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习题课
- 格式:ppt
- 大小:320.50 KB
- 文档页数:51
高分子化学重点课后习题解答讲解学习1.图1 相对分子质量~转化率关系1.链式聚合2.活性聚合3.逐步聚合对链式聚合,存在活性中心,活性中心的特点一是在反应过程中不断生成,二是高活性,可使高分子链是瞬间形成,因此在不同转化率下分离所得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不大,延长反应时间只是为了提高转化率。
对逐步聚合,是官能团间反应,由于大部分单体很快聚合成二聚体、三聚体等低聚物,短期内可达到很高转化率,但因官能团活性低,故需延长反应时间来提高相对分子质量。
对活性聚合,活性中心同时形成,且无链转移和链终止,故随反应进行,相对分子质量和转化率均线性提高。
2.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的单体有何相同与不同?连锁聚合单体的主要反应部位是单体上所含不饱合结构(双键或叁键),在聚合过程中不饱合键打开,相互连接形成大分子链。
需要有活性中心启动聚合反应,为此多需用引发剂,反应活化能低,反应速率快,相对分子质量高。
逐步聚合单体的主要反应部位是单体上所带可相互反应的官能团,在聚合过程中官能团相互反应连接在一起,形成大分子链。
不需活性中心启动反应,但反应活化能高,为此多需用催化剂,反应速率慢,受平衡影响大,相对分子质量低。
3.凝胶点:出现凝胶化时的反应程度。
(逐步聚合概念)凝胶化:体形逐步聚合的交联反应到一定程度时,体系粘度变得很大,难以流动,反应及搅拌产生的气泡无法从体系中溢出,出现凝胶或不溶性聚合物明显生成的实验现象。
(逐步聚合概念)凝胶效应:自由基聚合中随反应进行体系粘度加大,妨碍了大分子链自由基的扩散运动,降低了两个链自由基相遇的几率,导致链终止反应速率常数随粘度的不断增加而逐步下降;另一方面,体系粘度的增加对小分子单体扩散的影响并不大,链增长反应速率常数基本不变,因而出现了自动加速现象。
这种因体系粘度增加引起的自动加速又称凝胶效应。
(自由基聚合概念)4.为什么在缩聚反应中不用转化率而用反应程度描述反应过程?在逐步聚合中,带不同官能团的任何两分子都能相互反应,无特定的活性种,因此,在缩聚早期单体很快消失,转变成二聚体、三聚体等低聚物,单体的转化率很高。
第1章高分子的链结构4.哪些参数可以表征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如何表征?答:(1)空间位阻参数(或称刚性因子)σ,实测的无扰均方末端距与自由旋转链的均方末端距之比,σ值愈大,内旋转阻碍越大,柔顺性愈差;(2)特征比Cn,无扰链与自由连接链均方末端距的比值,Cn值越小,链的柔顺性越好;(3)连段长度b,b值愈小,链愈柔顺。
7.比较下列四组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并简要加以解释。
解:(1)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腈,取代基极性越大,高聚物柔顺性越差;(2)聚甲醛>聚苯醚>聚苯,主链刚性基团比例越大,柔顺性越差,苯环柔顺性比亚甲基差;(3)聚丁二烯>聚氯丁二烯>聚氯乙烯;孤立双键的柔顺性较单键主链好,极性取代基是的聚合物柔顺性变差;(4)聚偏二氟乙烯>聚氟乙烯>聚二氟乙烯,对称取代的柔顺性优于单取代,取代基比例越大,柔顺性越差;第2章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3.聚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结晶时,可能得到哪几种主要的结晶形态?各种结晶形态的特征是什么?答:(1)可能得到的结晶形态:单晶、树枝晶、球晶、纤维状晶、串晶、柱晶、伸直链晶体;(2)形态特征:单晶:分子链垂直于片晶平面排列,晶片厚度一般只有10nm 左右;树枝晶:许多单晶片在特定方向上的择优生长与堆积形成树枝状;球晶:呈圆球状,在正交偏光显微镜下呈现特有的黑十字消光,有些出现同心环;纤维状晶:晶体呈纤维状,长度大大超过高分子链的长度;串晶:在电子显微镜下,串晶形如串珠;柱晶:中心贯穿有伸直链晶体的扁球晶,呈柱状;伸直链晶体:高分子链伸展排列晶片厚度与分子链长度相当。
4.测定聚合物的结晶度的方法有哪几种?简述其基本原理。
不同方法测得的结晶度是否相同?为什么?答:(1)密度法,X射线衍射法,量热法;(2)密度法的依据:分子链在晶区规整堆砌,故晶区密度大于非晶区密度;X射线衍射法的依据:总的相干散射强度等于晶区和非晶区相干散射强度之和;量热法的依据:根据聚合物熔融过程中的热效应来测定结晶度的方法。
1绪论Q1.总结高分子材料(塑料和橡胶)在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1)最早被应用的塑料(2)第一种人工合成树脂(3)是谁最早提出了高分子的概念(4)HDPE和PP的合成方法是谁发明的(5)是什么发现导致了近现代意义橡胶工业的诞生?1.(1)19世纪中叶,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料,经硝酸硝化樟脑丸增塑,制得了赛璐珞塑料,被用来制作台球。
(2)1907年比利时人雷奥·比克兰德应用苯酚和甲醛制备了第一种人工合成树脂—酚醛树脂(PF),俗称电木。
(3)1920年,德国化学家Dr.Herman.Staudinger首先提出了高分子的概念(4)1953年,德国K.Ziegler以TiCl4-Al(C2H5)3做引发剂,在60~90℃,0.2~1.5MPa条件下,合成了HDPE;1954年,意大利G.Natta以TiCl3-AlEt3做引发剂,合成了等规聚丙烯。
两人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5)1839年美国人Goodyear发明了橡胶的硫化,1826年英国人汉考克发明了双辊开炼机,这两项发明使橡胶的应用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奠定了现代橡胶加工业的基础。
Q2.树脂、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的定义。
化工辞典中的树脂定义: 为半固态、固态或假固态的不定型有机物质, 一般是高分子物质, 透明或不透明。
无固定熔点, 有软化点和熔融范围, 在应力作用下有流动趋向。
受热、变软并渐渐熔化, 熔化时发粘, 不导电, 大多不溶于水, 可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等, 根据来源可分成天然树脂、合成树脂、人造树脂, 根据受热后的饿性能变化可分成热定型树脂、热固性树脂, 此外还可根据溶解度分成水溶性树脂、醇溶性树脂、油溶性树脂。
通用塑料: 按塑料的使用范围和用途分类, 具有产量大、用途广、价格低、性能一般的特点, 主要用于非结构材料。
常见的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
工程塑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 能够经受较宽的温度变化范围和较苛刻的环境条件, 并在此条件下长时间使用的塑料, 可作为结构材料。
第三版-高分子物理课后习题答案(详解)[1]1-图文第1章高分子的链结构1.写出聚氯丁二烯的各种可能构型,举例说明高分子的构造。
等。
举例说明高分子链的构造:线形:聚乙烯,聚α-烯烃环形聚合物:环形聚苯乙烯,聚芳醚类环形低聚物梯形聚合物:聚丙烯腈纤维受热,发生环化形成梯形结构支化高分子:低密度聚乙烯交联高分子:酚醛、环氧、不饱和聚酯,硫化橡胶,交联聚乙烯。
2.构象与构型有何区别?聚丙烯分子链中碳—碳单键是可以旋转的,通过单键的内旋转是否可以使全同立构聚丙烯变为间同立构聚丙烯?为什么?答:(1)区别:构象是由于单键的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中原子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而构型则是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构象的改变不需打破化学键,而构型的改变必须断裂化学键。
(2)不能,碳-碳单键的旋转只能改变构象,却没有断裂化学键,所以不能改变构型,而全同立构聚丙烯与间同立构聚丙烯是不同的构型。
3.为什么等规立构聚丙乙烯分子链在晶体中呈螺旋构象,而间规立构聚氯乙烯分子链在晶体中呈平面锯齿构象?答(1)由于等归立构聚苯乙烯的两个苯环距离比其范德华半径总和小,产生排斥作用,使平面锯齿形(ttt)构象极不稳定,必须通过C-C 键的旋转,形成31螺旋构象,才能满足晶体分子链构象能最低原则。
(2)由于间规聚氯乙烯的氯取代基分得较开,相互间距离比范德华半径大,所以平面锯齿形构象是能量最低的构象。
4.哪些参数可以表征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如何表征?答:(1)空间位阻参数(或称刚性因子),值愈大,柔顺性愈差;(2)特征比Cn,Cn值越小,链的柔顺性越好;(3)连段长度b,b值愈小,链愈柔顺。
5.聚乙烯分子链上没有侧基,内旋转位能不大,柔顺性好。
该聚合物为什么室温下为塑料而不是橡胶?答:这是由于聚乙烯分子对称性好,容易结晶,从而失去弹性,因而在室温下为塑料而不是橡胶。
6.从结构出发,简述下列各组聚合物的性能差异:(1)聚丙烯睛与碳纤维;(2)无规立构聚丙烯与等规立构聚丙烯;(3)顺式聚1,4-异戊二烯(天然橡胶)与反式聚1,4-异戊二烯(杜仲橡胶)。
《高分子物理》课程习题习题与思考题一1、解释下列名词:(1) 构型;(2) 构象;(3) 链段;(4) 热力学柔性;(5) 力学柔性;(6) 均方末端距;(7) 高斯链;(8) 全同立构2、试讨论线型聚戊二烯可能有哪些不同的构型。
3、聚丙烯中碳-碳单链是可以转动的,通过单键的转动能否把全同立构的聚丙烯变为“间同立构”的聚丙烯?4、什么是高聚物的结构?5、什么是链结构?6、什么是近程结构(一次结构)?7、如何区分高聚物的化学结构和物理结构?8、什么是高分子的键接结构?一般高分子都有哪几种键接结构?键接结构的不同对聚合物的性能有无影响?9、按高分子主链结构的不同,高分子可划分为哪几类?10、什么是高分子的构型?试讨论线型聚异戊二烯可能有哪些不同的构型。
11、支化或交联对高聚物的性能有何影响?12、试由分子结构分析高聚物的许多物理性能与低分子物质不同的主要原因。
13、什么是等规度?14、什么是定向聚合?15、什么是远程结构?16、什么是高聚物分子量的多分散性(分子量分布)?如何表征?17、什么叫做高分子的构象(二次结构)?假若聚丙烯的等规度不高,能否用改变构象的办法提高其等规度?说明原因。
18、什么是无规线团?19、什么是高分子链段?20、什么是内旋转?21、什么是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它与内旋转及链段的关系如何?22、什么是末端距?什么是均方末端距?什么是均方(旋转)半径?23、什么是自由连接(结合)链?24、什么是自由旋转链?25、什么是等效自由链?26、已知高分子主链中的键角大于90。
,定性讨论自由旋转链的均方末端距与键角的关系。
27、假定聚乙烯的聚合度为2000,键角为109.5。
,求伸直链的长度L max与自由旋转链的根均方末端距之比值。
并由分子运动观点解释某些高分子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很大形变的原因。
28、试论分子结构对高分子链柔顺性的影响。
29、试论外界因素(温度、外力)对高分子链柔顺性的影响30、试比较下列聚合物分子链的柔顺性,并按柔顺性由大一小以>排列。
1.由1mol乙二醇和1mol已二酸合成的聚酯树脂,两基团数完全相等,且忽略端基对M n的影响。
如需得到数均分子量M n=5000的树脂产品,应控制该缩聚反应的反应程度P为多少?(10分)解:聚合反应式:nHO-(CH2)2-OH+nHOOC-(CH2)4-COOH→H-[-O-(CH2)2-OOC-(CH2)4-CO-]n-OH+(2n-1)H2O (2分)其重复结构单元分子量为:M0=172 (1分)重复结构单元数=聚合度DP=M n/ M0=5000/172=29 (2分)结构单元数X n=2DP=2×29=58 (2分)反应程度p=1-1/X n=1-1/58=1-0.017=0.983=98.3% (3分)答:应控制缩聚的反应程度P为98.3%2.由1mol丁二醇和1mol己二酸合成数均分子量为5000的聚酯,(1)两基团数完全相等,忽略端基对数均分子量的影响,求终止缩聚的反应程度P;(2)在缩聚过程中,如果有5mmol的丁二醇脱水成乙烯而损失,求达到同样反应程度时的数均分子量;(3)如何补偿丁二醇脱水损失,才能获得同一数均分子量的缩聚物?(4)假定原始混合物中羧基的总数为2mol,其中1.0%为醋酸,无其它因素影响两基团数比,求获得同一数均聚合度时所需的反应程度。
解:(1)—[CO(CH2)4COO(CH2)4O]—M0=(112+88)/2=100,(2)r=Na/Nb=2×(1-0.005) /(2×1)=0.995(3)可排除小分子以提高P或者补加单体来补偿丁二醇的脱水损失。
(4)依题意,醋酸羧基为2×1.0%=0.02mol己二酸单体为(2-0.02)÷2=0.99mol解得P=3.1mol的己二胺和0.88mol的己二酸进行缩聚,外加0.01mol的乙酸作为分子量调节剂。
试求反应程度到达0.99时所得缩聚产物的数均聚合度。
4.生产尼龙-66,想获得数均分子量为13500的产品,采用己二酸过量的办法, 若使反应程度P达到0.994,试求己二胺和己二酸的配料比。
例4 判断正误:“分子在晶体中是规整排列的,所以只有全同立构或间同立构的高分子才能结晶,无规立构的高分子不能结晶。
”解:错。
无规立构不等于没有对称性,况且对称性不是唯一的结构影响因素,柔顺性和分子间作用力也很重要。
一些无规立构的聚合物如聚乙烯醇(结晶度达30%)、聚三氟氯乙烯(结晶度达90%以上)等均能结晶。
例5 为什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从熔体淬火时得到透明体?为什么IPMMA 是不透明的?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结晶速度很慢,快速冷却时来不及结晶,所以透明。
等规PMMA 结晶能力大,结晶快,所以它的试样是不透明的。
例6 透明的聚酯薄膜在室温二氧六环中浸泡数分钟就变为不透明,这是为什么? 解:称溶剂诱导结晶,有机溶剂渗入聚合物分子链之间降低了高分子链间相互作用力,使链段更易运动,从而T g 降低至室温以下而结晶。
例7 三类线形脂肪族聚合物(对于给定的n 值)的熔点顺序如下所示,解释原因。
聚氨酯 聚酰胺 聚脲 解:mm m H T S ∆=∆聚氨酯链含有柔性的―O ―键,m S ∆较大,因而m T 较低。
另一方面聚酰胺与聚氨酯的氢键相差不多,聚酰胺与聚脲有相同的柔顺性,但聚脲的氢键比聚酰胺强的多,即分子间作用力强得多,也就是m H ∆较大,从而熔点较高。
例8 某一结晶性聚合物分别用注射和模塑两种方法成型,冷却水温都是20℃,比较制品的结晶形态和结晶度.解:注射成型的冷却速度较快,且应力较大,所以往往生成小球晶或串晶,结晶度较低或不结晶。
相反模塑成型的冷却速度较慢,球晶较大,结晶度较高。
例9 指出高聚物结晶形态的主要类型,并简要叙述其形成条件。
解:单晶:只能从极稀的高聚物溶液中缓慢结晶得到。
球晶:从浓溶液或熔融体冷却时得到。
纤维状晶(串晶):在应力下得到。
伸直链晶体:极高压力下缓慢结晶。
例10 由什么事实可证明结晶高聚物中有非晶态结构解:(1)一般测得的结晶聚合物的密度总是低于由晶胞参数计算的完全结晶的密度。
《高分子物理》课后习题——聚合物的转变与松弛1.以分子运动观点和分子间物理缠结概念说明非晶态聚合物随着温度升高粘弹行为的4个区域,并讨论分子量对应力松弛模量-温度曲线的影响规律。
答:(1)a.玻璃态区,玻璃化温度以下,分子运动主要限于振动和短程的旋转运动;b.玻璃-橡胶转变区,可解析为远程、协同分子运动的开始;c.橡胶-弹性平台区,由于分子间存在几个链段平行排列的物理缠结,聚合物呈现远程橡胶弹性;d.末端流动区,物理缠结来不及松弛,材料仍然表现为橡胶行为,温度升高,发生解缠作用,导致整个分子产生滑移运动,即产生流动,这种流动是作为链段运动结果的整链运动。
(2)聚合物分子量越高,橡胶-弹性平台就越长。
2.讨论结晶、交联聚合物的模量-温度曲线和结晶度、交联度对曲线的影响规律。
解:略。
3.写出四种测定聚合物玻璃化温度的方法,简述其基本原理。
不同实验方法所得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答:(1)a.膨胀计法,热膨胀的主要机理是克服原子间的主价力和次价力,膨胀系数较小;b.量热法,聚合物在玻璃化时的热学性质的变化;c.温度-形变法,利用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时形变量的变化来测定其玻璃化温度;d.核磁共振法,利用电磁性质的变化研究聚合物玻璃化转变的方法。
(2)不同,略。
4.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是否是热力学相变?为什么?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热力学相变。
因为非晶态聚合物发生玻璃化转变时,其体积,焓或熵是连续变化的,而K,α和出现不连续的变化,要使体系达到热力学平衡,需要无限缓慢的变温速率和无限长的测试时间,实验上不可能做到,因此,玻璃化温度的测定过程体系不能满足热力学平衡条件,转变过程是一个松弛过程,所测得的玻璃化温度不是一个真正的热力学相变。
5.试用玻璃化转变的自由体积理论解释:(1)非晶态聚合物冷却时体积收缩速率发生变化;(2)冷却速度愈快,测得的Tg值愈高。
答:(1)在以上,非晶态聚合物体积收缩时,包括聚合物分子占有体积的收缩以及自由体积的收缩,而在以下,自由体积处于冻结状态,所以,聚合物体积收缩只有聚合物占有体积的收缩,因此,体积收缩速率会有变化。
第5章习题一、思考题1.什么是高分子运动中的布朗运动和微布朗运动?与小分子相比,高分子运动的特点有哪些?高分子特有的运动单元是什么?2.什么是松弛过程和松弛时间?高聚物的松弛时间是否为单一的定值?如何描述它的松弛时间?小分子物质是否有松弛时间?3.线型非晶态高聚物的形变—温度曲线包括哪些力学状态区域和特征温度?结晶高聚物的形变—温度曲线如何受分子量和结晶度的影响?交联高聚物不会出现哪种力学状态?交联密度如何影响其力学状态?4.自由体积理论是如何解释玻璃化转变的?影响g T 的因素有哪些?5.试用自由体积理论解释:非晶态聚合物冷却时体积收缩率发生变化;冷却速度越快测得的g T 越高。
6.非晶态高聚物的 松弛与其低温韧性及冷加工之间有何关系?7.哪些结构因素会影响高聚物的结晶能力?影响高聚物的结晶速度的因素有哪些?8.玻璃化转变和熔融改变的异同点有哪些?9.将熔融态的聚乙烯(PE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和聚苯乙烯(PS )淬冷到室温,为什么PE 成半透明,PET 和PS 成透明状?10.何为高聚物的熔点和熔限?影响高聚物熔点的因素有哪些?11.结晶高聚物为何会出现双玻璃化温度?结晶度在何范围时易于出现双玻璃化温度?二、选择题1.结晶高聚物的熔点 ( ) ①随压力增大而增大 ②随压力增大而减小 ③基本与压力无关2.结晶高聚物的熔点 ( ) ①与相对分子量无关②当相对分子量增大到一定值时,与相对分子质量无关③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升高速率加快④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升高速率减慢3.结晶性高聚物在什么条件下结晶时得到的晶体较完整,晶粒尺寸较大,且熔点较高,熔限较窄。
( )①略低于m T ②略高于m T ③在最大结晶速率4.下列关于主转变温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 ) ①g T :由于分子链运动活化②m T :由于晶格破坏③f T :由于整个分子链质心产生相对移动5.以下使g T 增加的因素哪个不正确? ( ) ①主链上增加芳环 ②主链上增加杂原子密度 ③在聚合物中加交联剂6.结晶聚合物的结晶过程是 ( )①吸热过程 ②力学状态转变过程 ③热力学相变过程7.结晶高聚物在Tg 以上时 ( ) ①所有链段都能运动②只有非晶区中的链段能够运动③链段和整个大分子都能运动8.PS 中苯基的摇摆不会产生 ( ) ①次级松弛 ②βT 转变 ③αT 转变9.共聚物的g T 一般总是( )两均聚物的g T 。
《塑料橡胶成型原材料》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1分)1、下列聚合物按密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聚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丙烯B.聚丙烯>聚乙烯>聚四氟乙烯C.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D.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聚乙烯2、下列塑料品种中阻燃性最高的品种是()A.聚酰胺B.聚乙烯C.聚四氟乙烯D.聚丙烯3、下列原材料中属于杂链的有()A.聚丙烯腈B.聚酰胺C.聚苯乙烯D.聚烯烃4、下列聚合物有明显氢键的是()A.天然橡胶B.聚丙烯C.尼龙66D.高密度聚乙烯5、下列属于热塑性聚合物的是()A.聚丙烯B.硫化橡胶C.环氧树脂D.丙阶酚醛树脂6、下列属mp型聚酰胺得的是()A.聚酰胺6 B.聚酰胺9 C.聚酰胺610 D.聚酰胺117、下列为聚碳酸酯合成原料的是()A.己二酸B.己二胺C.双酚A D.三聚氰胺8、“万能胶”是指()。
A.环氧树脂B.酚醛树脂C.脲醛树脂D.密胺树脂9、下列聚乙烯结晶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LDPE>HDPE> LLDPEB.HDPE > LDPE > LLDPEC.HDPE>LLDPE>LDPED.LLDPE > HDPE > LDPE10、下列聚合物中可以用作树脂镜片的材料的是()A.聚乙烯B.聚氯乙烯C.聚四氟乙烯D.聚碳酸酯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五大通用塑料为、、、、。
2、按大分子链上甲基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聚丙烯可分为、和三种空间异构体。
3、Nomex是指纤维,Kevlax是指纤维。
密胺树脂是由三聚氰胺和甲醛聚合而成。
4、热固性酚醛树脂最常用的两种固化方式为热固化、酸固化。
是一种很好的胶粘剂,被称为“万能胶”。
5、结晶型塑料与低分子晶体不同,很少有完善的100%的结晶状态,一般总是相与相共存。
6、双酚A型聚砜的分子主链是由异丙撑基、砜基、醚键和苯撑基连接成线型大分子的聚合物。
第一章1、请用粘弹性的滞后效应相关理论解释塑料注射成型制品的变形收缩现象以及热处理的作用。
答:(1)粘弹性滞后效应是指在外作用力下,聚合物分子链由于跟不上外力作用速度而造成的形变总是落后于外力作用速度的效应。
(2)当注射制件脱模时大分子的形变并非已经停止,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大分子重排运动的发展,以致密度增加,体积收缩。
(3)在Tg—Tf温度范围对成型制品进行热处理,可以缩短大分子形变的松弛时间,加速结晶聚合物的结晶速度,使制品的形状能加快的稳定下来。
2、比较塑性形变和粘弹性形变的异同点。
答:同:都是不可逆变形。
异:(1)温度区间不同,塑性形变温度区间为Tg—Tf;粘性形变温度区间为Tf以上。
(2)作用力和时间不同,塑性形变需较大外力和较长时间;粘性形变要很小的外力和瞬时。
3、什么是聚合物的力学三态,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各适用于什么加工方法?答: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称为聚合物的力学三态。
(1)玻璃态:聚合物模量高,形变小,故不宜进行大形变的成型加工。
适用:二次加工(2)高弹态:产生较大的可逆形变;聚合物粘性大,且具有一定的强度。
适用:较大变形的成型工艺。
(3)粘流态:很大的不可逆形变;熔体黏度低。
适用: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成型加工技术。
第二章1、画出几种典型流体的剪切力-剪切速率流动曲线,并简单说明各自的流变行为特征。
答:宾汉流体:与牛顿流体相同,剪切速率~剪切应力的关系也是一条直线,不同处:它的流动只有当 高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
假塑性流体: 流体的表观粘度随剪切应力的增加而降低。
也即切力变稀现象。
膨胀性流体: 流体的表观粘度随剪切应力的增加而增加。
也即切力增稠现象。
2、怎么样根据聚合物粘度的温敏特性以及切敏特性选择加工条件?答:(1)根据聚合物粘度的温敏特性,当聚合物处于粘流温度以上不宽的温Andrade 公式:选择尽可能打度范围内时,用的温度作为加工条件。
当温度包括从玻璃化温度到熔点这样打的温度范围时,用W.L.F 方程:计算温度T 时的年度选择加工条件。
第一章 高分子的链运动一.思考题1.高分子结构包含哪两个部分?各包括那些结构?2.单个高分子链的形态有哪几种?3.何谓高分子链的构型、构象?它们有何区别?4.什么是均方末端距和均方旋转半径?它们之间有何关系?5.何谓自由结合链、自由旋转链、受阻内旋链、等效自由连接链?计算这些链的均方末端距的公式有何区别?6.什么是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影响链柔顺性的内在、外在因素有哪些?7.为什么大多数的聚合物没有旋光性?8.与低分子相比较,高聚物结构较复杂的原因?9.哪些参数可以表征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如何表征?10.为什么等规立构聚苯乙烯在晶体中呈31螺旋构象,而间同立构聚氯乙烯分子链在晶体中呈平面锯齿构象?11.二、选择题1、下列哪种聚合物不存在旋光异构体?( )①聚乙烯 ②聚丙烯 ③聚异戊二烯2、异戊二烯1,4键接聚合形成顺式和反式两种构型的聚异戊二烯,它们称为( )①旋光异构体 ②几何异构体 ③间同异构体3、高分子链内旋转受阻程度越大,其均方末端距()①越大 ②越小 ③趋于恒定值4、高分子链柔性越好,其等效自由结合链的链段数目()①越多 ②越少 ③不变5、高分子链柔性越大,其等效自由结合链的链段长度()①越长 ②越短 ③不变6、自由结合链的均方末端距的公式是()①22Nl h = ②θθcos 1cos 1N h 22+-=l ③ϕϕθθcos 1cos 1cos 1cos 1h 22-+•+-=Nl (其中,θ为键角,ϕcos 为单键内旋转的余弦函数平均值)7、同一件聚合物样品,下列计算值哪个较大?()①自由结合链均方末端距②自由旋转链均方末端距③受阻内旋转均方末端距8、高聚物大分子自由旋转链的均方末端距的公式可以表示为()①22Nl h = ②2e e 2L N h = ③θθcos 1cos 1N h 22+-=l (其中,N 为键的数目,l 为键长,N e 为链段数目,L e 为链段长度,θ为键角)9、结晶性高聚物的晶区中存在的分子构象可以是()①无规线团 ②螺旋形 ③锯齿形10、柔性高聚物在溶液中存在的分子链构象是()①无规线团 ②螺旋形 ③锯齿形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主链由饱和单键构成的高聚物,因分子链可以围绕单键进行内旋转,故链的柔性大,若主链中引用了一些非共轭双键,因双键不能内旋转,故导致链的柔性下降。
▲为08年6月考试题目第一章概述说出10种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高分子的名称。
答:涤纶、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PET、蛋白质、核酸、涂料、塑料、合成纤维写出下列高分子的重复单元的结构式:(1)PE;(2)PS;(3)PVC;(4)POM;(5)尼龙;(6)涤纶答:(1)PE——聚乙烯-CH2-CH2-(2)PS——聚苯乙烯(3)PVC——聚氯乙烯(4)POM——聚甲醛-O-CH2-(5)尼龙——聚酰胺-NH(CH2)5CO-(6)涤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78. 写出下列重复单元的聚合物的一般名称,指出结构单元和单体单元。
(手写)名称结构单元单体单元H2C CCH3H3COO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一样一样H2 C H CH3COOC聚丙烯酸甲酯一样一样—NH(CH2)6NHCO(CH)4CO—尼龙-66 —NH(CH2)6NH——CO(CH)4CO—无H2C CH3C HCCH2聚异戊二烯一样一样▲9.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下列术语。
(1)高分子;(2)链节;(3)聚合度;(4)多分散度;(5)网状结构;(6)共聚物答:(1)高分子也叫聚合物分子或大分子,具有高的相对分子量,其结构必须是由多个重复单元所组成,并且这些重复单元实际是或概念上是由相应的小分子衍生而来的。
(2)链节是指结构重复单元,重复组成高分子分子结构的最小结构单元。
(3)聚合度是单个聚合物分子所含单体单元的数目。
(4)多分散性:除了蛋白质、DNA等外,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不均一的(5)网状结构是交联高分子的分子构造。
(6)共聚物:由一种以上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14、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万的超高相对分子质量PE的平均聚合度是多少?P=100×10000/28=35700▲21、高分子结构有哪些层次?各层次研究的内容是什么?答:高分子结构由4个层次组成:a、一级结构,指单个大分子内与基本结构单元有关的结构,包括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链接方式,构型,支化和交联以及共聚物的结构b、二级结构,指若干链节组成的一段链或整根分子链的排列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