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钢球标准(一)
- 格式:docx
- 大小:10.53 KB
- 文档页数:2
前言本标准对应于ISO3290:1998《滚动轴承—球—尺寸和公差》,与ISO3290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按照汉语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必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在第5章中增加了5.1“材料和热处理”、5.6“残磁”、5.7“其他”的技术要9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9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洛阳轴承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素青。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308—1964、GB308—1977、GB308—1984、GB308—1989。
滚动轴承钢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球的尺寸、技术要求、标志、测量及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滚动轴承配套用钢球和商品高碳铬轴承钢钢球。
D一般用于标注球尺寸的直径值。
w3.2 球单一直径 single ball diameter与球实际表面相切的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Dws3.3 球平均直径 mean ball diameter球的最大与最小单一直径的算术平均值。
Dwm3.4 球直径变动量 variation ball diameterV球的最大与最小单一直径之差。
Dws3.5 表面不平度和形状参数 Surface irregularities and form parameters偏离理想球面的各种偏差,它们沿整个球表面分布并重复出现。
注1:这些偏差起因于:球形误差;波纹度;表面粗糙度。
注2:本标准未规定表面缺陷(及其大小),其定义如下:表面缺陷:是指在加工、贮藏、转运或使用过程中,无意或偶然生成的实际表面的单元体、不规则体或成组的单元体、不规则体。
这类单元体或不规则体与构成表面的粗糙度的那些单注:球等级用字母G和数字不定来识别。
3.10规值ball gaugeS 球批平均直径与球公称直径之间的差量,此量为一已定系列中的一个量。
轴承钢球精度等级轴承钢球精度等级是指轴承钢球的尺寸和形状的精确程度,它是标识轴承钢球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轴承钢球精度等级涉及到轴承的运行精度、承载能力和寿命等重要指标。
本文将介绍轴承钢球精度等级的相关参考内容。
1. ISO9001标准:ISO900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涵盖了众多行业和领域。
对于轴承钢球的精度等级,ISO9001标准规定了一系列相关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例如,针对轴承钢球的尺寸偏差和形状偏差,ISO9001标准详细规定了测量方法和允许的偏差范围。
2. GB/T 308-2014标准:GB/T 308-2014是我国轴承钢球精度等级的国家标准,它规定了轴承钢球的尺寸和形状的精度等级划分,以及相应的尺寸偏差和形状偏差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轴承钢球,并对其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进行了细致划分和规范。
3. ABMA标准:ABMA是美国轴承制造商协会的缩写,该协会制定了一系列与轴承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对于轴承钢球的精度等级,ABMA标准提供了详细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该标准对轴承钢球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进行了分类,同时还规定了相关的允许的尺寸偏差和形状偏差。
4. DIN 5401标准:DIN 5401是德国标准化协会制定的轴承钢球精度等级标准,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轴承钢球。
该标准将轴承钢球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分为多个等级,并规定了相应的尺寸偏差和形状偏差范围。
此外,该标准还规定了测试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
5. 美国G16-G5000精度等级划分:根据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Society of Manufacturing Engineers)的建议,轴承钢球的精度等级可以按照G16-G5000分为多个等级。
G16是最低精度等级,表示轴承钢球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相对较低;而G5000是最高精度等级,表示轴承钢球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相对较高。
这种划分方式适用于美国市场,对轴承钢球的质量和性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实用文档之"前言"本标准对应于ISO3290:1998《滚动轴承—球—尺寸和公差》,与ISO3290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按照汉语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必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在第5章中增加了5.1“材料和热处理”、5.6“残磁”、5.7“其他”的技术要求;——增加了第6章“标志”、第7章“测量及检验方法”、第8章“检验规则”、第9章“包装及贮存”。
——增加了附录C“成品钢球压碎载荷值”。
本标准代替GB/T308—1989《滚动轴承钢球》本标准与GB/T308—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表面不平度和形状参数、波纹度的术语和定义(见3.5和3.5.2);——修改了表面粗糙度的定义,并且压缩了表面粗糙度R a的数值(见3.5.3和表3)——增加了优先采用的球公称直径表中的尺寸规格(见表1);——增加了G24级的公差级别(见5.3、表3、表4);——取消了各公差等级钢球所适用的尺寸范围表(1989年版的表4)——修改了钢球硬度值(1989年版的5.4,本版的5.2、表2);——增加了钢球残磁限值的规定(见5.6、7.5);——增加了钢球裂纹的检查方法(见7.7);——修改了钢球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1989年版的6.2.3,本版的7.3);——修改了检测规则的内容(1989年的第7章,本版的第8章);——将“标志”内容单独作为一章(1989年版的8.1,本版的第6章);——修改了球形误差测量的附录(见附录B);——增加了“成品钢球压碎载荷值”(见附录C)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9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洛阳轴承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素青。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308—1964、GB308—1977、GB308—1984、GB308—1989。
钢球规格表优先采用的钢球规格公称直径Dw见图1钢球采用符合GB/T18254-2000,GB/T18579-2001规格的轴承钢制造,热处理质量应符合JB/T1255的规格钢球具体规格:30mm, 30.163mm, 31mm, 31.75mm, 32mm, 33.338mm, 34mm, 35mm, 34.925mm, 36. 513mm, 38.1mm, 39.688mm, 40mm, 41.275mm, 42.863mm, 44.445mm, 4 5mm, 46.625 mm, 50mm, 50.8mm, 53.975mm, 55mm, 57.15mm, 60mm, 60.325mm, 63.5mm, 69.85 mm,. 70mm, 75mm, 76.2mm, 80mm, 88.9mm, 90mm, 100mm, 101.6mm, 110mm, 127 mm, 152.4mm一.不锈钢球,不锈钢珠,不锈钢钢球:1.材质: 201,202,302,303,304,316,316L,420,440,440C等;2.规格: 0.5mm----50.8mm;3.级别: G16-----G1000;二. 轴承钢球,铬钢球,滚珠,铬钢珠,轴承钢珠:1.材质: GCr15 440 440c;2.规格: 0.5mm--152.4mm3.级别: G10----G100;三.微型钢球,小钢珠,小型钢球:1.材质:不锈钢(201,304,316,316L,420,440,440C);轴承钢GCr15;碳钢1010,1045,1085;2.规格: 0.5mm-----2.5mm3.级别: G16--G100;四. 特大轴承钢球,大型钢球,特大钢球:1.特大轴承钢球规格:30MM----152.4MM2.轴承钢球材质:GCr15五.钻孔钢球:专业钻孔加工1.0MM以上规格的碳钢球,不锈钢球;六.电镀钢球:专业电镀0.8MM以上规格的钢球,可电镀金,镀银,镀锌,镀镍,镀铬钢球(锻)参数一览表在磨机进行钢球级配以后,开磨投料,一个小时以后在磨尾取混合料进行细度检测,一般要求:出磨混粉的细度控制在35%—45%,循环负荷率达95%(指闭路磨);选粉效率降低到75%左右;根据检测情况,对磨机钢球级配进行微调,直到两仓(或多仓),即粗粉仓的破碎能力跟细粉仓的研磨能力平衡。
轴承硬度国家标准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用深沟球轴承的规格型号和性能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深沟球轴承的采购、样品确认和来料检验。
2.引用标准GB/T276-94 深沟球轴承外型尺寸GB307.1-2005 滚动轴承公差GB/T4604-93 径向游隙GB/T307-94 轴承精度JB/T7047-93 轴承振动噪音GBT307.2-2005 滚动轴承公差的测量方法3.技术要求3.1 外观A.轴承外观应无烧伤、锈蚀、碰伤、粗磨痕、毛刺等缺陷;B.防护油应适中,无润滑脂泄露;C.轴承包装应标识清楚、完整;内包装应完好、无破损。
3.2 尺寸d——轴承内径;D——轴承外径;B——宽度内外圈材质:GCr15 高碳铬轴承钢,硬度为HRC60~65钢球材质: GCr15 高碳铬轴承钢,硬度为HRC61~66附表13.3 轴承的制造精度轴承的尺寸精度按GB/T307-940级(普通级),公差值如表:单位:mm3.4保持架和防尘盖轴承用金属冲压波形保持架;防尘盖用双面金属防尘盖(2ZZ型)3.5轴承的润滑3.5.1 轴承的润滑剂是由生产厂商在出厂前封装,要求工作温度在-30~120℃,并且有较好的气候性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附表33.5.2 润滑脂具有很好的黏附性、耐磨性、耐温性、防锈性和润滑性,能够提高高温抗氧化性,延缓老化,能溶解积碳,防止金属磨屑和油污的结聚,提高机械的耐磨、耐压和耐腐蚀性。
3.5.3 注脂量深沟球内径小于15mm以下的型号为20%-25%,内径大于17mm为25%-30%。
(注:除去保持架、滚子,内圈与外圈之间的空间所占%)。
3.6 使用寿命轴承正确安装后,电机在常温常压下运行20000小时无故障,在高温环境下80℃~90℃,相对湿度80%,运行200小时后,轴承的润滑脂无泄漏挥发。
轴承钢球精度等级的详细描述包括以下方面:
1.精度等级:精度等级是衡量钢球精度的标准,用数字表示,数字越小,精度越高。
P0级是精度等级最低的钢球,主要用于低速、低负荷的轴承;P6级、P5级、P4级依次提高,用于不同精度要求的轴承。
2.直径公差:钢球的直径公差是衡量其直径精度的指标。
在同一个精度级别下,钢球的直径公差越小,其直径精度越高。
例如,P0级钢球的直径公差范围为±0.63mm,而P4级钢球的直径公差范围为±0.0002mm。
3.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是衡量钢球表面光滑程度的指标。
在同一个精度级别下,钢球的表面粗糙度越低,其表面质量越好。
例如,P0级钢球的表面粗糙度为Ra0.8-3.2μm,而P4级钢球的表面粗糙度为Ra0.1-0.8μm。
4.圆度:圆度是衡量钢球形状精度的指标。
在同一个精度级别下,钢球的圆度越小,其形状精度越高。
例如,P0级钢球的圆度范围为≥0.75μm,而P4级钢球的圆度范围为≤0.3μm。
5.硬度:硬度是衡量钢球硬度的指标。
不同精度级别的钢球可能有不同的硬度要求,以满足不同的使用场合和性能要求。
例如,P0级钢球的硬度范围为58-64HRC,而P4级钢球的硬度范围为60-65HRC。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生产厂家和不同品牌的轴承钢球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的精度等级和指标可能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轴承钢球。
轴承钢球等级轴承钢球是一种重要的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中,用于支撑和传递载荷。
钢球的质量等级对轴承的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等级的轴承钢球的特点和应用领域出发,探讨轴承钢球等级的重要性。
1. G10级轴承钢球G10级轴承钢球是最高等级的钢球之一,具有高精度和高光洁度的特点。
这种等级的钢球通常用于高速运转的精密设备,如航空器、高速列车、精密仪器等。
其制造工艺要求非常严格,需要经过多道工序的加工和热处理,以保证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2. G16级轴承钢球G16级轴承钢球是一种较高等级的钢球,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光洁度要求。
这种等级的钢球广泛应用于一般机械设备中,如传动装置、泵、风机等。
它不仅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而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3. G40级轴承钢球G40级轴承钢球是一种中等等级的钢球,通常用于一般工业设备中。
这种等级的钢球具有一定的精度和光洁度要求,可以承受一定的载荷,适用于一般的传动和支撑装置。
4. G100级轴承钢球G100级轴承钢球是一种较低等级的钢球,适用于一些一般要求较低的设备。
这种等级的钢球制造工艺相对简单,精度和光洁度要求较低,一般用于一些非精密设备中。
轴承钢球的等级对于轴承的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等级的钢球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光洁度,能够在高速运转和重载条件下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而低等级的钢球虽然制造工艺相对简单,但其精度和光洁度较低,只适用于一些一般要求较低的设备。
在选择轴承钢球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来确定合适的等级。
对于高速运转和精密设备,应选择高等级的钢球,以保证其性能和寿命。
而对于一般工业设备,选择中等等级的钢球即可满足要求。
对于一些非精密设备,低等级的钢球也能够正常工作。
轴承钢球的等级对于轴承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等级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轴承钢球等级,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滚动轴承钢球压碎试验标准一、引言滚动轴承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元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钢球是滚动轴承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冲击力。
为了确保滚动轴承的质量和可靠性,需要进行滚动轴承钢球压碎试验。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滚动轴承钢球压碎试验的标准。
二、试验目的滚动轴承钢球压碎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钢球的强度和抗压能力,以确定其是否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三、试验设备•压力机:用于施加压力到钢球上。
•测力仪:用于测量施加在钢球上的压力。
•试验样品:包括不同规格和材料的钢球样品。
四、试验过程1.准备试验样品:从批次中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钢球作为试验样品。
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2.安装试验样品:将试验样品放置在试验台上,并调整压力机的位置,使其与样品正确对齐。
3.施加压力:逐渐增加压力,直至钢球发生破裂或变形。
在试验过程中记录并测量压力大小。
4.结果记录:记录试验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并计算钢球的抗压能力。
五、试验结果的评价根据试验结果,评价钢球的抗压能力。
如果钢球在承受一定压力后未发生破裂或变形,则认为该批次的钢球合格;否则,认为不合格。
六、试验标准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要求,滚动轴承钢球压碎试验的标准如下:6.1 试验样品的选择•从批次中随机选择一定数量(通常为30个)的钢球作为试验样品。
•样品数量应代表整个批次的特性。
6.2 试验设备的要求•压力机的分辨率应至少为0.1N。
•测力仪的分辨率应至少为0.01N。
6.3 试验条件•试验室温度应控制在20°C±5°C。
•试验样品应保持干燥并避免与腐蚀性物质接触。
6.4 试验方法1.将试验样品放置在压力机上,并调整压力机的位置使其与样品正确对齐。
2.逐渐增加压力,直至钢球发生破裂或变形。
3.记录施加在钢球上的压力,并计算钢球的抗压能力。
6.5 结果的评价•如果试验样品中超过20%的钢球未发生破裂或变形,则该批次的钢球合格。
轴承钢标准
一、国内标准
1. GB/T 18254-2016 高碳铬轴承钢
该标准规定了高碳铬轴承钢的分类、标记、化学成分、硬度、机械性能和检测方法等技术要求。
2. GB/T 3203-2016 滚动轴承用小口径钢球
该标准规定了滚动轴承用小口径钢球的分类、标记、尺寸、化学成分、硬度、机械性能和检测方法等技术要求。
3. GB/T 3077-2015 合金结构钢
该标准规定了合金结构钢的分类、标记、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渗透性能等技术要求,其中包括一些适用于轴承制造的钢种。
二、国际标准
1. ISO 683-17:1999 Heat-treated steels, alloy steels and free-cutting steels - Part 17: Ball and roller bearing steels
该标准规定了经热处理的钢、合金钢和易切削钢中适用于制造滚动轴承的钢种的化学成分、硬度、机械性能和检测方法等技术要求。
2. ASTM A295/A295M-14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High-Carbon Anti-Friction Bearing Steel
该标准规定了高碳防摩擦轴承钢的化学成分、热处理和机械性能等技术要求,主要适用于制造高速和高负荷的滚动轴承。
轴承型号钢球直径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轴承是工业中常用的零部件,它主要用于支承机械的轴承和传动,并起到减小摩擦、降低噪音等作用。
轴承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机械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寿命,而轴承中重要的一个零件就是钢球。
钢球直径是决定轴承型号的重要参数之一。
钢球是轴承中最重要的零件之一,它通过滚动来减小摩擦,改善轴承的性能。
钢球的直径是制约轴承型号的一个重要参数,直径越大,承载能力越高,转速越快。
在选择轴承时,首先需要根据机械设备的具体要求和工作环境来确定轴承型号,而轴承型号中的钢球直径又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轴承型号中的钢球直径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常见的钢球直径有1mm、2mm、3mm、4mm、5mm等。
选择钢球直径时,需要根据轴承所承受的负荷大小、转速要求以及轴承的使用环境等因素来决定。
一般来说,直径越大的钢球承载能力越大,适用于负荷较大、转速较快的工作环境;而直径较小的钢球则适用于负荷较小、转速较慢的工作环境。
在实际的轴承选择过程中,通常会根据轴承型号和工作要求来确定钢球的直径。
选择合适直径的钢球能够保证轴承在工作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从而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提高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
除了钢球直径外,轴承型号还包括轴承的外径、内径、宽度等参数。
这些参数综合影响着轴承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在选择轴承型号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参数,根据具体的工作要求和环境来确定最适合的轴承型号。
第二篇示例:轴承是一种用于支持机械轴承旋转的关键零部件,是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而轴承型号钢球直径作为轴承的重要参数之一,对轴承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轴承型号、钢球直径的选择原则、常见轴承型号钢球直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轴承型号根据不同的轴承用途和工作条件,轴承型号有很多种。
常见的轴承型号有深沟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角接触滚子轴承等。
不同的轴承型号有不同的结构设计和使用特点,因此在选择轴承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技术要求进行选择。
轴承钢珠尺寸规格对照表
轴承钢珠是轴承中重要的零件,其尺寸规格对照表是非常重要
的参考资料。
一般来说,轴承钢珠的尺寸规格对照表会根据不同的
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标准包括国际标准(ISO)、日本工业标准(JIS)、德国标准(DIN)等。
在ISO标准中,轴承钢珠的尺寸规格对照表通常包括钢珠直径、公差范围、硬度等参数。
钢珠直径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公差
范围则表示了钢珠直径允许的偏差范围,硬度则是钢珠的硬度指标,通常以HRC(洛氏硬度)为单位。
这些参数对于选择合适的轴承钢
珠至关重要,可以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轴承类型来进行选择。
在JIS和DIN标准中,轴承钢珠的尺寸规格对照表也会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参数和分类方式大同小异。
此外,一些制造商也会根
据自身的标准和要求制定钢珠尺寸规格对照表,因此在实际应用中
需要结合具体的标准和要求进行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轴承钢珠尺寸规格时,除了参考对
照表外,还应考虑到实际工程应用的要求,例如承载能力、转速、
工作温度等因素,以确保选择的钢珠能够满足实际工程需求。
总之,轴承钢珠尺寸规格对照表是工程设计和轴承选择过程中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对照表的详细了解和分析,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轴承钢珠,确保轴承的性能和可靠性。
前言本标准对应于ISO3290:1998《滚动轴承—球—尺寸和公差》,与ISO3290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按照汉语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必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在第5章中增加了5.1“材料和热处理”、5.6“残磁”、5.7“其他”的技术要求;——增加了第6章“标志”、第7章“测量及检验方法”、第8章“检验规则”、第9章“包装及贮存”。
——增加了附录C“成品钢球压碎载荷值”。
本标准代替GB/T308—1989《滚动轴承钢球》本标准与GB/T308—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表面不平度和形状参数、波纹度的术语和定义(见3.5和3.5.2);的数值(见3.5.3和表3)——修改了表面粗糙度的定义,并且压缩了表面粗糙度Ra——增加了优先采用的球公称直径表中的尺寸规格(见表1);——增加了G24级的公差级别(见5.3、表3、表4);——取消了各公差等级钢球所适用的尺寸范围表(1989年版的表4)——修改了钢球硬度值(1989年版的5.4,本版的5.2、表2);——增加了钢球残磁限值的规定(见5.6、7.5);——增加了钢球裂纹的检查方法(见7.7);——修改了钢球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1989年版的6.2.3,本版的7.3);——修改了检测规则的内容(1989年的第7章,本版的第8章);——将“标志”内容单独作为一章(1989年版的8.1,本版的第6章);——修改了球形误差测量的附录(见附录B);——增加了“成品钢球压碎载荷值”(见附录C)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9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洛阳轴承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素青。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308—1964、GB308—1977、GB308—1984、GB308—1989。
钢球标准GB/T308-2002
标准规定了钢球的尺寸,技术要求,标志,测量及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及贮存. 标准适用于滚动轴承配套用钢球和商品商碳铬轴承钢钢球
钢球标准尺寸
成品钢球硬度标准(如图)
形状误差和表面粗糙度标准如图(单位:微米)
钢球级配:
Ⅰ仓:φ90/2T;φ80/6T;φ70/5T;φ60/1T;
Ⅱ仓:φ50/5T;φ40/6T;φ30/8.5T;
Ⅱ仓平均球径:φ38(Ⅱ仓尽量降低平均球径,以增大比表面积)。
当然,合理的球径级配仅是提高磨机产、质量的一种因素。
钢球的级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应根据磨机本身的工作状况作相应变动,在生产当中逐步摸索,直至磨机达到最佳粉磨效率。
前言本标准对应于ISO3290:1998《滚动轴承—球—尺寸和公差》,与ISO3290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按照汉语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必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在第5章中增加了5.1“材料和热处理”、5.6“残磁”、5.7“其他”的技术要求;——增加了第6章“标志”、第7章“测量及检验方法”、第8章“检验规则”、第9章“包装及贮存”。
——增加了附录C“成品钢球压碎载荷值”。
本标准代替GB/T308—1989《滚动轴承钢球》本标准与GB/T308—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表面不平度和形状参数、波纹度的术语和定义(见3.5和3.5.2);——修改了表面粗糙度的定义,并且压缩了表面粗糙度R a的数值(见3.5.3和表3)——增加了优先采用的球公称直径表中的尺寸规格(见表1);——增加了G24级的公差级别(见5.3、表3、表4);——取消了各公差等级钢球所适用的尺寸范围表(1989年版的表4)——修改了钢球硬度值(1989年版的5.4,本版的5.2、表2);——增加了钢球残磁限值的规定(见5.6、7.5);——增加了钢球裂纹的检查方法(见7.7);——修改了钢球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1989年版的6.2.3,本版的7.3);——修改了检测规则的内容(1989年的第7章,本版的第8章);——将“标志”内容单独作为一章(1989年版的8.1,本版的第6章);——修改了球形误差测量的附录(见附录B);——增加了“成品钢球压碎载荷值”(见附录C)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9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洛阳轴承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素青。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308—1964、GB308—1977、GB308—1984、GB308—1989。
前言本标准对应于ISO3290:1998《滚动轴承—球—尺寸和公差》,与ISO3290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按照汉语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必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在第5章中增加了5.1“材料和热处理”、5.6“残磁”、5.7“其他”的技术要求;——增加了第6章“标志”、第7章“测量及检验方法”、第8章“检验规则”、第9章“包装及贮存”。
——增加了附录C“成品钢球压碎载荷值”。
本标准代替GB/T308—1989《滚动轴承钢球》本标准与GB/T308—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表面粗糙度的定义,并且压缩了表面粗糙度R a——增加了优先采用的球公称直径表中的尺寸规格(见表1);——增加了G24级的公差级别(见5.3、表3、表4);——取消了各公差等级钢球所适用的尺寸范围表(1989年版的表4)——修改了钢球硬度值(1989年版的5.4,本版的5.2、表2);——增加了钢球残磁限值的规定(见5.6、7.5);——增加了钢球裂纹的检查方法(见7.7);——修改了钢球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1989年版的6.2.3,本版的7.3);——修改了检测规则的内容(1989年的第7章,本版的第8章);——将“标志”内容单独作为一章(1989年版的8.1,本版的第6章);——修改了球形误差测量的附录(见附录B);——增加了“成品钢球压碎载荷值”(见附录C)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9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洛阳轴承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素青。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308—1964、GB308—1977、GB308—1984、GB308—1989。
滚动轴承钢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球的尺寸、技术要求、标志、测量及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及贮存。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JB/T 10138-1999 渗碳轴承钢锻件 2000-1-1JB/T 10186-2000 滚动轴承组配角接触球轴承技术条件 2000-10-1JB/T 10187-2000 滚动轴承深沟球轴承振动(速度)技术条件 2000-10-1JB/T 10188-2000 汽车转向节用推力轴承 2000-10-1JB/T 10190-2000 滚动轴承包装用塑料筒 2000-10-1JB/T 10235-2001 滚动轴承圆锥滚子技术条件 2001-10-1JB/T 10236-2001 滚动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振动(速度)技术条件 2001-10-1 JB/T 10237-2001 滚动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振动(加速度)技术条件 2001-10-1 JB/T 10238-2001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2001-10-1JB/T 10239-2001 滚动轴承深沟球轴承卷边防尘盖技术条件 2001-10-1JB/T 10336-2002 滚动轴承及其零件补充技术条件 2002-12-1JB/T 10337-2002 滚动轴承零件冲压保持架技术条件 2002-12-1JB/T 10338-2002 滚动轴承零件磁粉探伤规程 2002-12-1JB/T 10470-2004 滚动轴承零件铆钉 2005-4-1JB/T 10471-2004 滚动轴承转盘轴承 2005-4-1JB/T 10510-2005 滚动轴承材料接触疲劳试验方法 2005-11-1JB/T 1255-2001 高碳铬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2001-10-1JB/T 1460-2002 高碳铬不锈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2002-12-1JB/T 1702.1-1991 轴承压盖(一) 1992-7-1JB/T 1702.2-1991 轴承压盖(二) 1992-7-1JB/T 2560-1991 整体有衬正滑动轴承座型式与尺寸 1992-7-1JB/T 2561-1991 对开式二螺柱正滑动轴承座型式与尺寸 1992-7-1JB/T 2562-1991 对开式四螺柱正滑动轴承座型式与尺寸 1992-7-1JB/T 2563-1991 对开式四螺柱斜滑动轴承座型式与尺寸 1992-7-1JB/T 2564-1991 滑动轴承座技术条件 1992-7-1JB/T 2644-2002 滚动轴承坐标镗床主轴2级圆锥滚子轴承技术条件 2002-12-1 JB/T 2781-2005 滚动轴承微型球轴承技术条件 2006-2-1JB/T 2850-1993 Cr4Mo4V高温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1993-1-1 JB/T 2974-2004 滚动轴承代号方法的补充规定 2004-6-1JB/T 3016-2004 滚动轴承包装箱技术条件 2006-1-4JB/T 3034-1993 滚动轴承油封防锈包装 1994-1-1JB/T 3122-1991 滚动轴承滚针和推力球组合轴承外形尺寸 1992-7-1JB/T 3123-1991 滚动轴承滚针和角接触球组合轴承外形尺寸 1992-7-1JB/T 3232-1994 万向节滚针轴承 1995-7-1JB/T 3241-2005 SWP型剖分轴承座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 2006-2-1JB/T 3242-1993 SWZ型整体轴承座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 1994-7-1JB/T 3370-2002 滚动轴承万向节圆柱滚子轴承 2002-12-1JB/T 3372-2004 滚动轴承连杆支承用滚针和保持架组件 2005-4-1JB/T 3573-2004 滚动轴承径向游隙的测量方法 2005-4-1JB/T 3574-1997 滚动轴承产品标志 1998-1-1JB/T 3588-1994 滚动轴承满装滚针轴承外形尺寸和公差 1995-7-1JB/T 3632-2005 滚动轴承轧机压下机构用满装圆锥滚子推力轴承 2006-2-1JB/T 4036-2004 滚动轴承运输用托盘和大木箱 2004-6-1JB/T 4037-1993 滚动轴承用酚醛层压布管技术条件 1994-1-1JB/T 4071.1-1994 轴承套圈外表面磨床精度 1995-7-1JB/T 4071.2-1994 轴承套圈内表面磨床精度 1995-7-1JB/T 4071.3-1994 轴承套圈磨床技术条件 1995-7-1JB/T 4334-1992 静压空气轴承透平膨胀机技术条件 1993-1-1JB/T 50013-2000 滚动轴承寿命及可靠性试验规程 2000-10-1JB/T 50093-1997 滚动轴承寿命及可靠性试验评定方法 1998-1-1JB/T 5302-2002 外球面球轴承座补充结构外形尺寸 2002-12-1JB/T 5303-2002 带座外球面球轴承补充结构外形尺寸 2002-12-1JB/T 5304-1991 外球面球轴承径向游隙 1992-7-1JB/T 5305-1991 滚动轴承外调心推力球轴承外形尺寸和公差 1992-7-1JB/T 5306-1991 自润滑球头杆端关节轴承主要尺寸和公差 1992-7-1JB/T 5312-2001 汽车离合器分离轴承及其单元 2001-10-1JB/T 5313-2001 滚动轴承振动(速度)测量方法 2001-10-1JB/T 5314-2002 滚动轴承振动(加速度)测量方法 2002-12-1JB/T 53404.1-1994 滚动轴承钢球表面外观质量要求JB/T 5388-1999 直线运动球轴承技术条件 2000-1-1JB/T 5389.1-2005 滚动轴承轧机用四列圆柱滚子轴承 2006-2-1JB/T 5389.2-2005 滚动轴承轧机用双列和四列圆锥滚子轴承 2006-2-1JB/T 5391-1991 铁路机车车辆滚动轴承零件磁粉探伤规程 1992-7-1JB/T 5392-1991 铁路机车车辆滚动轴承零件裂纹检验 1992-7-1JB/T 5985-1992 滑动轴承水润滑热固性塑料轴承 1993-7-1JB/T 6362-1995 滚动轴承机床主轴用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1996-7-1JB/T 6363-1992 外球面轴承冲压座技术条件 1993-1-1JB/T 6366-1992 55SiMoVA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1993-1-1JB/T 6635-1993 推杆式变速传动轴承 1994-1-1JB/T 6636-1993 机器人用薄壁密封轴承 1994-1-1JB/T 6637-2004 滚动轴承标准器技术条件 2004-6-1JB/T 6639-2004 滚动轴承零件骨架式丁腈橡胶密封圈技术条件 2004-6-1JB/T 6640-1993 带座外球面轴承代号方法 1994-1-1JB/T 6641-1993 滚动轴承残磁及其评定方法 1994-1-1JB/T 6642-2004 滚动轴承零件圆度和波纹度误差测量及评定方法 2004-6-1JB/T 6643-2004 滚动轴承四点接触球轴承轴向游隙 2005-4-1JB/T 6644-1993 滚动轴承滚针和双向推力圆柱滚子组合轴承尺寸和公差 1994-1-1 JB/T 7006-1993 平行轴承轴器型式、基本参数与尺寸 1994-7-1JB/T 7047-1999 滚动轴承深沟球轴承振动(加速度)技术条件 2000-1-1JB/T 7048-2002 滚动轴承零件工程塑料保持架技术条件 2002-12-1JB/T 7050-2005 滚动轴承清洁度评定方法 2005-11-1JB/T 7051-1993 滚动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测量和评定方法 1994-7-1JB/T 7293-1994 内燃机主轴承盖螺栓与螺母技术条件 1995-7-1JB/T 7358-1994 吉磨球轴承 1995-7-1JB/T 7360-1994 滚动轴承叉车门架用滚轮、链轮轴承技术条件 1995-7-1JB/T 7361-1994 滚动轴承零件硬度试验方法 1995-7-1JB/T 7362-1994 滚动轴承零件脱碳层检查方法 1995-7-1JB/T 7363-2002 滚动轴承零件碳氮共渗热处理技术条件 2002-12-1JB/T 7750-1995 滚动轴承推力调心滚子轴承公差 1996-7-1JB/T 7751-2005 滚动轴承推力圆锥滚子轴承 2006-2-1JB/T 7752-2005 滚动轴承密封深沟球轴承技术条件 2006-2-1JB/T 7753-1995 鼓风机轴承 1996-7-1JB/T 7754-1995 滚动轴承双列满装圆柱滚子滚轮轴承 1996-7-1JB/T 7755-1995 滚动轴承附件外球面球轴承用紧定螺钉 1996-7-1JB/T 7915-1995 滚针轴承推力滚针和保持架组件、推力垫圈JB/T 7917-1999 滚动轴承圆柱滚子轴承斜挡圈外形尺寸 2000-1-1JB/T 7918-1997 滚动轴承向心滚针和保持架组件 1998-1-1JB/T 7919.1-1999 滚动轴承附件退卸衬套 2000-1-1JB/T 7919.2-1999 滚动轴承附件紧定套 2000-1-1JB/T 7919.3-1999 滚动轴承附件锁紧螺母和锁紧装置 2000-1-1JB/T 7920-1995 滑动轴承薄壁轴瓦周长的检验方法JB/T 7921-1995 滑动轴承单层和多层轴承用铸造铜合金JB/T 7922-1995 滑动轴承单层轴承用锻造铜合金JB/T 7923-1995 滑动轴承单层轴承用铝基合金JB/T 7925.1-1995 滑动轴承单层轴承减摩合金硬度检验方法JB/T 7925.2-1995 滑动轴承多层轴承减摩合金硬度检验方法JB/T 8078-1999 轴承外圈内表面磨床参数 2000-1-1JB/T 8079.1-1999 轴承内圈外表面磨床参数 2000-1-1JB/T 8080-1999 轴承内圈内表面磨床参数 2000-1-1JB/T 8167-1996 汽车发电机轴承技术条件 1997-7-1JB/T 8196-1996 滚动轴承滚动体残磁及其评定方法 1997-7-1JB/T 8211-2005 滚动轴承推力圆柱滚子和保持架组件及推力垫圈 2006-2-1JB/T 8236-1996 滚动轴承双列和四列圆锥滚子轴承游隙及调整方法 1997-7-1JB/T 8338-1996 普通磨具磨轴承球基面砂轮 1996-10-1JB/T 8513-1996 滚动轴承带座外球面球轴承分类 1997-7-1JB/T 8561-1997 滚动轴承用加速度型测振仪技术条件 1998-1-1JB/T 8562-1997 滚动轴承锌铝合金保持架材料技术条件 1998-1-1JB/T 8563-1997 滚动轴承水泵轴连轴承 1998-1-1JB/T 8564-1997 滚动轴承机床丝杠用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1998-1-1JB/T 8565-1997 关节轴承额定动载荷与寿命 1997-4-15JB/T 8566-1997 滚动轴承零件碳钢球轴承套圈热处理技术条件 1998-1-1JB/T 8567-1997 关节轴承额定静载荷 1998-1-1JB/T 8568-1997 滚动轴承输送链用圆柱滚子滚轮轴承 1998-1-1JB/T 8569-1997 滚动轴承零件碳钢球渗碳热处理技术条件 1998-1-1JB/T 8570-1997 滚动轴承碳钢深沟球轴承 1998-1-1JB/T 8571-1997 滚动轴承密封深沟球轴承防尘、漏脂、温升性能试验规程1998-1-1 JB/T 8717-1998 滚动轴承转向器用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1998-7-1JB/T 8721-1998 滚动轴承磁电机轴承 1998-7-1JB/T 8722-1998 滚动轴承煤矿输送机械轴承 1998-7-1JB/T 8874-2000 滚动轴承座技术条件 2000-10-1JB/T 8875-2001 带座外球面球轴承技术条件 2001-10-1JB/T 8876-2000 滚动轴承外球面球轴承铸造座技术条件 2000-10-1JB/T 8877-2001 滚动轴承滚针组合轴承技术条件 2001-10-1JB/T 8878-2001 滚动轴承冲压外圈滚针轴承技术条件 2001-10-1JB/T 8879-2001 关节轴承通用技术条件 2001-10-1JB/T 8880-2000 电机用深沟球轴承技术条件 2000-10-1JB/T 8881-2001 滚动轴承零件渗碳热处理技术条件 2001-10-1JB/T 8919-1999 滚动轴承外球面球轴承和偏心套技术条件 2000-1-1JB/T 8921-1999 滚动轴承及其商品零件检验规则 2000-1-1JB/T 8922-1999 滚动轴承圆柱滚子轴承振动(速度)技术条件 2000-1-1 JB/T 8923-1999 滚动轴承钢球振动(加速度)技术条件 2000-1-1JB/T 8924-1999 铁路机车滚动轴承技术条件 2000-1-1JB/T 9005.3-1999 起重机用铸造滑轮型式、轮毂和轴承尺寸 2000-1-1JB/T 9049-1999 轧辊油膜轴承 2000-1-1JB/T 9144-1999 铁路车辆滚动轴承技术条件 2000-1-1JB/T 9760-1999 内燃机整圆主轴承技术条件 2000-1-1JB/T 9921.1-1999 轴承内圈沟超精机和轴承外圈沟超精机精度检验 2000-1-1 JB/T 9921.2-1999 轴承内圈沟超精机和轴承外圈沟超精机技术条件 2000-1-1。
轴承钢球标准(一)
轴承钢球标准
1. 引言
轴承钢球作为轴承的核心部件,起着支撑和传递载荷的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轴承的质量和性能稳定,制定了一系列的轴承钢球标准。
2. 国家标准
以下是国家针对轴承钢球制定的标准: - GB/T 轴承钢轧制品 - GB/T 高碳铬轴承钢球 - GB/T 轴承钢中频感应炉加热设备
3. 标准内容
GB/T 轴承钢轧制品
此标准规定了轴承钢轧制品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
- 分类:根据轧制品的外观、尺寸和用途将其分
为不同的等级。
- 要求:包括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硬度、金相组织
等方面的要求。
- 试验方法:通过对轧制品进行硬度试验、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来评估其性能。
- 检验规则:对轧制品进行抽样检验和批
量接收检验的规定。
- 标志、包装和贮存:对轧制品的标志、包装和
贮存条件进行规定。
GB/T 高碳铬轴承钢球
此标准规定了高碳铬轴承钢球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
- 分类:根据轴承钢球的精度等级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
- 要求:包括化学成分、硬度、尺寸偏差、精度等方面的要求。
- 试验方法:通过对高碳铬轴承钢球进行硬度试验、尺寸测量等来评估其质量。
- 检验规则:对高碳铬轴承钢球进行抽样检验和批量接收检验的规定。
- 标志、包装和贮存:对高碳铬轴承钢球的标志、包装和贮存条件进行规定。
GB/T 轴承钢中频感应炉加热设备
此标准规定了轴承钢中频感应炉加热设备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
- 分类:根据中频感应炉加热设备的工作方式和功能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
- 要求:包括功率、加热温度、加热效率、工作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 试验方法:通过对中频感应炉加热设备进行功率测试、温度均匀性测试等来评估其性能。
- 检验规则:对中频感应炉加热设备进行抽样检验和批量接收检验的规定。
- 标志、包装和贮存:对中频感应炉加热设备的标志、包装和贮存条件进行规定。
4. 结论
以上介绍了轴承钢球标准的相关内容,包括国家标准以及标准的具体内容。
轴承钢球标准的制定对于确保轴承的质量和性能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轴承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