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的技术小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6
波的衍射专题实验探究摘要:关于波的衍射,我们做了三个实验,分别是透镜光栅衍射、光波的单缝及圆孔夫琅和费衍射、微波布拉格衍射。
其中透镜光栅衍射是自己单独做的,以光栅原理来测波长;光波的单缝及圆孔夫琅和费衍射以及微波布拉格衍射都是在与另外两名同学合作的情况下完成的,光波的单缝及圆孔夫琅和费衍射利用两种方法得到了光强度与偏转角的关系并以此得到狭缝的宽度;微波布拉格衍射利用模拟的晶体验证了布拉格公式。
关于波的衍射本有五个实验,另两个分别是X 射线晶体衍射和电子衍射,我们并没有做这两个实验。
关键词:波的衍射 光栅 圆孔夫琅和费衍射 布拉格衍射一、 背景尽管人们很早就观察到了很多光学现象,但是对光的本质的认识却经过了一个相当漫长的道路。
直到1690年惠更斯才提出了光的波动学说,但是他仅仅把光解释成一种类似声波的在“以太”介质中传播的机械波。
其后,关于光的干涉、衍射等性质的发现,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
19世纪,光的偏振性的发现表明光是一种横波。
1860年,麦克斯韦建立了统一的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而光波只是一种特定波长的电磁波。
1892年赫兹用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的预言。
1923年,德布罗意提出了粒子的波动二象性,薛定谔将其称为物质波。
既然电磁波和物质波都是波,就具有波的干涉、衍射等共性。
通过对干涉、衍射现象的研究,可以更深刻地认识电磁波和物质波的本质。
另一方面,在充分掌握了波动性质后,有能利用干涉、衍射现象作为手段研究、探查其他物理现象。
二、 论述(理论、实验方法、现象和数据处理)一、透镜光栅衍射一)理论:(1)单色光的衍射:将入射光与光栅平面法线夹角定义为入射角,用φ表示,衍射光线与光栅法线夹角定义为衍射角,用θ表示。
当满足(sin sin )d m θφλ±=(m 取整数)时,两缝衍射相干叠加形成亮条纹。
(2)复色光的衍射:光栅的角色散率在数值上等于波长差为1个单位的两单色光所分开的角间距,角色散率可以通过对光栅方程两边微分得到。
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 2007年10月,宁波基于CST软件开发的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化教学库孙佳伟张敏王红丽同济大学现代集成电磁仿真研发中心摘要: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是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涉及概念比较抽象,对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教学难度较大。
基于CST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编制开发了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化教学库。
通过建立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中相关概念的实时动态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场与波的概念和现象,建立场的思维模式,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字:电磁场与电磁波,计算机辅助教学,CST工作室套装™A CAI Software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andWave Based on CSTJiawei SUN Min ZHANG Hongli WANGTONGJI UNIVERSITY, Modern Integrated 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 R&D Center (MIEMS) Abstract: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wave is an important basic technical course fo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jor. Because the concept of course is abstract and it demands good space imagination, teaching is difficult. Based on the CST3D 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 software, a CAI software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and wave is developed. By establishing dynamic demos, it helps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concepts and phenomenon better and set up the thinking mode of field. Good results in teaching are achieved.Key Words: Electromagnetic Field and Wave,CAI,CST STUDIO SUIT™1. 引言电磁场与电磁波是一门有关麦克斯韦电磁基础的主干课程,是大学电子、通信类及其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微波铁氧体隔离器环⾏器的应⽤与发展摘要:简述了微波铁氧体环⾏器/隔离器在现代微波通讯及军事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着重介绍了它在微波通讯系统中的应⽤和发展前景关健字:微波铁级体隔离器环⾏器微波通讯应⽤发展。
⼀、引⾔上世纪中叶,微波技术中的⼀⼤突破是铁氧体的发现,它是⼀种⾦属氧化物构成的陶瓷性磁性材料。
利⽤这种材料在直流磁场和微波场共同作⽤下呈现出的旋磁效应制成的微波铁氧体器件如隔离器,环⾏器,移相器等,在⼆次世界⼤战中解决了雷达的级间隔离,阻抗以及天线共⽤等⼀系列实际问极⼤地提⾼了题,雷达系统的战术性能,成为其中的关键部件之⼀。
随着微波铁氧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0以 8上⽤于军事,包括精密制导雷达。
舰载雷达,%机载远程带戒预等雷达。
导航,炮瞄雷达等都采⽤了相控阵天线,⽀持了如A GS A R T E IPT O,等⼤型相控阵雷达的发展。
冷战结束后,美俄等发达国家也实⾏了“军转民”战略,微波铁氧体器件的应⽤逐渐⼤量向民⽤⽅⾯转移,并逐渐在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微波能应⽤,医疗,微波测量技术等多种电⼦设备中起着特殊的作⽤。
其中微波铁氧体隔离器/环⾏器在这⼀时期得到了也迅猛的发展,美国的C g研制出个法拉第⾃ H e L on第⼀旋转环⾏器以⼰来,研制出如结环⾏器,波导四端⼝差相移式环⾏器,场移式隔离器,同轴线谐振吸收式隔离器等多种类型和功能各异铁氧体环⾏器和隔离器。
在现代通讯,雷达系统中的市场⽇益扩⼤。
⼆、应⽤在电⼦系统中级间隔离,⽌串阻防扰,抗匹配,天线共⽤,去祸等都是由⼩型,轻量,集成化的微波铁氧体隔离器/环⾏器来完成,从⽽达到保护系统提⾼其稳定性,可靠性的⽬的,下⾯就简要介绍⼀下它在各种电⼦系统中的具体应⽤2.1 环⾏器提供隔离当作为隔离器应⽤时,环⾏器⼀端接上匹配负载,有四种真空管是⽤来产⽣或放⼤微波信号,它们是速调管,⾏波管返波振荡器以及⼆级管或晶体管组成的固态器件也可作振荡器或放⼤器,由于负载阻抗的变化 (载频率负牵引),所有型号的微波振荡管都会受到频率漂移的⽀配,如果在振荡器和负载之间装上⼀个隔离器,振荡器仍发射功率给负但是从载,负载反射回的信号在到达振荡器之前被r离器衰减掉了。
放射性废水桶内微波干燥技术探讨摘要:选用微波作为热源,在负压状态下,对桶内放射性废水进行蒸发干燥。
分析了干燥过程三个阶段,列举出系统设备,为进一步工业化设计打下基础。
关键词:微波、负压、干燥1 前言放射性废液桶内干燥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但传热效率不高。
目前常用的加热技术是电加热、热风加热、微波加热等。
电加热、热风加热是由外到内,通常都设备庞大,能耗高,干燥不均匀等劣势;而微波加热是由内到外,具备设备占地少、加热效率高、加热温度均匀、加热效率高等优点。
2微波干燥原理废水干燥就是水分汽化的过程,通常包括蒸发和沸腾。
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而沸腾只能在特定温度下进行。
但沸腾时水的汽化速度远大于蒸发时的汽化速度。
水的沸点随着压强降低而降低,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沸腾消耗的热量。
放射性废水微波干燥技术,就是用微波作为热源,通过热传导、热辐射等对物料中水分进行加热,使蒸发和沸腾同时进行,同时提供负压环境,加快汽化速度。
3 干燥过程首先将一定体积的放射性废水加入桶内,启动微波加热系统对其进行加热,接着用泵向桶内连续注入液体。
微波连续加热,多次少量加入废液。
加热过程控制桶内液位和温度和。
微波加热干燥过程中,启动水喷射机组使桶内保持一定的负压,抽走产生的蒸汽,过滤掉夹带的杂物,通过冷凝器将水蒸气冷凝,不凝气进入排风系统。
蒸汽冷凝水收集在贮槽内。
微波加热装置继续工作将桶内剩余水分蒸发。
干燥过程结束后,待桶表面温度降至30℃以下,进行机械封盖。
用吊车将装满残渣的钢桶取出。
放入空桶进行下一次的干燥。
贮槽内的冷凝液根据取样分析结果,决定其是达标排放,还是返回到微波干燥装置重复处理。
放射性废水干燥分为三个阶段3.1干燥初期温度上升阶段,也叫“预热阶段”。
在该过程中,微波能量主要被物料中的水分所吸收,这个过程实现了对物料的预热;该时间段水分蒸发的速度缓慢,微波能量主要用于物料升温。
3.2干燥中期,温度持平阶段,也叫“干燥阶段”。
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1 选题的背景在现代人快节奏生活中,微波炉已成为便捷生活的一部分。
随着控制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微波炉也向着智能化、信息化发展。
而现有市售的微波炉其主要弊端为:不能按既有程序进行烹调,需要使用者根据食物的类型、数量、温度等因素去设定微波炉的工作时间,若设定的工作时间过长,含水分较多的食物可能会产生过热碳化的现象,若时间过短则达不到预期的烹调效果。
不仅在节能方面未做过多考虑,使用者还需要经常翻看使用说明书才能完成操作过程。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研制一种操作简单且烹调效果好的微波炉,根据一些家常菜按固定程序烹调的现象,可采取分时、分档火力加热,节时又节能。
1.2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目前大部分微波炉控制器采用单片机进行设计,电路比较复杂,性能不够灵活。
本设计采用先进的 EDA 技术,利用 VHDL 设计语言,设计一种新型的微波炉控制器。
该控制器具有系统复位、状态控制、时间设定、火力档位选择、烹饪计时、温度控制、显示译码和音效提示等功能,基于 FPGA 芯片实现。
该微波炉控制系统,除实现常规的解冻、烹调、烘烤的基本功能外,还进行了创新设计,实现了微波炉的自定义设置。
本系统控制部分以 FPGA 芯片为核心,通过功能按键设置和手动数据输入,完成不同功能时自动以预置方案或者自定义方案加热。
其中,预制方案提供烹调、烘烤、解冻等系统烹调流程,仅供用户选择,无需设置;而自定义方案,用户根据食物含量、重量等手动设置时间、温度和选择火力等操作。
在烹饪过程中,能通过数码管显示或者指示灯提示知道食物的成熟度,可以智能控制。
该系统在功能执行时,能实现门开关检测、键盘输入扫描、温度控制、LED 显示、工作状态指示、蜂鸣等。
1.3 选题的技术现状目前大部分微波炉控制器采用单片机进行设计,电路比较复杂,性能不够灵活。
本文采用先进的 EDA 技术,利用 Quartus II 工作平台 VHDL 设计语言,设计一种新型的微波炉控制器系统。
第1篇一、前言微波理疗作为一种现代物理治疗方法,具有无创、无痛、高效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本人在过去的半年里,负责微波理疗工作的开展与实施,现将工作情况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二、工作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各种疾病也日益增多。
微波理疗作为一种新型的物理治疗方法,因其无创、无痛、高效等优点,受到了广大患者的青睐。
本人在本岗位工作期间,主要负责微波理疗设备的操作、治疗方案的制定、治疗效果的评估等工作。
三、工作内容1. 设备管理(1)定期对微波理疗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
(3)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2. 治疗方案制定(1)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微波理疗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针对不同患者,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3)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微波理疗的认知度。
3. 治疗实施(1)严格按照治疗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治疗效果。
(2)密切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参数。
(3)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情绪。
4. 治疗效果评估(1)定期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估,包括症状改善、体征变化等。
(2)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3)对治疗效果良好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了解治疗效果的持久性。
四、工作成果1. 患者满意度提高通过规范操作、个性化治疗,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患者对微波理疗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为我院吸引了更多患者。
2. 治疗效果显著在半年时间里,共治疗患者1000余人,其中治愈率达80%,好转率达90%。
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3. 人才培养通过实际操作和经验积累,提高了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为我院培养了多名微波理疗专业人才。
4. 科研成果在本岗位工作期间,参与了2项微波理疗相关科研项目,其中1项已成功结题,1项正在进行中。
微波炉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微波炉,顾名思义就是用微波加热(微波是指波长为1mm~1m的无线电波,其对应的频率为300000兆赫到300兆赫。
为了不干扰雷达和其他通信系统,微波炉的工作频率多选用915兆赫或2450兆赫。
)因为微波炉的加热时间短,可迅速加热多种食物,给现在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高能耗的加热工具,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缺少的居家工具。
不过,现在的人对使用微波炉心生担忧,担心其辐射会造成热体的伤害。
如何看待微波炉的辐射呢?一.微波炉——使用现状据家电行业分析及市场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的城市居民家庭微波炉的拥有的使用率已经高达44.3%。
调查显示其中39.6%的家庭认为拥有的微波炉不安全,对其的防辐射性存在着较多的顾虑。
有30.9%的家庭认为微波炉是比较安全的,有辐射剂量但是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在《微波炉行业调查分析报告》调查显示拥有微波炉的家庭中有22.9%的家庭中微波炉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有 6.5%的家庭存在严重的电磁辐射但是使用者还并未察觉。
!!!二.微波炉——加热原理微波加热的原理简单说来是:当微波辐射到食品上时食品中总是含有一定量的水分,水分随着微波而振动,产生类似摩擦的现象,使水温升高。
因此,食品的温度也就上升了。
(这种电磁波的能量不仅比通常的无线电波大得多,微波一碰到金属就发生反射,金属根本没有办法吸收或传导它;微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但不会消耗能量;而含有水分的食物,微波不但不能透过,其能量反而会被吸收。
)用微波加热的食品,因其内部也同时被加热,使整个物体受热均匀,升温速度也快。
三.微波炉——危害由于是使用电磁波工作,因此也存在电磁波污染,在使用的时候尽量防电磁辐射。
微波炉是当之无愧的“家用电器辐射污染之王”,不仅辐射强度高,而且辐射范围可以广达7米,可谓“一人使用,全家遭殃”。
第一、电磁辐射(直接)微波炉的电磁辐射危害是现今人们最为关注的一种危害,我们知道生活中的很多电器都有危害性,比如电脑;但其实微波炉的电磁辐射危害其实并不比电脑的少,特别是对于孕妇的伤害是最大的,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长期受到强烈的电磁辐射,就有可能出现一系列很严重的后果。
牛蒡子微波加热炒制与传统清炒法的比较试验李福兵;杨晓东;刘兴文【摘要】目的探讨用微波加热炮制牛蒡子的方法.方法依法制备两种炮制品,并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清炒品和微波品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中的牛蒡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两种炮制品的外观均能达到药典对该品种的要求.TLC法表明两种炮制品中都能出现与对照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相同颜色的斑点;HPLC法表明,两种炮制品中的牛蒡子苷含量均能达到药典的规定,且微波炮制法的含量测定略高于传统清炒法.结论微波炮制法优于传统清炒法,值得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广.【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3(022)008【总页数】2页(P33-34)【关键词】牛蒡子;清炒法;微波技术;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作者】李福兵;杨晓东;刘兴文【作者单位】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重庆 400711;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重庆400711;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重庆 4007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3.1;R282.71;R284.1近年来微波技术在炮制中的应用发展迅猛。
微波加热效率高,且具有节能、省时、方便、卫生等优点。
于定荣[1]用微波技术对炒法的操作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显示微波炮制品的性状及成分溶出度优于传统炮制品。
为深入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的改革,本研究中设计了牛蒡子微波炮制法与传统清炒法的比较试验。
1 仪器与试药微波炉(格兰仕wp700型);普通电炒锅;YFLLL型粉碎机(浙江瑞安市历制药机械有限公司);药典筛;Agilent12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VWD检测器,四元梯度泵);Chem Station工作站(Agilent科技有限公司);HC-TPLL-10型架盘药物天平(上海精科天平);HHS型电热数显水浴锅(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超声提取器(功率220 V,50 Hz,上海声源超声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牛蒡子(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牛蒡苷对照品(批号为110819-200606,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甲醇、乙腈为色谱纯,试验用水为重蒸馏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专业通信工程班级08通信2班学生姓名刘静学号 ***********课题基于ADS的微波器件设计与仿真—— 1分3功分器的设计与仿真指导教师彭金花2012年6月摘要随着现代电子和通信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交流越发频繁,各种各样电子电气设备已大大影响到各个领域的企业及家庭。
在微波通信领域,随着微波技术的发展,功分器作为一个重要的器件,其性能对系统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因此其研制技术也需要不断的改进。
本文首先对功分器的基本理论、性能指标作了简单介绍,然后阐述了一个具体的一分三功分器的设计思路和过程,并给出了设计的电路结构、仿真结果、生成了相应的Layout图,最后制作了版图。
本文还用到了ADS和AutoCAD,在功分器的具体电路结构建模、仿真优化和版图的生成上如何应用,在设计过程中文中都作出了相应的说明。
关键词:功分器; ADS;仿真AbstractWith the leap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electronic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more and more frequent information exchange, various kinds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s have greatly affected business and home in all domains. In the field of microwave communication,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wave tec hnology, as a key device, the influence of the splitters’ performance to system can not be overlooked, so the development technology needs continuously improved.In this paper, the basic theory and th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the splitters are simply introduced, and then the design idea and process of a specific 1 into 3 splitters are expatiated. The circuit structur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the Layout chart are also givn. Finally, the Territory is made. ADS and AutoCAD are also used in the design. How to use them in the specific circuit modeling, simulation, optimization and Territory formation are correspondingly described in the paper.Key words: splitters; ADS; simulation目录第一章引言 (1)1.1 微波技术简介 (1)1.1.1 微波的概念介绍 (1)1.1.2 微波的主要特性 (2)1.1.3 微波的一些应用 (2)1.2 功分器的概述 (3)1.2.1功分器设计背景 (3)1.2.2国内外研究现状 (4)第二章微带传输线理论 (6)2.1 微带传输线简介 (6)2.2 微带线参数的计算方法 (9)第三章功分器的基本理论 (10)3.1 功分器的分类情况 (10)3.2 常用的功率分配器间的区别 (10)3.3 功分器的基本原理 (10)3.3.1四分之一波长变换器 (10)3.3.2功分器的原理 (12)第四章功分器的设计 (18)4.1功分器性能参数介绍 (18)4.1.1输入驻波比 (18)4.1.2频率范围 (18)4.1.3承受功率 (18)4.1.4插入损耗 (18)4.1.5隔离度 (19)4.1.6 S参数 (19)4.2ADS软件的简介 (20)4.3完成指标 (20)4.4功分器的设计 (20)4.4.1.建立工程 (21)4.4.2 设计原理图 (21)4.4.3基本参数设置 (22)4.4 .4功分器原理图仿真 (24)4.4.5 功分器的电路参数的优化 (26)4.4.6功分器版图的生成 (28)4.4.7 功分器版图的仿真 (30)第五章总结 (32)参考文献 (34)基于ADS的微波器件设计与仿真—1分3功分器的设计与仿真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 2008级通信2班刘静指导老师:彭金花第一章引言1.1 微波技术简介1.1.1 微波的概念介绍近年来,在无线电通信等应用中,不断使用越来越短的电磁波,如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亚毫米波直到光波。
开放项目讲义微波频率及波导波长的测量1、微波的性质微波技术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尖端科学技术,它不仅在通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量子电子学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科学研究中也是一种重要的观测手段,微波的研究方法和测试设备都与无线电波的不同。
微波的研究方法和测试设备都与无线电波的不同。
从图从图1可以看出,微波的频率范围是处于光波和广播电视所采用的无线电波之间,处于光波和广播电视所采用的无线电波之间,因此它兼有两者的性质,因此它兼有两者的性质,因此它兼有两者的性质,却又区别于两者。
却又区别于两者。
与无线电波相比,微波有下述几个主要特点图1 1 电磁波的分类电磁波的分类(1).波长短(1m —1mm):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利用这个特点,就能在微波波段制成方向性极好的天线系统,也可以收到地面和宇宙空间各种物体反射回来的微弱信号,从而确定物体的方位和距离,为雷达定位、导航等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应用。
(2).频率高:频率高:微波的电磁振荡周期微波的电磁振荡周期(10-9一10-12s)很短,很短,已经和电子管中电子在电极间已经和电子管中电子在电极间的飞越时间(约10-9s)可以比拟,甚至还小,因此普通电子管不能再用作微波器件(振荡器、放大器和检波器)中,而必须采用原理完全不同的微波电子管(速调管、磁控管和行波管等)、微波固体器件和量子器件来代替。
微波固体器件和量子器件来代替。
另外,另外,微波传输线、微波元件和微波测量设备的线度与波长具有相近的数量级,在导体中传播时趋肤效应和辐射变得十分严重,一般无线电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都不再适用,也必须用原理完全不同的微波元件(波导管、波导元件、谐振腔等)来代替。
(3).微波在研究方法上不像无线电那样去研究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而是研究微波系统中的电磁场,以波长、功率、驻波系数等作为基本测量参量。
(4).量子特性:.量子特性:在微波波段,在微波波段,在微波波段,电磁波每个量子的能量范围大约是电磁波每个量子的能量范围大约是10-6~10-3eV ,而许多原子和分子发射和吸收的电磁波的波长也正好处在微波波段内。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0904(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本学科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是1990年由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博士学位授予点,同时承担接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任务,2003年被批准为国防科工委委级重点学科点。
本学科专业内容涉及电磁场理论、微波毫米波技术及其应用,主要领域包括电磁波的产生、传播、辐射、散射的理论和技术,微波和毫米波电路系统的理论、分析、仿真、设计及应用,以及环境电磁学、光电子学、电磁兼容等交叉学科内容。
多年来在多种军事和国民经济应用的推动下,本学科在天线理论与技术、电磁散射与逆散射、电磁隐身技术、微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电磁兼容、计算电磁学与电磁仿真技术、微波毫米波系统工程与集成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果。
其主要研究方向有:1.计算电磁学及其应用:设计、研究、开发高精度、高效率电磁计算算法;研究高效精确电磁计算算法在目标特性、微波成像及遥感、电磁环境预测、天线分析和设计等方面的应用。
2.微波/毫米波电路设计理论与技术:研究有源元器件与电路模型、与微电子、微机械工艺相关的材料器件等模型的建立及参数提取;研究低相噪频率源技术,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设计,基于微机械(MEMS)的微波/毫米波开关、移相器和滤波器设计。
3.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研究电磁散射和逆散射算法,军事装备目标特性测试技术,隐身目标测试技术,目标散射中心三维成像技术;研究轻质、宽频、自适应智能隐身材料。
4.微波/毫米波系统理论与集成应用技术:设计、研究、开发特殊环境下的微波/毫米波系统;研究微波/毫米波测试技术;研究天线设计理论与技术。
一、培养目标掌握坚实的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以及相应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系统的专门知识,熟练应用计算机,掌握相应的实验技术,掌握一门外国语,学风端正,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胜任科研、生产单位和高等院校的研究、开发、教学或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