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文化创新的途径
- 格式:doc
- 大小:237.50 KB
- 文档页数:4
文化创新的途径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文化创新过程中要认识、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能力目标:(1)实践探究能力: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2)思辨创新能力:结合实例初步具备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提出富有创意的方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关注世界文化发展。
(2)积极参加文化学习、创作活动,具有积极学习借鉴各民族文化优点,特别是对中华文化发展创新的态度。
(3)坚持辩证的观点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反对和克服文化生活中的错误倾向。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2、教学难点: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三、教法学法(1)教法:情景教学法、实践探索法等(2)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等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等【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江南style!》,思考:《江南style!》作为韩国的流行音乐文化为什么能风靡全球?对于文化的发展而言,它的成功表明了什么道理?(学生探究、发表意见,教师总结,导入新课)★、【材料讨论、探究新课】探究1:你知道《江南style》在唱啥吗?探究问题:朴载相《江南style!》中描述的生活与表达的情感表明了什么?(教师介绍其创作内容,学生探究思考、发表意见)教师分析:朴载相《江南style!》中描述的生活与表达的情感来源于生活与自己的向往,这表明文化要创新,就需要立足于生活与实践。
由此得出“文化创新离不开社会实践”的结论。
一、文化创新的途径(一)、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5.2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高中政治刘宇清二零一二年十一月我将从五个方面加以说明,分别是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具、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框是《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内容。
它上承文化的多样性及文化交流、传播,下启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是本框的核心,它既是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探索实践性,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根据《新课标》结合高二学生特点,我预设了如下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并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探究和师生交流,使学生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热情并关注世界文化的发展,善于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
根据教学目标,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对教学重难点作出如下定位:3、教学重点、难点:文化创新的途径依据:是理解和掌握本课内容的核心和关键。
教学难点是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依据:因为该部分理论性较强,学生对此了解很少,很难分清错误倾向。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采用以讨论为中心,结合“读、讲、议、练”的探究式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以下学习方法:自主阅读法、合作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三、说教具:使用多媒体、学案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经过课前充分准备和学生预习,我打算这样上好本节课:1、导入新课:课前视频:印象陕西走进历史文化名城-蒲城设计意图:感受蒲城独特的文化内涵,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提出探讨课题:文化创新的途径。
2、新课教学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创新与竞争、生成与构建理解、思考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什么?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什么?3)、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错误倾向是什么?4)、怎样进行文化创新?5)、怎样对待外来文化?要求:1). 快速回顾教材内容,标注疑难点;2).纠正自主探究错误。
2.5.2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案
编写:夏茂胜审核:廖肃清日期:
班级:姓名:组别:组号:
一、【学习目标】——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知识目标】知道“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理解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能力目标】比较鲁迅的作品与高尔基的作品,增强比较事物的能力。
培养收集、加工、整理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态度。
【学习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学习难点】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二、【自学案】————把握基础,夯实基础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
(2)在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3)在文化继承中实现文化创新的要求:一方面,我们不能。
另一方面,,重要追求。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与,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实现文化创新,需要。
(2)在文化交流、借鉴、融合过程中,必须以,充分。
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要把握好、的关系。
反对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和“”;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和“”。
(2)我们如何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立足实践,着眼需求,发扬优秀传统,汲取长处,创新,铸造新辉煌。
三、【探究案】————理解运用,探究提高
注:本题漫画根据方成的《洗澡》改编
(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什么偏差?(2分)
(2)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6分)
(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只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的偏差。
(2)①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享世界文化创新成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四、【达标训练案】————勤学苦练,游刃有余
1、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行程万里实地考察,不仅向他人请教,更注重亲自试验。
例
如,他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麻醉作用。
这说明()
A、我们应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D、我们应积极尝试不同的草本植物
2、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软”,但“愚孝”会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桎梏。
因此,我们应这样对待传统文化()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
C、对其加以融合、交流
D、全盘抛弃
3、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说:“在一定程度上,我感到有塞尚、高更、凡高、莫奈等强烈的色彩和简练线条的影响。
我在中国画里吸收这些东西,并不是一定要把它搬下来,也不是故意做作,而是在有意无意中就在笔墨中出来了。
受别人影响,但又要有自己的东西,这非常重要……”这说明()
A、文化创新不是可以凭空产生的
B、文化创新应推陈出新
C、文化创新需要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
D、文化创新既要博采众长又要保持特色
4、“无论作诗作文,或作画刻印,均须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考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
作画但知临摹古人名作,或画谱之类,已落下乘;倘复仅凭耳食,随意点缀,则隔靴搔痒,更见其百无一是矣……”对上述观点正确理解的是()
①艺术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创新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来源
③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进行文艺创作④文艺创作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5、俄国革命胜利后出现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宣称,“无产阶级是未来的创造者,不是过去的继承者”,因此要“把资产阶级文化作为一堆废物扔掉”,去“臆造自己特殊的文化”。
主张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文化,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
这一思潮,在“二战”结束后的冷战时期,依然盛行。
“无产阶级文化派,是( )
A、具有革命性质的,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新的主张
B、一种非此即彼的非科学的思想观念
C、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表现
D、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6、茂腔是山东独特的地方戏曲。
由茂腔经典剧目《墙头记》改编制作而成的茂腔动漫剧,既具有浓郁的名俗风情又不乏时尚元素,深受观众喜爱。
材料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B.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C.大众传媒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D.不同地方文化存在着共性和普遍发展规律
7、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旅游品牌。
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
①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②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④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
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
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
这表明
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9、下列选项能体现图10漫画寓意的有
①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
②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
③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
④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0、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国的,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场景是中国的,但熊猫阿宝怎么看都不像中国的大侠。
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符号比文化精神更重要
②繁荣我国文化应借鉴好莱坞的文化创新理念
③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五、【知识总结】————构建体系,由厚到薄
六、【学后反思】————冥思苦想,自我升华
预习中不明白的弄清楚了吗?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课后还应升华哪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