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及电力输配电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9.90 MB
- 文档页数:13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全套程序一、发电厂概述1. 火力发电厂(1)燃料供应:煤炭、天然气等燃料通过运输渠道进入电厂,经过筛选、破碎等预处理后,储存于燃料库。
(2)燃烧过程:燃料在锅炉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
(3)蒸汽轮机发电:高温高压蒸汽推动蒸汽轮机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4)废气处理:燃烧产生的废气经过脱硫、脱硝等处理后排放。
2. 水力发电厂(1)水源调度:通过水库、渠道等设施,将水源引入电厂。
(2)水轮机发电:水流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
(3)尾水排放:发电后的尾水排入下游河道或湖泊。
3. 核电站(1)核燃料供应:核燃料在核电站内进行装载、储存。
(2)核反应过程:核燃料在反应堆内发生裂变反应,释放大量热量。
(3)蒸汽轮机发电:核反应产生的热量将水加热成蒸汽,推动蒸汽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
(4)放射性废物处理:对产生的放射性废物进行安全处理和储存。
4. 可再生能源发电站(1)风力发电:风力推动风力发电机旋转,实现发电。
(2)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二、电力系统组成及运行1. 发电环节:各类发电厂将一次能源转化为电能。
2. 变电环节:通过升压变压器将发电机输出的电压升高,以满足远距离输电需求。
3. 输电环节:将电能从发电厂输送到负荷中心,主要包括高压输电线路和输电塔等设施。
4. 配电环节:将输电线路送来的高压电能降压,分配给各类用户。
5. 用电环节:用户根据需求使用电能,实现生产和生活照明等功能。
6. 调度环节:电力系统调度中心对发电、输电、配电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三、电力系统安全与环保措施1. 安全保障(1)设备维护:定期对发电设备、输电线路、配电设施等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电力系统故障,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人员培训:加强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安全操作技能。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的主要电气设备与作用一、发电厂生产过程简介(一)、发电厂的分类发电厂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的特殊工厂,根据利用能量的形式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1、火力发电厂2、水力发电厂3、原子能发电厂4、风力发电厂5、其他,如太阳能、地热、潮汐发电等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主要以火力发电厂与水力发电厂为主(二)火力发电厂的能量转换过程燃料的化学能→蒸汽的热能→汽轮机发电机转子的动能(机械能)→电能锅炉(吸热)汽轮机(膨胀做功)发电机(电磁转换)二、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电气设备及作用1、一次设备1)、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参数2)、变压器:将发电机输出的电能的电压升高或降低参数3)、高低压配电装置:它是按主接线的要求,由断路器、隔离开关、自动开关、接触器、熔断器、母线与必要的辅助设备如避雷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构成的主体,其作用是接受与分配电能4)、电力电缆:向用电设备输送电能5)、电动机:厂用附属设备的拖动设备、原动机,主要包括交流电动机与直流电动机两种,交流电动机又分为三相鼠笼式、绕线式两种参数2、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进行控制、测量、监察以及在发生故障时能迅速切除故障的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控制与信号装置等设备,如:继电器、测量仪表、控制、自动、信号装置、控制电缆等,称为二次设备三、继电保护装置(一)电气设备的故障1、造成故障的原因(1)外力破坏(2)内部绝缘击穿(3)误操作2故障种类(1)三相短路(2)两相短路(3)大电流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短路(4)电气设备内部线圈的匝间短路3故障的后果(1)短路——短路电流——强电弧或导电回路的严重过热——烧毁电气设备(2)短路——短路电流——强大的电动力——机械破坏(3)短路——系统电压下降——破坏正常生产——设备停产、停车(4)破坏系统稳定——发电厂解裂——系统瓦解——巨大损失(5)人身伤亡4、继电保护的作用迅速切除故障设备,针对各种不正常运行状态发出信号,通知运行人员,限制事故范围,投入备用电源,使重要设备迅速获得供电5、对继电保护的要求1)选择性2)快速性3)灵敏性4)可靠性5、常用继电保护种类1)过电流保护2)电流速断保护3)限时电流速断保护4)低电压保护5)过负荷保护6)差动保护7)方向过流保护8)距离保护9)瓦斯保护10)零序电流保护6、自动装置1)自动调节励磁装置2)自动准同期装置3)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4)自动重合闸四、电气运行的主要参数、指标1、电量(KWH)发电量、厂用电量、送电量(上网电量)发电量=厂用电量+送电量2、电力(KW)发电电力厂用电力送出电力发电电力=厂用电力+送出电力3、厂用电率厂用电率=(厂用电量÷发电量)×100℅4、电流(A)发电机电流厂用电流送出电流厂用变电流低压各段电流5、电压(V)发电机电压电网电压厂用电压6、发电机功率因数(力率)COS¢COS¢=发电机有功功率/发电机视在功率五、安全用电1、两票三制两票:工作票、操作票三制: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与轮换制2、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1)工作票制度2)工作许可制度3)工作监护制度4)工作间断、转移与终结制度3、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1)停电2)验电3)装设接地线4) 悬挂标示牌与装设遮拦。
火力发电厂电力生产的具体过程火力发电厂是一种通过燃烧煤炭、天然气或石油等燃料来产生电力的设施。
在这个过程中,燃料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最终转化为热能,然后利用热能驱动蒸汽涡轮发电机产生电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火力发电厂电力生产的具体过程。
燃料的处理是火力发电厂电力生产的第一步。
煤炭是常用的燃料之一,它需要经过破碎、筛分和煤粉磨等处理过程,以确保煤粉的均匀性和燃烧效率。
天然气和石油等燃料则需要经过净化和脱硫等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
接下来,燃料被送入锅炉中进行燃烧。
锅炉是火力发电厂中至关重要的设备,它提供了燃烧所需的高温和高压环境。
燃料在锅炉中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使锅炉内的水转化为蒸汽。
蒸汽是火力发电厂中的动力源,它驱动蒸汽涡轮发电机运转。
蒸汽涡轮发电机是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关键设备。
当蒸汽进入蒸汽涡轮发电机时,其压力和温度使涡轮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
发电机转子旋转时,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电压,从而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的旋转速度和输出电压可以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调节,以满足电网的需求。
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废热需要被充分利用。
在火力发电厂中,废热通常通过余热锅炉回收利用。
余热锅炉将废热转化为蒸汽,再次驱动蒸汽涡轮发电机产生电力,提高发电效率。
除了废热利用,火力发电厂还需要处理烟气中的污染物。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火力发电厂通常配备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等设施,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
产生的电能经过变压器升压后送入电网,供应给用户使用。
电网是将各个发电厂和用户连接在一起的系统,它通过调度和控制,确保电力的平衡和稳定供应。
总结起来,火力发电厂电力生产的过程包括燃料处理、燃烧、蒸汽发生、蒸汽涡轮发电机运转、废热利用、污染物处理以及电能输送等环节。
这个过程利用燃料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电力供应。
然而,由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火力发电厂也面临着环境保护的挑战。
火力发电厂的基本生产过程这里介绍的是汽轮机发电的基本生产过程。
火力发电厂的燃料主要有煤、石油(主要是重油、天然气)。
我国的火电厂以燃煤为主,过去曾建过一批燃油电厂,目前的政策是尽量压缩烧油电厂,新建电厂全部烧煤。
火力发电厂由三大主要设备——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及相应辅助设备组成,它们通过管道或线路相连构成生产主系统,即燃烧系统、汽水系统和电气系统。
其生产过程简介如下。
1.燃烧系统燃烧系统如图2-l 所示,包括锅炉的燃烧部分和输煤、除灰和烟气排放系统等。
煤由皮带输送到锅炉车间的煤斗,进入磨煤机磨成煤粉,然后与经过预热器预热的空气一起喷入炉内燃烧,将煤的化学能转换成热能,烟气经除尘器清除灰分后,由引风机抽出,经高大的烟囱排入大气。
炉渣和除尘器下部的细灰由灰渣泵排至灰场。
2.汽水系统汽水系统流程如图2-2 所示,包括锅炉、汽轮机、凝汽器及给水泵等组成的汽水循环和水处理系统、冷却水系统等。
水在锅炉中加热后蒸发成蒸汽,经过热器进一步加热,成为具有规定压力和温度的过热蒸汽,然后经过管道送入汽轮机。
在汽轮机中,蒸汽不断膨胀,高速流动,冲击汽轮机的转子,以额定转速(3000r/min)旋转,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带动与汽轮机同轴的发电机发电。
在膨胀过程中,蒸汽的压力和温度不断降低。
蒸汽做功后从汽轮机下部排出。
排出的蒸汽称为乏汽,它排入凝汽器。
在凝汽器中,汽轮机的乏汽被冷却水冷却,凝结成水。
凝汽器下部所凝结的水由凝结水泵升压后进入低压加热器和除氧器,提高水温并除去水中的氧(以防止腐蚀炉管等),再由给水泵进一步升压,然后进入高压加热器,回到锅炉,完成水—蒸汽—水的循环。
给水泵以后的凝结水称为给水。
汽水系统中的蒸汽和凝结水在循环过程中总有一些损失,因此,必须不断向给水系统补充经过化学处理的水。
补给水进入除氧器,同凝结水一块由给水泵打入锅炉。
3.电气系统电气系统包括发电机、励磁系统、厂用电系统和升压变电站等。
发电机的机端电压和电流随其容量不同而变化,其电压一般在10~20kV 之间,电流可达数千安至20kA。
热力发电厂以煤为燃料火力发电厂生产流程煤在锅炉内燃烧,将锅炉里的水加热生成蒸汽,然后将来自锅炉的具有肯定温度、压力的蒸汽经主汽阀和调节汽阀进入汽轮机内,依次流过一系列环形安装的喷嘴栅和动叶栅而膨胀做功,将其热能转换成推进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通过联轴器驱动发电机发电。
膨胀做功后的蒸汽由汽轮机排汽局部排出,排汽至凝汽器凝聚成水,再送至加热器、经给水送往锅炉加热成蒸汽,如此循环。
也就是蒸汽的热能在喷嘴栅中首先转变为动能,然后在动叶栅中再使这局部动能转变为机械能。
工作原理就是一个能量转换过程,即热能--动能--机械能--电能。
最终将电发送出去。
煤炭的热能通过锅炉转化为高温高压的水蒸气,高温高压的水蒸气通过汽轮机转化为转子的旋转机械能,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在现代火电厂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是在复杂热力循环的根底上完成的,这种循环使发电厂的热经济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通常将燃料运至电厂,经输送加工后,送入锅炉进行燃烧,使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并传递给锅炉中的水,使水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汽,通过管道将压力和温度都较高的过热蒸汽送人汽轮机,推进汽轮机旋转作功,蒸汽参数则迅速降低,最后排入凝汽器。
在这一过程中,蒸汽的热能转变为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
发电机与汽轮机是用联轴器相连一同旋转的,汽轮机转子的机械能,通过发电机转变成电能。
发电机产生的电能,经升压变压器后送人输电线路提供应用户。
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系统燃料与燃烧系统:用煤将炉水烧成蒸汽〔化学能转化为热能〕〔1〕燃煤制备流程:煤从储煤场经输煤皮带送到锅炉房的煤斗中,再进入磨煤机制成煤粉。
煤粉与来自空气预热器的热风混合后喷入锅炉炉膛燃烧。
〔2〕烟气流程:煤在炉内燃烧后产生的热烟气经过锅炉的各部受热面传递热量后,流进除尘器及烟囱排入大气。
〔3〕通风流程:用送风机供应煤粉燃烧时所需要的空气,用吸粉机吸出煤粉燃烧后的烟气并排入大气。
〔4〕排灰流程:炉底排出的灰渣以及除尘器下部排出的细灰用机械或水利派往储灰场。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流程火力发电厂是利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的电力生产设施。
以下是火力发电厂的生产流程的详细步骤和流程。
1. 燃料供应和存储火力发电厂的燃料主要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燃料供应商将燃料送至火力发电厂,并通过输送系统将燃料储存在燃料库。
2. 燃料预处理燃料预处理包括除尘、脱硫、脱氮等工艺。
燃料经过除尘设备去除颗粒物,然后经过脱硫设备去除硫化物,最后经过脱氮设备去除氮化物。
这些工艺能够减少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3. 燃烧系统燃料经过预处理后,进入燃烧系统进行燃烧。
燃烧系统由燃烧炉、锅炉和燃烧控制系统组成。
燃烧炉是燃烧过程的核心,燃料在高温下燃烧,产生高温高压蒸汽。
4. 蒸汽发电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轮机旋转,汽轮机通过转动的轴带动发电机产生电力。
蒸汽在汽轮机中逐渐降温降压,然后进入凝汽器冷却成水。
5. 冷却系统凝汽器将蒸汽冷却成水,然后水通过泵送回锅炉重新加热成蒸汽,循环使用。
冷却系统还包括冷却塔,用于将冷却后的水进一步降温。
6. 发电系统发电系统包括发电机、变压器和输电系统。
发电机将汽轮机产生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变压器将发电机产生的低电压电能升高为输电系统所需的高电压电能。
7. 废气处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需要进行处理。
废气处理系统包括烟囱、除尘器、脱硫装置和脱硝装置。
烟囱将废气排放至大气中,除尘器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脱硫和脱硝装置去除废气中的硫化物和氮化物。
8. 废水处理火力发电厂产生大量的废水,包括锅炉废水、冷却水和雨水等。
废水处理系统通过沉淀、过滤、调节PH值等工艺将废水处理成达到排放标准的水质,然后排放至水体或进行再利用。
9. 噪声和振动控制火力发电厂会产生噪声和振动,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控制措施包括隔声、降噪和减振等技术手段,以减少对周围环境和人群的影响。
10. 安全与环保监测火力发电厂需要进行安全与环保监测,包括燃料和废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废水中的水质、噪声和振动水平等。
一.火力发电厂的生产工艺流程分析介绍1.1 火力发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过程火力发电的过程涉及到五次能量的转换,每一次能量的转换都在不同的设备中完成。
首先,火电厂中采用的原料〔煤),本身具备的是化学能,煤粉碎后被鼓风机吹入锅炉内进行烧烧,实现化学能向热能的转换。
锅炉内煤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热传递被水吸收,水的温度升高并且汽化,在锅炉内产生温度和压力都非常高的水蒸汽,热能转变成水蒸汽的内能。
高温、高压的水蒸汽在管道中被输送入汽轮机内,并在汽轮机的喷嘴中沿特定的方向膨胀,流动速度加快,压力降低,水蒸汽具有的内能转换为流动蒸汽动能。
高速流动的水蒸汽在汽轮机内吹动动叶栅旋转,水蒸汽动能转变为汽轮机的旋转机械能。
高速转动的汽轮机再次带动与其相连的发电机的转子旋转切割磁力线产生电能,电能经过变压器变压后被输送出去。
经过上述五次能量形式的转换,将煤具有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输送出去。
1.2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工艺流程1.2.1 生产工艺流程简介:电厂以原煤、煤干石为原料,以水为工质,产生电能和热能。
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输煤系统、破碎煤系统、锅炉系统、汽机系统、电气系统、热工系统、化学水处理系统、除灰渣系统等。
燃煤(煤研石和原煤)运进储煤场存放,之后经两级破碎成循环流化层所需要的粒径后,贮藏在煤仓内。
在锅炉负荷调整好后,将其与储存在石灰粉仓内的石灰石粉按一定的比例一起送入燃烧室。
空气经送风机升压并在空气预热器内预热,一次风被送入风箱,二次风送入燃烧室。
燃烧气体经过各热交换器吸热后进入旋风分离器,然后进入尾部烟道,经布袋除尘器除尘后,通过引风机烟囱排入大气。
炉底的灰渣落入渣斗内和除尘器收集的细灰一起被送入灰场或运至综合利用场所。
锅炉系统的供水经过预处理和化学处理之后,由回热系统经省煤器预热后进入汽包。
水在燃烧室四周的水冷壁内吸热产生蒸汽,再经过加热器生成过热蒸汽。
过热蒸汽进入汽轮机膨胀做功,带动发电机发出电能。
同时,汽轮机泛汽经凝汽器凝结成水,进入回热系统循环利用,而发电机发出的电能经升压站升压后送入电网。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流程一、燃料准备:火力发电厂使用的主要燃料为燃煤,因此首先需要对煤炭进行处理和准备。
这包括煤场的设计和建设,煤炭堆场中的煤炭储存和管理,以及将煤炭输送到燃烧系统的输送系统等。
同时,燃煤发电厂还可以使用燃气等其他燃料,这就需要相应的燃气处理设备和燃气输送系统。
二、燃烧系统:燃烧系统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热能的部分,具体包括燃烧设备、点火系统、燃料供给系统、燃烧调节系统等。
在燃烧系统中,燃料被点燃并与空气进行反应,产生高温燃烧气体。
这些燃烧气体进一步流经锅炉系统。
三、锅炉系统:锅炉系统是将燃烧产生的高温燃烧气体转化为水蒸汽的设备。
锅炉系统包括锅炉本体、辅助设备和管道、阀门等。
在锅炉中,燃烧气体通过换热,将水加热为蒸汽。
蒸汽在锅炉中形成,并通过管道输送到汽轮机系统。
四、汽轮机系统:汽轮机系统是将蒸汽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
汽轮机系统包括高压汽轮机、中压汽轮机、低压汽轮机和发电机等。
蒸汽由锅炉输送到汽轮机,蒸汽在汽轮机中通过膨胀发生功,驱动轴上的转子转动。
同时,转子与同一轴线上的发电机连接,产生电能。
五、发电系统:发电系统由发电机、变压器和配电系统等组成。
发电机通过转子的转动产生电能,并经过变压器升压后送入输电系统。
发电系统还包括发电机控制和保护系统等。
这些系统能监控和控制电压、频率和电流等电力参数,确保电力的稳定供应。
六、废气处理系统: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燃烧废气中含有很多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
为了保护环境,需要对这些废气进行处理。
废气处理系统包括脱硫、脱硝、除尘和烟囱等设备。
这些设备能够对废气进行处理,使得排放的废气达到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标准。
以上就是火力发电厂的生产流程。
通过燃料准备、燃烧系统、锅炉系统、汽轮机系统、发电系统和废气处理系统等环节的协同工作,实现了燃煤等化石燃料转化为电力的过程。
火力发电厂作为一种主要的发电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更加清洁和可再生的能源发电方式也在逐渐取代火力发电厂。
火电行业流程及主要系统1. 燃料供给:火电厂通常使用煤炭、燃油或天然气等燃料作为能源来源。
这些燃料需要通过运输和储存系统输送到火电厂,以保证燃料的及时供给。
2. 燃烧系统:火电厂的主要系统之一是燃烧系统,其作用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蒸汽,以驱动汽轮机发电。
燃烧系统还包括热电站锅炉和烟气净化系统,用于控制烟气排放和保护环境。
3. 蒸汽发电系统:在火电厂中,蒸汽发电系统是承载发电任务的主要系统,其核心设备是汽轮机。
蒸汽由锅炉产生后,通过蒸汽轮机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4. 发电系统:发电系统是火电厂的核心设备之一,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和配电系统等。
发电系统将汽轮机发出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变压器升压后输送到变电站,最终接入电网供给用户。
5. 冷却系统:为了保证火电厂设备能够稳定运行,冷却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冷却系统通常采用水循环、风冷等方式,将发电设备散热,确保其正常运行。
6. 监控与调度系统:火电厂需要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发电量、燃料消耗以及环境污染排放等数据,并进行调度和优化,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高效发电。
综上所述,火电行业的流程和主要系统包括燃料供给、燃烧系统、蒸汽发电系统、发电系统、冷却系统以及监控与调度系统等多个方面,这些系统相互配合,确保火电厂能够稳定高效地发电。
火电行业是我国能源行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承担着大部分电力供应任务。
在火电厂的运行过程中,有一系列系统和工艺流程的支持,以保障火力发电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
7. 热力系统:除了蒸汽发电系统外,火电厂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热力系统,将锅炉产生的余热利用起来,供给周边的工业和居民用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8. 废水处理系统:在火电厂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以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9. 废气处理系统:火电厂的燃烧工艺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火力发电厂基本生产过程第一部分概述以煤、石油或天然气作为燃料的发电厂统称为火电厂。
山东省的电厂95%以上是火力发电厂。
1、火电厂的分类(1)按燃料分类:?燃煤发电厂,即以煤作为燃料的发电厂;邹县、石横青岛等电厂燃油发电厂,即以石油(实际是提取汽油、煤油、柴油后的渣油)为燃料的发电厂;辛电电厂燃气发电厂,即以天然气、煤气等可燃气体为燃料的发电厂;余热发电厂,即用工业企业的各种余热进行发电的发电厂。
此外还有利用垃圾及工业废料作燃料的发电厂。
(2)按原动机分类:凝汽式汽轮机发电厂、燃汽轮机发电厂、电力系统整个电能生产过程如图1与水电厂和其他类型的电厂相比,火电厂有如下特点:凝汽式火电厂生产过程示意图(1)火电厂布局灵活,装机容量的大小可按需要决定。
(2)火电厂建造工期短,一般为水电厂的一半甚至更短。
一次性建造投资少,仅为水电厂的一半左右。
(3)火电厂耗煤量大,目前发电用煤约占全国煤碳总产量的25,左右,加上运煤费用和大量用水,其生产成本比水力发电要高出3,4倍。
(4)火电厂动力设备繁多,发电机组控制操作复杂,厂用电量和运行人员都多于水电厂,运行费用高。
(5)汽轮机开、停机过程时间长,耗资大,不宜作为调峰电源用。
(6)火电厂对空气和环境的污染大。
第二部分三大系统简介一、燃烧系统燃烧系统由输煤、磨煤、燃烧、风烟、灰渣等环节组成,其流程如图2所示。
(l)运煤。
电厂的用煤量是很大的,一座装机容量4×3O万kW的现代火力发电厂,煤耗率按36Og,kw.h计,每天需用标准煤(每千克煤产生70O0卡热量)360(g)×120万(kw)×24(h)=10368t。
因为电厂燃煤多用劣质煤,且中、小汽轮发电机组的煤耗率在40O~5O0g,kw?h左右,所以用煤量会更大。
据统计,我国用于发电的煤约占总产量的1,4,主要靠铁路运输,约占铁路全部运输量的4O,。
为保证电厂安全生产,一般要求电厂贮备十天以上的用煤量。
一火力发电厂概述1.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燃料进入炉膛后燃烧,产生的热量将锅炉里的水加热,锅炉内的水吸热而蒸发,经过热器进一步加热后变成过热蒸汽,再通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
由于蒸汽不断膨胀,高速流动的蒸汽冲动汽轮机的叶片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所以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主要就是一个能量转换过程,即燃料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最终将电发送出去。
高温高压蒸汽在汽轮机内膨胀做功后,压力和温度降低,由排汽口排入凝汽器并被冷却水冷却,凝结成水,凝结水集中在凝汽器下部由凝结水泵打至低压加热器和除氧器,经除氧后由给水泵将其升压,再经高压加热器加热后送入锅炉,如此循环发电。
2 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生产系统包括汽水系统、燃烧系统和电气系统,现分述如下:2.1汽水系统火力发电厂的汽水系统由锅炉、汽轮机、凝汽器和给水泵等组成,它包括汽水循环、化学水处理和冷却水系汽水系统流程如图1-1。
水在锅炉中被加热成蒸汽,经过热器进一步加热后变成过热蒸汽,再通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
由于蒸汽不断膨胀,高速流动的蒸汽冲动汽轮机的叶片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为了进一步提高其热效率,一般都从汽轮机的某些中间级后抽出做过功的部分蒸汽,用以加热给水。
在现代大型机组中都采用这种给水回热循环。
此外在超高压机组中还采用再热循环,即把做过一段功的蒸汽从汽轮机的某一中间级全部抽出,送到锅炉的再热器中加热后再引入汽轮机的以后几级中继续膨胀做功。
在膨胀过程中蒸汽压力和温度不断降低,最后排入凝汽器并被冷却水冷却,凝结成水。
凝结水集中在凝汽器下部由凝结水泵打至低压加热器和除氧器,经加温和脱氧后由给水泵将其打入高压加热器加热,最后打入锅炉。
汽水系统中的蒸汽和凝结水,由于经过许多管道、阀门和设备,难免产生泄漏等各种汽水损失,因此必须不断向系统补充经过化学处理的补给水,这些补给水一般都补入除氧器或凝汽器中。
2.2燃烧系统燃烧系统由锅炉的输煤部分、燃烧部分和除灰部分组成。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及其组成概述引言火力发电是一种利用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热能,然后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最后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方式。
火力发电厂是建设火力发电装置的地方,通常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电力供应系统中。
本文将对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及其组成进行概述。
火力发电厂的组成火力发电厂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包括发电机组、锅炉、汽轮机、辅助设备等。
发电机组发电机组是火力发电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由发电机、发电机调速器和励磁系统等组成。
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通过内部的磁场和电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杂乱无章的机械能转化为有序的电能。
发电机调速器用于调节发电机的转速,保持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
励磁系统负责提供发电机所需的励磁电流,来维持发电机的磁场。
锅炉锅炉是用于燃烧燃料,并将热能转化为蒸汽或热水的设备。
火力发电厂中常用的锅炉类型包括燃煤锅炉、燃气锅炉和燃油锅炉等。
燃煤锅炉是最常见的锅炉类型之一,它利用煤炭作为主要燃料,通过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烟气,进而加热锅炉中的水,生成蒸汽。
燃气锅炉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并通过燃烧产生的热能来加热水。
燃油锅炉则使用石油类燃料进行燃烧,并将热能传递给水。
汽轮机汽轮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它通过蒸汽的膨胀产生转动力矩,从而驱动发电机组发电。
火力发电厂中常用的汽轮机类型包括透平式汽轮机和汽轮发电机组合。
透平式汽轮机由高压轴流式压缩机、燃气燃烧器、高温汽轮机和低温汽轮机组成。
蒸汽经过高压轴流式压缩机压缩后,进入燃气燃烧器燃烧,然后通过高温汽轮机和低温汽轮机进行膨胀,最终产生机械能。
辅助设备火力发电厂还包括一系列辅助设备,如给水系统、煤粉输送系统、废气处理系统、冷却系统等。
给水系统负责提供锅炉所需的水,包括水处理装置、给水泵等。
煤粉输送系统用于将煤粉从仓库输送到锅炉燃烧室,通常包括煤磨机、输送管道等设备。
废气处理系统用于处理锅炉排出的烟气,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冷却系统则用于冷却锅炉和汽轮机等设备,以维持其正常运行温度。
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系统构成及基本生产过程火力发电一般是指利用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来加热水,使水变成高温、高压水蒸气,然后再由水蒸气推动发电机来发电的方式的总称。
以煤、石油或天然气作为燃料的发电厂统称为火电厂。
火力发电站的主要设备系统包括:燃料供给系统、给水系统、蒸汽系统、冷却系统、电气系统及其他一些辅助处理设备。
火力发电系统主要由燃烧系统(以锅炉为核心)、汽水系统(主要由各类泵、给水加热器、凝汽器、管道、水冷壁等组成)、电气系统(以汽轮发电机、主变压器等为主)、控制系统等组成。
前二者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电气系统实现由热能、机械能到电能的转变;控制系统保证各系统安全、合理、经济运行。
火力发电的重要问题是提高热效率,办法是提高锅炉的参数(蒸汽的压强和温度)。
90年代,世界最好的火电厂能把40%左右的热能转换为电能;大型供热电厂的热能利用率也只能达到60%~70%。
此外,火力发电大量燃煤、燃油,造成环境污染,也成为日益引人关注的问题。
热电厂为火力发电厂,采用煤炭作为一次能源,利用皮带传送技术,向锅炉输送经处理过的煤粉,煤粉燃烧加热锅炉使锅炉中的水变为水蒸汽,经一次加热之后,水蒸汽进入高压缸。
为了提高热效率,应对水蒸汽进行二次加热,水蒸汽进入中压缸。
通过利用中压缸的蒸汽去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
从中压缸引出进入对称的低压缸。
已经作过功的蒸汽一部分从中间段抽出供给炼油、化肥等兄弟企业,其余部分流经凝汽器水冷,成为40度左右的饱和水作为再利用水。
40度左右的饱和水经过凝结水泵,经过低压加热器到除氧器中,此时为160度左右的饱和水,经过除氧器除氧,利用给水泵送入高压加热器中,其中高压加热器利用再加热蒸汽作为加热燃料,最后流入锅炉进行再次利用。
以上就是一次生产流程。
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系统构成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生产系统包括汽水系统、燃烧系统和电气系统,现分述如下:(一)汽水系统:火力发电厂的汽水系统是由锅炉、汽轮机、凝汽器、高低压加热器、凝结水泵和给水泵等组成,他包括汽水循环、化学水处理和冷却系统等。
火力发电厂的设备作用和各系统流程一、燃烧系统生产流程来自煤场的原煤经皮带机输送到位置较高的原煤仓中,原煤从原煤仓底部流出经给煤机均匀地送入磨煤机研磨成煤粉。
自然界的大气经吸风口由送风机送到布置于锅炉垂直烟道中的空气预热器内,接受烟气的加热,回收烟气余热。
从空气预热器出来约250左右的热风分成两路:一路直接引入锅炉的燃烧器,作为二次风进入炉膛助燃;另一路则引入磨煤机入口,用来干燥、输送煤粉,这部分热风称一次风。
流动性极好的干燥煤粉与一次风组成的气粉混合物,经管路输送到粗粉分离器进行粗粉分离,分离出的粗粉再送回到磨煤机入口重新研磨,而合格的细粉和一次风混合物送入细粉分离器进行粉、气分离,分离出来的细粉送入煤粉仓储存起来,由给粉机根据锅炉热负荷的大小,控制煤粉仓底部放出的煤粉流量,同时从细粉分离器分离出来的一次风作为输送煤粉的动力,经过排粉机加压后与给粉机送出的细粉再次混合成气粉混合物,由燃烧器喷入炉膛燃烧。
二、汽水系统生产流程储存在给水箱中的锅炉给水由给水泵强行打入锅炉的高压管路,并导入省煤器。
锅炉给水在省煤器管内吸收管外烟气和飞灰的热量,水温上升到300左右,但从省煤器出来的水温仍低于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约330),属高压未饱和水。
水从省煤器出来后沿管路进入布置在锅炉外面顶部的汽泡。
汽包下半部是水,上半部是蒸汽,下半部是水。
高压未饱和水沿汽泡底部的下降管到达锅炉外面底部的下联箱,锅炉底部四周的下联箱上并联安装上了许多水管,这些水管内由下向上流动吸收炉膛中心火焰的辐射传热和高温烟气的对流传热,由于蒸汽的吸热能力远远小于水,所以规定水冷壁内的气化率不得大于40%,否则很容易因为工质来不及吸热发生水冷壁水管熔化爆管事故。
锅炉设备的流程一、锅炉燃烧系统1、作用:使燃料在炉内充分燃烧放热,并将热量尽可能多的传递给工质,并完成对省煤器和水冷壁水管内的水加热,对过热器和再热器管内的干蒸汽加热,对空气预热器管内的空气加热。