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7
建筑结构材料质量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建筑结构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质量,建筑结构材料必须进行质量检测。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建筑结构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质量。
二、建筑结构材料质量检测技术规程2.1 混凝土质量检测2.1.1 试块制备1)按照设计强度等级和施工工艺要求,制备混凝土试块。
2)制备试块的模具应符合规定尺寸和要求。
3)试块制备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和振捣等工艺要求。
2.1.2 试块养护1)试块应在模具中养护24小时。
2)试块应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养护,养护期间应保持试块表面湿润。
3)试块养护期间应避免试块表面受到外力冲击和震动。
2.1.3 试块检测1)试块检测应在试块养护期满后进行。
2)试块应按照规定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3)试块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否则需要进行整改或重新制备试块。
2.2 钢筋质量检测2.2.1 钢筋检验1)钢筋检验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
2)检验应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查、化学成分分析、机械性能试验等。
3)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建筑设计要求,否则需要进行整改或更换。
2.2.2 钢筋接头检测1)钢筋接头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接头加工和连接。
2)钢筋接头应进行外观检查和尺寸检查。
3)钢筋接头应进行扭矩试验或拉伸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2.3 砖石材料质量检测2.3.1 砖石材料检验1)砖石材料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
2)检验应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查、抗压强度试验等。
3)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建筑设计要求,否则需要进行整改或更换。
2.3.2 砖石材料安装质量检测1)砖石材料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2)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砖石材料的水平、垂直、平整等要求。
3)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和尺寸检查,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2.4 楼板板材质量检测2.4.1 板材检验1)板材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
2)检验应包括厚度检查、抗弯强度试验、抗拉强度试验等。
建筑结构材料质量检测技术规程一、引言建筑结构材料质量检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建筑结构材料的质量检测方法,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二、检测对象建筑结构材料包括水泥、混凝土、钢筋、砖块、玻璃等。
三、检测方法1. 水泥(1)外观检查:检查水泥的色泽、细度、密度、含水量等,确保水泥符合要求。
(2)强度检测:混合水泥和标准砂浆按比例制成试块,经过一定时间的养护后进行强度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规定要求。
2. 混凝土(1)配合比检测:检查混凝土配合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骨料检测:检查混凝土骨料的种类、质量、含水量等,确保符合要求。
(3)强度检测:制成试块,经养护后进行强度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规定要求。
(4)密度检测:测量混凝土的实际密度,确保符合要求。
3. 钢筋(1)外观检查:检查钢筋的表面是否有裂纹、锈蚀等缺陷。
(2)尺寸检测:测量钢筋的直径、长度和弯曲度等,确保符合要求。
(3)拉伸试验:制成试片进行拉伸试验,测试结果应符合规定要求。
4. 砖块(1)外观检查:检查砖块的外观是否平整,有无破损、裂缝等缺陷。
(2)尺寸检测:测量砖块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确保符合要求。
(3)强度检测:制成试块进行强度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规定要求。
5. 玻璃(1)外观检查:检查玻璃表面是否平整,有无划痕、损伤等缺陷。
(2)尺寸检测:测量玻璃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确保符合要求。
(3)强度检测:制成试片进行强度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规定要求。
四、检测仪器1. 水泥:砂浆试验机、水泥标准细度仪等。
2. 混凝土:混凝土试验机、骨料筛选机等。
3. 钢筋:金相显微镜、拉力试验机等。
4. 砖块:砖块试验机、砖块尺寸测量仪等。
5. 玻璃:玻璃强度测试仪、玻璃尺寸测量仪等。
五、检测标准建筑结构材料的检测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如《水泥标准》、《混凝土标准》、《钢筋质量检验标准》等。
建筑材料质量标准的智能化监测技术有哪些在建筑行业中,建筑材料的质量是确保建筑物安全、稳定和持久的关键因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监测技术正逐渐应用于建筑材料质量标准的评估和控制中。
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还为建筑质量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一、无损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是在不破坏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前提下,对材料进行检测和评估的方法。
其中,超声波检测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无损检测手段。
它通过向材料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根据声波的传播速度、振幅和频率等参数,来判断材料内部是否存在缺陷、裂缝或不均匀性。
例如,在检测混凝土构件时,超声波可以检测出混凝土中的空洞、疏松等问题。
另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是 X 射线检测。
X 射线能够穿透建筑材料,通过接收和分析穿透后的射线强度和分布,从而检测出材料内部的结构缺陷、杂质分布等情况。
这项技术在检测钢结构的焊缝质量、钢筋的分布和腐蚀情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还有磁粉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
将磁粉施加在被检测材料表面,在磁场作用下,材料表面的缺陷处会产生磁痕,从而显示出缺陷的位置和形状。
二、传感器监测技术传感器在建筑材料质量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应变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材料在受力情况下的变形情况。
将应变传感器安装在混凝土构件或钢结构上,可以获取材料在荷载作用下的应变数据,从而评估材料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稳定性。
温度传感器能够监测建筑材料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对于一些对温度敏感的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温度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其性能和强度发展。
通过温度传感器的监测,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温度,保证材料质量。
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材料的湿度情况。
在建筑施工中,湿度对材料的固化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木材的含水率过高会导致变形和腐烂,通过湿度传感器的监测,可以确保木材在合适的湿度条件下使用。
三、图像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通过对建筑材料的外观图像进行采集和分析,来判断材料的质量状况。
建筑混凝土材料质量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建筑混凝土是建筑材料中常见的一种,其质量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持久性和美观度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建筑混凝土的质量和可靠性,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测。
本文将介绍建筑混凝土材料质量检测技术规程,以供参考。
二、检测方法1.骨料试验(1)骨料筛分试验对于粗骨料和细骨料,应进行筛分试验。
按GB/T 14684-2011《建筑用骨料筛分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2)骨料含水率试验骨料在使用前应进行含水率试验,按GB/T 14685-2011《建筑用骨料含水率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2.水泥试验(1)初凝时间试验按GB/T 1346-2011《水泥初凝时间测定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2)终凝时间试验按GB/T 1346-2011《水泥终凝时间测定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3)标准稠度试验按GB/T 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测定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4)强度等级试验按GB/T 17671-1999《水泥强度等级和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3.混凝土试验(1)坍落度试验按GB/T 50107-2010《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2)标准固结时间试验按GB/T 50106-2007《混凝土标准固结时间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3)强度试验按GB/T 50081-2002《混凝土强度试验标准》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4)抗渗试验按GB/T 50082-2009《混凝土抗渗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4.钢筋试验(1)拉伸试验按GB/T 228-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2)弯曲试验按GB/T 232-2010《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检测设备1.骨料筛分器2.水泥初凝时间测定器3.水泥终凝时间测定器4.水泥标准稠度测定器5.水泥强度试验机6.混凝土坍落度试验器7.混凝土标准固结时间测定器8.混凝土强度试验机9.混凝土抗渗试验仪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机11.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机四、检测过程1.骨料试验(1)取样:从供货商处取得骨料,按照规定比例取样。
建筑物质量检测技术及设备介绍建筑物质量是一个关乎人们生活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建筑物质量检测技术和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建筑物质量检测技术及设备,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
一、超声波检测技术及设备超声波检测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通过将超声波传入建筑物材料中,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特性来评估材料的质量。
超声波检测设备通常包括超声波发射器、接收器和计算机等组成部分。
超声波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结构的质量检测。
例如,在混凝土结构中,可以通过超声波检测技术来评估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以及检测可能存在的裂缝和空洞。
此外,超声波检测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钢筋的质量和腐蚀程度,以及评估建筑物的结构完整性。
二、红外热像仪技术及设备红外热像仪技术是一种通过检测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来评估物体温度和热分布的方法。
红外热像仪设备通常由红外传感器、显示屏和图像处理器等组成。
红外热像仪技术在建筑物质量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建筑物的绝缘材料检测中,可以利用红外热像仪来检测墙体和屋顶的热损失情况,以评估绝缘材料的质量。
此外,红外热像仪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建筑物内部的水渗漏问题,以及评估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
三、激光扫描技术及设备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通过激光束对建筑物进行扫描和测量的方法。
激光扫描设备通常由激光发射器、接收器和计算机等组成。
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物质量检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建筑物的结构测量中,可以利用激光扫描技术对建筑物的尺寸和形状进行精确测量,以评估建筑物的几何形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此外,激光扫描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建筑物内部的裂缝和变形,以及评估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
四、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通过对建筑物材料进行非破坏性检测来评估材料质量的方法。
无损检测设备通常包括探头、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器等组成部分。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物质量检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简述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要点
建筑工程材料的试验和检测是保证建筑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针对不同的建筑材料,试验和检测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试验和检测技术的要点角度简述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要点。
1. 混凝土试验检测技术要点
(1)抗压强度试验:混凝土结构在承受荷载时主要靠抗压强度来承受,因此混凝土试验中抗压试验是最重要的试验之一。
试样的准备、试验参数、压力加载速率等都是需要注意的要点。
(2)抗拉强度试验:混凝土结构在受到侧向引力作用时,往往会发生抗拉应力,因此混凝土也需要进行抗拉强度测试。
(3)弯曲强度试验:该试验主要用来测量混凝土在受到宽和扭矩作用时的弯曲强度。
(1)化学成分分析试验:钢材的化学成分对其性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钢材的化学成分分析试验是非常重要的。
(2)拉伸试验:拉伸试验是测量钢材抗拉强度的一种试验,试验中需要控制试验环境温度等变量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冲击试验:钢材的耐冲击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该试验需要使用专门的试验设备进行。
(1)重度试验:重度试验是一种测量土壤密度的试验,需要将试样放在密度桶中进行试验。
(2)液塑限试验:该试验主要用来测量土壤的液性、塑性和极限强度。
(3)一维压缩试验:该试验用来测量土壤的压缩性质。
(1)防水膜试验:该试验主要用来对防水膜的拉伸强度进行测量。
(2)渗透性试验:渗透性试验是测量防水材料防渗性能的试验。
(3)耐老化试验:防水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具有一定的耐老化性能。
耐老化试验是保证防水材料使用寿命的重要方法之一。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建筑材料检测技术是指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和评估的一种技术。
它主要包括质量检测和性能检测两个方面。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是通过对原材料和成品进行物理、化学和机械等方面的测试分析,来验证其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例如,对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等建筑常用材料,可以通过测定其含水率、固化时间、抗压强度等指标来评估其质量是否合格。
对于金属材料,可以通过硬度、拉伸强度、冲击韧性等指标来评估其强度和韧性是否符合要求。
建筑材料性能检测是指对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进行评估。
例如,对于隔热材料,可以通过测定其导热系数和保温性能来评估其隔热效果。
对于防水材料,可以通过测定其抗渗水性能来评估其防水效果。
对于环保材料,可以通过测定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和甲醛释放量来评估其环保性。
另外,还可以通过对建筑材料的耐久性、抗老化性、防火性等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发展对于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建筑材料检测,可以及早发现材料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调整,避免质量问题对工程造成损害和延误。
同时,通过建筑材料检测,可以对材料性能进行评估和比较,选择适合的材料,优化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性能。
目前,建筑材料检测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检测方法和设备不断涌现,提高了建筑材料检测的精度和效率。
同时,建筑材料检测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也为建筑材料检测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途径。
例如,通过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可以对建筑材料的内部结构和性能进行非破坏性的检测。
通过使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大量的建筑材料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供更准确的评估结果和建议。
总之,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帮助我们及早发现和解决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评估和比较建筑材料的性能,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性能。
随着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相信它将在建筑工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浅谈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及措施摘要:建筑材料检测,在现阶段建筑施工过程中发挥着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建筑材料与施工,是建筑施工中的根本。
建筑材料质量不好或者材料性能不符合工程施工要求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施工进度以及效果。
在此背景下,建设单位为了确保材料质量和确保其性能满足工程建设要求,需要提高建材检测工作重视程度,把建筑施工中使用的物资送至专业建材检测机构检测。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措施建筑工程检测由建筑材料、工艺、设备三大部分组成,如果其中某一部分出现质量问题,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是最基本的影响因素,若建筑材料质量不能够达到相关建设要求则难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验时可能存在各种影响因素使建筑物特性与技术标准发生背离。
所以,应当高度重视建材检验项目,并确保建材检验项目能够达到一定条件,最大限度地提高结果准确度。
一、影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主要因素1.取样建筑材料检测环节较多,检测内容较为繁杂,其中任何一环存在问题均会对材料最终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所以,要想确保建材检测准确,建材检测机构就必须要对细节进行良好的管控,对建材检测中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根据建筑施工相关要求,选用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的材料,这是建筑施工中最根本的要求。
但是,许多建筑单位在进行实际建筑施工时,对于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却没有引起重视。
尽管个别建筑单位对建筑材料存在着检测意识,但在实际材料送检时却没有挑选到有代表性的样本,甚至在个别建筑单位还存在供货方材料,建筑建设材料和送检材料之间存在差异。
这一状况将使建筑材料检测流于表面而不能真正起到它应有的效果。
2.资质建材检测,就是建设单位邀请第三方专业的建材检测机构,进行建材的检验,分析。
但是中国建筑业建材检测单位并不很多,这主要是由于有关部门对资质发放管理不到位,市面上检测机构为数不少,但是资质差异很大。
建筑混凝土材料质量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建筑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在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
本文将介绍建筑混凝土材料质量检测的技术规程,以确保建筑混凝土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
二、试验材料1. 水泥:按照国家标准GB/T 175-2007《水泥》的规定选用合格水泥进行试验。
2. 砂、石:按照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天然砂、石》的规定选用合格砂、石进行试验。
3. 水: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T 50123-1999《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的取样、制样和试验方法》的规定选用合格水进行试验。
三、试验设备1. 水泥试验设备:水泥试验机、细度仪、筛分器、砂浆流动度试验器。
2. 混凝土试验设备:混凝土试验机、振动台、钢针、水平尺、量筒、称量设备、温度计、湿度计等。
四、水泥试验方法1. 水泥标准稠度试验将200g水泥加入25ml水中,快速搅拌30s,然后停止搅拌,将混合液填入标准稠度模具中,模具震动45次,并用刮板刮平表面,然后用刮板从模具顶部刮掉多余的混合物。
将模具放置在标准稠度仪上,记录下读数。
稠度应在9-11范围内。
2. 水泥细度试验将100g水泥样品放入细度仪中,根据仪器的操作说明进行测试。
细度应在200-400m2/kg范围内。
3. 砂浆流动度试验将500g水泥加入250g干砂中,快速搅拌30s,然后加入约150ml 水,继续搅拌2min,然后停止搅拌。
将混合物倒入流动度试验器中,流动度应在20-30cm范围内。
五、混凝土试验方法1. 配合比试验根据工程要求制定混凝土配合比,按照配合比进行试验,记录下混凝土配合比及材料用量。
2. 塑性稠度试验将混凝土样品倒入塑性稠度模具中,并用刮板刮平表面,然后将模具震动25次。
将模具放置在塑性稠度仪上,记录下读数。
稠度应在8-12范围内。
3. 压缩强度试验按照国家标准GB/T 50081-2002《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规定进行试验。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就业范围说起“建筑材料检测技术”这个话题,嘿,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建筑越来越高大上,啥玻璃幕墙、钢结构、各种新型环保材料啥的,层出不穷。
不过,你别看这些东西闪闪发光,背后可都得经过严格的检测才能放心用。
说白了,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就是给这些材料做“体检”,保证它们在咱们的生活中,能顶得住风吹日晒,真不会半路出啥幺蛾子。
你想想,要是混凝土出了问题,墙倒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事,万一发生什么意外,得不偿失!所以呀,建筑材料检测技术不仅重要,而且需求巨大。
没错,想从事这一行的人,前景真是不错的。
你只要对建筑材料有点兴趣,且愿意学习,未来可是光明得很。
说到就业范围,那可就多了去了。
首先呢,建筑公司肯定少不了这个岗位。
你想,任何建筑工程,尤其是大型项目,材料的质量得过关。
钢筋水泥就像是建筑的“骨头”,如果不合格,安全隐患可大得很,真是“纸上谈兵”式的豪华建筑,没个硬件支撑啥也做不成。
所以建筑公司需要一大堆材料检测员,负责验收每一项原材料。
比如,你拿到一堆水泥,得用设备检测它的抗压强度,能不能承受得住那个高楼的重量;再比如钢材,检测它的抗拉强度、延展性,别看它们坚固,实际上每种材料的性能都有差异,只有通过检测才能知道它们是不是符合标准,能不能达到要求。
像是监理公司、建筑工程咨询公司也需要这种技术人才。
这些公司可不只是为你监工,检查施工现场的进度,搞不好还得帮你把关材料,确保没有一丝一毫的偷工减料。
你想啊,监理公司手里可得有一支强悍的检测队伍,一旦发现不合格的材料,马上就得提出警告,防患于未然。
更别提那些做建筑质量安全检测的专业公司了,他们可是在为整个行业“站岗放哨”。
每个项目开始前、施工中,甚至竣工之后,专业的检测公司都会派人来进行各类检测。
你想想,整个建筑产业链上,总是少不了一群专业的建筑材料检测员。
说到薪水嘛,嘿,别说,建筑材料检测技术这一行的薪资,跟随着建筑行业的火爆也是水涨船高的。
入行起薪不低,随着经验的积累,岗位逐步提升,薪水也能逐年攀升。
刍议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技术
摘要: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的原材料也在不断的更新、改进。
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因此建筑材料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关乎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
因此把好建筑材料质量这一关,做好检测与控制其质量的工作尤为重要,现在建筑材料检测的相关标准已经比较完善,可是由于一些工作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因为自身的疏忽或是其它的原因而漏检了一些材料项目,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简单叙述了如何检测建筑材料质量的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检测;质量;建筑材料
随着我国城乡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地加大,建筑工程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筑材料的质量从根本上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做好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而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起步又较晚,从起初借用国外相关标准,到拥有自己的种种相关标准,我国走过了一个艰难的时期。
目前,我国的建筑事业正处蓬勃发展时期,建筑工艺的不断发展,也必将推动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技术是我们进行建材试验的重要依据。
检测技术是否科学合理,试验过程中是否控制到位,都将影响到我们对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可靠性。
因此,检测技术是进行质量检测的“灵魂”,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检测技术,检测工作将无处着手,检测结果将无据可依。
1.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
众所周知,我国的检测行业从形成直至如今大约已经历时二十几年的历史,二十几年时间已经使检测行业规模由小变大,工作类型由单一到综合,检测市场化概念从无到有,从暗到明。
建筑材料质量标准是衡量材料质量的尺度,也是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依据,对不同的材料其质量标准也不尽相同。
当前常用到的质量检测方法有外观检测,书面检测,无损检测以及仪器检测,书面检测指的是对提供的材料质量资料,测验报告等文献进行审核,书面检测往往是建筑材料检测的第一步;外观检测指的是直观的对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尺寸以及相关标志进行检查,以查看是否存在外观缺陷等质量问题;仪器检测指的是借助于试验设备以及仪器对材料的内部组成以及化学成分进行质量鉴定;无损检测指的是在不破坏建筑材料样品的前提条件下,采用超声波及x光等技术对材料进行的检测。
2.建筑材料检测行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建筑材料检测事业发展至今,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某些方面甚至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但毕竟我国起步较晚,再加上这些运作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已无法满足我国建筑业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深层次发展,建筑市场的不断活跃,建设部对国内的检测机构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革,并颁布了几部相关的建筑法规,检测市场已经有所规范,各检测机构也有了不同程度的独立性,并在逐步建立的完整的法人机制,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大
部分检测单位并未完全独立起来,有的仍固守原有的运作模式,并且建筑检测市场出现了不规范竞争。
各类检测单位都已基本转变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成为了第三方独立的服务中介机构。
但大部分检测单位在市场的转变过程暂时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
部分已经脱离的,单位实质上在名义上的脱离,从行政管理和经济来往上仍然不是独立的。
如若检测单位仍长期处于附属地位,那么在人事、财务上必将受到很大的制约,在技术、人力、资金的投入不足,与其他行业相比或与其他领域的检测机构相比,技术含量不高,并且技术发展速度很慢。
(2)私营检测公司开始介入检测市场,其资质参差不齐,且只顾其自身利益,与工程检测要求公正性、可靠性存在一定矛盾.(3)目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正当竞争,出具假报告.(4)建筑领域管理体系缺乏科学性,法律性文件和管理性文件不配套,与国外先进模式相对差距较大.(5)建筑队伍供需失衡,建筑队伍技术含量和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3.行业面临困难和挑战
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检测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而不断被人重视。
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来自各方面。
3.1政策风险
检测行业是受政策影响程度很高的行业。
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政策导向的结果。
而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政策风险问题。
我国的检测类的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与国际接轨程度不高。
我国目前使用
的检测标准均为几十年前老标准,这些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差很远,随着我国入世,各种标准都面临更新和接轨问题。
在这种标准的演变中,原有的设备、技术力量、运作方法都会进行较大的变动。
检测行业必须面对来自以上政策的变动带来的风险。
3.2入世的挑战
从行业形成到发展到今天,检测机构中都是作为建筑行业的附属部分出现,还没有形成独立运作的管理体系。
但是随着入世的冲击,检测机构根据国际通用要求导则25来管理实验室,而对于国内的检测机构来讲导则25的管理要求不仅仅是陌生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对于其中的管理思想是完全全新的体系,我国的检测机构在这种管理模式的经验十分缺乏。
因此整个行业正面临着行业升级转型的阶段。
4.建筑材料检测的影响因素
4.1加荷速度的影响
有研究表有,大多数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会因加荷速度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当加荷速度较快时,荷载的增加超出了材料的变形速度,此时检测所得的数据就会偏大,相应的,若加荷速度较慢时,检测所得的数据会偏小。
对于材料抗压试验,以建筑材料水泥为例,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天后进行抗压试验,结果发现其抗压强度随加荷速度的升高而变大,再如对一根钢筋进行不同加荷速度的拉伸试验,其结果表明其强度随加荷速度的增加而明显提高,最快与最慢加荷速度下的钢筋屈服强度相差达15mpa,极限强度相差约20mpa,
因此,若想得到较精确的检测数据,就必须按照材料标准及相关操作程序规定的加荷速度对材料进行试验,当试件变形较大接近破坏状态时,应停止试验机油门,直至测得最大荷载值。
对钢筋进行拉伸检测时,为避免试验机的振动影响到检测结果,通常会在钢筋出现颈缩现象时逐步的减小油门,直至达到钢筋极限强度。
4.2温度与湿度的影响
建筑材料会随着温度及湿度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性能属性。
因此,在养护及进行检测时必须保证材料在规定的温度及湿度下,如水泥胶砂强度在成型时就必须保证周围环境温度在18℃―22℃之间,相对湿度不少于50%。
对sbs等弹性防水材料进行检测时,应保持其温度在21℃―25℃之间,若温度过高则会使该材料强度变低,反之,温度过低时会使材料的强度变高,为得到标准的建筑材料性能,应严格将温度及湿度控制在标准规定范围内。
5.对我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技术发展建议
建筑业在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随着全国质量意识提高,检测行业充满发展的潜力和希望。
5.1提高检测质量意识
我国检测行业最缺乏的是通过质量体系的运作来保证检测公正性和权威性。
我国检测行业普遍的检测质量意识不高,在内部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不多,但是不能因为目前执行困难而放弃,而是应该一方面努力向国外同行学习实验室管理方面先进的经验,一方面因地制宜的逐步摸索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质量管理模式。
通过不断
的学习和摸索尽快缩短我们与国外同行之间的差距。
5.2树立人才观
今后的检测单位之间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而国外同行一旦进入我国首先展开的就是人才争夺战。
作为我国的检测行业来讲最缺乏的也是专业的人才,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检测行业的从业人员普遍素质偏低,并且我国大专院校也没有开设专门的专业,检测人才的培养成为整个检测行业发展中的重点,因此必须一方面提高检测行业从业人员的门槛,一方面建立检测人员内部培训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提前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以迎接今后更严峻的挑战。
6.结束语
根据以上所述,建筑材料检测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个质量,因此我们每个技术人员都应重视材料检测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确定建筑材料的检测项目,并按相关要求有代表性的选取适量建筑材料作为检测的样品,只有我们做好每个人的份内工作,才是对工程质量安全的有力保证。
而目前社会上生产的建筑工业产品伪劣品太多,因此,必须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检测与控制。
参考文献
[1]龙涛.关于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措施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21期
[2]江陆.工程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及控制[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1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