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讨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

探讨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

探讨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
探讨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515060950.html,

探讨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

作者:张辰

来源:《管理学家》2020年第02期

[摘要]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留下了数不尽的文化瑰宝。文物是国家历史发展的重要见

证,也是时代更迭、文化发展的证明者。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数字管理逐渐融入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博物馆的工作管理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做出更新与转变,采用数字化的管理方式,紧跟时代潮流,顺应社会工作的变化,以数字化的管理保护我国博物馆文物,更好地体现文物的艺术文化价值。

[关键词] 博物馆文物数字化技术管理保护方针策略

我国历史文物能够反映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文化、艺术的发展状况,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证明。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博物馆要适应时代发展,积极引入数字化管理,采用数字化的方式管理保护文物,满足社会文化需求,明确文物的历史意义。以下将重点阐述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

一、对博物馆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文化传承

我国建设博物馆的重要目的是继承并发扬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但在历史迁移过程中,大部分文物、文化传承都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遭到损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大的王朝有几十个,小王朝更是数不胜数,更何况还有数量重多的民族部落。我国史书的相关记载尚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同,但对于世界来说,如果没有文物考古佐证,很难得到国外人士的认可。因此,文物在我国有着重要的证明作用,要重视我国文物研究项目的开展。通过对文物的研究和解读,能够更加全面地研究出该文物所属朝代的政治、文化、艺术及经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我们对国家传统文化的认知。由此可见,我国文物的文化价值非常高,不仅具重要的历史见证意义,还具有现实意义,对我国的科研工作更是有着巨大的贡献。

(二)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在博物馆的管理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采用数字化保护管理方式能够构建共享信息平台,使我国一些文物学家、研究文化的学者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在研究工作过程中能够便捷地通过共享平台,快速得到博物馆文物的消息。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应用非常广泛,建立数字化的博物馆能够构建资源共享的平台,为相关人员的学术交流打下坚实基础。而通过构建数字化的博物馆,不仅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为文化传承做好准备,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文化的传播。

数字博物馆的意义与作用

; 补传统博物馆在功能上的限制,与传统的博物馆相比,数字博物馆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 1!展品的无限可复制性,保护了文物,减少了频繁的真实展示,降低了展品损坏和被 偷盗的可能,有效的解决了展品展示和展品保护之间的矛盾"文物资源不可再生,博物馆的藏品如果年代久远,质地会变得十分脆弱,在展览时必须十分注重光线及空气湿度,即便如此,长时间展览后,展品依然会产生不可挽救的损坏"而且博物馆为保护展品采取的各种限制措施也使参观者在浏览时产生不适(光线太暗或温度太低),甚至有些古文物必须隔离保护,参观者无法近距离观看,甚至无法拍照"采用数字化方式存储和展览则可突破这样的限制,参观者可以坐在家中,非常舒适地从任意角度近距离观察物品"博物馆也无须担心展品《 的安全.在实体博物馆中,由于保护手段!展示空间等原因,展品只占藏品的很小比例.以 南京博物馆为例,常年展出的展品不足馆内的藏品的%,是文化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 而对于数字博物馆而言,展品和藏品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馆内的藏品都可以在网络上做虚拟展示,充分利用文化资源" 2!展示手段的多样性,更有利整合全国的各类展品的资源:有利于各展馆展品的资源 共享"数字博物馆传达给用户的信息量大,声音!图片!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同时展现给用户,拓展观众的想象空间"更容易形成用户的沉浸感和对展品相关文化的构思"将古文物外观以数字相机拍摄后可以在网络上以多种方式展示出来,一些现场无法体验到的东西在数字化博: 物馆中都可以欣赏.以乐器博物馆为例,在乐器实体博物馆只能看到实物和简单的文字,展示手段单一,缺乏信息厚度,因为古代的乐器种类繁多,形象各异,很难看懂,很难引起参 观者的兴趣"而对于乐器数字博物馆而言,不仅可以看见大量翔实的图片!文字介绍外,而 且可以通过音频听见该种乐器发出的优美声音,通过视频看见乐器的制作工艺和过程,真正激发参观者的参观热情" 3!利用细致如真的虚拟技术来预先展现文物修复后的影像,从而检验修复的技术!手 段的可行性,进一步可以和视图计算技术相结合,考察修复过程中的各项环节和修复后的耐久性[15]" ( 4!使馆藏内容辐射范围变大!受益面加宽"参观不受时间和参观路线的限制,随心所 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做出贡献"在参观普通博物馆时,观众的参观路线及方式几乎都是由设计者决定的,参观者没有自主性"参观数字化博物馆则没有空间上的限制,参观者可以依自己的喜好随意参观,对感兴趣的展品,可以进行全方位的观察,了解它的历史渊源!发展变化历程"如果对博物馆不再感兴趣,还可以随时退出,在数字化博物馆中,观 众感觉不到任何人为的限制" 5!对博物馆的展品的采集是一种剥离行为,是把它从它原来存在的环境中剥离出来放 到博物馆中孤立的展示,这无疑己经失去了展品一些背景信息"在实体博物馆展出时,恢复. 或部分恢复出展品原来的存在环境比较困难或者代价较高"而在数字博物馆中,很容易利用计算机技术恢复出其原来的存在环境,增加展品的展出氛围及展示出其附着的文化背景" 6!提高了博物馆展品的管理水平,方便查询和研究;使展品的保护!展示和研究手段 达到一个新的层次;数字博物馆不仅对外起到了宣传!教育作用,对内而言,数字化的存储 和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博物馆自身的藏品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采用计算机虚拟技术重现展示各种展品及当时年代的真实场景"整个场景能够以三维和 交互式探索形式重现"由于虚拟物展品和场景全部存在于计算机中,因此,对其尺寸的大小

文物保护管理制度38611

文物保护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加强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京沈客专辽宁段集成项目部建设中的文物保护管理,预防项目建设对国家文物造成损坏,结合项目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编制依据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以及辽宁省有关文物保护、发掘等方面的法规和规章制度。? 三、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京沈客专辽宁段集成项目部所属建设项目建设期内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 四、文物保护领导小组及职责 1、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副经理、总工、各分部经理、党工委书记为副组长,各分部总工程师、专业经理、工程部、安质部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文物保护领导小组,负责文物保护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各工区负责本区域内文物保护管理工作。? 组长:杜麾、李磊 副组长:胡志华、冯锡超、李拓、王晓军、韩海军、张建秋 组员:于迪、侯善飞、刘建喜、马志广、刘东涛、葛志伟、董建华、葛朋春、关鑫、王先铎、郭艳华、董利剑、邢艳丽、刘占军、 孙永刚、苑永坤、董文忠 2、职责 2.1、建立健全施工期文物保护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以及应急预

案。? 2.2、熟悉施工现场的环境特点,掌握文物保护的工作程序,落实设计对文物保护的工程措施和要求;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学习文物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对文物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3积极配合文物部门组织的文物挖掘抢救和搬迁保护工作 五、文物保护措施 1、开工前会同文物部门划定保护范围及区域,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交底; 2、开工前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文物保护措施和文物保护预案,报监理单位批准。 3、?切实落实文物保护工作,加强与地方文物主管部门的沟通与咨询,加强现场文物保护监督检查。? 4、?涉及文物保护的工程施工,各工区在施工现场须作出标志说明,并安排专人负责现场管理。? 5、?施工中如发现文物遗迹(历史文物、古墓群、古生物化石及矿藏等),施工人员应立即停止施工,上报主管人员,并及时向监理单位、业主、当地文物主管部门报告,同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现场,待文物管理部门作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6、对文物保护工作不重视或采取措施不力的分部给予通报批评或经济处罚,并责令限期整改;破坏或损坏文物的,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承担相关责任。

imuseum数字博物馆解决方案介绍(20200515180526)

imuseum数字博物馆应用解决方案

1目录 1. 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字博物馆应用关键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构化的内容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展示手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采用可行的技术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扩展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充分的利用网络互动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应用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馆内触摸屏终端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馆内用户手持设备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互联网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在线虚拟展厅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支持多终端浏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网络云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社会化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用户行为分析和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标志说明书、记录簿档案和保管机构工作要求规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标志说明、记录档案和保管机构工作规范 (试行) 发文单位:国家文物局 发布日期:1991-3-25 执行日期:1991-3-25 生效日期:1900-1-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制定本工作规范。 第二条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和分别设置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管理等,是国家依法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保护管理的基本措施和保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划定保护范围 第三条保护范围是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周围一定范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在保护范围内不得在地面、地下及空中从事危害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的活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较大或情况复杂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保护范围内划分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 第四条保护范围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类别、规模、内容及周围环境的历史与现实情况合理划定。确定保护范围的原则是保证下列文物的完整性,并在文物保护单位本体之外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一)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石窟寺等的单体、群体及附属建筑。 (二)古遗址的文化堆积和相关遗迹现象。 (三)古墓葬封土或已探明的墓葬、墓群及陵园或其他地面建筑等。 (四)石刻、碑碣及其他文物的单体、群体和相关遗迹。 第五条根据文物保护的实际需要划定建设控制地带。建设控制地带是指保护范围外需要保护环境风貌及对建设项目加以限制的区域。建设控制地带根据保护对象的格局、安全、环境和景观的需要合理划定。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安排直接或间接从空中或地下对文物构成危害和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环境风貌的建设项目。在这一地带内修建新建筑物或构筑物时,其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应与文物保护单位的气氛相协调。 第三章树立标志说明牌 第六条标志须标示该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名称、公布机关、公布日期、树标机关以及树立日期等。树标机关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第七条标志形式采用横匾式,自左至右书写。标志牌比例为横三竖二。标志牌最小为60×40厘米,最大为150×100厘米,可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具体情况选择比例适宜的尺度。除文物保护单位的名称可用仿宋字体或楷书、隶书等外,其余一律用仿宋字体。 第八条保护标志应采用石材等坚固耐久材料,颜色要庄重朴素、显明协调。 第九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说明可书写在标志牌的背面,也可另立说明牌。说明文字为简要介绍文物保护单位名称、时代、性质、内容、价值和保护范围等,其内容应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审定。 第十条民族自治地方应同时树立用当地少数民族文字书写的标志牌和说明牌。

文物保护单位高清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文物保护单位高清监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闲暇之余十分热衷的一项活动。旅游区风景秀丽、景色怡人,给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场所,但旅游区的安全隐患也渐渐增多。特别是假期,旅游人流量大、车流量多,为旅游区的安全防范带来很大难度。本方案根据景区的总体结构及特点,在售票处、停车场、景区、周界等关键位置设置监控点,以达到全方位监控记录主要场所的人员活动情况,便于突发事件的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为事后警方的录像取证提供直接的查询资料。 一.系统设计 本方案在各监控点位部署功能对应的摄像机完成视频采集,通过NVR完成视频存储,同时NVR可做本地显示,所有的监控设备通过客户端实现联网管理,操作简单,施工方便,并且可以扩展。

1.1 前端布点设计 黄素石楼:该场景中环境亮度变化较大,白天存在逆光环境,夜间环境较暗,需要全天候看清进出人员轨迹;局点设计如下: 1,石楼前广场:吊顶装球机1个,安装于右侧电线杆;壁装枪机1个,安装左侧屋顶立杆。 2,石楼围墙:壁装枪机3个,安装左侧屋顶立杆 闽中特委: 1,大堂正厅:吊顶装枪机2个,需要监控是否有破坏性事件发生,看清可疑人员面部特征。 2,前广场:立杆装枪机2个,安装于两侧电线杆 土坑群楼: 1,前广场:该场景是重点关注区域,且夜间光线差,需要监控具体活

动细节,看清可疑人员脸部特征;立杆装枪机4个,路口电线杆枪 机1个, 2,前后楼距行过道:立杆装枪机4个。 东狱庙:该局点已有监控和报警系统,场景夜间光照条件差,需要监控是否有破坏性事件发生,看清可疑人员脸部特征: 1,大堂:吊装枪机4个,吊装球机1个,安装吊顶于木梁。 2,出入口停车场:立杆装枪机2个,安装在电线杆。 文物局:一台32路NVR主机,一台PC台式电脑,一台电视显示屏。 1.2 存储容量计算 每个前端存储总容量(GB)=【视频码流大小(Mbps)×60秒×60分×24小时×存储天数/8】/1024 二.功能描述 2.1 高清视频图像采集 系统前端采用新一代高清网络摄像机(简称IPC),可完成对高清图像的采集,视频监控图像质量达到720P(1280×720)/1080P(1920×1080),能获取更多图像中的关键信息。系统内采用低码率2~4Mbps 传输,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情况下降低传输带宽和录像存储的成本。

施工文物保护制度

施工文物保护制度 受国家保护的文物范围 一、国家保护文物的范围 《文物保护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1)具有历史、 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2)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 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3)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4)历史上各时 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5)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 二、水下文物的保护范围 《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规定,水下文物是指遗存于下列水域的具有历史、艺术和 科学价值的人类文化遗产:(1)遗存于中国内水、领海内的一切起源于中国的、起源国不明 的和起源于外国的文物;(2)遗存于中国领海以外依照中国法律由中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的起源于中国的和起源国不明的文物;(3)遗存于外国领海以外的其他管辖海域以及公海区域内的起源于中国的文物。 以上规定内容不包括1911年以后的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以及著名人物无关的水下遗存。 三、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的分级 《文物保护法》规定,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 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 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四、属于国家所有的文物范围

博物馆宣传平台的数字化建设探讨

博物馆宣传平台的数字化建设探讨 [摘要]网络技术已经运用到生活的许多行业,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智能、更快捷,对博物馆的建设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应该加大对博物馆进行数字化建设的宣传,因为它可以更好地展现资料,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作用。利用多种调查方法进行调查,更好地了解实际,从实际出发,让图书馆的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博物馆;数字化;建设 1013939/jcnkizgsc201520061 1 数字化博物馆的定义 对于数字化博物馆,我国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可以理解为将文献以用网络技术表现出来实现数字化,用一种新的方式展现给受众。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上。其一就必须符合数字化,其二必须对外面展示。有了这两个条件,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才会有保障。虽然数字化博物馆是建立在博物馆的基础之上,但是它们两个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区别,同时它们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博物馆实现了数字化并不是意味着就建立了数字化博物馆,它还得向外面展现。因为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对外开放

的东西,实现了数字化也必须符合它本身的性质。在网络技术发展如此好的今天,实现博物馆的数字化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只要配置规定的软件就可以轻易完成,但要实现对外展示却是难上加难。在我国的这么多博物馆中,真正能实现对外展示的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所以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和建设,以真正实现博物馆的数字化。 2 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 因为我们从小就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所以对一些东西的认识会有一些偏差。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知识私有”的思想,这就导致很多博物馆都不舍得将一些文献贡献出来对外展示,但是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个文献都研究得彻彻底底,所以博物馆不把一些文献贡献出来也许它的价值会永远埋在博物馆里,因为自己解决不了可其他人却不知道,这就严重影响了博物馆数字化的建设,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可以说是不可能,因为这样就根本起不到博物馆自身的教育作用,可以说是它只是一个形式,而真正有内涵的东西因为没有被研究出来而埋藏在博物馆中。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应该考虑一下怎么对外开放,如今我国的许多博物馆都进行电脑管理,这就为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将每个地方管理的资源结合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庞大的资源网,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只要在这方面加大管理和建设,再加上先进的

文物管理规章制度

文物管理规章制度 《文物保护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文物收藏单位要建立藏品档案,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为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的这一规定,《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对这一规定进行了必要的细化,规定了馆藏文物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一、接收制度。《文物保护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了文物收藏单位取得馆藏文物的方式,取得文物必须依照法定方式进行。实际上馆藏文物来源合法是《国际博物馆协会职业道德准则》规定的基本道德准则之一。因此,规定文物收藏单位必须建立文物接收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可以保证馆藏文物来源的合法性,从而避免馆藏文物因来源不合法而被其他人追索;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文物收藏单位成为来源不法的文物的销赃渠道。 二、登记制度。文物收藏单位对进出本单位的文物进行必要的登记,是掌握文物数量和流向的基本方法。文化部1986年发布的《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对文物登记有具体的要求。该办法对文物登记在藏品总登记账、藏品分类账和藏品的定名、计件、计量单位、时代、现状、来源等方面都有具体要求。并且,该办法还明确:“藏品总登记账是国家科学文化财产账,设专人负责管理,永久保存。” 三、编目制度。为分别收藏和展览,文物收藏单位还必须对馆藏文物进行恰当的分类,并编制目录。《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规定:“博物馆必须建立藏品编目卡片。编目卡片是反映藏品情况的基本资料,是藏品保管和陈列、研究的基础工作”。并且对馆藏文物编目应包含的内容作了详细规定。 四、档案制度。文物档案是馆藏文物必要信息的记录,建立文物档案是国际博物馆界对文物收藏单位的基本要求。《国际博物馆协会职业道德准则》第二条明确规定,做好档案是博物馆管理的最低标准。根据《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的规定,文物收藏单位必须建立藏品分类目录和一级藏品目录,并且《一级藏品档案》和《一级藏品目录》的格式要由文化部规定,文物收藏单位的档案必须符合规范。并且,为了更有效地管理馆藏文物,有条件的文物收藏单位应该采用电子计算机建立馆藏文物档案。 五、库房管理制度和出入库制度。库房是收藏文物的地方,为确保文物的安全,文物收藏单位的库房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并建立起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根据《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的规定,文物收藏单位的藏品必须有固定、专用的库房,专人管理。文物藏品库房建筑及保管设备要安全、坚固、适用、经济;库房除要满足一般意义上的建筑安全和消防安全外,还要根据文物保护的需要具备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尘、防震等设备和措施。藏品必须按照科学的方法分类上架,对贵重文物,还必须设立专柜或专库,重点收藏。库房要有必要的保密制度和措施,并建立库房日志,对进出库房的人员和手续也必须有明确的规定。对文物出入库,更要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 摘要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是博物馆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是提高博物馆管理水平、促进其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分析了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概念,其次提出了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价值,第三综述了我国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现状与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我国加紧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数字化;意义;现状;措施 博物馆是一个省份甚至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博物馆不再像传统博物馆那样,只是简单的藏品的收藏、展示、研究机构,现代博物馆迎合时代的发展,利用高科技技术不断发展自身,正向着更先进、更科学的大方向发展,这就意味着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已是必然。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是博物馆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是提高博物馆管理水平、促进其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早在本世纪80年代,我国博物馆就开始了对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探索,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努力,我国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已经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但是不可避免仍然有很多制约条件,很多困难,本论文就针对我国博物馆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发展规划。 1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概念分析 博物馆数字化是指博物馆各个工作方面全面地采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作为常用工具,使电脑成为日常的工作平台,更高效率地为文物的收藏、保存和利用服务。博物馆数字化主要包含两个内容,一方面是要加强文化遗产实体的保存与保护,优化博物馆的现场服务;另一方面从“实物导向”拓展到“信息导向”,把博物馆的现场服务延伸到超越时间、空间的信息服务。[1]具体来说就是实体博物馆在营运的同时,采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使互联网参与到博物馆内部信息的建构当中,将其信息以数字化的方式放在网络上,并借助高科技手段将藏品放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创造逼真效果的数字博物馆,使藏品在网络上以虚拟的方式更广泛地呈现于公众面前。博物馆数字化涵盖了博物馆安全、保存、展示、教育和研究等多项工作中,将博物馆传统的业务工作与计算机网络上的数字化博物馆的活动有机地、紧密地结合起来。 2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意义与价值 博物馆数字化是博物馆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是博物馆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对博物馆功能的再发展、再利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工程,它涵盖了博物馆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藏品的收藏、保护、研究、陈列、教育、利用等的工作内容,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促进了博物馆功能的发展。首先,博物馆对于藏品的第一要务即是对藏品进行保护,藏品一旦受到损坏,将是我国文化遗产和人类文明的重大损失,而通过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建立藏品的信息化档案。数字化信息的存储可以不断重复、再生,从而得到根本性的延续。数字化信息可以反复使用而不受损失。数字化从根本上解决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和利用,是

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档号编制规则-2004-8-20

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档号编制规则 2004-8-20 1 适用范围 本规则规定了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档号的结构和编制规则、责任机构以及维护要求,适用于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档号的生成与维护。 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参照本规则生成其编号。 2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则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则。凡是注日期引用文件的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则。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7027-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 20001.3-2001 标准编写规则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 3 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文件号的结构与编制规则 3.1 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文件号结构 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档号,由9位文物保护单位档案全宗号和4位档案案卷号两部分组合而成,采用数字字符,中间以分隔符号“-”隔开,结构为:

×××××××××-×××× 文物保护单位档案案卷号 文物保护单位档案全宗号 3.2 文物保护单位档案全宗号的编制规则 3.2.1 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全宗号,依据文物保护单位所在省份、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和类别,及排列顺序进行标识。 3.2.2 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全宗号第一、二位代码,引用国家标准GB/T 2260的省份代码,来表示要标识的文物保护单位所在地域,参见表1。对于跨省份的文物保护单位,这两位代码以“99”表示。 表1 代码名称代码名称 11 北京市43 湖南省 12 天津市44 广东省 13 河北省45 广西壮族自治区 14 山西省46 海南省 15 内蒙古自治区50 重庆市 21 辽宁省51 四川省 22 吉林省52 贵州省

文物保护信息化标准框架体系

文物保护信息化标准框架体系 作者:张小朋日期:2010-08-07 1. 文物保护的内容 传统的文物保护是对书籍字画装裱、青铜器铁器的修复加固、陶瓷器文物的补配粘接等传统技术。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文物保护被赋予了更深刻更丰富的内容。文物保护的主要对象是文物,是以现代化科学技术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其中借鉴应用到学科包含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冶金、铸造、光学、声学、信息论等。随着自然科学不断发展,文物保护的范畴更加丰富扩大,其研究类型也是多种多样1。 1)分析文物的化学成分、结构,为文物保护、文物考证(判明产地和真伪等)、文物修复和复制等提供依据。 2)探索文物裂变机理,研究组织或延续文物裂变的技术措施,提高文物抵御自然因素(如潮湿、空气污染、光辐射、虫蛀、霉变、盐腐败、氧老化等)损害的能力。 3)剖析文物的古代工艺之迷,如秦代青铜剑表面铬层的镀制和汉代铜镜黑漆的形成。 4)查明文物的地下埋藏环境,如接触介质的成分和性质等,以便对文物的变化和保存条件进行分析。 5)对文物现有的保护环境进行监测,如测试空气的污染情况,以便了解环境质量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6)测定文物年代,如用碳-14法和氨基酸消旋化测定法对文物进行断代。 7)制造优良的文物保护材料,提供尽量简便的使用工艺,为文物保护、文物修复和仿制服务。

广义上的文物保护应用还包括: 8)文物的安全防范监控:利用视频、传感器、网络通信、消防等设备保障文物本体的安全。 9)考古信息管理:在考古学文献检索、考古学资料信息管理、考古地理信息管理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以达到田野考古工作的合理进行,考古资料的科学阐述2。 10)保护类文化遗产遗址的管理监督:利用法律、行政的手段封闭式地保护文化遗产遗址,这是当前对不可移动文化遗产行之有效的保护方式。 2. 文物保护信息化的现状 “十一五”期间,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建设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需求主导、信息共享”的原则,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国家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信息化建设服务于文物保护、服务于社会公众、服务于管理决策,为实现文物保护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发挥了基础支撑作用。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是指文物事业信息化建设要从全局的角度进行规划,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兼顾各地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领域的具体需求。已有的充分利用,欠缺的逐步完善,没有的抓紧建设。立足现有的基础条件,通盘考虑,避免各自为政和重复建设。 需求主导、信息共享是指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以文物保护事业全面发展的需求为导向,服务于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建立科学、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和体系,依据统一的标准规范,开展各项信息化建设,实现网络系统的互联、互通与数据资源共享。为全社会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物信息服务。

文物保护管理制度

文物保护管理制度(方案) 本工程涉及到环境、古建筑、佛像的保护,所以必须建立环境、古建筑以及成品保护意识,制定相应保护措施。 1、文物保护组织管理措施 (1)项目经理部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并保持一套工作程序,对所有参与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2)工地设专门文保员,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文物保护小组。会同业主、监理和文物部门对文物进行定期检查、确认、并做记录。负责现场的日常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并且有完备的文字记录,记录当日工作情况、发现的问题以及处理结果等。 (3)开工前会同文物部门划定保护范围,划定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对所有参建成员工进行交底。 (4)在工地显著位置安置好文物部门设立的标志,标志中说明文物性质,重要性,保护范围,保护措施,以及保护人员姓名。 (5)建立文物保护科学的记录档案:包括文字资料:做好对现状的精确描述,对保护情况和发生的问题做好详细的记录。测绘图纸:(做好对文物现状的测绘,地理位置,平面图,保护范围图等各部位的尺寸关系)。照片:(包括文物的全景照片,各部位特写,需要重点保护部位的照片)。 (6)保护措施上报审批制度。每个具体的文物保护措施都要在得到文物部门和建设方的批准后才可以实施。 (7)每周召开一次施工现场文物保护专题会,根据前一周的文物保护情况及施工部位、特点布置下一周的文物工作要点。 (8)文保员每日对现场进行巡回检查,并向项目经理汇报检查结果。 (9)所有施工人员签订《重庆潼南大佛修复施工文物保护协议书》建立奖罚制度,对不遵守文物保护规定,私闯现场、破坏文物,要进行处以50~100元罚款,并停工再次接受教育培训,情节严重的要处以更高的罚款,直至除名,对保护文物有突出表现的要适当给予奖励。 (10)进场后立即会同甲方和文物部门,共同核查施工区古建筑、纪念物,明确保护项目范围,由文保员做好记录,开工前按遗址文物进行拍照、编号、测绘。做好标识和交底,分别制定保护措施。

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探究

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探究 摘要: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孕育出无数杰出的人和事,经过时间 的洗礼,以文物的方式将其中的精神流传至今。由此可见,对文物进行良好的保 护至关重要。当前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博物馆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采取文 物数字化保护与管理方式,让文物得到更为优秀的保存。基于此,文章就博物馆 文物数字化保护的方式及作用进行分析,并阐述其数字化管理方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管理 博物馆标志着一个国家、地区的社会水平及文明发展程度。随着时代的不断 变迁,博物馆已经逐渐走入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给人们的精神素养带来了 深远的影响。与传统博物馆不同,现代博物馆在保留了原有的基础效能之上,充 分利用了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对文物形成了数字化保护与管理。例如当前较为火 热的VR技术便已经被应用于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上,不但提升了文物的保 护成效,同时也让相关的管理工作更为方便,由此可见对博物馆文物采取数字化 保护与管理是信息时代的大势所趋。 1 VR技术应用于文物数字化保护 VR技术也就是虚拟现实技术,该技术集合了计算机技术、先进电子技术以及 图像处理技术等所具备的优势,具有较为强大的综合功能,不但能够对多媒体音 视频、三维图像进行有效处理,还能够完成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操作。我国地 大物博,拥有数量众多的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已经有31项文化遗产被列入《世 界遗产名录》中。其所涉及的领域也较为广泛,不但包含类似于莫高窟、云冈石 窟这类石刻领域,还包含故宫、颐和园这类建筑领域,充分彰显了独具特色的中 华传统文化。但由于时间的不断流逝,这类文物会受到来自自然天气以及人为因 素的破坏,使其在后世的弘扬与传承中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对其进行良好的保 护迫在眉睫。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类文物不但能受到良好的保护,部分已经被破坏的文物也有了被修复以及重新展示的可能,VR技术便是其中一种较为先进的技术。VR技术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的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应当考察、收集与整理相关文物素材,其中可能包括纸质素材、声音素材,VR技术能够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储存于素材库之中。接着对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内容 进行修整,只作为可用的精简素材。再对精简素材进行有效的合成,让其符合进 行展示的相应标准格式。最后对这类素材进行储存与发布,形成良好的保护体系。 2 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的作用 2.1 能够将文物进行完整的展示 由于文物大都是古代流传至今的珍贵财富,其所经历的时间较长,所以存在 容易破损的风险。对其进行包装及运输时有较高的难度,抑制了异地文物交流展 示活动的开展,这就使大部分博物馆中的文物无法运输到其他地方进行展示,不 利于文物的弘扬与传承。通过VR技术就能够完成文物的数字化展示,跨越时空 的界限,在全国各地乃至全球范围内都能够让相关的文物得到充分的展示,从而 让人民群众能够对其所蕴含的精神底蕴进行深入了解。 2.2 能够将文物进行有效的修复与还原 博物馆的重要职能是有效保护馆内的相应藏品,这里所说的保护不单单是对 文物进行较为简易的看管,而是采取合理的措施让文物在不受到进一步侵蚀的前 提下,能够最大化地对其进行修复与还原。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采取 数字化技术能够在电脑中制订合理的修复与还原计划,并通过数字化模拟的方式

文物保护制度

文物保护制度 为了加强对文物资源的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根据文物法,黄堡镇文化站特制定以下文物保护制度,全体文物工作人员必须遵纪守法,严格执行。 五项安全制度 一是领导带班制度。值班要保证每时每刻都有领导,杜绝只留名不留人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 二是安全巡查制度。值班人员要加强对重要保护区域不间断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处置; 三是值班和交接班登记制度。各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必须保证每天24小时有值班人员,每班不得少于两人。值班人员忠于职守,不得擅自脱岗,要做好交接班记录,以便分清责任; 四是领导抽查制度。各文物保护单位的领导人,要定期不定期的亲自对本单位的防盗、防火工作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研究,及时整改; 五是安全检查签字备案制度。安全检查要做到谁检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登记在册,有据可查。 领导责任制度 1、贯彻执行文物安全法律、法规,保障安全防护设施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的各项安全情况。 2、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

3、为单位的安全保障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4、确定逐级安全责任制,批准实施各项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 5、组织各项安全检查,督促落实安全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安全的重大问题。 6、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7、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安全以及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领导带班制度 1、文物安全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文物安全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实行领导轮流带班制。 2、带班领导在带班时间内,安全保卫消防工作都由带班领导负责。 3、坚持值班领导带班检查安全工作,严禁擅自脱离工作岗位,如有事须请假换班。 4、值班领导值班期间如遇重大安全事故无法处理,及时上报主要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领导。 5、带班领导带班期间,要对重点防范部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作到防患于未然。 6、安全检查登记在册,做到有据可查,并在值班交接时签字、备案,做到谁签字谁负责。 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1、为切实抓好文物安全管理工作,实行单位一把手负责制,分

探讨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515060950.html, 探讨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 作者:张辰 来源:《管理学家》2020年第02期 [摘要]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留下了数不尽的文化瑰宝。文物是国家历史发展的重要见 证,也是时代更迭、文化发展的证明者。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数字管理逐渐融入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博物馆的工作管理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做出更新与转变,采用数字化的管理方式,紧跟时代潮流,顺应社会工作的变化,以数字化的管理保护我国博物馆文物,更好地体现文物的艺术文化价值。 [关键词] 博物馆文物数字化技术管理保护方针策略 我国历史文物能够反映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文化、艺术的发展状况,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证明。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博物馆要适应时代发展,积极引入数字化管理,采用数字化的方式管理保护文物,满足社会文化需求,明确文物的历史意义。以下将重点阐述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 一、对博物馆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文化传承 我国建设博物馆的重要目的是继承并发扬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但在历史迁移过程中,大部分文物、文化传承都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遭到损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大的王朝有几十个,小王朝更是数不胜数,更何况还有数量重多的民族部落。我国史书的相关记载尚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同,但对于世界来说,如果没有文物考古佐证,很难得到国外人士的认可。因此,文物在我国有着重要的证明作用,要重视我国文物研究项目的开展。通过对文物的研究和解读,能够更加全面地研究出该文物所属朝代的政治、文化、艺术及经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我们对国家传统文化的认知。由此可见,我国文物的文化价值非常高,不仅具重要的历史见证意义,还具有现实意义,对我国的科研工作更是有着巨大的贡献。 (二)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在博物馆的管理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采用数字化保护管理方式能够构建共享信息平台,使我国一些文物学家、研究文化的学者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在研究工作过程中能够便捷地通过共享平台,快速得到博物馆文物的消息。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应用非常广泛,建立数字化的博物馆能够构建资源共享的平台,为相关人员的学术交流打下坚实基础。而通过构建数字化的博物馆,不仅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为文化传承做好准备,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文化的传播。

博物馆展陈中的文物保护

博物馆展中的文物保护 文物藏品的保护是自然科学中一门研究人类文化遗产和自然现象遗存的质量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对抗自然力对文物藏品破坏的科学,即研究历代各种质地文物在外因素影响下的质量变化规律,应用科学技术手段,维护文物质量,对抗一切形式的质变,阻止及延缓质变过程,控制降低质变速度,对文物的劣化进行综合防治。 博物馆展中的文物保护的概念,是由其特有的研究对象和承担的专门任务而形成的。博物馆作为各类文物、标本、艺术品的收藏和对其进行保护、研究、展示宣传的单位机构,负有妥善保护好历史文化财产的重大责任。博物馆展在给参观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参观环境和视觉享受的同时,还必须尽可能地使展品文物免受损害。 一、影响展文物的几个因素 1、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构成博物馆文物展品影响的大环境因素,因其决定着文物展品所在大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以及波动状况,因此是影响博物馆展文物的基本因素之一。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包括了热带、亚热带、温带三个气候带。处于北温带上的绝大部分国土,四季更替明显,冬季南北差异较大,除共同的夏季

普遍高温之外,各地的温度和湿度都处在不断的波动之下。文物展品在自然条件下保护存在问题。 2、空气污染 中国的大气污染是比较严重的。环境中的空气污染,对博物馆展示的文物藏品构成难以回避的破坏性和负面作用。博物馆展馆建筑也存在着空气污染。建筑材料、装修材料、文物贮存设施材料、列辅助材料等材料挥发的有害物质,也导致博物馆展室空气污染的加剧。 列柜、文物柜使用化学织物、胶合板材及装潢涂料挥发的有害气体,在展厅及展柜微环境中浓聚,直接对文物造成危害。 3、光照辐射 光照辐射对文物的危害是十分突出的。光照辐射有损文物,特别是对光线敏感的纸质文献、档案、绘画、书籍、拓片、图片、照片,皮革、皮毛、羽毛、丝麻棉毛织物、木器、漆器等有机质地文物。博物馆照明光源有天然光源和人工光源两类,多无过滤紫外线和光照幅射的措施,许多的珍贵文物都直接暴露在与普通灯光之下。 4、生物侵害 受生物侵害的文物主要是纺织品和纸质文物,木质、角质文物也经常受到生物危害。霉菌腐蚀、皮蠹危害等使文物遭受到严重损害。 二、文物展示环境中的保护措施

(完整版)“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方案工作概述

“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工作概述 朱晓东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 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总体而言,还不能适应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需要,存在着底数不清,建档工作不完备,保护设施不达标,以及安全隐患、自然损坏等问题。特别是我们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科技含量还不高,宏观管理力度不够,迫切需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改进和提高工作水平。针对我国文博事业的实际情况,自2001年起,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及时启动了“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并逐步扩展到山西、辽宁、河南、甘肃四省,2005年又扩展到湖北、湖南两省。 (二)项目目标 文物调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以数字化手段调查、完善我国文物、博物馆领域的国情资料,建立并运行动态的文物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文物保护与管理状况,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和作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可靠保证。 (三)项目意义 文物调查项目是文物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不仅摸清了文物家底,而且促使文物工作在管理理念上发生重大变化,对于提高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提高执政能力,发挥文物的社会功能,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作用。 1、以数字化手段开展文物调查,在保护国家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的过程中有着独特作用。文物作为历史文明的传承载体,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一种物质存在传承历史,但其寿命逃脱不了自然界减法规律的制约;一是作为信息形态传承历史,这种传承即使在文物作为物质消亡后,其所蕴涵的信息生命仍然长存。从这个角度讲,采用计算机技术复制文物信息,既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方式,也是文物保护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建立文物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各类文物收藏单位履行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的基本保证和有效途径。正确履行《文物保护法》赋予各级各类文物部门的职责,不断提高文博工作者的依法行政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离不开对文物信息的掌握程度。只有广泛利用数字化技术,加强文物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才能全面带动和促进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各类文物收藏单位履行法律规定,切实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水平,逐步形成管理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监督,文博单位依法保管、依法利用文物的新局面。

博物馆类数字化传播策划方案.doc

博物馆类数字化传播策划方案 ******博物院为***********博物院。外形设计新颖,以高台门阙、青铜原土的建筑符号寓意青铜器破土而出,气势恢宏。青铜器博物院主楼的设计,在造型上把石鼓与铜镜巧妙结合——以石鼓为基座,以铜镜为顶面,饰以典型的西周凤鸟纹,其用意旨在突出周秦之风、金石之韵。在石鼓山巅,这面巨大的铜镜迎接宝鸡每一天第一缕曙光。基本陈列《青铜铸文明》,以考古研究成果、历史文献为依据,荟萃了******出土的珍贵青铜器等文物 1400多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文物丰富的内涵,分为“青铜器之乡”、“周礼之邦”、“帝国之路”、“智慧之光”四部分,另外有“陶语诉春秋”和“对镜贴花黄”两个专题展厅。以下将针对********装潢设计的主体调性及陈列结构为其数字化传播提供解决方案。 一、整体架构 青铜文化作为文博产业中熠熠生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博类综艺、文博类app(以故宫博物院的系列产品尤为突出)赢得了较高的市场回报和良好的口碑后,文博文化在社会舆论中已经拥有极高的话题量。此次数字化传播策划要充分利用这些利好局面,从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建设、强弱交互适当匹配传播,社交媒体营销三个方面展开。 二、项目具体阐述 (一)线上线下联动建设 笔者所说的线上线下联动建设是指在数字化传播阶段,用户通过参观展

馆或利用移动终端使用数字化产品实现传播效果,这里要强调的是用户参观展馆的数字化体验与移动终端数字化体验要坚持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设计原则。 (二)强弱交互适当匹配传播 线下的数字化建设以沉浸式的强交互为主,在交互逻辑上要坚持非线性交互;线上利用移动终端开发形式多样的数字化产品传播青铜文化,树立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新的企业形象,在交互上要更加突出交互设计的层次感,在浅层次上更加侧重趣味性与社交性,在深层次上对于青铜文化的阐释要将周秦底蕴与通俗语言有机结合,切忌诘屈聱牙。 (三)社交媒体营销 一方面,通过制作创意h5、在两微一端发起寻找代言人、“寻找青铜文明”探秘之旅等线上活动制造话题,吸引大家对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关注度,围绕这些活动进行资讯的追踪发送,延长青铜器博物院在舆论中的持续热度;另一方面,通过在线上和线下的数字化体验过程中通过用户的个性化作品输出和分享,提高青铜器博物院品牌在熟人圈的影响力,扩大活动的传播范围。 三、数字化项目设计架构 (一)用户研究 在线下开展问卷调查、通过大数据分析游客结构、通过游客结构调查筛选出重点调查对象开展深度调查,为产品规划提供参考。 (二)展馆逐步出品七部数字出版物,以app形式发布,前两部内容分别是“青铜秘史”(青铜器之乡)端游,周公说“礼”(礼仪之邦)交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