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之实数教案.

初中数学之实数教案.

初中数学之实数教案.
初中数学之实数教案.

初中数学之实数教案

2018-12-04

一、内容特点

在知识与方法上类似于数系的第一次扩张,初中数学教案----实数。也是后继内容学习的基础。

内容定位:了解无理数、实数概念,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算术)平方根,会求平方根、立方根,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实数简单的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二、设计思路

整体设计思路:无理数的引入----无理数的表示----实数及其相关概念(包括实数运算),实数的应用贯穿于内容的始终。

学习对象----实数概念及其运算;学习过程----通过拼图活动引进无理数,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说明如何表示无理数,进而建立实数概念;以类比,归纳探索的方式,寻求实数的.运算法则;学习方式----操作、猜测、抽象、验证、类比、推理等。

具体过程:首先通过拼图活动和计算器探索活动,给出无理数的概念,然后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引入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和开方运算。最后教科书总结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并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等。

第一节:数怎么又不够用了: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并从中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初中数学教案《初中数学教案----实数》。

第二、三节:平方根、立方根:如何表示正方形的边长?它的值到底是多少?并引入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等概念和开方运算。

第四节:公园有多宽: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对于无理数我们常常通过估算来求它的近似值,为此这一节内容介绍估算的方法,包括通过估算比较大小,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等,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数感。

第五节:用计算器开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活动,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第六节:实数。总结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并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等。

三、一些建议

1.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概念的形成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所学的概念;关注学生对无理数和实数概念的意义理解。

2.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重视学生的分析、概括、交流等能力的考察。

3.注意运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清楚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4.淡化二次根式的概念。

七年级数学:数轴(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七年级数学:数轴(教学设计) Mathematics is a tool subject, it is the basis for learning other subjects, and it is also a subject that improves people's judgment,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on abilities.

七年级数学:数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的概念和的画法,掌握的三要素; 2.会用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利用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相互联系的观点。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画法和用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并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难点是正确理解有理数与上点的对应关系。的概念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二是这三个要素都是规定的。另外应

该明确的是,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上的点表示,但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用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充分利用“”这个工具打下基础. 二、知识结构 有了,数和形得到了初步结合,这有利于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数形结合是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本课知识要点如下表: 定义 三要素 应用 数形结合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 原点 正方向 单位长度 帮助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每个有理数都可用上的点表示,但上

2017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一实数及其运算

专题一 实数及其运算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1.(2011年福州)6的相反数是 ( ) A .-6 B . 1 6 C .±6 D .6 2.(2011年柱林)2011的倒数是 ( ) A . 12011 B .2011 C .-2011 D .-1 2011 3.(2011年浙江)-6的绝对值是 ( ) A .-6 B .6 C . 16 D .-1 6 4.(2011年金华)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 A .2和-2 B .-2和 C .-2和- 12 D .1 2 和2 5.(2011年安徽省)-2,0,2,-3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 ) A .2 B .0 C .-2 D .-3 6.(2011年成都考)4的平方根是 ( ) A .±16 B .16 C .±2 D .2 7.(2011年十堰)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 A .2 B .4 C .1 3 D .3.14 8.(2011年襄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0 2π?? ??? 是无理数 B .3是有理数 C .4是无理数 D .38-是有理数 9.(2011年德州)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8)-8=0 B .(- 1 2 )×(-2)=1 C .()0 1--=1 D .2-=-2 10.(2011年呼和浩特)如果a 的相反数是2,那么a 等于 ( ) A .-2 B .2 C . 12 D .-12 11.(2011年孝感)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822= B 235= C 2×3=6 D 824=

12.(2011年广州)四个数-5,-0.1, 1 2 ,3中为无理数的是 ( ) A .-5 B .-0.1 C .1 2 D .3 13.(2011年南昌)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 A .400 B .4 C .0.4 D .0.04 14.(2011年呼和浩特)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对0.05049分别取近似值,其中错误的是 ( ) A .0.1(精确到0.1) B .0.05(精确到百分位) C .0. 05(精确到千分位) D .0.050(精确到0.001) 15.(2011车安徽省)设a =19-1,a 在两个相邻整数之间,则这两个整数是( ) A .1和2 B .2和3 C .3和4 D .4和5 16.(2011年成都)已知实数m 、n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m>0 B .n<0 C .mn<0 D .m -n>0 17. (2011年菏泽)实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 () 2 2 411a a -+ -化简后为( ) A .7 B .-7 C .2a -15 D .无法确定 18.(2011年襄阳)若x ,y 为实数,且110x y ++-=,则2011 x y ?? ? ?? 的值是( ) A .0 B .1 C .-1 D .-2011 19.(2011年广东省)据中新社北京2010年12月8日电,201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46400000吨,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A .5.464×107 吨 B .5.464×108 吨 C .5.464×109 吨 D .5.464×1010 吨 20.(2011年义乌)我市市场交易持续繁荣,市场成交额连续20年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2010年中 国小商品城成交额首次突破450亿元关口.请将数据450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单位:元) ( ) A .4.50×102 B .0.45×103 C .4. 50×1010 D .0.45×1011 21.(2011年宁波)据宁波市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本市常住人口760.57万人,其中760. 57 万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A .7.6057×105 人 B .7.6057×106 人 C .7.6057×107 人 D .0.76057×107 人 22.(2011年德州)温家宝总理强调,“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0000套,用于解决中低

初中数学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3分)﹣22=() A.﹣2 B.﹣4 C.2 D.4 2.(3分)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50 000 000千米,数据15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5×108B.1.5×109C.0.15×109D.15×107 3.(3分)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DE∥BC,若BD=2AD,则() A.B.C.D. 4.(3分)|1+|+|1﹣|=() A.1 B.C.2 D.2 5.(3分)设x,y,c是实数,() A.若x=y,则x+c=y﹣c B.若x=y,则xc=yc C.若x=y,则D.若,则2x=3y 6.(3分)若x+5>0,则() A.x+1<0 B.x﹣1<0 C.<﹣1 D.﹣2x<12 7.(3分)某景点的参观人数逐年增加,据统计,2014年为10.8万人次,2016年为16.8万人次.设参观人次的平均年增长率为x,则()

A.10.8(1+x)=16.8 B.16.8(1﹣x)=10.8 C.10.8(1+x)2=16.8 D.10.8[(1+x)+(1+x)2]=16.8 8.(3分)如图,在Rt△ABC中,∠ABC=90°,AB=2,BC=1.把△ABC分别绕直 线AB和BC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的底面圆的周长分别记作l 1,l 2 ,侧面积分别 记作S 1,S 2 ,则() A.l 1:l 2 =1:2,S 1 :S 2 =1:2 B.l 1 :l 2 =1:4,S 1 :S 2 =1:2 C.l 1:l 2 =1:2,S 1 :S 2 =1:4 D.l 1 :l 2 =1:4,S 1 :S 2 =1:4 9.(3分)设直线x=1是函数y=ax2+bx+c(a,b,c是实数,且a<0)的图象的对称轴,() A.若m>1,则(m﹣1)a+b>0 B.若m>1,则(m﹣1)a+b<0 C.若m<1,则(m+1)a+b>0 D.若m<1,则(m+1)a+b<0 10.(3分)如图,在△ABC中,AB=AC,BC=12,E为AC边的中点,线段BE的垂直平分线交边BC于点D.设BD=x,tan∠ACB=y,则() A.x﹣y2=3 B.2x﹣y2=9 C.3x﹣y2=15 D.4x﹣y2=21 二.填空题

初中数学数轴教案精选范文案例

初中数学数轴教案精选范文案例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其中,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称为数轴的三要素。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数轴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数学数轴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数轴的概念,能用数轴上的点准确地表示有理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与实际操作,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数与形结合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数轴的三要素,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难点】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通过实例温度计上数字的意义,引出数学中也有像温度计一样可以用来表示数的轴,它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数轴。 (二)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用画图的形式表示东西向马路上杨树,柳树,汽车站牌三者之间的关系: 提问1:上面的问题中,“东”与“西”、“左”与“右”都具有相反意义。我们知道,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那么,如何用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牌的相对位置呢? 学生活动:画图表示后提问。 提问2:“0”代表什么?数的符号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对照体温计进行解答。

教师给出定义: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足: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代表原点;通常规定直线上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选取合适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提问3:你是如何理解数轴三要素的? 师生共同总结:“原点”是数轴的“基准”,表示0,是表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正方向是人为规定的,要依据实际问题选取合适的单位长度。 (三)课堂练习 如图,写出数轴上点A,B,C,D,E表示的数。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数轴的三要素,用数轴表示数。 课后作业: 课后练习题第二题;思考: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有什么特点? 初中数学数轴教案二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实数解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实数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五个命题: ①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的平方相等; ②内错角相等; ③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④两个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 ⑤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2个B.3个C.4个D.5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下,内错角相等,两个无理数的和可以是无理数也可以是有理数,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①正确; ②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下,内错角相等,②错误; ③正确; ④反例:两个无理数π和-π,和是0,④错误; ⑤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实数,平面内直线的位置;牢记概念和性质,能够灵活理解概念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 A.±2 B.±4 C.4 D.2 【答案】D 【解析】 【分析】 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x是a的立方根,根据此定义求解即可.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可知64的算术平方根是8,而8的立方根是2,由此就求出了这个数的立方根.【详解】 ∵64的算术平方根是8,8的立方根是2, ∴这个数的立方根是2.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立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相关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立方根与算术平

3.已知,x y 为实数且10x +=,则2012x y ?? ??? 的值为( ) A .0 B .1 C .-1 D .2012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x 、y ,然后代入所求式子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由题意,得 x+1=0,y-1=0, 解得:x=-1,y=1, 所以2012x y ?? ??? =(-1)2012=1,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熟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那么每个非负数都为0是解题的关 键. 4.下列说法:①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②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③负数 没有立方根;④16的平方根是±4;⑤某数的绝对值,相反数,算术平方根都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0,其中错误的是(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答案】D 【解析】 【详解】 ①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正确; ②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错误; ③负数没有立方根,错误; ④16的平方根是±4,用式子表示是,错误; ⑤某数的绝对值,相反数,算术平方根都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0,正确. 错误的一共有3个,故选D . 5.在-2,3.14,5π,这6个数中,无理数共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答案】C

初中数学实数分类汇编及解析

初中数学实数分类汇编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3)2=9 B .|-3|=-3 C ±3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绝对值的意义,乘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逐项进行计算即可得. 【详解】 A. -(-3)2=-9,故A 选项错误; B. |-3|=3,故B 选项错误; 3,故C 选项错误; D. 4,=-4,故D 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意义,乘方运算、平方根、立方根的运算,熟练掌握各运算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1的值在( ) A .1到2之间 B .2到3之间 C .3到4之间 D .4到5之间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平方根的意义,由16<17<25的近似值进行判断. 详解:∵16<17<25 ∴4<5 ∴3-1<4 -1在3到4之间.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根据平方根的被开方数的大小估算是解题关键. 3.规定用符号[]n 表示一个实数的小数部分,例如:[]3.50.5, 1.= =按照此规 定, 1??的值为( )

A 1 B 3 C 4 D 1+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3<4的小数部分,根据用符号[n]表示一个实数的小数部分,可得答案. 【详解】 解:由34,得 4+1<5. 3-,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利用了无理数减去整数部分就是小数部分. 4.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x ,则它后面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x +1 B .x 2+1 C 1 D 【答案】D 【解析】 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x ,则这个自然数是2,x 则它后面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 故选D. 5.已知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为218dm ,则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为( ) A .1dm B C D .3dm 【答案】B 【解析】 【分析】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xdm ,然后依据表面积为218dm 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xdm . 根据题意得:2618(0)x x =>, 解得:x . 故选:B . 【点睛】 此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依据题意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杭州市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图文解析

杭州市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图文解析 一、选择题 1.如果α∠和β∠互余,下列表β∠的补角的式子中:①180°-β∠,②90°+α∠,③2α∠+β∠,④2β∠+α∠,正确的有( )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互余的两角之和为90°,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β的补角=180°﹣∠β,故①正确; ∵∠α和∠β互余,∴∠β=90°-∠α,∴∠β的补角=180°﹣∠β=180°﹣(90°-∠α)=90°+α∠,故②正确; ∵∠α和∠β互余,∠α+∠β=90°,∴∠β的补角=180°﹣∠β=2(∠α+∠β)﹣∠β=2∠α+∠β,故③正确; ∵∠α+∠β=90°,∴2∠β+∠α=90°+∠β,不是∠β的补角,故④错误. 故正确的有①②③.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互余的两角之和为90°,互补的两角之和为180°. 2.将一副三角板如下图放置,使点A 落在DE 上,若BC DE P ,则AFC ∠的度数为( ) A .90° B .75° C .105° D .12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0E BCE ==?∠∠,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AFC ∠的度数. 【详解】 ∵//BC DE ∴30E BCE ==?∠∠

∴453075AFC B BCE =+=?+?=?∠∠∠ 故答案为: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板的角度问题,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AB 上一点,2,3BE AE BE ==,P 是AC 上一动点,则PB PE +的最小值是( ) A .8 B .9 C .10 D .1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连接DE ,交AC 于P ,连接BP ,则此时PB+PE 的值最小,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 【详解】 解:如图,连接DE ,交AC 于P ,连接BP ,则此时PB PE +的值最小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B D ∴、关于A C 对称 PB PD =∴ PB PE PD PE DE ∴+=+= 2,3BE AE BE ==Q 6,8AE AB ∴== 226810DE ∴=+=; 故PB PE +的最小值是10,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正方形的性质,解此题通常是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得出. 4.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将其折成正方体后,则“扫”的对面是( )

人教版初中数学数轴--教学设计

数轴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数轴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数轴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我们研究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运算法则等的图形分析工具;借助数轴的直观性表示不仅可以加深对正数、0、负数的认识,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分析、理解相关数学问题;通过对点在数轴上运动的研究可以推导出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利用数轴上表示数的特点来确定有理数的大小和不等式组的解集.数轴作为分析、研究数学问题的工具,不仅揭示了其内在的数形结合思想,而且也为研究数学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为今后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运用打下坚实基础. 学习数轴是把数和形有机统一起来的第一次尝试,我们借助教科书中的情境:“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牌,汽车站牌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牌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从情境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转化、类比、比较、分析等思维活动,发现“三要素”(基准点、方向和与基准点的距离)在刻画事物相对位置中的作用,把实际问题抽象成用“直线、点、距离等”描述的图形;继而将直线上的点用数表示,实现在一条直线上用0表示“基准点”,借助负数概念引入过程中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经验,来规定在0的左、右两边分别用负数和正数表示,顺利过渡到用负数、0、正数表示出了这条直线上的点,为定义数轴概念提供一次直观基础。然后通过这一例子与温度计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三要素”的意义,体会“用点表示数”和“用数表示点”的思想方法,为定义数轴概念提供又一次直观基础,自然引出数轴概念.在数轴概念的建立过程中,应注意渗透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原点是数轴的基准点;单位长度是度量线段长度的单位,1是实数单位;原点向右、向左的方向表示了相反方向,它们与正数、负数的对应关系;即原点与0,正向、反向与正数、负数,单位长度与1的对应关系.并具体讲述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数轴“三要素”;体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合理性,感受其中的数形结合思想.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题型归类

实数的典型题 1(1)若2m—4与3m—1是同一个数的平方根,求m的值 (2)已知2a—3与5—a是一个数的两个平方根,求a的值 (3)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是a+1和2a—22,求a的值 2(1)若正数的平方根为x+1和x—3,求m的值 (2)已知2a—1与—a+2是m的平方根,求m的值 (3)若某数的平方根是3a—5和21+a,求这个数 3(1)已知2m+2的平方根是±4,3m+n+1的平方根是±5,求m+2n的值 (2)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3a+b—1的算术平方根是4,求a+2b的平方根 (3)已知3x+16的立方根是4,求2x+4的平方根 (4)x+3的平方根是±3,2x+y—12的立方根是2,求+的算术平方根 (5)2x+1的平方根是±4,4x—8y+2的立方根是—2,求—10(x+y)的立方根 (6)已知2a—1的立方根是3,3a+b+5的平方根是7,c是的整数部分,求a+2b+的立方根 4(1)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求++的值

(2)已知a、b互为倒数,c、d互为相反数,求—++1 的值 (3)x、y互为相反数,a、b互为倒数,c的绝对值等于5,—3是z的一个平方根,求(+)+ab—的值 (4)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求— + +的值 5(1) —+(+)=0 求—的值 (2)|x—1|+ —)+ —=0 求x+y+z的值 (3)|a—2|+ —+ —)=0 求+—+2c的值(4) —+|—3y—13|=0 求x+y的值 (5) —+)+ —=0且=4 求++的值(6)+)+ —)=0 求+的值 (7)|a+b+1|与++互为相反数,求+)的值(8)+—(y—1) —=0 求—的值

初中数学实数专项训练及解析答案

初中数学实数专项训练及解析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数轴上表示3、13的对应点分别为C 、B ,点C 是AB 的中点,则点A 表示的数是 ( ) A .13 B .13 C .13 D 13 【答案】C 【解析】 点C 是AB 的中点,设A 表示的数是c 1333c =-,解得:13C .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注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 264 ) A .±2 B .±4 C .4 D .2 【答案】D 【解析】 【分析】 如果一个数x 的立方等于a ,那么x 是a 的立方根,根据此定义求解即可.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可知64的算术平方根是8,而8的立方根是2,由此就求出了这个数的立方根. 【详解】 ∵64的算术平方根是8,8的立方根是2, ∴这个数的立方根是2.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立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相关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立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定义. 3.在整数范围内,有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即a bq r a b =+≥( 且)00b r b ≠≤<,,若被除数a 和除数b 确定,则商q 和余数r 也唯一确定,如:11,2a b ==,则11251=?+此时51q r ==,.在实数范围中,也有 (a bq r a b =+≥且0b ≠,商q 为整 数,余数r 满足: 0)r b ≤<,若被除数是2,除数是2,则q 与r 的和( ) A .724 B .226 C .624 D .424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722492 =q 即可先求出q 的值,再将a 、q 、b 的值代入a =bq +r

初中数学数轴教学教案

初中数学数轴教学教案 初中数学数轴教学教案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从标有刻度的温度计表示温度高低 这一事例出发,引出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来理解有理数的有关问题.数轴不仅是学生学习相反数,绝对值等有理数知识的重要工具,还是以后学好不等式的解法,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等内容的必要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特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 使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2. 能将已知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理解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 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数与形的结合)

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材分析: ⑴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⑵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学生对数轴概念和数轴的三要素,学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画图中丢三落四的现象,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⑶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他们往往需要依赖直观具体形象的图形的年龄特点,以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也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 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教学中积极利用板书和练习中的图形,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 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辅助作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实数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实数 1.1实数的运算 1.1.1★计算: 201320142014201420132013?-?. 解析 将20142014及20132013分别分解为两数的积,得 201420142014100002014201410001-?+=?, 201320132013100002013201310001=?+=?, 所以,原式201320141000120142013100010??-??==. 评注 一般地有 101abab ab =?;1001abcdc abc =?;10001abcdabcd abcd =?;… 1.1.2★计算: 12324671421 135261072135 ??+??+????+??+??. 解析 原式()() 12312227771351222777???+??+??= ??+??+??25 = . 1.1.3★计算: 111 1223 99100 +++ ???. 解析原式1111 11991122399100100100???? ??=-+-++-=-= ? ? ? ???? ?? . 评注 在做分数加减法运算时,根据特点,将其中一些分数适当拆开,使得拆开后有一些分数可 以相互抵消,达到简化运算的目的,这种方法叫拆项法.本例中,我们把()11n n ?+拆成11 1 n n -+,即 有 ()111 11 n n n n =- ?++. 其他常用的拆项方法如: (1)()11 d n n d n n d =- ?++()1111n n d d n n d ????=-?? ??++?????? 或.它经常用于分母各因子成等差数列,且公差为d 的情形. (2) ()()()()()1111122112n n n n n n n ??=?-???+?+?++?+???? .

浙江省杭州市2019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中考)

2019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计算下列各式,值最小的是 ( ) A .20+19? B .2019+? C .2019+-? D .2019++-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A m 与点()3,b n 关于y 轴对称,则 ( ) A . 3m =,2n = B .3m =-,2n = C .2m =,3n = D .2m =-,3n = 3.如图,P 为O e 外一点,P A 、PB 分别切O e 于A 、B 两点,若3PA =,则PB = ( ) A .2 B .3 C .4 D .5 4.已知九年级某班30位同学种树72棵,男生每人种3棵,女生每人种2棵,设男生x 人,则 ( ) A .()237230x x +-= B .()327230x x +-= C .()233072x x +-= D .()323072x x +-= 5.点点同学对数据26,36,36,46,5■,52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中一个两位数被墨水涂污看不到了,则计算结果与被涂污数字无关的是 ( )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方差 D .标准差 6.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在AB 边和AC 边上,//DE BC ,M 为BC 边上一点(不与B 、C 重合),连结AM 交DE 于点N ,则 ( ) A . AD AN AN AE = B .BD MN MN CE = C .DN NE BM MC = D .DN NE MC BM = 第3题图 第6题图 第9题图 7.在ABC △中,若一个内角等于另外两个角的差,则 ( ) A .必有一个角等于30° B . 必有一个角等于45° C . 必有一个角等于60° D . 必有一个角等于90° 8.已知一次函数2y ax b =+和2y bx a =+,函数1y 和2y 的图像可能是 ( ) A . B . C . D . 9.如图,一块矩形木板ABCD 斜靠在墙边,(OC OB ^,点A 、B 、C 、D 、O 在同一平面内),已知AB a =, AD b =,BOC x ?.则点A 到OC 的距离等于 ( ) O B A P E N M D C B A

七年级数学上册 1.2 数轴教案 (新版)浙教版

1.2 数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与温度计的类比,认识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的概念,知道互为相反的一对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会求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能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现实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从数形两个侧面理解与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用形来解决数的问题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习数学的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学习数轴,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通过分组动手操作实践,体会数学充满探索性,并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发现知识,找到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数轴和相反数的概念及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三、教学难点:数轴的概念和相反数反映在数轴上的性质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教师出示一只温度计,首先让学生说说温度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然出提问:(1)温度计上的刻度是怎样表示温度的?(2)把温度计横放(零上温度向右),你觉得它像什么?(3)你能把温度计的 刻度画在纸上吗?引出新课:“数轴”。 (借助于温度计,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易于接受数轴。感受到数学是真实的、亲切的。这些问题的创设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学生很自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合作讨论,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师生一起画一条数轴。 [讲清数轴的画法:一画(直线);二定(定原定);三选(选正方向);四统一(单位长度要统一)。] 2、观察数轴有什么特征?(让学生讨论) (如: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类比温度计三者缺一不

中考数学(实数)专题复习

2017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第一章 数与式 【重点考点例析】 考点一:无理数的识别。 A .π B . 5 C .0 D .-1 .对应训练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考点二、实数的有关概念。 例2 (2015?遵义)如果+30m 表示向东走30m ,那么向西走40m 表示为( ) A .+40m B .-40m C .+30m D .-30m 例3 (2015?资阳)16的平方根是( ) A .4 B .±4 C .8 D .±8 A B .C D . 2.(2015?盐城)如果收入50元,记作+50元,那么支出30元记作( ) A .+30 B .-30 C .+80 D .-80 3.(2015?珠海)实数4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2 B .2 C .±2 D .±4 A B . 2 C . D .- 2 考点三:实数与数轴。 例5 (2015?广州)实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2.5|=( ) A .a-2.5 B .2.5-a C .a+2.5 D .-a-2.5 对应训练 8.(2015?连云港)如图,数轴上的点A 、B 分别对应实数a 、b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a|>|b| C .-a <b D .a+b <0

考点四:科学记数法。 例6 (2015?威海)花粉的质量很小,一粒某种植物花粉的质量约为0.000037毫克,已知1克=1000毫克,那么0.000037毫克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3.7×10-5克B.3.7×10-6克C.37×10-7克D.3.7×10-8克 对应训练 9.(2015?潍坊)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实现了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4%的目标,其中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方面,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达865.4亿元,数据“865.4亿元”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元. A.865×108B.8.65×109C.8.65×1010D.0.865×1011 10.(2015?绵阳)2013年,我国上海和安徽首先发现“H7N9”禽流感,H7N9是一种新型禽流感,其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病毒的最大直径为0.00000012米,这一直径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2×10-9米B.1.2×10-8米C.12×10-8米D.1.2×10-7米 考点五:非负数的性质 例7 (2015?新疆)若a,b为实数,且=0,则(ab)2013的值是()A.0 B.1 C.-1 D.±1 对应训练 A.m>6 B.m<6 C.m>-6 D.m<-6 【聚焦中考】 1.(2015?济宁)一运动员某次跳水的最高点离跳台2m,记作+2m,则水面离跳台10m可以记作()A.-10m B.-12m C.+10m D.+12m 2.(2015?临沂)-2的绝对值是() A.2 B.-2 C.1 2 D.- 1 2 3.(2015?烟台)-6的倒数是() A.1 6 B.- 1 6 C.6 D.-6 4.(2015?潍坊)实数0.5的算术平方根等于() A.2 B C D.1 2 5.(2015?威海)下列各式化简结果为无理数的是() A B.1)0C D 6.(2015?烟台)“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势在必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大约是210000000人一年的口粮.将21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2.1×109B.0.21×109C.2.1×108D.21×107 7.(2015?泰安)201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约52万亿元人民币,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012年我国国民生总值为() A.5.2×1012 B.52×1012元C.0.52×1014 D.5.2×1013元 8.(2015?临沂)拒绝“餐桌浪费”,刻不容缓.据统计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约50 000 000 000千克,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浙江杭州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

浙江中考数学总复习 代数部分 第一章:实数 基础知识点: 一、实数的分类: ???? ?? ?? ????????????? ???? ?????????????????? ??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1、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写成q p 的形式,其中p 、q 是互质的整数,这是有理数的重要特征。 2、无理数:初中遇到的无理数有三种:开不尽的方根,如2、34;特定结构的不限环无限小数,如1.1001……;特定意义的数,如π、45sin °等。 3、判断一个实数的数性不能仅凭表面上的感觉,往往要经过整理化简后才下结论。 二、实数中的几个概念 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实数a 的相反数是 -a ; (2)a 和b 互为相反数?a+b=0 2、倒数: (1)实数a (a ≠0)的倒数是 a 1 ;(2)a 和b 互为倒数?1=ab ;(3)注意0没有倒数 3、绝对值: (1)一个数a 的绝对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 ???-==0 ,0, 00, a a a a a a (2)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必须要对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实数进行数性(正、负)确认,再去掉绝对值符号。 4、n 次方根 (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设a ≥0,称a ±叫a 的平方根,a 叫a 的算术平方根。 (2)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3)立方根:3a 叫实数a 的立方根。 (4)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三、实数与数轴 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 2、数轴上的点和实数的对应关系: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而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唯一的点来表示。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四、实数大小的比较 1、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五、实数的运算 1、加法: (1)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数轴》参考教案

2 数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并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了解相反数的概念及其在数轴上的表示。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比与迁移来掌握数轴的概念和性质,并通过观察来掌握相反数的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数轴与数的结合,培养数形结合思想。 (2)初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主动和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法和学法指导:为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素养的提高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诱思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形式展开教学。教师创设情境引导教学,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课前准备:正方体的实物、展开图的模板图形、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诱思导学 问题1: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温度的重要工具,你会读温度计吗?请你尝试读出图中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 问题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 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 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二.合作探究 学生回答由上述两问题得到什么启发?你能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 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归纳出:可以表示有理数的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得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三.精讲精练 例1: +3,-4,4 1,-1.5,0分别在数轴的什么位置? 例2:指出数轴上 A, B, C, D 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例3: 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 23, -5, 0, 5, -4,2 3- 例4:2与-2有什么相同点与不相同点?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23与23-,5与-5呢? 结论:有理数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0用原点表示.所以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四.拓展提高 问题1:数轴上的两个点,右边点表示的数与左边点表示的数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问题2:正数、负数在数轴的什么位置?判断它们的大小? 利用结论练习: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⑴-2 和 +6;⑵0和 -1.8;⑶2 3-和 -4. 结论:数轴上两个点所表示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通过练习,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五.达标检测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实数Word版

∣----数与式 代数∣----方程与不等式 ∣----函数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实数》 本专题涉及: (1)实数的有关概念;(2)实数的四则运算;(3)近似数与科学记数法;(4)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5)非负数的运用等. 由于数的进一步扩充,这对今后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后续内容的重要基础.根据近几年中考情况分析可知,本专题难度不大,分数不多,预计2007年仍以上述内容作为考查的重点,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出现,也可能出现一些小型的计算题.命题围绕以下几部分展开: 1.借助数轴,以数形结合的形式探究相反数、绝对值、算术平方根等概念与性质以及实数大小比较. 2.用实际生活的题材为背景,结合当今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考查近似数、有效数字、科学记数法等. 3.实数的四则运算、乘方、开方运算以及混合运算也是命题的重点,备考时要注意把握好符号关. 4.探究实数有关概念实数的不同分类方法,探究实数中的非负数及其性质. 1.由于本节概念较多,有理数与无理数、相反数与倒数、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等等.在复习时要对实数的有关概念理解透彻,找出其区别与联系. 2.对于一些大数、小数和近似数能熟练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在应试中还应注意有效数字的实际意义,能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应用. 3.要注重本专题与其他专题的联系,本专题与函数、不等式等有密切联系,因此复习时不仅要掌握基本知识点,同时也要重视相关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专题二整式与因式分解 本专题涉及整式的有关知识及整式的四则运算仍会以填空、选择和解答题的形式出现,乘法公式、因式分解可逐步渗透到综合题中去进行考查.数与式的应用题将是今后中考的一个热点.近年来各省、市中考中对整式加、减、乘、除、乘方等运算以及同类项概念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这两种客观性命题出现,题目的难度不大,但容易出错,对于求代数式的值和乘法公式应用多在解答题中出现,有时还从恒等变形中进行考查.预计今后的中考试题还会以填空和选择的题型来考查这部分的知识,但对于求代数式的值和乘法公式的应用如果在解答题中出现,将主要从这数学方法上去考查,例:用整体代人的方法求值,在求值时还要注意用分类方法,将乘法公式变形后来运用,这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能力,并简化运算.命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通过对代数式概念的理解,达到会说、会列、会写、会求值这四点要求. 2.通过对整式的有关概念的理解,探究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多项式的次数,探究同类项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同类项的定义在解题中的运用,合并同类项,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乘法公式的运用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