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秋实-外国文学史(上)-欧美文学史课件(十九世纪初)
- 格式:ppt
- 大小:1.71 MB
- 文档页数:64
欧美文学史讲授:上官秋实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第一节概述一、背景资本主义因素出现,资产阶级开始形成。
资产阶级的反封建运动在思想和文化上的表现:宗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二、文艺复兴运动 Renaissance ? 文艺复兴运动是14-16世纪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口号下,欧洲许多国家先后发生的文化和思想上的深刻变革。
1550年,意大利画家瓦萨里第一次在《绘画、雕刻、建筑名人传》中使用了“文艺复兴”一词,后来人们就用它来称呼这一文化、思想解放运动及这一历史时代。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1、契机古希腊、罗马的手抄本和艺术品的发现给人们打开了一个与中世纪迥然不同的古代世界: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雕塑品的出土;东罗马帝国的学者带来的古代典籍。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2、性质不仅仅是文学艺术的复兴,不仅仅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简单的模仿,而是一场由资产阶级发动的,打着全面复兴古代文化旗号的反教会、反封建的变革运动。
3、目的在于摧毁以“神”为中心的封建意识形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新思想、新文化。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Humanism 主要内容:☆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三、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类型:人文主义文学民间文学封建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四、人文主义文学一总体特点: 1、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2、自觉地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3、出现了新的文学体裁; 4、运用民族语言进行创作。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二、发展状况:14世纪→意大利→彼特拉克、薄伽丘15、16世纪→法国→七星诗社、拉伯雷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塞万提斯英国→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第二节意大利文学一、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a ,1304-1374)“人文主义之父”代表作:《歌集》十四行诗(Sonnet)“彼特拉克诗体”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十四行诗(sonnet )又称“商籁体”,是一种有规范韵律的抒情诗体,共有十四行。
第六章 19世纪文学(一)(浪漫主义文学)十九世纪前期西欧文学第一节概述一、浪漫主义文学历史背景:1789年法国大革命至于1830年前后,欧洲民族主义觉醒,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兴起。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1、强烈的主观情感,注重抒发自我。
这是浪漫主义文学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
2、推崇想象力。
浪漫主义作家在创作中抒发自我感情时,其笔下大胆的想象也着实令人折服。
3、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
在他们笔下,充满对城市文明的诅咒,往往同城市生活的丑恶、庸俗卑下只是为了衬托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借以寄托对自由的理想。
4、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
由于浪漫派作家的倡导,民间文学对革新当时文学的内容和形式都起了重大作用。
5、夸张的手法,强烈的对比、离奇的情节。
这是浪漫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最鲜明的特点。
强烈的对比,离奇的情节,鲜明夸张的人物形象,神话色彩以及奇特的异域情调和平凡的日常景象的交织、对照,就构成了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上的鲜明特征。
二、欧美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一)德国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理论的策源地,先后形成耶拿派、海得堡派、柏林三个中心代表人物: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阿尔尼姆、布伦塔诺霍夫曼19世纪初德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之一,揭露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呈现作品怪诞阴暗风格。
海涅代表作:《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之歌》,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
(二)英国文学湖岸派:作家退居都市,隐居在英国的西北部湖区,缅怀中世纪,赞美宗法制农村生活与湖区风光的作品。
代表作家: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赛(其中华兹华斯成就最高)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人物:拜伦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给英国人民的歌》济慈:《伊莎贝拉》《夜莺颂》(颂诗)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爱玛》(三)法国文学社会环境复杂,经历封建势力复辟与反复辟的历史,因此文学具有政治色彩。
代表人物:雨果夏多·布里昂:19 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基督教真谛》,“世纪病”形象斯达尔夫人:《论文学》《德意志论》《戴尔菲娜》乔治·桑:《康素埃洛》缪赛:《一个世纪儿的忏悔》被称为法国的“莎士比亚”大仲马:《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小仲马:《茶花女》通过妓女玛格丽特同阿尔芒斯的爱情悲剧揭露虚伪的社会道德和门第观念。
第六章十九世纪初期文学第一节浪漫主义文学概论浪漫主义,作为文学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从艺术产生之日起就已存在,古今中外的神话传说都充满了浪漫因素。
作为文学思潮,是产生于18世纪末,繁荣于19世纪上半叶欧美文坛的文学运动和流派。
一、关于“浪漫主义”的概念近代的“浪漫主义”(Romanticism)概念源于中世纪的“罗曼司”(Romance),来自拉丁语。
指中世纪的骑士生活、骑士传奇、英雄美女的爱情和风流韵事等。
罗曼司在17世纪中叶转为“浪漫的”(“罗曼蒂克”Romantic),具有“想象的”、“传奇般的”、“不切实际的”、“忧郁的”、“堂吉诃德式的”多重含义。
文艺复兴时期,塔索、斯宾塞的叙事诗继承了罗曼司的不少特点。
到了17世纪末,这些诗歌,总称为“浪漫的”诗歌。
一个流行术语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的”就成了一个十分流行的术语。
1777年,卢梭在《一个孤独的漫步者的遐想》中使用了这个字:“碧叶纳湖的沿岸比起日内瓦湖的沿岸来更荒野,更是浪漫的,因为岩石和树林更紧密地围绕着湖水。
”在浪漫主义的文学运动中,“浪漫的”发展为“浪漫主义”(Romanticism),含义比较固定,特指在英、法、德三个主要国家出现的文化环境,共同的特点是崇拜感情,崇拜大自然,反对古典主义的权威和传统。
浪漫主义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学现象,而是一个时代的文化风气。
在19世纪初期,政治、哲学、音乐、绘画都表现出浪漫主义的特点,它们和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互相影响,互为联系,结成了一个统一的浪漫主义文化环境,展示了浪漫主义时代的风貌。
一个时代的文化风气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背景社会政治状况——自由主义思潮社会心理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文学传统及其演变(一) 自由主义思潮文学与政治的联系,西方文学史上还没有过像浪漫主义文学与当时的政治时局的联系那样紧密,浪漫主义几乎成了自由主义的同义词,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和文学中的浪漫主义被看成是一回事。
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到1830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欧洲社会一直处于动荡不宁中。
《外国文学史》之欧美文学教案欧美文学第一章古代欧洲文学第一节概述古代欧洲文学专指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古希腊和古罗马是欧洲文化的发祥地.古希腊,罗马文学反映了从氏族社会到奴隶制社会的生活,并成为欧洲文学的源头.一,古希腊文学1.古希腊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北部爱琴海周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海一带.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2世纪,最早产生了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公元前12世纪末至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进入奴隶制社会,并出现许多奴隶制城邦.公元前5世纪,奴隶制发展到全盛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以后,希腊奴隶制城邦在马其顿的入侵下逐渐衰微.公元前146年,希腊被罗马所吞并.古希腊文化是建立在奴隶制社会基础之上的,"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恩格斯)2.古希腊文学发展概况古希腊文学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①从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传说和荷马史诗.继史诗之后,出现了诗人赫西俄德的两首长篇叙事诗《工作与时日》和《神谱》.前者赞颂劳动,后者叙述神的由来,世系和神的斗争.②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奴隶制城邦国家形成时期.文学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抒情诗来源于民歌,分笛歌和琴歌两大类.最著名的抒情诗人是萨福,阿那克里翁和品达罗斯.萨福(公元前612 — )是一位女诗人,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据传写了九卷诗,但很少有完整的篇什流传下来.其诗感情真挚,语言朴素,大多以恋爱之歌为多.希腊寓言现今汇集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大多用一个简短的动物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宣扬一种观点,故事结尾点明主题.著名的有《狼和小羊》,《龟兔赛跑》,《农夫和蛇》等.形式短小,比喻生动,蕴含哲理.③从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前4世纪初希腊奴隶制全盛期,史称"古典时期".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各自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散文的代表作家是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文艺理论的代表作家是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5)是欧洲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的主要著作是由40多篇对话组成的《对话集》.其中涉及文艺的模仿和灵感问题,对后世文艺理论影响深远.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是柏拉图的弟子.他的代表作是《诗学》,总结了希腊文艺创作的经验,阐明了文艺的一些根本问题,如文艺与现实的关系,悲剧的本质,悲剧的人物塑造等,他都发表了独到的见解.《诗学》为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④从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2世纪这一时期,希腊文化在东方广泛传播,并和东方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以希腊文化为中心的地中海文化圈.文化中心由雅典移至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古希腊文学失去了古典时期的民主制这一重要条件,至此已近尾声.这时比较重要的是新喜剧和田园诗.古希腊文学经历了近1000年的历史,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具有首创的性质.它孕育了后世欧洲文学发展的各种因素.它充溢着人类童年的时代的自由,乐观和想象特质,体现了积极进取,追求自主的人本意识.它具备后世欧洲文学几乎所有的文学样式,并以高度的艺术表现力为后世欧洲各种文学体裁树立了典范.二,古罗马文学1.古罗马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古罗马是由意大利半岛台伯河畔一座城发展起来的奴隶制国家.古罗马城的居民为拉丁人.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罗马的氏族公社逐渐解体并向奴隶制过渡.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罗马不断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地中海沿岸和巴尔干半岛,成为地中海区域的霸主.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进入帝国时期.公元3世纪后,罗马帝国陷入危机,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公元476年,被北方兴起的日耳曼人所灭.古罗马文化深受希腊文化和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文化的影响.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文化,特别强调国家观念和民族的责任感,崇尚文治武功,并在文学中加以体现.2.古罗马文学概况古罗马文学主要是指从公元前3世纪中叶至公元5世纪下半叶古罗马共和国和帝国时期的文学.其文学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①从公元前3世纪中叶至公元前1世纪中叶这一时期为罗马共和国繁荣的时期.出现了罗马最早的文学作品,主要是模仿和改写希腊文学.戏剧是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有悲剧和喜剧两种形式.著名作家是普劳图斯和泰伦提乌斯.散文和诗歌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杰出代表为西塞罗和卢克莱修.②从公元前1世纪末至公元1世纪初这一时期为奥古斯都时期.史称罗马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诗歌发展达到高潮.成就巨大的诗人是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维吉尔(公元前70----前19)是罗马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一生写了三部诗作:《牧歌》,《农事诗》和史诗《埃涅阿斯纪》.贺拉斯(公元前65----前8)是罗马著名的诗人和文艺理论家.诗作为《书札》,文艺理论著作为《诗艺》.在《诗艺》中,强调了文学的教育作用,提出了"寓教于乐"的原则.对欧洲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奥维德(公元前43----公元8)是奥古斯都时期最后一位诗人.代表作为15卷的长诗《变形记》,包括大小250多个故事,内容广泛,想象丰富,有"神话辞典"之称.③从公元1世纪至5世纪即罗马进入"帝国时期",史称罗马文学的"白银时代".影响较大的作家是塞内加.他是一位悲剧作家.悲剧大多取材于希腊神话.古罗马文学继承了希腊文学的传统,也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但总起来看,其文学成就不及希腊,但它对欧洲文学的发展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第二节古希腊神话与荷马史诗神话与史诗是古希腊早期文学的主要成就.它们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童年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一,希腊神话传说1.希腊神话的产生远古时代,人们支配自然的能力很低,对自然界的认识不足,只能通过幻想的方式解释和控制自然.这是神话产生的基础.古希腊神话是希腊人在生产,知识水平极为低下的条件下,凭着对自然界和社会的直觉,展开能动的想象,对客观世界进行不自觉的艺术加工的结果.同时也是希腊民众的集体创作.2.希腊神话的内容希腊神话主要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神的故事包括天地的开辟,神的产生,神的宗谱,神的日常生活和人类的起源等.英雄传说起源于古希腊人对祖先的崇拜.英雄是神与人结合而生的后代,智勇超群,体力过人,在与自然和社会斗争中,建立过丰功伟绩.3.希腊神话的特点首先,最突出的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其次,具有系统性和丰富性.希腊神话传说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文学价值.是整个希腊艺术的前提和基础."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马克思语)对后世欧洲文学艺术影响深远.二,荷马史诗1.荷马史诗的形成古希腊流传下来最早的完整的文学作品是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相传这两部史诗是在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之间由一位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民间口头流传的短歌编成的,因而被称为"荷马史诗".约在公元前6世纪,史诗才用文字纪录下来.到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之间,经亚历山大城学者校订,史诗才有了流传至今的定本.2.荷马史诗的内容《伊利亚特》全诗24卷,15693行,主要描写特洛伊战争期间发生的故事.它以希腊联军最英勇的主将阿喀琉斯的发怒与息怒为情节线索,歌颂作战双方英雄的威武和勇敢.《奥德赛》是描写人与自然的斗争以及争夺财富的斗争的史诗.全诗24卷,12110行,描写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希腊英雄奥德修斯返家途中10年漂泊的经历和夫妻团聚的故事,歌颂了奥德修斯的机智,勇敢和执着精神.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从原始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产物,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具有极高的认识价值.首先,史诗生动而全面地反映了这一历史转型期古希腊的社会生活,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政治,军事,风尚习俗,道德伦理等各方面的情况.其次,史诗通过塑造一系列英雄形象,体现了古希腊人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崇高理想.再次,史诗热情地赞美了人的价值,充分肯定了人对生活的追求与热爱,表现了人的乐观天性.3.史诗的艺术特点第一,结构严谨完整,布局精巧独到;第二,人物形象丰富,个性鲜明空出;第三,诗句生动优美,比喻丰富多彩.第三节古希腊戏剧古代希腊戏剧分为悲剧和喜剧,它产生的古典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和文化繁荣的背景下,是古希腊文学最辉煌的成就之一.一,古希腊戏剧的起源与发展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典.古希腊民间为了祈求丰收和谢神,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行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春天播种时,祭典中化妆成半人半羊的山羊神歌的人,一面唱着赞美酒神的颂歌,一面作简单的舞蹈.秋天庆祝丰收,祭典中人们化妆成鸟兽,举行游行,狂欢歌舞.悲剧的前身是春天祭奠酒神的酒神颂歌("悲剧"一词的希腊文原意是"山羊之歌"),喜剧的前身是秋天谢神时的歌舞和滑稽表演("喜剧"一词的希腊文原意是"狂欢之歌").公元前6世纪中叶,雅典的执政者把农村盛行的酒神祭典引入雅典城.这种祭典的表演逐渐成为独立的戏剧艺术形式.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政府兴建大型剧场,组织戏剧竞赛,并发放观剧津贴,鼓励公民看戏.这样,剧场成了民众的文化生活形式之一.二,古希腊悲剧的重要作家1.古希腊悲剧的主要内容希腊悲剧的题材大多取自神话,但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作家往往通过神话题材反映现实,表达自己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感受.悲剧的冲突往往表现的是人和命运的冲突.这是因为希腊人把不可理解的社会发展趋势和个人的不幸归结于命运的捉弄,实际上展示的是人和社会环境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冲突.悲剧描写的是严肃的事件,着意表现主人公行为的崇高和悲壮,而不是悲惨的结局.2.希腊悲剧的重要作家及作品公元前5世纪是希腊悲剧的繁荣时期,出现了史称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①埃斯库里斯(约公元前525----前456)他的悲剧创作提倡民主精神,反对专制暴政.写了70个剧本,大部分以"三联剧"形式写成,流传下来的只有7部完整的悲剧.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奥瑞斯忒亚》三部曲.《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取材于希腊神话.悲剧主要描写普罗米修斯与宙斯之间的矛盾斗争,歌颂了为人类进步和正义事业不惜一切的崇高精神.《奥瑞斯忒亚》也取材于希腊神话.揭示了父权制对母权制的胜利,表现了具有民主精神的法律裁判代替了家庭仇杀.②索福克勒斯(约公元前496----前406)据传,他创作了120余部悲剧,但现存的只有7部,代表作是《俄狄浦斯王》.《俄》是古希腊最典型的命运悲剧.取材于关于忒拜系统的英雄传说.悲剧着力表现的是个人意志与不可抗拒的命运的冲突.③欧里庇得斯(约公元前485----前406)据传,他写过92部剧本,有17部流传下来,代表作是《美狄亚》.《美狄亚》是一部描写家庭问题的悲剧,取材于神话中关于伊阿宋的英雄传说.美狄亚是一个热情,坚强,富有反抗性的女性.其悲剧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三大悲剧诗人各自具有不同的风格.埃斯库罗斯的悲剧庄严,雄浑,抒情气氛浓重.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质朴,简洁,结构完美.欧里庇得斯的悲剧华美而自然,以写实和心理描写见长.三,古希腊喜剧作家古希腊喜剧较悲剧晚,一般称为"旧喜剧",主要是政治讽刺剧和社会讽刺剧.讽刺的对象主要是危害城邦和社会的那些炙手可热的当权人物.古希腊喜剧的代表作家是阿里斯托芬(约公元前446----前395).据传,他写了44部喜剧,现存14部,其中著名的是《阿卡奈人》和《鸟》.《阿卡奈人》是阿里斯托芬的代表作.这是他写的著名的反内战的喜剧.主题为主张和平,反对战争.《鸟》是阿里斯托芬唯一以神话为题材的喜剧.讽刺了雅典城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没有战争,没有贫富,人人劳动的社会制度,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描写理想社会的作品.喜剧化时期,古希腊出现了新喜剧.新喜剧的代表作家是米南德.据传他写过100多部剧本,但流传至今的只有《恨世者》和《萨摩斯女子》完整的两部.第二章中世纪欧洲文学第一节概述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史称"中世纪".这一时期,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初期(5----11世纪)是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中期(12----15世纪)是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后期(16----17世纪中叶)是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的时期.就文学史而言,中世纪文学史包括欧洲封建社会初期和中期的文学.从14世纪开始,文学的主流是近代资产阶级文学,不属于中世纪文学的范畴.一,中世纪欧洲历史文化概况欧洲中世纪是封建社会建立和发展的世纪.封建社会最显著的特征是政教合一,基督教会成为封建统治的主要支柱.封建主依靠宗教巩固自己的权力,教会依附封建王国,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和影响.教会垄断文化教育,竭力树立神的绝对权威.中世纪文化占主导的是基督教文化,一切都染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尽管教会对古希腊,罗马文化采取敌视,排斥的态度,但古代文化的传统并没有完全消失,民间世俗的文化活动仍然活跃,并逐渐表现出反封建反教会的特点.二,中世纪欧洲文学概况欧洲中世纪文学主要包括基督教教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城市文学四种类型.此外,还有民间歌谣和传说等.1.教会文学教会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盛行的正统文学,用教会正统的拉丁文写成.有基督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宗教剧等多种体裁,主要内容是赞美上帝和歌颂圣徒的德行,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世俗的人性被贬抑到极低点,唯有对上帝的绝对盲从.教会文学所采用的梦幻故事形式和象征,寓意的表现手法,体现的宽恕,仁爱精神,也影响了整个中世纪欧洲文学.2.骑士文学骑士文学是欧洲中世纪世俗封建主文学的主要成就.它是骑士制度的产物.骑士文学反映骑士精神,其主要内容是骑士的征战冒险以及他们与贵妇人之间的爱情,主要体裁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在法国最兴盛.骑士抒情诗以法国南部普罗旺斯为中心,中心主题是讴歌骑士之爱,即所谓骑士的"典雅的爱情".其种类有牧歌,夜歌,破晓歌,怨歌等多种.骑士传奇的中心在法国北方,属长篇叙事诗.这类作品大多以幻想的形式写骑士为了爱情,荣誉或宗教,与各种妖魔鬼怪,飞禽猛兽进行搏斗的冒险.按题材来源,分为古代,不列颠和拜占廷三个系统.其中以写亚瑟和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组成的不列颠系统的作品流传最广.3.英雄史诗英雄史诗是中世纪文学的突出成就.分早期史诗和后期史诗两大类.早期史诗是氏族社会末期的产物,歌颂部落英雄,并带有神话色彩.主要有英国的《贝奥武甫》,德国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芬兰的《卡勒瓦拉》以及冰岛的《埃达》和《萨迦》等.后期史诗是各民族高度封建化以后的产物,歌颂具有民族意识的爱国英雄,体现了实现国家统一的愿望.最著名的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以及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4.城市文学城市文学是中世纪中期随着城市的兴起而出现的反映市民生活和思想的世俗文学.城市文学大多为民间创作.它取材于日常的现实生活,主要揭露封建主和教会人士的恶德败行,也赞扬市民的机智,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乐观精神.它的主要艺术手法是讽刺.在法国最发达,主要有韵文故事,讽刺叙事诗和笑剧几种形式.第二节但丁与《神曲》一,生平与创作但丁(1265----1321)是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出生于佛罗伦萨一个没落的小贵族家庭.从小聪明好学,对文学有浓厚的兴趣.1292年他出版了第一部作品《新生》诗集,抒发了对美好生活和纯真爱情的憧憬与向往.1300年,他被任命为佛罗伦萨的6个行政长官之一.但丁因政见与当权者发生分歧,结果受到终身流放.在流放期间,他写了3部理论著作,分别是《飨宴》,《论俗语》和《帝制论》.在流放地他还创作了举世闻名的作品《神曲》.1321年,但丁客死于拉文那.二,《神曲》评析《神曲》原名为"神圣的喜剧",是但丁的艺术集大成.1.思想内容《神曲》分《地狱》,《炼狱》和《天堂》3部,共14233行,写作者梦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所见所闻所感.《神曲》的内容深邃而复杂.既表现了中世纪基督教神学世界观的陈旧意识,又表现出了新时代人文主义思想和文学的萌芽.首先,作品突出体现了浓厚的基督教宗教意识.其次,充分体现了对现实生活的积极关注和投入.再次,深刻批判了封建教会的黑暗和腐朽.此外,突出展示了渴求民族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怀.2.艺术特点第一,结构严整而完美;第二,大量运用梦幻和象征的表现手法;第三,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第四,语言通俗易懂;第五,场景描写精微.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第一节概述文艺复兴是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发生在欧洲的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资产阶级产生后对束缚和压制人的个性的封建王朝,特别是宗教愈来愈不满,他们借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实际演唱的是他们自己作为人的颂歌.所以,文艺复兴实际是资产阶级反教会,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是人文主义.一,人文主义的主要思想"人文主义"这个词源于拉丁语humanismus.它有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等多种含义.一般将人文主义用作专指文艺复兴时期反教会,反封建的新兴资产阶级世界观,将人本主义用来指苏格拉底,费尔巴哈那样的阶级世纪观.人文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提倡人权,反对神权2.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3.提倡理性,反对蒙昧主义4.提倡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二,人文主义文学概况人文主义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文学主流.意大利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发祥地,其后在法国,西班牙和英国得到充分发展.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文学代表是彼特拉克和薄伽丘.彼特拉克(1304----1374)被认为是第一个人文主义者.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抒情诗《歌集》描写了诗人对自己心目标的情人劳拉的爱情,情感热烈而真挚,开欧洲一代诗风.薄伽丘(1313----1375)是意大利著名的小说家.其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小说对腐败的封建教会及其教职人员的丑恶嘴脸进行了深刻的揭露.法国的人文主义运动分为两派.一派以沙龙为首的"七星诗社"属于贵族人文主义集团.一派具有民主倾向的人文主义,以拉伯雷为代表.拉伯雷(1532----1562)创作了长篇小说《巨人传》.小说表现了反封建反教会的主题.西班牙的人文主义文学以戏剧为突出.代表作家是维迦.在其流传下来的400多个剧本中,以《羊泉村》最优秀.描写集体英雄群像,提出了反抗暴政的思想.另外,无名氏的流浪汉小说《小癞子》也影响深远.塞万提斯将小说创作推向了西班牙人文主义小说的顶峰.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文艺复兴的高峰.乔叟是第一位人文主义作家,他创作了《坎特伯雷故事集》,被誉为现实主义的杰作.托马斯·英尔创作的对话体小说《乌托邦》是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小说的开端.诗歌除莎士比亚之外,斯宾塞以《仙后》的创作而蜚声文坛.人文主义戏剧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其中"大学才子派"有利地推动了英国的戏剧文学.其代表作家有约翰·李利,格林,基德,马洛等.以马洛成就巨大.马洛创作了三大悲剧,分别是《帖木尔》,《马尔他岛的犹太人》,《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此外,莎士比亚的戏剧成就更是超过了"大学才子派".第二节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一,生平和创作塞万提斯(1547----1616)出身于破落的贵族之家.从小好学,但因家贫只上过中学.靠自学阅读了大量的书籍.23岁从军,过了5年的军旅生活.28岁回国途中被海盗所掳,服了5年苦役.1580年,他被亲友赎身回国.因找不到工作便以写作糊口.1587年,他当上了军队征粮员,但因秉公办事而遭陷害入狱.1603年,他放弃了职员生涯,专心从事写作.1605年他又被诬陷投进监狱,但始终没有放弃创作.他先后完成了30个剧本,一部长诗,3部长篇小说和13个短篇的创作.《奴曼西亚》是其悲剧的代表作,表现了乐观主义激情.《训诫小说》是其短篇小说集,从多个方面表现了西班牙的生活.《堂·吉诃德》作为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使他名垂青史.1616年4月23日,塞万提斯病逝,享年69岁.二,《堂·吉诃德》评析《堂·吉诃德》是欧洲文学史上的杰作.小说全名为《拉·曼却的机敏骑士堂·吉诃德传》.小说描写了吉诃德3次游侠的故事,最后被打得大败而放弃了当骑士的念头.1.创作意图塞万提斯在小说第一部"自序"中公开表明了他写这部小说的目的,是要"把骑士文学的可恶的地盘完全的捣毁".他显然实现了这一宗旨.《堂》出版后,西班牙的骑士小说就销声匿迹了.但是这部小说的思想意义远远超出了作者所申明的创作宗旨.作品通过吉诃德主仆二人的游侠活动,广泛而真实地描写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的社会生活,诸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