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2014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26
绿色施工“四节一环保”措施一、编制依据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 GB/T 50905-2014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GB 55015-202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 50411-2019绿色建筑节能环保技术适应性导则 T/CABEE 004-2020二、四节具体措施施工现场要重视资源节约,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资源节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不能忽视这个问题的存在。
要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建筑施工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浪费。
比如说,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我们应该选用环保、耐用、可再生的材料,并尽量减少浪费。
在施工现场,我们还可以通过回收利用废弃材料和设备,减少资源的浪费。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其次,建筑施工要注重节能减排。
在施工现场,我们可以采用多种节能措施,如使用节能设备和照明系统、优化建筑设计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建筑施工要重视环境保护。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确保施工活动不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我们还可以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降低建筑施工对环境的损害。
在建筑施工中,资源节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只有我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注重节能减排,并重视环境保护,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建筑施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四节一环保具体措施如下:1.节能措施制订合理的施工能耗指标,提高能源利用率。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宜采取LED节能灯、使用限电器、时钟控制器、低压照明等措施,并推广采取太阳能灯、太阳能热水器等节约用电。
建立和完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并建立机械设备档案,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加强重点耗能设备的监控。
施工临时设施应合理采用自然光、通风和外窗遮阳设施。
建筑⼯程绿⾊施⼯规范2014建筑⼯程绿⾊施⼯规范2014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3.1 组织与管理3.2 资源节约3.3 环境保护 4 施⼯准备 5 施⼯场地5.1 ⼀般规定5.2 施⼯总平⾯布置5.3 场区围护及道路5.4 临时设施6 地基与基础⼯程6.1 ⼀般规定6.2 ⼟⽯⽅⼯程6.3 桩基⼯程6.4 地基处理⼯程6.5 地下⽔控制 7 主体结构⼯程7.1 ⼀般规定7.2 混凝⼟结构⼯程7.3 砌体结构⼯程7.4 钢结构⼯程———————————————————————————————————————————————7.5 其他8 装饰装修⼯程8.1 ⼀般规定8.2 地⾯⼯程8.3 门窗及幕墙⼯程8.4 吊顶⼯程8.5 隔墙及内墙⾯⼯程 9 保温和防⽔⼯程9.1 ⼀般规定9.2 保温⼯程9.3 防⽔⼯程10 机电安装⼯程 10.1 ⼀般规定 10.2 管道⼯程 10.3 通风⼯程 10.4 电⽓⼯程 11 拆除⼯程 11.1 ⼀般规定 11.2 拆除施⼯准备11.3 拆除施⼯11.4 拆除物的综合利⽤1 总则1.0.1为规范建筑⼯程绿⾊施⼯,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及保障施⼯⼈员的安全与健康,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于新建、扩建、改建及拆除等建筑⼯程的绿⾊施⼯。
1.0.3建筑⼯程绿⾊施⼯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绿⾊施⼯ green construction ———————————————————————————————————————————————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限度的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影响,实现“四节⼀环保”(节能、节材、节⽔、节地和环境保护)的建筑⼯程施⼯活动。
2.0.2 建筑垃圾 construction trash指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等以及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的废物料。
建筑工程分包单位绿色施工管理规定以下是建筑工程分包单位绿色施工管理规定的一些内容:
1. 绿色施工理念:分包单位必须秉持绿色施工理念,注重节能减排,推广环保建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绿色施工技术:分包单位应采用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如水泥替代材料、高效节能设备、灰砂砌块等,以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
3. 施工垃圾管理:分包单位需遵守施工垃圾分类管理,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别收集、处理和回收。
4. 污水处理:分包单位应采取合适的污水处理措施,防止施工中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应建立污水收集、处理和回收系统。
5. 节能管理:分包单位需严格控制用能,采取节能措施,如在施工现场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减少能耗等。
6. 资源回收利用:分包单位应推动施工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如再生材料的利用、废弃物的再利用等,减少资源浪费。
7. 环境保护:分包单位需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和应急预案,保护施工现场周边的环境,防止土壤、水源等受到污染。
8. 绿色标识和认证:分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标明使用的绿色建材,并推动相关认证,如绿色建筑认证、绿色住宅认证等。
9. 培训和宣传:分包单位应加强员工的绿色意识培训,提高他们对绿色施工的重要性的认识,并积极参与相关绿色施工的宣传活动。
10. 监督和检查:相关部门将对分包单位的绿色施工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并及时纠正。
以上是建筑工程分包单位绿色施工管理规定的一些内容,具体的实施细则可以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具体情况进行制定。
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单位:姓名:得分:一、单选题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由2014年1月29日发布,自(D)起实施。
A、2014年4月29日B、2014年7月29日C、2014年7月30日D、2014年10月1日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是(C)。
A、建设单位B、设计单位C、施工单位D、监理单位3、施工单位应建立以(B)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建立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A、法定代表人B、项目负责人C、技术负责人D、安全总监4、工程施工使用的材料宜选用距施工现场(C)以内生产的材料。
A、50kmB、100kmC、500kmD、1000km5、节能及能源利用应符合规定要求,应合理布置临时用电线路,选用节能器具,采用声控、光控和节能灯具;照明照度应按( A )照度设计。
A、最低B、最高C、最近D、最远6、土石方作业区内扬尘目测高度应小于(C),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目测扬尘高度应小于0.5m,不得扩散到工作区域外。
A、0.5mB、1mC、1.5mD、1.8m7、施工现场宜对噪声进行实时监测;施工场届环境噪声排放昼间不应超过(B)dB;夜间不应超过()dB。
A、70;50B、70;55C、75;50D、75;558、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分类率应达到(D);对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应单独储存,并设置醒目标识。
A、60%B、80%C、90%D、100%9、施工现场围墙、大门和施工道路周边宜设( C )。
A、绿色施工制度图牌B、绿色施工宣传栏C、绿化隔离带D、洗车台10、在城区或人口密集地区施工混凝土预制桩和钢桩时,宜采用(A)沉桩工艺。
A、静压B、锤击C、振动法D、干作业法11、回填土应采取防止扬尘的措施,( C )风以上天气严禁回填土施工。
施工间歇时应对回填土进行覆盖。
A、2级B、3级C、4级D、6级12、喷射混凝土作业区的粉尘浓度不应大于(B)mg/m³,喷射混凝土作业人员应佩戴防尘拥挤。
绿色施工实施标准1. 总则1.1 目的为提高集团公司绿色施工管理水平,提升绿色建造理念,促进公司环境保护再上新台阶,特制定本管理标准。
1.2 绿色施工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
绿色施工管理运行体系包括绿色施工策划、绿色施工实施、绿色施工评价等环节,其内容涵盖绿色施工的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等五个方面。
1.3 相关文件《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17)《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17)《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2.职责2.1 组织制定集团公司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2.2 提供绿色施工管理必要的资源。
2.3 贯彻集团公司绿色施工方针、目标,倡导绿色施工。
2.4 组织绿色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
2.5 组织制定集团公司绿色施工创优目标。
2.6 组织开展绿色施工创优工作。
2.7 负责制定、宣贯绿色施工相关管理制度、政策法规。
2.8 负责对集团所属工程(子)公司、项目部的绿色施工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和服务。
2.9 组织开展绿色施工培训,参与审核绿色施工方案。
2.10 积极推进建筑工业化施工,结构件预制化和建筑配件整体装配化,推广使用分布式绿色能源技术。
2.11 组织制定绿色施工创优计划,指导、协助工程(子)公司开展绿色施工创优工作的创建、管理、评价。
2.12 负责推广“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及“四新”技术的应用,建立不符合绿色施工要求的施工工艺清单。
2.13 负责组织审批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方案。
2.14 推广使用性能相对优良的绿色环保材料,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或禁止使用的设备。
1下列( )是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应组织绿色施工的全面实施。
(单选2 分)A.施工单位;(正确答案)B.建设行政管理部门;(错误答案)C.建设单位;(错误答案)D.设计单位;(错误答案)2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夜间不应超过()dB(A)。
(填空2 分)数值精确:55解析:《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3.3.2 噪声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现场宜对噪声进行实时监测;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昼间不应超过70dB(A),夜间不应超过55dB(A)。
噪声测量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的规定。
2 施工过程宜使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施工机械设备,对噪声控制要求较高的区域应采取隔声措施。
3 施工车辆进出现场,不宜鸣笛。
3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昼间不应超过()dB(A)。
(填空2 分)数值精确:70解析:《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3.3.2 噪声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现场宜对噪声进行实时监测;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昼间不应超过70dB(A),夜间不应超过55dB(A)。
噪声测量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的规定。
2 施工过程宜使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施工机械设备,对噪声控制要求较高的区域应采取隔声措施。
3 施工车辆进出现场,不宜鸣笛。
4下列施工现场作业行为中,符合环境保护技术措施和要求的是()。
(单选2 分)A.在大门口铺设一定距离的石子路;(正确答案)B.将未经处理的泥浆水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错误答案)C.在施工现场露天熔融沥青或者焚烧油毡;(错误答案)D.将有害废弃物深埋处理;(错误答案)5根据《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要求,装饰装修阶段目测扬尘高度应小于()m,不得扩散到工作区域外。
(填空2 分)数值精确:0.56根据《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要求,土石方作业区内扬尘目测高度应小于()m。
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单位:姓名:得分:一、单选题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由2014年1月29日发布,自(D)起实施。
A、2014年4月29日B、2014年7月29日C、2014年7月30日D、2014年10月1日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是(C)。
A、建设单位B、设计单位C、施工单位D、监理单位3、施工单位应建立以(B)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建立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A、法定代表人B、项目负责人C、技术负责人D、安全总监4、工程施工使用的材料宜选用距施工现场(C)以内生产的材料。
A、50kmB、100kmC、500kmD、1000km5、节能及能源利用应符合规定要求,应合理布置临时用电线路,选用节能器具,采用声控、光控和节能灯具;照明照度应按( A )照度设计。
A、最低B、最高C、最近D、最远6、土石方作业区内扬尘目测高度应小于(C),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目测扬尘高度应小于0.5m,不得扩散到工作区域外。
A、0.5mB、1mC、1.5mD、1.8m7、施工现场宜对噪声进行实时监测;施工场届环境噪声排放昼间不应超过(B)dB;夜间不应超过()dB。
A、70;50B、70;55C、75;50D、75;558、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分类率应达到(D);对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应单独储存,并设置醒目标识。
A、60%B、80%C、90%D、100%9、施工现场围墙、大门和施工道路周边宜设( C )。
A、绿色施工制度图牌B、绿色施工宣传栏C、绿化隔离带D、洗车台10、在城区或人口密集地区施工混凝土预制桩和钢桩时,宜采用(A)沉桩工艺。
A、静压B、锤击C、振动法D、干作业法11、回填土应采取防止扬尘的措施,( C )风以上天气严禁回填土施工。
施工间歇时应对回填土进行覆盖。
A、2级B、3级C、4级D、6级12、喷射混凝土作业区的粉尘浓度不应大于(B)mg/m³,喷射混凝土作业人员应佩戴防尘拥挤。
2014最新版建筑规范汇总设计1. 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2. GB50037—2013《建筑地面设计规范》3. 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节能改造1. GB/T50878—2013《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2.JG/T420—2013《硬泡聚氨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3.GB/T50908—2013《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4.GB/T 29759—2013《建筑用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5.GB50367—2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6.GB/T50905—2014《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7.GB/T 30595—2014《挤塑聚苯板(XPS)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混凝土1.JGJ/T308—2013《磷渣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2.GB50119—20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3.GB/T50912—2013《钢铁渣粉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4.GB/T 29733—2013《混凝土结构用成型钢筋制品》5.JGJ/T322—2013《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技术规程》地基基础1.JGJ/T301—2013《大型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2.JGJ311—2013《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3.GB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试验1.JG/T429—2014《外墙外保温系统耐候性试验方法》2.GB/T 9780—2013《建筑涂料涂层耐沾污性试验方法》3.GB/T 4111—2013《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4.GB/T 30100—2013《建筑墙板试验方法》5.JGJ/T27—2014《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模板1.JGJ 65—2013《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2.JG/T418—2013《塑料模板》3.GB/T50214—2013《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4.JG/T428—2014《钢框组合竹胶合板模板》质量验收1.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GB50944—2013《防静电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3.GB50946—2013《煤矿设备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规范》4.GB50937—2013《选煤厂管道安装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5.GB 50877—2014《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6.JGJ/T324—2014《建筑幕墙工程检测方法标准》建筑施工1.JGJ305—2013《建筑施工升降设备设施检验标准》2.JGJ300—2013《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3.JGJ/T302—2013《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结构分析与检测技术规范》4.GB50870—201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5.JG/T425—2013《建筑施工用木工字梁》6.JG/T426—2013《抹灰砂浆增塑剂》7.JG/T427—2014《住宅卫浴五金配件通用技术要求》8.JGJ/T295—2013《建筑采光追逐镜施工技术规程》9.JG/T430—2014《无粘结预应力筋用防腐润滑脂》10.JGJ146—201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11.JGJ/T316—2013《单层防水卷材屋面工程技术规程》12.JGJ/T275—2013《密肋复合板结构技术规程》13.GB50945—2013《光纤厂工程技术规范》14.GB50901—2013《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规范》15.GB50896—2013《压型金属板工程应用技术规范》16.GB50952—2013《农村民居雷电防护工程技术规范》17.GB/T50353—2013《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18.JB/T 11679—2013《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履带式强夯机》19.JB/T 11699—2013《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20.GB/T 19250—2013《聚氨酯防水涂料》21.CJJ 142—2014《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22.JGJ114—2014《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23.JGJ/T318—2014《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24.JGJ/T323—2014《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墙体应用技术规程》25.JGJ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26.GB50924—2014《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27.JGJ/T317—2014《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28.JGJ/T325—2014《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29.JGJ/T327—2014《劲性复合桩技术规程》30.JGJ/T326—2014《机械式停车库工程技术规范》31.JGJ/T328—2014《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32.JGJ/T330—2014《水泥土复合管桩基础技术规程》33.JGJ106—201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34.JG/T433—2014《建筑幕墙用平推窗滑撑》35.CECS379:2014《硫铝酸盐水泥基发泡保温板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36.GB50936—2014《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37.JGJ/T157—2014《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38.GB/T 8239—2014《普通混凝土小型砌块》。
建筑业工程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规范在当今社会,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现代化的城市和便捷的基础设施,但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筑业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并遵循绿色施工规范。
一、建筑业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建筑业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噪音污染,施工中的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等都会产生大量噪音,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工作。
其次是粉尘污染,土方开挖、材料运输和装卸等环节容易扬起大量粉尘,对空气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再者是水污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周边的水体。
此外,建筑废弃物的大量产生也给环境带来了沉重负担,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二、绿色施工规范的重要性绿色施工规范是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它有助于减少建筑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同时也能提升建筑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遵循绿色施工规范,能够为人们创造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绿色施工规范的主要内容1、环境保护措施控制噪音:选用低噪音的施工设备,并采取有效的隔音、消音措施。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进行高噪音作业。
控制粉尘: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洒水降尘,对运输车辆进行封闭遮盖,减少粉尘的扩散。
在易产生粉尘的作业区域设置围挡和吸尘设备。
废水处理: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对施工废水进行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合理利用雨水等非传统水源,减少对新鲜水资源的消耗。
废弃物管理:实行分类收集和处理建筑废弃物,对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总量。
2、资源节约节约土地: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减少临时占地,充分利用闲置土地。
节约材料: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材料的浪费。
选用环保、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
节约能源:采用节能型的施工设备和照明设施,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设备空转和能源浪费。
3、施工管理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明确的绿色施工目标和管理制度。
绿色施工导则目录1 绿色施工内涵1.1 绿色施工概念与原则1.2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1.3 实施绿色施工的依2 绿色施工策划2.1 绿色施工策划2.2 绿色施工影响因素分析2.3 绿色施工方案内容3 绿色施工实施3.1 绿色施工实施要点3.2 支持性资料收集4 绿色施工技术及创新技术4.1 绿色施工技术4.2 创新技术5 绿色施工评价5.1 绿色施工评价框架体系5.2 过程检查评价5.3 验收检查评价6 评价结果应用及改进6.1 实施效果分析6.2 持续改进措施7 绿色施工实施支持性文件(附件)附件一、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BG/T50640-2010)附件二、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BG/T50905-2014)附件三、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与验收指南附件四、绿色施工导则附件五、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附件六、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的技术附件七:国家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机具目录(2010年版)附件八:科技成果评审结果分类表附件九: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检查表附件十:项目绿色施工策划方案附件十一:绿色施工要素、阶段评价表附件十二:绿色施工记录表附件十三:绿色施工实施案例1 绿色施工内涵1.1绿色施工概念与原则1.1.1绿色施工的概念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材、节水、节能、节地和环境保护。
1.1.2绿色施工的原则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政策,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规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应运用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将绿色施工有关内容分解到管理体系目标中去,使绿色施工规范化、标准化。
1.2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2014)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2014)第一章绪论1.1 绿色施工的概念及意义绿色施工是指在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从设计、施工到运营和拆除等,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使用环保材料、节能技术和循环利用等手段,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消耗,并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益和人居环境的舒适度。
1.2 绿色施工的基本原则绿色施工的基本原则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建筑品质、促进投资回报和社会效益等。
1.3 绿色施工管理的目标和内容绿色施工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组织和管理,实现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目标,并提高建筑的品质和投资回报。
1.4 绿色施工管理的原则绿色施工管理的原则包括科学决策、全过程管理、风险管理、持续改进等。
第二章绿色施工的设计要求2.1 绿色设计的基本原则绿色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合理利用地理环境、科学定位建筑功能、优化建筑形式和结构、采用节能技术和环保材料等。
2.2 绿色设计的具体要求绿色设计的具体要求包括建筑外墙、屋面和地下室的隔热保温、建筑采光和通风、景观设计和绿化等方面的要求。
2.3 绿色设计的评价与认证绿色设计的评价和认证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认证体系的使用,评价和认证结果的推广和应用。
第三章绿色施工的材料选择3.1 绿色建材的定义和分类绿色建材是指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影响较小、能够有效减少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的建筑材料。
绿色建材可以分为可再生的绿色建材、循环利用的绿色建材和环保性能较好的绿色建材等。
3.2 绿色建材的选择原则绿色建材的选择原则包括环境友好性、资源节约性、健康安全性、经济适用性等方面的考虑。
3.3 绿色建材的具体选择和应用绿色建材的具体选择和应用包括墙体材料、屋面材料、地板材料和装饰材料等方面的选择和应用。
第四章绿色施工的节能技术4.1 绿色施工的节能技术分类绿色施工的节能技术可以分为建筑节能技术、机电节能技术和施工工艺节能技术等。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20143.0.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遵循“四节一环保”的原则,即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
3.0.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实行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3.0.3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同时也要遵循本规范的要求。
3.1组织与管理3.1.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由专业的施工管理团队进行组织和管理,明确绿色施工的目标和任务,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3.1.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绿色施工要求得到落实。
3.2资源节约3.2.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尽可能地采用节能、节水、节材的方法,减少资源的消耗。
3.2.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加强对建筑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
3.3环境保护3.3.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包括减少噪音、粉尘、废气的排放等。
3.3.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加强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保护,确保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4施工准备4.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材料的准备、施工人员的培训等。
4.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前应对现场进行检查,确保施工现场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
5施工场地5.1一般规定5.1.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施工场地。
5.1.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2施工总平面布置5.2.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2.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合理安排施工设备和材料的存放位置,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5.3场区围护及道路5.3.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按照规定对施工现场进行围护,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5.3.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合理规划和使用施工道路,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4临时设施5.4.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合理规划和使用临时设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绿色建筑标准汇总及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变化说明2006年,国家编制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今年国家编制了要求更严、内容更广泛”的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本文简要介绍了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特点,并对已颁布的国家、行业或协会标准进行了汇总。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2006年的版本“要求更严、内容更广泛”。
该标准在修订过程中,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评价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和试评,借鉴了有关国外先进标准经验,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意见。
修订后的标准评价对象范围得到扩展,评价阶段更加明确,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合理,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完善,整体具有创新性。
在过去,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有六大指标。
每个指标下,满足一定的项数即可被评为一星级、二星级或三星级绿色建筑。
不过,在上述标准的试运行中,发现不少问题。
而新的标准里则是采用打分的方式,总分达到45-50分是一星级,60分是二星级,80分是三星级。
评审专家认为重要的就打8分、10分,有的虽然需要,但做起来容易,也不需要多少钱,就4分。
这样一来,不少过去被评为一星级的项目现在可能评不上,二星级可能降为一星级,三星级则降为二星级或者一星级。
2013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发改委和住建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的目标。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实施顺应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需要,对促进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新该标准从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
新标准主要体现以下特点:1.将标准适用范围由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扩展至各类民用建筑。
2.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3.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行管理六类指标的基础上,增加“施工管理”类评价指标。
.,.. 目录1 工程概况 (1)2 编制依据 (1)3 绿色施工意义及原则 (1)4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 (2)5 绿色施工要点 (3)6节能减排 (10)7安全技术措施 (11)8应急预案 (12)一、工程概况大同煤矿集团朔州热电位于山西省朔州市的南部,距朔州市中心约20km的大同煤矿集团麻家梁矿区内。
厂址为前寨厂址。
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南部约7.0km处,具体位置在朔州市朔城区窑子头乡前寨村南、北同蒲铁路以东区域,该区域为朔城区土地利用规划中规划的工业用地。
二、编制依据1.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1.2 GB/T 19001-2008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3 GB/T 24001-2004 ISO14001:2014《环境管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1.4 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1.5 公司各管理体系管理手册、程序和企业标准;1.6 项目二级管理程序文件;三、绿色施工的意义及绿色施工的原则1、我国尚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大量消耗资源、影响环境的建筑业,应全面实施绿色施工,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2、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3、绿色施工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标准规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4、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
5、运用ISO14000和ISO18000管理体系,将绿色施工有关内容分解到管理体系目标中去,使绿色施工规范化、标准化。
6、鼓励各地区开展绿色施工的政策与技术研究,发展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推行应用示范工程。
1、实施绿色施工,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
第一节绿色施工管理措施1、项目部将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积极应用各项绿色施工技术。
2、项目部开展绿色施工执行的标准有:《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 50905-2014);《建设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 50640-2010);《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第9章);《建设工程绿色施工技术规程》(DBJ/T 13-180-2013);3、绿色施工基本要求1)项目部应建立绿色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明确绿色施工管理体系,项目经理需为绿色施工第一负责人,确定各级分工与相关负责人。
2)施工前应编制《绿色施工方案》;(1)确定绿色施工组织架构、绿色施工目标;(2)确定施工总平面图的布置,需节约用地,明确临时道路设置,保证土方平衡,制定基坑降水方案等;(3)明确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四节一环保)各项绿色施工措施及管理制度(4)制定绿色施工教育培训的相关内容;(5)明确绿色施工自检相关内容,包括制度、方法、频率等。
3)施工前,对施工人员专门进行“绿色施工宣传培训”;4)施工过程中,对场地噪声、施工扬尘、施工过程排放水质等每个月检测一回,收集检测记录及现场检测照片。
对施工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回收利用,及时做好记录。
5)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施工的要求进行操作,并对每个工种每个阶段进行记录、拍照或录像,每个月收集汇总一次绿色施工相关资料,主要包括:(1)污染控制照片等(覆盖、洒水、室外照明灯罩等扬尘、噪声、污水、光污染等控制措施)(2)节水照片等(水表计量、用水器具、宣传管理等)(3)节能照片等(电表计量、节能灯具、宣传管理等)(4)节材照片等(预拌混凝土、废弃物建材、施工废弃物分类收集回收等)(5)节地照片等(场地分区、植被种植保护等)(6)施工操作照片等(电焊遮挡、减震隔声措施等)(7)现场检测照片等(污染检测等工作过程照片)(8)宣传培训照片等(培训现场、工地宣传标语宣传栏等)(9)场地分区照片等(施工区、办公区、生活区等)(10)室内环境保护照片等(建设中和入住前每个阶段照片至少10张,内容包括对空调通风设备的保护和密封、施工工艺控制、通路密封、过滤器安装与更换、清洁管理等)一、工程重点及难点分析(一)技术重难点分析及对策本工程最大的施工重点和难点是海边深基坑施工,在本节后将进行详述。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2014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3.1 组织与管理3.2 资源节约3.3 环境保护 4 施工准备 5 施工场地5.1 一般规定5.2 施工总平面布置5.3 场区围护及道路5.4 临时设施6 地基与基础工程6.1 一般规定6.2 土石方工程6.3 桩基工程6.4 地基处理工程6.5 地下水控制 7 主体结构工程7.1 一般规定7.2 混凝土结构工程7.3 砌体结构工程7.4 钢结构工程———————————————————————————————————————————————7.5 其他8 装饰装修工程8.1 一般规定8.2 地面工程8.3 门窗及幕墙工程8.4 吊顶工程8.5 隔墙及内墙面工程 9 保温和防水工程9.1 一般规定9.2 保温工程9.3 防水工程10 机电安装工程 10.1 一般规定 10.2 管道工程 10.3 通风工程 10.4 电气工程 11 拆除工程 11.1 一般规定 11.2 拆除施工准备 11.3 拆除施工11.4 拆除物的综合利用1 总则1.0.1为规范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及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及拆除等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
1.0.3建筑工程绿色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绿色施工 green construction ———————————————————————————————————————————————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
2.0.2 建筑垃圾 construction trash指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料。
2.0.3 建筑废弃物 building waste建筑垃圾分类后,丧失施工现场再利用价值的部分2.0.4绿色施工评价 green construction evaluation对工程建设项目绿色施工水平及效果所进行的评估活动。
2.0.5 信息化施工 informative construction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手段,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信息进行有序存储、处理和信息反馈用以指导调整施工的方法。
2.0.6建筑工业化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以现代化工业生产方式,在工厂完成建筑构、配件制造,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的建造模式。
3、基本规定3.1 组织与管理3.1.1建设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1在编制工程概算和招标文件时,应明确绿色施工的要求,并提供包括场地、环境、工期、资金等方面的条件保障。
2应向施工单位提供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的设计文件、产品要求等———————————————————————————————————————————————相关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应建立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的协调机制。
3.1.2设计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1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建设单位的要求进行工程的绿色设计。
2应协助、支持、配合施工单位做好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有关设计工作。
3.1.3监理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1应对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承担监理责任。
2应审查绿色施工组织设计、绿色施工方案或绿色施工专项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3.1.4施工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1施工单位是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应组织绿色施工的全面实施。
2实行总承包管理的建设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对绿色施工负总责。
3总承包单位应对专业承包单位的绿色施工实施管理,专业承包单位应对工程承包范围的绿色施工负责。
4施工单位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绿色施工管理制度,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进行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定期开展自检、联检和评价工作。
5绿色施工组织设计、绿色施工方案或绿色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前,应进行绿色施工影响因素分析,并据此制定实施对策和绿色施工评价方案。
———————————————————————————————————————————————3.1.5参建各方应积极推进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施工。
建筑工业化宜重点推进结构构件预制化和建筑配件整体装配化。
3.1.6应做好施工协同,加强施工管理,协商确定工期。
3.1.7施工现场应建立机械设备保养、限额领料、建筑垃圾在利用的台帐和清单。
工程材料和机械设备的存放、运输应制定保护措施。
3.1.8施工单位应强化技术管理,绿色施工过程技术资料应收集和归档。
3.1.9施工单位应根据绿色施工要求,对传统施工工艺进行改进。
3.1.10 施工单位应建立不符合绿色施工要求的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的限制、淘汰等制度。
3.1.11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的规定对施工现场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并根据绿色施工评价情况,采取改进措施。
3.1.12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制定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和人员安全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3.2 资源节约3.2.1节材及材料利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施工进度、材料使用时点、库存情况等制定材料的采购和使用计划。
2现场材料应堆放有序,并满足材料储存及质量保持的要求。
3工程施工使用的材料宜选用距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
———————————————————————————————————————————————3.2.2节水及水资源利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现场应结合给、排水点位置进行管线线路和阀门预设位置的设计,并采取管网和用水器具防渗漏的措施。
2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应采用节水器具。
3施工现场宜建立雨水、中水或其他可利用水资源的收集利用系统4应按照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的定额指标进行控制。
5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自来水。
3.2.3节能及能源利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及施工区域,减少作业区机械设备数量。
2应选择功率与负荷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机械设备不宜低负荷运行,不宜采用自备电源。
3应制定施工能耗指标,明确节能措施。
4应建立施工机械设备档案和管理制度,机械设备应定期保养维修。
5生产、生活、办公区域及主要机械设备宜分别进行耗能、耗水及排污计量,并做好相应记录。
6应合理布置临时用电线路,选用节能器具,采用声控、光控和节能灯具;照明照度宜按最低照度设计。
7宜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8施工现场宜错峰用电。
3.2.4节地及土地资源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工程规模及施工要求布置施工临时设施。
2施工临时设施不宜占用绿地、耕地以及规划红线以外场地。
3施工现场应避让、保护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
3.3 环境保护3.3.1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现场宜搭设封闭式垃圾站。
2细散颗粒材料、易扬尘材料应封闭堆放、存储和运输。
3施工现场出口应设冲洗池,施工场地、道路应采取定期洒水抑尘措施。
4土石方作业区内扬尘目测高度应小于1.5米,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目测扬尘高度应小于0.5米,不得扩散到工作区域外。
5施工现场使用的热水锅炉等宜使用清洁燃料。
不得在施工现场融化沥青或焚烧油毡、油漆以及其它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3.3.2噪音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现场应对噪声进行实时监测,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昼间不应超过70dB(A),夜间不应超过55dB(A)。
噪声测量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的规定。
2施工过程宜使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施工机械设备,对噪音控制要求较高的区域应采取隔声措施。
3施工车辆进出现场,不宜鸣笛。
3.3.3光污染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现场和周边环境采取限时施工、遮光和全封闭等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光污染的措施。
2夜间室外照明灯应加设灯罩,光照方向应集中在施工区范围。
3在光线作用敏感区域施工时,电焊作业和大型照明灯具应采取防光外泄措施。
3.3.4水污染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污水排放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的有关要求。
2使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水时,宜根据实际情况对水质进行检测。
3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应设专门库房,地面应做防渗漏处理。
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4易挥发、易污染的液态材料,应使用密闭容器存放。
5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和检修时,应控制油料污染;清洗机具的废水和废油不得直接排放。
6食堂、盥洗室、淋浴间的下水管线应设置过滤网食堂应另设隔油池。
7施工现场宜采用移动式厕所,并委托环卫单位定期清理。
固定厕所应设化粪池。
8隔油池和化粪池应做防渗处理,并及时清运、消毒。
3.3.5施工现场垃圾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垃圾应分类存放、按时处理。
2应制定建筑垃圾减排计划,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施工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规范》GB/T50743。
———————————————————————————————————————————————3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分类率应达到100%;对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应单独贮存,并设置醒目标识。
4现场清理时,应采用封闭式运输,不得将施工垃圾从窗口、洞口、阳台等处抛撒。
3.3.6施工使用的乙炔、氧气、油漆、防腐剂等危险品、化学品的运输、贮存、使用应采取隔离措施,污物排放应达到国家现行有关排放标准的要求。
4施工准备4.0.1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资料、场地条件、周边环境和绿色施工总体要求,明确绿色施工的目标、材料、方法和实施内容,并在图纸会审时提出需要设计单位配合的建议和意见。
4.0.2施工单位应编制包含绿色施工管理和技术要求的工程绿色施工组织设计、绿色施工方案或绿色施工专项方案,并经审批通过后实施。
4.0.3绿色施工组织设计、绿色施工方案或绿色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考虑施工现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特点。
2应有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措施。
3应明确绿色施工的组织管理体系、技术要求和措施。
4应选用先进的产品、技术、设备、施工工艺和方法,利用规划区域内设施。
5应包含改善作业条件、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力资源等内容。
4.0.4施工现场宜推行电子文档管理。
4.0.5施工单位宜建立建筑材料数据库,应采用绿色性能相对优———————————————————————————————————————————————良的建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