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期末考试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298.50 KB
- 文档页数:12
填空题:1、物流网络由三部分构成:物流节点物流通道信息网络2、物流的两大支柱:储存运输环境3、国际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三方面构成:劳动者资金物4、国际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物流设施物流设备物流工具信息技术及网络组织及管理5、国际运输保险的三种基本险别:平安险(FPA)水渍险(WPA)一切险(AR)6、班轮运输四固定:固定的航线固定船期固定港口固定运费率7、租船三种方式:定程租船定期租船光船租船8、运费支付方式:运费预付(freight prepaid)运费到付(Freight to collect)9、出口结汇的三种方式:收妥结汇出口押汇定期结汇简答题:1、什么是第三方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是指由与货物有关的发货人和收货人之外的专业企业,即第三方物流来承担企业的运输策划、运输保管、信息技术与财务服务等内容。
2、第三方服务的优势有哪些?(1)、集中主业。
是企业能够将有限的人、财务集中于核心业务,提高竞争力(2)、节约投资。
节约了企业除主业外的不必要投资,减少了其相关的费用(3)、减少库存。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借助精心策划的物流计划和适时手段,使企业库存开支减少,并改善企业的现金流量(4)、能利用物流服务商新的物流管理技术和先进的渠道管理信息系统(5)、提升企业形象。
第三方物流方通过“量体裁衣”的设计,制定出以顾客为导向、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方案,使顾客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3、以国际物流出口为例,简述国际物流系统基本模式。
(1)、国际物流系统输入部分:备货,货源落实;转让,接到买方开来的信用证;到船,买方派出船舶;编织出口货物运输计划;其他物流信息。
(2)、国际物流系统输出部分内容:商品实体从卖方经由运输过程送达买方手中,交齐各项出口单证;结算,收汇;提供各种物流服务;经济活动分析及理赔索赔。
(3)、国际物流系统的转换部分:包括商品出口前的加工整理;包装、标签;储存;运输(国内、国际段);商品进港、装船;制单、交单;报关、报检;现代管理方法、手段和现代物流设施的介入。
《国际物流》应考要点第一章导论(重点:基础概念)一、物流的概念:2001年,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
物流是相互依赖的一些活动所组成的一个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称为物流的七大功能要素。
二、供应链的概念:是某些商品或服务的设计、开发以及传递给最终用户而进行的一系列有序的活动(计算机集成管理下的物流)。
三、现代企业物流:与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内外部物流。
四、国际物流的概念:是组织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和制成品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流动和转移的活动。
五、国际物流的总目标: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的将货物从某国的供给方运至另一国的需求方,使国际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益最大。
第二章国际物流管理要素(重点:运输方式的特征和选择,多式联运)一、运输方式的选择1、各种运输方式的特征、适用性(1)公路运输;(2)铁路运输;(3)水路运输;(4)航空运输。
2、运输决策(1)运输线路的选择:选择最具成本效益的运输路线(the most cost-effective route)。
是首先决定的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影响到运输方式的选择。
(2)运输方式的选择:选择最具成本效益的运输方式(the most cost-effective mode)。
影响因素有:速度;可靠性;成本(综合总成本);运营因素(客户、产品、公司、环境);运输方式的特点。
(3)运输服务商的选择:货代公司。
(4)运输计划的编制(5)运输能力的配备二、海洋运输1、特点及适用性(1)运量大;(2)投资小,运费低;(3)适应性强;(4)运输速度慢;(5)风险较大;(6)可达性差。
适于运量大、距离远、对时间没有要求的大宗货物。
2、海运工具- 船舶(1)干货船:集装箱船、散货船、杂货船、滚装船。
国际物流复习重点1.跨国公司:是一个在投资、生产、销售及其管理等方面具有统一的全球性观念、目标、战略、政策和行动的跨国公司。
2.国际物流:是指物品的供给地和接收地分别位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实体流动过程。
3.国际物流的特点 P13(1)国际物流参与者众多,专业领域差异大 (2)国际物流环境差异大,物流作业复杂(3)国际物流系统构成复杂,物流节点众多。
(4)运输形式多样化,物流作业复杂(5)国际物流信息源多样,信息系统复杂 (6)国际物流标准化要求严格,建设成本高4.国际物流的构成P15⑴国际贸易和采购管理⑵国际货物运输管理⑶国际仓储管理⑷国际港口⑸海关作业⑹国际货物包装与检验检疫⑺国际货物保险⑻国际物流信息管理⑼国际物流的服务管理、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⑽区域物流第二章5.国际贸易的分类 P28按商品移动的方向分:进口贸易出口贸易过境贸易按商品的形态不同分:有形贸易(Visible Trade)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按生产国和消费国在贸易中的关系分:直接贸易间接贸易6.租赁贸易方式: 租赁贸易是指企业之间较长期的动产租赁。
7.补偿贸易方式:又称产品返销,指交易的一方在对方提供信用的基础上,进口设备技术,然后以该设备技术所生产的产品,分期抵付进口设备技术的价款及利息。
8.包销贸易方式:指出口人与国外经销商达成协议,在一定时间内,把指定商品在指定地区的独家经营权授予该经销商,经销商则承诺不经营其他来源的同类或可替代的商品。
9.国际贸易主要结算方式: ⑴信用证⑵汇付(电汇、信汇、票汇)⑶托收第三章10.全球供应链的定义P49全球供应链(Global Supply Chain)是指为获得原材料,将之制成中间物品及最终产品,并通过销售系统递送到顾客手中的网络结构,其实现的是供应链上的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供应链上各主体之间的相关活动超越了国家的界限,需要通过全球的进出口贸易来实现的供应链。
国际物流期末选择第一章1、国际物流概念含义、发展过程阶段、系统组成、系统功能(1)概念含义:国际物流是相对于国内物流而言的,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物流,是跨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了物品的实体流动,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是国际贸易的一种必然组成部分。
(2)发展过程阶段:A、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物流设施和技术得到极大发展;B、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出现“精细物流”;C、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形成“物流无国界”共识;(3)系统组成:A、国际货物运输;B、外贸商品储存;C、进出口商品装卸搬运;D、进出口商品流通加工与检验;E、商品包装(4)系统功能:A、运输;B、储存;C、包装;D、装卸搬运;E、配送;F、流通加工;G、信息处理;2、国际贸易术语的变形(1)FOB:A、后加Liner Terms(班轮条件);B、后加Under Tackle(吊钩下交货);C、后加Stowed(理舱费在内);D、后加Trimmed(平舱费在内)(2)CFR与CIF一致:A、后加Liner Terms(班轮条件);B、后加Landed(卸至码头);C、后加Ex Tackle(吊钩下交接);D、后加Ex Ship’sHold(舱底交接);3、物流七要素(1)流体(2)载体(3)流向(4)流量(5)流程(6)流速(7)流效第三章1、国际物流网络节点的类型、功能(1)类型:A、转运型节点;B、储存型节点;C、流通型节点;D、综合型节点;(2)功能:A、衔接转换功能;B、储存储备功能;C、物流信息功能;D、物流管理功能;E、物流系统优化功能;2、保税区(又称保税仓库区)(1)定义:又称保税仓库区,是海关所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受海关监督的特定地区和仓库。
(2)外国商品入保税区,可以暂时不缴纳进出口税,但若要进入所在国市场,则需要;(3)运入区内的外国商品可以进行储存、包装等相关活动,或进行金融、保险等业务;(4)按所有权划分:A、公营;B、私营;(5)按职能划分为:A、指定保税区;B、保税货棚;C、保税仓库;D、保税工厂;E、保税陈列场;3、自由港或自贸区(又称自由口岸、对外贸易区、自由区、工商业自由贸易区)(1)划分范围:关境以外,国境以内;(2)分类:A、把港口或设区的所在城市全都划为自贸区,比如香港;B、把港口或设区的所在城市一部分划为自贸区,比如汉堡自贸区;(4)自由贸易区的分布:A、欧洲;B、美洲;C、亚洲;D、非洲;E、大洋洲;(5)一般规定:A、关税政策方面规定;B、业务活动规定;C、禁止和特别限制规定;4、国际物流连线(海空运航线)(1)世界主要大洋航线:A、太平洋航线:远东──北美西海岸航线、加勒比海航线、南美西海岸航线、东南亚航线。
国际物流期末知识点总结一、国际物流的概念和特点国际物流是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物流活动,是从国家到国家之间的物流活动。
它是一种以国与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为基础的物流活动。
国际物流有着诸多特点,比如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和跨时区等特点。
它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物流的航空运输方式:国际物流的航空运输是指货物在飞机上进行的运输活动。
它的主要特点是速度快,服务范围广,但成本较高,在物流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2.国际物流的海运运输方式:国际物流的海运运输是指货物在海上进行的运输活动。
它的主要特点是成本低,适合大宗货物的长途运输,但运输时间较长。
3.国际物流的铁路运输方式:国际物流的铁路运输是指货物在铁路上进行的运输活动。
它的主要特点是速度快、适合于中短距离运输,但服务范围有限。
4.国际物流的公路运输方式:国际物流的公路运输是指货物在公路上进行的运输活动。
它的主要特点是灵活、适合于短距离、小批量货物运输。
5.国际物流的多式联运:国际物流的多式联运是指通过各种运输方式组合,形成门到门的物流服务,以适应客户需求的一种物流方式。
国际物流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管理和规划有着更为复杂的要求,需要在国际领域中进行协调和合作,因此,国际物流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二、国际物流的组织和协调1.国际物流的组织形式:国际物流的组织形式包括自营形式、供应链形式和第三方物流形式。
自营形式是指物流企业开展国际物流业务时,自己组织运输、仓储、装卸等各项活动,实现货物的全过程管理。
这种组织形式适用于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物流企业。
供应链形式是指物流企业主要从事物流组织、管理和协调等活动,实现货物从生产制造到销售的全程运输与服务。
这种组织形式适用于国际物流一体化、专业化的企业。
第三方物流形式是指物流企业不直接运输和保管货物,而是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完成,通过协商签订合同进行国际物流服务。
这种组织形式适用于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物流企业。
《国际物流》期末复习(新)期末考试形式:半开卷题型及分值:1、单项选择题1×102、多项选择题2×103、实务操作题1×104、计算题15×25、论述题15×2复习内容:一、操作题(采用选择题形式)1、进出口合同履行各阶段各单证名称及出单机构。
P69例:出口合同履行各阶段的各种单据名称与出单机构1、上表中选项①应填( B )。
A、海运货物委托书B、托运单C、装货单D、海运提单2、上表中选项②应填( C )。
A、海运货物委托书B、托运单C、装货单D、海运提单3、上表中选项③应填( D )。
A、船运公司B、出口商C、货代D、船运公司/货代4、上表中选项④、⑤应填( B )。
A、保险单投保单B、投保单保险单C、预约保险合同保险单D、保险单预约保险合同5、上表中选项⑥应填( D )。
A、入境货物报验单B、商检证书C、出境货物通关单D、出境货物报检单6、上表中选项⑦应填( A )。
A、商检证书或出境货物通关单B、商检证书C、出境货物通关单D、出境货物报检单7、上表中选项⑧应填( D )。
A、商业发票B、出境货物通关单C、装箱单D、出口货物报关单8、上表中选项⑨应填( A )。
A、商业发票B、出境货物通关单C、装箱单D、出口货物报关单9、上表中选项⑩应填( C )。
A、商业发票B、出境货物通关单C、装箱单D、出口货物报关单11选项应填( B )。
10、上表中○A、商检证书B、商检证书或出境货物通关单C、出境货物通关单D、出境货物报检单例:进口合同履行各阶段各单证名称及出单机构。
如以FOB价格条件成交,请根据进口合同履行要涉及到的主要单证填制如下列表:2、海运提单的填制例:上海风采服装公司向美国PA VEN公司出口劳动服200箱,每箱500美元CIF旧金山,纸箱包装,每箱20公斤,运输标志(唛头)为:PA VENSAN FRANCESCOPN—2007—364NOS:200货物于2007年1月20日在上海装“白云河”班轮运往美国旧金山,请根据上列条件填制一份清洁、已装船、空白抬头提单,并注明“运费已付”。
1.物流的含义:经济运行通常由生产、流通和消费组成,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着空间阻隔(生产地和消费地不同)、时间阻隔(生产时间和消费时间不同)、所有权阻隔(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同),但流通可以消除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这些阻隔,并将它们联系起来。
解决前两个阻隔形成了“物流”,解决第三个阻隔便形成了“商流”。
(以下为流通、物流与商流的关系)2.物流的定义:(1)物流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将信息、采购、运输、仓储、保管、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
(2)它可能是创造企业利润的源泉,也可能是吞噬企业利润的“无底黑洞”。
3.国际物流的总目标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的,即选择最佳的方式和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地将货物从某国的供应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求方。
(重点)4.国际物流的特点(重点)(1)国际物流的市场广阔(2)物流渠道长,物流环节多(3)国际物流的复杂性(4)国际物流的高风险性国际物流的风险性主要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
政治风险主要指由于所经过国家的政局动荡,如罢工、战争等原因造成商品可能受到损害或灭失;经济风险又可分为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主要指从事国际物流必然要发生的资金流动,因而产生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自然风险则是指物流过程中,可能因自然因素(如海风、暴雨等)而引起的商品延迟、商品破损等风险。
(5)国际物流以远洋运输为主,多种运输方式组合5.国际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一般包括物流信息处理、采购、包装、储存保管(仓储)、流通加工、出入境检验检疫和通关、装卸搬运、运输。
其中,储存保管及运输分别解决了供给者与需要者之间场所和时间的分离,分别是国际物流创造“空间效用”及“时间效用”的主要功能要素,因而在国际物流系统中,这两个要素处于主要功能的地位。
6.国际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1)物流设施(2)物流装备(3)物流工具(4)信息技术及网络(5)组织及管理7.国际物流结点主要具备的三项功能:衔接功能、信息功能、管理功能8.国际物流结点的类型:(1)转运型结点:是以连接不同运输方式为主要职能的结点;货物在这类结点上停滞的时间较短。
1、无船承运人和货代的概念和区别无船承运人:也称无船公共承运人,是指以承运人的身份接受托运人的货载,签发日己的提单或者其他运输单证,向托运人收取运费,通过班轮运输公司完成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承担承运人责任,并依据法律规定设立的提供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服务的企业。
国际货运代理:作为代理人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是指接受进出曰货物收货人、发货人或其代理人的委托,以委托人或者以自己的名义办理有关国际运输业务,收取代理费或佣金的企业。
区别:根据国际惯例,拿佣金和吃差价是区分代理人和“无船承运人”的一个重要判定条件。
国际货运代理人开展多式联运乃至物流业务,在与船东签订租舱协议和与货主签订货运协议时,利用“背对背”方式吃差价,其身份实质即无船承运人。
作为无船承运人的国际货代人在法律身份以及业务模式放灯方面发生了变化。
而国际货代人作为误传承运人时与承运人在业务过程与角色地位上也存在差异。
在扮演•误传承运人角色时,国际货代人作为公共承运人由于没有自有运输工具的束缚,也为其自身和货主的利益, 能够较客观而无偏私地按照货主的需要,选择合理运输方式,路线,工具盒承运人。
而承运人则不然,为了充分利用自己的运输工具等考虑,他们难以为货主安排合理的运输方案。
2、CFR的有关概念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与FOB不同的是,在CFR条件下,与船方订立运输契约的责任由卖方承担。
卖方要负责租船订舱,支付到指定目的港的运费,包括订立运输合同时规定的由定期班轮可能收取的货物装到船上和在卸货港卸货的费用。
但从装运港到目的地的货运保险仍由卖方负责办理,保险费由卖方负担。
3、多式联运的概念多式联运是在集装箱运输的基础上生产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连贯运输方式,一般是是以集装箱为媒介,把海,铁,公,空各种传统的单一运输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种国际间的连贯运输。
4、提单的概念和作用海运提单在国际班轮运输中既是-•份非常重要的业务单据,乂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法律文件。
1.国际物流:国际物流是相对于国内物流而言的,它是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物流,是跨国界(地区)的、流通范围扩大了的物品的实体流动,是国内物流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展。
2.国际物流管理:国际物流管理是指按分工协作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设施和技术,通过国际化管理,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获得国际物流价值链上的合理份额,促进公司的健康成长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公司的管理目标。
(张良卫,2011)3.自由贸易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达成某种协定或条约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
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
4.保税区一国海关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受海关监督和管理的可较长时间存储商品的*5.班轮运输:又称定期船运输,是指船舶按事先制定的船期表(时间表)在特定航线上,以既定的挂靠港口顺序,经常地从事航线上各港间的船舶运输。
6.不定期船运输:又称租船运输,是相对于班轮运输,即定期船运输而言的另一种远洋船舶营运方式。
它和班轮运输不同,没有预先制定的船期表、航线、停靠港口也不固定。
船舶的营运是根据船舶所有人与需要船舶运输的货主双方事先签订的租船合同来安排的.7.航次租船(Voyage Charter):又称为航程租船或程租船,是指船舶所有人提供一艘特定的船舶在指定的港口之间进行一个航次或数个航次运输指定货物的租船。
8.港口物流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口岸优势,以先进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贷/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 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9.物流保险:以第三方物流公司对于第三者应当承担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保险人承担被保险人在物流活动过程中给第三者造成的损害,并且第三者向被保险人提出损害赔偿请求为保险事故的保险。
国际物流期末考试(仅供参考)第一章1.沃尔玛在中国发展不成功的原因1.物流标准化程度低2.中国信息化程度低3.物流环境的差异性2.国际物流发展的特点1.物流环境的差异性2.物流系统的复杂性3.对国际化信息系统的依赖性4.国际物流标准化的迫切性3.国际物流的作用国际物流已经成为了影响和制约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4.国际物流节点的含义国际物流节点是指那些从事与国际物流相关活动的联结点,如制造厂商仓库、中间商仓库、口岸仓库等。
5.国际物流节点的功能1.作业功能2.衔接功能3.信息功能4.管理功能第二章1.贸易术语:贸易术语又称贸易条件(Trade Terms)或价格条件(Price Terms),它是以简明的外贸语言或缩写的字母或国际代号,来概括说明买卖双方在交易中交货的地点,货物交接的责任、费用,风险的划分,以及价格构成等诸方面的特殊用语。
2.(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或(INCOTERMS2000)于2000年1月1日起生效.3.(2000通则)带有实质性内容的变动只涉及三种术语,即FCA、FAS和DEQ。
4.FOB术语:贸易术语名称(装运港船上交货)、风险转移界限(装运港船舷)、出口清关责任、费用承担者(卖方)、进口清关责任、费用承担者(买方)、适用的运输方式(水上运输)书本P195.询盘:询盘是准备购买或出售商品的人向潜在的供货人或买主探询该商品的成交条件或交易的可能性的业务行为。
英文表示:PLEASE OPPER 、PLEASE INFORM 第三章1.班轮运输:班轮运输是指班轮公司将船舶按事先制定的船期表,在特定航线的各既定挂靠港口之间,经常地为非特定的众多货主提供规则的、反复的货物运输服,并按运价本或协议运价的规定计收运费的一种营运方式,也称定期船运输。
2.班轮运输的特点(1)具有‘四固定’的特点,即是固定航线,固定港口,固定船期和相对固定的费率。
这是班轮运输的最基本特征。
国际物流期末复习参考资料国际物流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物流概述一、流通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1、流通是联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2、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3、流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二、社会经济分为三大领域:(1)生产领域:将生产资料进行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制成各种产品满足社会消费需求的经济活动领域,生产的结果为有形产品。
在经济不发达的社会,生产产品基本上在原地消费。
但在今天,某地所生产的各种产品几乎被全国,甚至全世界消费。
(2)流通领域:将生产和消费联结起来的领域,流通的结果是产品或商品的所有权转移和产品或商品在时间空间上的转移。
(3)消费领域:消耗产品或商品的使用价值,满足社会的某种需求,消费的结果为废弃物。
随着消费领域与生产领域的间隔逐渐变大,连接其二者的流通领域的作用逐渐突出。
二、流通的内容?1、商流:在商品流通中,消费者取得商品所有权的过程,简称商流。
2、物流:在商品流通中,通过进行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等活动,将商品送达目的地的过程,简称物流。
3、信息流与资金流:在商品流通中,信用证、汇票、现金等,在各个交易方之间的流动,简称资金流;在商品流通中,所有信息的流动过程,简称信息流。
举例:搬家,有物流无商流;买房子,有商流无物流。
三、物流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四、物流活动的构成?P111、包装活动2、装卸搬运活动3、运输活动4、储存活动5、流通加工活动6、配送活动7、物流信息活动五、物流的地位与作用?P161、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是连接国民经济各个部分的纽带2、物流是生产过程不断进行的前提,又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物质基础3、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条件4、物流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决定国民经济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5、合理的物流对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六、现代物流特征:1、反应快速化2、功能集体化3、服务系列化4、作业规范化5、目标系统化6、手段现代化7、组织网络化8、经营市场化物流的性质:1生产性 1)物流是社会生产的必要环节 2)物流活动同样具备生产的三要素即劳动对象、劳动力、劳动资料。
国际物流期末笈习1.单选题:1' *10=10'(1)物流概念、价值: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将信息、采购、运输、仓储、保管、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
(2)国际物流类型:国际贸易物流、非贸易国际物流、国际物流投资、国际物流合作、国际物流交流。
(3)现代物流系统的核心要素:劳动者、资金、物。
(4)国际物流系统构成要素:-•般要素包括劳动者、资金和物;功能要素包括采购、包装、储存保管(仓储)、流通加工、出入境检验检疫和通关、装卸搬运、运输、物流信息处理;支撑要素主要包括体制、制度,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标准化系统,国际信用手段;物质基础要素包括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信息技术及网络、组织及管理。
(5)国际贸易交易过程:交易前的准备工作阶段;交易的洽谈与合同的订立阶段;合同的履行阶段;善后处理阶段。
(6)采购作业流程:确定采购需求;选择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订货和接收;支付货款;采购跟踪与评估。
(7)怎样评估供应商:质量体系,初步评审,样品评估,品质确认,技术调查,询价议价,采购合同,建立档案,定期考核, 动态分类。
评价指标:批退率,平均合格率,供应商的服务。
(8)检求,检疫作用、方式:检验检疫在国际物流中作用:检验检疫工作对国际物流的把关作用及制约作用;检验检疫对国际物流的促进作用;验检疫结果单、证书、证单在国际物流中发货重要作用。
检验检疫作用:是国家主权的体现、国家管理职能的体现,是国家维护根木经济权益与安全的重要的技术贸易壁垒措施。
检验检疫程序:报检、抽样、检验、签证。
2.多选题:r *15=15'(1)现代物流作用:现代物流构成了企业价值链的基础活动,是生产流通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1、国际物流的概念指的是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和制成品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动和转移,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是跨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的物的流通。
2、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的联系和区别(1)联系:是不可分割的,国际物流是国内物流越过国际或关境,在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或全球范围内开展的物流,但国际物流出境前或入境后与国内物流基本相同,原理也相同。
(2)区别:①需要国际贸易中间人;②完成周期长短不同(主要区别);③复杂程度不同;④需要繁杂的通关和贸易手续;⑤系统一体化程度不同;⑥更需要物流联盟第二章1、国际物流系统的构成:(1)国际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①劳动者要素:它是现代物流系统的核心要素和第一要素②资金要素③物的要素(2)国际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一般认为有采购、包装、仓储、流通加工、出入境检察检疫和通关、装卸搬运、运输、物流信息处理等。
(3)国际物流系统的支撑系统:①体制、制度②法律、规章③行政、命令④标准化系统⑤国际信用手段(4)国际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①物流设施②物流装备③物流工具④信息技术及网络⑤组织及管理2、国际物流节点一般采取以下手段来衔接物流①通过转换运输方式,衔接不同运输手段②通过加工,衔接干线物流及配送物流③通过储存,衔接不同时间的供应物流与需求物流④通过集装箱、托盘等集装处理,衔接整个“门到门”运输,使之成为一体。
3、国际物流节点的功能①微观业务服务功能;②在物流系统中的效用功能;③社会经济功能4、鹿特丹案例: p47问题:(1)鹿特丹港建有几个物流园区,这些物流园区是如何定位的?(2)结合本案例简述国际物流园区的主要功能(3)鹿特丹港建设物流园区有哪些成功的经验?答案:(1)鹿特丹港建有3个物流园区。
Eemhaven物流园区主要提供大宗产品如木材、钢材等的储存和配送服务;Botlek物流园区是石油、化工产品专业配送中心;Maasvlaket物流园区的用户主要是大型跨国制造商、大型船公司、大型物流企业。
国际物流期末总复习(5010)国际物流期末总复习题型:1.单项选择题15*1′=15′2.多项选择题5*2′=10′3.填空题10*1′=10′4.名词解释5*4′=20′5.问答题6*5′=30′6.计算题3*5′=15′一基本概念1.通关通关是指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货物的收发货人及其代理人、物品的所有人向海关申请办理货品的进出境手续,海关对其呈交的单证和实际进出的货品依法进行审核、查验、征收税费、批准进口或出口的全部过程。
2.完税价格完税价格是指海关根据有关规定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审定或估定后通过估价确定的价格,它是海关征收关税的依据。
3.国际多式联运国际多式联运是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受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货物的地点。
4.国际物流国际物流是相对国内物流而言的,是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物流,是跨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的物品的实体流动,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
5.国际物流网络国际物流网络是指由多个收发货的"节点"和它们之间的"连线"所构成的物流抽象网络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信息流网络的有机整体。
6.海运提单海运提单是承运人收到货物后出具的货物收据,也是承运人所签署的运输契约的证明,提单还代表所载货物的所有权,是一种具有物权特性的凭证。
7.信用证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L/C)是指开证银行应申请人(买方)的要求并按其指示向受益人开立的载有一定金额的、在一定的期限内凭符合规定的单据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支付方式。
8.供应链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9.来料加工也称来料加工贸易((Processing Trade )),即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是指进口料件由外商提供,进口时不付汇,制成品由外商销售,经营企业收取加工费的加工贸易,进口原材料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属于外商(两头在外)。
第一章1、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是跨越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物流活动。
2、国际物流的分类:(1)按照货物流向进行划分:进口物流、出口物流;(2)按照不同国家所划定的关税区域划分:国家间的物流、经济区域间的物流;(3)按照国家间进行货物传递和流动的方式划分:国际商品物流、国际军火物流、国际邮品物流、国际展品物流、国际援助与救助物资物流;3、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①国际货物运输子系统②进出口商品储存子系统③进出口商品外贸加工子系统④进出口商品装卸与搬运子系统⑤商品检验子系统⑥商品包装子系统⑦国际物流信息子系统⑧货品检验与通关子系统第二章1、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以及服务和技术交换活动,包括出口进口两个方面。
2、国际贸易方式:逐笔售定、独家经销、代理、寄售、展卖、招标投标、拍卖、期货交易、对销贸易、加工贸易。
包销3、国际贸易术语:含义、分类原则、区别、价格转换(对于卖方来说) E组、C组是重点,价格构成以及区别。
P25按照不同的性质、不同的交货地点以及买方承担责任、费用、风险的程度由小到大划分。
①FOB (Free On Board)即船上交货,通常乘坐装运港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
适合于海运和内河运输。
②CFR (Cost and Freight)即成本加运费,又称运费在内价(..指定目的港)。
适合于海运和内河运输。
③CIF (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
适合于海运和内河运输。
④FCA (Free Carrier) 即货交承运人,(...指定交货地点)。
所谓承运人是指受托运人的委托,负责将货物从约定的起运地运往目的地的人。
适合各种运输方式。
FOB、CFR、CIF比较:同异运输方式(水运)买卖双方承担责任交货地点(装运港口)买卖双方承担费用交货性质风险划分(装运港船舷为界)第三章1、汇付方式:电汇、信汇、票汇2、汇付基本流程:卖方将货物直接交付给买方,有买方径自经过银行将货款汇交给卖方,货运单据由卖方自行寄送买方,除了票汇方式外,银行也不处理票据。
国际物流期末考试复习题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国际物流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国际物流通道——物流通道是指连接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之间,以及它们和外部交通基础设施(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货运站场)之间的货运道路系统。
物流通道主要是构建快速畅通的货运道路体系,保证物流中心与物流园区、物流结点等各结点之间的各项物流功能顺利实施,达到货畅其流的目的。
2.共同海损——是指在获得船舶在海上晕倒灾害,事故,威胁到船货等各方面的共同安全,为了解除这种威胁,维护船货安全,使航程得以继续完成,船方有意识地,合理地采取措施,造成某些特殊损失或者支出特殊额外费用。
3.电子口岸——电子口岸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国家电信公开网络资源,将国家各行政管理机关分别管理的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的电子底账数据集中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在统一、安全、高效的计算机公共网络平台上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
4.国际贸易术语——用一个简短的概念或是简短的外文缩写的字母来表明货物的单价构成和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费用与风险的划分界限。
二、判断题(每题1 分,共10分)1.保险人承保的费用包括施救费用和修理费用。
(×)2.由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经海关批准而建立的自营自用的保税仓库称之为工厂。
(×)3.一批货物在海运途中发生承保范围内的损失,其修理费用超过货物修复后的价值,这种损失属于推定全损。
(√)4.储存仓储是指对保管物品以保持原样不变的方式进行的仓储。
(×)5.目前有关海运提单的国际公约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国际公约为汉堡规则。
(×)6.FOB术语是卖方承担责任最小的术语。
(×)7.预借提单属于提单中注明的装船日期早于实际装船日期的情况。
(√)8.唛头又被成为包装标志。
一、名词解释1.出口加工区2.国际货运代理3.承运人4.保税区5.国际铁路联运二、简答1.国际物流有哪些特点?2.简述采购的目标和功能?3.简述降低国际物流成本的主要途径?4.简述对外贸易仓库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5.海关关税征收的过程包括哪些主要环节?6.国际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有哪些?7.在海运货物保险中,保险公司承担哪些风险和损失?三、论述1.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关于检验时间和地点的订法有哪几种?2.试述播种式与摘果式两种拣货方式的基本过程及各自的优缺点?一、名词解释1.出口加工区出口加工区是指专为发展加工贸易而开辟的经济特区。
2.国际货运代理国际货运代理是指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或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并收取服务费用的行业。
3.承运人承运人是指专门经营水上、铁路、公路、航空等客货运输业务的交通运输部门。
4.保税区保税区又称保税仓库区,是海关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受海关监督的特定地区和仓库。
5.国际铁路联运国际铁路联运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进行的铁路货物运输。
6.国际物流国际物流主要指国际贸易物流,即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
二、简答1.国际物流有哪些特点?(1)国际物流的市场广阔(2)国际物流的国际性(3)国际物流的复杂性(4)国际物流的高风险性(5)国际物流以远洋运输为主,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2.简述采购的目标和功能。
(1)正确性:获取企业所需数量和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2)低成本性:以最低成本获取产品和服务。
(3)高效性:确保供应商尽可能提高最好的服务和最快的送货。
(4)稳定性:巩固与供应商之间良好的供需关系。
采购的主要功能是选择企业各部门所需要的适当物料,从适当的来源,以适当的价格,适当的送货方式,获取适当数量的原材料。
3.简述降低国际物流成本的主要途径。
降低国际物流成本,可以从以下途径入手:(1)加快物流速度,扩大物流量。
国际物流期末考试(仅供参考)第一章1.沃尔玛在中国发展不成功的原因1.物流标准化程度低2.中国信息化程度低3.物流环境的差异性2.国际物流发展的特点1.物流环境的差异性2.物流系统的复杂性3.对国际化信息系统的依赖性4.国际物流标准化的迫切性3.国际物流的作用国际物流已经成为了影响和制约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4.国际物流节点的含义国际物流节点是指那些从事与国际物流相关活动的联结点,如制造厂商仓库、中间商仓库、口岸仓库等。
5.国际物流节点的功能1.作业功能2.衔接功能3.信息功能4.管理功能第二章1.贸易术语:贸易术语又称贸易条件(Trade Terms)或价格条件(Price Terms),它是以简明的外贸语言或缩写的字母或国际代号,来概括说明买卖双方在交易中交货的地点,货物交接的责任、费用,风险的划分,以及价格构成等诸方面的特殊用语。
2.(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或(INCOTERMS2000)于2000年1月1日起生效.3.(2000通则)带有实质性内容的变动只涉及三种术语,即FCA、FAS和DEQ。
4.FOB术语:贸易术语名称(装运港船上交货)、风险转移界限(装运港船舷)、出口清关责任、费用承担者(卖方)、进口清关责任、费用承担者(买方)、适用的运输方式(水上运输)书本P195.询盘:询盘是准备购买或出售商品的人向潜在的供货人或买主探询该商品的成交条件或交易的可能性的业务行为。
英文表示:PLEASE OPPER 、PLEASE INFORM 第三章1.班轮运输:班轮运输是指班轮公司将船舶按事先制定的船期表,在特定航线的各既定挂靠港口之间,经常地为非特定的众多货主提供规则的、反复的货物运输服,并按运价本或协议运价的规定计收运费的一种营运方式,也称定期船运输。
2.班轮运输的特点(1)具有‘四固定’的特点,即是固定航线,固定港口,固定船期和相对固定的费率。
这是班轮运输的最基本特征。
(2)班轮运价内包括装卸费用,即货物由承运人负责配载装卸,承托双方不计滞期费和速遣费。
(3)承运人对货物负责的时段是从货物装上船起,到货物卸下船止,即‘船舷至船舷’(rail to rail) 或‘钩至钩’(tackle to tackle)(4)承运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豁免以签发的提单为依据,并受统一的国际公约的制约。
3.班轮运输的作用(1)有利于一般杂货和不足整船的小额贸易货物的运输。
班轮只要由舱位,不论数量大小,挂港多少,直运或转运都可接受承运。
(2)由于‘四固定’的特点,时间有保证,运价固定,为贸易双方洽谈价格和装运条件提供了方便,有利于开展国际贸易。
(3)班轮运输长期在固定航线上航行,有固定设备和人员,能够提供专门的,优质的服务。
(4)由于事先公布船期,运价费率,有利于贸易双方达成交易,减少磋商内容。
(5)手续简单,货主方便。
由于承运人负责装卸和理舱,托运人只要把货物交给承运人即可,省心省力。
4.马士基总部在丹麦哥本哈根,成立于1904年。
5.班轮运价表:班轮运价表是船公司承运货物向托运人据以收取运费的费率汇总表。
6.杂货班轮运费1.按货物的毛重计算,运价表用“W”表示2.按货物的体积计算,运价表用“M”表示。
3.按货物的FOB值计收,运价表用“AV”表示,即按照货物的FOB总值的一定百分比收费。
7.附加费的中英文1 货币贬值附加费(Devaluation Surcharge or Currency Fdjustment Factor, CAF)2 转船附加费Transshipment Surcharge3 燃油附加费Bunker Surcharge or Bunker Adjustment Factor, BAF4直航附加费Direct Additional5 超重附加费Heavy Lift Additional, 超长附加费Long Length Additional 和超大附加费Surcharge for Bulky Cargo6 港口拥挤附加费Port Congestion Surcharge7选港附加费Optional Surcharge8 港口附加费Port Additional or Port Surcharge9 变更卸货港附加费Alternation of Destination Charge10 饶航附加费Deviation Surcharge8.租船运输:租船运输是指既没有固定的船舶班期,也没有固定的航线和挂靠港,而是按照货源的要求和货主对货物运输的要求,安排船舶航行计划,组织货物运输。
9.国际航空运输方式1.班机运输2.包机运输3.集中托运4.航空快递5.陆空联运方式10.班机运输的特点1.由于班机固定航线、固定停靠港和定期开航,因此国际货物运输多使用班机运输,能安全迅速地到达世界上各通航地点。
2方便收、发货人确切掌握货物起运和到达的时间,这对市场上急需的商品、鲜活易腐以及贵重商品的运送是非常有利的。
3.一般是客货混载,因此舱位有限,不能使大批量的货物及时出运,往往需要分期分批运输,这也是班机运输的缺陷。
11.国际多式联运:国际多式联运是指多式联运人按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货地点的运输方式。
12.国际多式联运的基本特征1.承托双方必须订立“一份国际多式联运合同”2.全程运输必须使用“一张国际多式联运单据”3.全程必须“至少包含两种运输方式的连贯运输”4.必须是“国际的货物运输”5.必须由“一个多式联运经营人对全程负责”6.全程运输使用“单一的运费费率”13.大陆桥运输:大陆桥运输(Land Bridge Transport)是指将横贯大陆的铁路(公路)运输系统作为中间桥梁,把大陆两端的海洋连接起来的集装箱连贯运输方式。
14.OCP:OCP称为内陆公共点火陆上公共点,即使用两种运输方式将卸至美国西海岸港口的货物通过铁路转运抵达美国的内陆公共点地区,并享有优惠运价。
15.OCP运输注意事项1.卖方(发货人)承担的责任、费用终止在美国西海岸港口,货物卸船后,由收货人委托中转商持正本提单向船公司提货,并负责运抵收货人指定地点。
2.收货人在收到货物单据10日内必须申请进口保税运输,以保证货物最终运抵交货地。
3.OCP运输下的集装箱货物,所有单据、合同和信用证栏内均应加“OCP运输”字样。
4.OCP运输下提单栏内,目的港一栏内应注明“LOS ANGELES OCP”5.OCP运输下的货物,应在卸船后45天内由收货人向铁路提供证明(陆上运输单证、转运单、海运转口申请等),则可以享受铁路给予的优惠运价。
6.OCP运输不是多式联运,海、铁运输各自签发单据、各自计收运费、各自承担段内的运输责任,因此不符合多式联运的一份单据、一次计费、同一责任的要求。
第四章1.国际货运代理:国际货运代理是指根据委托人(货主或其他代理人)的委托,按照其所提出的有关货物运输的要求,以委托人或自己的名义,并以委托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办理与货物运输相关的业务。
2.航空货运代理:航空货运代理主要从事航空货物在始发站到航空公司前的揽货、接货、报关、订舱以及在目的地从航空公司处接货、报关或送货等一系列业务。
3.国际航空货运代理作为承运人时的基本合同义务1.强制缔约义务2.安全、正点的运输义务3.合理运输义务4.国际航空货运代理作为承运人的法律责任1.具有承运人身份的国际航空货运代理企业可能承担货物毁灭、遗失和损坏的责任。
2.作为承运人的国际航空货运代理还有可能承担延误的法律责任。
第五章1.进出口货物检验检疫:进出口货物检验检疫,又称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对买卖双方成交的货物,由具有权威的检验检疫机构对其质量、数量、重量、包装、卫生、安全及装运条件进行检验,并对涉及人、动植物的传染病、病虫害、疫情等进行检疫的工作,在国际贸易中通常简称为商检工作。
2.进出口货物检验检疫的作用进出口货物检验检疫对保证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保证农林牧渔业的生产安全和人民健康、维护对外贸易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国际经济贸易秩序、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进出口货物检验检疫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报关验收的有效证件、买卖双方货款结算的依据、计算运输、仓储等费用的依据、办理索赔的依据、计算关税的依据、作为证明情况、明确责任的证件、仲裁、诉讼举证的有效证件。
8.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机构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设有35个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海陆空口岸和货物集散地设有近300个分支局和200多个办事处,共有检验检疫人员3万余人。
9.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机构的主要职责1.法定检验2.办理鉴定业务3.依法监督管理10.国外著名检验检疫机构1.瑞士通用公证行2.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3.日本海事检定协会4.日本海外货物检查株式会社5.劳式船级社6.英之杰检验集团7.美国保险商实验室第六章1.“海关”这一名词实在清朝康熙十四年。
2.海关的性质1.海关是国家行政机关2.海关是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3.海关的监督管理是国家行政执法活动3.海关的任务1.监督管理2.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3.查缉走私.编制海关统计4.保税货物:一般的保税货物是指进入一国境内,在海关的监管下未缴纳进口关税存放后在复运出口的货物。
5.申请核销的期限申请核销的期限是指保税货物的经营人向海关申请核销的最后期限。
1.仓储保税报核期限。
保税仓库的经营人作为责任人,可在每月5日前向海关报核上一个月的所有保税货物的进、出、存情况。
2.加工贸易保税报核期限。
电子手册企业定期报核,一般以6个月为一个报核周期,海关分段核销。
使用纸质手册的,在手册到期之日起或最后一批成品出运后30日内向海关报核。
3.区域保税期限。
区内企业作为责任人,每半年一次,向海关报核本企业所有保税货物的进、出、存情况。
6.特定减免税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是指海关根据国家的政策规定准予减免税进口,适用于特定地区、特定企业、特定用途的货物。
7.特定减免税货物的海关监管期限1.船舶、飞机为8年2.机动车辆为6年3.其他货物为5年8.ATA单证册制度:A TA单证册,即“暂准进口单证册”,是指世界海关组织通过的《货物暂准进口公约》及其附约A和《关于货物暂准进口的ATA单证册海关公约》(简称《ATA公约》)中规定使用的,用来替代各缔约方海关暂准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和税费担保的国际性通关文件。
9.ATA单证册有效期使用ATA单证册报关的货物暂时进出境期限为自货物进出境之日起6个月。
若超过6个月,ATA单证册持证人可以向海关申请延期,但延期最多不超过3次,且每次延长期限不超过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