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6中考语文二模现代文合集
- 格式:docx
- 大小:24.21 KB
- 文档页数:6
上海松江区2016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蜂蝶纷纷过墙去,。
(《雨晴》)2、,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3、,白水绕东城。
(《送友人》)4、而吾蛇尚存,。
(《捕蛇者说》)5、未果,寻病终。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列诗句,完成第6-7题(4分)【甲】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乙】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栏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甲、乙分别通过“”和“_”等词句表现“凭栏之久”,以此表达用情之深。
(2分)7、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两句所交代的时令都是春季。
B.都描绘了有情人离别时的场景。
C.甲的抒情方式委婉,而乙较直接。
D.两句中的景分别用来渲染气氛和层层设障。
(三)阅读下列选文,完成第8-10题(9分)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节选语段的作者是清朝派古文家 (姓名)。
(2分)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4分)(1)崖限当道者()(2)半山居雾若带然()10、下列对划线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描绘了泰山顶上时而日照时而迷雾的奇特气象。
B、“半山居雾若带然”一句从侧面表现了泰山之高。
C、“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表现了积雪的厚实白亮。
D、表达作者历尽艰险领略到美景后的兴奋畅快之情。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①。
学毕,乃牧豕②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
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其主犹以为少。
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
2016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文言文1.默写(1)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2),千骑卷平岗。
(《江城子•密州出猎》)(3)辛苦遭逢起一经,(《过零丁洋》)(4)?止增笑耳。
(《狼》)(5)而吾蛇尚存,。
(《捕蛇者说》)2.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列各题。
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的情感。
(2)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雨疏风骤”是这首词叙事、抒情的背景。
B、“试”刻画出词人心系花事不忍见花落的心理。
C、“知否,知否”是词人对卷帘人说“海棠依旧”嗔怪。
D、词中的“却道”与“却道天凉好个秋”中的“却道”语境义相同。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1,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吴广素爱士卒,深受徒属爱戴。
B、徒属本来就有举大名而死的想法。
C、陈胜的演说有鼓动性,激发士气。
D、陈胜吴广能力超群,富有远见。
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刘子玄①,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
年十二,其父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②督之。
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疑,叹曰:“书如是,儿何怠!”父奇其意,许授《左氏》.逾年,遂通览群史。
以善文词知名。
擢③进士第,调获嘉主簿。
【注】①刘子玄:唐朝史学家。
②楚:古代用来拷打责罚的小杖。
③擢:提拔、提升。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业不进进②许授《左氏》授(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016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文言文(39分)1.(15分)默写(1)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2),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3)晨兴理荒秽,。
(《归田园居》)(4),水落而石出者。
(《醉翁亭记》)(5)然往来视之,。
(《黔之驴》)2.(4分)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列各题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词都写了雨后山村的景象。
B、两首诗词都有直接点明季节的诗句。
C、两首诗词都写到了秋天山水的特点。
D、两首诗词都通过色彩来描绘景物。
(2)两首诗词的作者借赏心悦目的秋景都表达了。
3.(8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1)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2)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叙述了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经历。
B、交代了作者劝说刘婵“开张圣听”的原因。
C、表达了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
D、表达了作者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4.(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
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欲将更弃之。
元对日:“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
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
2016年上海市虹口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默写(15分)1、树木丛生,。
(《观沧海》)2、,梦回吹角连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4、斯是陋室,。
(《陋室铭》)5、,饥渴而顿踣。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
(4分)[甲]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乙]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 [甲]作品的作者是,[乙]作品中“天净沙”是。
(2分)7、下列对两首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作品描绘了雨后山间清新的景致。
B.[乙]作品描绘了秋天的凄冷萧索之景。
C.[甲]作品表达了努力进取的雄心壮志。
D.[乙]作品表达了孤旅者伤心悲痛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9分)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6分)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本文选自课文《①》作者是②(人名)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负:③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④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我”从东谷进入,经过中岭、西谷到达山巅。
B.古时候一般人都是从东谷登山,经过天门溪水。
C.“我”登山时遇到的困难有道路冰滑、迷雾等。
D.“我”登上山巅看到了汶水、徂徕如画的景致。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桑中生李张助1于田中见李核,欲持去,顾空桑2中有土,因植种,以水灌之。
2016学年度九年级模拟测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2.,山色空蒙雨亦奇。
(《饮湖上初晴后雨》)3.胡未灭,,。
(《诉衷情》)4.,思而不学则殆。
(《孔孟论学》)5.然则北通巫峡,,,多会于此。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甲)·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6.(甲)词的词牌名是,(乙)词的标题是。
(2分)7.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两首词的作者都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
B.两首词都表达了渴望从戎报国的愿望。
C.两首词都是被罢职免官后的悲愤之作。
D.两首词里都有对宏大场面的精彩描写。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橘逾淮为枳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上文选自《》,主要记述的是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的言行事迹。
九年级语文学科期中练习卷(2016、4)(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造化钟神秀,。
(《望岳》)2. ,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3.晨兴理荒秽,。
(《归园田居》)4.予谓菊,。
(《爱莲说》)5. ,气象万千。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中“班马”的意思是(2分)7.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以送别环境之清雅,烘托友人间情谊之高雅。
B.颔联用“孤蓬”比喻漂泊无定的友人和自己。
C.颈联将浮云和落日拟人化,表达对友人的关切。
D.尾联以萧萧马鸣之声传依依惜别之情,令人回味。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上文节选自“唐宋八大家”之一(人名)所写的文章《》(篇名)。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10.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老人、孩子为代表写游人之乐,更能凸显滁州百姓生活安定富足。
B.太守宴席的最大特色是融于山水、就地取材,以泉代酒也足可醉人。
C.宾客的喧哗充分体现了“宴酣之乐”,也与太守的沉闷形成鲜明对比。
D.“太守醉也”既因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也因自己年事已高、精神不济。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俗以喜人面①谀者曰:“喜戴高帽”。
有京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
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
2016年普陀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可怜身上衣正单,。
(《卖炭翁》)2、,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3、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4、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5、,饥渴而顿踣。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翻似”在诗中的意思是。
(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所到的地方。
B、“闻笛赋”借嵇康《思旧赋》体现怀念之前C、以“烂柯人”表达诗人遭贬23年的感慨。
D、全诗表达诗人虽遭贬谪但依然乐观的精神。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桃花源记(节选)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桃花源记》的作者是朝的(人名)。
(3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不足为外人道也。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段主要写桃花源中人的问讯、款待及嘱咐。
B、“咸来问讯”写出桃花源中人向往外界生活。
C、桃花源中人的自述表明他们追求和平的愿望。
D、末句表明桃花源中人不愿意被外面的人打扰。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晋人好利晋人有好利者,入.市区焉。
遇物即攫①之,攫已,即去。
市伯随而索其直,晋人曰:“吾利火炽时,双目晕热,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不知为尔物也。
尔幸予我,我若富贵当.尔偿。
”市伯怒,鞭之,夺其物以去。
旁有哂之者,晋人戟手骂曰:“世人好利甚于我,且往往百计而阴夺之,吾犹取之白昼,岂不又贤于彼哉?何哂②之有?”【注】①攫:夺取②哂:讥笑。
2016年徐汇区九年级语文二模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6.4考生注意:1、本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1、,一览众山小。
(《望岳》)2、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3、,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4、困于心,,而后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日星隐耀,。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4分)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诗中“春芳歇”意为。
(2分)7、下列诗句所体现的情感与此诗相近的一项是()(2分)A.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B.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桃花源记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分)不足为外人道也。
2016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2016年4月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一)默写(15分)1、辛苦遭逢起一经,。
(《过零丁洋》)2、,回车叱牛牵向北。
(《卖炭翁》)3、孤村落日残霞,。
(《天净沙·秋》)4、,前人之述备矣。
(《岳阳楼记》)5、稍出近之,,。
(《黔之驴》)(二)阅读【甲】【乙】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甲】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乙】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6、请指出【甲】【乙】两首词的一个相同之处(不涉及内容方面)。
(2分)7、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词以“时间”为线索,用语虽平易浅显,表达的情感却深沉蕴藉。
B、乙词将梦境和现实对比,表达作者无限的感慨,悲愤之情跃然纸上。
C、两词均以秋季为背景,营造萧瑟的氛围,烘托词人愁苦悲愤的心境。
D、两词题材不同,塑造的人物形象不同,因而词人表达的情感也不同。
(三)阅读【甲】【乙】两选文,完成第8-----10题(9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秦王纳谏》)【乙】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比其反也,则冻馁(něi )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王顾左右而言他》)8、甲文选自《》一书,乙文作者是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2分)9、(1)下列与“臣之妻私臣”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由此观之 B.王之蔽甚矣C.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D.四境之内不治(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016年虹口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默写(15分)1、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2、,梦回吹角连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A.“我”从东谷进入,经过中岭、西谷到达山巅。
B.古时候一般人都是从东谷登山,经过天门溪水。
C.“我”登山时遇到的困难有道路冰滑、迷雾等。
D.“我”登上山巅看到了汶水、徂徕如画的景致。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桑中生李张助○1于田中见李核,欲持去,顾空桑○2中有土,因植种,以水灌之。
后人见朵中复生李,转相告语。
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
”目痛乃小疾,亦行自愈。
闻者传语:“盲者得视。
”闻之而至者常数千百,酒肉滂沱○3。
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
”因就斫之。
注释:①张助,人名。
②空桑:枯空的桑树,老桑树有枯空的树洞。
③滂沱:原形容雨很大。
这里形容酒肉多而不断。
10、解释句中加点词(4分)⑴顾.空桑毕有土()(2)盲者得.视()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
他需要绿蓝三色的LED灯,保障蔬菜的光合作用,促进蔬菜成长。
○5针对这一事件,美国宇航局的评价是“这标志着空间站蔬菜培育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6目前,航天员成功种植了紫叶生菜,成功种植了西红柿。
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还要尝试种植更多品种的蔬菜。
可以预见,未来的空间站将有更丰富的蔬菜品种和其他果类植物。
14、第⑥段横线内适合填写的关联词是()(2分)A.虽然但是B.即使也C.不仅而且D.如果就15、在太空中种植蔬菜的意义深远,其意义是:(1)(2)(3) (6分)16、选文第③段和第④段能否调换顺序?简述理由。
(三)阅读【甲】【乙】两选文,完成第8-----10题(9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邹忌讽秦王纳谏》)【乙】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比其反也,则冻馁(něi )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王顾左右而言他》)8、甲文选自《》一书,乙文作者是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2分)9、(1)下列与“臣之妻私臣”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由此观之B.王之蔽甚矣C.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D.四境之内不治(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10、围绕邹忌和孟子向两位齐王的进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邹忌和孟子的进谏,都以小见大,以己及人,说理层层推进,尽显思维的严谨。
B.邹忌和孟子的进谏,都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委婉含蓄,显示了他们的智慧。
C.邹忌和孟子的进谏,都提出了对秦王的批评意见,体现了他们的胆识和智慧D.邹忌和孟子的进谏,都意在提醒秦王,要及时纠正不足,尽心治理好国家。
挖笋记①好友相约,今年我们两家又一起挖春笋。
②来得早了,笋还少,人却很多。
为了找笋,人们三三两两地,这里挖挖,那里刨刨,恨不得掘地三尺,将笋一网打尽。
我也不例外。
凡有竹叶拱起的地方,我必手脚并用,一探究竟,实在称得上心无旁骛。
不知不觉地,我在林中越走越远,还不时蹲下来,翻开一层层灰黄的、快腐烂的竹叶,甚至翻起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头(不晓得竹林里哪来的那么多石头?)。
一不小心,惊扰了睡在叶下、石缝的小虫、蚯蚓。
骤然暴露在天光下,吓得它们扭作一团,抽出身来,便惶惶逃走。
可再生的海洋能①大家应该知道波涛汹涌的大海,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库。
所谓海洋能,狭义地来说是指海洋本身所蕴含的能量,这是一种几乎无穷无尽的可再生能源。
②潮汐现象起因于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的天体运动。
潮汐发电是利用海水潮涨潮落的势能发电。
潮汐能主要集中在狭窄的浅海、港湾和海峡,例如在加拿大芬地湾,潮差可达16米以上,在英国的塞坟河口和法国的朗斯河口,最大潮差可达15.2米和13.5米,我国的钱塘江最大潮差也有9米。
③人类利用潮汐发电已有近百年历史,潮汐发电是海洋能利用中最现实、技术最成熟也是规模最大的一种。
最常见的利用潮汐发电的方法是,在适当的地点建造一个大坝,涨潮时,海水从大海流入坝内水库,带动水轮机旋转发电;落潮时,海水流向大海,同样推动水轮机旋转发电。
因此,潮汐发电所用的水轮机需要在正反两个方向的水流作用下均能同向旋转。
④海浪是由风对海水的摩擦和推压引起的。
因此,海浪发电实际上也是风能的另一种形式。
海浪能的利用被称为“发明家的乐园”,现在全世界波浪能利用的机械设计数以千计,获得专利证书的也达数百件。
英国把波浪发电研究放在新能源开发的首位,以投资多、技术领先而著称。
⑤除了上述两种以外,海洋能还包括了海流能、盐差能等。
但海流发电存在一系列的关键技术问题难以解决,全世界均无大规模海流发电的成效。
淡水向盐水渗透形成的盐差能,目前处于实验室试验水平,离实际应用还有较长的路程。
⑥海洋能的优点十分明显。
它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而且这种再生过程失十分迅速、短暂。
海洋能是一种洁净的能源,它既不会污染大气,也不会带来温室效应。
然而,海洋能虽然有着许许多多的好处,但它的获取也是十分困难的。
⑦海洋能总量巨大,可面对海洋这个巨大水体,人们的活动能力(人力、财力、物力)相对说来极其渺小。
而且,大尺度液体流动几乎总是“湍流”——具有不稳定和不规则的特性,海洋也不例外。
⑧海洋能在空间上的存在也是不可移动的,它不可能像其它载能体一样,按人类希望的时间或空间来进行主管布局,海洋能的获取只可在水介质及沿岸的立体空间内进行。
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海洋能利用的障碍也在一点点被克服。
有人说,海洋能将是21世纪的能源,我们期待这样的预言能够真正实现。
15、第②段加点词“也有”在句子中的作用是:16、第④段划线句称“海洋能利用”为“发明家的乐园”是因为(2分)17、海洋能的优点主要是:、、。
人类获取海洋能困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分条概述:(9分)(1);(2);(3)。
18、第②-⑤段介绍了四种不同类型海洋能,其说明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分)19、下列文字放在第几段末尾最合适?为什么?(3分)20世纪70年代初,受石油危机影响,英国、日本、挪威等海洋能丰富的国家开始了海浪发电的开发研究。
目前,一些适用性的海浪发电装置往往应用于航标灯和灯塔。
有趣的种子旅行①一株植物少则有几十颗种子,多则有几十万颗种子。
如果它们都只停留在原地,挤成一堆,很难想象能怎么生活下去;如果发生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火灾等等,集中在一块儿就更有灭绝的危险。
因此,种子必须以各种方式进行迁移。
这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②自然界中植物多种多样,种子旅行的方式也各有千秋。
③像大豆、绿豆、油菜、芝麻等植物的种子,有一种“弹射”的本领,果实成熟后包藏种子的果荚会突然扭曲、炸裂,将种子弹射到几十厘米甚至几米之外。
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植物界中的弹射“冠军”,可能是一种生卷在美洲的木犀草,射程可达14米之远。
④在非洲北部和欧洲南部,有一种有趣的植物叫喷瓜,它的果实成熟时,那些包藏种子的浆汁,就像气球中的空气那样,对果皮产生强大的压力,只要轻轻一碰,果实的粘液和种子就一起喷发出来,可射6米之远,所以当地人称它为“铁炮瓜”。
⑤但是这些种子的旅行路程,在整个自然界中只是低水平的。
很多植物的种子,能以各种特有的办法,旅行到几千米、几十千米之远,有的甚至还能进行“环球漫游”呢!⑥19世纪中叶,航行在大西洋上的一艘双挽帆船,遇到一场大风暴,船在风浪中颠簸漂流,好不容易才来到一个平静的海湾。
水手们上岸,挖掘沙石来压舱,意外地发现一个黑色的沥青圆球,但拿在手上却感到很轻。
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个椰子壳,里面藏着一张羊皮纸,上面写着古文。
后来,经专家鉴定,这是当年哥伦布写的一封信……那么,这个奇迹是怎么发生的呢?⑦原来,人们早就发现椰子的果实外壳坚硬不透水,中间是蓬松的纤维层,充满了空气,很轻,很适宜在海水中随波漂流,作长途旅行。
一旦被海浪冲到沙滩上,就可以发芽、生长。
由于椰子以这种方式传播后代,所以我们见到的椰子树,除了人工栽培的之外,几乎都长在海滩边上。
⑧在水中旅行的种子还有很多。
比如荷花,它的果实莲蓬像一艘小船,轻浮在水面上,四处漂流,把种子带到远方。
待莲蓬腐烂了,种子也就沉到了水底。
第二年春天,一株新的荷花又成长起来了。
⑨还有睡莲,它的海绵质的浆杲结构十分奇特,浆果里面装有好多种子,每粒种子外面包有一个充满空气的嚢,就像套着个救生圈,在长途漂流中,嚢中的空气慢慢消失,种子就沉到了水底。
⑩种子的有趣旅行,演泽了生命的伟大与神奇,令人赞叹。
15.标题《有趣的种子旅行》中“旅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6.种子要迁移的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_。
大豆、绿豆、油菜、芝麻和喷瓜等植物传播种子方式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17.第⑤段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分)18.文章第⑥段举了哥伦布寄信的例子,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I9.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4分)A.种子必须以各种方式进行迁移,这是大自然和人类选择的结果。
B.非洲北部和欧洲南部喷瓜种子的旅行路程,在自然界中是低水平的。
C.我们见到的椰子树,除了人工栽培的之外,其余的都长在海滩边上。
D.种子的有趣旅行,演绎了人类的伟大与种子的神奇,令人赞叹。
要给孩子补上失败这堂课①2012年,我参与了整个伦敦奥运报道,伦敦奥运会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影响一代人”。
有记者提问:“体育如何影响一代人?”伦敦奥组委的一位官员回答:“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赢。
”这句话很正常。
在中国,很多事都能教孩子们如何去赢,但是他的下一句话让我格外感动,“同时,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②这是中国人很缺乏的一种教育。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孩子从小到大,什么时候学习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③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早已明白这个道理,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既然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为什么我们从来不教“十有八九”时的心态和应对能力?十之一二的成功,被看得极其重要;十之八九的挫折,也被放大到无以复加。
④回头看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有无数的人物之所以伟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因为失败,而不是因为成功。
⑤项羽是成功者吗?作为一个男人,一个将领,项羽已经失败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但是他仍然以英雄的形象,存留于中国的戏剧故事和百姓谈论当中。
反倒是“成功者”刘邦,会让我们在内心里,产生某种不屑或者不那么喜欢的感觉。
⑥岳飞是因为成功才伟大吗?如果从我们现在的“成功学”角度来看,岳飞很失败。
不管你仗打得怎么样,被人家N道金字令牌召回,最后还给杀了,在当时来看,他是一个失败者,秦桧才是成功者。
可是后来呢?秦桧在西湖边上已经跪了多少年,岳飞才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⑦林则徐的人生成功吗?大家只记住了他那一点成功——虎门销烟,却不知道在很多“妥协派”的威压下,一年之后被去职。
从当时来说,他成功吗?一点儿也不。
⑧这样看来,失败的意义也不比成功小,甚至有时成功必须以失败作为助推力。
⑨此外,我们还应该明白,挫折与失败原本就是变革的机会。
因为人在胜利的时候是不必做决定的,但在失败的时候要做决定。
做出决定,往往意味着一种变革,因此,每当失败与挫折来临,你应该怀着好奇心去看待它,并试着去弄明白它的目的:难道这是一次提醒?难道我应该做出一个更有利的决定?14第③段划线句的意思是。
(3分)15、作者提倡“给孩子补上失败这堂课”的理由是:(6分)(1);(2);(3)。
16、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们要教育孩子学会认输”。
B.第⑤⑥⑦段都以设问开头,旨在引发读者的思考。
C.第⑨段与第④-⑧段是并列关系,顺序可以互换。
D.第④-⑧段论述上欠严密,应删除“乃至世界”。
17、下列这段文字是从原文中提取出来的,它应在哪两段之间?请具体阐明理由。
(5分)南唐李后主,要论失败的话也登峰造极了,但他已永远地留在了中国的文学史上。
如果不是彻底的国破家亡,他会写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怀吗?在他的文字中,失败,竟成为了一种深远的意境。
学会赏识①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舒朗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现。
赏识,是为人之道,不懂赏识,不愿赏识,人与人之间往往就多了一份挑剔,少了一份欣赏;多了一份苛求,少了一份呵护。
于是乎就像医生对患者一样,执着的“诊断”他人身上的不足、过失、缺点、毛病和错误,于是乎便有了冷眼、批评、讽刺以致呵斥,最终结出的苦果便是信任的折损、亲和力的丧失……②人人都应该学会赏识,须知“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威廉.杰姆斯语)。
而且随着阅历的增加,这种“渴望”会变得更加深沉而炽烈。
你的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肯定的颔首、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舞人心的话语,可以为他人驱散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可以为他人找回失落已久的宝贵的自尊,可以为他人校正前进的方向,可以为他人唤醒早已尘封的潜质、潜能,可以为他人诱发心中创作冲动的萌芽。
③赏识在于心态的调整,赏识生长在自由和谐的空气里,生长在亲切平视的目光中。
赏识弃绝“祖师爷”和“裁判官”的心理羁绊,以平和宽广的心境、宽厚接纳的态度,去聆听灵魂深处质朴纯彻的心语,去捕捉稍纵即逝的创作灵光。
④赏识在于角度的转换,万事万物,各有其长;远近高低,各呈其姿。
于人于物,其正面或许并非那样靓丽可人,其侧面则可能是一幅优美的剪影;或者其外表还是稚嫩、丑陋、拙笨、顽劣的壳,其内部蕴含的却是成熟、美丽、新异、灵动的核,我们何妨换个角度看一看,何妨拐个弯子想一想?⑤赏识在于标准的择取,美丑、好坏、优劣、成败、是非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追求崇高和完美本无可厚非,但苛求崇高和完美则大可怀疑。
用神的标准测量凡人,用完美的标准去审度他人,赏识便会失去家园。
只要我们降低一些标准去看待他人,值得赏识的东西便会扑面而来:闪光的道德、妙异的智慧、纯美的人情……⑥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是智慧与智慧的主动碰撞;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而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赏识不是谀词满口的鄙俗奉承,而是对事物固有魅力力的真诚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