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自动计算)
- 格式:xlsx
- 大小:17.45 KB
- 文档页数:2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步骤自密实混凝土具有很高的流动性而不离析、不泌水,能不经振捣或少振捣而自动流平并充满模型和包裹钢筋的混凝土。
由于自密实混凝土对振捣的消除,显著降低了普通振捣混凝土施工中的噪音污染,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降低劳动成本;节约振捣机具和能耗,从而减少机械费用及人工费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且在生产中需大量添加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等工业废料,又有利于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1原材料的选择1.1水泥配制自密实混凝土一般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的规定。
而对于有温控要求的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需要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热或低热水泥,水泥需具有较低的需水性,并能与所用的高效减水剂有较好的相容性。
1.2掺和料自密实混凝土中掺加掺和料主要目的是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和降低混凝土水化热。
可选用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等作为矿物掺和料。
粉煤灰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规定,自密实混凝土优先使用I级粉煤灰,也可以使用II级粉煤灰,但要控制需水量比不超过100%。
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的规定,自密实混凝土宜使用S95级矿渣粉。
1.3骨料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或2个及以上单粒径级配搭配使用,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20mm;对于结构紧密的竖向构件、复杂形状的结构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工程,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6mm。
粗骨料中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对自密实混凝土间隙通过性影响较大,其含量不宜超过8%,粗骨料含泥量及泥块含量应分别小于1.0%,0.5%。
细骨料宜采用级配II区的中砂,天然砂的含泥量、泥块含量以及人工砂的石粉含量应符合标准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的规定。
1.4外加剂外加剂性能应符合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和GB50119-20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步骤一、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自密实混凝土在当前建筑施工新技术、新设备的有效带动下得到了广泛推广与普及应用,它促进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的有效提升。
作为一种新型高性能混凝土,它的变形性能、耐久性能表现十分突出,可被合理应用于建筑工程设计领域中,充分发挥其应有价值作用,对提高建筑工程结构质量很有帮助。
而为了顺利完成建筑工程施工过程,针对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进行科学合理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在制备高质量自密实混凝土方面非常具有现实价值与意义。
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有别于普通混凝土,因为它所采用的绝对体积法(JGJ/T283)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方法不同。
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满足以下几点:第一,要保证单位体积用水量在155~180kg(JGJ/T283)范围内。
第二,要保证其水胶比根据粉体种类、掺量不同进行调整,其体积比应该取值为0.8~1.15(JGJ/T283)。
第三,要根据单位体积用水量与水胶比计算单位体积粉体量,将其数值控制在0.16~0.23(JGJ/T283)范围内。
第四,要将自密实混凝土单位体积浆体量控制在0.32~0.40(JGJ/T283)范围内。
考虑到自密实混凝土会产生早期收缩问题,所以必须有效控制其水胶比,计算它的单位体积粉体量。
从自密实混凝土的适用范围看来,它比较适用于浇筑量较大、浇筑深度较深且高度较大的工程结构。
在该过程中要保证配筋密实、结构复杂、结合施工空间限制工程结构、工程进度以及其它因素限制影响,需要重新调整自密实混凝土工程结构空间。
二、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与步骤(一)工程项目概况本文选取了贵州省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罗甸至望谟段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设计中采用了多项新材料、技术与工艺内容,并对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与步骤进行分析。
该工程项目中采用了普通钢筋混凝土配合片石混凝土,建立共同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机制,保证在桥梁下部构造基础位置优化调整到位,建立隧道多层次衬砌结构,构建边沟盖板、框格、挡墙梁位置采用到自密实混凝土。
精心整理安徽建筑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文献综述一、自密实混凝土简介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如水泥)和各种矿物掺合料、骨料(如砂石)及水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合形成混合物,经过一定时间的凝结硬化,形成具有力学性能的人造石材。
自密实混凝土(Self-ConsolidatingConcrete简称SCC)是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流动、密实,即使存在致密钢筋也能完全填充模板,同时获得很好均质性,并且不需要附加振动的混凝土。
工作奠定了基础。
1、国内对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国内对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开始于90年代初期。
1987年冯乃谦教授提出了流态混凝土概念,奠定了这一研究的基础。
1993年,北京城建集团构件厂在研制出C60-C80大流动性高强度混凝土的基础上开始着手于免振捣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制,于1996年获得了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的国家专利。
之后,中建一局、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及深圳、济南、天津、宁夏等地陆续有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于工程实践的报道。
2003年广州西卡建筑材料公司天津分公司先后在天津和北京举办“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研讨会”,推动了津京地区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
此外,清化大学的廉慧珍教授、覃维祖教授、武汉工业大学的马保国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巴恒静教授、福州大学的郑建岚教授、中南大学的谢友均教授、山东建工学院的李志明教授以及江苏建材研究院、天津3、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现状目前,自密实混凝土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民用建筑、道路、桥梁、隧道及水下工程、预制构件中,国内也已有自密实混凝土用于特殊结构施工报道,如大型爆炸洞、水工建筑物、窄径深孔井桩、钢管混凝土等。
加拿大、英国有报道通过高掺量粉煤灰生产出28天强度为28-46MPa和30-35MPa的自密实混凝土;世界上跨度最大(主跨1990m)的悬索桥一明石海峡大桥工程是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成功应用的典范。
明石桥的2个锚锭分别使用了24万m3m和15万m3m强度为25MPa的自密实混凝土。
1m3砼粗骨料的松散体积Vg0(m3)ρg0(kg/m3)石重量Mg(kg)表观密度ρg(kg/m3)粗骨料的密实体积Vg(m3)砂浆密实体积Vm(m3)空气含量(m3)0.6156********0.3470.6530.015一级二级三级砂浆中砂的体积含量砂骨料的密实体积Vs(m3)表观密度ρs(kg/m3)砂重量Ms(kg)浆体密实体积Ve(m3)设计强度等级fcu,k砂中细粉含量0.28~0.300.30~0.330.32~0.350.430.28126507440.372450.02标准差σ配制强度fcu,o水泥强度等级值fce,g水泥强度富余系数γc 水泥胶砂28d强度fce粉煤灰影响系数(γf)矿粉占胶材的体积掺量5.053.242.51.1649.30.750.20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γs)胶凝材料胶砂28d强度fb回归系数αa 回归系数αb 强度等级﹤C60砼的水胶比W/B 煤灰占胶材的体积掺量水泥表观密度ρc(kg/m3)1.0036.9750.530.200.340.203100煤灰表观密度ρf(kg/m3)矿粉表观密度ρk(kg/m3)胶凝材料表观密度ρb 按方法①求得V胶(m3)按方法①求得V水(m3)按方法②求得水W(kg)按方法②求得V胶(舍去)2200280028600.1800.1771810.177按方法①求得的配比水泥Mc(kg)336按方法②求得的配比Mc 343或者法②V胶=W/(W/B)/ρb 种类煤灰M F(kg)79煤灰M F(kg)81①AD在某掺量下应达到的减水率②AD在某掺量下应达到的减水率0.184掺量矿粉M K(kg)101矿粉M K(kg)1030.2780.262注意对比两种算法,应按0%水W 水(kg)177水W 水(kg)181该减水率下对应掺量该减水率下对应掺量V胶=W/(W/B)/ρb求得较妥10%砂Ms(kg)744砂Ms(kg)7440.03170.0300外加剂在2.0%掺量下减水率20%石Mg(kg)936石Mg(kg)9360.17530%AD(kg)16.38AD 15.7940%SP砂率0.44SP0.4450%水粉比0.88水粉比0.88作者:郑焕璋(汕头市灿林混凝土有限公司)日期:2013年8月18日容重(kg/m3)2373容重(kg/m3)2388碎石5~10碎石5~16碎石5~20碎石5~25碎石5~31.5碎石5~40αa αb 卵石0.490.13碎石0.530.2细石00碎石0.530.21016202531.540575548530519504485或者通过做试验,确定在该减水率下对应的掺量! 对③仅掺惰性石粉。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 SCC)是一种具有高流动性、均匀性和稳定性,能够在自重作用下无需振捣而填充模板并达到充分密实的高性能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确保其性能满足工程要求的关键环节,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自密实混凝土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高流动性:能够在无需振捣的情况下,自流平并填充复杂的模板空间。
2、良好的填充性:可以通过狭窄的空间和钢筋间隙,无离析和堵塞现象。
3、稳定性好: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保持均匀的性能,不发生泌水和分层。
这些特点使得自密实混凝土在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地下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1、满足工作性能要求自密实混凝土应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填充性和抗离析性,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顺利填充模板,并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
2、保证力学性能在满足工作性能的前提下,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力学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3、合理控制原材料用量通过优化水泥、骨料、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的用量,达到经济合理、环保节能的目的。
4、考虑施工条件配合比设计应考虑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浇筑方式等因素,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在施工过程中不受影响。
三、原材料的选择1、水泥宜选用质量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 425 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进行选择。
2、骨料(1)粗骨料:应选用级配良好、粒形规整、质地坚硬的碎石或卵石。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 20mm,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
(2)细骨料:宜选用级配良好、细度模数在 24~28 之间的中砂。
细骨料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严格控制,以避免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3、矿物掺合料常用的矿物掺合料有粉煤灰、矿渣粉和硅灰等。
矿物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耐久性和降低成本。
在自密实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的用量通常较大。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020年09月15日1 前言自密实混凝土是具有很高流动性而不离析,不泌水,能不经振捣完全依托自重流平并充满模型和包裹钢筋的新型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与一般混凝土相较具有众多优势:(1)自密实混凝土由于免振,可节省劳动力和电力,提高施工效率;(2)改善工作环境,免去振捣所产生的噪音给环境及劳动工人造成的危害;(3)增加了结构设计的自由度,可用于浇筑成型形状复杂、薄壁和配筋密集的结构;(4)有效解决传统混凝土施工中漏振、过振,幸免了振捣对模板冲击移位的问题;(5)大量利用工业废料做掺合料,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提高混凝土耐久性;(6)降低工程整体造价,从提高施工速度,减少操作工人,延长模板利用寿命,结构设计优化等方面降低工程本钱。
目前,自密实混凝土要紧应用于民用高层轻型墙体结构和工业工程中附属装配式构件、预制构件、钢筋密集的框架梁柱及料仓、漏斗、二次注浆等。
2 施工预备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原理配制自密实混凝土的原理是通过外加剂、胶结材料和粗细骨料的选择与搭配和精心的配合比设计,将混凝土的屈服应力减小到足以被因自重产生的剪应力克服,使混凝土流动性增大,同时又具有足够的塑性粘度,令骨料悬浮于水泥浆中,不显现离析和泌水问题,能自由流淌并充分填充模板内的空间,形成密实且均匀的胶凝结构。
因此,在配制中要紧应采取以下方法:借助以萘系高效减水剂为要紧组分的外加剂,可对水泥粒子产生强烈的分散作用,并阻止分散的粒子凝聚,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降低。
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应不低于25%,而且应具有必然的保塑功能。
掺加适量矿物掺合料能调剂混凝土的流变性能,提高塑性粘度,同时提高拌合物中的浆-固比,改善混凝土和易性,使混凝土匀质性取得改善,并减少粗细骨料颗粒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混凝土的通阻能力。
掺入适量混凝土膨胀剂,减少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同时提高混凝土粘聚性,改善混凝土外观质量。
C40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使用部位: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2、设计要求:坍落扩展度:≤680mm;含气量:3.0%~6.0%;3、依据规范标准:(1)、《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83-2012(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16(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4)、《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5)、《普通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程》TB 10005-2010(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7)、《高速铁路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TJ/GW 112-2013二、原材料1、水泥:费县沂州水泥有限责任公P.O42.5水泥(低碱);2、粉煤灰:国电费县电厂F类I级C50及以上混凝土用粉煤灰,掺量23%;3、矿渣粉:S95,掺量16%;4、膨胀剂:天津市鑫永强混凝土外加剂有限公司UEA型膨胀剂,掺量8.0%;5、粘度改性材料:掺量6%;6、细骨料:蒙阴聚正砂场,河砂(中砂); 2.1~2.57、粗骨料:费县三盟碎石场5~10mm、10~16mm碎石按50%:50%比例掺配;8、减水剂:贵州凯襄新材料有限公司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KXCP(缓凝型),掺量1.3%;9、水:地下水。
三、配合比计算1、确定基准配合比(1)、配制强度根据JGJ 55-2011表4.0.2,取标准差σ=5.0MPa,f cu,o≥f cu,k+1.645σ=40+1.645×5=48.2MPa(2)、粗骨料的体积和质量由JGJ/T 283-2012表4.1.3可知,自密实性能等剂为SF3,根据表5.2.1,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的体积取V g=0.,28 m3,表观密度ρg=2740kg/m3,则粗骨料质量m g=0.28×2740=767 kg(3)、砂浆体积V m=1-0.28=0.72 m3(4)、细骨料的体积和质量砂浆中砂的体积分数取Фs=0.45,砂的表观密度ρs=2640kg/m3,则细骨料的体积和质量V s= V m·Фs=0.72×0.45=0.324 m3m s=V s·ρs=0.324×2640=855 kg(5)、浆体的体积V p=V m-V s=0.72-0.324=0.396 m3假定混凝土的容重为2350 kg/m3,则浆体的质量m j=2350-767-855=728 kg(7)、水胶比m w/m b=0.42f ce(1-β+β·γ)/( f cu,o+1.2)=0.42×42.5×1.1×(1-0.3+0.3×0.4)/(48.2+1.2)=0.3259 取m w/m b=0.32(9)、胶凝材料与拌合水的质量m b=728/(1+0.32)=552 kgm w=552×0.32=177 kg(10)、减水剂质量减水剂掺量1.3%,则掺入减水剂的质量m wj= m b·α=552×1.3%=7.176 kg(11)、水泥、粉煤灰、矿粉、膨胀剂和粘度改性材料的质量m f= m b·β1=552×23%=127 kgm k= m b·β2=552×16%=88 kgm p= m b·β3=552×8%=44 kgm n= m b·β4=552×6%=33 kgm c= m b—m f—m k—m p—m n=552—127—88—44—33=260 kg 综上所述,基准配合比各种材料的用量如下表:。
C20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1、配合比设计要求:(1)、设计强度等级:C20;(2)、使用部位:防护挡土墙工程等;(3)、要求坍落度:240~260mm,扩展度为:600-700mm;(4)、粉煤灰掺量:为胶凝材料的55%;(5)、工地捣实方法:自密实型砼;(6)、挡土墙采用先堆码>20Mpa片石量为总量的50%左右, 后灌注自密实C20混凝土。
2、配合比设计依据(1)、《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范》(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3、原材料情况(1)、水泥:邻水利森水泥有限公司生产P.O42.5R级水泥;(2)、细集料:谭家豪生产中砂(机制砂),细度模数为:2.72,表观密度为:2.641g/cm3,满足Ⅱ类要求;(3)、粗集料:广安奥博建材生产5~10mm、10~16mm碎石,掺配比例为(5~10mm :10~16mm =45% :55%);(4)、粉煤灰:广安代市电厂生产Ⅱ级粉煤灰;(5)、外加剂:山西中腾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性能多组份减水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80%;(6)、水:饮用水。
4、配合比计算:(1)、试配强度:fcu.o=fcu.k+1.645σ,σ取5.0,fcu.o =20+1.645×5.0=28.2(Mpa)(2)、水灰比计算:W/C=(0.53×42.5)/(28.2+0.53×0.20×42.5)=0.69根据施工工艺要求及原材料使用情况,取水灰比为0.38为基准水灰比来试配。
(3)、确定用水量:查表后计算得:W=205+(210-90)÷20×5≈235 (Kg/m3)掺减水剂0.80%,减水率为25%。
W=235×(1-25%)=176(Kg/m3),结合本标段原材料实际情况及以往经验,取用水量为176(Kg/m3)来试拌。
(4)、胶凝材料用量:C=176÷0.38≈463(Kg/m3)。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5.1 配合比设计基本规定5.1.1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结构物的结构条件、施工条件以及环境条件所要求的自密实性能进行设计,在综合强度、耐久性和其他必要性能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实验配合比。
5.1.2 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性能的确认应按本规程第4.1.2、4.1.3条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性能等级及相对应的使用范围进行。
5.1.3在进行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调整时,应考虑水胶比对自密实混凝土设计强度的影响和水粉比对自密实性能的影响。
5.1.4 配合比设计宜采用绝对体积法。
5.1.5 对于某些低强度等级的自密实混凝土,仅靠增加粉体量不能满足浆体粘性时,可通过试验确认后适当添加增粘剂。
5.1.6 自密实混凝土宜采用增加粉体材料用量和选用优质高效减水剂或高性能减水剂,改善浆体的粘性和流动性。
5.2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5.2.1 使用材料应按下列原则进行选择:1 粉体的选定粉体应根据结构物的结构条件、施工条件以及环境条件所需的新拌混凝土性能和硬化混凝土性能选定。
2 骨料的选定骨料应根据新拌混凝土性能和硬化混凝土所需的性能选定。
3 外加剂的选定所选用的外加剂应在其适宜掺量范围内,能够获得所需的新拌混凝土性能,并对硬化混凝土性能无负面影响。
5.2.2初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和单位体积粗骨料量1)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m。
2)单位体积粗骨料量可参照表5.2.2选用。
2单位体积用水量、水粉比和单位体积粉体量1)单位体积用水量、水粉比和单位体积粉体量的选择,应根据粉体的种类和性质以及骨料的品质进行选定,并保证自密实混凝土所需的性能。
2)单位体积用水量宜为155~180kg。
3)水粉比根据粉体的种类和掺量有所不同。
按体积比宜取0. 80~1.1504)根据单位体积用水量和水粉比计算得到单位体积粉体量。
单位体积粉体量宜为0.16~0.23m³。
5)自密实混凝土单位体积浆体量宜为0. 32~0.40m³3 含气量自密实混凝土的含气量应根据粗骨料最大粒径、强度、混凝土结构的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宜为1.5%~4.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