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3《运动的快慢》专项练习(含答案) (1451)
- 格式:doc
- 大小:145.00 KB
- 文档页数:7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含答案知识点比较运动的快慢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图中的游泳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
(1)甲图利用____来比较运动快慢;(2)乙图利用____来比较运动快慢。
知识点速度2.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这位女士,您刚才的车速是60km/h。
”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km呢?”由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列概念中的()A.参照物B.路程C.时间D.速度3.短跑运动员5s内跑了50m,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的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4.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21.6km/h=____m/s; (2)10m/s=____km/h。
5.(安徽省中考)大客机C919是我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干线民用飞机。
它的巡航速度是920km/h,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____知识点匀速直线运动6.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正在进站的火车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C.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7.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前4s通过的路程是8m。
下列对该物体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该物体前2s通过的路程是8mB.该物体通过10m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是6sC.该物体的速度是0.5m/sD.该物体前1s内的速度是2m/s8.环卫工人驾驶着洒水车以9km/h的速度在市区道路上行驶,进行路面洒水工作,通过2.25km道路所用的时间为____h。
洒水车1s行驶的路程是____m。
知识点平均速度9.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快慢》测试卷学校:一、选择题1.(2分)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马路上骑车匀速前进,甲同学的速度比乙同学的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B .甲运动的时间比乙短C .运动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比乙长D .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2.(2分)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4 m/s ,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6 m/s ,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 ) A .4 m/sB .4.8 m/sC .5 m/sD .6 m/s3.(2分)某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 =st 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v 与s 成正比B .v 与t 成反比C .s 与t 成正比D .以上说法均不对4.(2分)在日丽无风的体育场,进行百米赛跑。
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起跑枪声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10.59秒,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为:( ) A .10.30秒;B .10.59秒;C .10.88秒;D .10.18秒.5.(2分)火车车厢长20 m ,某乘客以2 m/s 的速度在车厢内行走,当火车向前匀速行驶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乘客用10 s 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 B .乘客用多于10 s 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 C .乘客用少于10 s 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D .乘客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所用时间可能多于10 s 也可能少于10 s .6.(2分)客车以20m/s 的速度向南行驶,迎面驶来一列长210m 的货车,以54km/h 的速度向北行驶,则在窗口的乘客看到货车从他眼前驶过的时间为:()A.6s ;B.10.5s ; C、12 s ; D.14s.7.(2分)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8.(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B.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短;C.在相同的路程内,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长;D.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大的物体所通过的路程长 .二、填空题9.(3分)目前普通列车的速度约为100km/h,而磁悬浮列车设计速度为400km/h,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为300km,按以上速度计算,磁悬浮列车从南京行驶到上海比普通列车缩短了的时间为 h。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快慢》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2分)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
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
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2.(2分) 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C 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D 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3.(2分) 某百米短跑运动员,他的成绩为10s,如果他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为9m/s;冲过终点的时速度达到13m/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8m/s B.9m/s C.10m/s D.11m/s4.(2分)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年轻的跨栏名将刘翔,在男子110m栏决赛中,以12.91s的成绩打破了奥运会记录,勇夺冠军。
他在上述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A.7.7m/s B.8.5m/s C.10m/s D.11m/s5.(2分)“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摄影在暗室中进行。
把照相机固定在地面上,快门是常开的,但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
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0.02s 闪亮一次,闪亮的时间很短,只有大约l /1000s 。
1.3《运动的快慢》精选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根据公式v=,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运动路程成正比B.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运动时间成反比C. 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成正比D.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运动路程成正比,与运动时间成反比2.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8m/sB. 正常人1min的脉搏数约为70次C.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D. 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身高约为2m3.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A. 1:2B. 2:1C. 9:2D. 2:94.科学中经常用图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图线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甲乙丙丁A. 甲丙B. 甲丁C. 乙丁D. 乙丙5.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B. 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C. 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6.一只小鸟从枇杷树上飞到地面,啄食掉落在地上的熟枇杷,吃了一会儿,路边传来吆喝声,小鸟立即飞回树上它出发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能够大致描述小鸟运动情况的是()A. B. C. D.7.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
若两车相遇时,乙车距M点10米。
M、N两点间的距离为s,则()A. v甲<v乙,s=40米B. v甲<v乙,s=30米C. v甲>v乙,s=40米D. v甲>v乙,s=30米8.如图所示,我国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行驶的速度比一般动车组列车行驶的速度(约为200km/h)快得多,则复兴号列车行驶的速度接近于()A. 50 m/sB. 100m/sC. 300m/sD. 600m/s9.某物体在水平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该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 物体在7s内运动的路程为6mB. 以出发点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3s内是静止的C. 物体前2s内的速度大于最后2s内的速度D. 物体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为0.4m/s10.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 4s~8s 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C. 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D. 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11.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是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甲在6秒内通过的路程为3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小于4米。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快慢》测试卷学校:一、选择题1.(2分)某物体用v 1的速度运行了t 秒钟,接下来又用v 2的速度运动了t 秒钟。
那么该物体在这两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 ) A .v 1+v 22B .2v 1·v 2v 1+v 2C .v 1+v 22v 1·v 2D .v 1·v 2v 1+v 22.(2分)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4 m/s ,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6 m/s ,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 ) A .4 m/sB .4.8 m/sC .5 m/sD .6 m/s3.(2分)下列物体运动速度最大的是 ................................................................................. ( ) A .百米世界纪录是9.84sB .手扶拖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C .某学生骑车速度20km /hD .城区汽车10min 行驶6km4.(2分)某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 =st 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v 与s 成正比B .v 与t 成反比C .s 与t 成正比D .以上说法均不对5.(2分)甲乙两物体分别以2米/秒和3米/秒的速度一前一后同向而行,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观看甲的速度在数值上最小:( ) A .地球;B .太阳;C .乙物体.6.(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 .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小;C .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D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7.(2分)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则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 ( )A.甲大于乙通过的路程; B.甲小于乙通过的路程;C.甲、乙通过的路程相等; D.无法判断 .8.(2分)一短跑运动员5s内跑了50m,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9.(3分)(3分)汽车上的机械式里程表是用安装在轮上的一组计数齿轮来实现计数的,而这些计数齿轮又通过特定的传动装置被车轮的转动所驱动。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1.3 运动的快慢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四个成语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最明确的是( )A.离弦之箭B.一日千里C.姗姗来迟D.风驰电掣2.(2011·包头中考)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航模飞行器以11 m/s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50 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 s跑完全程D.从30 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 s3.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4.运动会上100 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5.(2011·泸州中考)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图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8分)6.小明乘车去上海,在车行驶的过程中,他在车经过如图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上午10:00.当车经过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上午10:45,则汽车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km/h.7.(2011·菏泽中考)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______h.8.(2011·青岛中考)一个小偷作案后以6 m/s的速度离开现场,10 s后警察从现场沿小偷离开的路径以8 m/s的速度追击,在__________s后将小偷抓获.三、实验探究题(6分)9.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1)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____s;(保留两位小数)(2)由这个测试可见,________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3)请在图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v–t 图象.(不需准确描点)四、计算题(11分)10.屋檐下有一木质直角三角架(如图所示),已知AB=3 m,BC=4 m,抓抓猫逮到跑跑鼠后,在A点让跑跑鼠逃脱,跑跑鼠沿ABC路线以3.5 m/s的平均速度拼命逃窜,抓抓猫选择AC路线同时开始追赶并恰好在C点再次逮到跑跑鼠. 问:(1)抓抓猫和跑跑鼠谁的平均速度大?(2)抓抓猫的平均速度多大?答案解析1.【解析】选B. 根据速度公式v=s/t 可知,要想明确地描述速度,既要明确路程,又要明确时间,只有“一日千里”明确了路程和时间,离弦之箭、姗姗来迟、风驰电掣都只是笼统地描述运动的快慢,故选B.2.【解析】选B.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和速度单位的换算.B 选项中的单位换算过程为v=50 km/h ≈35010 m 13.89 m /s 3600 s ⨯≈,C 选项中求出的速度为s 100 m v t 10 s== 10 m /s,=D 选项中的速度为s 30 m v 12 m /s.t 2.5 s===所以汽车的平均速度最大,故B 选项正确.3.【解析】选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各图象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A 图中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A 错;B 图中开始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后来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B 错;C 图中速度保持不变,C 对;D 图中速度在减小,D 错.4.【解析】选C.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的总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总时间的比值, 即s v t 总总=,他们通过的路程相同,所用的总时间相同,故二者的平均速度相同.5.【解析】选B.根据题意可知,符合要求的图象要表示两层含义:一是能表示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二是能表示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A 、B 、C 三项中的图象都能表示甲、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但是A 、C 项表示了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B 项表示了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符合题意;D 项中的图象表示甲、乙做加速运动.故本题选B.6.【解析】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A 、B 间的距离s=36 km-6 km=30 km,汽车从A 到B 所用时间t=45 min=0.75 h,A 、B 之间的平均速度s 30 km v 40 km /h.t 0.75 h=== 答案:40 7.【解析】本题考查交通标志牌的含义及有关速度的计算.标有“40”的标志牌是限速标志,表示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 km/h ;而标有“北京 60 km ”的标志牌表示从标志牌处距离北京60 km ;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北京所需的最短时间为: s60 kmt 1.5 h.v 40 km /h ===答案: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 km/h 1.58.【解析】10 s 内小偷运动的距离:s=v 1t=6 m/s ×10 s=60 m. 由sv t =得警察追击时间:21ss 60 mt 30 s.v v v 8 m /s 6 m /s'====--答案:309.【解析】(1)v 1=60 km/h =16.67 m/s1112122s 11 mt 0.66 sv 16.67 m /s v 100 km /h 27.78 m /s s 19 mt 0.68 sv 27.78 m/s '========所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66 s ~0.68 s.(2)由表中数据可知,速度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3)在反应距离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距离内,汽车做减速运动. 答案:(1)0.66 s ~0.68 (2)车速(3)如图所示10.【解析】(1)由题图知,跑跑鼠运动的路程大于抓抓猫运动的路程,两者运动的时间相同,根据sv t =知跑跑鼠的平均速度大.(2)抓抓猫运动的路程:1s 5 m,=== 抓抓猫和跑跑鼠运动的时间相同,所以t 1=t 2,即12121122s s s v 5 m 3.5 m /sv 2.5 m /s.v v s 3 m 4 m ⨯====+,所以答案:(1)跑跑鼠 (2)2.5 m/s。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速度)同步练习 含答案知识点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中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A.离弦之箭B.风驰电掣C.一日千里D.姗姗来迟2.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
关于运动的快慢,有如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②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③物理学上用观众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④物理学上用裁判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一同学借助于如图甲、乙所示中汽车行驶的结果来说明这两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借助图甲,比较相同时间通过路程长短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②借助图甲,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花的时间多少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③借助图乙,比较相同时间通过路程长短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④借助图乙,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多少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4.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____________物理学用速度描述运动快慢,公式为ts v 这种方法与日常方法______(选填“①”或“②”)是相同的。
常用的速度单位有m/s 和km/h,其关系是1m/s=______ km/h5.当某地区不幸发生灾难时,为了将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及时地运送到灾区,使用到了多种运输工具。
下列运输工具正常行驶时,速度最大的是( )A.列车B.大卡车C.飞机D.冲锋舟6.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s m h km D s m h km C s m s m h km h km B s m h km h km A /203600100072/72./203600100072/72./2036001000/72/72./2036001000/72/72.=⨯==⨯==⨯==⨯=7.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路程多少的物理量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C.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长D.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短8.三个人步行的速度分别是:甲为3.2km/h,乙为60m/min,丙为2m/s,则他们的速度相比较乙丙甲甲乙丙丙乙甲甲丙乙v v v D v v v C v v v B v v v A 〉〉〉〉〉〉〉〉....9.下列运动中,速度最大的是( )A.航模飞行器以11m/s 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50km/h 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 跑完全程D.物体从30m 高处竖直落到地面用了2.5s能力提升10.(吉林中考)如图所示是小明某动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3节运动的快慢精选练习一、夯实基础1.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物理学中,把时间与路程之比叫做速度;B.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千米每时,符号是km/h;中,s表示的是路程,t表示的是任意时间,v表示的是速度;C.速度公式v=St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答案】D【解析】A.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选项A错误;B.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选项B错误;中,s表示的是路程,t表示的是物体通过路程s需要的时间,v表C.速度公式v=St示的是速度,选项C错误;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的越快,选项D正确。
故选D。
2.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200m金牌。
以每50m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下表所示,在此次比赛中,孙杨运动最快的赛段是ArrayA.一 B.二 C.三 D.四【答案】A【解析】由题知,每个赛段长度相同,即路程相同,用时少的赛段速度快,由表可知,在第1赛段用时最少,所以孙杨在第1个赛段运动最快。
故选A。
3.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A.1.2m/s B.24 m/s C.36 km/s D.48 dm/s【答案】A【解析】一个成年人,一步的距离大约1m多一点,而迈一步所需的时间也接近1s,因此其速度与选项中1.2m/s最接近。
1.2m/s=4.32km/ℎ=0.0012km/s=43.2dm/s,所以选项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对于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的路程越长,所用时间越多B.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一定一样长C.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D.通过相等的路程,用时短的速度大【答案】D【解析】AC.由t=S可知:物体通过的路程长,若运动的速度不确定,无法比较所用时v间的多少,所以选项A错、同理可知选项C错;B.如果这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相等,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一样长,如果不相等,则无法比较,选项B错;可知:在通过相等的路程s时,t越小、v就越大,选项D正确。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快慢》测试卷学校:一、选择题1.(2分)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是因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 ()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贵再乘以声速C.由两位同学分别按选项A、B两种方法测量时间,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D.由一位同学按照选项A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2.(2分)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生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3.(2分) 某百米短跑运动员,他的成绩为10s,如果他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为9m/s;冲过终点的时速度达到13m/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8m/s B.9m/s C.10m/s D.11m/s4.(2分)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年轻的跨栏名将刘翔,在男子110m栏决赛中,以12.91s的成绩打破了奥运会记录,勇夺冠军。
他在上述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A.7.7m/s B.8.5m/s C.10m/s D.11m/s5.(2分)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1s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1min能飞5km。
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 ()A.猎豹速度最大B.旗鱼速度最大C.褐海燕速度最大D.三者速度一样大6.(2分)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6s内通过路程30m,则第2s的速度是............... ()A.15m/s.B.5m/s.C.10m/s.D.无法确定.7.(2分)甲、乙两车的s-t图像如图1所示,由图像可判断()。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快慢》测试卷 学校:一、选择题1.(2分)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生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 .前2s 内,小明跑得较快D .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2.(2分)某物体用v 1的速度运行了t 秒钟,接下来又用v 2的速度运动了t 秒钟。
那么该物体在这两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 )A .v 1+v 22B .2v 1·v 2v 1+v 2C .v 1+v 22v 1·v 2D .v 1·v 2v 1+v 23.(2分)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在两小时内通过72千米的路程,乙在半分钟内走了300米,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 ............................................................................. ( )A .甲、乙的速度相等;B .甲的速度大C .乙的速度大D .无法比较 4.(2分)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6s 内通过路程30m ,则第2s 的速度是 ............... ( )A .15m /s .B .5m /s .C .10m /s .D .无法确定.5.(2分)一个运动物体,在第一次10秒内走4米,在第二次5秒内走2米,在第三次15秒内走6米,则可以肯定此物体一定是作 ......................................................................... ( )A .匀速直线运动B .变速直线运动C .既有匀速直线运动,又有变速直线运动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6.(2分)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 )A .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B .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C .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D .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7.(2分)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 m/s,人对着相距425 m 的高山喊一声,听到回声需经过的时间是:( )A .1.25 s;B .0.625s;C .0.8s ; D.2.5s.8.(2分)由速度公式v =s t,可得正确的说法是: ( ) A .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而与时间成反比;B .物体的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C .物体的速度只与路程有关,路程越大,速度越大D .物体的速度只与时间有关,时间越小,速度越大9.(2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0m/s ,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20m/s ,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 50m/s ; B. 25 m/s ; C. 24 m/s ;D . 10 m/s.10.(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B .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短;C .在相同的路程内,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长;D .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大的物体所通过的路程长 .11.(2分)下面的哪句话是正确的: ( )A .只有机器的运动才能叫机械运动;B .整个宇宙都是由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C .参照物是绝对不动的;D .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所以静止也是绝对的 .12.(2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空气是良导体B .木材是好的绝缘体C .纯水是绝缘体D .玻璃总是好的绝缘体 13.(2分)下列物理量的单位,属于速度单位的是 ........................................................ ( )A .m/sB .mC .sD .kg14.(2分)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15.(3分)李明同学放学回家,正碰上刮风下雨,他以18千米/时的速度由西向东快跑,此时他发现了奇怪的现象,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请你确定,这时刮的是______风,风速是_____米/秒16.(3分)小刚在体育中考项目50m跑的测试中,体育老师记下了他跑到30m处所用的时间是5s。
他跑这30m的平均速度是 m/s,合 km/h。
17.(3分)从2009年6月,郑州市在交通拥挤的内环线上开通了BRT快速公交系统,设有专用车道,并且在交叉路口享受优先通行信号,所以全长20km的线路营运时间大约只需50分钟,则其平均速度约为 km/h。
18.(3分)在军事学习中,一门反坦克炮直接瞄准所要射击的静止的坦克模型,射击后经过0.6s,射手看到炮弹在坦克模型上爆炸,射击后经过2.1s才听到爆炸的声音,则坦克模型到射手的距离为 m.炮弹运动的速度是 m/s.(设炮弹做匀速直线运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为340m/s)19.(3分)在2分种内,一列223m火车通过了长1577m的南京长江大桥的正桥,这列火车的速度是 m/s.20.(3分)为了规范交通,在很多重要路段都安装了超速自动抓拍装置.如图所示,在车道上相隔一定距离的路面下分别安装一个矩形线圈,线圈的拍摄装置与控制电路相连接,汽车通过线圈上方的路面时,由于电磁感应会引起控制电路的电流变化,从而实现自动抓拍.如果某一路段要求时速不超过50km/h,当汽车先后通过两个线圈上方的时间间隔小于O.5s时,拍摄系统就会被激活而拍下超速汽车的照片,否则不会激活拍摄系统.根据这一要求,两个线圈的距离应设计为m (结果取整数).21.(3分)一物体沿一直线运动。
先以3m/s的速度运动60m,又以2m/s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60m,物体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
22.(3分)正在修建的宜昌至武汉高速铁路专线全长约360km,高速列车2小时左右可到达,则列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km/h,或为________m/s。
23.(3分)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和;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
24.(3分)/05zjnews/system/2009/02/26/015286711.shtml2010年10月沪杭高铁将正式运行,列车最高设计时速可达350 千米/时,从杭州到上海只要38分钟,已知杭州到上海的距离为158.7千米,那么列车从杭州到上海的平均速度是千米/时(保留一位小数)。
评卷人得分三、实验探究25.(5分)为了测定盒式录音机磁带放音时的速度,已知盒内磁带长75m,请写出还需要的器实验步骤及计算式.26.(5分)(6分)“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1)物体在BD间的平均速度为 m/s.(2)相邻两段时间内的路程差为 cm。
评卷人得分四、论述计算题27.(6分)一个物体沿着长是1.2m的斜面滑下用了0.3s,然后又用0.4s在水平桌面上滑行了2m,最后停下来.试计算该物体:(1)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2)在桌面上的平均速度;(3)这两段路程中的速度平均值;(4)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28.(6分)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又经过2.1s 听到爆炸的声音,求大炮距坦克多远?炮弹飞行速度多大?(声速为340 m/s)29.(6分)一支队伍长50m,以5m/s的速度通过一座100m长的桥,从第一人上桥到最后一人离开桥所用的时间为多少?30.(6分)一列200m的火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700m长的山洞,求:从火车头刚要进山洞到火车尾刚离开山洞共需要多少分钟?【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2.A3.A4.B5.D6.A7.D解析:.D8.B9.C10.D11.B12.C13.A14.(考点)匀速直线运动(解析)这是一道有关图形的,由图可以看出相同的时间,乙跑的路程多。
由于甲,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随着时间的增大,甲,乙行驶的路程也随着增大,A,B反映的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不变,所以错误。
C,D图中,可以从横坐标选择一点,做纵坐标的平行线,交甲乙与a,b两点,然后过a,b两点做横坐标的平行线,得到结论。
D二、填空题15. 【解析】 李明同学放学回家,正碰上刮风下雨,他以1 8km/h 的速度由西向东跑,他发现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
说明李明同学奔跑的速度与风的速度和方向相同,所以,这时刮的是西风,风速是18km/h =5m/s 。
西;516.6;21.617.2418.510 85019.1520.721.2.422.180;5023.甲 丙 乙24.250.6三、实验探究25.器材:钟表.步骤;将磁带卷到一边,按下放音键,开始计时,让磁带正常运转完,记下所用时间t ,计算公式v =s /t =75/t (m/s)26.0.4;2四、论述计算题27.解:⑴v 1=s 1t 1=1.2m/0.3s =4m/s ⑵v 2=s 2t 2=2m/0.4s =5m/s ⑶v 3=v 1+v 22=2m/s 5/4+s m =4.5m/s ⑷v 4=s 1+s 2t 1+t 2=1.2m +2m/0.3s +0.4s≈4.57m/s 28.714m, 1173.3m/s 。
29.s =100m+50m =150mt =s v =150m 5m/s=30s 30.t =s t =200m +700m 10m/s =90s =15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