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对微型客车制动性能要求的变化及应对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327.08 KB
- 文档页数:4
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及改进措施互程技术往薜技术协作信息~olo02)总第1031朔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及改进措施●刘国强摘要:汽车的制动性能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它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交通安全.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速度的不断提高,对汽车制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对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详细分析了汽车性能检测站在进行汽车制动性能检测中经常出现的具有普遍性而又容易被忽视的一些问题,并对此提出改进的措施.关键词:汽车制动性能;评价;措施为了保障行驶安全和汽车的动力性得以发挥,汽车必须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对于行车制动而言,汽车的制动性能是指汽车行驶时,能及时减速或在短距离内停车,且保持行驶方向稳定,在下长坡时能维持较低车速的能力.一,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汽车的制动性能它主要用以下三方面指标来评价:(1)制动效能.包括制动减速度,制动距离,制动时间及制动力等;(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包括抵抗热衰退和水衰退的能力;(3)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指制动时汽车按照驾驶员给定方向行驶的能力,即是否会发生制动跑偏,侧滑和失去转向能力等1.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前述制动效能指标,是在冷制动下,即制动器温度在100摄氏度以下讨论的.汽车下长坡制动及汽车高速制动的情况下,制动器的工作温度常在300~C以上,有时竞高达60o一700摄氏度,这使制动器的摩擦力矩明显下降,汽车的制动效能会明显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制动效能的热衰退现象.抵抗热衰退的能力,常用一系列连续制动后,制动效能较冷制动时下降的程度来表示.制动器的热衰退和制动器摩擦副材料以及制动器结构有关.一般制动器是以铸铁作制动鼓,石棉摩擦材料作摩擦片组成的.制动鼓的合金成分,金属组织,硬度,工艺等要求合格的条件下,摩擦片对摩擦性能起决定作用.在一般情况下制动时,石棉摩擦片与制动鼓的摩擦系数为O.3—O.4.此时摩擦系数是稳定的.在连续强烈制动及高速制动的情况下,摩擦片温度过高,其内含的有机物发生分解,产生了一些气体和液体.它们在两接触面间形成有润滑作用的薄膜,使摩擦系数下降,而出现了热衰退制动器的结构形式对抗热衰退的能力有较大的影响.常用制动器效能因数与摩擦系数的曲线来说明各种制动器的效能及其稳定程度.双向自动增力蹄及双增力蹄式制动器,由于结构上的几何力学关系产生增力作用,具有较大的制动效能因数.摩擦系数变大时,制动效能按非线性关系迅速增加.故摩擦系数的微小变化,能引起制动效能的大幅度改变,即制动器工作的稳定性差.双减力蹄式制动器因为有减力作用,制动效能因数低,但制动效能因数随摩擦系数变化而改变的量很小, 即稳定性较好.增减力蹄式介于两者之间.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的制动效能没有鼓式的大,但其稳定性最好.高强度制动时摩擦系数虽因热衰退而有所下降,但对制动效能的影响却不大.汽车涉水后,由于制动器被水浸湿,制动效能也会降低,为缓解这种现象,汽车涉水后,应踩几脚制动踏板,使制动蹄与制动鼓间因摩擦而产生热量,使制动器迅速干燥,制动效能恢复正常.制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制动跑偏,侧滑, 使汽车失去控制而离开规定行驶方向.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维持直线行驶能力, 或按预定弯道行驶的能力,制动时原期望汽车按直线方向减速停车,但有时汽车却自动向左或向右偏驶,这种现象称为"制动跑偏".跑偏现象多数是由于技术状况不正常造成的,经过维修调整是可以消除的.产生制动跑偏的主要原因是在制动过程中,左,右轮地面制动力增大的快慢不一致,左,右轮地面制动力不等.特别是前轴左,右轮制动力不等,是产生制动跑偏的主要原因,侧滑是指汽车制动时,某一轴的车轮或两铀的车轮发生横向滑动的现象:最危险的情况是在高速制动时,后轴发生侧滑,这时汽车常发生不规则的急剧回转运动,使之部分地或完全失去操纵.侧滑产生的原因是在制动过程中,地面制动力达到附着极限后,继续增加制动力,车轮将处于抱死拖滑状态.此时,侧向附着系数为零,即该轮抵抗侧向干扰的能力为零,这时,即使车轮受到任何一点侧向力, 都会引起沿侧向力方向的滑动.在紧急制动过程中,常出现一根轴的侧滑.实践证明,后论侧滑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可以使汽车掉头;前轴侧滑对汽车行驶方向改变不大,但是已不能用转向盘来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2.以汽车前轮抱死拖滑和后轮抱死拖滑两种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图1汽车侧滑时的运动状况(a)前轴侧滑;(b)后轴侧滑图1(b)是前轴滚动,后轴制动到抱死拖滑,如有侧向力作用,后轴将发生侧滑,u8与汽车纵轴线夹角为a,uA的方向仍按汽车纵轴线方向.此时汽车也发生回转运动,作用于重心c的圆周运动惯性力Fi,此时却与后轴侧滑方向一致.惯性力Fi加剧后轴侧滑;后轴侧滑又加剧惯性力,汽车将急剧转动.因此后轴侧滑是一种不稳定状态.二,提高制动性能的措施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汽车前后轴制动器制动力,即提高汽车制动系的制动效率,以及如何保证汽车制动时有较好的方向稳定性,这是涉及总制动器制动力在前后轴间的分配的一个问题.1.制动力的调节.汽车制动时,为了防止后轮抱死而发生危险的侧滑.在汽车制动系中装有各种压力调节装置,以改变后轮制动油压,从而控制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实现制动的平顺性和稳定性.常用的压力调节装置有限压阀,比例阀,载荷控制比例阀,载荷控制限压阀等组成.2.车轮的防抱死控制系统.前轮在制动过程中出现抱死,从而使汽车失去转向能力性,轿车和部分客车采用了制动防抱系统(ARS).制动防抱系统(ABs)由三部分组成: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和制动压力调节器.汽车制动时,制动主缸中的调压活塞被一个较大的弹簧力推至左端,活塞顶端有一推杆顶开单向阀,使制动主缸与制动轮缸之间的管路接通.此时系统处于常规制动状态,主缸直接控制制动器制动压力的增减.制动过程中,控制器不断分析传感器测出的车轮运动参数.在汽车制动过程中,若ECU判断出车轮即将出现抱死时,立即给制动压力调节器发出减低分泵油压信号,以减少制动器制动力.由控制器发出的电脉冲信号,使电磁线圈产生吸力,电磁阀内的柱塞移到右边,蓄能器中储存的高压液体,通过管路作用在调压活塞的左侧,产生一个与弹簧力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使调压活塞右移,单向阀关闭,主缸和轮缸间通路被切断.因调压活塞右移而使轮缸侧容积增加,制动压力减小.制动解除后,车轮转速增加,控制器又下令再制动,柱塞回到最左端位置,作用在调压活塞左侧的高压被解除,调压活塞左移,调压活塞左侧制动掖进入储液器,同时制动主缸和制动轮缸的管路相通.轮缸侧容积增加量在此期间减小,制动压力增加至初始值,重新制动,这种压力升降循环的频率应足够高,以适应路面不断的变化,每秒可达l0~l2次.参考文献【1】朱灵安;前桥制动装置效能及检测系统研究【Dl;浙江大学;2007年【2】李冰;汽车制动性能仿真与动态检测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3】肖洪涛;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宝泉岭交通局)154。
10.16638/ki.1671-7988.2018.16.057关于《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客车部分修订内容的研究刘德兴(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401122)摘要:GB 7258-2017相比GB 7258-2012针对客车的修订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客车分类;进一步提升了客车的运行安全性,包括增加空气悬架、LKA、AEBS、ESC等新技术和新装备要求;进一步提升客车的防火安全性要求,加严客车内饰材料和隔音、隔热材料的燃烧特性要求;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特殊要求;进一步加严客车安全防护、车身、应急出口、车门和车窗等要求。
关键词:GB 7258-2017;客车;运行安全性;防火安全性;新能源汽车中图分类号:G30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988(2018)16-162-03Research on partial revision related to bus for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afety ofpower-driven vehicles operating on roadsLiu Dexing(Chongqing Vehicle Test &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Coach Quality Super vision&Testing center, Chongqing 401122)Abstract: GB 7258-2017 revises the following five main aspects compared to GB 7258-2012. Bus classification is changed. The running safety is improved, including new technologies and equipments such as air suspension, LKA, AEBS, and ESC. The heat insulation, sound insulation, and fire prevention is improved. Some special requirements are shaped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The requirements for car body, emergency exit, door and window are stricter.Keywords: GB 7258-2017; coach; running security; fire prevention; new energy vehicleCLC NO.: G307 Document Code: B Article ID: 1671-7988(2018)16-162-03本文将着重针对客车,解读新老GB 7258[1-2]的修订之处,主要从客车分类、整车、制动系、照明、信号装置和其他电气设备、行驶系和传动系、车身、安全防护装置、新能源汽车特殊要求等方面进行阐述。
汽车制动系统的性能评估与改善汽车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交通工具,其制动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良好的制动系统能够保障行车安全,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对汽车制动系统的性能评估进行详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一、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汽车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制动主缸、制动轮缸、制动鼓(盘)、制动片、制动管路等部件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将力传递给制动主缸,主缸产生液压压力,通过制动管路传递到制动轮缸,推动制动片与制动鼓(盘)接触,产生摩擦力,从而使车辆减速或停车。
二、汽车制动系统性能评估的指标1、制动效能制动效能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迅速降低车速直至停车的能力。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制动距离是指从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到车辆完全停止所行驶的距离,制动减速度则是指车辆在制动过程中的加速度负值。
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是指汽车在连续多次制动或长时间制动时,制动效能保持稳定的能力。
这主要包括热衰退性和水衰退性。
热衰退性是指由于制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导致制动效能下降,水衰退性则是指制动片与制动鼓(盘)表面沾水后制动效能降低。
3、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是指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保持直线行驶或按预定弯道行驶的能力。
如果汽车在制动时出现跑偏、侧滑等现象,将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4、制动踏板力与行程制动踏板力和行程是驾驶员操作制动系统时的直接感受。
合适的踏板力和行程能够使驾驶员准确、轻松地控制制动。
三、影响汽车制动系统性能的因素1、制动片与制动鼓(盘)的材料和质量制动片和制动鼓(盘)的摩擦系数、耐磨性等性能直接影响制动效能。
高质量的制动材料能够提供稳定的摩擦力,减少制动衰退。
2、制动系统的液压管路液压管路的密封性、管径大小和布局等因素会影响液压传递的效率和稳定性,从而影响制动响应速度和制动效能。
3、轮胎的性能轮胎的抓地力直接关系到制动效果。
良好的轮胎花纹和胎压能够提供足够的摩擦力,确保制动时车辆的稳定性。
18AUTO TIMEFRONTIER DISCUSSION | 前沿探讨1 GB7258-2017修订背景随着人民物质生活逐步提高,人们对安全出行要求也逐渐提高,GB7258-2017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修订的,GB7258是我国机动车安全管理最基本的技术标准,在整车制造、出厂检验、定型、注册登记,进口车检验、商检查验,安全技术检验、运行安全管理等相关领域广泛应用,发挥了技术法规的作用。
GB7258于1987年首次制定,1997年第一次修订,2004年第二次修订,2012年第三次修订,2017为最新修订版。
自标准实施以来,在提升机动车安全技术性能、加强机动车运行安全管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标准进行修订:a .近年来由于公路运输行业发展迅速,全国公路路网逐渐发达,道路状况发生较大变化,但局部地区存在公路客车和旅游客车客货混装的情况。
b .城市公交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逐渐增多)的防火性能和逃生便利性存在不足,安全技术要求偏低。
c .各种货车的交通事故问题仍比较突出,尤其是中重型载货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安全配置偏低,半挂汽车列车的主挂车制动不匹配。
d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旅居车辆等新兴GB7258-2017在制动方面的修订内容及影响张洪广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1122摘 要: G 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标准于2019年09月29日正式批准发布,它的发布将对整个汽车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主要阐述了GB7258修订后,制动方面的变化,对其逐条进行分析,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GB7258-2017;机动车;安全;制动车辆呈现井喷式发展,但是在安全技术要求方面并没有明确规定。
本文通过对GB7258-2017中关于制动条款的梳理,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和掌握其中的修改条款与新增规定,供其在设计、制造、应用等工作中参考。
浅谈汽车制动系统的性能要求和发展趋势发布时间:2022-01-13T01:44:24.94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8期9月作者:高尚[导读] 制动系统对于一辆汽车来说就像生命般的存在,高尚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市 201805摘要:制动系统对于一辆汽车来说就像生命般的存在,而制动系统一旦失灵或者完全失去助力会给车主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因此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基本性能要求和发展趋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汽车制动系统技术发展历程的简介和对整车制动性能关键评价指标的刨析,引入当前现行的制动标准和强检要求,同时浅谈标准法规的修订方向及对监管的建议。
关键词:汽车制动;制动系统;制动性能;制动发展趋势1汽车制动系统技术发展历程汽车制动系统的主要分为制动控制和制动执行器(也称为制动器),其中制动控制又分为驻车制动和行车制动。
制动器从早期的鼓式制动器,中间经历了盘鼓制动器,一直发展到现在匹配率较高的盘式制动器,目前乘用车主要使用盘式制动器,少量使用盘鼓式制动器,未来的制动器将会实施轻量化技术,如新材料铝合金、钛合金制动钳的应用等。
电子驻车制动(EPB)未来将逐渐取代机械式制动,全面实现电子电气架构的升级。
而行车制动,将从液压式制动,发展为电子控制制动,汽车的电动智能化也将加速电子液压制动EHB的普及,自动驾驶高等级功能又催生了线控制动EMB的应用。
图1 汽车制动系统发展历程示意图①液压制动系统液压制动系统是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在杠杆作用下,顶杆被推入真空助力器。
真空助力器利用真空给顶杆提供助力将这一力传递给制动主缸,由此在制动主缸中产生液压力,这一压力由制动液通过制动管路传递到各车轮制动器总成。
车轮制动器总成利用这一压力将制动蹄或者制动摩擦片压到与车轮一起旋转的制动盘或制动鼓上,从而使车轮的转速降低或停止制动,如图2所示意。
图2 液压制动系统原理示意图②电控制动系统电控制动系统,主要是在液压制动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ABS控制单元,主要包括轮速传感器、ECU和制动液压调节器(ABS 泵),轮速传感器是将车轮转速转化为信号发送到ECU,ECU计算合适的制动力向ABS泵发出指令,ABS泵根据ECU的指令调节制动器的制动力。
刹车系数新国标
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和车辆数量的快速增长,交通安全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为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刹车系统的性能和刹车系数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为了进一步提高车辆刹车性能,我国近日出台了新的刹车系数国家标准。
新国标对刹车系数的要求更加严格,旨在提升车辆刹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首先,新国标规定了刹车系数的测试方法和标准,以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其次,新国标对不同类型车辆的刹车系数标准进行了细化和区分,考虑到了不同车辆的质量、尺寸和动力性能等因素,以更好地适应不同车型的需求。
新国标对刹车系数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乘用车和商用车等大型车辆,新国标要求刹车系数达到更高的数值,以确保在高速行驶和紧急制动时的安全性。
其次,新国标对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等新能源车辆的刹车系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应对这些车辆在动力系统特性上的差异。
此外,新国标还对不同路况下的刹车系数进行了测试和评估,以提高刹车性能在各种路况下的稳定性。
新国标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刹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在实际应用中,各汽车制造商将不得不提升刹车系统的设计和制造水平,以满足新国标的要求。
此外,新国标的实施还将促使刹车材料和刹车
片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改进,以提高刹车性能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总的来说,刹车系数新国标的出台是我国交通安全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规范和提高刹车性能,可以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道路行车的安全和畅通。
希望在新国标的推动下,我国的刹车技术和刹车系统能够不断进步,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加安全和可靠的保障。
乘用车安全性能检测中制动性能标准分析乘用车的制动性能是汽车性能检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制动性能决定着汽车在紧急情况下的停车距离,关系到乘客以及其他道路行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在乘用车的安全性能检测中,制动性能标准被广泛关注。
首先,制动距离是衡量乘用车制动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
须满足制动距离的标准值,才能使乘用车在行驶中避免与其他车辆、路人等发生车祸。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60km/h至0的制动距离作为标准测试方法,在标准试验道路上进行测试,以获得相对准确的测试数据。
制动距离的标准值需要在安全保证与性能表现之间进行权衡,既要保证车辆在不同环境下有适度制动距离,又要考虑到制动距离过长会增加车辆在紧急情况下的停车距离,从而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
其次,制动力是乘用车制动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制动力决定了一辆车在制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摩擦和阻力,它需要能够压缩制动片和制动盘之间的缝隙,从而阻止车辆继续前进。
将制动力作为制动性能标准测试,可以确保汽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有效地制动,以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然而,制动力与刹车片的磨擦系数、刹车盘的表面情况、轮胎的磨损程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制定制动力标准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确保测试结果能够反映出实际行驶情况。
最后,反应时间是乘用车制动性能测试中不能忽视的因素。
反应时间关系到车辆司机对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这对于道路行驶的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测试反应时间需要使用一种能够测试时间精度的设备。
例如,时钟装置可以在测定司机踩下刹车踏板和车辆完全停止之间的时间差,从而测量司机的反应时间。
测试的结果将成为乘用车制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综上所述,乘用车制动性能标准测试需要注意制动距离、制动力和反应时间等指标,这些指标相互关联作用,以保障汽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证乘客安全行驶。
汽车制动性能标准是车辆性能检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深入研究这些指标,制定出科学的标准测试方法,车辆安全性能才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25T型客车制动装置新技术及管系故障分析及应急处理我公司新近配属的25T型客车,是我国铁路为提速而投入使用的新型客车,该客车设有工程师车、KAX行车监控系统、塞拉门、集便器及整体制动单元等,使车辆结构更趋向系列化、模块化、信息化,车辆的零部件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互换性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使检修的工作减至最低的程度。
但同时也对车辆部门在列车检修及运上提出了新的课题。
为更好地对25T型车进行检修和保证列车安全运用,根据对我公司配属25T型车前期运用过程发生的问题的调查及检查维修经验的总结,笔者对25T型车制动管系运用中故障的查找及途中应急处理,总结出一些方法和措施供大家进行参考。
第一章25T型车制动装置新技术简介25T型铁路客车制动系统采用的新技术主要有104型集成式电空制动机、QD-K型气路控制箱、KAX-1客车行车安全监测诊断系统和TFX1k型电子防滑器等,现分述如下。
第一节25T型铁路客车制动系统概述25T型铁路客车制动系统主要由集成化电空制动机、电子防滑系统、制动/缓解显示器、气路控制箱、空气管路及各种风缸等组成。
电空制动系统为双管制供风系统,一为制动管,另一为总风管,制动主管与总风主管的直径均为1″。
在正常运用中空气弹簧、气动冲水便器、污物箱等设备用风由总风管供给,此时必须关闭副风缸及制动管向总风缸1、总风缸2供风管路上的截断塞门,以保证制动系统正常工作。
当总风管未接通时时,须打开副风缸向总风缸1、总风缸2供风管路上的截断塞门。
当总风管未接通且车辆为关门车时,须打开制动管向总风缸1、总风缸2供风管路上的截断塞门。
上述供风转换的操作都集中在的QD-K型气路控制箱上,这样整个空气制动系统更大程度的集成化,减少了维修量、提高了可靠性,并且方便了日常运用。
在车辆两侧设有制动/缓解显示器,它可以将车辆制动机所处的工作状态清楚地显示给站检及列检人员。
车辆缓解时显示绿色,并显示“缓解”字样,制动时显示红色,并有“制动”字样。
2024年汽车制动性能与行车安制动性能主要指汽车按照驾驶员的指令,减速以至停车的能力。
汽车动力性能越好,对其制动性能要求也越高。
资料统计表明,重大交通事故中,隐制动距离太长或紧急制动时侧滑失控等情况而产生的占40%-50%。
只有良好的制动性才能保证在安全行车的条件下提高行车速度,获得较高的运输效率。
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包括:(1)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或者制动减速运动。
制动距离最直接影响行车安全,是人们最关心的指标。
但是,制动距离受车速影响,也受道路条件、驾驶员反应灵敏程度等非汽车本身结构因素的影响。
检测汽车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需要较高的道路条件,检测效率较低,很难适应大量汽车的检测。
制动减速度是由地面制动力产生的,故可以利用车轮的地面制动力来计算出汽车的减速度,即可以用制动力的检测来代替汽车制动减速度的测量。
(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主要检查连续制动后,汽车制动效能下降的程度,这对连续下坡的汽车的安全也很重要。
(3)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这是指制动时汽车不能跑偏,侧滑及失去转向的能力。
以上三个方面对汽车行驶安全又影响,是汽车制动性能的重要指标,其中制动效能的影响是最经常、最重要的。
随着道路的改善,汽车动力性能的提高,制动跑偏、侧滑对安全的影响也十分突出,因此方向稳定性也是一个必须保证的重要指标。
新型的轿车制动系统要求在制动时不抱死跑偏,其制动系装有车轮制动自动防抱死装置,可在保证一定制动效能的前提下紧急制动而不会侧滑,并且驾驶员还有一定的方向控制能力。
2024年汽车制动性能与行车安(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行车安全的日益重视,汽车制动性能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024年,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汽车制动性能和行车安全将迎来新的突破。
首先,2024年的汽车制动系统将更加智能化。
目前,很多高端汽车已经配备了预碰撞制动系统和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但是在2024年,这些系统将更加普及和完善。
刹车系数新国标刹车是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刹车系数是评估刹车性能的关键指标。
为了进一步提高车辆刹车性能,我国新国标《汽车刹车系数要求》已正式出台,对刹车技术和标准进行了全面升级和调整。
本文将对新国标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在提升行车安全、保护乘车人员及提升整体驾驶体验方面的指导意义。
新国标要求刹车系数达到更高的性能指标,既保证了行车安全,也提升了驾驶舒适度。
首先,新国标要求刹车系统具备更强的刹车效能,以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停车。
这意味着车辆能够更有效地减速,大大减少了刹车距离,提高了行车安全。
在紧急刹车情况下,车辆能够更迅速地停下来,避免事故的发生,保护了乘车人员的生命安全。
其次,新国标要求刹车系统具备更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刹车时车轮的阻滞、打滑等现象将被进一步降低,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不仅如此,新国标还对制动器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进行了更严格的要求,确保在长时间使用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刹车性能,提升了整体驾驶体验。
此外,新国标还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刹车性能作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国标要求新能源汽车在刹车时应该实现能量回收,将制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存储在电池中,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新国标还要求新能源汽车具备更好的刹车响应速度,确保在动力转换过程中的刹车效果,保证乘车人员的安全。
这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新国标的出台对于提高车辆刹车性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不仅能够保障行车的安全,还能提升驾驶的舒适度和乘车人员的安全性。
通过更高的刹车系数要求,我们可以期待未来的汽车将拥有更强大的刹车能力和更可靠的刹车系统,为我们的出行提供更安全、更舒适的保障。
同时,新国标的推出也将促进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和进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我们期待着在不远的将来,能够驾驶着更安全、更高效的汽车,享受更美好的出行体验。
新标准对微型客车制动性能要求的变化及应对措施
王兆;金约夫
【期刊名称】《客车技术与研究》
【年(卷),期】2008(030)005
【摘要】简要介绍ECE R13-H和GB 12676在常规制动要求方面的差别;从微型客车的技术特点和制动系统结构入手,分析微型客车采用ECE R13-H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新标准的实施提出相应的技术对策.
【总页数】4页(P49-51,54)
【作者】王兆;金约夫
【作者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标准所,天津,300162;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标准所,天津,3001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3.5.025
【相关文献】
1.电动微型客车的机电复合制动稳定性分析 [J], 赵国柱;杨正林;魏民祥;潘松
2.某微型客车制动力分配优化设计 [J], 王宣锋;应国增;黄朝胜
3.浅析M3类客车在公告申报中制动性能要求 [J], 张涛
4.浅析欧盟自行车新标准对制动性能的新要求 [J], 钱烈辉;张学锋
5.新标准下燃气用聚乙烯混配料性能要求的变化分析 [J], 李茂东;黄国家;王晓;辛明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版GB 7258对客车相关要求的变化分析甘传文;万科【摘要】对新发布实施的标准GB 7258-2017相对旧版标准GB 7258-2012中对客车相关要求的主要变化情况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为设计和检测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新版标准提供参考.【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年(卷),期】2018(044)011【总页数】4页(P163-166)【关键词】GB7258;客车;安全;技术要求;标准分析【作者】甘传文;万科【作者单位】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401122;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 401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1.991 前言2017年9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标委联合发布了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17),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是我国机动车安全管理最基本的技术标准,是机动车定型检验、产品出厂检验、进口车商检、注册登记、安全技术检验、运行安全管理和事故车检验的主要技术依据。
GB 7258在1987年首次制定,经历1997年,2004年以及2012年等三次修订,标准实施以来,在提升机动车安全技术性能、加强机动车运行安全管理、减少机动车因素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近几年的我国汽车产量持续增长,给我国车辆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和挑战,从近年来发生的客车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凸显出的问题来看,2012版标准仍然不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特别是客车在主被动安全、防火、事故逃生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为汲取事故教训,有效降低因客车安全技术水品不足导致的道路安全事故发生概率,进一步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新版GB 7258从提升客车的安全水平和便捷逃生能力为出发点,对客车提出了更多的安全要求。
2 新版标准对客车要求的主要变化2.1 客车术语和定义的调整新标准中关于客车的术语和定义相对 2012版有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修改是将客车按照结构特征分为“未设置乘客站立区的客车”和“设有乘客站立区的客车”两大类,详见表 1。
本标准是对JB 3935 - 85《汽车制动器性能要求》标准的修订。
其技术内容基本保留了原标准的评价项目。
原来与川3935 — 85标准配对使用的川2805 — 79《汽车制动器台架试验方法》已修订,被GB/T 12780 — 91《货车、客车制动器台架试验方法》代替。
本标准依据已变化了的试验条件,对制动器性能要求做了相应的修改,并删掉了效能稳定性要求。
本标准对车辆的分类按GB/T 15089机动车辆分类标准规定,其与GB/T 12780标准中车辆类型有如下的对应关系:本标准与GB/T 12780 - 91配对使用。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3935 - 85o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汽车讨论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忠义、林大海。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 239 — 1997代替JB 3935 一85货车、客车制动器性能要求1范围本标准对货车、客车的行车制动器总成(以下简称制动器)规定了统一的性能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总质量为1800kg至30000kg的货车、客车的液压驱动或气压驱动的行车制动器。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全部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研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2780 - 91货车、客车制动器台架试验方法3定义本标准采纳下列定义。
3. 1衰退率衰退试验中,制动力矩下降的程度,以百分数计,按下式计算。
3. 1. 1第一次衰退率3. 1. 2其次次衰退率3.2恢复差率恢复试验中,最终一次制动力矩与基准制动力矩的差值,以百分数计,按下式计算。
3. 3速度稳定性试验中,在额定制动管路压力下,不同制动初速度时的制动力矩差值,以百分数计,按下式计算。
4符号F al——第一次衰退率,%;E12——其次次衰退率,%;M B一一制动力矩,N-m;MC——制动力矩预定值,N-m;P——输入管路压力,MPa;M B1——第一次衰退试验中,第一次制动时的制动力矩值,N∙∏);M limin一一第一次衰退试验中,其次次至第十次制动时制动力矩的最小值,N ∙ m;(MJP) max——其次次衰退试验中,单位管路压力的制动力矩最大值。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关于调整部分车型制动性能检验要求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安部•【公布日期】1995.03.15•【文号】公交管[1995]41号•【施行日期】1995.03.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关于调整部分车型制动性能检验要求的通知(公交管〔1995〕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交通管理局、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87)对机动车制动性能规定了制动减速度、制动距离、制动力三种检测方法和限值,如符合其中一种要求即为合格。
目前,普遍采用检测制动力的方法检验整车及主要承载轴的制动力,由于标准中对“主要承载轴”未作定义,通常认为发动机前置的小轿车、吉普车后轴是主要承载轴。
在检测“桑塔纳”、“富康”等车型时,对后轴按主要承载轴要求检测,制动力不合格,但改用制动距离或制动减速度检测方法时,制动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为此,我局指定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对部分车型的制动性能检测方法进行试验、研究。
根据试验结果以及标准起草人的意见,对前置发动机的小轿车、吉普车认定前轴为主要承载轴,对其制动力要求作适当调整,整车制动力要求不变。
具体检验要求为:一、前轴制动力大于或等于前轴轴荷的65%;后轴制动力大于或等于后轴轴荷的45%;制动力总和大于或等于整车质量的60%。
二、在滚筒式制动试验台上检验前轴制动力时,检测设备应能够检测出最大制动力,并对后轴车轮采取防止车辆后移的措施(如塞垫块等)。
若受检测设备性能限制,无法测得最大制动力时,应改为路试,检测制动距离或制动减速度。
本通知从文到之日起执行。
1995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