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动物组织胚胎学-结缔组织
- 格式:pptx
- 大小:11.44 MB
- 文档页数:40
动物组织胚胎学读书笔记第一章:上皮组织1.上皮组织分为腺上皮和被覆上皮2.主要的被覆上皮及其分布:1)单层扁平上皮:内皮间皮肺泡2)复层扁平上皮:皮肤口腔食管肛门3)单层柱状上皮:胃肠胆囊子宫4)假复层柱状上皮:呼吸道5)变移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3.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心包膜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4.内皮:衬于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5.腺细胞分为浆液性、粘液性和混合型第二章:结缔组织1.结缔组织分类: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特殊结缔组织血液、淋巴、软骨和骨2.疏松结缔组织①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白细胞)②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③基质(蛋白多糖、纤维粘连蛋白、组织液)3.成纤维细胞功能:功能:合成分泌胶原蛋白、弹性蛋白、蛋白多糖等,构成纤维和基质纤维细胞,即静止状态的成纤维细胞4.肥大细胞(结缔组织和粘膜上皮内的嗜碱性细胞)功能:引发过敏反应内含物:肝素、组胺、白三烯、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组胺和白三烯均可引发过敏反应,前者作用快,后者稍慢(一)血液1.常用数值红细胞计数:男:(4.0~5.5)×1012/L女:(3.5~5.0)×1012/L白细胞:(4.0~10)×109/L血小板:(100~300)×109/L血红蛋白:于男性为120~150g/L,于女性为110~140g/L2.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50%~70%吞噬细菌和异物,大量吞噬后死亡,变为脓细胞嗜酸性粒细胞0.5%~3%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抑制过敏反应嗜碱性粒细胞0%~1%引发过敏反应。
---------------------------------------------------------------最新资料推荐------------------------------------------------------ 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陈兵)结缔组织结缔组织构成:由大量的细胞间质和散在于其中的细胞组成。
特点: ⑴ 细胞种类多数量少,细胞间质丰富⑵ 细胞散在分布于细胞间质中,细胞无极性⑶ 血管丰富功能:连接、支持、营养、保护等功能。
来源:胚胎期间充质。
分类:根据形态与结构不同分为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淋巴。
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巨嗜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白细胞细胞间质:包括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基质两种。
一、细胞:根据细胞在结缔组织中是否恒定存在分为两类恒定存在的固定细胞: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非恒定存在的游走细胞:1 / 8巨嗜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白细胞(一)成纤维细胞疏松结缔组织中主要的细胞 1、形态和结构:光镜下:细胞体积大,形态扁平多突起,胞质成弱嗜碱性,单核。
常附着于胶原纤维上。
电镜下:可见胞质内有大量的粗面型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提示其与合成、分泌蛋白质的功能相适应。
2.功能:产生纤维和基质。
在疏松结缔组织受到损伤后,能大量增殖,游至伤口处,产生纤维、基质来修补伤口。
若伤口小,上皮组织生长很快,可将其覆盖起来,因此表面不留痕迹。
若伤口大,上皮组织增生速度慢,这样结缔组织增生进入伤口外,从而留下痕迹。
纤维细胞:是成纤维细胞功能不活跃型。
光镜下:细胞体积较少,形态细长梭形少突起,胞质成弱嗜酸性。
电镜下:---------------------------------------------------------------最新资料推荐------------------------------------------------------ 粗面型内质网少,高尔基复合体也不发达。
动物解剖学、组织学及胚胎学第一单元概述第一节细胞动物体最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细胞间质对细胞起支持、营养和保护的作用。
由一些起源形同、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组织,动物体有4种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由几种不同的组织结合在一起,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执行特殊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
由若干个功能器官联系起来,共同完成某种特定的生理功能,则构成系统。
一、细胞的构造一般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构成。
细胞是有机代谢与执行的基本单位具有生物合成能力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以细胞分裂、增殖、分化与凋亡来实现有机体的生长与发育(1)细胞膜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的多糖。
(2)细胞质线粒体进行氧化磷酸化,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所以被称为细胞内的“能量工厂”。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内质网可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前者只要功能是合成和运输蛋白质,后者是脂质合成的重要场所。
高尔基复合体位于细胞核的附近,主要功能与细胞的分泌、溶酶体的形成及糖类的合成有关。
溶酶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的消化作用过氧化物酶体又称微体,与细胞内物质的氧化及过氧化氢(H2O2)的形成有关中心体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3)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贮存场所染色体马64条,驴62条雌性动物体的性染色体为XX,雄性动物的则为XY,家禽的染色体雌性为ZW,雄性为ZZ。
第三节解剖学的常用方位术语矢状面:通过动物体正中轴将动物体分成左右两等份的面,称正中矢面横断面:与动物体的长轴或某一器官的长轴垂直的切面额面(水平面):额面是与地面平行且与矢状面的横断面垂直的切面。
第二单元骨骼第一节基本概念(1)骨膜外层为纤维层,富有胶原纤维束和血管、神经,并穿入骨质内,可固定骨膜。
内层疏松,为成骨层,含有大量细胞和少量纤维。
幼龄成骨层很发达,细胞非常活跃,直接参与骨的成长;到成年期成骨层逐渐萎缩,细胞转为静止状态,但它终生保持分化能力。
4.1 结缔组织概述
1. 结缔组织的一般特点
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又称支持组织(supporting tissue),是机体内分布最广泛的基本组织。
结缔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质共同构成。
种类多而数量少,没有极性量多,包括基质、纤维和组织液
细胞间质的形态多样,有胶态、固态和液态三种状态。
广义的结缔组织包括:
☐固有结缔组织
☐软骨组织
☐骨组织
☐血液和淋巴
一般所说的结缔组织指固有结缔组织,它是构成器官的基本成分,主要包括:☐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网状组织
结缔组织分布广泛,功能多样:
☐连接
☐支持
☐营养
☐运输
☐防御保护
2.结缔组织的起源
结缔组织均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
间充质:是胚胎时期填充在内、外胚层之间的中胚层组织,由间充质细胞和基质组成。
间充质细胞呈星形,胞质弱嗜碱性,相邻细胞的突起彼此连接成网。
间充质细胞的分化程
度低,在成体结缔组
织中仍保留了少量的
未分化间充质细胞。
间充质结构模式图。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题滨州医学院组织胚胎学第1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学目录第1章绪论第2章上皮组织科,是在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机体进行的研究。
2.he染色:利用苏木妙和伊红对非政府或细胞展开染色的方法。
第3章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第9章第10章第11章第12章第13章第14章第15章第16章第18章第19章第20章结缔组织软骨和骨血液和血细胞发生肌组织神经组织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皮肤内分泌系统消化管消化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胚胎学总论3.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利用标记物标记的抗体与组织或细胞的抗原特异性反应,结合形态学观察,对抗原做定性、定量、定位检测的技术。
4.原位杂交技术:利用存有放射性或非放射性的外源核酸(即为探针)与非政府、细胞或染色体下挖测dna或rna优势互补接合,融合成专一的核酸杂交分子,经一定的检测手段将试样核酸在非政府、细胞或染色体上的边线表明出。
5.嗜酸性:易被酸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为嗜酸性。
部分细胞质及细胞外基质中的纤维等常呈嗜酸性。
6.嗜碱性: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为嗜碱性。
细胞核、核糖体等常呈嗜碱性。
第2章上皮组织一、名词解释1.微绒毛:就是上皮细胞游离面张开的细小指状胫起,电镜下可见绒毛轴心的胞质中有许多纵行的微丝,微丝连于胞质顶部的终末网,微绒毛可扩大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
2.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张开的较粗短凸起,能节律性定向摆动,电镜下纤毛中央为两条单独的微管,周围为9组双联微管。
纤毛主要分布于呼吸道等处。
3.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
这种连接呈点状、斑状或带状,位于相邻细胞间隙的顶端侧面。
紧密连接除有机械连接作用外,还可阻挡细胞外的大分子物质经细胞间隙进入组织内,具有屏障作用。
4.缝隙连接:又称通讯相连接,呈圆形斑状,细胞间隙仅2~3nm,内有等间隔连接点,胞膜中有规律原产由6个亚单位分立共同组成的相连接大体,相连两细胞膜中的相连接大体交会,沦为细胞间轻易交通的管道,有利于小分子物质和离子的互换及细胞间信息的传达。
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LM:扁圆形,长突起;核大,着色浅,椭圆,核仁明显;胞质丰富,弱嗜碱性EM:RER、Ri和Gol丰富可与纤维细胞转变,纤维细胞不活跃,胞质嗜酸性,受到创伤时,纤维细胞会转变为成纤维细胞,作用: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结缔组织的三种纤维和基质LM:细胞大,有伪足,核小,胞质嗜酸性,核仁不明显TEM:细胞表面有微绒毛、褶皱、球形隆起SEM:胞质内有大量溶酶体细胞内侧微丝微管丰富,与细胞运动有关作用吞噬作用:特异性以及非特异性趋化性:刺激巨噬细胞伸出伪足,沿浓度梯度向浓度高的部位定向移动抗原呈递:捕捉抗原,呈递给T细胞分泌作用:分泌生物活性物质,参与机体防御LM:圆形、核多偏于一侧,胞质嗜碱性,核旁有一浅染区EM:RER、Ri丰富,核旁浅染区Gol发达作用:分泌免疫球蛋白(抗体)LM:圆形、核小、大量嗜碱性颗粒(可被醛复红染成紫色)功能:参与过敏反应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LM:嗜酸性、粗细不等、呈波浪状EM:由胶原原纤维粘合构成成份:1型胶原蛋白,由成纤维细胞分泌LM:着色淡红,不易与胶原纤维区别,可以用醛复红染成紫色EM:核心电子密度低,由弹性蛋白构成,外围是电子密度高的微原纤维功能:弹性大韧性差,使器官保持位置和形态的恒定,又具有可变性LM:较细,分支多,交织成网,HE染色不易分辨,银染成黑色EM:胶原原纤维,64nm周期性横纹基质蛋白聚糖纤维黏连蛋白组织液分子筛规则致密结缔组织胶原纤维术平行排列成束分布:肌腱、腱膜、韧带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胶原纤维粗大、纵横交错、致密成网分布:真皮、硬脑膜和多数器官的被膜黄色脂肪组织棕色脂肪组织分布:皮下、网膜和系膜功能:体内最大的储能库、产生热量、维持体温、缓冲保护和支持填充分布:新生儿和冬眠动物多,成人极少功能:在寒冷刺激下,脂类分解,释放能量,维持体温又称单泡脂肪组织又称多泡脂肪组织网状组织不单独存在,是构成造血组织和淋巴组织的支架,主要存在于骨髓和淋巴内功能:为淋巴细胞发育与血细胞发育和发生提供适宜的微环境。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总结第1章组织学绪论1. 组织的概念和类型组织的概念:由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及细胞间质组成的结构。
组织的分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2. 常用的石蜡切片技术:HE染色,嗜酸性,嗜碱性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H-E染色苏木精(碱性染料):将嗜碱性物质(本身酸性)染成紫蓝色——细胞核中的DNA、RNA,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伊红(酸性染料):将嗜酸性物质(本身碱性)染成红色——细胞质、细胞外基质、膜性结构(线粒体、溶酶体、滑面内质网)这种用苏木精和伊红进行联合染色的方法称H-E 染色嗜碱性:易于被碱性染料着色的性质。
可被苏木精染成紫蓝色。
嗜酸性:易于被酸性染料着色的性质。
可被伊红染成红色。
第2章上皮组织1. P9 上皮特点细胞多、间质少极性无血管分布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3. P10 杯状细胞的分布、光镜特点和功能位置:肠道单层柱状上皮、呼吸道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形态:似高脚酒杯,底部狭窄,含深染的核,顶部膨大,充满粘原颗粒功能:分泌粘蛋白,与水结合成黏液,润滑和保护上皮4. P10 内皮与间皮的概念和光镜特点内皮:衬贴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间皮:分布于胸膜、腹膜、心包膜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呈多边形,胞核扁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垂直观:细胞扁平,中央有核处较厚,其余部分胞质很薄5. 被覆上皮的分类及各类上皮的结构特点1、单层扁平上皮: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细胞呈不规则形或多边形,核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2、单层立方上皮:由一层近似立方形的细胞组成。
从上皮表面观察,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边形;从垂直切面上,细胞呈立方形,核园,居中。
3、单层柱状上皮:由一层棱柱状细胞组成。
从表面观察,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角形;在垂直切面上,细胞为柱状,核长椭圆形,常位于细胞近基底部。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其中柱状细胞最多,表面有大量纤毛。
这些细胞形态不同,高矮不一,核的位置不在同一水平上,但基底部均附着于基膜,因此在垂直切面上观察貌似复层,而实为单层。
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第四章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徐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结缔组织一、一般特点●组成:少量、多种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组成。
•细胞:数量较少,但种类多。
散在于细胞间质中,无极性。
•细胞间质:量多,形式多样,可由液体到固体。
由基质和纤维构成。
结缔组织●分类及功能:–分为固有结缔组织、软骨和骨、血液。
●固有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 proper),即指一般所称的结缔组织。
–又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组织、脂肪组织●软骨和骨:主要构成机体支架,具有支持、保护作用。
●血液:具有防御、保护、营养等功能。
结缔组织二、二、疏松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loose connective tissue)是最典型的结缔组织,又称蜂窝组织(areolar tissue)。
组成:由少量、多种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
分布:广泛分布在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之间。
功能:支持、连接、防御、保护和营养、修复。
结缔组织细胞(cell):•细胞多种多样:•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细胞•各种白细胞•以上细胞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
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数量多,分布广。
–根据功能状态的不同,又分为: 不活跃的成纤维细胞,称纤维细胞(fibrocyte) 活跃的成纤维细胞。
–两种细胞在一定的功能状态下可互相转化。
结缔组织●功能活跃的成纤维细胞:•光镜下:细胞体:扁平星状或梭形,多突状。
细胞核:椭圆形、大、染色浅、核仁1~2个、一个、居中。
细胞质:较多,较均匀,弱嗜碱性。
•电镜下: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丰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
细胞周边近细胞膜处有微丝和微管。
•功能:产生纤维和基质。
结缔组织●纤维细胞:●光镜下: 细胞体:较小,呈长梭形; 细胞核:小,染色深; 细胞质:少,弱嗜酸性。
4.2 疏松结缔组织1. 疏松结缔组织的一般特征疏松结缔组织(loose cennective tissue)又称蜂窝组织,广泛分布在器官、组织和细胞之间,起支持、连接、营养和保护等作用。
构成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数量少,种类多,纤维排列松散,基质含量较多。
疏松结缔组织结构模式图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嗜酸性粒细胞 浆细胞淋巴细胞脂肪细胞 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成纤维细胞 毛细血管 纤维细胞2.细胞 ● 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白细胞 ● 脂肪细胞 ● 肥大细胞 ● 浆细胞● 巨噬细胞● 成纤维细胞2.1 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成分。
结构特征:细胞扁平,多突起,呈星状。
电镜下,胞质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功能:形成纤维和基质,修复创伤。
成纤维细胞功能处于静止状态时,称纤维细胞。
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2.2 巨噬细胞 (macrophage)又称组织细胞,在疏松结缔组织内数量较多。
巨噬细胞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
结构特征:☐形态多样,因其功能状态不同而变化,一般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等;☐细胞表面有短小突起,称伪足;☐电镜下,细胞表面有许多皱褶和突起,胞质内含丰富的溶酶体和吞噬体。
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巨噬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结构模式图巨噬细胞吞噬细菌巨噬细胞正在吞噬两个衰老的红细胞功能:(1)趋化性: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巨噬细胞能伸出伪足,向产生趋化因子的部位定向移动和集聚。
(2)吞噬作用:巨噬细胞具有很强的吞噬能力。
(3)抗原呈递作用:巨噬细胞能捕捉、加工和处理抗原,并将抗原呈递给淋巴细胞。
(4)分泌作用:能分泌溶菌酶、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补体等活性物质。
2.3 浆细胞(plasma cell)浆细胞又称效应B淋巴细胞,在一般的结缔组织内很少,多见于消化道、呼吸道固有结缔组织内及慢性炎症部位。
结构特征: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强嗜碱性,细胞核呈车轮状,偏于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