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名著导读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优质课教案_0
- 格式:docx
- 大小:31.68 KB
- 文档页数:4
走近<水浒>品读鲁智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鲁智深其人其事2. 能通过读人物、读细节、读细节的方法读《水浒》3. 正确看待鲁智深的英雄行为教学重点:了解鲁智深其人其事教学难点:正确看待鲁智深的英雄行为教学过程一、快问快答,导入新课教师: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而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九年级,我们走进了一部名著,认识了108 位英雄,这部书就是《水浒》。
我通过几个问题,看看咱们对这本书的了解(教师问,学生抢答)1. 梁山寨主分别是谁?2. 出场的第一个英雄及绰号?3. 在快活林里,醉打蒋门神的是谁?4. 原为80 万禁军教头的是谁?5. 身长八尺,腰阔十围,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络腮胡须的是谁?对于这样一部长篇名著,我们应该注意阅读呢?(教师指明方法)二、品读鲁智深(一)读人物1. 教师出示相关试题,学生填空2. 学生展示3. 教师对比人物形象;李逵、林冲、武松、宋江(二)读情节1. 教师提问:《水浒》中,有关鲁智深的回目有哪些?学生回答2. 学生《导学案》填空3. 组内每人一节,复述有关鲁智深情节4. 教师明确结局5. 看视频:鲁智深圆寂(三)读细节1. 教师列举两个事例2. 学生作答3. 学生展示答案三、思考:我们应如何看待鲁智深的英雄行为?学生思考后,作答教师明确:《水浒》中的打杀行为有很多是行侠仗义、打抱不平,是正义的行为,是处在那样一个被黑暗封建统治下的反抗行为。
我们处在和谐的法制社会,应有是非观念,不能学习他们的冲动。
f鲁智深:有勇有谋板书设计I「读人物李逵:头脑简单读小说\ 读情节行侠仗义\林冲:逆来顺受<读细节武松:滥杀无辜'宋江:忠君思想作业:用读人物、读情节、读细节的方法梳理另一水浒英雄。
初中语文教学、学习资料
名著导读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文体,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
作者信息,施耐庵,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
主要内容,描写的是北宋末年梁山108将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主题思想,①官逼民反;
②表达人们对平等、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③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主要人物,人物,相关故事,性格特征鲁智深
(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武松
(行者),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勇猛刚烈,光明磊落,有仇必复,有恩必报,精明干练。
吴用
(智多星),智取生辰纲,智赚玉麒麟,智取大名府。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林冲
(豹子头),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火并王伦。
,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逆来顺受,委曲求全
李逵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沂岭杀四虎,江州劫法场,疾恶如仇,侠肝义胆,性情鲁莽,淳朴爽直。
宋江
(及时雨),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浔阳楼题反诗,三打祝家庄。
,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被招安。
杨志
(青面兽),杨志卖刀,斗武杀牛二,押送金银担,双夺宝珠寺。
,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艺术特色,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
②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③语言上,采用古白话,质朴生动,洗练明快,富有表现力。
1。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设计【学习目标】3、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人生智慧。
4、学会读书与思考相结合,构建知识树【学习重点、难点】1.结合小说情节深入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学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课前热身1、《水浒传》的作者______(朝代)______(人名),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小说。
2、绰号豹子头的_______,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_____设计误入白虎节堂,刺配_______,后雪夜上梁山。
3、性格粗犷、强悍、正直、讲义气,拳打“镇关西”的英雄是4、《水浒》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善盗的是()善射的是()善行的是()二、导入,板书课题1、中考点解读2、回顾名著阅读方法3、历年名著对人物及情节考查的命题形式三、阅读指导(一)看下面句子,分析人物性格特征:1、鲁达听了道:“……这个腌臜泼才,投托在俺小种经略相公门下做个肉铺户,却原来这等欺负人。
”回头看看李忠、史进道:“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
”…...2、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
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
”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小结1:通过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二)、《水浒传》中最精彩的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千人千面。
请以:“我最喜欢(人名)的(特征),因为(情节)”的句式来说说你喜欢的人物。
小结2:把人物放在特定故事情节中分析性格特点。
(三)《水浒传》的许多故事充满智慧,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描写得极其精彩。
你还爱读哪些精彩的故事?请以:“我认为好,因为,比如”形式回答。
小结3:情节概括方法: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什么人+什么事+结果怎样(三)真题演练1、《水浒传》中的林冲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一直安分守己的他去在高俅等人步步追杀之下,雪夜上梁山。
如何由浅入深阅读一本书——《水浒传》阅读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阅读章回体小说要学会从回目读起,检索关键信息。
2、读出人物的初始姿态、成长姿态、发展姿态,进而考量人物的命运姿态。
【教学重点】读出人物的初始姿态、成长姿态、发展姿态,进而考量人物的命运姿态。
【教学难点】读出人物的初始姿态、成长姿态、发展姿态,进而考量人物的命运姿态。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水浒传》的名著导读课,老师为我们这一节课拟了一个主标题——《如何由浅入深阅读一本书》,大家齐读!生:读师:这个标题里哪四个字告诉了我们的思维路径?生:由浅入深。
师:这节课我们就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了解《水浒传》,走近《水浒传》。
二、分析阅读屏显:检视阅读是有系统的略读和粗读,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构架做概括性的理解。
对于章回小说而言,可以先从回目读起,检索关键信息;对小说先进行粗浅阅读,厘清重点人物的重点事件,客观表述即可。
师:同学们来读这段文字,检索其中的有效信息。
生:读章回小说,可以先从回目读起,比如读《水浒传》。
生:读小说可以先进行略读和粗读,进而了解整本书的基本内容。
师:这是从阅读方法提取到的有效信息。
我们依据检视阅读的方式,先对《水浒传》进行轮廓性的了解。
屏显:检视话题 1.自选一个角度(内容、主题、人物、艺术等),谈谈你对《水浒传》的认识与看法。
生:《水浒传》讲了一群汉子替天行道的故事。
生:《水浒传》讲了在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奸臣当道,老百姓过得民不聊生。
生:《水浒传》讲了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从反抗朝廷开始,到发展壮大再到最后招安走向失败的故事。
生:《水浒传》塑造了很多鲜明的人物形象,有108条好汉,是一部人物众多的小说。
生:《水浒传》是一部真英雄与伪英雄相互交织的故事。
总结:同学们谈得很全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屏显:检视话题 2.从《水浒传》的宏观框架来看,你认为哪些回目非常关键,与梁山泊命运休戚相关?师:在《水浒传》里,有一些重大事件、重要回目非常关键,对梁山泊的发展至关重要,你认为是哪些回目?生:第三十九回《梁山泊好汉劫法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在这一回里,宋江正式入伙梁山泊,为梁山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全面分析,分析典型英雄形象。
2.纵横对比,对比中加深对英雄的了解。
3.深入思考,探究主题,理解英雄的内涵。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与难点:1.结合小说情节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及小说人物形象。
2. 探究主题,理解英雄的内涵。
三、教学准备1.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生动的情境。
2.准备课件和导读学案,引导学生学习。
教法与学法:品悟法;赏析再现法;教学时数:1课时四、教学设计思路:《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伟大的古典名著。
在一节课的时间里与学生共同分析归纳人物经历,通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热情。
因此,教学时应从“激趣”入手,激发学生对这部名著的兴趣。
五、教学环节:(一)导入设计阅读就是一种寻找,一种相遇,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水浒英雄,与它们进行一次精神的邂逅。
(二)明确学习目标(三)人物形象分析《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金圣叹在书上划出林冲、鲁智深、武松的主要回目,不同人物用不同方式标注。
(指导标注方法)1.“悲情好汉”林冲⑴林冲的人生走势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火并王伦,梁山参战,南征北战,病逝六和寺。
⑵品析林冲形象①在柴进府上,棒打洪教头;三打祝家庄时,神速生擒扈三娘;高唐州救柴进,与呼延灼大战五十回合。
可见其:武艺高强②借宿山神庙前,确认火盆里的火种都被雪浸灭了才放心离开可见其: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谨小慎微⑶林冲的人生选择(通过林冲的选择,进一步分析林冲性格)⑷练一练林冲的性格是发展变化的,起初他可谓是,后来在“”一回中,他爆发出了精神。
(3分)2.金圣叹赞曰:“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
”⑴武松的人物行踪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十字坡遇张青,义夺快活林,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醉打孔亮,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打青州,南征北战,六和寺出家。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水浒传》中经典片段的语言特色,掌握并运用其中的词汇和句式进行简单的文学鉴赏。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水浒传》中人物性格、情节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理解小说主题及其社会意义。
3.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欣赏《水浒传》中的英雄主义精神和美学价值,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能够初步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感受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理解《水浒传》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掌握其艺术特色。
•学会从语言、情节、人物等方面鉴赏古典小说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深入分析《水浒传》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深刻的社会背景,理解其主题思想。
•引导学生将古典小说的阅读鉴赏能力迁移到其他文学作品的阅读中。
四、教学资源•《水浒传》原著节选或改编版•多媒体课件(包含人物图片、关键情节视频、背景介绍等)•课外阅读材料(如《水浒传》研究论文、评论文章)•小组讨论题卡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水浒传》的基本信息和背景知识。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关键人物、情节进行小组讨论。
•情境模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再现小说中的经典场景。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播放一段《水浒传》中的经典打斗场景视频,引发学生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部文学作品中的场景吗?它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水浒传》的世界。
(二)新课教学1.作者与背景介绍(简要)•简述施耐庵生平及《水浒传》的创作背景。
2.主要人物与情节概览•通过PPT展示林冲、武松、宋江等主要人物图片及简介,引导学生概括其性格特点。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教学目标1.把握作品内容,了解写作背景。
2.掌握阅读古典小说的基本方法。
3.通过自由阅读,赏析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及典型故事情节。
教学重点1.掌握古典小说的阅读方法。
2.赏析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及典型故事情节。
3.激发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思考其中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1.掌握古典小说的阅读方法。
2.赏析作品中的经典的人物形象及典型故事情节。
3.激发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出示课件中他人评价《水浒传》的内容,学生自由阅读。
《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金圣叹《水浒传》的作者是完全站在人民的立场来观察、批评这个社会的,最有鲜明的倾向性。
通过艺术形象,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封建社会的本质。
——浦江清通过阅读他人评价《水浒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其进入学习。
新知探究一、作品感知1.内容概述。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水浒传》内容概述的内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作品内容。
2.创作背景。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水浒传》创作背景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由来及创作背景,引导学生感知作品的现实意义与寄寓的思想内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作品内容,了解其创作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中寄寓的内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阅读指导【活动内容】如何阅读古典小说?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本单元所学,交流、讨论自己的看法。
教师提示学生,回顾在学习本单元的小说课文时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品读的。
学生思考并发言后,教师出示课件中“阅读指导”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古典小说的阅读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已学内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阅读方法,掌握阅读古典小说的基本方法。
三、自主阅读【活动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自由阅读《水浒传》,并在组内交流下列问题。
1.哪一位梁山好汉最令你崇拜?试着简单介绍他,并总结他的形象特点。
2.分享一个令你印象深刻的情节。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林冲的人生历程初步感知小说内容,体会“官逼民反”的主题。
2、体会小说在矛盾冲突中推进情节的写作手法。
3、引导学生感悟反抗斗争精神,并结合现实生活形成人生智慧。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根据林冲的人生历程初步感知小说内容,体会“官逼民反”的主题与在矛盾冲突中推进情节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反抗斗争精神,并结合现实生活形成人生智慧。
【教学过程】
一、猜水浒英雄
《水浒传》中有一百零八好汉,你知道这是水浒中的谁吗?
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怎生打扮?但见: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
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
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的年纪。
比及起程,不想他染患风病瘫了。
丹徒县又申将文书来,报说他风瘫,又不能痊,就留在六合寺中,教武松看视,后半载而亡。
他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后来却落草为寇,由兵到匪的转变,其中发生了些什么呢?让我们聚焦林冲的人生历程,来为他立一个小传。
立小传之前,老师先教你们一招,如何在矛盾冲突中把握小说情节与人物形象。
(微课)
二、品水浒好汉
活动一:我为林冲填写人生轨迹表
我们先来看看矛盾对推进小说情节的作用,为林冲填写人生轨迹表,记录他人生路上的重大矛盾时刻。
这已在预习时布置,相信大家已经完成了。
来,分享一下吧。
(一人概括一个)
面对这些矛盾时刻,林冲的应对方式有变化吗?这些又体现出他怎样的形象?我们再来看看矛盾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现在让咱们回到原著,聚焦这些矛盾时刻,看看林冲遭遇了什么,他又是怎样应对的,为他填写形象分析表吧!
请大家将双方的言行表现用不同颜色的笔圈点勾画出来,再细细品味林冲的形象。
这里给出了一个示例,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一下。
谢谢这位同学的朗读,现在给大家8分钟时间品味,再给3分钟时间小组交流,分享时请小组一起朗读你们找到的句子,再派代表分享你们的观点。
活动二:我为林冲填写形象分析表
我们按顺序从第一节开始吧!
教师总结第一次:面对高衙内对妻子的多次调戏,林冲碍于权势,忍辱负重,不敢反抗,只能把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矛盾的种子已经埋下了,高太尉认为是林冲害他义子重病,他会怎样对付林冲呢?让我们看向第二节。
教师总结第二次:幸得鲁智深相救,林冲才能在刺配路上逃过一死。
面对高太尉的步步紧逼,林冲再次选择了逆来顺受,或许心中有不甘,却终究没有反抗的决心。
但高太尉一心要置林冲于死地,矛盾逐渐升级,林冲能一直隐忍下去吗?我们再来看第三节。
教师总结第三次:面对一而再、再而三的陷害追杀,矛盾已到了最尖锐的时候,林冲终于彻底爆发,他勇敢地反抗这些高高在上的统治阶级,反抗这不公平的命运。
手起刀落间,大仇暂报,只是等待他的也是朝廷的缉捕,他唯一的生路是?(逼上梁山)之后又发生了些什么呢?我们再来看第四节。
教师总结第四次:林冲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却万般无奈、忍无可忍、逼上梁山。
林冲的一生是妥协无效之后被逼造反、勇于反抗的一生,他身上折射出来的对黑暗社会的反抗精神无疑是值得赞扬的。
三、悟水浒精神
《水浒传》中的所体现的反抗精神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
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一下写作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由外族统治者建立起来的统一封建国家。
在蒙古铁骑侵入中国本土的过程中,元史蒙古诸将列传几乎篇篇都有“杀戮殆尽”、“骸骨遍野”的记载。
在元朝的统治下,大批人口被屠杀或被掳掠为奴隶,大量土地落在贵族王公豪商手中,他们广占农田、驱役佃户、隐藏田租、破坏水利、骚扰乡里。
广大的劳动人民不仅要受官私地主的剥削,还要负担各种繁苛的徭役。
而汉族知识分子只能在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参政,民族歧视加剧了民族矛盾。
而在制度与法令方面,“有例可拨,无法可守”,不健全的法制使蒙古贵族与元朝官吏更加骄奢淫逸、贪污腐化。
在这种背景下,元朝大大小小的起义屡见不鲜,除农民外,手工业者、商人、个别地主和知识分子也加入了起义的行列。
可见作者创作出这群会造反的好汉,正是体现了当时人民面对不公平的待遇、为争取自己的生存权益而反抗斗争的行为和愿望。
水浒好汉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反抗精神”,实质是面对不正确的现象敢于质
疑并为之抗争的精神。
那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从他们身上汲取什么人生智慧呢?你能联系身边的事例谈谈吗?
教师总结:看来同学们都有所感悟。
当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平的现象时,我们仍需要反抗斗争;当面对权威和固有的观念时,我们仍需要质疑批判。
看来《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还是很有道理的。
四、览水浒群雄
今天,我们品味了林冲了一生,品他的侠肝义胆、机智果断、敢于反抗。
其实,《水浒》“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虽然都是英雄好汉,但个个都有不同。
请你再选一个你最喜欢的英雄,为他(她)立一个小传。
我们将在下个月开展一次读书报告会,会上大家可以继续分享你心中的水浒英雄。
最后,愿大家在《水浒》中寻得精神法宝,成为自己江湖上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