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综合实力的评价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31.50 KB
- 文档页数:17
国家实力分析2011年5月国家综合实力一、问题重述随着科技合生活水平的发展,一些高层研究人员要对美、俄、中、英、法、日、德等大国的国家综合实力进行分析判断,运用层次分析法为其提供了一种手段,即在国民收入、军事力量、科技水平、社会稳定、对外贸易进行主要数据统计,把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客观判断结果直接而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确定合适的准则及进行实事求是的对比。
一个供参考的层次结构如图7所示[1]。
图 1 国家综合实力问题一、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出准则层的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两两判断矩阵,即综合国力的国民收入、军事力量、科技水平、社会稳定、对外贸易的成对比较矩阵,并对其进行检验。
问题二、用同样的方法构造对象层对准则层中的每一个准则的成对比较矩阵。
问题三、计算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
最终得到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并且可以将其他各国家的综合国力进行排名。
二、问题分析在针对各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比较分析判断出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其要考虑的因素有各个方面,如:国民收入、军事力量、科技水平、社会稳定、对外贸易等,在比较、判断、评价时,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影响力或者优先程度往往难以量化,人的主观选择会起着相当主要的作用,这就给用一般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带来本质上的困难。
明显在本题中我们用层次分析法来解决国家综合实力的比较。
将其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对象层。
并利用Matlab[2]软件进行计算。
针对问题一、通过对国民收入(GDP)的数据处理,用把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客观判断结果直接而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处理得到准则层的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两两判断矩阵,即综合国力的国民收入、军事力量、科技水平、社会稳定、对外贸易的成对比较矩阵,并求出该成对比较矩阵的特征向量。
利用一致性指标、随即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对该矩阵做一致性检验。
若检验通过,特征向量(归一化[3]后)即为权向量。
若检验不通过,要重新进行成对比较,或对已有的矩阵修正。
针对问题二、用问题一中同样的方法构造对象层对准则层中的每一个准则的成对比较矩阵,对于每一个成对比较矩阵计算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特征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国家综合实力的数学模型2005年美、日、法、德、中国的国家综合实力分析组员:梅茜茜王佐奉李丹摘要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及其处理和解决国际事务的能力,主要就是看它的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包括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外交力、资源力等7个方面.,其中经济力和科技力已经成为决定因素。
本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设定了五个指标,分别为: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资源力、社会发展。
通过这五个指标来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对美国、日本、法国、德国、中国这五国的国家综合实力进行分析。
综合国力的评价和预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这是因为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由许多确定的和不确定的要素决定的,实际上很难全面、准确地考虑到。
该模型可融合通过相互比较确定各指标对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权重,以及五个国家对于每个指标的权重。
这些权重在人的思维过程中通常是定性的,而层次分析模型能给出得到权重的定量方法。
将这些不易被量测的问题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结合起来。
该模型将对象视作系统,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的思维方式进行决策。
将通过一致性检验来判断所设定的成对比较矩阵的不一致程度是否在容许范围内,由组合权向量来最终得出国家综合实力排名。
评价结果得五国国家综合实力排名为:美国、日本、法国、德国、中国。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一致性检验;权向量1.问题重述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经济摩擦、外交斗争和军事对抗等,归根到底,也都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综合国力的评价和预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问题一:设定合适的指标来衡量国家综合实力。
问题二:根据所提出的指标建立能对美、日、法、德、中这五大国的国家综合实力进行分析判断的数学模型。
2.问题的提出与分析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及其处理和解决国际事务的能力,主要就是看它的综合国力。
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经济摩擦、外交斗争和军事对抗等,归根到底,也都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综合国力的评价和预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这是因为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由许多确定的和不确定的要素决定的,实际上很难全面、准确地考虑到。
国家安全能力研究报告
根据我们的研究,国家安全能力是一个国家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能力。
这包括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信息等领域的实力和资源。
以下是我们研究的一些重要结果:
1. 政治能力:国家的政治稳定和领导层的决策能力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稳定的政治环境能够促进国家的发展,并且提供一个足够强大的政治机构来应对各种威胁。
2. 经济能力:国家的经济实力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一个强大的经济体可以提供国家发展所需的资源,并且能够稳定国家的社会和政治环境。
同时,经济实力也可以支持国家发展现代化的国防能力。
3. 军事能力:一个国家的军事能力直接影响到其国家安全。
拥有一支现代化、有实力的军队可以保卫国家的领土和利益,并且提供一种威慑力来阻止潜在的对手。
4. 科技能力:现代科技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国家需要拥有先进的科技能力来防范和对抗各种威胁,包括网络攻击、恐怖主义和核武器等。
5. 信息能力: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国家在信息战争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家需要拥有强大的信息能力来保护自身的信息安全,并且能够有效地传播国家的声音和价值观。
总结起来,国家安全能力是一个国家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能
力,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信息等各个领域。
一个拥有强大国家安全能力的国家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内外威胁,并且保障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综合国力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一、综合国力评估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所具备的综合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发展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综合国力评估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实力经济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
经济实力的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外汇储备、贸易额、投资规模等。
2.政治实力政治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
一个国家政治实力的评估主要包括宪法保障、政治稳定、政治制度、国家主权等指标。
3.文化实力文化实力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评估的重要方面。
文化实力的评估指标主要包括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教育水平、传媒影响力等。
4.科技实力科技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评估的重要方面。
科技实力的评估指标主要包括科技研发投入、科技创新能力、高新技术占比等。
5.军事实力军事实力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评估的重要方面。
军事实力的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军队规模、装备水平、战略武器拥有量等。
综合国力评估的结果除了反映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实力之外,还会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因此,做好综合国力评估并及时调整和改善国家发展的短板,提升综合国力,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影响因素分析1.经济因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对其综合国力的影响尤为明显。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贸易和投资方面的发展也是直接影响综合国力的因素之一。
2.政治因素一个国家的政治实力直接影响着其综合国力。
政治稳定和政治制度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3.文化因素一国的文化实力也是影响其综合国力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文化传承、教育、传媒等领域的发展建立起了为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4.科技因素科技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力。
科技创新落后于其他国家将很难在全球市场拥有竞争优势,从而影响国家的发展。
中国综合国力指数的测算与分析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升。
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中国的综合国力的关注。
综合国力是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水平。
本文旨在测算中国综合国力指数,并分析指数的变化。
一、综合国力指数的测算方法综合国力指数通常由多个子指数组成,每个子指数反映了一个方面的国力。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将综合国力指数分为以下四个子指数:1.经济指数经济指数是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指标。
其中,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最主要的经济指标。
除此之外,我们也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指标:人均GDP、外汇储备、金融稳定性指数和贸易依存度等。
这些指标的测算都可以从官方公布的数据中获取。
2.政治指数政治指数主要反映了国家的政治稳定程度。
我们可以从反腐败指数、政治风险指数等方面来衡量政治指数。
3.军事指数军事指数是衡量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指标。
我们可以从所拥有的武器装备、军备情况、情报能力等方面来获得军事指数。
4.文化指数文化指数反映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实力。
我们可以从人均教育投入、科技实力、文化机构数量等角度来分析文化指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上述四个子指数来计算综合国力指数。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用层次分析法来对子指数进行权重分配,进而计算出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指数。
二、中国综合国力指数的变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发展,这也反映在了中国综合国力指数的变化上。
以下是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指数的变化情况:1.经济指数中国的经济指数一直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GDP从几千亿美元增长到了几万亿美元。
中国也成功地从发展中国家迈进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此外,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持有国,这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2.政治指数政治稳定是中国的一大优势。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政治稳定一直得到了保持。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的强有力的领导,以及百姓的法律意识的提高。
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软实力也日益引起全球关注。
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国家在非军事领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本篇文章将对中国的软实力进行评估,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政治体制与治理模式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的专制政治体制使其在政策执行上灵活高效,快速响应国内外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多党合作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障了国家利益和人民的福祉。
此外,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稳定,通过实现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来维护社会和谐。
然而,中国的政治体制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缺乏政治多样性和民主制度,民意表达和社会参与度相对较低,这限制了中国软实力的提升。
政府在处理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时,有时候显得缺乏透明度和预见性,这可能导致误解和不信任。
二、经济实力与发展成就中国的经济实力是其软实力的重要支撑。
多年来,中国保持了持续的经济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和出口大国。
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并推动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中国迅速崛起的经济地位为其提供了强大的存在感和话语权。
不过,中国的经济增长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制约中国软实力提升的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仍然相对不均衡,城乡发展差距较大,贫富分化问题十分突出,这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文化传统与文化产业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这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具有丰富的哲学、文学、艺术和传统医学等领域的遗产。
中国的传统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丰富多样的中国文化产品也深受欢迎。
然而,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也给中国软实力带来了挑战。
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可能面临流失和被替代的风险。
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产品在国外推广方面仍有待完善,需要更多的国际化策略和创新。
分析中国综合国力10级工商管理班王宗文弢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2010年《国际形势黄皮书》,该书称:包括美国、法国、中国、印度等西方七国和"金砖四国"共计11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排名,中国排在第七位,美日德综合国力位列三甲。
该黄皮书选取了西方七国和“金砖四国”这11个国家,其中西方七国被称为是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国家,分别为加拿大、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
而“金砖四国”也毫不逊色,被称为是有希望在几十年内取代七国集团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国家。
金砖四国”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所以又称“BRIC”(四国首字母缩写),而四国之一的中国则被称为“世界工厂”。
我认为分析综合国力的意义,在于通过这些具体指标,让一个国家了解自身的“长短”,更好地完善自身。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生产力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世界各国都在千方百计地增强自己的国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研究。
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任务。
一、综合、全面地看国力究竟怎样看待综合国力,为什么一定要重视综合国力,人们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有一种意见认为,观察一个国家的发展变化,看一二个主要方面就行,不必搞得很复杂;综合衡量,虽有必要,但很难做到。
这种看法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够全面。
用一二个主要指标,比如,经济总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通过国民生产总值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是很重要的。
然而,社会发展是很复杂的,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素质、人民生活、意识形态、国内外关系、自然资源等各个方面,这些因素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有些因素如民族凝聚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看起来与国力没有多大关系,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重大作用。
综合探究“制作关于《主要国家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比较》的报告”活动目的:(1)进一步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和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2)综合使用字处理和表处理软件。
使用表处理软件加工处理原始数据,使用字处理软件编辑文字及完成排版工作。
活动步骤:(1)问题的分析。
这个“报告”涉及的是国民经济中的统计问题,根据“报告”要求应完成三种类型信息的处理:“报告”中含有介绍综合国力的文字素材;列出综合国力指标分值表;画出综合国力比较的直方图。
(2)模型的建立、算法设计和工具使用。
可以看出报告中包含了文字处理、数据处理以及图表处理。
因此,可选择已有商品供应的字处理软件“word”和表处理软件“excel”来加工信息。
如果在过去,没有现成软件可供使用,需要自己设计算法,编制程序,这份报告的制作就比现在要复杂得多,工作量也大得多。
(3)计算机处理。
在计算机上完成以下工作:在表处理软件excel中,输入13个国家的原始数据。
把每个国家的7个分类分值相加,求得每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分值。
利用国家名称和综合国力分值,制作出较为直观的《综合国力比较图》。
对综合国力进行排序,形成按降序形式表示的《综合国力指标分值表》。
在字处理软件word中,输入介绍综合国力的文字内容。
把《综合国力比较图》和《综合国力指标分值表》由excel中复制过来,经过排版处理,最后形成报告。
(4)在教材上,对本活动的具体操作步骤作了简要的提示。
下面的内容是制作这份报告的详细的、完整的步骤。
第一步:在excel中输入原始数据,并把数字格式设置为有2位小数。
第二步:在右侧新增加1列“综合国力”。
在单元格i1中输入“综合国力”。
第三步:选取单元格i2到i14,单击工具栏上的“∑”按钮,对每一行进行自动求和操作,求出每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分值。
第四步:制作《综合国力比较图》,只需要“国家”和“综合国力”这2列信息。
单击代表第a列的字母a,选取了第a列,按住ctrl键,单击代表第i列的字母i,同时选取第i列。
层次分析法中国和日本国家综合实力分析姓名:***专业:软件工程班级:软件二班国家综合实力分析1.问题说明研究中国和日本综合国力的实力2.问题提出与分析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技术实力的综合性指标。
如何界定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或战略,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阿什利泰利斯将国家实力定义为两个分量相互作用的产物,即一个国家在给定时间上具有有效的军事能力,反过来创造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加强现存的经济优势,也为保持国家的战略优势以及从国际体系中获益提供基本条件。
概言之,综合国力可以简单定义为一个国家通过有目的行动追求其战略目标的综合国力。
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决策方法。
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于本世纪70年代初,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个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全重决策分析方法。
3. 模型建立3.1 模型假设假设一:从《世界贸易数据排名》、《世界各国军事实力排名》的数据和网路上公开的学术论文及期刊资料都真实可信。
假设二:从联合国官方预测数据基本可靠。
假设三:设定国民收入、军事实力、科技水平、社会稳定、社会稳定、对外贸易这五个方面能较好的反应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水平。
3.3 数据范围当下是2013,有关国民收入,军事力量,科技水平,社会稳地,对外贸易的数据来自3.5 指标计算及标准化3.5.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层次分析法主要把要决策的问题分解为几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反感层),通过相互比较确定各准则对于目标的权重及各方案对对于每一准则的权重,再将方案层对准则层的权重及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进行综合,最终确定方案层对目标层的权重。
3.5.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建立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这三层的模型。
关于强国的总结报告范文一、引言近年来,中国呈现出强国风采,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之一。
在国内外各方面领域的发展中,中国不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展现出了强国的力量与魅力。
本报告将对中国强国的特点、实现强国目标的重要途径以及对全球的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更好地认识并提示中国如何走向更加强大的未来。
二、中国强国的特点1.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近年来全面提升了国内生产总值、科技创新、军事实力等方面的综合国力,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尤其是在科技创新上的突破以及军事现代化建设上的进步,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日益增强。
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创造了更好的人居环境与生活条件。
此外,中国秉持和谐社会理念的发展,促使社会稳定,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强国的力量。
3.全球治理的参与与贡献: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并为之作出贡献,为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作出了积极努力。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国际气候变化合作,以及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等全球合作计划,为维护区域和全球稳定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实现强国目标的重要途径1.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经济是国家实现强国目标的基础,只有持续的经济增长才能为其他领域提供支撑。
中国注重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实现强国目标的重要途径。
2.教育与人才培养:教育是国家富强的重要保障,为国家培养各领域的优秀人才至关重要。
中国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方面积极探索改革,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加强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吸引优秀人才回国发展,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与竞争力。
3.文化自信与国际交流:中国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是实现强国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与影响力。
整体国力及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精简版)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开平区分局赵本东针对GDP 参量存在的弊端,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共生理念,特提出整体国力和新的社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利用乘法原理构建模型,为评判中央和地方政府政绩提供基础。
1整体国力和社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现状对GDP 、《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案》、《中国民生指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各种幸福指数模型和联合国的《人文发展指数》、国力方程进行评述。
1.1 对GDP 的评述GDP 是着重于物质财富的评价体系,过去的10多年里,各级政府对于GDP 的盲目追求和互相攀比,酿成了不少深层次的矛盾,以致转型任务还很艰巨。
在此只提出一些看法。
1.1.1 妨碍了共生。
GDP 未扣除工业生产带来的环保、生态损失,影响了整个社会成员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尤其是弱势阶层,违背了共生理念。
1.1.2 缺乏人性。
GDP 完全以生产为基础,未涉及人性的任何方面。
以其考核社会发展水平和政府政绩必然导致对人的不尊重。
1.1.3 缺乏理论基础理论上讲,GDP 不能真实表明一个国家一年内创造了多少价值。
因为价值是价格乘以产品数量,而价格不仅和价值有关,而且还与供需关系有关,其表达式为:价值供应量需求量价格⨯=在战争、自然灾害、经济危机、政治危机、金融危机、货币超量发行期间,其价格会猛涨,此时还能用GDP 表征创造的产值吗?1.2 国内评测体系的评述基于GDP 存在的弊端,2006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制(修)订了《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案》【2】, 2008年6月由国家统计局正式印发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3】,全国人大财经委于2009年11月组成福祉指数(后改为《中国民生指数》)课题组,至今未见其稿。
国内外还有许多幸福指数模型。
1.2.1 指标体系方面(1)存在不全面问题人口方面:未考核人口数量,只考核人口自然增长率。
研究生课程(论文类)试卷2 0 1 6 /2 0 1 7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国民经济统计学课程代码:论文题目: 浅谈几种综合国力测算方法学生姓名:专业﹑学号:统计学学院:理学院课程(论文)成绩: 课程(论文)评分依据(必填):1任课教师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浅谈几种综合国力测算方法摘要:综合国力,是国家实力和权力的综合体现。
国家实力是指一国自己做事 的能力,是一个绝对概念。
有学者把实力定义为“逾越障碍和影响结果的能 力” [1] .权力则指一国促使别国做事的能力,是一个相对概念。
有学者将权力定 义为“促使其他行为体做其原本不会去做的事情" [2] 。
在国际竞争中,国家实力 与权力这两个概念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实力不以国家关系为前提,或无须以他 国为参照系,而权力则是以国家关系为前提。
一、中西方对综合国力观点的差异对于综合国力的定义,中西方学者的观点存在若干差异,西方学者侧重于 强调国家权力的比较,其代表思想是以强权治为中心。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中 央情报局前副局长克莱因说:“国家在国际舞台的实力是该国政府影响他国政府2主动或者被动去做某件事的能力,不论是通过说服、威胁甚至是通过武力。
"而 在今天变化多端的国际环境下,西方学者认为,国家实力并不只是国家之间相 互影响的能力。
而是利用经济、军事、外交或其他软实力相结合的方法来影响 他国的能力.但中国学者则更偏向于国家实力的比较,认为综合国力更多的是强调国家 的和平与发展,即再保护本国国家利益的基础上,与他国互惠互利、和平共处。
学者黄硕风在其 2001 年出版的《综合国力新论》中说道:“综合国力是国家生 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包括物质力、精神力及国际影响力”,学者王诵 芬在其 1996 年出版的《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研究》中写道:“综合国力是国 家拥有的各种力量的有机总和,是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强国确立国 际地位、发挥国际影响作用的基础。
国家安全能力评估国家安全能力评估指的是对一个国家在面对各种安全威胁时的应对能力进行评估。
这种评估不仅仅包括军事层面的能力,还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方面的能力。
下面将对国家安全能力进行评估。
首先,军事能力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事能力评估主要看国家的军事力量规模和水平。
国家应拥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来应对可能的外部军事威胁,保护国家领土的安全。
此外,现代化的军事技术装备和高效的军事指挥系统也是重要的评估指标。
其次,政治稳定和治理能力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政治稳定能够确保国家内部的秩序和社会安定,使国家能够集中力量来应对外部安全威胁。
良好的治理能力可以建立有效的安全保障机制,确保整个国家的法治和社会秩序。
第三,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
国家应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以支持国家的军事建设和国家安全保障机制的运行。
经济发展水平高,可以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就业机会,从而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社会稳定和民众的安全意识也对国家安全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社会稳定能够防止国内恐怖主义、犯罪等问题的出现,保护国民的安全。
而民众的安全意识可以提高国家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使国家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安全威胁。
最后,技术能力在现代国家安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信息化、网络安全和科技创新能力对国家安全有着深远的影响。
国家需要具备强大的信息技术能力,以保障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
此外,技术创新能力也能为国家在军事、经济和社会领域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手段。
综上所述,国家安全能力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军事、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具备全面的安全能力,国家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安全威胁,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中国国家能力报告》中文提要一国的现代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动员全社会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强化国家能力的过程。
为了顺应现代化的要求,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团结各种社会力量,建立稳定的经济社会秩序,形成全体国民对现代化的共识,维持整个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都迫切需要一个更具权威和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不断提高国家汲取财政能力,加速本国的现代化进程。
国家(其代表为中央政府)是经济发展、政治变革、社会转型和国际关系的主要指导者和驱动者。
提高国家能力,就是提高中央政府控制宏观经济的能力,推进改革与开放的能力,以及加速工业化与现代化的能力。
本报告旨在探讨中国国家能力变化,分析中央政府在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这是一项中国国情分析的研究成果,是系统研究中国国家能力与国民经济发展的专题研究报告。
该项研究受中国科学院资助,作者在美国耶鲁大学合作完成。
中国经济改革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变化。
尽管这场改革是以渐进方式推进,但是它对中国社会变化的影响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场革命。
本报告所关注的问题是,这场改革对中国国家能力变化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究竟是削弱中央政府作用,还是强化中央政府作用?如果中国市场经济转变是以中央政府为主导,那么,中央政府应当发挥哪些作用,地方政府应具有什么职能?在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中,如何建立一种稳定的规范的中央和地方关系?如何在市场经济转变和现代化赶超过程中,加强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构成了本报告的主要内容。
同以往的国情分析报告一样,本报告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结论是依据作者对中国统计数据的计算分析以及国际比较分析而得出的。
客观性与公正性是本报告研究的基本原则。
同时,在阐述过程中,本报告力求观点明确,论证有据。
报告中也吸收了国际学术界有关国家能力的研究成果。
国家汲取财政能力是最重要的国家能力国家能力是指国家(中央政府)将自己的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主要大国综合国力实测结果(转)经济力、军事力与外交力是一国综合国力最显著的体现,获得或维持这些力量需要一定的国力资源,具体包括:科技力、人力资本、资本力、信息力和自然资源等。
一国的政府调控力非常重要,其主要功能在于提供国力资源成长的环境,包括制度、激励机制和法律环境等,综合国力是所有这些力量的有机组合。
本研究在具体测度各国的经济力、外交力、军事力和国力资源、政府调控力的基础上,考虑了各类力量分配协调性,对主要大国进行了综合国力实测。
结果显示:美国(91分)以几乎所有项目的绝对优势排在第一位,综合国力遥遥领先其他国家;排在综合国力第二阵营的有:英国(65分)、俄罗斯(63分)、法国(62分)、德国(62分)、中国(59分)、日本(58)和加拿大(57);韩国(53分)排在综合国力较弱的地位,印度(50分)在十个大国中的综合国力最弱。
(一)国力超强国:美国美国以几乎所有项目的绝对优势排在综合国力的首位。
从国力资源上看,无论是先天性的自然资源,还是在后天通过努力获得的资源,美国都拥有绝对的优势,总体排在第一的位置。
美国科技力世界第一,从科技投入上看,美国在绝对量和相对量上的水平都很高,2003年,美国研究和开发投入(R&D支出)高达2845.84亿美元见附表2至附表5,以下未注明资料出处的皆出自附表2至附表5。
,为排在第二的日本的2.3倍,占了全球R&D支出的40%,人均R&D支出为977.8美元,也领先于所有其他国家,美国R&D支出其占GDP比重为2.59%,在发达国家中仅低于日本(3.12%),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以科学论文、专利代表的科学技术产出更是规模庞大,世界一流,2001年,美国的原创性的科学论文为20多万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是排在第二的日本的3.49倍。
美国高技术产业出口量世界第一,2004年为160亿美元,排在第一位,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全部制造业出口的31%。
目录第一章:摘要第二章:模型的建立第三章:模型的求解第四章:模型的评价附录第一章第二章模型的建立2.1问题的提出与分析综合国力(National Power)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技术实力的综合性指标。
如何界定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或战略资源,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阿什利•泰利斯(Ashley Tellis et al,2000)将国家实力定义为两个分量相互作用的产物,即一个国家在给定时间上具有掌握经济创新周期的能力,并利用这种控制能力形成有效的军事能力,反过来创造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加强现存的经济优势,也为保持国家的战略优势以及从国际体系中获益提供基本条件。
概言之,综合国力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一个国家通过有目的的行动追求其战略目标的综合能力。
我们将国家战略资源(National Strategic Resources)定义为一个国家实现本国战略目标所可以利用的现实的和潜在的关键性资源,它们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也反映了该国的综合国力。
国际关系学者肯尼思•华尔兹(Kenneth Waltz,1979)把实力定义为各种能力的分布。
实际上,综合国力就是国家战略资源的分布组合,被动员和利用来实现一个国家的战略目标。
我们所称的综合国力,一般指的是各类国家战略资源之总和;而国家战略资源一般指的是某一类战略资源。
本文利用了层次分析法对所查询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本世纪70年代初,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
2.2模型建立2.2.1 模型假设假设一:从《2009年世界贸易数据排名》、《2010年世界各国军事实力排名》的数据和网络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期刊资料都真实可信。
假设二:从联合国官方预测数据基本可靠。
假设三:设定国民收入、军事力量、科技水平、社会稳定、对外贸易这5个方面能较好的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水平。
2.2.2 符号说明表3.1 符号说明符号符号说明A 国民收入B 军事力量C 科技水平D 社会稳定E 对外贸易2.2.3数据范围当下是2013年,有关国民收入、军事力量、科技水平、社会稳定、对外贸易的数据来自2011年和2012年的相关报告、论文。
2.2.4 指标体系设定国民收入35%军事力量25%国家综合实力科技水平15%社会稳定10%对外贸易15%2.2.5 指标计算及标准化层次分析方法美国运筹学家T. L. Saaty 教授于70 年代初期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地处理这样一类问题的实用方法称为层次分析方法(Analytic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 ),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工资福利,专业和个人兴趣、工作环境、社会需求、工作的稳定性、单位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的因素对影响师范生就业的因素模型做出评价,同时确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取向,这对每位毕业学生成功就业是有很大帮助的;学校有关部门如能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取向,就能及时的调整工作重点并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学生就业.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层次分析法主要把要决策的问题分解为几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通过相互比较确定各准则对于目标的权重及各方案对于每一准则的权重,再将方案层对准则层的权重及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进行综合,最终确定方案层对目标层的权重.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建立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这三层的模型.2、构造正互反矩阵 (1)正互反矩阵的定义:定义1[]1:在矩阵A 中,0>ij a ,ijji a a 1=,且1=ii a ,通常满足这些性质的判断矩阵A 被称为正互反矩阵. (2)构造两两比较正互反矩阵构造正互反矩阵是将每一层元素针对上一层因素所涉及的相互之间的重要性做出比较,将比较的数值直接用矩阵形式表示出来。
正互反矩阵可以清楚地表示上一层因素支配的下层有关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在进行两两比较时, 假设专家组能够比较在递阶结构同一层次的任意两个元素i B 、j B 并提供它们重要性比率的数值ij b (这一层有n 个元素)。
如果元素i B 优于j B 则ij b > 1。
相应地,反过来的性质也成立,ij b = 1/ii b , 并且ii b > 0,ii b = 1, i, j = 1, 2, ⋯, n.通常ij b 按1~9比较尺度对重要程度赋值, 见表1。
图表 1 正互反矩阵中元素比较尺度及其含义ii b 的取值含 义1 表示两个元素B i 和B j 相比,同样重要3 表示B i 比B j 稍微重要 5 表示i B 比B j 明显重要 7 表示B i 比B j 强烈重要 9 表示B i 比B j 极端重要2、4、6、8 上述两相邻判断中的值,如2为同样重要和稍微重要之间的判断值1、2、…、9的倒数元素B i 和B j 比较时为b ij ,则B j 和B i 比较时为1/b ij2.2.6 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 (1)各目标的权向量计算根据所得到的正互反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因素而言的本层次各因素间相关重要性的权重方法有特征值法、方根法、和法等,本文采用和法计算。
a.将A 的每一列向量归一化得:∑-=ni ijijij aa w 1~.b.对w ~按行求和得:∑-=ni ij iw w 1~~. c.将i w ~归一化:∑-*=ni i ii w w w 1~~~ ,T n w w w W ),,,(21 =,即为近似特征向量. d.计算 ∑-=ni iinw Aw 11max )(λ ,作为最大特征根的近似值. (2)一致性检验定义2[]1:对于正互反矩阵n n ij a A ⨯=)(,若满足ik jk ij a a a =⨯,则称A 为一致性矩阵.我们知道,正互反矩阵不一定是一致性的,也就是所建的矩阵不一定是一致矩阵.当正互反矩阵不是一致矩阵时,近似特征向量W 能否表示权向量,要视不一致性的程度而定的.衡量不一致程度的指标叫做一致性指标,定义[]1为:.1max --=n n CI λ (当正互反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时,CI =0 )如果有CI 偏差,那偏差是否在满意的一致性范围,还需要引进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RI 值见表2。
图表 2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数值 阶数n 12345678910RI 0 0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1.49根据实际情况,正互反矩阵中元素比较尺度表不太适合这些因素比例的确定,所以我们咨询了一些专家,并进行打分去均值得出有力的数据,并用层次分析法分析这些数据,检验其合理性。
经过相关专家的打分并取各个专家的算术平均值,国民收入占35%、军事力量占25%、科技水平占15%、社会稳定占10%、对外贸易占15%,于是我们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该比例进行分析:A B C D E 几何平均值A 1 1.4 2.33 3.5 2.33 0.95B 0.714 1 1.66 2.5 1.66 1.5C 0.428 0.6 1 1.5 1 0.91D 0.285 0.4 0.66 1 0.66 0.6 E0.4280.611.510.91其中A 、B 、C 、D 、E 分别表示国民收入、军事力量、科技水平、社会稳定、对外贸易五个指标。
得到=(0.95,1.5,0.91,0.6,0.91)=(0.35,0.25,0.15,0.10,0.15)一致检验性: =4.687CI=0.0750, CR=0.0750/0.9=0.083<0.1通过一致性检验。
所以认为各个指标占国家百分比合理第三章模型的求解3.1无量纲化各个指标3.1.1 无刚量化由于各个指标的单位不一,无法进行直接比较,所以我们采用无量纲化的标准化法对其进行指标单位化。
3.1.2 标准化统计学原理告诉我们,要对多组不同量纲数据进行比较,可以先将它 们标准化转化成无量纲的标准化数据。
而综合评价就是要将多组不同的数 据进行综合,因而可以借助于标准化方法来消除数据量纲的影响。
标准化 (Z-score )公式为:sxx y i i -= (2.29) 上式中:∑==n i ix n x 11∑=--=n i ix x n s 12)(11 注:在5个指标中只有各国对外贸易和国民收入可以找到具体的数据,因此我们通过失业率来表示社会稳定,失业率比较能过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性,失业率越高较大程度上造成社会不稳定。
用军事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表示各国的军事力量。
用联合国公布的R&D 指标作为各国科学技术的指标。
下列的图表即为无量纲化前的原始数据汇总表各国对外贸易汇总表国家2009年对外贸易总额(亿美元)美国2614988中国2207226德国2050310日本1131524法国1025968英国831190俄罗斯495850各国军事实力表2007军事支出占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中国 1.96日本0.93美国 4.05法国 2.34德国 1.28俄罗 3.47斯英国 2.38各国国民收入汇总表国家各国国民生产总值(亿美元)美国14624184中国5745133日本5390897德国3305898法国2555439英国2258565俄罗斯1476912各个国家失业率的汇总表国家各个国家2008年失业率中国 4.2法国7.4德国7.5日本 4英国 5.3美国 5.8俄罗斯6.3联邦各个国家科学技术汇总表国家2007年各国R&D指数美国1807631中国1502470日本1148400德国721712法国452074英国504269俄罗斯801135下列图表即为无量纲化后的各指标汇总表无刚量化后的各国国民收入汇总表国家Y美国 2.12224243中国0.153878859日本0.075349607德国-0.386866015法国-0.553232461英国-0.619045346俄罗斯-0.792327073无刚量化后的各国对外贸易汇总表国家Y美国 1.41569025中国0.90727002德国0.711618466日本-0.433974773法国-0.565587836英国-0.808447827俄罗斯-1.2265683无量纲化后的各国军事实力汇总表国家Y 美国 1.529868439中国-0.344668853日本-1.268483882德国-0.954566154法国-0.003843891英国0.032032421俄罗斯 1.009661918无量纲化后各国科技水平的汇总表国家Y 美国 1.586583954中国0.993633064日本0.305648289德国-0.523438749法国-1.047365766英国-0.945946935俄罗斯-0.369113857无量纲化后各国的社会稳定值汇总表国家Y 美国-0.010209105中国 1.133203767日本 1.276130376德国-1.225085281法国-1.153621977英国0.347107418俄罗斯-0.367526273.1.3 国家综合实力模型的求解和分析我们利用国民收入、军事力量、科技水平、社会稳定、对外贸易这5个方面对7个主要大国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估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