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课件——柿子
- 格式:pdf
- 大小:4.29 MB
- 文档页数:33
国画课件柿子教案设计教案标题:国画课件柿子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国画柿子的画法和表现技巧。
2. 学习运用水墨画颜料和毛笔画技巧,表达柿子的形态和纹理。
3. 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
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和屏幕,用于展示教学资源和示范画作。
2. 柿子实物或图片,供学生观察和参考。
3. 毛笔和颜料、水、宣纸、画笔清洗纸等绘画工具。
教学步骤:引入:1. 展示一幅国画柿子作品,激发学生对国画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观察柿子的形态、纹理和颜色,帮助他们理解柿子的特征。
探究:3. 介绍国画的基本材料和绘画工具,包括水墨颜料、宣纸和毛笔。
4. 示范国画柿子的画法,重点讲解细节处理和线条描绘技巧。
可以在黑板上或屏幕上逐步示范。
实践:5.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练习,每组分配一幅柿子图片或实物。
6. 学生根据示范和自己的观察,利用毛笔和水墨颜料进行绘画实践。
创作:7.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自由绘制柿子图案,可以加入个人风格和想象力。
8. 提供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彼此作品的机会,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和借鉴。
总结:9. 回顾课堂内容,总结国画柿子的特点和技巧。
10. 鼓励学生通过练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国画水平,并欣赏其他国画作品。
扩展:11. 鼓励学生自主参观艺术展览或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多国画技巧和名家作品。
12. 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写生活动,观察和绘制柿子实物。
评估:13. 观察学生课堂练习和创作的过程和作品,评估他们对柿子绘画技巧的掌握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14. 针对学生的表现给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鼓励他们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国画技能。
注意事项:- 确保学生使用正确的姿势和笔画技法,保持毛笔的湿度和清洁。
-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展自己的风格,不拘泥于传统。
- 提供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和创作,确保他们有足够的练习机会。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绘制国画作品,培养持之以恒的艺术学习和实践习惯。
中班美术《柿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细致力,感受柿子的形态与颜色。
2.通过观察柿子,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想象力。
3.通过绘画表达,帮助幼儿发现和表达自己对柿子的感受。
二、教学准备1.柿子实物或柿子图片。
2.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3.幼儿园常规教学工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让幼儿们坐成圆圈,展示柿子实物或图片,向幼儿们介绍柿子,并询问幼儿对柿子的感觉和了解。
2. 观察柿子教师将柿子逐个分发给幼儿们,让幼儿们握着柿子观察。
教师引导幼儿们仔细观察柿子的形态、颜色、纹理等特点,并鼓励幼儿们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
3. 感受柿子教师呈现一些与柿子相关的感受词,如:“柿子的颜色像夕阳一样橙黄”,“摸起来柿子的表皮光滑”,“柿子的味道甜甜的”,并鼓励幼儿们进行感受和联想。
4. 绘画表达教师给幼儿们发放画纸、颜料和画笔,并邀请幼儿们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柿子的感受。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示范作品和绘画技巧的指导,帮助幼儿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 分享与展示教师让幼儿们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鼓励幼儿们互相欣赏和交流。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分享自己的绘画过程和感受,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6. 教学总结教师和幼儿们一起回顾和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激发幼儿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师可以提问幼儿们对柿子的感受和绘画表达有什么不同,以及绘画中有什么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
四、教学延伸为了让幼儿们对柿子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可以在课后组织观察柿子成长的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们观察柿子的生长过程,了解柿子的生长环境和生命周期。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们用其他艺术形式,如手工、剪纸等,表达对柿子的理解与感受。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们对柿子的外观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通过绘画表达了自己对柿子的感受。
教师在课前准备中选择了柿子作为教学主题,符合幼儿的兴趣和认知水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感受和绘画等多种方式,提高了幼儿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美术课手工柿子教案教案标题:手工柿子制作——发掘学生创造力和艺术潜能教案目标:1. 了解柿子的形态特征和颜色,并能够在手工制作中准确表达。
2.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潜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合作和分享,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柿子图片或真实柿子样本2. 彩色纸、剪刀、胶水、彩色笔等制作工具3. 展示板或墙壁教学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观察柿子的形态特征和颜色,让他们描述柿子的外观。
2. 展示柿子的图片或真实样本,激发学生对柿子的兴趣。
主体:3. 解释柿子的制作步骤,并展示示范作品。
4. 分发彩色纸和制作工具给学生,让他们开始制作柿子。
5.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由选择柿子的颜色和形态。
6. 提醒学生注意剪纸和胶水的使用安全,并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和分享创意。
总结:7. 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柿子,并鼓励他们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
8. 引导学生讨论柿子的形态特征和颜色表达,以及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发现的创意和想法。
9. 总结本堂课的学习成果,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造力。
拓展活动:10. 鼓励学生将手工柿子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1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柿子的艺术表达,可以尝试绘画、雕刻等形式。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创意表达。
2. 收集学生制作的手工柿子作品,评估他们对柿子形态特征和颜色的准确表达能力。
3. 听取学生对柿子制作过程的反馈和分享,评估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 考察学生在合作和分享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延伸:1. 将手工柿子作品与其他学科内容结合,如语言艺术中的描述柿子的诗歌创作,科学中的柿子植物生长过程等。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让他们进一步了解美术作品和艺术家的创作过程。
3. 鼓励学生利用不同材料和工具,尝试制作更多具有创意和个性化的手工作品。
美术柿子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美术世界中的柿子教学目标:1. 了解柿子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和表现形式。
2. 学习和掌握柿子的形态特征和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4.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事物的热爱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柿子的形态特征和表现形式。
2. 柿子的色彩和纹理表达。
3. 使用不同绘画材料和技法绘制柿子。
教学准备:1. 柿子的实物或图片资料。
2. 美术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画笔、画纸等。
3. 展示板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柿子的实物或图片,激发学生对柿子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柿子的形态特征和色彩,让学生描述柿子的外观和感受。
探究:1. 分组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种类的柿子,比较它们的形态和颜色差异。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柿子的纹理和光影变化,了解柿子的绘画表达方式。
3. 示范使用铅笔或彩色铅笔绘制柿子的基本形状和轮廓,让学生跟随练习。
实践:1. 学生使用水彩或彩色铅笔等材料,绘制柿子的颜色和纹理。
2.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绘画技法,如点画、划线、渐变等,表达柿子的质感和立体感。
3. 提供个体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中遇到的问题。
总结: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2. 引导学生总结绘画柿子的经验和技巧,分享感受和体会。
拓展:1. 鼓励学生观察和绘制其他水果或自然界中的物体,拓展他们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2. 组织美术展览或分享会,让学生展示更多的作品和交流心得。
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柿子形态特征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 评价学生绘制柿子作品的表现和创造力。
3. 收集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和记录。
教学延伸: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可以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柿子在不同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中的应用,如写实、抽象、装饰等。
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柿子的启发,进行创意性的艺术创作。
柿子教案美术教案标题:柿子教案 - 美术教学目标:1. 了解柿子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环境。
2. 学习柿子的绘画技巧和色彩运用。
3. 提升学生对自然界事物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意识。
适用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个课时教学准备:1. 柿子的实物或图片资源。
2. 白纸和铅笔。
3. 彩色纸、彩笔和彩色笔等绘画材料。
4. PPT或黑板、粉笔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给学生展示柿子的实物或图片,并鼓励他们描述柿子的外观特征和颜色。
引发他们对柿子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分组或整体讨论,思考柿子的生长环境和季节。
3. 讲解:使用PPT或黑板,讲解柿子的生长环境和季节。
指出柿子的不同品种和颜色。
解释柿子在美术作品中的意义和表现形式。
4. 演示:老师示范如何用铅笔勾勒柿子的形状,并用不同的色彩填充柿子的外观。
同时,解释如何运用阴影和层次感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5. 指导实践:让学生在白纸上用铅笔勾勒柿子的形状,并用彩色纸、彩笔和彩色笔等绘画材料填充柿子的外观和细节。
6. 展示和分享: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并让他们分享创作过程和获得的经验。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柿子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环境。
2. 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观察不同柿子的照片或实物,并比较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等特征。
3. 分组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种柿子的品种,并用绘画材料绘制该柿子的画作。
鼓励他们在作品中展现柿子特有的纹理和颜色。
4. 分享和评价:各小组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并让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和讨论。
鼓励学生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艺术创作和欣赏能力的发展。
5. 总结:总结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并鼓励学生思考柿子在美术中的意义和象征。
教学延伸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或校园里寻找更多不同品种的柿子,用手机或相机拍摄并制作一个小相册。
2. 邀请一位专业画家或美术教师来学校,给学生开展柿子绘画的专题讲座和指导。
柿子美术教案教案标题:柿子美术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柿子的形态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2. 学习绘画技巧和运用不同材料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事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 柿子的实物或图片2. 素描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3. 画纸、画板或画布4. 水杯、水盆、纸巾等绘画用具5. 展示柿子相关的艺术作品或图片教学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观察柿子的外形、颜色、纹理等特点,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柿子的美。
2. 展示柿子相关的艺术作品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探究:1. 让学生用素描铅笔或彩色铅笔绘制柿子的外形,注重捕捉柿子的曲线和纹理。
2. 引导学生观察柿子的颜色变化,使用水彩颜料和画笔进行柿子的色彩表现。
3.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材料和技法,如颜色混合、阴影处理等,表现柿子的立体感和质感。
实践:1. 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或自由发挥,绘制自己心目中的柿子作品。
2. 鼓励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表达自己对柿子的情感和想法,可以添加背景、其他元素等进行创作。
展示与评价:1.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
2. 老师进行评价和指导,给予学生肯定和建议,鼓励他们不断尝试和提高。
延伸活动:1. 邀请学生到户外进行实地写生,观察柿树和柿子,进一步丰富他们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画廊,欣赏柿子相关的艺术作品,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教案评估:1. 学生的柿子作品是否能准确表达柿子的形态、颜色和质感。
2. 学生是否能运用不同材料和技法进行创作。
3. 学生在展示和交流环节是否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案扩展:1. 将柿子与其他水果进行比较,进行绘画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柿子的创意绘画,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
3. 结合柿子的文化背景,进行柿子相关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增加学生对文化的了解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