骺塌陷和骨质增生•磁共振成像(MRI):可更准确地显示股骨头的变化和坏死范围诊断标准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可以判断是否患有成人股骨头坏死。
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标准是Ficat-Arlet 分期标准,分为四个阶段:•Stage 0:未出现症状或临床表现•Stage I:骨质坏死,但无塌陷•Stage II:骨骺塌陷小于2mm•Stage III:骨骺塌陷大于2mm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应综合考虑病变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病史等多种因素。
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延缓关节炎的发展。
保守治疗对于早期发现的病例,保守治疗可以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常见的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减轻股骨头受力,促进骨组织修复•支持疗法:使用拐杖或助行器来减少髋关节的负荷•药物治疗:使用疼痛缓解药物和抗炎药物来减轻疼痛和炎症手术治疗对于股骨头坏死较重以及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疼痛、恢复关节功能、延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需求。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针刺治疗:通过穿刺将药物注入骨骼,促进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钻孔治疗:通过钻孔减压,促进骨组织的再生•骨移植:将健康的骨组织移植到受损部位,促进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股骨头坏死较重以及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该手术通过置换病变严重的股骨头和髋臼,恢复髋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
股骨头无菌坏死X线表现【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544-01股骨头坏死全称股骨头无菌坏死或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头无菌坏死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髋关节疾病。
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局部血运不良,从而进一步缺血坏死致骨小梁断裂,股骨头塌陷的一种病变,股骨头坏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及35—65岁最多,男女比例4:1,股骨头坏死以髋关节疼痛、跛行为主要临床表现。
疼痛多呈渐进性,早期可以没有任何临床表现,拍CT、X光线时被发现。
也可最先出现髋关节或膝关节疼痛,在髋部又以内收肌(大腿根痛)出现较早,疼痛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
如双侧病变可出现交替性疼痛,患者髋关节活动受限,以外展和内旋受限为主,所以患者表现为不能盘腿,上下自行车困难,严重的患者髋关节屈伸受限表现为不能下蹲,弯腰不便,大便时需借助大便器。
现将我院2008年至2012年收治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5例,结合文献对其X 线表现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临床资料25例中男19例,女6例。
平均年龄35岁。
双侧发病10例,单侧发病15例,主要症状为:髋关节疼痛15例;间歇性跛行6例;下肢酸痛4例。
其中7例有外傷史,5例有服用激素史,17例有饮酒习惯,但量不一,其余原因不明。
1.2检查方法使用X线机为500mA,摄双髋关节正、蛙式位。
1.3分期标准目前国际上对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分期方法很多。
本组病例采用可Ficat的标准进行分期。
Ficat(1980年)根据X线表现和股骨的功能性检查(包括测量股骨转子间的髓内压、髓内静脉造影和髓芯活检),提出了完善的四分期体系。
1985年该体系又进行了改良。
0期:患者无症状,X线片正常;Ⅰ期:X线片表现正常,或有轻度弥漫性骨质疏松,患者有疼痛和髋关节活动受限症状,股的功能性检查可能检测出阳性结果;Ⅱ期:X线片示广泛的骨质疏松,有股硬化或囊性变,股骨头的轮廓正常,髓芯活检有组织病理学的改变,临床症状明显;Ⅲ期:X线片示股骨头内硬化、囊变,股骨头塌陷,有新月征,关节间隙正常,临床症状明显加重。
2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术后护理体会【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是以股骨头血液供应障碍为其病理特点的骨科疾病,目前其发病原因和机理尚不清楚。
如果得不到及时正规的治疗,将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再加上负重(如走路、爬楼、抬重物等)引起股骨头塌陷,形成骨性关节炎,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对29例31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了手术治疗,经随访证实效果满意,其护理重点是进行术前、术后评估,指导病人早期正确进行功能锻炼,现就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6年1月至2006年2月江山市人民医院骨科对29例31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龄16~75岁,平均(44.52±17.60)岁,2例为双侧病变。
均经X线平片、CT或MRI检查确诊。
病史8个月~20年,平均(2.12±0.61)年。
发病原因:外伤8例,激素治疗史10例,大量饮酒史4例,原因不明7例。
按Ficat标准分期[1]:Ⅰ期15例,Ⅱ期6例,Ⅲ期5例,Ⅳ期3例。
1.2 治疗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分期,结合CT或MRI检查,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Ⅰ、Ⅱ期病人采用滑膜切除、髓心减压加带血管蒂股前外侧筋膜瓣治疗,共21例;对8例Ⅲ期、Ⅳ期病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术。
2 结果29例术后经12月~132月的随访,平均(30.12±15.60)个月。
按改良的新疗效标准评定[2],优12例,良12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3.87%。
3 护理体会3.1 术前评估术前评估是制订护理计划的前提,为使评估的资料全面而准确,必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评估内容包括:病人的一般情况,术前髋关节的功能,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学习能力等。
3.2 术前指导指导病人术前床上生活及功能锻炼,解除其焦虑,调整心理状态,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协商,制订康复训练计划进程表,并督促落实,术前2~3d开始行股四头股功能锻炼,仰卧位,下腿伸直,做肌肉的等长收缩活动和邻近关节(膝、踝关节)的抗阻力运动,为手术做准备。
一Ficat 分期股骨头坏死各种分期一 Ficat 分期 0期 I期 IIa期(过度期)III期 IV期无疼痛,平片正常,骨扫描与磁共振出现异常有疼痛,平片正常,骨扫描与磁共振出现异常有疼痛,平片见到囊性变或/和硬化,骨扫描与磁共振出现异常,没有出现软骨下骨折有疼痛,平片见到股骨头塌陷,骨扫描与磁共振出现异常,见到新月征〔软骨下塌陷〕或/和软骨下骨台阶样塌陷有疼痛,平片见到髋臼病变,出现关节间隙狭窄和骨关节炎,骨扫描与磁共振出现异常二 Steinberg分期即宾夕法尼亚大学分期0期 I期 II期 III期 IV期 V期平片、骨扫描与磁共振正常平片正常,骨扫描或/和磁共振出现异常 A-轻度股骨头病变范围30%股骨头出现透光和硬化改变 A 轻度: 30%软骨下塌陷〔新月征〕,股骨头没有变扁 A 轻度: 关节面长度30% 股骨头变扁A 轻度: 30% 关节面或塌陷 >4-mm 关节狭窄或髋臼病变VI期A 轻度B 中度C 重度严重退行性改变三股骨头坏死国际分期〔骨循环学会ARCO分期〕0 期 1 期2 期3 期4 期活检结果符合坏死,其余检查正常骨扫描或/和磁共振阳性A 磁共振股骨头病变范围 30%股骨头斑片状密度不均、硬化与囊肿形成,平片与CT没有塌陷表现,磁共振与骨扫描阳性,髋臼无变化A 磁共振股骨头病变范围 30% 正侧位照片上出现新月征A 新月征长度30%关节面长度或塌陷>4-mm 关节面塌陷变扁、关节间隙狭窄、髋臼出现坏死变化、囊性变、囊肿和骨刺小儿股骨头坏死分期临床根据X线检查特征分为Catteral四期股坏死的分期有利于确定病情的轻重程度和指导治疗治疗所需的时间。
Ⅰ期:身体病症不明显,劳累后出现的局部不适;在X线片,CT上改变不明显或有点滴密度改变,核磁共振和肯同位素扫描可以发现。
Ⅱ期:劳累后出现髋不适或疼痛,休息能好转。
Ⅲ期:疼痛较重,静止时时有疼痛;X线片、CT片上可有骨小梁断裂和骨皮质不连续,或密度不均等改变,此时股骨头已经裂解,但外形改变不大。
成人股骨头坏死的X线与CT诊断及临床分析杨勇发表时间:2018-07-13T11:32:51.69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2期作者:杨勇张彧[导读] 目的探讨X 线与CT 检查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应用价值。
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000摘要:目的探讨X 线与CT 检查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48例,入院后均接受X线与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
结果 48例患者中,X线检查诊断准确率为54.16%(26/48),高于CT 检查的81.25%(3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X 线检查在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时可判断病情的进展情况,但在早期病变诊断中易漏诊,此时CT 检查的诊断效果更佳。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X 线;CT;诊断;临床价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大多是由风湿病史、潜水病史等引起的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骨关节病,患者临床常表现为髋关节或周围组织的疼痛,且大多数患者表现出关节功能障碍。
该疾病较为容易导致患者发生残疾,故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减少不良预后的发生率,目前进行影像学检查是临床上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手段。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4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并进行分析,以评价分别应用x线与CT技术在临床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46例,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即患者经X 线检查可见硬化征、水滴征、新月征、变形征等表象,且经CT 检查可见大小不等的囊状透光区等;排除妊娠期妇女及患有其他严重腹部疾病者。
其中男26 例,女11例;年龄26~67 岁,平均年龄(38.9±11. 4)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期以Ficat 分期标准为依据,Ⅰ期(骨缺血后,造血细胞、骨细胞以及骨母细胞死亡)10例,Ⅱ期(坏死组织发生分解现象,周围存在组织修复)15例,Ⅲ期(组织修复期)10例,Ⅳ期(股骨头塌陷,并且出现了退行性骨关节炎改变)13 例。
CHINA MEDICAL HEALTH1 非手术治疗1.1 保护性负重学术界对于该方法能否减少股骨头塌陷仍有争论。
使用双拐可有效减少疼痛[1]。
对于坏死范围小且坏死部位不在负重区的患者,效果明显。
但对于坏死范围大、坏死部位在负重区的患者,单纯采取避免负重的治疗方法效果并不理想,成功率低于15%。
1.2 药物治疗1.2.1 西药治疗 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由激素引起的脂肪代谢紊乱和血管内凝血是引起ONFH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因此现阶段临床治疗上广泛使用抗高血脂、抗凝血、二磷酸盐类等药物治疗早期的股骨头坏死,均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Pritehett[2]等观察了284例需要激素治疗的患者,在开始大剂量使用激素的同时即服用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伐他汀等),经过平均7.5年的随访后,仅有3例患者(1%)发生骨坏死,从而证明他汀类药物可以预防激素性骨坏死的发生率。
郭文通等[3]临床研究认为,静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口服阿司匹林等药物,可以纠正血栓形成倾向和低纤溶状态,有助于逆转、阻止或延缓股骨头坏死的过程。
J rgen strand[4]等用二膦酸盐用于股骨头坏死的大鼠,发现其坏死的骨质未被吸收,而控制组的骨质几乎全被吸收。
说明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二膦酸盐能够避免坏死组织的塌陷。
尽管目前运用西药治疗股骨头坏死已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但由于几种因素相互影响而致病,此类方法仍大多停留在实验阶段,临床疗效还有待研究。
1.2.2 中医药治疗 随着对股骨头坏死发病机理和手术治疗缺陷的不断认识,中药在保留股骨头的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提高疗效及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5]。
由于ONFH的病因病机复杂,证候多变,根据众医家长期的临床经验,主要的发病机制是:骨失所养,肾气不足,则骨不生髓;气血两虚,则筋骨濡养不足,筋骨劳损则积劳伤筋;痰瘀凝滞,致使脉络瘀滞,不通则痛,导致该病发生[6]。
股骨头坏死各种分期
一Ficat 分期
0期无疼痛,平片正常,骨扫描与磁共振出现异常I期有疼痛,平片正常,骨扫描与磁共振出现异常
IIa期(过度期) 有疼痛,平片见到囊性变或/和硬化,骨扫描与磁共振出现异常,没有出现软骨下骨折
III期有疼痛,平片见到股骨头塌陷,骨扫描与磁共振出现异常,见到新月征(软骨下塌陷)或/和软骨下骨台阶样塌陷
IV期
有疼痛,平片见到髋臼病变,出现关节间隙狭窄
和骨关节炎,骨扫描与磁共振出现异常
二Steinberg分期即宾夕法尼亚大学分期
0期平片、骨扫描与磁共振正常
I期平片正常,骨扫描或/和磁共振出现异常
A-轻度股骨头病变范围<15%
B-中度15-30%
C-重度: >30%
II期股骨头出现透光和硬化改变
A 轻度: <15%
B 中度: 15-30%
C 重度: >30%
III期软骨下塌陷(新月征),股骨头没有变扁
A 轻度: <关节面长度15%
B 中度: 关节面长度15-30%
C 重度: >关节面长度30%
IV期股骨头变扁
A 轻度: <15% 关节面或塌陷<2-mm
B 中度: 15-30% 关节面或塌陷2- 4-mm
C 重度: >30% 关节面或塌陷>4-mm V期关节狭窄或髋臼病变
A 轻度
B 中度
C 重度
VI期严重退行性改变
三股骨头坏死国际分期(骨循环学会ARCO分期)
0 期活检结果符合坏死,其余检查正常
1 期骨扫描或/和磁共振阳性
A 磁共振股骨头病变范围<15%
B 股骨头病变范围15-30%
C 股骨头病变范围>30%
股骨头斑片状密度不均、硬化与囊肿形成,平片与CT没2 期
有塌陷表现,磁共振与骨扫描阳性,髋臼无变化
A 磁共振股骨头病变范围<15%
B磁共振股骨头病变范围15-30%
C 磁共振股骨头病变范围>30%
3 期正侧位照片上出现新月征
A 新月征长度<15% 关节面或塌陷小于or <2-mm
B 新月征长度-占关节面长度15-30% 或塌陷2-4mm
C 新月征长度>30%关节面长度或塌陷>4-mm
关节面塌陷变扁、关节间隙狭窄、髋臼出现坏死变化、4 期
囊性变、囊肿和骨刺
小儿股骨头坏死分期
临床根据X线检查特征分为Catteral四期
股坏死的分期有利于确定病情的轻重程度和指导治疗治疗所需的时间。
Ⅰ期:身体症状不明显,劳累后出现的局部不适;在X线片,CT上改变不明显或有点滴密度改变,核磁共振和肯同位素扫描可以发现。
Ⅱ期:劳累后出现髋不适或疼痛,休息能好转。
Ⅲ期:疼痛较重,静止时时有疼痛;X线片、CT片上可有骨小梁断裂和骨皮质不连续,或密度不均等改变,此时股骨头已经裂解,但外形改变不大。
Ⅳ期:疼痛剧烈,伴有功能障碍;X线片、CT片上股骨头变形并有间隙变化或伴有髋关节的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