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联想收购摩托罗拉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54.02 KB
- 文档页数:23
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的成功性分析作者:冯涛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第16期摘要:2014年中国企业界的第一件大事,联想大手笔以29亿美元向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智能手机业务,争论不断,褒贬不一。
本文试从联想收购后面临的估值、盈利、品牌、技术贬值、经验思维五大难题分析,对国际化收购风险和未来成功性提出关注事项。
关键词:联想收购摩托罗拉成功性一、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战略落脚点(一)布局与联想手机战略相匹配的业务和产业从联想手机业务现状分析,根据美国分析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在全球手机市场的最新调查报告中指出,三星2013年出货量达到3.198亿台,占据了全球32.3%的市场份额,稳坐全球之首。
苹果居第二,为 15.5%的份额。
联想以4.6%占据第三与第五位。
客观评价,尽管联想在管理、供应链等管理优势明显,但在高速增长和高速变化的手机行业,缺乏引领行业的技术内核和产品,单靠自身实力难以逾越行业龙头苹果、三星。
联想提出PC+战略,将智能手机等移动产品作为战略核心,要成为世界型的企业,手机业务的目标必然是对标三星和苹果甚至超越。
摆在联想面前的是个难题,一方面靠自己是不行,那只有一条捷径,并购,收购其他竞争对手,增强竞争力量,实现“1+1>2”的效应。
联想自身战略也在不断调整中,目前联想的业务构成中,个人电脑全球第一,平板电脑全球第三,智能手机全球第五。
未来市场潜力最大在于智能手机,在于移动互联+智能手机的综合业务。
根据Gartner的最新预测,中国高端手机市场预计将在未来五年内享有最高的增长率。
2014年,高端手机预计占总销售的20%,到2017年,将接近32%。
在中国,随着4G牌照的发放,中国手机制造商将面临着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移动互联网也在决定着手机行业的未来。
柳传志说,目前,移动互联网是联想集团面临的最大挑战,而且形势“非常严峻”,联想要转型,面前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做显示屏、芯片类手机零件,二是做手机App,但是哪条路都不好走。
企业多元化案例企业多元化是指一个企业在原有主营业务的基础上,通过收购、兼并、投资等方式,进入与原有业务不相关的新领域,以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的战略举措。
多元化战略可以帮助企业分散风险,拓展业务范围,提高盈利能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企业多元化的案例来探讨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和效果。
案例,联想集团。
联想集团是中国著名的跨国科技企业,成立于1984年,最初是一家专业从事计算机硬件制造的企业。
随着全球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联想逐渐意识到单一业务的局限性,于是开始尝试多元化发展战略。
2005年,联想集团收购了IBM个人电脑业务,进军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实现了业务的多元化。
此后,联想又相继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和IBM服务器业务,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业务范围。
多元化战略对联想集团的影响:首先,多元化战略帮助联想集团实现了业务的全球化布局。
通过收购国际知名企业的业务,联想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其次,多元化战略使联想集团能够更好地抵御市场风险。
不同业务领域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当某一业务遇到市场波动时,其他业务可以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降低了整体经营风险。
再者,多元化战略为联想带来了更多的盈利增长点。
不同业务领域的收入可以相互补充,提高了整体盈利能力。
例如,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后,手机业务的收入大幅增长,成为了公司盈利的重要来源。
然而,多元化战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不同业务领域的管理难度增加,需要更加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和资源投入。
其次,跨国并购涉及到文化、制度、法律等多方面的差异,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
而且,多元化战略也可能导致企业资源过度分散,影响了核心业务的发展。
综上所述,企业多元化战略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联想集团作为一个成功的多元化案例,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实现了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14年1月30日,联想集团以29亿美元的价格从谷歌手中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多少令人有些诧异,不是黑莓,不是HTC,也不是酷6,而是摩托罗拉移动。
在陆续收购IBM PCD 业务、IBM X86服务器业务后,联想终于在其短板——移动业务——下了一次狠手。
对于联想来说,多了摩托罗拉移动的加持,联想在移动业务上的发展定会更平顺。
联想收购摩托罗拉29亿美元究竟买到了什么据悉,当联想完成本次收购后,摩托罗拉旗下的3500名员工,其持有的2000项专利,以及摩托罗拉移动品牌和商标组合,全球50多家运营商的合作关系都将归于联想移动业务集团,由刘军掌控。
收购自然是有利有弊,我们不妨来看看联想究竟在这次收购中获得了什么,以及还面临着哪些问题。
联想得到了什么?1.专利。
作为移动通信领域的先驱,摩托罗拉手中握有大量专利资源,这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或者企业来说,都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资产,包括谷歌,也包括联想在内。
专利是厂商与厂商间直接较量的最佳武器,凭借专利,可以极大程度上限制其他公司产品的研发,从而保障自己在市场中的有利地位。
联想在这一点上一直处于不利位置,而如今有了摩托罗拉移动的加持,联想在专利领域便间接积累了大量专利资源,这对于联想进军并立足国际舞台是意义的。
2.品牌。
联想集团本次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不仅获得了3500名员工和2000项专利,同时拿下了摩托罗拉的品牌和商标。
对于联想而言,收购摩托萝拉似乎并不能在短期内带来明显的效益,但重要的是联想直接获得了进军全球市场的门票。
虽然摩托罗拉目前的市场份额持续呈现缩水状态,但其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仍然不可小觑。
相比之下,联想虽同样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其主要销往地区仅包括中国、印尼等新兴市场。
可以说,摩托罗拉在全球市场内的品牌影响力,要比联想成熟并且大的多,借助摩托罗拉成形的品牌效应,将会大幅加快联想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
3.合作关系。
联想之所以在海外市场迟迟没有太多出色的表现,除了品牌影响力不足外,渠道合作关系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联想收购案例分析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收购背景 (2)1.2 收购意义 (3)二、联想收购案例概述 (4)2.1 案例背景 (5)2.2 收购目标与过程 (7)三、联想收购IBM (8)3.1 交易细节 (9)3.2 后续整合与挑战 (10)3.3 收购效果评估 (12)四、联想收购摩托罗拉手机业务 (13)4.1 交易背景与动机 (14)4.2 组织结构调整 (15)4.3 市场表现及战略调整 (16)五、联想收购IBM (18)5.1 交易内容与财务影响 (18)5.2 技术整合与创新 (19)5.3 长期战略价值 (20)六、联想收购案例启示 (21)6.1 投资策略与风险控制 (23)6.2 文化融合与管理协同 (24)6.3 创新驱动与市场竞争 (25)七、结论 (26)7.1 收购活动的总结 (27)7.2 对企业发展的长远影响 (29)一、内容概要本报告旨在分析联想收购案例,从收购背景、收购过程、收购后整合与运营,到最终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报告将重点关注联想收购的具体细节,包括收购的动机、策略、交易结构,以及收购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报告将分析联想如何通过收购实现业务扩展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并评估收购对其长期战略及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报告还将探讨收购过程中涉及的关键要素,如资金筹措、风险评估、文化差异等,并总结联想收购案例中的经验教训,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1.1 收购背景全球企业并购活动日益频繁,联想集团作为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公司,也积极投身于并购的浪潮中。
这些收购案例不仅体现了联想寻求扩大市场份额、增强技术实力、优化产品线、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战略意图,也反映了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获取关键技术和资源、实现全球化运营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在此背景下,联想于近期完成了一项重要的收购案——收购了某知名智能硬件制造商的股份。
这项收购不仅使联想获得了该制造商在智能硬件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创新能力,还为其拓展了新的业务领域和市场渠道。
企业并购重组案例分析企业并购重组是指企业通过购买、合并、吸收等方式,将两个或多个独立的企业进行整合,共同形成一个新的企业实体。
这种战略行为常常伴随着市场机会的利用、资源的整合和风险的分担等优势,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下面将以典型的企业并购重组案例,谷歌收购Motorola为例,分析其动机、目标和效果等方面。
谷歌是全球著名的科技公司,广泛涉及引擎、互联网广告、硬件设备等领域。
2024年,谷歌宣布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摩托罗拉移动(Motorola Mobility),这是谷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并购。
这一举措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首先,谷歌收购Motorola的动机之一是为了获取其专利组合。
在当时,全球各大科技公司之间的专利战日趋激烈。
而Motorola拥有众多关键的移动通信专利,特别是在3G和4G技术方面。
通过收购Motorola,谷歌可以拥有这些专利,并加强自身在移动通信领域的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抵御来自竞争对手的专利诉讼。
其次,谷歌收购Motorola还可以进一步整合硬件和软件资源。
Motorola作为一家具有悠久历史和品牌影响力的手机制造商,可以提供谷歌所需的硬件制造技术和渠道资源。
通过与Motorola合作,谷歌可以更好地掌握Android操作系统在移动设备上的应用和性能优化,更好地整合软硬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另外,谷歌收购Motorola还能进一步巩固自身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地位。
Motorola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有一定的份额和声誉,谷歌通过收购可以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进一步与苹果等竞争对手展开竞争。
此外,Motorola在中低端市场也有一定的优势,这使得谷歌能够更好地覆盖不同层次的用户群体,提高市场占有率。
收购完成后,Motorola成为谷歌旗下的子公司,继续独立运营。
然而,在此之后的几年里,谷歌并没有像预期那样充分利用Motorola的资源和技术优势。
2024年,谷歌宣布将Motorola以29亿美元的价格卖给联想集团。
‚摩托罗拉的天不会塌,但再也不会阳光明媚‛两个月前的传言,正迅速转变成现实。
2月初,面对来自股东和媒体一浪高过一浪的质询,摩托罗拉被迫作出表态。
该公司负责企业战略的高级副总裁唐•迈克里兰(DonMcLellan)说,摩托罗拉目前的股价‚严重低估‛了该公司移动设备部门的价值。
他承认,将该部门分拆出去能够大大推动摩托罗拉的复兴。
这是摩托罗拉在出售或分拆手机部门问题上的第一次松口。
但重组工作可能早已展开。
2007年12月,美国NBC环球新闻集团旗下一家媒体称,摩托罗拉手机部门很可能会被其他公司收购。
戴尔、惠普或加拿大的RIM公司都是可能的买家,每股的收购价格大约是21~22美元。
对此,摩托罗拉未予臵评。
但不久之后,该公司包括中国在内的管理层都收到了一封邮件,要求不得就此话题接受采访。
此时,在公司内部,关于摩托罗拉手机部门前途的讨论已经蔓延开来,有些人开始为自己的出路担忧。
一位摩托罗拉代工厂的高管含蓄地说,在手机行业,收购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很多公司的高管今天还在正常工作,明天就接到一封电邮,说公司已经被卖掉。
‛尽管摩托罗拉力图控制住局面,但1月23日发布的上一年度财报,让该公司手机部门面临的危机彻底浮现。
2007年,摩托罗拉手机部门的销售额仅为190亿美元,比2006年下降了整整1/3。
第四个季度的亏损额达到3.88亿美元,全年亏损则为12亿美元。
而在2006年,这家公司在手机业务上还盈利27亿美元。
更要命的是,摩托罗拉承认,无法对手机部门何时能够扭亏作出预期。
这证明局面已经不在摩托罗拉的控制中。
其实,危机早在2007年初已经显露。
在2007年第一季度财报中,摩托罗拉手机部门的销售额为5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5%。
同期2.31亿美元的运营亏损,也与上年7亿美元的运营利润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习惯了起起伏伏的手机行业,摩托罗拉的亏损并未引起重视。
一些投资银行的分析报告也认为,摩托罗拉只是面临暂时的困难,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和新机型的推出,摩托罗拉将很快走出低谷。
联想收购摩托罗拉,挺进美国智能手机市场In Motorola Purchase, Lenovo Gains Big Footprint in Smartphones联想收购摩托罗拉,挺进美国智能手机市场TOKYO — Apple and Samsung Electronics dominate the smartphone business, controlling about half of the sales and most of the profits. An ever-changing roster of also-rans has struggled to close the gap. Now one of those challengers, Lenovo, has broken free of the pack and pushed itself into a clear No. 3 position with an agreement to buy Motorola Mobility from Google.东京——苹果(Apple)和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目前在智能手机行业占主导地位,它们控制着大约一半的市场份额以及大部分利润。
尽管新的参与者不断涌现,但都难以超越这两家公司。
如今,作为其中的一名挑战者,联想集团凭借着从谷歌(Google)手中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公司(Motorola Mobility)的协议力压群雄,无可辩驳地坐上第三把交椅。
Assuming the deal is completed, do Samsung and Apple need to start looking over their shoulders? Not yet, it seems.那么,如果联想完成交易,三星和苹果是不是该开始担心自己的地位了?似乎还没这个必要。
Motorola sells its flagship phone, the Moto X,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more than double the price of some Lenovo smartphones in China.在美国,摩托罗拉旗舰手机Moto X无合约版售价399美元,是联想部分智能手机在中国售价的两倍多。
联想并购摩托罗拉案例分析
2014年1月,中国联想宣布以2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谷歌旗下
摩托罗拉移动(Motorola Mobility)的手机业务。
这一收购具有里
程碑意义,因为它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进行的一项重大收购,同
时也标志着联想希望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的努力。
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后,联想得以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自己的品牌
和产线,并能够在全球市场上扩大销售。
此外,联想还从摩托罗拉
移动的技术和专利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这些技术和专利将有助于
联想在研发和设计方面取得进展,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
产品。
此次收购还将有助于增强联想在全球市场的品牌知名度。
摩托
罗拉移动在美国市场的知名度非常高,而这是联想迄今为止无法做
到的。
因此,通过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联想将能够在美国市场上更
加广泛地推广自己的品牌和产品。
然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过程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障碍。
首先,这是联想首次进行的大规模并购交易,因此该公司需要耗费大量时
间和资源来管理新的业务和流程。
此外,摩托罗拉移动在全球市场
上的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这意味着联想需要增加对该业务的投资
来扭转局面。
总之,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是一次重大的并购交易,该交易
为联想提供了机会进一步扩大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
虽然该交易
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但联想有望从中获得长期收益。
战略管理学-联想并购案例分析第一篇:战略管理学-联想并购案例分析战略管理学作业—东风股份营销班联想的国际化并购决策与联想未来联想的国际化并购决策评析:联想的国际化并购是一次同行业间不同层级的公司并购——联想以总价12.5亿美元(6.5亿美元现金和6亿美元联想股票)收购IBM 的全球PC业务,并将承担5亿美元的净负债。
在多元化战略上举步维艰的联想正处在叉路口,同时在国内市场,正遭受劲敌 DELL的有力的挑战。
联想开始转变战略,以“收缩阵线,专注PC”为战略方向指导下,联想完成对IBM全球PC业务的收购。
根据德鲁克的“企业成功并购五法则”,我们对联想此次国际化并购决策进行评析:(1)收购必须有利于被收购公司IBM的PC部门近年来颓势,对于IBM公司来讲是十分头疼。
尤其2003年PC部门的销售营收为95.6亿美元,但净亏损却高达2.58亿美元。
IBM公司卖出它的全球PC业务,可摔掉包袱,并获取资金专注自己的服务器等业务,这样来看是有利于IBM公司的发展。
(2)须有一个促进合并的核心因素购并双方存在极强的资源互补性。
IBM PC部门在技术、品牌、市场网络、经营管理团队方面有优势但在财务及经营成本上背负沉重包袱;联想则拥有很大的中国PC市场、高效的运营平台作为自己强有力的后盾,这一切构成了此次并购的基础。
对促进此次并购的主要核心因素。
(3)收购方必须尊重被收购公司的业务活动整个漫长谈判过程中联想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实质谈判前,联想找了不少IBM的员工谈话,发现收购后联想会国际化的心态去管理新公司,而IBM的员工还是愿意从IBM离开进入一家新的公司,同样也会很愿意接受联想。
联想的谈判的队伍在不断的扩大的。
在联想的内部,并购所涉及到的部门,包括行政、供应链、研发、IT、专利、人力资源、财务等各个部门均派出了专门小组全程跟踪谈判的过程。
(4)收购公司必须能够在一年内向被收购公司提出上层管理方案在管理层方面,联想在IBM原有的管理团队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的案例分析(MISSYAO)2014年1月30日,联想集团以29亿美元的价格从谷歌手中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多少令人有些差异,不是黑莓,不是HTC,也不是酷6,而是摩托罗拉移动。
在陆续收购IBM PCD 业务、IBM X86服务器业务后,联想终于在其短板——移动业务下了一次狠手。
对于联想来说,多了摩托罗拉的加持,联想在移动业务上的发展定会更平顺。
据悉,当联想完成这次收购后,摩托罗拉移动的3500名员工,2000项专利,品牌和商标,和全球50多家运营商的合作关系都归入联想移动业务集团,由联想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刘军执掌。
收购自然是有利有弊,我们不妨来看看联想在这次收购中获得了什么,以及还面临着哪些问题。
联想收购了摩托罗拉29亿美元究竟买到了什么?!下面就是我们对这次联想收购摩托罗拉所做出的案例分析。
联想的处境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当今IT产业领域,来自联想的技术微不足道。
在创新决定市场的今天,联想“上不去下不来”的处境情理之中。
在和大多数国际企业相比,联想任仍然停留在“营销主导型”公司的层面,而不是一个技术型公司,从这一点讲,联想和大多数中国企业没有本质的区别。
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最好。
机遇的降临谷歌对摩托罗拉移动最感兴趣的资产就是专利,从后续的一系列裁员、出售工厂等动作来看,其对手机业务实际上并没有太大兴趣。
收购之后,摩托罗拉移动至少已经亏损10亿美元,且盈利无望,谷歌可能也不愿意让手机业务拖累公司整体业绩。
联想收购的动机联想收购摩托罗拉,至少是符合一个大趋势的,即硬件和低端科技产品的制造甚至服务流向发展中国家。
这里面存在的问题是,两起大规模收购(即10年前联想收购IBM Pc 业务和现在收购的摩托罗拉)肯定会在短期内拉低联想的利润。
但平心而论,这起收购为联想带来的好处也是很多的,符合其长期发展需求和企业利益。
总的来说,本次收购在五个方面可以为联想带来莫大好处。
1、用品牌开路摩托罗拉移动的品牌资产还在,毕竟是美国和拉美的第三大安卓智能手机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