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器具自校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作业指导书文献编号:版本:1.0A编制:审核:同意:密级:内部资料公布日期:目录目录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硬度计旳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深度尺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高度尺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外径千分尺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卡尺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厚度仪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止规内部校准规程
KT/WI-06-019
1 目的:加强对计量器具的管理,确保器具测量的准确性及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2 校验范围:公司内使用的所有光滑通止规(以下简称通止规)
3 校验环境:温度20±5℃,周围无振动、噪声、外部干扰
4 校准方法:以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的千分尺对通止规直接校准
5 校准周期:2年
6 校准步骤:
6.1取标准块对校验的千分尺进行使用前校准。
6.2用无尘纸沾酒精,将通止规擦拭干净。
6.3检查通止规使用部位应无变形、碰缺、凸起、锈斑等其它影响精度的缺陷。
6.4检验时用千分尺分别测量如图所示的部位,通端部位沿圆周方向测量均布的三个直径(止端部位沿圆周方向测量均布的一个直径),通端记录最大值,止端记录最小值。
6.6 校准完后对通止规进行防锈维护。
7 判定标准:A、B、C相应位置中最大值
7.1通端:
⑴0≤MAX( A、B、C)- Φ1≤0.005mm
(2)0≤MAX( A、B、C)-MIN( A、B、C)≤0.005mm
以上两点均满足判定该通止规通端尺寸合格
7.2止端:D相应位置中最大值
⑴0≤Φ2-D≤0.005mm
以上满足判定该通止规止端尺寸合格
通止规尺寸合格基础上,外观满足6.3要求时即可判定该通止规合格。
编制:批准:
日期:日期:
8表格(如下:通止规内校记录表)
通止规内校记录表。
计量器具校准规范
一、适用范围:量筒、、量杯、容量瓶、滴定管、单标线吸量管等玻璃器皿。
二、检定条件:
2.1 室温(20±5)℃,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H。
2.2 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得大于2℃。
三、内容:
1.外观
3.1.1玻璃量器不允许有影响计量读数及使用强度等缺陷,具体要求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
3.1.2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具体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2.密合性
3.2.1滴定管玻璃活塞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20min后,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3.2.2滴定管玻璃活塞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50min后,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3.2.3测试方法:具塞滴定管——将不涂油的活塞芯擦干净后用水润湿,插入活塞套内,滴定管应垂直地夹在检定架上,然后注水至最高标线处,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20min(塑料活塞静置50min),渗漏值应符合第2.1和2.2条规定。
3.容量示值——比较法
3.3.1 将温度计插入盛满水的烧杯中,静置10min,测纯水的温度;
3.3.2在电子天平上称出称量瓶的质量并扣除;
3.3.3 将量器中放出的纯水盛于称量瓶中,盖好盖;
3.3.4 用实测纯水质量与此温度下经过校准的纯水质量比较的差值换算成相应温度下的纯水体积,此体积若在玻璃量器容量允许差范围内,就是合格的量出式量器。
四、检定周期
玻璃量器的检定周期为3年
五、参考文件
《JJG 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
自校计量器具管理办法1 总则由于国家尚无对无检定规程的计量器具进行有效控制的具体规范,为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特制订本制度,以确保其测量精度和准确性。
2 定义无检定规程的计量器具:是指国家暂没有制定检定规程的计量器具,包括能测量量值的低值易耗、简易的计量器具和用于工序质量控制起示值作用的C类测试设备。
3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自备的、租用的以及顾客提供的自行校验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复验、校准。
4 职责职权本制度由质量管理科归口管理,严格执行《质量手册》中7.6条款对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并负责无检定规程计量器具的校验、管理,做好校验记录和建立台帐。
5 校验内容5.1 2米以下(含2米)钢板尺5.1.1 外观:表面应很光洁平直,不得有划伤、损坏等影响准确度的其它缺陷;5.1.2 校验:用一根鉴定有效的钢板尺同被校验的钢尺在平台上做示值对比,其误差在1/1500范围内的钢板尺均合格。
5.2 5米以下(含5米)钢卷尺5.2.1 外观:断裂、扭曲、刻度模糊不清,如有上述任意一种情况,均作报废处理;5.2.2 校验:用一把鉴定有效的钢卷尺同被校验的钢卷尺做示值对比,误差在1/1500范围内的钢卷尺均合格。
5.3 水平尺5.3.1 外观检查:表面应无砂眼、气孔、裂纹、划伤等缺陷,水准管应透明、完好,刻线应清晰、均匀,无脱色,否则不合格;5.3.2 校验:将水平尺置于墙上,让水平尺水泡居中,用水平尺划一条基准线,用水准仪对其两端进行检查,其差值超过2mm为不合格,将水平尺换另一面,用同样的方法再校验一次,一次不合格即为水平尺不合格。
5.4 塞尺5.4.1 外观检查:是否弯曲、变形、用于检查的平整面是否破损;5.4.2 准确度检查:用游标卡尺(基准尺)顶紧塞尺的下面,游标卡尺的固定钳口对准要检查的刻度,读出来的数值与原有塞尺厚度的误差,小于或等于0.5mm时为合格,共检验5mm、10mm、15mm厚度刻度的三个点,有一点超过误差则不合格。
玻璃仪器及计量器具校准规程一、目的:建立玻璃仪器及计量器具的校准标准操作规程,对检验及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器具进行校正,以保证其数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避免因器具误差影响产品内外在质量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厂玻璃仪器及计量器具的校正。
三、职责:品管部相关负责人。
四、正文:1.玻璃仪器总则:1.1 所有玻璃量器到厂验收时均需按本规程校正,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检定周期为一年。
1.2 先用洁净烧杯盛接适量纯化水放置于实验室内,插入温度计观测温度,将水温控制在20-24℃之间固定不变。
1.3 校正用水须在实验室内放置半小时左右。
1.4 待校正器具应洗至内壁不挂水珠,并自然干燥。
1.5 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放下水时,记录水的温度。
1.6 每个器具(每段)校正值的误差,应小于0.02g。
1.7 称量水重用天平应为万分之一天平。
2. 玻璃仪器概述:2.1玻璃仪器校正2.1.1容量瓶的校正:先称干燥后的空瓶重,再加入1.2 项下的水至刻度,再称总重,总重减去空瓶重即为水重,根据水重以及此温度下水的密度计算相对体积。
2.1.2 吸管的校正:先取一适当的干燥锥形瓶,精密称定再用欲校正的吸管吸取1.2项下的水到标示容量处,再垂直将所吸之水放入已称重的瓶中,并将吸管尖端碰触瓶内壁,以将尖端的水完全放入锥形瓶中,再称总重,则总重减去空瓶重即为水重,根据水重以及此温度下水的密度,计算相对体积。
2.1.3 滴定管的校正:先以1.2项下的水填充至刻度(注意检查管内有无气泡),再将滴定管内的水分段放入一预先称重的干燥锥形瓶中,分别记录重量,再换算成体积,并和滴定管标示体积做对比。
2.2玻璃仪器校正操作规程2.2.1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2.2.1.1将需校正的容量瓶洗净干燥,称取空瓶重。
2.2.1.2取洁净的烧杯盛放校正用水,并与容量瓶同放于天平室中约30分钟,再加水至刻度,如瓶颈上有水用滤纸条吸干,塞紧瓶塞,记下水温,再称总重量。
2.2.1.3计算容量瓶中水重,从附表中查出该温度下水的密度,计算容量瓶的容积(ml)。
计量器具自主校验制度范本一、总则为确保企业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满足生产过程对计量器具的精度要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计量器具的自主校验活动。
二、自主校验职责1. 各部门应根据生产需求,制定计量器具校验计划,并组织实施。
2. 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计量器具的自主校验工作。
3. 负责自主校验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三、自主校验内容1. 对在用计量器具进行定期校验,确保其准确度符合生产要求。
2. 对新购置的计量器具进行入厂校验,确保其满足生产需求。
3. 对停用、修复或更换重要部件的计量器具进行复出校验。
四、自主校验程序1. 制定校验计划:各部门根据生产需求,制定计量器具校验计划,包括校验时间、校验对象、校验方法等。
2. 准备校验工具:根据校验计划,准备相应的校验工具和设备。
3. 进行校验:按照校验计划,对计量器具进行自主校验。
校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校验准确可靠。
4. 记录校验结果:将校验结果记录在《计量器具校验记录表》上,并由校验人员签字确认。
5. 整改与报废:对校验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应采取整改措施;经整改仍不合格的,应予以报废。
6. 校验资料管理:将校验记录归档管理,以便查阅和追溯。
五、自主校验要求1. 校验环境应满足计量器具校验的要求,确保校验过程不受干扰。
2. 校验方法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确保校验结果的准确性。
3. 校验记录应真实、完整、清晰,不得篡改、伪造。
4. 各部门应定期对自主校验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不断提高校验质量。
六、自主校验的监督与考核1. 企业计量管理部门应对各部门自主校验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校验活动符合本制度要求。
2. 企业计量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自主校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
3. 企业应对自主校验工作实施考核,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查处。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流量计校验规程校验目的:为确保公司使用的流量计的准确性,保证生产正常运行。
校验范围:转子流量计、涡街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校验职责:仪表车间校验周期:一年校验程序:一、转子流量计1、外观检查1)用目测的方法检查流量计的外观,检查流量计的技术文件,其结果应符合要求。
2)流量计安装好后,缓慢地打开调节阀,让流体流过流量计,冲走试验管道内和流量计内的杂质,然后将流量调到流量计的上限运行,待流量稳定后进行检定。
当检定液体流量计时,要把积存在管道内的气体和附着在转子上的气泡全部排除后进行检定。
2、在流量计的流量范围内,至少选择5 个均匀分布的流量点(包括上限流量和下限流量)进行检定。
要求每个流量点的检定次数不少于2次。
3、对金属管流量计和带有导杆的玻璃管流量计应做正、反行程的检定。
正、反行程的检定次数均不少于2次。
4、指示型金属管流量计的指示流量是指针指示的流量。
5、远传型金属管流量计的指示流量是指输出电压信号所代表的流量。
6、检定方法可分为容积法、称重法和标准表法。
二、电磁流量计1、检查随机文件,用目测的方法检查流量计外观,其结果应符合要求。
2、按要求将流量计安装在装置上。
3、流量计应在其流量上限值70%一100%范围内,至少运行5min后方可进行正式示值检定。
4、对准确度不高于2.0级的流量计,检定点应包括流量计最小流量,二n和最大流量9N在内的至少3个检定点,且均匀分布。
对准确度等级高于2.0级的流量计,检定点的选取6个检定点且均匀分布。
5、每个检定点至少检定3次。
6、检定过程中每调一个流量点,应待压力、温度、流量稳定后方可进行检定。
7、在每个检定点的每次检定过程中,检定流量与该检定点流量相比,其偏离应不超过士5%。
三、涡街流量计1、检查随机文件,用目测的方法检查流量计外观,其结果应符合要求。
2、按要求将流量计安装在装置上。
3、流量计应在其流量上限值70%一100%范围内,至少运行5min后方可进行正式示值检定。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合肥方源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文件号:FY/ZS-20XX年(ZJ)-05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1目的对公司内的计量器具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长度类度量尺(如游标卡尺、高度尺)、检具、塞规等的内部校准。
3职责内校由质检部门标准校检量具校检。
4校验仪器及设备送检合格的万能角度尺,送检合格的直角尺,送检合格的钢直尺,送检合格的钢卷尺,送检合格的数显卡尺等。
5环境条件1.温度:23÷2℃2.湿度:50±20%RH6校验6.1卡尺、高度尺、深度尺6.1.1校检项目:1.外观检查2.示值误差检测1合肥方源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文件号:FY/ZS-20XX年(ZJ)-056.1.2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的卡尺、外校合格的标准块(I-IOOmm38块2级)。
6.1.3校验标准6. 1.4校验步骤:1.外观检查:检查尺子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表头的指针/游标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各功能能稳定、工作可靠。
2.示值误差检测:(1)将尺子调至零点位置,使读数归零、指针对准零点。
(2)选取一块标准量块进行测量,读取其数值。
(注意:取放标准量块时,必需戴细纱手套;测量过程卡尺要与被测量块同方向平直。
33)合肥方源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文件号:FY/ZS-20XX年(ZJ)-O5用同样的方法,取3~5组不同量块进行测量。
测量点如下图(4)不同量程的尺子可选用不同的基准块或其组合进行校准,对标准块量测值误差,不能大于6.1,3项表格内的允许误差。
(5)将检定结果填写在《计量器具校检表》内。
校准周期:12个月。
6.2钢直尺7. 2.1校检项目:1.外观检查2.示值误差检测6.2.2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的标准直尺,校准参考依据JJGl-1999钢直尺检定规程。
6.2.3校验步骤:1.外观检查:(1)尺的端边、侧边及背面应光滑,不应有毛刺、锋口和锌痕等现象。
1、目的:建立规范化的电子分析天平校准规程,确保其称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范围:化验室所有的电子分析天平的校准。
3、职责人:校准人员。
4、校准条件4.1 环境条件4.1.1 电源电压应在220V±10%之间,电源频率在50HZ±2%之间。
4.1.2 室温10~30℃,相对湿度小于65%。
4.1.3 室内应无腐蚀性和影响测定的气体。
4.1.4 周围应无影响校正的强电场、强磁场、气流和振动等。
4.2 校准工具:镊子;砝码:5mg、10mg、20mg、50mg、100 mg、500 mg、1g、5 g、10g、20g、50g,200g标准砝码。
5、天平的每月校验Electronic analytical balance monthly calibration5.1 准确度误差5.1.1 开启分析天平前确定天平水平,零点正确。
5.1.2 开启分析天平电源,预热1小时以上。
5.1.3 校验员校验时,必须戴上手套,使用镊子夹取砝码。
依次将标准砝码放于天平上称重,记录称量值。
5.1.5结果判定:经校验称量结果符合上述要求的天平判为正常;经校验称量结果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天平判为不正常。
5.2 四角误差(偏载误差)5.2.1对电子天平进行四角误差测试时,标准砝码加在秤盘不同位置上,天平的示值均应保持在最大允许误差之内。
5.2.2 对于方形秤盘,砝码应放在中心、左前角、左后角、右前角、右后角五个位置;对于圆形秤盘,砝码应放在中心、前、后、左、右五个位置(成十字形)。
5.2.3四角误差为各点示值与中心点示值之差中绝对值最大者;分度值为万分之一的天平选取20mg的标准砝码,四角误差应不大于0.5mg,分度值为十万分之一的天平选取10mg 的标准砝码,四角误差应不大于0.05mg。
5.3 校验周期:每月一次,每月的校验结果记录在“分析天平月校验记录表”上。
6、天平的每个工作日校验6.1每个工作日,用天平常用的量程范围的三个标准砝码(如分度值为万分之一的用500mg、50g和200g的砝码,分度值为十万分之一的用20mg、500mg和50g的砝码)对天平进行校验,校验的过程和可接受标准均同2.1规定。
编号:MH/ QP001 序号:MH/JS037浙江明贺钢管有限公司量具自校规程(A/0)编制:审核:批准:2007年09月15日发布2007年09月20日实施1 目的为有效执行《测量和监控装置控制程序》、《计量器具(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计量器具符合标准要求的精度,特制定本规程。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内的卷尺、通径规、游标卡尺、壁厚千分尺、外径千分尺等可以自校的计量器具。
3 引用标准:计量检定规程《JJG21-95》,《JJG34-96》,《JJG30-2002》4 自校准则:技术质量部(计量室)负责巡查各部门计量器具的使用情况。
各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内计量器具的自校及日常使用维护工作。
4.1卷尺的自校4.1.1以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的卷尺作为计量标准器具。
4.1.2新购卷尺在使用前以计量标准器具进行对比检验后,贴上合格标签方可使用。
4.2通径棒的自校4.2.1通径棒在使用前需进行自校测量4.2.2通径的长度以校准后的卡尺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应符合API标准,可正不可负。
4.2.3通径棒的直径用检定合格的外径千分尺进行测量。
测量结果应符合API标准要求,4.2.4通径棒的弯曲度应以直度和塞尺配合使用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应符合API标准。
4.3游标卡尺、壁厚尺、外径千分尺的自校。
4.3.1游标卡尺、壁厚尺、外径千分尺在每次使用前需进行零位,校准5.校准的实施5.1量具校准:5.1.1卡尺的校准5.1.1.1尺框活动平稳,无阻滞或松动现象。
5.1.1.2观察游标卡尺前后两端的零刻线是否与主尺相应刻线对齐。
5.1.2测厚千分尺的校准5.1.2.1转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是否对零。
5.1.2.2检定方法:用目力观察和试验。
5.1.3百分表校准5.1.3.1测杆移动灵活,指针转动平稳。
5.1.3.2检定方法:用目力观察和试验。
5.1.4.1不应有碰伤、用目力观察。
尺寸的检校,根据技术文件要求、按钢管名义内径尺寸,d-3.18mm为通径棒最小外径+0.4mm可正不可负。
计测设备自检自校规程一、本项目设以下几种自检自校计测设备1、多功能质量检测尺;2、鱼尾尺;3、放样角尺;4、试块模具。
二、自校规程1、多功能检测尺1)定期检验,每两周进行一次校验。
1)垂直度检验:a、质检员将检测尺垂直置于地面,调整位置使其垂直度检测表的指针对零;b、测量员操作经纬仪,对准检测尺垂直度的一边,由上至下旋转视镜,观察上、中、下三点是否在同一垂直线上,读数误差≤±1mm 即合格。
2)平整度检验:a、将垂直度检验合格后的检测尺支撑稳固,调整支撑使检测尺的水平泡居中;b、测量人员按水准仪操作规程,将目视镜对准平整的一边,配合钢板尺抄平读数,观察读数,误差≤±1mm即合格。
2)检验员:质检员、测量员。
3)记录员:计量员。
2、鱼尾尺1)定期检验,每两周进行一次校验。
利用已经校检的质量检测尺校检,采取对比方法进行。
允许误差≤±1mm。
2)检验员:质检员、测量员。
3)记录员:计量员。
3、放样角尺1)定期检验,每月一次。
1)利用勾股定理、正余弦定理、边长核算角度。
2)允许误差≤0.5°2)检验员:工长。
3)记录员:计量员。
4、试块模具1)定期检验,每做完五组试块进行一次检验。
1)对角线长度:钢板尺尺量;允许误差≤±1mm。
2)连接件牢固:观察检查。
3)模具表面是否有裂纹:放大镜观察检查。
2)检验员:工长。
3)记录员:计量员。
三、附注1、自检计量器具除定期检定外,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立即通知计量员,由计量员按上述操作规程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检验。
2、上述检验项目,任一达不到标准要求,则由计量员用红漆作出标识,能维修的进行维修,校检合格后方可使用;不能维修或经维修后仍不合格,计量员作出标识,填写报废报告交总工程师批准后报废。
温湿度计自校操作规程
目的:保证计量仪器的有效使用,确保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
范围:本公司所有温湿度计。
职责:设备管理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规程:
2校准条件与设备:
2.1校准条件
环境温度:15~25℃范围内;温度波动不超过±3℃/6h﹔湿度:不大于75%RH﹔
2.2校准用标准器:恒温鼓风干燥箱1台,0~100℃温度计2只。
3校准过程:
3.1外观﹕采用目视观测。
3.1.1外型结构完好,无明显机械机械损伤,表面无划痕和锈蚀,无影响计量性能的缺陷。
3.1.2标志﹕有制造厂名,规格型号,许可证编号等。
3.1.3读数部分﹕
a.刻度板正确而不倾斜,刻度线清晰均匀。
b.湿度刻度范围不小于30~95%RH,最小刻度不小于2%RH.。
c.温度刻度应不小于5~40℃,最小刻度应不小于1℃。
d.指针应平直,灵活转动,自由复位。
3.2. 温度示值误差
3.2.1温度校准点28℃,将恒温鼓风干燥箱的温度调节至28℃。
3.4温度重复性按5.3.2温度示值误差的三次温度测定值最大与最小值的差值即为温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校设备校准规程第七章自校设备校准规程一、自校设备校验步骤(一)水泥细度筛自检操作规程1.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的和使用中的水泥细度筛的检定。
2.技术要求2.1新筛应带有铭牌,合格证和说明书。
2.2筛布应绷紧,不允许有皱褶、松弛、断丝、方孔成菱形等缺陷。
2.3筛子外观不得有伤痕,脱焊或筛布堵塞等现象。
2.4筛子修正系数应在0.801.20范围内。
3.检定器具标准粉(国家水泥质检中心专售)4.检定周期:3个月5.检定方法5.1试验筛应用已知0.080mm标准筛筛余百分数的粉状标准样品进行标定。
5.2按照《细度检验操作规程》测定标准样品在筛上的筛余百分数。
重复测定两次,两次测定筛余差值大于0.2%时应测定第三次,取两次筛余差值在0.2%以内的平均值和修正系数.5.3计算细度筛的修正系数(准确至0.01):C=Fn/Ft式中:C--------细度筛的修正系数;Fn------标准样品给定的筛余百分数,%;Ft-------标准样品在细度筛上的筛余百分数,%。
5.4对细度筛筛余百分数进行修正:FCFC式中:FC-------试样修正后的筛余百分数,%;C--------细度筛的修正系数;F--------试样修正前的筛余百分数,%。
6.检定结果处理6.1技术要求符合2中的规定,方可确认被检水泥细度筛合格。
6.2水泥细度筛检定结果和结论,由检定员签字后生效。
(二)比表面积仪自检操作规程1.范围适用于新的和使用中的比表面积仪的检定。
2.技术要求用标准粉按检验方法标准中的规定进行检测,其结果与原仪器采用的标准时间相差不超过2%。
3.检定用标准器具标准粉、秒表(分度值0.1秒)4.检定周期:12个月5.检定方法按比表面积测定的作业指导书对标准粉进行检验,测定标准粉的透气时间,精确至0.1秒,透气试验要重复称取两次标准粉分别进行,当两次透气时间的差超过1.0秒时,要测第3遍,取两遍不超过1.0秒的平均透气时间,与原仪器采用的标准时间进行比较,相差不应超过2%,否则,要重新确定标准时间和对仪器进行重新标定。
计量器具校准操作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满足计量要求。
校准操作是确保计量器具输出与已知标准之间的准确度的过程。
准确的计量器具对于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开发和生产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校准操作规程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和优化计量器具的校准过程,确保其科学性和可靠性。
2.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计量器具的部门和人员,包括计量实验室、生产制造部门和质量控制部门。
3. 定义•计量器具:用于测量和记录物理量的设备、装置、器具或系统。
•校准:通过比较计量器具的输出结果与已知标准之间的差异,确定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过程。
4. 校准操作步骤4.1 校准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校准之前,必须完成以下准备工作:1.确定校准的目标和要求。
2.准备所需的标准器具和校准设备,并检查其完好性和有效期。
3.确定校准操作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电磁场等因素。
4.了解待校准计量器具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说明书。
4.2 校准操作的步骤1.将计量器具放置在稳定的校准台上,并根据使用说明书进行连接和设置。
2.打开校准设备,并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校准方法和程序。
3.根据标准器具的输出结果,调整待校准计量器具的相关参数,直到其输出结果与标准器具相符。
4.记录校准的日期、时间、环境条件和相关参数。
5.对校准结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要求制定校准报告。
6.如果校准结果不符合要求,则进行故障排除和调整,直到满足要求。
7.完成校准后,将计量器具进行封存,并贴上校准标签。
4.3 校准设备的维护和管理1.定期进行校准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和精度。
2.根据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制定校准设备的保养计划,包括清洁、校准和更换部件。
3.对于失效或不合格的校准设备,应及时采取措施修复或更换,确保校准操作的可靠性。
4.记录校准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情况,并制定相应的记录和档案。
5. 质量控制和审核为确保校准操作的质量和可靠性,应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和审核机制:1.定期进行校准操作的内部审核,检查校准操作的执行情况,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改进。
附录A
计量器具自校规程
按照ISO9001:2008质量体系要求,确保在用计量设备的准确,特制定此规程。
我公司自校计量器具主要有:量筒,滴定管,吸管等。
一.校准方法:
1.将待校准的玻璃仪器及带盖的玻璃容器彻底洗刷干净,在烘箱中干燥并冷却后,将玻璃容器在万分之一天平上秤重,记下秤重数值(容器重)。
2.将待校准的玻璃仪器装满蒸馏水,准确至刻线,然后移入玻璃容器内,盖好盖子,在万分之一天平上秤重,记下秤重数。
(总重)
3.测量蒸馏水的温度,查出相对温度下的比重。
3.计算:
总重-容器重
容量=
蒸馏水的比重
如果计算的数值与标准值相同,则此仪器为准确。
如果计算的数值与标准值不相同,则此仪器为不准确,须重新标定后方可使用。
以上计量器具的校验周期为每3年一次。
新增加的仪器须经过校准后才能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