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多种采矿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第一章 采矿方法选择 第一节 基本要求
- 格式:docx
- 大小:97.81 KB
- 文档页数:3
采矿方法的选择采矿方法的选择是指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根据矿石的性质、矿床的地质条件、环境保护要求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最适合的采矿方式。
采矿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矿山开采的效益、安全以及环境影响。
在现代矿业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采矿方法的选择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而是涵盖了多种复杂的技术和工艺,以适应不同的矿山情况和需求。
采矿方法的选择首先要充分考虑矿石的性质。
不同类型的矿石,比如金属矿石、非金属矿石、煤矿等,其物理化学性质各不相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开采方法。
例如金属矿石通常采用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相结合的方式,而煤矿则更倾向于采用露天开采或者采煤工作面的方式。
矿石的硬度、坚固程度、成矿条件等也会影响采矿方法的选择。
地质条件是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重要因素。
矿床的深浅、倾角、形状等地质特征,都对采矿方法有着直接的影响。
对于坡度较陡的矿床,采用露天开采可能会受到限制,而地下采矿则更加合适。
如果矿床位于水下或者水位较高的地区,则需要考虑到水文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
环境保护要求也是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代矿山开采已经不再局限于矿产资源的开采,而更加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在采矿方法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生态修复、土地复垦、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等环境保护要求,选择尽可能对环境影响小的开采方法,比如采用矿山生态修复技术、绿色采矿技术等方式。
在采矿方法的具体选择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工程地质勘察、矿山工程设计等多方面的分析评价。
地质勘探是采矿方法选择的基础,通过对矿床的勘探,可以获取关于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等详细信息,为选择合理的采矿方法提供依据。
工程地质勘察则是对矿山工程中存在的地质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为选定最佳的采矿方法提供技术支持。
采矿方法的选择是一个综合考虑多方因素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矿石性质、地质条件、环境保护要求等因素,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和工程技术,才能选定最佳的采矿方法,以实现高效开采、安全生产和环境友好的矿山开发目标。
收集人:红旗飞扬采矿方法--权评估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第一节采矿方法概述在金属矿床地下开采中,首先把井田(矿田)划分为阶段(或盘区),然后再把阶段(或盘区)划分为矿块(或采区)。
矿块(或采区)是独立的回采单元。
采矿方法就是研究矿块的开采方法,它包括采准、切割和回采三项工作。
其中根据回采工作的需要,设计采准和切割巷道的数量、位置与结构,并加以实施,开掘与之相适应的切割空间,以便为回采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若采准和切割工作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不能满足回采工作的要求,则必然影响回采矿石的效果。
因此,为了很好地回采矿石而在矿块中所进行的采准、切割与回采工作的总和,称为采矿。
由于金属矿床赋存条件复杂,矿石与围岩性质多变,开采技术不断完善和进步,在生产实践中应用了种类繁多的采矿方法。
为了便于使用采矿方法,研究和寻求新的采矿方法,应对现有的采矿方法进行科学的分类。
采矿方法的分类有多种,一般是按回采时的地压管理方法划分的。
地压管理方法是以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为依据,同时又与采矿方法的使用条件、结构和参数、回采工艺等密切相关,并且最终将影响到开采的安全、效率和经济效果等。
依此可将采矿方法划分为三大类(表4-1)。
表4-1 金属矿床地下采矿方法分类第一类,空场采矿法。
此法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先采矿房后采矿柱(分两步开采)。
回采矿房时所形成的采空区,可利用矿柱和矿岩本身的强度进行维护。
因此,矿石和围岩均稳固,是使用本类采矿法的理想条件。
第二类,充填采矿法。
本类的大部采矿方法,也是分为两步骤进行回采。
回采矿房时,随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逐步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区,防止围岩片落,即用充填采空区的方法管理地压。
个别条件下,还用支架和充填料配合维护采空区,进行地压管理。
因此,不论矿石和围岩稳固或不稳固,均可应用本类采矿方法。
第三类,崩落采矿法。
本类采矿法为一个步骤回采,并且随回采工作面的推进,同时崩落围岩充满采空区,从而达到管理和控制地压的目的。
第十三章采矿方法选择一、采矿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和要求(1)金属矿床分类:1)按矿体厚度分类①极薄的——矿体厚度<0.8米,回采时需要采掘围岩;②薄的——矿体厚度0.8~0.4米;③中厚度——矿体厚度4.0~10米;④厚的——矿体厚度10~30;⑤极厚的——矿体厚度>30米2)按矿体倾角分类:①水平和微倾矿床——倾角<5度②缓倾斜矿床——倾角5~30度③倾斜矿床——倾角30~55度④及倾斜矿床——倾角>55度3)按矿岩稳定性分类:①极不稳固的——掘进巷道或开避采场时不允许有暴露面积,须进行超前支护;②不稳固的——允许暴露面积<50米2;③中等稳固的——允许暴露面积50~200米2;④稳固的——允许暴露面积为200~800米2;⑤极稳固的——允许暴露面积为>800米2;(2)选择采矿方法的基本要求:①生产安全;②矿石损失少;贫化率低;③生产能力大,效率高;④生产成本低,材料消耗少;⑤对具有自然性,粘结性和矽尘危害的矿山应采取必要的措施。
(3)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1)矿床的产状,矿石与围岩的物理机械性质;2)水文地质条件;3)矿石的品位及价值;4)加工部门对矿石质量的技术要求(如矿石块度,品位分级,粉矿含量及湿度);5)地表是否允许塌落;6)设计规模,基建工程量及建设速度;7)主要设备和有关材料的供应条件;8)生产管理和工人劳动卫生条件;9)基建投资和生产成本。
二、采矿方法选择例题例1.(原始条件):一铜铁矿床,矿石品位较高,矿体沿走向长350米,矿体倾角60-70度,矿体平均厚度50米,矿石中等稳固,围岩稳固性较差,地表允许陷落[采矿方法选择]:1。
采矿方法初选。
根据上述条件,可初选出三种采矿方法。
第Ⅰ方案——采取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采用CZZ-700型凿岩台车凿岩,ZYQ-14型装运机出矿。
第Ⅱ方案——矿房用尾砂分层充填法,矿柱用浅孔留矿法一次胶结充填。
采用01-45型凿岩机凿岩,ZYQ-14型装运机出矿。
采矿方法选择与设计采矿法选择是根据矿山具体的矿体赋存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确定采矿法。
通常,在矿山的设计阶段由设计部门选定采矿法。
矿山仅在具体条件发生变化,或设计部门所定采矿法实践证明不行时,才需重新选择采矿法。
采矿法选定后,作其方案设计和施工设计,并进行采矿法的试验和试生产后,才能全面投产。
对于引进国外的采矿法,必须先进行系统的工业性试验后方能推广。
13.1 采矿法的选择一、选择采矿法的原则正确选择采矿法考虑的原则是:生产安全,劳动条件好;机械化程度高,矿块生产能力大,劳动生产率高;矿石回收率高,贫化率低;材料(主要是木材,水泥和铜材)消耗少;采矿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回采工艺简单,管理方便等。
二、影响采矿法选择的因素(1) 矿床地质条件影响采矿法选择的矿床地质条件有矿体倾角、厚度、形态与埋藏深度;矿石和围岩的性质(主要是稳固性、可崩性、放射性、结块性与自燃性等)矿石的品位和价值,品位的分布;矿体是否含夹石,夹石的形态和分布;围岩矿化程度;矿石的可选性;含水层及相对隔水层的产状与分布规律;岩石原始应力场的情况等。
(2) 开采技术经济条件开采技术经济条件包括:地表是否允许崩落;加强部门对产品的技术要求(包括对矿石品位、品级、有害成分及块度等);国家对产品的急需程度;回采设备、备品备件及材料的来源和供应状况;对采矿法的技术管理水平和掌握程度。
在选择采矿法时,并非上述所有因素同时影响,或以同等程度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抓住主要因素,综合考虑其它次要因素。
三、采矿法选择的步骤采矿法选择一般经历调查研究、采矿法初选、技术比较合技术经济比较等四个步骤。
(1) 调查研究收集和掌握采矿法的基础资料,仔细研究地质报告、选矿资料(选矿对矿石的要求,选矿费用、尾砂的产率、粒级和成分等),以及上述影响采矿法选择的其他资料,并到矿山现场进行实地考察。
若矿床由多个矿体组成,则根据矿岩的稳固性、矿体的倾角和厚度等,将矿体分组,以便针对不同组别选择不同的采矿法。
采矿方法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在分析研究矿床地质条件、岩石力学数据,矿山设备材料供应情况、有关矿石加工资料等开采技术经济因素之后,即可根据上述基本要求选择采矿方法。
采矿方法选择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采矿方法初选;第二步,技术经济分析;第三步,技术经济比较.在采矿方法选择的实践中,主要是根据类似条件矿山的实践经验,采用类比法进行采矿方法方案选择和比较。
在一般情况下,在初选几个方案之后,经过第二步技术经济分析,便可选出适合的采矿方法。
只有当经过技术经济分析之后,仍然难分优劣的2~3个采矿方法中,才进行第三步的技术经济比较,最后选出最优采矿方法.1采矿方法初选根据采矿方法选择的原则和基本要求,提出一些技术上可行的采矿方法方案.(1)全面系统地分析矿石和围岩稳固性,有条件时进行矿床的稳固性分类,根据不同的稳固性类型分别进行采空区允许体积、矿体和围岩允许暴露面积评价。
同时可辅助以岩石力学数值计算方法进行采场稳定性分析。
(2)根据矿床地质条件,按采矿技术要求,对矿体的倾角、厚度、矿石品位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类,确定不同类型的比重,分别选择不同采矿方法方案。
(3)根据上述分类资料和参考下表选出技术上可行的采矿方法方案。
表根据矿岩稳固性、矿体厚度和倾角,可能采用的采矿方法------2采矿方法的技术经济分析2。
1 技术经济分析对初选的采矿方法方案,要确定其主要结构参数、采准切割布置和回采工艺,绘制采矿方法方案的标准图,参照类似条件矿山的实际资料,选取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初选的各种采矿方法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技术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1)矿块生产能力;(2)矿石贫化率;(3)矿石损失率;(4)采矿工人劳动生产率;(5)采准工作量及时间;(6)主要材料消耗,特别是木材、水泥的消耗;(7)采出矿石直接成本;(8)方案的优缺点.除了分析对比上述指标外,还应考虑到方案的安全程度、作业条件、灵活性、对开采条件变化的适应性,以及回采工艺的繁简程度等.有时还得考虑与采矿方法有关的基建工程量和基建投资等因素。
采矿方法的分类与选择采矿是指通过开采地下矿产资源来获取经济价值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矿产类型和地质条件,采矿方法可以分为多种分类。
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对于提高采矿效率、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采矿方法的分类和选择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采矿方法的分类1. 开放式采矿法开放式采矿法是指通过露天开采的方式进行矿石的开采。
这种方法适用于矿体埋藏较浅、矿石层较厚的矿床。
常用的开放式采矿方法有露天矿、露天巷道和露天矿坑等。
露天开采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率高等优点,但也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
2. 地下采矿法地下采矿法是指通过在地下进行开采的方式获取矿石。
这种方法适用于矿体埋藏较深、矿石层较薄的矿床。
地下采矿方法包括巷道开采、阶梯式开采和矿山压裂等。
地下采矿通常需要进行巷道开挖、支护和矿石运输等工作,工艺复杂度较高,但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地表环境。
3. 深海采矿法深海采矿法是指在海底进行矿产资源开采的方式。
随着陆地矿产资源逐渐枯竭,深海采矿成为一种新的开采方式。
深海采矿面临着水压、温度、水下环境等极端条件,技术难度较大,但也具有较高的开采潜力。
二、采矿方法的选择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需要综合考虑矿床特征、地质条件、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关键因素:1. 矿体形状和规模矿体的形状和规模是选择采矿方法的重要依据。
对于规模较大、形状规则的矿体,开放式采矿法可能更适合;而对于规模较小、形状复杂的矿体,地下采矿法可能更合适。
2. 矿石品位和分布矿石的品位和分布情况也是选择采矿方法的重要考虑因素。
若矿石品位较高、分布均匀,开放式采矿法可以更好地满足需求;如果矿石品位较低、分布不均匀,地下采矿法可能更为适宜。
3. 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情况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情况对采矿方法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
比如,地下水丰富的地区更适合开展地下采矿,而地质条件较差、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则可能更适合开展开放式采矿。
采矿方法选择§1、采矿方法分类:(一) 采矿方法定义——采矿方法是研究矿块开采方法,它包括矿块的采准,切割和回采工作。
也就是说,为了回采矿块中的矿石,在矿块中和在围岩中所进行的采准,切割、回采工作的总和,称为采矿方法。
(二) 采矿方法分类依据——依地压管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类,因地压管理方法是以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为根据的,同时与采矿方法的适用条件构成要素,回采工艺等有密切关系,并且最近将会影响到采矿方法的安全效率和经济效果。
(三) 采矿方法分类(四) 采矿方法的发展趋势空场小中段法,分段崩落法,充填法是有发展前途的,而房柱法是最有希望的。
(从美国所采用的采矿方法来看。
房柱法占58.9%,以矿山数目统计)。
§2、采矿方法选择一、对选择采矿方法的基本要求在矿山企业中,采矿方法决定着回采工艺,材料设备,掘进工程量,劳动生产率,储量回收以及采出矿石质量等。
因而在设计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又由于矿床埋藏条件是多种多样的,各个矿山的技术经济条件又不尽相同所以在采矿方法选择中必须按具体条件来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
正确合理的采矿方法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一) 工作安全保证人在采矿过程中生产安全,有良好的作业条件。
(如有可靠的通风、防尘措施,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等)。
使繁重的作业实现机械化。
又如在一个采场中,应保证有两个安全出口,使人行,风流畅通。
防止大规模地质活动,防止地下火灾和水灾等。
(二) 最大限度的回收国家资源所选择的采矿方法要损失少,贫化小充分利用地下资源,尽量提高矿石质量满足加工部门对矿石质量的要求。
应坚持“贫富兼采、厚薄兼采、大小兼采、难易兼采”的原则。
力求使全矿回收率达到80~85%以上。
(三) 生产能力大,劳动生率高,材料消耗少,生产成本低。
(不仅采出矿石成本低,而且最终产品成本也低)。
也就是说,所选择的采矿方法应当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二、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因素。
(一) 地质因素不得采用留它影响到矿石采场内的运搬方式 影响落矿方式及采矿方法选择及矿块布置影响落矿方法。
《新编矿山采矿设计手册》作者:编委会出版社: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开本:16开精装册数:十册定价:2680 元优惠价:1280 元详细目录:1、矿产地质卷(上)第一篇矿山防治水第一章矿床水文地质勘探程序要求第二章一般矿山和砂矿设计水文地质工作第三章矿坑涌水量计算第四章矿床疏干第五章矿床疏干水文地质计算第六章注浆防渗帷幕第七章防渗墙第八章岩溶矿区地面塌陷的预测和防治第九章矿井突然涌水的预测和防治第十章矿区地表水防治第十一章矿坑水的利用和排放第十二章地下水及地表水监测第十三章矿山防治水设计技术经济评价2、矿产地质卷(中)第二篇矿山设计地质工作第一章矿山设计地质工作基本要求第二章矿山设计所需地质资料及勘探程序评价第三章矿床地质经济评价第四章矿床工业指标制定第五章储量计算与矿石质量统计分析第六章矿石选冶试验采样设计第七章基建探矿与生产探矿设计第八章矿山化验室与岩矿鉴定室设计第九章砂矿设计地质工作第十章数学地质方法与电子计算机应用第十一章金属及非金属矿产工业要求第十二章金属与非金属矿床勘探类型与勘探工程间距与储量比例要求3、矿产地质卷(下)第三篇矿山岩石力学第一章岩石力学基础第二章露天矿边坡设计第三章地下工程稳定性分析第四章地表与岩体移动监测第五章矿岩可崩性分析附录1 设计地质工作常用资料附录2 矿山岩石力学常用资料附录3 矿山防治水设计常用资料4、矿床开采卷(上)第一篇露天开采第一章露天开采境界设计第二章露天矿生产能力的确定第三章矿床开拓运输第四章采剥方法第五章穿孔工作第六章爆破工作第七章露天矿大爆破第八章装载第九章剥离物的排弃第十章采场排水第十一章砂矿水力开采第十二章采掘船开采第十三章石材开采第十四章特殊开采法第十五章炸药加工厂及库房第十六章矿山环境保护第十七章技术经济5、矿床开采卷(中)第二篇地下开采第一章矿山生产能力第二章开采岩移及地表建筑物保护第三章矿床开拓第四章采矿方法选择第五章采矿准备与切割第六章空场采矿法第七章崩落采矿法第八章充填采矿法第九章凿岩第十章爆破第十一章回采出矿6、矿床开采卷(下)第十二章采场支护第十三章充填材料和充填计算第十四章矿石损失与盆化第十五章基建及采掘(或回采)进度计划的编制第十六章矿井通风与防尘第十七章地下矿排水及排泥第十八章矿山内因火灾防治第十九章联合开采及露天转地下开采第二十章矿山安全技术与工业卫生7、矿井巷工程卷(上)第一章竖井第二章斜井第三章平巷(硐)第四章溜井和溜槽8、井巷工程卷(下)第五章地下破碎系统第六章硐室第七章地下动力设备基础第八章锚杆支护第九章井巷注浆9、矿山机械卷(上)第一章机车运输第二章地下机车运输第三章无极绳及调度绞车运输第四章带式输送机运输第五章地下汽车运输第六章斜井(坡)提升第七章竖井单绳提升第八章竖井多绳磨擦提升第九章矿山粗破碎装置第十章压气设施第十一章矿山主通风装置第十二章矿山排水与地下供水设施第十三章地下排泥设施10、矿山机械卷(下)第二篇架空索道第一章概述第二章索道类型选择第三章基础资料及一般规定第四章索道线路选择第五章索道基建投资和经营费估算第六章双线循环式货运索道第七章单线循环式货运索道第八章其它形式的货运索道第九章双线客运索道第十章单线客运索道第十一章保护设施。
采矿方法课程设计第一章采矿地质条件某金矿为接触交代型矿床,矿体平均厚度14m,矿体平均倾角43°,矿体走向850m,埋藏深度为-50m~-180m。
矿石主要含有金属及品位为:Cu1.2%、S32.9%、Fe45%。
矿石容重3.75t/ m³,围岩容重2.63t/ m³。
上盘围岩为灰岩,下盘为砂页岩,上盘围岩坚固性系数14~16,下盘围岩坚固性系数11-12,矿石坚固性系数6-7,均很坚固,矿石与上下盘围岩均为稳固。
矿石松散系数为1.45,上下盘围岩松散系数为1.5。
由于含有硫,矿石有自燃性,但无粘结性。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断层较多,局部有破碎带,地表有溪流。
矿井设计年产量15万吨。
第二章采矿方法选择2.1 采矿方法选择2.1.1 选择依据(1)安全和良好的工作条件;(2)具有合理的、高的采矿强度,满足矿山生产能力要求;(3)采准工程布置灵活性大,对矿体的适应性强,采切工程量小,回采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能耗少,矿石损失贫化小,成本低;(4)采矿所需巷道布置在脉外,尽量避免留顶底柱,以提高矿石的回收利用率;(5)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表不允许陷落,矿石价值高且含硫品位较高,有自燃的可能性,不宜选择大量崩矿或者留有大量矿柱和顶底柱的采矿方法,适宜选择通风条件好、防火条件好的采矿方法。
2.1.2 采矿方法初选根据矿体地质条件和采矿技术条件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见表2-1。
表2-1 采矿方法选择表序号主要的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较适合的采矿方法排除的采矿方法名称特征1 地表允许崩落的可能不允许崩落空场法、充填法崩落法性2 矿石的稳固性稳固空场法、充填法3 围岩的稳固性稳固空场法、充填法4 倾角及厚度平均倾角35°、平均厚度23m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分段(阶段)空场法、分段(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房柱法、留矿法5 矿石的品位Cu等贵重金属品位较高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分段(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分段(阶段)空场法、6 矿石自燃性与粘结性有自燃性无粘结性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分段凿岩分段出矿嗣后充填法根据以上初步分析,可以初选出两种采矿方法:1)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2)分段凿岩分段出矿嗣后充填法。
依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矿山设计说明书,选择评估报告利用的矿床开采方式、采矿方法1.开采方式目前,我国的矿山开采一般采用露天和坑下两种开采方式。
接近地表和埋藏较浅的部分采用露天开采,深部矿体则采用坑下开采。
对于一个矿体,是用露天开采还是用坑下开采,取决于矿体的赋存状态。
若用露天开采,则应该采用多深合理,这里存在一个深度界线问题,深度界线的确定主要取决于经济效益。
一般来说,境界剥采比如少于或等于经济合理剥采比的,可采用露天开采,否则就采用地下开采方法。
一般来说,矿体浅部以露天开采为主。
用钢钎榔头人工凿岩,人工运矿、运渣。
少数使用机械凿岩,机械运输。
露天开采成本低、设备简单,经济效益好。
目前大部分乡镇企业和群众采矿基本采用这种方法。
深部矿体开拓以竖井为主,少数为斜井。
竖井断面多数矩形,按开拓和生产的需要,分双格、一格半或三格。
主格提升矿石、材料和人员,另一格用作提升配重、铺设风水管、电缆和人梯。
坑下开采过程主要由开拓、采准、回采三个阶段组成。
开拓主体井巷工程包括:竖井、石门、沿脉运输巷道、探矿穿脉、通风、安全出口等。
辅助工程有:水仓、泵房、排水沟、沉淀池、供风、变电硐室。
开拓工作完成以后,即做好采准工作,然后进行回采。
总而言之,矿产资源是有限的,矿山开采工作必须坚持“贫富兼采”、“大小、厚薄兼采”的原则,做到珍惜资源,充分利用资源。
2.采矿方法采矿方法是研究矿块的开采方法,它包括采准、切割和回采三项工作。
为了很好的回采矿石而在矿块中所进行的采准、切割与回采工作的总和,称为采矿。
2.1 采矿方法选择的基本要求(1)安全和良好的工作条件。
(人身安全和作业条件、生产安全、地下及地表构筑物安全)(2)充分、合理地开采地下矿产资源。
选择的采矿方法要贫化小、矿石质量高,有利于配矿和矿石质量控制,满足加工部门对矿石质量的要求。
(3)生产能力大,劳动效率高。
利于生产管理和实施强化集中开采。
(4)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采矿方法的基本要点采矿方法的要点归纳空场采矿法一、房柱采矿法适用于开采水平、微倾斜、缓倾斜的矿体。
其采矿法不仅能开采薄矿体,更适合于开采厚矿体和极厚矿体。
特征:将矿块划分为规则的矿房和矿柱,并根据矿体的厚度及采矿设备、技术条件的不同,选用浅孔、中深孔或深孔落矿方案进行矿房的回采,因而有浅孔房柱和中深孔房柱之分。
1.浅孔房柱采矿法(1)主要适用于矿石和围岩稳固与较稳固的矿体。
(2)矿体倾角30°以下。
(3)矿体厚度小于8-10m。
(4)价值不高或品位较低的矿石。
2.中深孔房柱采矿法(1)矿石稳固和中等稳固。
当顶板围岩稳固或中等稳固时,采用不切顶或不预控顶;当顶板不太稳固或局部不稳固时,可采用切顶与预控顶;(2)矿体倾角≤30°;(3)厚度≤6-8m的矿体,采用不切顶房柱法;厚度8-10m的矿体,可采用浅孔切顶房柱法;厚度11-12m的矿体;可采用中深孔切顶房柱法;(4)顶板接触面平整,可采用不切顶房柱法;顶板接触面不平整,可采用切顶房柱法;(5)使用于低品位、价值低、凿岩性较好的矿石中。
二、全面采矿法适用于开采矿石围岩均较稳固,矿体厚度小于5-7m的水平至缓倾斜矿体;也适合于开采矿体底板起伏较大或矿体厚度变化较大以及矿石品味不均匀的矿体。
1.普通全面采矿法(又称全面采矿法)(1)一般要求矿岩中等稳固以上;顶板的暴露面积应大于200-500m;(2)矿体倾角≤30°;(3)矿体厚度在5-7m以下,国内大部分矿山开采1.5-3.0m的矿体;(4)一般矿体产状较稳固;(5)该法留有采场内矿柱,最好在贫矿中应用。
2.留矿全面采矿法(1)矿石和顶板岩石为稳固或中等稳固;矿石不粘结,不自然;(2)矿体倾角由缓倾斜到倾斜(即26°-55°),以倾斜矿体为主;(3)厚度由薄至中厚的矿体,以薄矿体为主;(4)可用于形态较复杂,厚度和品位变化较大,以及底板沿走向和倾斜均有起伏的不稳定矿体。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第四篇多种采矿方法的选择与设计第一章采矿方法选
择第一节基本要求
采矿方法选择,就是根据某一具体矿床的地质和采矿技术条件,选择出适合该矿床最优的采矿方法。
采矿方法设计,则是根据已选定的采矿方法,对某个具体矿声进行方案及施工设计。
正确选择采矿方法对矿山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为它决定着矿山的生产布置、矿块的生产工艺、所用的材料、设备、劳动生产率、资源回收、采出矿石的质量、采矿成本、生产安全以及以后的选矿与冶炼加费用等等,而且,采矿方法一经选定,建设周期很长,影响面很宽,事后如要改变,也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以至延误或中断矿山生产。
选择采矿方法是件相当复杂而又要非常慎重的工作。
一方面要全盘考虑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繁多因素,其中也包括一些技术政策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要对一些主要工艺参数进行实验室和现场试验,或借鉴于类似矿山的实际资料。
所以这一工作,在具体实践时都要取得相当熟练的经验,否则选出的方法往往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生产实践中,选择采矿方法以后又发生变化,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这是鉴于(1)提供选择的地质资料不符合要求;(2)对采矿方法选择的全过程重视不够,未按研究地质资料、选择采矿方法、基建施工、采矿方法试验、试生产、投产等程序,做好周密的规划;\3)对工艺、设备的引,1 借鉴缺乏系统的试验,反映不切实际;(4)技术进步带来的更新需要。
因此,根本问题是要充分研究一切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各种因素。
择正确合理的采矿方法,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生产安全即所选的采矿方法不仅能保证工人在日常采矿过程中的安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