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第1篇一、绿色施工的定义绿色施工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充分考虑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绿色施工的原则1. 生态优先原则: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节能减排原则: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资源循环利用原则: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4. 安全环保原则:保障施工安全,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确保施工人员健康。
5. 科技创新原则: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绿色施工技术和管理模式创新。
三、绿色施工的内容1. 施工组织管理(1)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
(2)加强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确保施工现场整洁有序。
(3)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2. 施工设计(1)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资源利用率。
(2)采用环保型材料,降低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3)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减少占用土地和破坏生态环境。
3. 施工材料(1)选用环保型建筑材料,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污染。
(2)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浪费。
(3)加强施工材料回收和再利用。
4. 施工工艺(1)采用先进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能耗。
(2)优化施工流程,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污染。
(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粉尘、废水等污染控制。
5. 施工设备(1)选用节能环保型施工设备,降低能源消耗。
(2)加强施工设备维护保养,提高设备利用率。
(3)推广使用新能源施工设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6. 施工现场环境治理(1)加强施工现场扬尘、噪音、废水等污染控制。
(2)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环境整洁。
(3)加强施工现场绿化,改善施工环境。
四、绿色施工的实施与监督1. 实施绿色施工的企业应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制度,明确责任。
2. 施工单位应按照绿色施工规范要求,编制绿色施工方案,报相关部门审批。
建筑工程分包单位绿色施工管理规定绿色施工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施工管理模式。
为了推广绿色施工的理念,对建筑工程分包单位的绿色施工管理规定如下:1. 绿色施工要求:建筑工程分包单位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标准以及业主的要求,在施工中遵循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原则,确保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能源的利用最优化。
2. 绿色材料使用:建筑工程分包单位应优先选用绿色环保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尽量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建筑材料和产品。
3. 建筑垃圾管理:建筑工程分包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规范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置,确保建筑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4. 节能减排:建筑工程分包单位应采取一系列节能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合理规划施工方案、加强能源管理、优化能耗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遵循节能减排和低碳施工的原则。
5. 环境治理措施:建筑工程分包单位应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如切实控制噪音、粉尘、振动等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证施工区域的环境质量。
6. 施工污染防治:建筑工程分包单位应加强施工污染的防治工作,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加强施工车辆尾气的排放控制、严格控制涂料、溶剂等有机溶剂的使用,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污染物扩散。
7. 绿色施工文化宣传:建筑工程分包单位应加强绿色施工理念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和技能水平,推广绿色施工的经验和技术。
总之,建筑工程分包单位在进行绿色施工时,应遵守相关规定,通过采用环保材料、节能减排、垃圾管理和环境治理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筑工程分包单位绿色施工管理规定(2)1、绿色施工责任:签订《绿色施工管理协议》。
实行“总包统一负责,分包单位各负其责”原则。
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绿色施工负总责,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对分包单位工程的绿色施工承担连带责任。
主体结构工程阶段相关规定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一、一般规定1预制装配式结构构件,宜采取工厂化加工;构件的存放和运输应采取防止变形和损坏的措施;构件的加工和进场顺序应与现场安装顺序一致,不宜二次倒运。
2基础和主体结构施工应统筹安排垂直和水平运输机械。
3施工现场宜采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时,应使用散装水泥;搅拌机棚应有封闭降噪和防尘措施。
二、混凝土结构工程I钢筋工程1钢筋宜采用专用软件优化放样下料,根据优化配料结果确定进场钢筋的定尺长度。
2钢筋工程宜采用专业化生产的成型钢筋。
钢筋现场加工时,宜采取集中加工方式。
3钢筋连接宜采用机械连接方式。
4进场钢筋原材料和加工半成品应存放有序、标识清晰、储存环境适宜,并应制定保管制度,采取防潮.防污染等措施。
5钢筋除锈时,应采取避免扬尘和防止土壤污染的措施。
6钢筋加工中使用的冷却液体,应过滤后循环使用,不得随意排放。
7钢筋加工产生的粉末状废料,应收集和处理,不得随意掩埋或丢弃。
8钢筋安装时,绑扎丝.焊剂等材料应妥善保管和使用,散落的余废料应收集利用。
9箍筋宜采用一笔箍或焊接封闭箍。
∏模板工程1应选用周转率高的模板和支撑体系。
模板直选用可回收利用高的塑料、铝合金等材料。
2宜使用大模板、定型模板、爬升模板和早拆模板等工业化模板及支撑体系。
3当采用木或竹制模板时,宜采取工厂化定型加工.现场安装的方式,不得在工作面上直接加工拼装。
在现场加工时,应设封闭场所集中加工,并采取隔声和防粉尘污染措施。
4模板安装精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要求。
5脚手架和模板支撑直选用承插式.碗扣式•盘扣式等管件合一的脚手架材料搭设。
6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应采用整体或分片提升的工具式脚手架和分段悬挑式脚手架。
7模板及脚手架施工应回收散落的铁钉.铁丝.扣件.螺栓等材料。
8短木方应叉接接长,木、竹胶合板的边角余料应拼接并利用。
9模板脱模剂应选用环保型产品,并派专人保管和涂刷,剩余部分应加以利用。
工程绿色施工一般要求工程绿色施工一般要求是指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等各类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要遵循环保、节能、资源有效利用等原则,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健康,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以下是工程绿色施工的一般要求:1.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在项目建设之初,要设立绿色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明确绿色施工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并组织进行相应的培训和宣传活动,确保项目参与者理解和遵守绿色施工的要求。
2.确定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方案,包括对土地、水源、大气、噪音等方面的保护措施。
同时,要建立相应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进行监测和评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改进措施。
3.选择环保材料和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要优先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如使用低污染、低能耗的材料,采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设备等。
同时,要加强对施工材料和产品的管理,确保其符合环保要求,并及时处理和处置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和产品。
4.实施节能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措施来减少能源的消耗,如合理使用节能设备,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和空调系统,设置断热隔热措施等。
同时,要进行能源的监控和管理,对能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5.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尽量减少对原材料的消耗和浪费,合理利用废弃物和余料,进行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同时,要加强对资源的管理和监控,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
总之,工程绿色施工的一般要求是通过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确定环境保护措施,选择环保材料和技术,实施节能措施,加强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健康,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绿色施工的目标,为人类的未来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第1篇一、概述绿色工程施工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因素,采用先进技术和方法,实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绿色、环保、低碳、高效的目标。
为确保绿色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果,特制定本规范。
二、绿色施工原则1. 节能减排: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2. 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3. 生态保护:保护施工现场及周边生态环境,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4. 安全文明施工:确保施工安全,营造文明施工环境。
三、绿色施工组织与管理1. 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充分考虑绿色施工原则,制定相应的绿色施工方案。
2. 施工现场管理: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确保绿色施工措施落实到位。
3. 绿色施工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绿色施工培训,提高绿色施工意识和能力。
4. 绿色施工检查: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确保绿色施工措施落实到位。
四、绿色施工技术1. 节能技术:采用节能设备、节能材料和节能施工工艺,降低能源消耗。
2. 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采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3. 生态修复技术:采用生态修复技术,保护施工现场及周边生态环境。
4. 施工现场环境治理技术:采用先进的施工现场环境治理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五、绿色施工措施1. 施工用水: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污水排放。
2. 施工用电:采用节能电器和设备,降低用电量,减少电力损耗。
3. 施工废弃物处理:采用分类收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废弃物。
4. 施工扬尘控制:采用喷雾、喷淋、围挡等手段,降低施工扬尘。
5. 施工噪声控制:采用隔音、降噪等措施,降低施工噪声。
六、绿色施工评价与考核1. 评价标准:根据绿色施工原则,制定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2. 考核办法:定期对绿色施工情况进行考核,对不符合标准的施工行为进行整改。
3. 激励措施:对绿色施工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1篇一、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定义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是指在建设过程中,遵循绿色、低碳、环保的原则,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材料和管理方法,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工程项目。
二、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规范1. 设计阶段(1)优化设计,降低建筑能耗。
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等因素,降低建筑能耗。
(2)采用绿色建筑材料。
优先选用环保、节能、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如新型墙体材料、节能门窗、保温材料等。
2. 施工阶段(1)施工组织管理。
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环保监管。
(2)施工现场管理。
加强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噪声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等工作,确保施工现场环境整洁。
(3)节能降耗。
采用节能施工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4)节水减排。
加强施工现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设备,降低水资源浪费。
(5)节材减排。
合理选用材料,减少材料浪费,提高材料利用率。
3. 运营阶段(1)建立健全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建筑能耗情况。
(2)加强建筑设备维护保养,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3)推广绿色运营理念,提高建筑物的绿色性能。
三、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价标准1. 节能减排:降低建筑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要求。
2. 绿色材料:采用环保、节能、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
3. 绿色施工技术: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绿色管理: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环保监管。
5. 社会效益:提高建筑物的环保性能,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规范旨在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发展,提高建筑项目的环保性能。
各相关单位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积极实施绿色施工,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第2篇一、概述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和方法,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示范项目。
为推动绿色施工的发展,提高建筑行业绿色施工水平,特制定本规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行业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我国制定了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规范。
以下是对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规范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一、规范背景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规范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战略方针,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提高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制定的。
二、规范内容1. 总则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及拆除等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
规范明确了绿色施工的目标、原则、组织管理、施工准备、施工过程、验收评价等方面的要求。
2. 组织管理(1)明确绿色施工责任主体,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2)制定绿色施工方案,明确绿色施工的目标、措施和责任。
(3)加强绿色施工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绿色施工意识和技能。
3. 施工准备(1)对施工现场进行环境评估,制定环保措施。
(2)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选用绿色施工材料,提高材料利用率。
4. 施工过程(1)优化施工工艺,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控制扬尘、噪声、废水等污染物排放。
(3)采用节能环保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 验收评价(1)对绿色施工过程进行验收,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2)对绿色施工成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持续改进。
三、规范实施1.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规范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社会的绿色施工意识。
2. 施工企业应严格执行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3.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4. 社会公众应积极参与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督,共同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
总之,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规范是我国建筑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依据。
通过实施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可以降低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2014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20141.总则1.1 目的本规范旨在规范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障施工人员安全与健康的目标。
1.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及拆除等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同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1 绿色施工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
2.2 建筑垃圾指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料。
2.3 建筑废弃物建筑垃圾分类后,丧失施工现场再利用价值的部分。
2.4 绿色施工评价对工程建设项目绿色施工水平及效果所进行的评估活动。
2.5 信息化施工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手段,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信息进行有序存储、处理和信息反馈用以指导调整施工的方法。
3.基本规定3.1 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施工应按照绿色施工要求组织施工,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并严格执行施工安全、质量、环保等标准。
3.2 资源节约建筑工程施工应采取节约资源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合理利用材料、节约能源、减少水的使用、推广绿色建材等。
3.3 环境保护建筑工程施工应采取环保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减少建筑垃圾和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分类处理建筑垃圾和建筑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
4.施工准备在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选定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设计等。
5.施工场地5.1 一般规定建筑工程施工场地应选取平整、无障碍的场地,并保证施工场地的安全和卫生。
5.2 施工总平面布置建筑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充分考虑施工安全和施工效率等因素。
5.3 场区围护及道路建筑工程施工场区应进行围护和标示,并保证施工道路的通畅和安全。
GBT-绿色施工标准————————————————————————————————作者:————————————————————————————————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640-2010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征求意见稿)××××-××-××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前言本规程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8]102号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作为主编单位,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本规范编制过程中,在对建筑行业绿色施工状况进行广泛调研后,吸取了建筑行业各类优秀工程项目的先进施工和管理经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与符号;3.基本规定;4.评价框架体系;5.环境保护评价指标;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7.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指标;8.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评价指标;9.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10.评价方法;11. 评价组织和程序;12.第三方评价。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邮政编码:100037,地址:北京三里河路15号中建大厦).,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邮政编码:200135,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源深路269号中建八局)。
本规程参编单位: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目录1 总则 (1)2 术语与符号 (2)3 基本规定 (3)4 评价框架体系 (6)5 环境保护评价指标 (8)6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 (13)7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 (16)8 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指标 (19)9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评价指标 (23)10 评价方法 (27)11 评价组织和程序 (30)12 第三方评价 (31)1 总则1.0.1 为推进绿色施工,规范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方法,制定本标准。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20143.0.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遵循“四节一环保”的原则,即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
3.0.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实行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3.0.3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同时也要遵循本规范的要求。
3.1组织与管理3.1.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由专业的施工管理团队进行组织和管理,明确绿色施工的目标和任务,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3.1.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绿色施工要求得到落实。
3.2资源节约3.2.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尽可能地采用节能、节水、节材的方法,减少资源的消耗。
3.2.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加强对建筑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
3.3环境保护3.3.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包括减少噪音、粉尘、废气的排放等。
3.3.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加强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保护,确保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4施工准备4.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材料的准备、施工人员的培训等。
4.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前应对现场进行检查,确保施工现场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
5施工场地5.1一般规定5.1.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施工场地。
5.1.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2施工总平面布置5.2.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2.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合理安排施工设备和材料的存放位置,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5.3场区围护及道路5.3.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按照规定对施工现场进行围护,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5.3.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合理规划和使用施工道路,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4临时设施5.4.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合理规划和使用临时设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建筑与市政工程绿色施工规程Specification for green constructionof building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征求意见稿)目录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绿色施工管理..............................................................4.1一般规定 .............................................................................................................................4.2各责任主体的职责 .............................................................................................................4.3组织管理 .............................................................................................................................4.4 资源管理 ............................................................................................................................4.5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5.环境保护措施..............................................................5.1一般规定 .............................................................................................................................5.2扬尘污染控制 .....................................................................................................................5.3有害气体排放控制 .............................................................................................................5.4水污染控制 .........................................................................................................................5.5光污染控制 .........................................................................................................................5.6土壤污染控制 .....................................................................................................................5.7噪音污染控制 .....................................................................................................................5.8固体废弃物控制 .................................................................................................................5.9 资源、地下设施和文物保护.............................................................................................6 施工场地布置.............................................................6.1 一般规定 ............................................................................................................................6.2施工总平面布置 .................................................................................................................6.3场区围护及道路 .................................................................................................................6.4 临时设施 ............................................................................................................................7 土石方与地下工程 .........................................................7.1 一般规定 ............................................................................................................................7.2土石方工程 .........................................................................................................................7.3 桩基工程 ............................................................................................................................7.4 地基处理工程 ....................................................................................................................7.5 地下水控制 ........................................................................................................................7.6 隧道工程 ............................................................................................................................8 主体结构工程.............................................................8.1一般规定 .............................................................................................................................8.2 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8.3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8.4 砌体结构工程 ....................................................................................................................8.5 钢结构工程 ........................................................................................................................9 装饰装修与建筑节能工程 ...................................................9.1 一般规定 ............................................................................................................................9.2 室内装饰工程 ....................................................................................................................9.3屋面和防水工程 .................................................................................................................9.4保温工程 .............................................................................................................................10 机电安装工程............................................................10.1 一般规定 ..........................................................................................................................1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10.3 通风与空调工程 ..............................................................................................................10.4建筑电气工程及智能建筑工程........................................................................................10.5 电梯工程 ........................................................................................................................10.6 城市管道(给水、排水、热力、燃气)工程.............................................................11 拆除工程................................................................11.1 一般规定 ..........................................................................................................................11.2 拆除施工 ..........................................................................................................................11.3 拆除物的综合利用 ..........................................................................................................12 绿色施工监测.............................................................12.1 一般规定 ..........................................................................................................................12.2 水资源利用监测 ..............................................................................................................12.3能源利用监测 ...................................................................................................................12.4材料资源利用监测 ...........................................................................................................12.5 施工环境保护监测 ..........................................................................................................13 绿色施工检查............................................................13.1一般规定 ...........................................................................................................................13.2 绿色施工检查 .................................................................................................................. 附录A 绿色施工检查记录表.................................................. 本规程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条文说明....................................................................1 总则1.0.1为推动安徽省绿色施工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障从业人员健康,结合建设工程实际,制定本规程。
绿色施工基本要求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开展安全生产及质量管理标准化施工管理工作,及时消除安全质量和环境污染隐患,未发生质量安全责任事故和其他恶劣影响事件,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等级为合格及以上。
2.扬尘治理满足“六个100%”要求(工地周边围挡、裸露土地和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达到100%)。
3.建筑垃圾满足源头减量要求,对建筑垃圾排放量实时公示,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不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浆)排放量每万平方米不高于300吨,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不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浆)排放量每万平方米不高于200吨。
4.污水排放符合要求,现场厕所设化粪池,工地厨房设隔油池。
一、总则为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发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和健康,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阶段。
三、绿色施工原则1. 节能减排: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 资源节约: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3.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4. 安全健康: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四、绿色施工要求1. 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绿色施工内容,明确绿色施工目标和措施。
(2)施工组织设计应遵循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安全健康的原则。
2. 施工准备(1)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环境评估,制定环境保护方案。
(2)合理规划施工场地,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
3. 施工过程(1)采用节能环保的施工工艺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
(2)合理使用水资源,推广节水技术,减少废水排放。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减少扬尘、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的排放。
(4)加强施工现场绿化,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4. 施工结束(1)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恢复原状。
(2)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
五、绿色施工评价1. 建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对施工过程中的绿色施工情况进行评价。
2. 绿色施工评价内容包括: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安全健康等方面。
3. 绿色施工评价结果作为工程验收、评优的重要依据。
六、监督检查1.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制度,落实绿色施工措施。
2.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绿色施工的监督检查。
3. 对违反本规定的施工单位,依法予以处罚。
七、附则1.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规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解释。
3. 本规定未尽事宜,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绿色建筑施工规范-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要求1. 节能要求- 选择节能建筑材料,如高热阻保温材料、低能耗照明设备等;- 控制建筑空调系统的能量消耗,使用高效节能的系统设备;- 设计建筑结构时考虑太阳能的利用,如设立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板等;- 建筑外墙和屋顶的隔热设计,减少热量传递;- 室内温度合理调节,避免能源浪费。
2. 节水要求- 使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和节水器具,减少水资源消耗;- 对建筑内部水管进行维护,防止漏水和浪费;- 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利用雨水用于植物灌溉和公共场所清洁等;- 合理设置喷灌设备,减少水分的流失;- 使用裂隙性表面材料,提高土壤的渗透性,减少水资源的利用。
3. 环保材料要求- 选择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如与环境无污染的涂料、底材等;- 使用符合环保标准的木材,减少森林砍伐;- 避免使用含有有毒物质的材料,如甲醛、苯等;- 优先使用可回收建筑材料,减少资源浪费;- 搭建建筑时减少噪音、灰尘的产生,保护环境。
4. 建筑垃圾处理要求- 施工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垃圾分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尽量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采取节约材料的措施;- 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如建筑废弃物回收站、砖瓦再利用站等;- 对危险废弃物进行专门处理和回收。
5. 绿化要求- 种植更多的绿植,增加空气质量和景观效果;- 使用园艺绿化方式,提高建筑周边生态环境;- 建设屋顶绿化,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设置太阳能光伏板为绿植提供光源;- 建筑周边增设人行道和自行车道,鼓励绿色出行。
6. 室内环境要求- 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照,减少对人眼的伤害;-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安装空气净化器等空气处理设备;- 选用无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减少有害气体的释放;- 控制室内温度、湿度和噪音水平,提供舒适的环境。
7. 设计与施工要求- 通过BIM技术优化建筑设计,减少能源和材料消耗;- 设置合理的建筑朝向和布局,提高采光和通风效果;- 加强工地施工管理,减少噪音、扬尘和废气等污染;- 安装智能化建筑控制系统,监测和调节能源的使用;- 建设可持续发展示范工程,引导行业发展绿色施工。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为了推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旨在规范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方法,促进绿色施工。
一、绿色施工的定义绿色施工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资源、能源等因素,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施工过程的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等目标。
二、绿色施工标准的主要内容1. 总则《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及拆除等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评价。
标准强调了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
2. 评价框架体系评价框架体系分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评价框架体系、环境保护评价指标、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指标、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组织和程序等11个章节。
3. 环境保护评价指标环境保护评价指标包括施工现场环境、施工过程环境保护、施工废弃物处理等方面。
具体包括:(1)施工现场环境:要求施工现场保持整洁、有序,减少扬尘、噪音等污染。
(2)施工过程环境保护:要求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施工废弃物处理:要求对施工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
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包括材料采购、材料使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方面。
具体包括:(1)材料采购:要求采购环保、节能、节材的建筑材料。
(2)材料使用:要求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浪费。
(3)建筑垃圾再生利用:要求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利用。
5.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包括施工现场用水、施工过程节水、雨水收集利用等方面。
具体包括:(1)施工现场用水:要求施工现场用水实现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
绿色施工: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节能、节才、节水、
节地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的建筑工程施
工活动。
监理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
1.应对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承担监理责任。
2、应审查绿色施工组织设计、绿色施工方案或绿
色施工专项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做好监督检
查工作。
涉及的分部、分项:
施工场地、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
装修工程、保温和防水工程、机电安装工程、拆除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