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控制器校准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1.目的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规范操作和维护本仪器。
2.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COD恒温加热器的操作、维护。
3.职责实验室仪器操作人员必须认真负责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本仪器,并及时保养和维护。
4.操作规程4.1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
将温度计插入测试孔内,加热30分钟后,即可达到设定温度(以温度计显示温度为准)。
4.2此时时间控制器开始计时进行恒温状态,到达设定时间120分钟后,温度自动关闭。
(PID温控表上显示时间单位为分钟)4.3在加热管上接好冷凝管。
4.4回流2小时后,小心取出加热管及冷凝管置于支架中,待冷却后,用水冲洗冷凝管管壁和磨口处,取下冷凝管。
4.5仪表操作流程4.5.1正确接线,上电开机,2秒后仪表显示PV:当前温度,SV:预设加热温度。
此时,可按▲键一下,仪表显示PV:当前温度,SV:剩余加热时间。
4.5.2调整预设温度:按一下SET键,此时仪表显示PV:5P,SV:温度数字闪烁,可通过另外三个键来调整温度设置。
4.5.3调整预设时间:按两下SET键,此时仪表显示:PV:5F,SV:时间数字闪烁,可通过另外三个键来调整时间设置。
5.日常维护及注意事项5.1对化学需氧量高的水样(或悬浮颗粒物含量高的水样)可取适量样品进行多次稀释后,再取适量分析,稀释时所需废水原样量不得少于5ml。
5.2必须在加热器温度恒定后开始加热;插入温度计时要小心轻放,以免破碎,达到工作温度后,可将温度计取出。
5.3热管加热前必须加入小磁粒,将溶液摇匀,不得用玻璃球代替,以防爆沸。
小磁粒用完后,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冲洗干净,烘干备用。
不得将浸泡在水中的小磁粒捞出放入加热管内加热,否则,有爆沸危险。
第1页共2页5.4工作过程中,应避免将硫酸滴在加热管壁上;若水中的氯离子浓度大于300mg/L 时,可参照标准方法加HgSO4防止干扰。
5.5达到恒温后,可取出温度计,以免破碎。
5.6严禁腐蚀性物质洒落在加热器上。
BUCHI旋转蒸发仪自检和使用方法一、自检方法1 范围本方法规定了旋转蒸发仪的检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使用中和修理后的旋转蒸发仪等同类型设备的检验。
2 要求(1)转速(20~270转/min);(2)连接紧密,转动正常;(3)水浴锅控温在20℃~100℃,±2℃范围。
3 检验条件(4)环境温度10℃~40℃,环境湿度<85%。
(5)电源电压220V±20V。
4 检验项目(6)外观(2)转速(3)水浴温度5 检验方法5.1 外观:观察仪器表面无破损、缺陷,玻璃器具上没有气泡等缺陷,各个接口是否连接紧密,仪器运转平稳、无噪声。
检查旋钮是否自如,旋转的速度是否随调节的速度平稳增减。
5.2 转速用测速计测量主机在中、高速时的转速,与设定值进行比较。
相差少于10%为合格。
5.3 水浴温度分别设定水浴温度为40℃、60℃、80℃,工作1小时后用精度为0.1℃温度计测定水浴温度,误差不大于±2℃为合格。
6 检验结果的处理经检验合格后填写仪器自检报告并存档,各项指标合格时贴上合格标志,不合格则通知停止使用。
7 检验周期检验周期为一年。
二、使用方法1 往水浴锅中加入适量自来水,接通各部件电源,设置水浴温度。
2 将要蒸馏的物料加入圆底蒸发烧瓶中,液体装至蒸发瓶容积的1/3至2/3为宜,将蒸发瓶装到接口处,拧紧并扣上。
3 打开真空控制器开关,然后按真空控制器上的set键,然后按“↑”或“↓”键,将真空度调至合适大小,按OK键。
4 待水浴温度到设定值后,打开冷凝水进水开关,打开旋转蒸发控制器开关,将密封管扳至密封状态。
按住升降臂上按钮,将蒸发瓶调至合适高度。
按“RUN”键,真空泵自动开启、控制真空度在设定范围,并注意调整转速。
5 蒸馏完毕后,按真空控制器上的stop键,待压力升至常压状态后,将密封管转至开放状态,取下样品瓶。
6 关闭所有电源开关及冷凝水。
熔炼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描述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熔炼作业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熔炼过程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质量。
二、作业环境1. 熔炼设备:熔炼炉、熔炼罐等。
2. 熔炼材料:金属、合金等。
3. 作业场所:通风良好、无易燃易爆物品,作业区域清洁整齐。
三、作业准备1. 检查设备:确保熔炼设备完好无损,炉体、炉底、炉盖等部位无渗漏。
2. 准备熔炼材料:按照配比准确称量所需的金属、合金等材料。
3. 准备熔炼辅助工具:包括铲子、铁夹等,确保工具干净、无杂质。
四、作业步骤1. 安全措施a.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耐高温手套、防护面罩、防火服等。
b. 确保作业区域通风良好,避免烟尘积聚。
c. 禁止在作业区域吸烟、使用明火等。
d. 熔炼设备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人员安全。
2. 加热炉体a. 打开熔炼炉的电源,调整温度控制器至所需温度。
b. 等待炉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关闭加热器。
3. 加入熔炼材料a. 将预先准备好的金属、合金等材料逐一加入炉内。
b. 注意控制加入速度,避免溅射和喷溅。
4. 搅拌熔融材料a. 使用铁夹等工具,搅拌炉内的熔融材料,确保均匀受热。
b. 搅拌过程中要保持稳定,避免破坏炉体结构。
5. 温度控制a. 根据熔炼材料的特性,调整炉体温度,确保熔融材料达到所需温度。
b. 定期使用测温仪器对熔融材料进行温度检测,确保温度稳定。
6. 炉体清洁a. 在熔炼结束后,关闭炉体电源,等待炉体冷却至安全温度。
b. 使用铲子等工具,将残留在炉内的熔融材料清除干净。
c. 清洁炉体表面,确保炉体无杂质。
五、安全注意事项1. 严禁单人操作,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进行熔炼作业。
2. 在熔炼过程中,严禁将手部或者其他身体部位挨近炉体,避免烫伤。
3. 熔炼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如炉体温度异常升高、炉体渗漏等,应即将住手作业,并通知相关负责人。
4. 熔炼过程中应保持作业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堆放,防止发生意外。
5. 熔炼作业结束后,及时清理作业区域,确保安全。
热压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热压作业是一种常见的工艺操作,用于将两个或者多个材料通过热压工艺粘合在一起。
该工艺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中,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为了保证热压作业的安全和有效进行,制定一份热压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二、任务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提供一份详细的热压作业指导书,以确保操作人员在进行热压作业时能够正确、安全地操作,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作业环境和设备1. 作业环境:热压作业应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室内环境中进行,避免作业环境中有易燃、易爆等危(wei)险物质存在。
2. 设备:热压作业所需的设备包括热压机、模具、加热装置、压力传感器等。
在进行热压作业前,应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并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四、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根据作业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对其进行清洁处理,确保表面无灰尘、油污等杂质。
b. 检查热压机的加热装置是否正常工作,确保温度控制准确。
c. 根据作业要求调整热压机的压力传感器,确保施加的压力符合要求。
2. 模具安装:a. 根据作业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并确保其表面光滑、无划痕。
b. 将模具安装在热压机的工作台上,并确保其稳固。
3. 材料贴合:a. 将准备好的材料放置在模具中,确保材料的位置和数量符合要求。
b. 调整热压机的工作台高度,使其与模具的上表面平齐。
c. 将热压机的上模具缓慢下压,直至与下模具贴合。
4. 热压作业:a. 根据作业要求设置热压机的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参数。
b. 启动热压机,开始热压作业。
c. 在热压作业过程中,注意观察热压机的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d. 根据作业要求调整热压机的参数,以确保热压作业的质量。
5. 完成作业:a. 热压作业结束后,关闭热压机的电源,并等待其冷却。
b. 将热压机的上模具抬起,取出热压好的材料。
c. 对热压好的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d. 清理热压机和模具,保持其干净整洁。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热压作业前,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设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钢化炉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钢化炉是一种用于对金属进行热处理的设备,其作用是通过加热和冷却来改变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钢化炉的正确操作方法,确保作业安全和产品质量。
二、作业准备1. 确保钢化炉周围环境整洁,无杂物堆积,并保持通风良好。
2. 检查钢化炉的电源、燃气和水源是否正常,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3. 检查钢化炉的温度计、计时器和其他仪器设备是否准确,如有问题及时更换或修复。
三、操作步骤1. 将待处理的金属制品放置在钢化炉的炉膛中,注意保持适当的间距,避免金属制品之间的接触。
2. 打开钢化炉的电源,确保电流稳定,适当调节温度控制器,根据金属的热处理要求设定合适的温度。
3. 打开燃气阀门,点火并调节燃气流量,确保火焰稳定且适中。
4. 根据金属的热处理要求,设置钢化炉的加热时间。
启动计时器并保持观察,确保加热时间准确。
5. 当加热时间结束后,关闭钢化炉的燃气阀门,停止加热。
等待炉膛内的温度降至适宜的冷却温度。
6. 打开钢化炉的冷却系统,确保冷却介质的流量和温度符合要求。
将金属制品放置在冷却介质中进行冷却。
7. 根据金属的热处理要求,设置冷却时间。
启动计时器并保持观察,确保冷却时间准确。
8. 冷却时间结束后,关闭钢化炉的冷却系统,将金属制品取出,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检查。
四、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设备,包括耐高温手套、防护眼镜和耳塞等,确保自身安全。
2.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部或其他身体部位靠近钢化炉的炉膛和火焰,以免发生烫伤事故。
3. 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应密切观察钢化炉的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4. 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应避免金属制品之间的接触,以免产生变形或损坏。
5. 在操作结束后,及时清理钢化炉的炉膛和周围环境,确保设备的整洁和安全。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问题:钢化炉电源无法正常启动。
解决方法:检查电源线是否连接良好,确保电源开关处于打开状态,如有必要,检查电源线是否损坏或更换电源插座。
一、工程概况工程为4×600MW燃煤发电机组,其主要温度测量元件有工业用热电偶、热电阻和双金属温度计。
温度参数是对电厂经济安全运行监控的重要依据。
单台机组共有热电偶近675支,热电阻443多支,主要用于汽水系统温度、壁温、烟温、轴温等的测量。
测温元件按照要求强检项目为100%检定,抽检项目按总数量的均方根进行检定,双金属温度计约有198多支,应进行100%进行检定。
二、施工依据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2、《火电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3、《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条例》4、《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351-96 工业用廉金属热电偶JJG229-98 工业铂、铜热电阻JJG226-98 双金属温度计5、西南设计院图纸及有关厂家说明书。
三、主要量具、工器具(一)热电偶校验1、二等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两支2、6位半数字万用表一个3、管式检定炉、油恒温槽各一台4、电子交流稳压器一台5、冰点槽一个6、工业热电偶、热电阻自动检定系统各一套7、500V兆欧表一台8、钢卷尺、游标卡尺各一只9、平口、十字花螺丝刀各一把(二)热电阻校验1、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两支2、电子交流稳压器一台3、标准油槽一台4、工业热电偶、热电阻自动检定系统5、绝缘电阻表100V 一台6、冰点槽一个7、数字万用表6位半一台8、平口、十字花螺丝刀各一把9、万用表一个四、劳动力组织1.工程负责人:刘洪胤施工责任人:李茂果安全责任人:何述胜质量责任人:唐增军技术责任人:陈华2.调试工:5名五、施工条件1、施工图纸、有关技术文件及必要的仪表使用说明书齐全。
2、施工人员已经过必要的技术培训等工作。
3、已做好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工作。
4、检验用的标准仪表和仪器应具备有效的检定合格证。
5、计量室应光线充足,不应有震动和较强的电磁场干扰。
6、校验人员应具有校验温度元件的资质且持证上岗。
烘干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烘干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生产过程,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纺织、造纸等行业。
为了确保烘干过程的高效性和质量,制定一份烘干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烘干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结构,以及每个部分的要点。
一、设备准备1.1 温度控制设备- 确保烘干过程中的温度稳定性,选择适当的温度控制设备。
- 检查温度控制器的准确性,确保温度设定值与实际温度一致。
- 定期校准温度控制设备,以保持准确性。
1.2 通风设备- 确保烘干室内的空气流通,以提高烘干效果。
- 检查通风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正常运行。
- 定期清洁通风设备,以保持通风效果。
1.3 安全设备- 安装火灾报警器和灭火器,以应对突发火灾情况。
- 检查安全设备的有效性,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并应对安全问题。
- 培训员工正确使用安全设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二、操作步骤2.1 准备工作- 清洁烘干设备,确保无杂质和污垢。
- 检查烘干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确保符合烘干要求。
- 准备好待烘干的物料,确保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2.2 开始烘干- 将待烘干物料均匀分布在烘干设备中,确保烘干效果均匀。
- 设置适当的烘干时间和温度,根据物料的性质和要求进行调整。
- 监控烘干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确保在合适的范围内。
2.3 结束烘干- 根据烘干指示,判断物料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的干燥程度。
- 关闭烘干设备,停止烘干过程。
- 将烘干后的物料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质量要求。
三、质量控制3.1 检查物料质量- 对待烘干物料进行抽样检查,确保无杂质和变质。
- 检查物料的干燥程度,确保达到预期要求。
- 记录物料质量检查结果,以备查档。
3.2 温度和湿度控制- 监控烘干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变化,确保在合适的范围内。
- 定期校准温度和湿度控制设备,以保持准确性。
- 记录温度和湿度变化情况,以备后续分析和改进。
3.3 烘干效率评估- 对烘干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正常运行。
- 监控烘干效率,评估设备的性能和效果。
温度计校准规程目的: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相关控制点的温度关键限值被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温度计的校准,保证温度计准确性。
3 职责:质检部负责制定温度计校准规程和具体实施。
4 有关基准4.1 校准频率:根据质量管理计划的有关要求,其校准频率为每周一次。
4.2 校准时,要按仪器或设备使用时的条件或接近此种条件。
4.3 允许误差:±0.5℃。
5 校准方法:5.1 用标准(计量局校准合格)数显温度计与被校准温度计进行对比测定。
具体方法是将两者一起放入热水浴中,1分钟后,观察并记录读数;5.2将所记录的标准温度计的数值减去被校准温度计的数值,所得差值为误差。
5.3如果误差较大又不能调节时,则该被校准温度计不得使用;如果误差较大能调节时(如热电偶温度计),调整后若能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则可正常使用。
如果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则可以正常使用。
5.4每年生产前须由官方计量局对所有温度计进行校准。
校准不合格的温度计不得使用。
1.0目的:保证计量仪器的有效使用,确保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
2.0适用范围;本公司所有温湿度计。
3.0校准依据:3.1 CSB/QP-13《检测设备管理程序》3.2 JJG205-2005《机械式温湿度计检定规程》3.3 GB/T11605-2005《湿度测量方法》3.4 GB6999-1986《环境试验用相对湿度查算表》3.5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4.0职责:4.1品管部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计量仪器的校准工作。
4.2相关使用部门配合计量管理人员进行校准工作。
5.0校准方法:5.1校准项目及要求?序号项目指标要求1 外观符合要求2 温度示值误差±2℃3 相对湿度示值误差±5?RH4 温度重复性≤0.5℃5 湿度重复性≤2?RH5.2校准条件与设备:5.2.1校准条件环境温度:15~25℃范围内,温度波动不超过±3℃/6h?湿度:不大于75%RH?.5.2.2校准用标准器:恒温鼓风干燥箱1台,0~100℃温度计2只.5.3校准过程:5.3.1外观?采用目视观测。
温度计(表)校准作业指导书1、目的:保证计量仪器的有效使用,确保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
2、适用范围:本公司所有未经检定温度计(表)。
3、校准依据:WT-JL-B07《计量设备溯源管理程序》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4、职责:研发中心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计量仪器的校准工作。
相关使用部门配合计量管理人员进行校准工作。
5、校准方法:校准项目及要求校准条件与设备校准条件环境温度:15~25℃范围内,温度波动不超过±3℃/6h﹔湿度:不大于75%RH﹔.校准用标准器:恒温鼓风干燥箱1台,0~100℃温度计1只,0~200℃温度计1只校准过程外观:采用目视观测外型结构完好,无明显机械机械损伤,表面无划痕和锈蚀,无影响计量性能的缺陷。
标志:有制造厂名,规格型号,许可证编号等。
读数部分a.刻度板正确而不倾斜,刻度线清晰均匀。
b.温度刻度应不小于5~40℃,最小刻度应不小于1℃c.指针应平直,灵活转动,自由复位。
温度示值误差温度校准点:28℃,将恒温鼓风干燥箱的温度调节至28℃放入所要校准的温湿度计(表),恒温30min 后,开始读数,读取恒温干燥箱的温度,每隔5min 读一次,重复读三次,取平均值. 结果计算: 应符合表1要求T 平均=T 1+T 2+T 3/3温度示值误差△T=T 平均-T 标准式中: △T----温度计(表)的示值误差;℃T 平均----温度计(表)测定的温度平均值;℃ T 标准----恒温干燥箱设定的标准温度值;28℃温度重复性按温度示值误差的三次温度测定值最大与最小值的差值即为温湿度计的温度重复性,应符合表1要求温度重复性=T 最大-T 最小式中﹕T 最大-----三次测定温度时的最大值;℃T 最小-----三次测定温度时的最小值;℃A 类不确定度(测量分散性):U A =()nn i n i x x 112--∑⎪⎭⎫⎝⎛-=B 类不确定度平方(检定时恒温干燥箱与温度计的不确定度的平方和)合成不确定度U U U 2B 2AC +=扩展不确定度:U=k U C (k=2)校准周期:12个月 量值溯源图:记录及表格J7-34 温度计(表)校准记录温度计(表)校准记录。
PAGE: 1 OF 12REVISIONNO.:1×15MW SEMIRARA COAL FIREDPOWER PLANT PROJECTCALIBRATION INSTRUCTIONSFORTEMPERATURE gaugeCBA0 FIRST ISSUEREV. DESIGNATION DATE WRITTEN DATE CHECKED DATE APPROVED DATEREVISION NO.: 0 PAGE: 1 OF 10 2014-2-23TITLE:温度表FILE NO.:SR-IC-COM-06PAGE: 2 OF 12REVISIONNO.:目录1.编制依据 (3)2.目的及适用范围 (3)3.工程进度及工程量 (3)4.资源配置 (3)5.检定程序和检定方法 (4)6.质量要求及控制标准 (9)7.安全、环境措施 (9)8.记录 (9)PAGE: 3 OF 12REVISIONNO.:1.编制依据1.1动圈式温度指示(指示位式调节)仪表检定规程(JJG186-97)。
1.2火电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SDJ279-90)。
1.3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1.4电力建设施工工作规程、有关设计图纸及说明书。
2.目的及适用范围2.1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编制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调试人员的工作过程,减小人为误差。
2.2使用范围:适用范围涵盖各工程设计安装的所有动圈式温度指示(指示位式调节)仪表。
3.工程进度及工程量3.1工程进度根据工程决定其工程进度,用横道图表示。
3.2工程量主要参考图纸 F253S-K01074.资源配置4.1人员配置整个调试过程应配置有压力、差压及流量变送器检定资格的检定员2-4人。
4.2仪器仪表配置PAGE: 4 OF 12REVISIONNO.:序号设备名称量程、规格精度等级用途数量1 标准直流电压源235 0.05检定热电偶温度指示表用1台2 直流电阻箱ZX54 0.02检定热电阻温度指示表用1台3 外接电阻15Ω±0.1Ω检定热电偶温度指示表用1支4 外接电阻5Ω±0.2Ω检定热电阻温度指示表用3支5 角度表5º或10º测量倾斜误差各1支6 秒表分度值不大于0.1S 测量阻尼时间1支7 兆欧表3312100~500V测量绝缘电阻1台8 交流稳压电源220V 5KVA 被检仪表的供电电源1台5.检定程序和检定方法5.1技术要求5.1.1仪表标尺应注明型号、规格、测量范围、制造厂名、出厂编号、出厂日期、精度等级等主要技术指标。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温度控制器现场校验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温度控制器现场校验版次:1编号:DF-ZD-003工作应具备的条件序号条件1 校验环境温度在20±5℃之间,相对湿度不大于75%。
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序号作业活动危险点分析防范措施1 恢复接线接线错误逐一解开温度控制器上二次接线前做好标记。
2 温度控制器现场校验设备误输出逐一解开温度控制器上输出控制接线,并使用绝缘胶布包扎好。
3 温度控制器现场校验误发ON_CALL信号屏蔽相关ON_CALL信号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温度控制器现场校验版次:1编号:DF-ZD-003工作所需要的人员工种代码工种人员数量工种代码工种人员数量Z 自动化检修工 2备注:机械检修工——J;电气一次检修工——Y;电气二次检修工——E;自动化检修工——Z;水工机电检修工——D;电焊工——H;起重工——Q;试验工——S;架子工——G;临时工——L工作所需工具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用途1 标准电阻箱台 1 现场加源用2 平口起把 1 拆接线用3 试验线套 1 试验接线用4 万用表块 1 测量用工作所需材料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用途1 检定记录表张 1 记录校验数据用2 水性笔黑色支 1 工作书写记录用3 工作记录本本记录用4 PT100热电阻分度表份 1 标准参考用5 温度控制器(JM Concept AK3400P1)使用说明书份 1 参考用6 自动装置定值书分 1 参考用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温度控制器现场校验版次:1编号:DF-ZD-003图1 施工工序图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温度控制器现场校验版次:1编号:DF-ZD-003施工工序步序作业项目具体作业步骤及技术要点操作方法图示危险点预控分析1确定工作内容按工作项目制定相应工作内容。
明确工作内容无误2安排工作负责人及工作班员1、工作负责人必须熟悉相关设备功能,明确安全措施。
工作班员精神状态必须良好。
仪器设备操作作业指导书一、电炉作业指导书1、要确保安全用电,电炉丝不要凸出凹槽,电炉丝穿过电炉底盘时要用小瓷管套好,勿使其裸露。
电炉与电源用瓷接线柱连接,螺钉要拧紧,防止因热将连接部分烧焦。
如电炉丝烧断,要及时更换,不要勉强搭接使用;2、炉盘凹槽中要经常保持清洁,在断电的情况下及时清除杂物,保持电炉丝传热良好,以延长使用寿命;3、要根据加热的要求选择电炉的功率。
如用来加热试验溶液,电炉功率不要太高.使用1500—-——2000w电炉时,应在炉前加调压器,调节电炉的供电电压,从而调节电炉的温度,使加热缓和;4、电炉不应直接放置在木制实验台上,以免因长时间烘烤而使台面木材燃烧;5、电炉外壳应接地线。
二、箱式电阻炉作业指导书电阻炉也叫马弗炉,电阻炉的温度由热电偶及温度控制仪表自动控制.1、电阻炉应放在室内平整的工作台上,控制器应避免震动,其位置不得与电炉太近,防止过热而使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
2、在使用前,将调节旋钮调节到最小,通电后将调节旋钮逐渐向大处调节,并观察电流表的显示情况,使用完毕后,必须将调节旋钮调回到最小,防止下次使用时,功率过大烧毁控制元件。
3、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亮,表示进入工作状态,仪表显示工作室温度,然后将控温仪旋钮调节到所需温度,如果数显仪表,将转换开关拨至“设定”,然后拧动电位器设定温度,设定完毕后将转换开关拨至“显示”状态。
工作室内开始加热,温控仪表上绿灯亮表示通电升温,红灯亮表示断电保温,红绿灯交替变化表示进入恒温状态,当仪器恒温30分钟后仪表显示温度和设定温度基本一致。
4、熔融试样时,应在炉膛底板上放置耐火板。
如果熔融体溢出坩埚,冷却后取出耐火板,用水洗净烘干后重新放入,以保护炉膛;5、电炉周围不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6、电炉外壳应可靠接地;7、无人值守时,不要启用高温炉,以免控制器失灵,烧毁炉内的容器或炉丝;8、使用完立即切断电源。
三、电热恒温干燥箱作业指导书1、将仪器置于室内干燥处的平台或工作台上,并处于水平状态,在电源线路中安装插座和漏电保护开关,并安装接地线。
烘箱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烘箱作业指导书是一份用于指导烘箱操作的重要文档。
它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以及烘箱的使用说明。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分别介绍烘箱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温度控制、安全注意事项以及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内容。
正文内容:1. 烘箱的基本原理1.1 烘箱的工作原理1.2 烘箱的主要组成部分1.3 烘箱的工作温度范围1.4 烘箱的适用对象2. 烘箱的操作步骤2.1 烘箱的开启和关闭2.2 烘箱的温度调节2.3 烘箱的时间设定2.4 烘箱的风速控制2.5 烘箱的样品放置3. 烘箱的温度控制3.1 温度传感器的校准3.2 温度控制器的设置3.3 温度曲线的监测3.4 温度梯度的调整3.5 温度均匀性的评估4. 烘箱的安全注意事项4.1 烘箱的使用环境要求4.2 烘箱的电源接线要求4.3 烘箱的通风要求4.4 烘箱的防火安全措施4.5 烘箱的应急处理方法5. 烘箱的维护保养5.1 烘箱的清洁和消毒5.2 烘箱的故障排除5.3 烘箱的零部件更换5.4 烘箱的定期维护5.5 烘箱的存储和保养总结:综上所述,烘箱作业指导书是一份重要的文档,它提供了烘箱操作的详细指导和使用说明。
烘箱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温度控制、安全注意事项以及维护保养等方面都需要注意和遵守。
正确使用烘箱,不仅能确保烘箱的正常运行,还能保证烘箱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因此,烘箱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和遵循对于烘箱的正常运行和使用至关重要。
通过本指导书的详细介绍,相信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烘箱的操作技巧,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