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工作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5
永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和保证永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人大常委会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
第三条市人大常委会设立代表与选举任免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代表与选任工委)。
代表与选任工委在市人大常委会及其主任会议领导下负责人事任免的具体工作。
第二章任免范围和提请机关第四条国家权力机关的下列人员,由市人大常委会任免:(一)在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因故不能担任职务时,由市人大常委会在副主任中推选代理人选。
(二)在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名,任免市人大专门委员会的个别副主任委员和部分委员;(三)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名,通过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的任免;(四)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名,任免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和研究室的主任、副主任,各工作委员会及派出机构主任、副主任、委员。
第五条国家行政机关中的下列人员,由市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免:(一)在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市长因故不能担任职务时,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名,从副市长中决定代理人选;(二)在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市长提名,决定副市长的个别任免;(三)根据市长提名,决定市人民政府组成部门正职的任免。
第六条国家监察机关中的下列人员,由市人大常委会任免:(一)在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市监察委员会主任因故不能担任职务时,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名,从市监察委员会副主任中决定代理人选;(二)根据市监察委员会主任提名,任免市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办法(2008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8.12.03•【字号】•【施行日期】2005.07.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静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办法(2005年7月6日静安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2008年12月3日静安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静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区人大常委会)的人事任免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区人大常委会的人事任免工作,必须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不断推进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第三条区人大常委会设立人事工作委员会。
人事工作委员会在区人大常委会领导下,负责有关任免事项的审查工作。
第二章任免范围第四条本区国家权力机关中的下列人员由区人大常委会任免:(一)在区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因健康情况不能工作或者缺位的时候,根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的提名,由区人大常委会在副主任中推选一人代理主任的职务,直到主任恢复健康或者区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主任为止。
(二)根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名,通过区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和各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的任免。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的人选,必须在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提名。
(三)根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名,通过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代表工作室等机构的主任、副主任的任免。
湖北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工作条例【法规类别】组织法【发文字号】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03号【发布部门】湖北省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2009.09.24【实施日期】2009.12.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03号)《湖北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工作条例》已由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09年9月2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
2009年9月24日湖北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工作条例(2009年9月24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本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工作,保障其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有关法律及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各级人大常委会任免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地方国家机关的有关工作人员,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省各级人大常委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贯彻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
第四条本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人事任免工作机构(以下简称人事任免工作机构)负责人事任免具体工作。
第二章任免范围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关人员的任免第五条根据本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以下简称主任会议)提名,任免以下人员职务:(一)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二)人大常委会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三)人大常委会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四)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五)其他应当由人大常委会任免的人员。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办法(2022年)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2.06.09•【字号】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13号•【施行日期】2022.06.09•【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大机关正文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办法(1989年6月19日山东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2010年5月30日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根据2022年6月9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关于修改〈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办法〉等四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关人员的任免第三章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任免第四章省监察委员会组成人员的任免第五章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任免第六章人民检察院检察人员的任免第七章任免程序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行使任免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法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权限范围内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事项,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统一。
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的人员,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任职资格和条件。
第四条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工作机构负责有关人事任免事项的具体工作。
第二章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关人员的任免第五条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因为健康情况不能工作或者缺位时,根据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以下简称主任会议)的提名,在副主任中推选一人代理主任的职务,直到主任恢复健康或者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主任为止。
关于《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办法(草案)》的说明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武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2.12.25•【分类】其他正文关于《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办法(草案)》的说明——2004年9月21日在武汉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市人大人事任免委员会主任委员施占秀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现就提请审议的《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办法(草案)》(以下简称《办法(草案)》)的有关情况作如下说明。
一、重新制定《办法》的必要性和经过《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1987年7月10日武汉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1997年3月20日武汉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作了一次修改。
《办法》施行以来,为市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中共中央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进行了修改。
2003年11月,省人大常委会修订了《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同年2月,市人大常委会重新制定了《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或修改,都对人大人事任免工作作出了新的规定,也为市人大常委会重新制定《办法(草案)》提供了法律依据。
自1997年《办法》施行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在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时,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办事相结合,把深化改革、不断创新作为工作的指导方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些人事任免工作的新举措和新做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如常委会为充分发扬民主,加强对拟任人员的了解,在人事任免工作中实行了任前法律知识考试、任前调查、公示、拟任人员作供职发言等制度;再如,为充分表达委员们的意愿,市人大常委会改进了对审判、检察人员任免的表决方式,由多人一次表决改为逐人逐个表决等等。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工作条例【法规类别】人事管理【发布部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2000.07.21【实施日期】2000.07.21【时效性】已被修改【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修改依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工作条例》的决定(2018)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工作条例》已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0年7月2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00年7月2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工作条例(2000年7月2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常务委员会)依法行使人事任免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常务委员会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坚持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标准,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
常务委员会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任期内应保持相对稳定。
第三条常务委员会选举委员会是常务委员会的人事任免工作机构,承办人事任免的具体工作。
第二章任免第四条常务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和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中的下列人员由常务委员会任免或通过:(一)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任免常务委员会的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副主任,各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在地区设立的工作机构的负责人;(二)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通过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三)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通过常务委员会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四)在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任免专门委员会的个别副主任委员和部分委员;(五)在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常务委员会主任缺位时,由主任会议提名,在副主任中决定代理主任。
关于修改《浙江省⼈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国家机关⼯作⼈员条例》的说明2019-08-21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受主任会议委托,现就提请省⼈⼤常委会审议的《浙江省⼈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浙江省⼈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国家机关⼯作⼈员条例〉的决定(草案)》(以下简称修改决定草案)作如下说明:⼀、修改的必要性⼈事任免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
《浙江省⼈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国家机关⼯作⼈员条例》(以下简称任免条例)于1999年12⽉28⽇省第九届⼈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05年7⽉29⽇省第⼗届⼈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作了修订。
多年来,任免条例对省⼈⼤常委会依法⾏使⼈事任免权,促进⼈事任免⼯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保证党组织推荐的⼈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员,发挥了重要的作⽤。
监督法出台以后,任免条例⼀些表述与上位法不⼀致,同时,我省⼈⼤常委会⼈事任免⼯作也出现了⼀些新情况、新做法。
为进⼀步规范和完善省⼈⼤常委会⼈事任免⼯作,对任免条例进⾏修改是必要的。
⼆、修改的过程为适应监督法和我省实际⼯作要求,省⼗⼆届⼈⼤常委会将任免条例修改⼯作摆上今年的重要议事⽇程。
今年3⽉,省⼈⼤常委会代表与选举任免⼯作委员会启动任免条例修改相关⼯作,在深⼊调研和⼴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任免条例修改稿。
4⽉下旬,法制⼯作委员会在进⼀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组织起草了修改决定草案。
5⽉6⽇,法制⼯作委员会会同代表与选举任免⼯作委员会联合印发修改决定草案,向各设区的市⼈⼤常委会,部分省⼈⼤代表,省有关部门和单位,省⼈⼤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专门(⼯作)委员会征求意见,并根据各⽅意见建议对修改决定草案作了多次研究、修改。
5⽉10⽇,省⼈⼤法制委员会会议对修改决定草案进⾏了审议。
5⽉20⽇,省⼈⼤常委会主任会议对修改决定草案进⾏了讨论,决定提请省⼈⼤常委会本次会议审议通过。
XX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议事规则五篇范文**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议事规则(**年**月**日区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年**月**日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修订)第一条根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监督法与有关法律法规的的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下列简称主任会议)由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构成。
第三条人大常委会处级干部、办公室主任列席主任会议,常委会委员、办事机构负责人视工作需要能够列席主任会议,必要时可邀请区人民政府、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与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
第四条主任会议由常务委员会主任召集并主持,也能够委托副主任召集并主持。
第五条主任会议每月至少举行一次,必要时能够临时召集。
第六条主任会议务必有主任会议全体构成人员过半数出席,才能举行。
第七条主任会议讨论决定问题,实行民主集中制,严格依法办事。
主任会议的决定,务必经全体构成人员的过半数同意。
第八条主任会议的职权范围:-1-(一)决定常务委员会会议的日期,提出会议的议程与日程草案;(二)对区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交付常务委员会审议的议案与代表建议、批判与意见的办理情况,决定提交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三)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属于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四)对区人民政府向常务委员会提出的议案,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五)对常务委员会构成人员三人以上联名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属于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批准决算的决议草案经常务委员会会议表决未获通过的,应当提出对决算问题的决议案,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决定;(六)对常务委员会构成人员三人以上联名提出的质询案,决定交由受质询机关答复;能够决定由质询机关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口头答复,或者者书面答复;认为必要时,能够将答复质询案的情况报告印发常务委员会会议;并决定对不满意的质询案交受质询机关再作答复;对再次答复仍不满意的,能够决定将质询案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七)向常务委员会提议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及其构成人员名单,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A)能够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撤职案,由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对区人民政府、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撤职案,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对常务委员会构成人员提出的撤职案,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或者者提议并经全体会议决定,组织调查委员会,由以后的常务委员会会议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审议决定;(九)提出召开区人民代表大会的日期、建议议程、常务委员会向区人民代表大会所做的工作报告与大会安排意见(草案)等有关事项,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十)提出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人选;(十一)讨论区人民政府、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提请常务委员会任免的事项,提出常务委员会办事机构、工作机构负责人任免的事项,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决定;(十二)能够听取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的专题汇报;(十三)讨论决定常务委员会组织的执法检查、代表视察或者者专题调查研究等具体事项;根据执法检查组提出的执法检查报告,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对“一府两院”关于常务委员会的执法检查报告与常务委员会构成人员审议意见研究处理的情况报告,必要时,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十四)检查督促对常务委员会构成人员审议意见与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报告、视察意见的办理工作;(十五)讨论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闭会期间提出的重要建议、批判与意见;(十六)讨论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有关重大问题;(十七)讨论、通过常务委员会年度工作要点与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及执法检查的年度计划,印发常务委员会构成人员,并向社会公布;根据实际需要,能够调整专项工作报告及执法检查的年度计划;(十八)听取常务委员会办事机构、工作机构的重要工作情况汇报,讨论决定办事机构、工作机构提出的重要事项;(十九)研究决定常务委员会机关重要事项;(二十)处理常务委员会授权的事项与其他重要日常工作;(二十一)法律法规给予的其他职权。
管理 办 法编制单位: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办法( 年月日,县第xx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参照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办法,并根据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常务委员会办事机构负责人员,决定任免县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县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县人民检察院检察人员和地方组织法规定的需要由常务委员会任免、决定任免、通过的其他人员,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人员的任免第三条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因为健康状况不能工作或者缺位时,根据主任会议的提议,在副主任中决定代理主任的人选,直至主任恢复健康或者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主任为止。
第四条根据主任会议的提议,通过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
第五条根据主任会议的提议,通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第六条根据主任会议的提议,任免常务委员会办事机构负责人员。
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补选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出缺的代表和撤换个别代表。
第七条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受理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的辞职请求,并决定是否接受辞职。
常务委员会决定接受组成人员辞职后,报县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第三章县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决定任免第八条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县长因故不能担任职务时,根据主任会议的提议,从副县长中决定代理县长的人选。
第九条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县长的提请,决定副县长的个别任免。
第十条根据县长的提请,决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局长的任免,由县人民政府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筝十一条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受理县长、副县长提出的辞职请求,并决定是否接受辞职。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2022)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2.09.28•【字号】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13届〕第76号•【施行日期】2022.11.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三届〕第七十六号)《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已由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于2022年9月28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11月1日起施行。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2年9月28日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2022年9月28日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任免范围第三章任免程序第四章辞职、撤职及其他事项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省人大常委会)行使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有关法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人大常委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坚持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任免。
第三条省人大常委会对其权限范围内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事项,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省人大常委会承担任免工作的机构负责有关任免事项的具体工作。
第二章任免范围第五条省人大常委会任免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下列人员:(一)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因为健康情况不能工作或者缺位时,由省人大常委会在常委会副主任中推选一人代理主任的职务,直到主任恢复健康或者省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主任为止;(二)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名,任免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个别副主任委员和部分委员。
XX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任免工作办法
(2008年3月4日 XX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履行法律赋予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工作办法》、《鄂尔多斯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工作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坚持党的干部路线和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和严格依法办事的原则,结合我旗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任免范围
第二条人大常委会根据主任会议提名,任免人大常委会各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决定旗人民政府各职能局局长的任免。
在旗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决定旗人民政府副旗长的个别任免;
第三条任免旗人民法院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任免旗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
第四条在旗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旗人大常委会主任、旗人民政府旗长、旗人民法院院长、旗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因多种原因,不能担任职务或者缺位时,人大常委会根据主任会议提名,在相应的副职中决定代理人选。
如果在现任副职中没有合适的人选,分别由旗人大常委会、旗人民政府、旗人民法院、旗人民检察院另提人选,经人大常委会先决定任命为相应副职,再决定代理职务。
第五条在旗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决定撤销旗人民政府个别副旗长的职务;决定撤销由常委会任命的常委会各委员会主任、副
主任、委员,办公室主任、副主任;旗人民政府各职能局局长;旗人民法院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旗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
第六条在旗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决定是否接受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旗人民政府旗长、副旗长,旗人民法院院长,旗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出的辞职。
第三章任免的提名
第七条人大常委会各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的任免,决定旗人民政府旗长、旗人民法院院长、旗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代理人选,由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名,并提出任免理由和被任免人员的基本情况。
第八条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可以向人大常委会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个别副旗长以及由人大常委会任命的本级人民政府其他组成人员和人民法院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职务的撤职案。
人大常委会五分之一以上的组成人员书面联名,可以向人大常委会提出对以上所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撤职案。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撤职案,由主任会议提请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如果对撤职案没有提出异议,在意见一致时,主任会议应将撤职案提请常委会全体会议表决。
撤职案的表决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由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过半数通过后生效。
第九条旗人民政府副旗长的个别任免,旗人民政府各职能局局长的任免,由旗人民政府旗长提名,并提出任免理由和被任免人员的基本情况。
第十条旗人民法院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的任免,由旗人民法院院长提名,并提出任免理由和被任免人员的基本情况。
第十一条旗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的任免,由旗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名,并提出任免理由和被任免人员的基本情况。
第十二条凡提请人大常委会撤销职务的人员,分别由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旗人民政府旗长、旗人民法院院长,旗人民检察院检
察长提出,并附撤销的理由。
第四章任免程序
第十三条提请人大常委会的任免案,提请机关应在人大常委会举行会议前十五天将拟任免人员的简历、任免理由、考核材料以及其它需作说明的材料送交人大常委会,请求辞职的由本人向常委会提出书面申请。
提请人大常委会任命的人员,须根据任命机关的要求到会作供职报告或提出施政打算。
第十四条提请人大常委会的任免案,由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决定是否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
主任会议多数成员对提请任命的人员有不同意见,提请机关可以重新提名,必要时,提请人或提请机关向主任会议介绍被任免人员的情况。
第五章任免审议和表决
第十五条人大常委会对提请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人大常委会召开前一般要进行法律知识考试和任前考察。
考试的成绩和考察情况作为常委会依法任命的重要条件。
第十六条凡属于人大常委会任免的干部,在考核考察时要通知和邀请人大常委会派人参加。
第十七条任免案提出后至常委会会议审议期间,有人民群众检举、揭发被提名人重大问题的,提请人或提请机关的负责人应向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或常委会作出书面报告或口头说明或暂缓提名。
第十八条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任免案时,提请人或提请机关的负责人应当到会说明任免理由、介绍情况、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第十九条人大常委会表决任免案,采用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进行表决,根据情况也可合并投票表决。
人大常委会会议在审议意见不一致时,经主任会议通过,可以对任免名单中的个别人员暂缓表决。
第二十条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表决票上的任免人员,可以投赞成票,也可以投反对票,也可以投弃权票,但不得另提他人。
任免案由人大常委会以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生效。
表决结果由会议主持人当场宣布。
第二十一条任免案未获通过的,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条件,可再次向人大常委会会议提名。
两次未获通过的,不得再提名为同一职务的人选。
第六章任免公布和备案
第二十二条任免案通过后,旗人大常委会应当发布公告向社会公布,并向所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颁发旗人大常委会主任签署的任命书,决定代理职务的不颁发任命书。
在旗人民代表大会换届时,旗人民政府各职能局局长应当在新的一届人民政府旗长、副旗长依法选举产生的两个月内提请常委会依法重新任命。
离任的不再办理免职手续。
新的一届旗人大常委会选举产生后,旗人大常委会各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副主任;旗人民法院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旗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职务没有变动的,不再办理任命手续。
由人大常委会任免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其任职、离职时间以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时间为准。
第二十三条提请人大常委会任命的人员,在未作出任免决定前,一律不得对外公布,不得提前到职或离职。
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如因工作变动或离休、退休,需要辞去常委会职务时,应先由本人辞去常委会职务,然后办理调离或离休、退休手续;人大常委会任命和决定任命的人员,调动、离休、退休或因其他原因不能继续担任职务时,要办理免职手续;增设机构,须按有关规定办理机构审批手续后,再办理人事任职呈报手续;机构撤销或合并,原任职务自然免除,不再办理免职手续。
第二十四条人大常委会决定的代理检察长,由旗人民检察院报市人民检察院和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第二十五条在旗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决定接受常委会组成人员、旗人民政府旗长和副旗长、旗人民法院院长、旗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出的辞职后,须报旗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旗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辞职,应当报经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市人大常委会批准。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由XX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通过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