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被毁真相
- 格式:ppt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34
[圆明园毁灭的资料]圆明园为什么会毁灭英军焚毁圆明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圆明园被会毁灭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这个原因我们史学界有很多的说法,估计有十种以上。
史学界占主流地位的说法是:“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之后,他们为了掩盖劫掠圆明园的罪证,要销赃灭迹”,很多教科书里都这样讲。
这个说法,出自一本叫《第二次鸦x片战争》的书,1965年出版的。
如果这是“文革”前或“文革”中的著作,不够客观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2005年,汪荣祖所著《追寻失落的圆明园》中也讲:“额尔金之所以把整座圆明园夷为平地,是有意要销毁劫掠的证据,因此让许多被盗的财宝不能被清点出来。
”我们讲民族感情、民族立场和历史的科学性应该是一致的,我们为了民族的立场,不能够不顾历史的科学性,要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就值得商榷了。
为什么?第一,持这种观点的人没有翔实的史料根据,我们搞历史的人,不能信口随便说,要有根据。
第二,持这种观点的人,带有很大的想当然的主观臆断的色彩。
一些清宫的影片、小说、故事里面讲,清宫里的太监把皇帝的一些宝物偷出来卖掉。
后来怕败露,就放把火烧了。
这是我们看小说经常看到的一段描写。
但是,英军X火烧圆明园是光天化日之下进行的,公开进行了三天,放火已经无济于事了。
从逻辑上说不通。
第三,英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其实英国人他们自己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说法。
英军总帅格兰特说:“因为清政府对于所捕获的英人大半加以杀害,额尔金爵士和我都觉得必须对清帝加以严厉的责罚,并且留些报复的痕迹才行。
”额尔金的私人秘书也讲:“彻底焚毁圆明园,不但可以留下不易泯灭、永久保存在人们脑海的痕迹,而且可以证明联军已经旗开得胜,耀武扬威地占领了北京。
”这是他们自己讲的为什么要烧圆明园。
还有一种说法是,英国人烧圆明园是因为清政府在圆明园里面把他们的战俘虐待致死,所以烧圆明园。
按照这个逻辑,战俘是不是在圆明园被虐待致死的,是需要讨论的一个问题。
如果清政府真的在圆明园把战俘虐待致死了,英国人烧圆明园或许还有一点理由。
根本原因:清政府长期的愚民政策导致国民素质极端低下,国民普遍缺乏国家意识,缺乏对国家财产的保护意识。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3、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英法联军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三夜,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枝扒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扩展资料:圆明园十二生肖现状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它们原来是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海晏堂前喷水池的一部分,由驻华耶稣会教士郎世宁设计,每日,猛歼昌十二生改和肖铜像会根据时辰依次轮流喷水,分别代表全日不同时分,蔚为奇观。
1、牛、猴、虎据资料,2000年保利集团在香港佳士得和苏富比的拍卖会上以774.5万港元竞得十二生肖兽首中的牛首,以818.5万港元竞得猴首,以1544.475万港元竞得虎首。
2、猪。
2003年,猪首的美国拥有者将铜像转让给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澳门企业家何鸿燊向该专项基金捐款将猪首铜像购回。
3、马。
2023年,何鸿燊在苏富比拍卖会举行之前以6910万港币购得马首铜像,并将其捐赠国家。
4、鼠、兔在由佳士得拍卖公司于2023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专场拍卖中现身,两件兽首之后被法国皮诺家族买下,2023年6月法国皮诺家族正式将鼠、兔兽首铜像捐赠给中国。
圆明园被焚毁的原因是什么圆明园,这座曾经的万园之园,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见证着一段惨痛的历史。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它被焚毁呢?要探究圆明园被焚毁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到当时的国际背景和清朝的国内局势。
19 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急需扩大海外市场。
而清朝,尽管地大物博,却依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十分有限。
这种贸易不平衡的状况,使得西方列强急于打开中国的大门,获取更多的商业利益。
在这种背景下,英国等国家开始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以获取巨额利润。
鸦片的输入不仅导致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还严重损害了民众的身心健康。
林则徐等有识之士发起了禁烟运动,其中虎门销烟更是成为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
由于清朝的军事装备和战术远远落后于英国等列强,战争以清朝的失败告终。
1842 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然而,西方列强的野心并未得到满足。
1856 年,英法两国为了进一步扩大在华的侵略权益,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在战争中,英法联军一路北上,很快就逼近了北京。
而圆明园之所以成为英法联军的攻击目标,并最终被焚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圆明园是清朝皇帝的重要行宫和皇家园林,里面珍藏着无数的珍宝和文物。
对于贪婪的侵略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宝藏。
他们妄图通过掠夺圆明园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其次,英法联军企图通过焚毁圆明园来对清政府施加压力,迫使清政府屈服于他们的侵略要求。
他们认为,摧毁圆明园这样的皇家象征,可以打击清朝皇帝的尊严和权威,从而迫使清政府在谈判中做出更多的让步。
再者,当时英法联军的指挥官和士兵们的贪婪、残暴和无耻也是圆明园被焚毁的重要原因。
他们在侵略过程中毫无道德和人性可言,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毫无敬畏之心。
1860 年 10 月 6 日,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开始了疯狂的抢劫。
圆明园的毁灭原因圆明园的毁灭原因园中面积34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圆明园的毁灭原因,一起看看吧。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合发动了第二次战争。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
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1860年10月6日傍晚,侵略军闯入圆明园大宫门。
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
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
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
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
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
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法联军洗劫两天后,向城内开进。
1860年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
”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
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仑三世),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
”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
”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圆明园可抢的东西实在太多。
据一个英军目击者称,在整个法军营帐内满堆着很多装潢异常华丽的各色钟表,在士兵的帐篷周围,到处都是绸缎和刺绣品。
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国二等带兵官,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
英法侵略者究竟抢走了圆明园多少宝物,由于园内的陈设什物及其帐目都一并被抢毁一空,所以已永远无法说清。
以下资料或许可藉以管中窥豹。
清室史料表明,圆明园内当时仅陈列和库存的欧洲各式大小钟表即达件,劫后幸存的只有一件大钟。
2023年元旦给老师的祝福短信2023年元旦给老师的祝福短信11、岁月是一份考卷,检验着尘世的誓言;距离是一把尺子,测量着缘分的深浅;问候是一支彩笔,描绘着情意的冷暖。
元旦到了,愿暖暖的问候直达你心间。
2、北风吹,为你吹走故去的尘埃;雪花飘,为你送来白亮纯净世界;新年到,为你带来新的阳光暖照;春将至,你会拥有好事连连,梦想成真好运气!冬至兴奋!3、元旦雪落,寒意脉脉。
天各一方,山遥水阔。
情意不减,想念如昨。
真心祝愿,兴奋。
好运相伴,成功在握。
4、元旦到了,送上一盘饺子,皮儿包着如意馅儿,用真情煮熟,吃一口兴奋二口幸福三口顺利,然后喝全家健康汤,回味是温馨,余香是祝福!5、老师,你还记得我吗?我是那个经常给您添麻烦的孩子。
新年好,我祝您全家幸福,万事顺意。
6、再美的日子如果没人牵挂也是种遗憾。
也许祝福只是一种形式,但却能给心灵带来温馨,所以我花了十分钱发条信息给您,祝元旦快乐!7、元旦,意味着你去年的烦恼统统要完旦;元旦,意味着你今年的愿望全部要圆满,一句元旦快乐,不能代表我的心,那我就多说一句,元旦快乐,快乐元旦!8、祝福加祝福是很多个祝福,祝福减祝福是祝福的起点,祝福乘祝福是无限个祝福,祝福除祝福是唯一的祝福,祝福你平安幸福,元旦快乐!9、一家和和睦睦,一年开开心心,一生快快乐乐,一世平平安安,天天精神百倍,月月喜气扬扬,年年财源广进。
元旦快乐!10、一片绿叶,饱含着它对根的情谊;一句贺词,浓缩了我对你的祝愿。
又是一个美好的开始--新年岁首,祝成功和快乐永远伴随着你。
11、友情就如一坛老酒封存愈久愈香醇一句短短祝福就能开启坛盖品尝浓醇酒香;友情就如一轮红日默默付出而无求一声轻轻问候就是一束温暖阳光。
祝元旦快乐!12、智者说:朋友不单是谈笑风声,还会分担烦恼。
不能与你常见面,但对这友情始终不变。
没有经常联络你,而是将你藏在心里,祝你元旦节快乐!13、片片绿叶饱含着对根的情意,他乡的我载满对家乡的思绪,每逢佳节倍思亲,想你想家想亲人。
圆明园的毁灭摘要:圆明园的园林杰作和艺术宝藏是千百万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然而在经过19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和1900年的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的掠夺焚毁以及当地地皮歹人的毁坏,这座中国最宏伟的皇家园林毁灭了。
它毁于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毁于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同时也毁于当时没有文物保护意识的部分国人之手。
它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了也会挨打的证明。
关键词:圆明园毁灭1 圆明园简介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
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
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
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
从康熙到咸丰,6个皇帝每年总有三四个月在此居住,并处理政务和进行各种政治活动。
当年的大宫门两旁,曾设置了内阁、六部、军机处等中央政府部门的办公处。
在圆明园的鼎盛时期,这里既是具有空前规模的皇家园林,又是清代皇帝发号施令、行使权力的统治中心。
2.圆明园的第一次破坏1860 年,当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疯狂地进行洗劫时,就有无数的土匪参与了打劫。
英法联军选择最贵重的东西抢劫,土匪掠夺剩余的精华,小民则捡拾委弃于道途的零碎,甚至守园太监也有趁火打劫者。
易得的值钱物品很快被搜罗干净了,有人又把希望寄托在散落、埋没于尘土中的细碎宝物上,他们操起扫帚和簸箕,在园中道路上飞沙扬尘。
守园的太监和官兵将他们称为“筛土贼”,时有谚曰:“筛土,筛土,一辈子不受苦。
”所幸的是,这时还未伤及建筑。
【1】此次圆明园浩劫,举世震惊,英法联军无疑是祸首。
但是,谁先抢了圆明园?据王运说是中国人——北京的满人和老百姓!王运的《圆明园词》说:“敌兵未至雍门荻,牧童已见骊山活。
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
圆明园被毁的原因:
1.清朝腐朽专制的封建制度是圆明园被毁悲剧的根源。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牢不可破的真理。
2.英法联军的掠夺、抢劫和纵火,充分暴露了其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本性;
3.中国的强盗和北洋政府加剧了圆明园的破坏。
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
它创建于1707年。
由圆明园及其附属园林、春园、蕲春园组成。
又叫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
每年夏天,清朝皇帝都来这里避暑,听政,所以圆明园又叫颐和园。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劫掠焚毁,故遗址现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1860年圆明园为何罹劫:苦难来自于落后和封闭(1)2012-01-29 14:55:32 人民网【大中小】核心提示:归根到底,这是朝野上下封闭和无知造成的恶果。
换句话说:灾难来自无知和文明的差距。
圆明园资料图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袁伟时原题为:袁伟时:苦难来自于落后和封闭火烧圆明园,150年了!这是中国人心头永远的痛,是人类文明史上的耻辱。
痛定思痛,有些事应该刻骨铭心,永志不忘!英法侵略军:摧残文化的犯罪记录!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始建于明代而历经清朝六代皇帝150多年营造,占地350公顷,拥有中外建筑师精心设计建造的二百多座各式建筑,汇聚了中西文化瑰宝。
不幸,1860年10月,这个文化宝藏被罪恶之手毁灭了!它被毁于英法侵略军的抢掠和焚烧!1860年10月6日,法国侵略军占领了圆明园,7、8两天,英法两方联手抢掠。
看看当时在场的法军翻译官的记录吧:“这一大群各种肤色、各式各样的人,这一大帮地球上各式人种的代表,他们全都闹哄哄地,蜂拥而上,扑向这一堆无价之宝。
他们用各种语言呼喊着,争先恐后,相互扭打,跌跌撞撞,摔倒又爬起,赌咒着,辱骂着,叫喊着,各自都带走了自己的战利品。
”18日开始,“火三昼夜不息”,整个园子被彻底烧毁:“所有庙宇、宫殿、古远建筑,举国仰为神圣庄严之物,和其中历代收藏,富有皇家风味,精美华丽,足资纪念的物品,都一齐付之一炬,化为劫灰了。
??这些建筑,都足以表彰往日的技术和风格,惟一无二,世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和他们比拟。
”还应指出,侵略者不但焚烧了圆明园,还焚烧、抢掠了万寿山、玉泉山、香山等处。
顺便说说,圆明园不但毁于侵略者,它还被跟在侵略者屁股后面抢掠的本国流氓、地痞和愚民彻底戮尸,剥去最后一件内衣。
19世纪,法庭无法审判胜利者。
可是,任何权势都逃不过历史的审判!正直的人,正直的笔,记下了他们的罪行。
从当时到今日,这场灾难一直遭到中外有识之士一致谴责。
作为文明的罪人,他们将遗臭千秋万代!丧失了的三次机会如果把认识停留在谴责抢掠和毁灭文化财富,那就过于肤浅了。
揭示圆明园被烧的真相,清廷死要面子活受罪!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烧圆明园呢?其实说到底就是'磕头外交'这样的'小事'引起的。
当时英法要求和满清谈判,双方要谈判的是什么呢?就是“北京驻使,内地旅行,长江通商,”也就是说,人家要来和你建立外交关系,互设使领馆.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旅游,以及和中国通商。
其实这不是好事吗?按照现在的情况,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如果你认为你吃了亏,你也可以到他们国家去旅游吗,也可以把生意做到他们国家去吗。
满清统治中国后,采取的是对外闭关锁国,对内采取愚民政策,终于使中国积贫积弱,与世界拉大了距离。
从明朝的航海和科学技术大国,落到了只有耕牛加锄头的纯农业国。
当时,英法要求就以上三点和中国谈判,按照现在的认识,中英双方出现的种种争端,在国与国之间关系中是十分正常的,应该通过双边协商谈判来加以解决。
但是满清的咸丰皇帝,无才无德,好色成性不说,还夜郎自大,没有能够象林则徐那样放眼向洋看世界,就象个井底之蛙,只看到中国这么大的一片天。
不知天高地厚地认为中国自古就是世界的中心,皇帝为天下共主,所有国家都是中国的藩属,所有人见到皇帝都必须磕头表示臣服。
但这一观念必须得到夷狄们的认同才行呀。
满清的传统外交主题就是让夷狄们前来磕头,并由此建立了一套被费正清称为“朝贡体系”的完整外交模式,现在的麻烦在于,夷狄拒绝磕头,而且他们还要长驻北京。
公使驻京必然导致觐见皇上,而对皇上不行跪拜之礼将在事实上促使“天下一统”观念的破产,英法联军当时要求和满清谈判,要谈判就要见皇帝,见皇帝,按照传统外国使节就要在见皇帝时下跪,但是就是为了这么一个磕头不磕头的小事。
虚伪的皇帝为了面子就是不同意亲自和他们谈判。
却愚蠢地想愚弄他们,一会叫他们这样,一会又叫他们那样。
打又打不过人家,还死要面子。
英法联军认为屡次受到了戏弄。
另外满清皇帝和政府还有个小人心态。
他们在打不过人家的情况下,竟想一些歪点子。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原因是什么火烧圆明园的真正概念,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
那么,为什么火烧圆明园呢?你知道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吗?下面是5068网小编分享的火烧圆明园原因,一起来看看吧。
火烧圆明园原因一在英法侵略者看来,焚毁圆明园可以给清政府以极大的震动,迫使清政府尽快投降。
那么,圆明园为什么会具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明了圆明园特有的政治地位、极高的经济文化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清代圆明园“为皇帝游息之所”,具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它相当于清代皇帝的第二个皇宫,是清统治者经常居住和向全国发号施令的政治中枢。
从雍正、乾隆、嘉庆到道光、咸丰五代皇帝,全年大部分时间在圆明园生活居住、处理政务、召见群臣,并在园内接待外国使臣和少数民族首领。
从某种意义上说,圆明园在清朝皇帝心目中的影响和地位,毫不逊色于紫禁城。
这一点英国人非常清楚,巴夏礼比喻说,圆明园“之于中国人,正如白金汉宫之于我们”(蒋孟引《第二次鸦片战争》,219页);额尔金更清楚地知道“圆明园乃是清帝所最宠爱的行宫”(戴逸《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卷,338页)。
也正因为如此,侵略者深知,焚毁圆明园足以有效打击和震动清政府。
圆明园还具有极高的经济、文化和艺术价值。
它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壮丽的博物馆和艺术馆,里面收藏着大量的珍宝、图书和艺术品。
有人估计,当时中、南、北三海内珍藏之宝物加在一起也无法同圆明园中的藏品相比(《中国近代史简要读本》,33页)。
英国外交大臣罗素认为,圆明园“所藏的珍宝,完全可以同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并驾齐驱,远远胜过理姆斯大教堂”(《丛刊》六,391页)。
如此巨大的经济、文化价值,对于英法侵略军来说,当然是个无法抗拒的诱惑,他们在圆明园内“予取予携地抢劫,肆意毁坏一切过于笨重、不能移动的物品”。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知道,英法联军已经清晰地认识到:焚毁圆明园不仅可以给清朝统治者以极大的震动和打击,迫使清政府立即投降,而且还可以从中劫取无数奇珍异宝,攫取巨大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